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总裁是唐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09:35
最好的总裁是唐僧:展示成功的总裁之道
当今社会最令人羡慕、最诱人的职位之一是总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改变了世界的人——是他们影响着我们现在以至未来的生活。这些商业精英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世人广泛的尊敬,也为自己赢得了滚滚财源。
本书在深入研究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基础上,以轻松、幽默的风格,运用跨时空的艺术想象,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总裁唐僧的形象,通过讲述一个个典型的管理和经营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成功的总裁之道。
引言:真正的总裁风范
唐僧师徒到了西天,要拿经书的时候,阿傩伽叶想敲点银子,唐僧师徒没有钱“上贡”,于是,就多费了许多周折,唐僧再次认识到了钱的重要性。回想起在取经途中求斋化缘的苦日子,唐僧更是感慨万千。
经营管理心经
唐僧师徒到了西天,要拿经书的时候,阿傩伽叶想敲点银子,唐僧师徒没有钱“上贡”,于是,就多费了许多周折,唐僧再次认识到了钱的重要性。回想起在取经途中求斋化缘的苦日子,唐僧更是感慨万千。看起来,即便是宣扬佛法,也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他决定,自己回到长安以后,一定要开一家大的公司,多赚些钱。
在从阿傩伽叶那里领取了《涅经》、《菩萨经》、《虚空藏经》、《楞严经》等15 048卷之后,唐僧还不满足。
他又回到了如来佛祖的大雄宝殿,施礼请求道:“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蒙我佛祖垂恩,弟子感恩不尽。但,弟子尚有一事,想求佛祖开恩。”
“莫非你想堕入凡尘?”如来佛微微睁开双眼,看着唐僧。
“弟子愚顽,望佛祖——”
“没有关系,”不等唐僧说完,如来就摆了摆手说,“你能够历经千辛万苦取回真经,说明你是一个执著诚挚之人,不管你想看什么,佛祖都理解。”
“多谢佛祖开恩。”唐僧赶忙又深施一礼,“弟子深感传扬佛法的艰难,其中最大的障碍就在于经济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会苦难重重。回东土之后,我想办一个经济实体。不知佛祖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典书籍为弟子指点迷津?”
“你想开公司呀,”如来佛笑了,“你悟性过人,意志顽强,心地纯洁,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好的总裁。这里是一卷《经营管理心经》,我现在就传授给你。”
于是二人静坐入定,一刻钟的功夫,唐僧面带微笑,领悟了佛祖传授的心法要旨。
“现在,你已经是一位真正的DBA了。”如来对唐僧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非常满意。
“DBA?什么是DBA?”唐僧觉得这个词非常陌生。
“DBA是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缩写,就是工商管理博士,比MBA高一个档次呀。”如来面带笑容。
唐僧心满意足,他施礼告退。
出了大雄宝殿的唐僧踌躇满志,正想回宾馆向几个徒弟宣布自己的创业计划,不料,迎面碰上了观音菩萨。她是特意赶来为唐僧师徒庆贺和送行的。
唐僧一见观音菩萨,豁然开悟,他突然意识到,根据《经营管理心经》上面的理念,观音不仅是一位救苦救难的菩萨,在管理方面,她也堪称一位绝好的榜样。
观音菩萨是一个好榜样(1)
唐僧想,作为取经事业的组织者,观音菩萨动员组织了一支取经队伍,她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为此她到东土大唐,亲见大唐皇帝,对唐太宗说明大乘佛法三藏度亡脱苦的意义,使唐太宗决心派高僧去西天取大乘经;她还亲自动员唐僧去取大乘佛法,使玄奘决心取经。
事先观音在一路上为唐僧安排了三徒一马。这一师三徒一马的取经队伍,阵容坚强,全 由观音一手组成。
观音又是取经事业的支持者。她的支持,体现了她的本领高强。孙悟空并非一开始就是取经事业的坚定者,因为他感到“西方路上这等崎岖、似这等多折多磨,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如何能保得唐僧,如何能成得“功果”?因此他缺乏信心。
观音则表示,到了“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并赠以三根“救命毫毛”,这使孙悟空感到有了坚强的后盾,坚定了信心。事实上,观音也是说到做到,给予大力支持。是她向玉帝借了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以及18位护教伽蓝等一路神暗中保护取经者。
观音的本事也令唐僧折服。许多事本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以及许多神仙无法解决的难题,观音做起来是如此轻巧自如,体现了她的法力无边,超群的本领,这对于一位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难能可贵的。
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天宫没有一个人能打败孙悟空,是观音的到来,推荐二郎神来收服孙悟空。如果说压在五行山下,是靠如来的法力,那么能设法捉住孙悟空的,只有观音,别无他人。对待几乎无人能收服的红孩儿,也靠观音,别无他人。其他如收服通天河中的金鱼怪,朱紫国的金毛吼,毒敌山的蝎子精等,她都及时前来解除厄难。塑造了一位精明能干、本领高强、除妖强悍的女事业家形象。
此外,唐僧还深深地感觉到,观音是循循善诱的导师和可以倾诉衷肠的挚友。
孙悟空虽是在观音的指点下被捉,并因“赌赛”翻筋斗败于如来而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但最后解救孙悟空,引导他走向取经之路的仍然是观音。正是观音访僧,路经五行山时,对孙悟空“叹惜不已”。当孙悟空哀叹“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时,观音说“特留残步看你”。她为孙悟空指出随唐僧取经,“再修正果”之路,使孙悟空“见性明心归佛教。”观音同情沙僧凄苦的遭遇,为他免去酷刑,并引导沙僧重新获得生活的希望和勇气。猪八戒更是从懵懂中接受她耐心的开导而重新明确生活的目标。小龙靠观音为他脱去死罪,变马驮唐僧去取经,踏上了光辉的西天之路。观音不失为一个引人走向新生活的导师,她慈悲为怀,循循善诱。孙悟空一生不肯对人低头行礼,对玉皇大帝也只唱个喏算打个招呼,只对两个人行礼,一个是师父唐僧,一个是引导他走上事业之路的导师观音。对观音,他总是“端肃皈依参拜”,而且常常还要“整衣”“敛衣”而入见,是十分恭敬的。
对下下属来说,观音又是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挚友。沙僧在流沙河受酷刑、心中凄苦与委屈无处可说,见观音到来,才向观音说:“待我诉苦”,一切错处(包括在流沙河吃人度日),一切委屈都可倾诉,如对一知己。在取经途中,孙悟空不但在有困难时请观音来帮助,有苦恼时,也是找到观音这里来,别处不好说的,在观音面前可倾吐衷肠。在取经途中,孙悟空打死了几个不该死罪的强盗,被唐僧赶走以后,“恼恼闷闷”,想回花果山,“恐本洞小妖见笑”;想去天宫,“又恐天宫内不容久住”;想投海岛,“又羞见那三岛诸仙”;想奔龙宫,又不愿“求告龙王”。走投无路时,只有落伽山好投奔,只有观音处好诉说,他一见观音,就“止不住泪如涌泉,放声大哭”。又是观音叫木叉与善财扶起,听他倾诉,指出他打死人不对,但又对唐僧说:“你应该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必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为孙悟空说了话,调解了师徒之间的矛盾。还为孙悟空作证,证明他没有打唐僧抢包裹之类的事,辨明那是假行者干的,消除了对孙悟空的极大的误解。这些都说明观音又是挚友,她使受委屈的心灵受到抚爱和安慰,她使复杂的纠纷矛盾迅速化解,促进内部的统一,以同心同德对付妖魔。
此外,更令唐僧佩服的是,观音菩萨的幽默感。观音菩萨爱开玩笑,尤爱与孙悟空说笑。
在取经的途中,孙悟空请她去降红孩儿,她用净瓶藏下一海的水,故意叫孙悟空拿,孙悟空拿不动,她“将右手轻轻的提起净瓶,托在左手掌上。”笑孙悟空说:“你这猴头,只会说嘴。”还跟孙悟空开玩笑:“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我哪有功夫去到处找你?你留下个东西当抵押吧!”
孙悟空说:“我是出家人,不会耐龙女如何的,这你应该相信。我身上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金箍棒——那是万万不能离身的武器,我只有一个头上的紧箍,就把它留下作抵押吧!”
观音说:“那可不行,没有了约束,你这泼猴指不定会捅出什么娄子。你把你身上的救命毫毛作抵押。”
孙悟空说:“那可不行,那样我干事心里就没底了。”
观音菩萨是一个好榜样(2)
观音笑着“骂”他:“你真是一毛不拔的小气鬼。”
作为一个管理者,菩萨管人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她并不总是对下属这样和颜悦色,她也有发火的时候,当孙悟空戴上紧箍时大为恼火,对她大叫,她大骂孙悟空:“大胆的马流(弼马温),村愚的赤尻(猢狲红屁股)。”甚至念紧箍咒制裁孙悟空。
在唐僧看来,菩萨简直是一位管理者杰出的榜样。
唐僧详细向观音菩萨介绍了自己打算开办企业的想法,然后诚恳地说:“观音菩萨,弟子想开一家公司,不知您有什么指教?”
观音菩萨笑着说:“给你指教?如来佛祖都说了,你已经是DBA了,我还连副教授的职称都没有,哪里敢当呀!再说,我并没有真正的管理经验。”
看着唐僧好生失望,观音想了想说:“你愿意向别人学习,这种精神和态度是正确的。对你的事业也会有帮助,这样吧,我把我经过多年研究、总结的合格管理者的特征和你交流一下。”
观音菩萨指出,合格的管理者具有以下特征:
(1)言行一致。
(2)坚持原则,成为员工的表率。
(3)为员工制定明确的具体目标;告诉员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前景。
(4)较好地掌握了交际和沟通的艺术。
(5)让下属感到公平;给下属一种主人翁的感觉。
(6)善解人意,体贴别人;能够尽可能多地给员工一些帮助。
(7)善于决策,具有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8)意志顽强;和下属一起分担风险。
(9)致力于创新。
(10)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观音菩萨边说,唐僧边记。观音说完了,唐僧也记下了。他看看了记下的要点却不知该从哪里下手。
唐僧搔了搔脑袋,充满疑惑地望着菩萨:“我都不知该从哪里下手了,究竟该怎么做呢?您能说得更具体些吗?”
菩萨想了想说:“要想成功地干一番事业,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管理的技巧。而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要了解什么是管理,或者说,该如何进行管理。这些内容就远不是我所能讲授的了。”
唐僧一听就急了,他刚想指责观音菩萨故意推托,只听菩萨继续说道:“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在召开主题为《管理是什么》的学术研讨会,你不妨去旁听一下。”
管理是什么——管理不是当经理
唐僧赶到哈佛大学的学术研讨会会场时,会议刚刚开始。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里德·麦布克博士正在侃侃而谈:“自哈佛大学1910年首创MBA学位以来,工商管理硕士一直深受工商界的青睐。
管理就是开发人才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来自日本的松下幸之助非常同意孔子的观点,他还补充说:“管理不是管物,而是开发人才。”
松下认为,经营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培养他的职工,帮助他们发展才能。如果这件事办好了,不仅他自己的任务得以完成得更好,为自己晋升铺平道路,而且他将有一批能干的、训练有素的、完全忠于他的和通情达理的职工队伍,谁能不忠于帮助他上进的领导呢?
松下说,对一个平庸的管理者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的下级都是一帮唯唯诺诺的庸人,下级会经常奉承他们的上司。一个精明的管理者需要在他周围有一批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他必须洞察那些卑躬屈膝、专事奉承的人,要不然,他们必将把他置于困境。对一个忙于事务的管理者来说,他很容易匆忙地做出错误的决定,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管理者周围需要有一批独立思考的人的意义所在,为的是便于纠正他的错误。
为了开发人才,松下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提建议。
在某些企业中,有人把提建议看作是给经理带来污点。经理想,也许有人会问:“你经理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个主意?”这种态度当然是完全错误的。应该鼓励每一个雇员积极地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而且必须使他们知道他们的建议将会得到认真的研究。一个好的建议制度能促进全企业职工同心协力,它使职工对自己的工作发生兴趣,对自己的工作考虑得更多,并且总是设法去改进自己的工作。
松下指出,遇事多与下属商量大有好处。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值得听取的,其余的人也有许多丰富的常识,可以提出些建议。与人商量还可启发你自己的思路,要善于利用他人的智慧,不要认为天下只有你一个人才有主意。此外,如果你与别人商量办事,别人也会与你合作得更好。即使你胸有成竹,但对事关你部下的事情也不妨与他们商量一下。毋庸置疑地说,职工是不喜欢他们的经理包办一切的,他们也愿意参与管理,没有一个人愿意像木偶那样被摆布。如果你的雇员感到他们也参与了作决定,那么你可以确信他们会比强加给他们的一个决定更加热心地去执行。
松下强调:“一定要忽略微不足道的小缺点。有些建议中的小缺点只能用放大镜仔细搜索才能找到,但是上司却把他整个的建议都否定了,这种事是屡见不鲜的。你会惊讶地发现不少见解不凡的建议被否定了,原因就是有人发现其中有些小小的缺点。在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事情,有些善于吹毛求疵的人认为只要他们发现一个小小的瑕疵,那么整个计划就一无是处,而本来这个计划是会非常成功的,要谨防这种事情发生。”
管理就是决策
因在管理学理论方面成绩显著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唯一一个学者、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自然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他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的观点。
西蒙认为,组织就是作为决策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的任何一个成员第一个决策是参加或不参加这个组织。他在做出这个决策的过程中,就要对他为组织所作的贡献(劳动或资本)和从组织得到的诱因进行比较。如果诱因大于贡献,他就参加。在这个满足函数中的零点(即盈亏平衡点)取决于参加这一组织的机会成本。一个人在做出决定参加某一组织以后,虽然他的个人目标依然存在,但退居从属的地位。西蒙在《管理行为》中曾指出所谓同组织一体化,就是指个人在决定时采用组织决策的价值标准,即用组织目标(组织服务目的或组织存续目的)代替个人目的的过程,因此要了解一个组织的结构和职能,就必须分析其成员的决策和行为及其受组织的影响,就必须研究影响人群行为的复杂的决策网状结构。西蒙在研究复杂的决策网状结构时很重视权威问题。西蒙的中心思想是管理人员应该有效地利用各种形式的外部影响力来塑造职工的性格。使他们变得主动,而不是由上级指示或按组织的需要来决策和行动。他认为经营中组织的最理想状态是它的所有成员由于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的共同目标缔结起来,因而都愿意为提高组织效率而做出贡献。这样,组织只需要在作必要调节时使用权威,而使制裁方式的应用不占重要地位。
管理就是成功地进行授权
令唐僧感到惊异的是,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主代表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唐太宗不慌不忙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管理就是成功地进行授权。当然,进行成功授权的前提就是,要有精明强干的下属。选用精明强干的官员,数量虽少,效率却很高,如果让唯唯诺诺的无能之辈占据高位,数量再多,也是人浮于事。”
唐太宗经历过隋朝末年的动乱,亲眼看到号称“甲兵强盛”的隋王朝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倾倒瓦解,看到隋王朝官府由于人员繁多、办事拖拉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鉴于隋朝倾覆的教训,他决定改革官制,坚持“官在德人,不在员多”的方针。他认为任用官员,宁愿少而精,不愿多而滥,重要的是注意经常考核官员的德才。
唐太宗把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作在地上画饼,只能看,不能食用。他责成房玄龄负责调整规划州县的行政区域,减少赘员。唐太宗还亲自督促削减中央政府机构,把中央文武官员从2000多人削减为643人他还提倡对年迈体弱的官员给予妥善的安排和荣誉,使他们乐于让贤,让更多年轻有为、办事干练的人有机会为国效力。
唐太宗治理国家,注意发挥各部门的作用,让他们各负其责。因此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参加研讨会的人对他都非常尊重。他一发言,大家都异常虔诚地洗耳恭听。
看到大家非常投入,唐太宗显得兴致勃勃,他问大家:“你们说,隋文帝这个皇帝怎么样?”
一位非常熟悉中国文化的日本学者说:“隋文帝勤勉治国,批阅全国的书表奏章,往往从黎明直到日落西山。隋文帝召集大臣们进宫议事,常常忘记时间,到吃饭的时候还没有完,就命令侍从把饭送上来,边吃边议事。”
唐太宗开怀大笑,爽朗地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总怕大臣对他不忠心,大权小权一人独揽,什么事都由他一个人做主,不肯交给下属去办。他虽很辛苦,事情不一定办得好。大臣们摸透了他这个脾气,都不敢直言,常常是顺着他的心思说话,口惠而实不至,我可不敢像隋文帝那样。天下地方这么大,四海的人这么多,国事千头万绪,只有请各部门去商量办事,遇到大事报告宰相认真考虑,有了妥当的办法,再报告我准奏,然后执行。天下各种事情,都由皇帝一个人来决定,那怎么能行呢?如果皇帝一天处理十桩事,就说五桩事处理得尽善尽美,另外五桩处理得不好,一天出五条差错,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谬误积起来,岂不是要毁坏国家吗?官以能任,把事情交给有才能的人办,自己高瞻远瞩,专事考核官员的功过,于国于己不更好吗?作为公司的经理,也是一样的道理……”
管理是当领袖,而不是当经理
见东方的一位国家元首发表了见解,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觉得自己不能再保持沉默了,他也不管唐太宗说完没有,就抢着说:“诸位,坦率地说,我认为,管理是当领袖,而不是当经理。”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