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如何形成?考古发现源于三大古文化碰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45:51
 
 
2004-4-20 8:46:14     http://www.longhoo.net/gb/longhoo/culture/view/userobject1ai180986.html
【龙虎网讯】多少年来,有关中国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过,最近,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其中文化交汇在中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将中国考古学文化划分为三大区:即以彩陶、尖底瓶为主要考古文化特征、以粟作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中原文化区;以鼎为主要考古文化特征、以稻作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东南沿海及南方文化区;以筒型陶罐为主要考古文化特征、以渔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东北文化区。
据郭大顺介绍,这三大区其实包括了中国几乎所有古文化发达地区。从已经建立的考古文化系列看,各大区发展阶段是大体同步的,都可以距今5000年为界,分为相互对应的两大阶段。前一阶段是以形成个性为主频繁交汇期,或可称为“仰韶时代”(后期)。后一阶段是在文化交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实现文化共同体最初形成期,即“龙山时代”。
5000年前文化的频繁交汇,主要表现为中原区与东南区的东西交汇,中原区与东北区的南北交汇。这两次交汇的形式和内容各有特点,又有共同性。东西交汇的导向是先以仰韶文化彩陶为主的文化因素对东南部大汶口文化等的影响为主,约从距今5500年后则以大汶口文化等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为主,标志是首先在豫西地区的仰韶文化中,逐步以东南区特征文化因素鼎、豆、壶替代了当地仰韶文化的彩陶和尖底瓶等,成为陶器的主要组合。南北交汇也是先以中原区后冈一期文化和仰韶文化对东北南部区红山文化的影响为主,约距今5500年后,出现南北两种文化的碰撞。前者表现在红山文化早期出现具有后冈一期文化特征的“红顶碗”,此后,红山文化大幅度吸收仰韶文化的先进因素,特别是庙底沟类型的花卉纹彩陶图案,形成具有南北两种文化因素的自身文化特征。辽西地区作为5000年古国象征之一的红山文化规模宏大的坛、庙、冢遗址群,就是这一文化碰撞的成果。
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经济类型的三个大区在各自发展个性的同时,不是分道扬镳,而是在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向一起汇聚,在逐步取得“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实现“共识的中国”,从而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出现以至整个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华国家的形成奠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