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治本之策\\董藩:房地产正在拯救中国 让泡沫论见鬼去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58:49
亚洲周刊: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治本之策
中新网1月18日电 香港《亚洲周刊》今年第4期刊出港澳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建波的文章《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应对》。文章说,中国房产泡沫已累积多时,主要为结构性泡沫,软性投资泡沫与暴利投机泡沫,掩盖压抑了真实需求。中央已采取一系列治标遏锋之策,相信治本之策后续有来,可以根据根子问题和借鉴新加坡、香港等成功城市的经验,从几个方面分析策略,方显奇效。
文章摘编如下:
自二零零九年二月以来,在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波助澜,加上中国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大量热钱在实体经济吸收缓慢却在短期投机驱动下,冲进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致使股市出现剧烈反弹(幅度超过百分之八十)。
二零零九年底,房地产市场更是出现了全面大幅上扬的态势(平均涨幅超过百分之三十),而一线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房价涨幅近乎一倍。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惊呼“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严重泡沫”。
诚然,按一贯通行的国际评估标准,截止零九年底,中国“房价与收入比”(以城市平均收入而言)平均超过二十倍以上,上述发达城市则超过三十倍,大大高于国际公认的八至十三倍的合理、安全水平。
而另一重要指针“平均租金与房价比”(或称投资收益率)已处低于百分之三的高风险区域(通常低于百分之五为风险警示),即购房投资租金收益,已追不上楼价升幅,显示投机过热。
同时,投资收益率已大幅低于银行按揭贷款利率(商业贷款和按揭利率平均高于百分之五),也显示金融风险聚集上升。可见,现阶段中国的房地产价格确实存在泡沫,因为它已脱离国民经济和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的实际。
而令当局头痛的是,现实的需求结构确是国民刚性需求(近百分之七十),在中国GDP近三十二年的持续高增长中(年均增长百分之九)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化率仅百分之四十五),得以不断累积,而大大高于软性投资需求(约百分之二十,主要为中产阶层保增值投资)和暴利投机需求(约百分之十,主要为房地产商和既得利益者)。这也成为中国房地产奸商囤地、捂盘做高楼价的基础和借口。在高楼价的封堵和抑制下,民间的刚性需求或真实需求难以有效释放,即真正有自用需求的普通百姓,在目前的高楼价面前,十五至二十年内根本买不起一套九十平米的商品房。这一现象已聚集较大的发展矛盾和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中央近期纷纷祭出遏制楼市泡沫的猛招。
自零九年十月,中央公布“国四条”,调整二手房交易征税时间、购房首付比、土地出让净资比等措施,及上海适时出台落实楼市调控“国四条”有关细则后。近日,深圳市政府也颁布了将连续三个月整顿房地产市场,打击囤地捂盘等炒楼行为。此举预示全国遏制房地产泡沫的战幕已经拉开。
而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笔者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累积多时,主要为结构性泡沫,百分之三十的软性投资泡沫与暴利投机泡沫,掩盖压抑了百分之七十的真实需求,使得真实需求之购买力与现阶段市场平均楼价严重脱节。因此,“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只有准确解析高楼价背后的真实原因,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良策,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造成中国高楼价的主要原因,分析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刚性需求释放的市场预期与长期以来的GDP追逐导向。中国过去三十年刚性需求大量聚集,未来二十年亦始终存在。且GDP的总量与速度,长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标志,而房地产基建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成为中国GDP的主要构成。
二是,财政分税体制的利益驱动。九十年代后,中央与地方财政实行分税体制。因此,在中央与地方税收结构调整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经济模式下,房地产业,尤其是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阶段稳定和巨大的税收来源。在地方财政利益的驱动下,高地价,地王价,持续助推高楼价,导致泡沫形成。
其它的原因还包括:量化宽松政策、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信贷扩张过速,及短期投机分流;信贷扩张与金融利益的竞争驱动,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不断放大、累积;部分房地产奸商的暴利欲望驱动;政府土地资源严重错配,相关政策、机制搭配不平衡及监管弱化。
中央已采取了一系列治标遏锋之策,相信治本之策后续有来。而笔者认为,根据上述根子问题和借鉴新加坡、香港等成功城市的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策略,方显奇效。
首先,要加快完成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由片面追求GDP的量,转为追求GDP的质。推动环保、节能、创新型产业,发展壮大内需市场,以坚实经济增长的底气和后劲。调节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
第二,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土地资源税和房地产交易税的改革、征管。并扩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范围,让更多的基层民生受惠,有助真正引导和激发内需市场,促进社会和谐。
另外,应适时调整、改革土地管理、供应和出让体制,以利土地资源配置的有效、平衡;要将土地出让收益与管理权高度集中,以利遏制地价涨风和平衡转移支付;要继续扩大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供应规模和范围,对其土地需求也应充分保障,并实行政府财政补贴;应不断完善和强化金融监管机制,全面加强金融业系统风险的控制;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收紧银根。
总之,只有配套施行,加强监管,中国房地产泡沫方能“药到病除”。
乔新生:内地房地产市场问题究竟在哪里
最近笔者在处理一个房地产纠纷案件的时候,到房地产登记部门跑了一趟。原来指望得到权威信息,可是,调阅有关登记卷宗之后,大吃一惊,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的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差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交易双方都有规避国家税费的欲望。房地产登记管理部门装聋作哑,把一个双方虚构的合同作为依据,办理了房地产登记。而在现实生活中,交易双方当事人早已暗渡陈仓,另外完成了一宗真实的交易。这种阴阳合同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原因就在于房地产登记机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中受益。可是这样一来,政府掌握的房地产交易信息就变得毫无意义。
不少经济学者和所谓房地产专家就是根据这些荒唐的信息,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预测,发表意见和建议。如果说他们无知,似乎有些侮辱他们的智商;可是,面对那些不切实际的议论,的确有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在和香港的同行们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对内地的房地产市场感到迷惑不解。当年港督政府出于末世心态,依靠炒作房地产市场价格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可是,在土地国有化的内地,为什么还要仿照这种房地产发展模式呢?其实,朋友们不知道,从上个世纪到现在,内地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各级政府转移支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财富分配的重要行业。房地产市场价格问题表面上看是市场经济问题,但本质上是一个行政决策问题。在土地国有制条件下,土地所有权人不可能允许政府借助于房地产市场扩大财政收入,也不可能允许少数房地产开发商不断提高房地产市场价格获取暴利。但问题恰恰就在于,土地国有制在现实生活中变成了土地政府所有制,政府官员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土地,不断从房地产市场获取收益。换句话说,内地的房地产市场不是房地产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博弈,而是由政府参与的不对等交易。把握了这一点,就可以解开内地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之谜。
内地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政府扩大内需、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房地产开发商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才敢于在土地竞标、房地产市场价格方面翻云覆雨。当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形成利益共同体之后,消费者并没有多少选择权。部分房地产分析专家把责任归咎于房地产开发商,实际上是间接为政府推卸责任。内地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从一开始就是政府问题。
找到了问题的总根源之后,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非常简单。笔者认为,只要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规定,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在城市的中心部位禁止房地产开发商从事高档商品房开发,那么,就可以从源头解决城市房屋价格暴涨的问题。政府可以无偿或者低价出让土地,由房地产开发商新建成片的廉租房,然后,逐步分配给城市中心的市民。与此同时,在城市的郊区或者城乡结合部,划出专门的商品房建设区,由房地产开发商自主解决交通问题,自主协商补偿集体经济组织土地使用费,自主确定房地产市场价格。凡是购买商品房的居民,必须按年缴纳房地产税,居住的面积越大,缴纳的税收就越多;占用土地面积越大,承担的法定义务就越多。政府每年征收房地产税,用于城市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廉租房的数量,确保城市居民可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基本的居住条件。
居者有其屋,责任在政府。落实执政者的民生政策,必须改变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混乱局面,重新制定中国的房地产法律规则,防止少数房地产开发商与政府官员浑水摸鱼。
现在的问题是,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已经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他们会允许第二次房改吗?当学者们提出第二次房改方案的时候,最先反对的不是房地产开发商,而是主管房地产市场的政府官员。这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它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摸到了天花板,改革的矛头直接对准既得利益集团。如果人们仍然秉承传统的政府主导改革理念,希望政府官员纠正自己的错误,重新制定改革方案,那么,就是在与虎谋皮,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最近一段时间,香港和内地的房地产价格又一次联动,香港出现了世界最贵的豪宅,而内地频频出现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王”。这说明香港模式继续在内地发酵,房地产市场又一次疯狂。假如中央政府不尽快采取急刹车措施,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那么,房地产市场必然会继续释放错误信息,等到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中国必然会陷入经济危机。
部分学者总喜欢把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价格与日用消费品价格指数联系在一起,据此分析房地产市场价格趋势和通货膨胀的轨迹,这是一种生吞活剥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西方国家的信用经济和中国的储蓄经济完全不同,在储蓄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价格与日用消费品价格相对分离,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掌握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决策者总希望借助于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产业众多,但是,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的问题,房地产市场价格并不会直接导致相关产业价格发生重大变化。这既是内地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所在,也是政府改革房地产市场的切入点。(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教授)
统计局总经济师:房地产业重要支柱产业地位一点不能动摇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图片来源:凤凰网财经)
汽车、房地产作为我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不但不能动摇还要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们关联度高。
家里新买一个房子,要换一个电视,窗帘也要换新的。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昨日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说,房价高涨带来了社会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但汽车、房地产作为我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
姚景源说,我国在短时间内抑制住经济下行趋势,并在金融危机中率先企稳回升,不是经济学家所猜测的“W”形或“L”形而是“V”形。
姚景源说,很多人担忧单靠汽车和房地产两个产业来拉动经济不可持续。而他认为汽车、房地产作为我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不但不能动摇还要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们关联度高。“汽车关联100多个行业;房地产上游可以拉动钢铁、水泥,还可以一直拉动到家用电器,甚至纺织业也被它拉动了。家里新买一个房子,要换一个电视,窗帘也要换新的。”
吴晓灵:不能把房地产市场只当做经济支柱来做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图片来源: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讯 首届中国经济年会于2010年1月1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探讨了全球经济复苏中的我国宏观经济走向,本次会议凤凰网财经进行了全程直播。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会上表示,不能把房地产市场只当做是经济支柱来做,而应该当做人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来做。要用来满足人民的需要。
下面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的精彩观点:
吴晓灵:要是解读一下2010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对于货币政策的提法,我觉得有一个非常新的提法,就是刚才你谈到的管理通胀预期。什么叫管理通胀预期?我想实际上就是说,希望通过政府的各种政策的引导,还有各种措施,使得通货膨胀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要形成恶性通货膨胀,而且最主要的是不要形成有通胀,然后再有通胀的预期来推高通胀,刚才李稻葵所说的,因为人有心理预期之后会形成循环,物价越高就会有预期,背后的基础应该是货币过多地供应,因而我想管理通胀预期是今年货币政策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怎么样来管理好,我个人认为应该从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来管理好通胀预期,这个是我们今年应该注意的。
从需求方来说,中央银行应该通过它各种手段,管理好货币供应的过度上涨。我今天带来了一张图,大家可以看一下,实际上通胀的预期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货币的过多供应。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上,我们的第一个颜色就是16.9,2003年到2007年我们经济逐渐走热的时候的平均货币供应量才16.9%,而在货币政策调整以后,2008年增长17.8%,而去年我们到了年底是多少呢?是27.7%。我们贷款的量,大家可以看到,2007年、2008年到2009年是急剧在上升,正是这种货币变化,使大家产生通胀预期,因而我觉得管理通胀预期第一位的是要把货币供应量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第二方面,货币已经创造出去了,怎么样让它不形成恶性通货膨胀,就要加大供给。应该从三个方面加大供给。第一个,刚才一场讨论当中,大家都谈到了服务业,中国居民的消费要从过多的物质消费转化到服务消费、精神消费上去,这样有这么多的货币,大家如果不都去买这些商品,日常商品的话,对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没有太大的压力,这一定上短期不会出现,但是长期不舒缓货币的走向,会产生。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大家手里有钱,希望给它拓展投资的渠道。
第三个方面,当我们管住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不要过多的时候,为了让我们的企业能够活得更好,为了让我们的企业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来提供给市场,我们必须放活金融,就要把金融活动放开。刚才陈雨露校长谈到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一个轮子是改革,中国的经济要想不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管理预期要控制货币,放活金融。
主持人芮成钢:大家都非常关心,老百姓关心,2010年央行会不会加息,您能不能透露一下,人民银行如果加息,主要的参考指标,核心参考指标是哪些,特别是现在,因为经历过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应对之后,有一种国际联动的考虑在里面,比如国际统一的货币政策的调整,包括热钱的流入等等,这些是不是也是央行在考虑货币政策做出调整时候的一些参考值?
吴晓灵:央行在考虑是不是加息的时候,应该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个,大家认为利率不能长期是负利率,因为负利率对于存款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他存在银行的钱是在贬值的。
第二个,负利率又会鼓励人更多地投资,对这种需求是更大的鼓励。所以各国的央行都不会允许利率长期处于副利率状态,长期,而不是说一两个月。
第二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说的,负利率当然就是利率和CPI的相减,第二个我个人认为考虑的,各国央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情况下,各国央行难以完全独立地做出货币政策的调整,它也要看一看各国的利率它的水平,对国际游资的影响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不认为有一个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问题。而各个国家的央行,都应该对自己本国的经济负责,因而它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考虑我们国家的利率水平和国际水平的比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利弊,有的时候不得不两派相权取其轻。这就是中国近几年来为什么央行用了那么多数量的手段,而很少用价格手段的重要原因。
芮成钢:说得非常精彩,我得再追问一下,我记得非常清楚,您曾经说过一句话,2009年短时间迅速扩张,您说过短期之类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造成通胀压力,这是您的原话,您说的长期来看的通胀压力指的多长?2010年是不是差不多了,通胀真的要来了?
吴晓灵:因为我也多次在很多场合讲这个问题,我也把我过去讲课演讲的图表给大家带来,大家看一下这张图表,这是中国历史从80年代到现在的一个历史,大家看一看,所有的大家看到的蓝颜色的线就是M2的供应量,这个绿颜色的线就是通货膨胀,划的圈,在图表上的圈实际上就是M2的最高点和通货膨胀的高点,大家看到了,80年代,到1988年的时候,曾经有18%左右的通货膨胀,90年代初我们曾经有过24%的通货膨胀。最近几年,通胀的水平不那么高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产能过剩,在产能过剩下,商品的供应不成为问题,那么过多的货币就会走向资产市场去。
大家还可以看另外一张表。这张表上看到了,你看带阴影的部分,看到了我们所有的,就是尽管我们的PPI、CPI还处于负增长期间,但是我们的房价指数,还有包括这两个指数,它都是一种向上的趋势。所以我就说,中国短期之内商品的通胀不会压力很大,按照刚才历史的数据看,大家看到,那几个圆圈之间大约是半年到一年的周期,这是高货币投放到高物价大约是半年到一年的周期。而现在,除了在几个商品市场上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货币供应过多,很可能不表现在商品上,但是对于资产的价格来说会有很大的问题的。
我想2009年房价的上涨已经让很多的老百姓感到了很震惊,也很心酸,以他自己一年的收入,几年的收入,甚至几十年的收入,都难以圆自己的房价梦。因而我们控制好货币,既要控制商品的物价,也要让资产的价格,特别是房产的价格不要过多上涨,这是我们货币政策应该注意的。
吴晓灵:刚才夏斌说不要把压力都放在货币政策上,我怕我刚才说的话大家有误解,我刚才说到房价的上涨,货币政策应该给更多的关注。我非常同意刚才夏斌说的那句话,我们发展房地产的着眼点是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还是解决经济的发展问题,固然解决了住房问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我更希望把房地产的发展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物质需要的几点上来发展房地产市场,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尽欢颜,这是我们发展房地产的基础,如果我们一味把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一个支柱产业,就会偏离这一点。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
第二个,确实房价的上涨不完全是货币政策,而且货币政策难以承受这样的一个重任,固然它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我个人认为中国要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必须解决三个,第一个是我们的住房制度,什么样的人国家要给他保障,什么样的人靠一般商品房满足,什么样的人是高端商品房。政府应该关注的是前两个层次,如果把住房制度和人的住房通过哪个渠道解决,这些事情如果我们考虑好的话,第二个层次,我们对不同人群的土地供应政策是什么。香港政府非常注重土地供应,土地供应制度。
第三个层次才是金融制度,金融怎么为各个不同层次的人获得住房和开发商为不同层次的人来提供住房的时候,他们的融通资金的需要。
我怕刚才有误解,认为所有的政策都是货币政策。因为我刚才给了个图表,就是说货币一多了,房价就在上涨。
吴晓灵:房价上涨和大规模的信贷投入,货币的过度供应是有关系的,但是不是唯一的。
对于房价还不是说能不能和想不想控制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把房地产应该当做一个满足人民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一个产业来发展,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只要能够把老百姓,80%、90%的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弄好了、安排好了,高端房价涨多少,不用去管它。
我们应该把我们的调控目标,新加坡的总屋政策满足的是低收入和一般中等收入人的生活,他的房子,他采取的是强制的积蓄公积金,咱们现在学的住房公积金,但是咱们学了一半,没学好。然后他要用公积金的钱,政府来供应土地,开发了房子分配给、出售给中低收入的人,这时候的房价不会太高,但是新加坡还有高端的房地产市场,我想政府应该关心的是中低收入的老百姓的基本生活用品问题,把着眼点放在这。至于说高端房地产市场,它的价格有多少,那是富人的事,我觉得不用去管,完全把这个可以交给市场。
吴晓灵:2010年应该说影响股市最主要的还是企业的业绩。但是我也知道,我们国家现在资本市场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总体上来说,投资者不够理性,如果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更多来关注企业的业绩,来看我到底怎么样投资。
但是现在我们的很多投资者不够理性,一个小消息,一个传言,就足以使市场骚动。有时候我看到中国的小投资者特别可怜,央行根本没有想动什么工具的时候,就有人放言说央行要怎么怎么着,就引起大家的恐慌,有人就抄底了,待会儿又有人辟谣了,股价又上去了,他又卖给你了。在股市波动当中,往往被吃掉的都是小投资者,获利的是制造这种消息的人。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国民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我还要说一句话,为什么监管当局把股指期货的门槛设到了50万元,小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评判实际上玩不过那些想控制市场的那些人的。所以我想咱们小投资者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外脑来投资,也就是搞基金投资比较好一些,直接进到股市当中去,往往会周期一定挫折。
影响股市根本走势的是阶级的利润和经济的发展,短期的波动会有一些,不是政策,是基于政策的一些谣言。我觉得这个时候往往会我们国家的政策取向都是希望经济能够健康发展,有利于市场发展,但是如果有人利用这种政策出台的时间差,制造一些炒作的题材的话,这个是不好的。
吴晓灵:2010年我心目当中的老百姓是家庭存款在20万元以下的,按这个范畴来看老百姓,所以我建议这样的老百姓,努力地增加自己的收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支出,如果你要投资,我建议还是国债和基金。
董藩:房地产正在拯救中国 让泡沫论见鬼去吧
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九届年会于6月14日举行,中国地产界、金融界、学术界及传媒机构的首脑人物会聚博鳌,共同面对严峻的房地产金融环境,找寻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凤凰网财经独家新媒体支持。
主持人:下面有请经济学家、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董藩:让“房地产泡沫论”见鬼去吧!
大家都知道,我最近挨了很多骂。在房地产问题已经被彻底政治化、道德化、娱乐化的今天,再说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肯定是还要挨骂。房地产业有不少缺点,比如偷税漏税情况较多,但更多的还是成就,但没有人再谈我们的成就,在讨论房地产问题时已经出现了类似当年争论“姓资还是姓社”那样的冲突。似乎全社会都在盼着房地产行业出事,哪个开发商出了事,大家就会说“报应啊,我早就知道他有今天”。有些批评有道理,但房地产也承受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委屈。我是学者,强调说实话,宁可一人挨骂,不让行业委屈,今天就跟大家谈谈房地产泡沫问题。
一、当前房地产有"泡沫"吗?没有!
中国是个盛产谎言的国家,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古代一些人甚至忽悠皇帝可以长生不老,叫皇帝万岁,害得皇帝天天炼可长生不老的丹药,秦始皇被一个叫徐福的人骗得坐船绕山东半岛转了三个月,也没找到仙山、仙人和仙药,结果大家都知道。近六七年最大的谎言是什么?那就是甚嚣尘上的“房地产泡沫论”。泡沫论绝对是“三人成虎”的产物。房地产“泡沫”基本是不存在的!
1、什么是“房地产泡沫”?
“泡沫”就是虚拟需求过度膨胀,导致市场价格水平明显高于基于真实生产和真实消费基础上的理论价格。
“房地产泡沫”就是指由房地产投机因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情况,也就是土地和房屋价格极高,与其使用价值(市场价值的基础) 不符。虽然账面上价值增长很高,但实际上不具备稳定实现的基础,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
住宅需求包括直接消费需求和理财(投资)需求,投资性需求又分为长期出租性需求、相机行事的混合需求 、短期投机性需求。真实的需求包括直接消费需求和长期出租性需求以及绝大部分相机行事的混合需求。真正的“泡沫”是由短期的投机需求和一部分相机行事的混合需求转化成投机需求导致的--可根据存量房产换手时间的长短来分离、近似统计这一部分需求。投机性需求很少,绝大多数城市基本没有投机性需求,即使是北京……五月份关于消费的许多数据出来了,别的都在跌,租金却上涨,说明什么?有人会租房子空着玩吗?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只凭这一点就可以说明房地产短缺,没有泡沫!
2、由直接的消费需求和长期的出租用需求推动的价格上涨是有坚实需求基础的上涨,不能称为“泡沫”。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简单地谈理财需求(投资需求)过大导致了“房地产泡沫”是不科学的。(象小孩长身体,长得快就是有泡沫?你打他两巴掌他就不长个了吗)
3、对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是否存在"泡沫"的判断,已经出现了全民性错误认识。
4、如果不考虑政策干预的影响,现在就是把所有房地产市场上“投机者”都抓起来,房价还是会涨的。
5、最科学、最简单的判断方式:
理财投资中用于出租的房屋不多,准备短期炒卖的比重过大,就是有泡沫了。
二、房地产"泡沫论"的错误判断依据
导致这一全民性错误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有七点:
1、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导致房价收入比超出可接受范围。房价收入比的合理水平是3~6∶1,但各地远高于这个数字;
2、中国的房地产业以远超过10%的高发展速度持续增长5年后,按照其固有周期必然调整,但未调整(由于其它因素影响这个上升阶段延长了,房地产周期的特殊性--指数波动,非价格波动);
3、把住宅作为投资品。保守估计已有20%以上的购房者是出于投资或者投机目的。
4、租金售价比超过国际标准(房屋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房价之间的比值,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国家1:200);
5、房地产贷款超常增长。
6、空置率很高,空关率也很高。
7、炒卖地皮现象明显。
三、房地产“泡沫论”的错误思维
1、未联系产业周期理论来分析房地产供给与需求问题,未认识到当前房地产业发展的特殊阶段
2、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简单理解为各产业齐头并进,不承认主导、先导产业在投资需求上的特殊地位;
3、未联系当前房地产的需求来分析房地产供给问题,将二者割裂开来研究
4、不了解当前房地产需求爆发的国情背景、制度背景和意识背景,未能科学引导和抑制
5、全民性沿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看待房价与成本的关系,导致对开发商的反感和敌对情绪泛滥
劳动价值论在房地产认识领域的表现以及危害
基本表现:“暴利论”
危害一:要求公布商品房成本(南京、盐城、福州已公布)
危害二:实施限价房
危害三:要求集资建房,单位自建房回头,发动“不买房运动”和“万人购房团”
危害四:全民性仇视房地产业,政府受到舆论要挟,出台了一些不当政策,严查开发商(捂盘惜售、内部交易等),地方政府救市受到指责。
6、弄错了空置面积的含义和空置率的公式,直接导致高层对房地产宏观形势的错误判断
7、忽视了生活方式变化对需求的影响
8、传统的"家家有房"的居住理念在作祟
9、企业的本质属性与买者的自利性之间的冲突,想少花钱,企业想多赚钱大家之间又产生冲突;
10、传统的、根深蒂固的仇富文化与市场经济本身要求的对企业家、对财富的尊重之间的冲突;
11、市场经济本身要求的自由民主与相对集权的管理体制之间的冲突
四、房地产“泡沫论”的巨大危害
房地产“泡沫论”除了让部分学者一举成名外,别无好处--
第一,导致了对宏观形势的错误判断,总认为房地产行业导致国民经济过热;
第二,导致了对房地产市场的错误判断,从而导致调控思路的严重偏差,多年调控无法达到目的,欲罢不能;宏观调控是短期的,但是在中国演化成长期的态势,这个是错误的,欲罢不能。
第三、导致了房地产投资的波动,人为强化了国民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延误了老百姓改善居住条件;
第四,导致了房地产行业与全民之间的对抗,仇富情绪急剧泛滥,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也增加了,政府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人们总是在骂政府;
第五、导致了政府在房地产领域的某些倒退,政府与市场的摩擦增加,宏观调控渗入到微观领域,破坏了市场机制,包括90、70一出台我就是反对的。
五、现在政府救市思路的缺陷
灾难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为我们服务;握住刀刃,就会割破手--现在靠公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救市思路恰恰是有问题的,三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1、公共投资无法避免腐败问题。没出事前都说自己是孔繁森,一查变成了王宝森!
2、产业链稀疏而简短,关联作用有限。没有效率,就没有市场经济!
3、无法扭转政府热、市场冷的局面。没有民营经济的参与,同样不叫市场经济!
六、让房地产业继续发挥作用
1、重新肯定房地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根据罗斯托的理论,解释为: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中心;且规模大,在GDP中所占比重大;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附加价值大,是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支撑者),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非常强,房地产业垮了则国民经济垮了;
房地产业是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产业关联度高,能使产业结构高级化;
房地产业还是先导产业,要为各行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只有房地产业率先恢复,国民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存量房价格大涨,而且各行业发展出现要素供应瓶颈;
要启动内需,必须抓住“牛鼻子”,中国经济的“牛鼻子”就是房地产业。对大众化商品来说,没有任何一类产品的价值量比房地产大,政府也不可能给每个家庭发出几十万、上百万消费券;有的开发商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为房地产不行了,去养猪去了,结果被猪圈套住了,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2、房地产业将率先突围
(1)房地产业具有率先突围的条件
城市化、家庭分化、大规模人口整合(户籍管制放松)、生活方式变化、人口增长、城乡收入差异、城乡阶层意识、积压刚性需求的释放、抄底意识的萌生、买房规划的长期性(决策时受“节约”意识影响小)
(2)房地产业已经表现出率先突围的迹象
美国商务部称,2月份新屋开工数超过58万,环比上涨22%,是19年来最大涨幅;
最近土地出让成交量回升,流派现象大大减少,全国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2398亿元,同比增长1% ,供应指标掉头向上,不太可能继续恶化;
商品房交易量明显回升,价格企稳,二手房价格明显回升,一手房也有抬头迹象。
七、结论
1、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时,房地产行业尚处少年,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是房地产行业将中国经济拖出了泥潭。今天,虽然房地产行业仍不成熟,而且备受诟病,但却不得不再次承担起拯救中国的重担--这正是房地产行业的可敬之处,虽然大家并不愿认可这一现实。
2、不管承受着多少责难,不管舆论对其怎样恶语相向,房地产业还是表现出了对国家的忠诚和民族的责任感,这是它可爱的地方--尽管开发商只是为了盈利,消费者也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3、在中国、世界都在经历严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房地产业能率先启动是中国的大幸,在世界仰仗中国的背景下,也是世界的大幸。全世界都羡慕我们。我们必须从更高的层面认识它。所有反对房地产复兴的想法都是危害国家利益、危害人类共同利益,也可以说是反人类的。
4、如果把机遇比喻成盛装的美女,危机就是穿了一件破衣服的美女,眼力好的人还是能看出她是美女。每一场悲剧都会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每一场危机也都会孕育出伟大的企业。中国正在经历灾难,开发商需要携起手来,帮助中国度过难关。在竞争的经济中,企业家也没有休息的地方。
5、任何人在经济规律面前都是渺小的,都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必须尊重规律,尊重房地产行业。不但没有人会使房地产业垮掉,而且没有房地产业救不了中国,看看楼市的最新数据吧--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房地产行业正在拯救中国!
专家:现在买房就是爱国 房地产崩盘更买不起房
任志强宣讲中国人有钱房价不需降 谢国忠当场反驳
“现在买房,就是爱国。”在12月13日举行,由招商银行[16.25 0.43%]和潇湘晨报主办、阳光100承办的阳光100财富大讲堂上,以“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为治学根本的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这样表示。
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赵晓表示,“作为我国经济增长较大原因的两大发动机之一,房地产发动机不能停,房地产崩盘老百姓更买不起房子”。
“很遗憾全国人民好像都不喜欢房地产,不喜欢房地产也没有关系,但你一定要认识到房地产的问题很大,如果把房地产市场砸了,问题会更大。”
赵晓首先讲述了他对于这一轮金融风暴的认识。“这一次的危机可能不是一场常规性的危机,美国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美元在技术上也已经破产,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度是我们很难想象的。”
如果把亚洲金融危机看成是1米的风浪,那么这场危机可能是100米的风浪,这就叫金融海啸。这场海啸对中国的影响不可低估。”
赵晓认为,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原因就是两台发动机比别人强,一台就是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另外一台非常重要的发动机就是房地产。“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城市化建设投资增长很快,去年11.4%的经济增长里面投资的贡献就是4.3个百分点,这跟房地产有关。”
赵晓表示:“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两台发动机都不应该停,房地产市场不能砸。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是国民经济约等于房地产(国民经济≈房地产),约等于民生。房地产崩盘百姓更买不起房子。当经济进入下行周期,资本在保底的时候,往往会大量裁员,因此危机中最先倒下的是劳动者,最后才是资本,劳动者的工资增长比经济增长下滑更快。”
“在目前情况下应该意识到,买房子就是爱国。”赵晓直言不讳,“经济学家所提出的观点都有一定的设定条件,我并不是说房地产市场没问题,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不能崩盘,政府应该给予购房者更多的补贴甚至奖励。”
“3年内全国9000亿元建保障性住房既可以托市,也可以砸市。”
赵晓举了个例子,如果这9000亿元全部用来修建保障住房,可能增加的只是短时间内的就业机会,但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大量保障性住房的入市会对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更多的房地产企业可能因此破产。
而随着经济下滑,这些保障性住房并不能被市场消化。从长远看,这是砸市,不是来救市的。
上世纪90年代香港建了8.5万套经济适用房,导致了香港楼市崩盘,楼市崩盘导致了香港经济崩盘。
赵晓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教训。“如果我来设计,9000亿的住房保障资金可以这样入市。首先是补贴的方式,扩大住房保障人群的范围,给予补贴,二是政府出资收购市场上存量房,再进行分配。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率的方式。”
“这一次危机的深度、广度、长度可能超出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目前已经开出的4万亿投资也应该用得更加巧妙。”
财政要注意两个东西,一是不要死投,不要挤出民间资本。二是要找准项目。比如说政府应该制定两年内谁买房子,反过来给你全部房款的20%,政府最要考虑的是这种政策,不要死投,而是要更好地利用投资来撬动消费。”(潇湘晨报 记者刘渝渝 长沙报道)
浙大学者:房价高空坠落隐患更大 绝不能回到放乱收死老路
过去的一年,房地产市场从年初“试探性抄底”到年中“放量大涨”再到年底“恐慌性抢购”,最后国务院出手四道遏制高房价的“金牌”,有关部委也相继出台有关土地、税收等新规,这些连环释出的新政策使楼市生态顿时大变。2010年,高房价将在向上、向下的通道上作怎样的调整备受关注。
2010年整体房价上涨空间大幅缩小
“国四条”出台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过去的一年,作为二线城市的福州商品房均价上涨了2000多元,市中心部分新楼盘均价现已达两万元,越来越多原本“买得起房”的城市家庭只能“望房兴叹”。家庭年收入七万元左右的福州市民陈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飞涨的房价已经让他无力购房改善居住条件,只能在一套60平方米的单位旧公房里“蜗居”,现在他指望“国四条”能够把房价降下来。
在北京、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受房产交易营业税征收年限由两年改成五年的政策调整影响,二手房市场交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许多潜在的购房者重新陷入了观望。
据美联物业市场研究部预测,2010年,北京二手房市场将出现明显的调整。第一季度历来是楼市的成交淡季,而且2010年的系列政策实施日都是从1月份开始,这使得需求将出现明显的观望。2009年12月因诸多购房优惠政策到期而出现的“恐慌性抢购”已经透支了2010年1月市场,2010年1月北京全市二手房的成交量将出现非常明显下滑。而到了2月由于受春节假期的影响,可能出现自2009年3月份以来成交量首次下跌到两万套以下的情况。
在2010年的新年楼盘报价单中,广州市越秀老城区和天河珠江新城基本都在每平方米两万元以上。虽然有部分开发商着手积极促销,甚至久违的“半价卖楼”重现江湖,但与开发商加快推盘和加大促销力度的积极态度相比,不少市民的看楼购房积极性并不高,大部分都说价格太高了。
据福建麦田房产中介公司总经理黄少华介绍,目前,福州二手房市场以普通住宅为主,不满五年差额征收营业税对这部分房产交易几乎没有影响。但对高档住房转让将产生较大影响,预计2010年起高档房转让将出现大幅度下降,整体房价的上涨空间大幅缩小。
部分业内人士预测,2010年上半年房地产的调控政策还会陆续出台,但未来房价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福建群升房地产开发集团销售部负责人郝先俊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2009年房地产市场快速销售的行情出乎意料,住房供应量日渐偏少而供不应求;土地成本上涨,占开发总成本比例增大,开发商已经没有降价空间,加上现在开发商资金较为充裕,未来房价可保持坚挺。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虽然已经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们的社会对房地产的发展下一步的发展大家还是看不透,再加上在2009年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也就是说好像100米赛跑在激烈的奔跑以后不可能再加速度,能不能在这个平台上站得住,大家恐怕也需观望,对政策也是没吃透,大家都在观望政策下一步会怎么样。”
顾云昌认为,2010年一季度的遭遇不会像上一年的三季度、四季度那么旺盛。他说“主要原因是,全国的房价已经处在高位,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已经超过了2007年的峰值。在高房价的面前可能会挤掉相当部分的相对低端的需求,中央出台的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政策,也会挤出一部分的投资投机需求者,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会影响到我们整个的交易量。我们整个经济还在复苏回升过程中,仍然需要房地产业对经济作出贡献,也就是说仍然需要我们的居民通过踊跃的买房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当然主要是满足自住型和改善型需求这样的情况,积极性稳定下来。”
“再加上我们保障性的住房或者是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面向中低收入的家庭型住房加大供应量,使整个我们房地产的交易或者房地产销售仍然保持相对于2009年平稳的状态,这是我想2010年的一个走势。”顾云昌说。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教授况伟大教授表示,房价在2010年上半年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下降的程度取决于中央政策出台的效果,还要取决于人们的预期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遏制高房价亟待健全房地产三项制度
浙江大学江万龄国际经济与金融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景乃权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表示,目前的房地产泡沫已由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仅仅依靠经济措施已很难解决。但如果中央政府下定决心,完全通过行政手段遏制目前的高房价,又会使房地产价格高空坠落,给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隐患。应充分协调利用行政调控和市场调节,绝不能回到“放乱收死”的老路,因此遏制高房价亟待健全房地产三项制度,即在房地产宏观管理上采取“双轨制”;在针对地方政府中观房地产管理上采取“问责制”;在房地产开发商微观管理上采取“税收金融制”。
宏观管理的“双轨制”
景乃权说,目前的高房价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大众的购买能力。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房地产每平方米均价接近或超过了两万,80%左右的民众表示“买不起房子”。目前的高房价已不仅是一个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影响社会和政治稳定的民生问题。因此有必要将我国房地产市场从市场化单轨转向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双轨,即廉租房和商品房“双轨制”。廉租房的建设由中央政府主导,严格规范地方政府建设廉租房的比例。在没有达到廉租房建设比例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商品房的开发。而商品房的开发则可以由市场进行供需确定。“双轨制”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大部分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保障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
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住房保障体系。2008年四季度,中央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纳入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大保障房建设投资。2009年5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这些都表明了,中央对房地产宏观管理采取了廉租房和商品房的“双轨制”。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地方政府缺乏问责,对开发商的管理缺少健全有效的税收金融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新华网北京1月10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08年四季度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大幅度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这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近期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
(一)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对已批未建、已建未售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要采取促开工、促上市措施,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和销售。要适当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扩大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范围。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切实增加限价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二)增加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效率。各地要根据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和时序。城市人民政府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内,抓紧编制2010-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重点明确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建设规模,并分解到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落实到地块,明确各地块住房套型结构比例等控制性指标要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住房有效供应不足的城市,要切实扩大上述五类住房的建设用地供应量和比例。要加强商品住房项目的规划管理,提高规划审批效率。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对需要办理农用地征转用手续的,要加快审批工作,确保供地计划落到实处。
二、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三)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金融机构在继续支持居民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同时,要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管理,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
(四)继续实施差别化的住房税收政策。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首次购房与非首次购房的差别化税收政策。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一律不得给予相关税收优惠。同时,要加快研究完善住房税收政策,引导居民树立合理、节约的住房消费观念。
三、加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
(五)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坚持公平、有序竞争,严格执行信贷标准。要严格执行房地产项目资本金要求,严禁对不符合信贷政策规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开发项目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人民银行、银监会要加大对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业务的监督管理和窗口指导。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和跨境投融资活动的监控,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防止境外“热钱”冲击我国市场。
(六)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住房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土地出让价款的收缴,深化合同执行监管,加强对闲置土地的调查处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地和囤地、炒地行为。价格等有关部门要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管,依法查处在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中介服务中的价格欺诈、哄抬房价以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行为。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偷漏税行为的查处力度。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
(七)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管理和商品房销售管理。各地要综合考虑土地价格、价款缴纳、合同约定开发时限及企业闲置地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和内容,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方法。对拖欠土地价款、违反合同约定的单位和个人,要限制其参与土地出让活动。从严控制商品住房项目单宗土地出让面积。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建商品房、存量房交易合同网上备案制度,加大交易资金监管力度。
(八)加强市场监测。地方人民政府要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和监测,及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有关部门要及时发布市场调控和相关统计信息,稳定市场预期。
四、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九)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各地要通过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新建、改建、政府购置等方式增加廉租住房及经济适用住房房源,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要加快建设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继续推进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同时,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适当增加试点户数。
(十)中央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适当提高对中西部地区廉租住房建设的补助标准,改进和完善中央补助资金的下达方式,调动地方积极性,确保资金使用效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和资金的落实。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计划、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等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示。
五、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责任
(十一)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稳定房地产市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各地要结合本地区房地产市场情况,认真落实差别化的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抓紧清理和纠正地方出台的越权减免税以及其他与中央调控要求不相符合的规定。对于境外机构和个人在境内投资购买房地产的,要严格按照现行政策执行。要按照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增加有效供给、完善相关政策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情况的检查和指导,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地区和城市要进行重点督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加大对市、县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二0一0年一月七日
郭金龙:不会用政策手段限购汽车打压房价
打造低碳城市、让房地产平稳发展、发挥北京人力资源优势、建立高端智库……五十一名参加座谈的港澳委员中,有十二位向郭金龙描述着他们为北京的“谋划”,做好参政议政。
郭金龙向港澳委员们指出,今年是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北京前年有奥运会,去年有国庆系列活动,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今年的中心就是科学发展,一心一意谋求社会科学发展。
“当然,我们还要考虑城市的建设和服务管理问题。北京市作为一个大型城市,我们也将遇到很多‘两难’问题。”郭金龙说,努力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仍然是个大课题。截止至一月二十一日,北京市机动车登记保有量为四百0七万辆,社会上也有一些不同的建议,但是北京作为首都,尤其当前是扩内需、保增长、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时候,北京不可能作出限购机动车的决策。
郭金龙说:“面对‘两难’问题,必须有人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就是北京的人民和政府。希望各界能够理解和支持,我们能解决好交通拥堵问题。”
有港澳委员说,北京目前的房地产还没有形成泡沫,郭金龙笑称:“我听了这话,心里也缓解了一些紧张程度。”北京市政府在发展房地产市场方面坚持三个方向——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坚定不移地走房地产业结构调整之路。
郭金龙说:“去年我也向在座不少港澳委员讲过,在房价低的时候,政府不托市;在房价高的时候,政府也不会通过行政干预来打压价格。现在政府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足,从今年北京要试行对不同类型的住房价格分别予以统计和发布,不再简单地搞一个所谓的综合价。”(记者 张子扬)
亚洲周刊: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治本之策\\董藩:房地产正在拯救中国 让泡沫论见鬼去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 授权发布:国办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全文 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全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2010.1.7)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几个认识问题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 南方周末 - 国办: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2003年8月12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住房建设的意见(青政办发〔2010〕12号,2010年4月23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住房建设的意见(青政办发〔2010〕12号)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何时破裂?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何时破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可怕的房地产泡沫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真正根源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何时破裂? - Knowledge@Wharton 国务院常务会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债券市场的泡沫正在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