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韬光养晦一百年战略是自欺欺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26:20
最近以来,中国外交和国家安全形势严峻,不少声音质疑“韬光养晦”战略,而少数专家则语出惊人,认为中国应该坚持““韬光养晦”战略100年不变,本人实不敢苟同。这是因为:
一、一个战略思想100年不变,不是实事求是的、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
把领袖的话当做神明,一句顶一万句,一个战略思想100年不变,这是主管主义和教条主义在作祟,这样的历史教训毋庸累述。100年的时间,世界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无法预测,但我们不能总以“韬光养晦”的不变战略,来应对世界和中国不断发生的巨变,这多少有些自欺欺人,是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政策,不是实事求是的、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
二、“韬光养晦”是权宜之计,不能当做长期的战略思想
“韬光养晦”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那时中国受到西方国家制裁,国际环境空前恶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的思想,并将其作为处理对外事务的基本方针。由此可见,“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从那时起,中国历经20年的发展,综合国力迈上新的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空前提升。经济、政治地位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国家安全和外交方面的被动局面,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把“韬光养晦”当作权宜之计,而是当作了指导外交工作的长期战略思想,从而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
三、“韬光养晦”是内室秘技,示人则失去意义
从历史上看,“韬光养晦”一般是当权者的谋略,属面授机宜的内室秘技,现在韬光养晦这个策略已经人所尽知,失去了隐蔽性,实际上已经不起作用了。如果还是坚持所谓韬光养晦,以此为国策,在国际活动上将越来越被动。
四、世界正在发生的巨变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迫使中国不可能继续实行“韬光养晦”战略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中国再坚持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坚持韬光养晦战略已不再可能,中国将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令人忧虑的是,中国外交政策至今仍受“韬光养晦”战略思想的束缚,缺乏一套完整的大战略来反映中国变化了的利益,更没有全球性的设想和布局安排。在一些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往往缺乏系统连贯的战略眼光,有时举棋不定,态度模糊,在处理政治、安全和经济政策上缺乏协调,有时甚至传递相互矛盾的信息。这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真实意图的猜疑,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
五、美国全方位遏制和围堵中国,使得“韬光养晦”已不可能
公开场合,中美两国都强调“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但真实的战略意图和在具体做法上,美国各种力量都把中国作为最大的假想敌,因为,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才是美国最大的竞争者,美国绝对不会对中国的崛起持欢迎态度,而是动用各种手段进行遏制,经济上采取贸易壁垒、汇率霸权等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在政治上培育分裂势力,在人权、台湾、西藏等问题上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在战略上支持与中国有领土和主权纠纷的国家不断向中国发难,从而搞乱、搞垮、遏制中国,延缓中国对其世界“老大”位置的挑战。苏联解体后,美国这一战略是非常清晰的,只是布什政府深陷伊拉克泥潭不能自拔,现在,奥巴马政府已从伊拉克抽身,未来针对中国的围堵将越来越频繁。今年以来,中国在国家安全和外交方面经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天安舰”事件后的韩美黄海军演、美国航母和军舰与越南海军的联合演练,日本政府悍然挑起了“9?7钓鱼岛事件”。近期,美国总统高调宣布重返亚洲,并有介入中国南海争端的端倪。
这一系列事件,看似偶然,实际上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精心布局的、有着明确战略目的、由美国主导的遏制中国的战略大合唱。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要继续“韬光养晦”,已经不可能了,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被动。遗憾的是,我们对美国霸权主义以遏制中国为其主要外交目的之一的战略企图不仅缺乏全面的认识、预测和把握,更缺乏全面整体的应对战略,缺乏积极的防范措施,导致目前中国在外交上处处被动,频于应付,战略回旋空间屡被压缩。
六、如果继续“韬光养晦”战略,中国战略空间将越来越小
中国不要战争,相关等国也不想与中国发生战争。但是,在钓鱼岛领土纷争,在东海、南海问题上,相关国家都有既定的战略目标和无法退让的底线,并为此不惜与中国冲撞。但是,我们除了口头大喊核心利益,或者强调和平,把问题“留给子孙解决”之外,其余都是采取“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的临时应变措施。如果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真的进入黄海,中国会怎么办?今后,日本就是在钓鱼岛与中国军事对峙,继续抓扣中国船长和渔船,中国又会怎么办?如果继续“韬光养晦”战略,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将继续呈现出程式化、老套化的对应模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付突发事件,缺少整体策略思考,中国国家安全和外交的战略空间将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