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都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01:17
 

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都大

 

 嫉妒是人的天性,展示这种天性从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嫉妒是一种心理活动,当然是一种有缺陷的心理状态,这是由于人们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向往一种较高的地位,想获得或者拥有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当自己还没有得到,却发现身边的其他人已经得到了,于是便产生了嫉妒心理。生活中不乏嫉妒心很强的人,这些人的特征就是“笑人无,气人有”。 

 在人的情欲中,嫉妒与情爱一样,能激发出强烈的欲望,创造出虚幻的意象,并且最为蛊惑人的心智。《圣经》中把嫉妒叫做一种“凶眼”,占星术士也把它称作一颗“灾星”。这是因为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直接投射到它的眼光所注目的地方。 

 嫉妒是源于人们心理的一种痼疾。如果患上此病,便会使人发疯,失去理智;也会使人发狂,产生恶念。一个人妒火中烧,痛恨欲绝,彻夜失眠,脸上挂着一副狺狺然的恶相,直至筋疲力尽。嫉妒能导致仇恨、阴谋、陷害、诽谤、甚至凶杀,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有一则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两位重病患者同住一个病房,临窗的一个总是向外凝神张望,而另一个“不幸”得很——临门靠墙,所以只能终日望着墙壁和天花板,感到自己生命的希望就如同这毫无生机的色调一样。有一次,他钦羡地向临窗的病友打探窗外有何景观,于是,他“听”到了一副画:青藤满架,草地如茵,穿花的蛱蝶,旋舞的蜂鸟,摇曳的花朵,还有玩耍的儿童…… 

 窗外竟还有这般美妙所在!他如醉如痴地听着、想着。一种强烈的向往渐渐转化成一种强烈的欲望:“我为什么就不能一饱眼福?”他终于有些愤愤然了。 

 一天夜晚,他还在为这“不公平”悻悻不得入睡,忽然听到临窗的病友呼吸急促,他似乎本能地抬手去按铃请医生抢救。但是,他的手缩了回来。啊,窗外的景观本不应一个人独览!然而,那病友的喘息声越发急促,他缩回的手又抬了起来。可一想到明天,他仍然要继续面对着那单调的墙壁和天花板,于是举起的手又放了下来…… 

 次日凌晨,护士和家人静静地推走了临窗的那位,死了。

 他,终于躺到了临窗的床位上。也终于有机会“一饱眼福”了。可是,他却惊呆了、木然了,原来窗外只有一片荒凉的杂草,只有残垣断壁…… 

 临窗的一个,靠墙的一个;善良的一个,妒恨的一个;长眠幸福的一个,苟且痛苦的一个。正如巴尔扎克说得那样:“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由此可见,嫉妒是弱者对强者、不幸者对幸运者、失败者对成功者产生的一种自然情绪,是属于正常范围里的一种非正常心理活动。因为后者的存在会自然彰显出前者的软弱、晦气和无能来。即使后者并不张扬、并不显示,但无形之中它已经给前者带来一种不舒适感,更何况好显示、好张扬本身也是人类的一大弱点。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在某个方面有成就或自认为有成就的人,往往表现出或矜持、或张狂、或侮慢、或蛮横、或霸道,我们不得不惊叹人类的显示欲是多么的强烈啊!这好显示的天性恰好撩拨着人们嫉妒的天性,真是天生万物,必相反而相成。所以,对于前者来讲,后者的罪过就在于他们的存在本身。当一个高大健壮的人站在一个瘦小孱弱的人的身边时,后者会本能地产生一种压抑感,而绝不会感到非常的舒畅和愉快。这是人的本能反映,是人的天性。最能展示人的天性莫过于孩子。我们发现即使是再小的孩子,当他们发现母亲或幼儿园的阿姨喂别的孩子东西或爱抚别的孩子时,他们就会愤怒,或者哭闹,或者喊叫,或者用推搡、撕咬等方式直接对被爱抚的孩子发动攻击。

 嫉妒既然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就很难把它从人身上彻底根除,但并不是人人每时每刻都在实践着嫉妒。这是由于个人修养和理智在起作用。所以,我们提倡通过学习和教育加强人们的修养。当然,靠道德范畴的教育与修养也只能使嫉妒弱化,至多是在一段时间、一定环境内消除,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嫉妒就又会发作起来。一个有修养的人会认识到嫉妒非徒无益,而有害之,所以会自觉压制自己的嫉妒情绪。另外,还有一些对自己有极强自信心的人,有可能产生嫉妒心理的几率少一些。 

 嫉妒是人的天性,那么,任何人也都不可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产生嫉妒心理,也就不可能只靠思想教育和提高人们的修养来清除嫉妒。我们还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分配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不给嫉妒危害他人留下余地。这不仅有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我们生存的人文环境,更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