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真正的自己,获得真实的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27:55


一个人为什么老觉的痛苦?总是与周围的人搞不好关系?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改不了自己人格上的毛病?为何矛盾、冲突总是不断地升级?这些问题与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方法、修养水平、欲望多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改变自己,就要先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自己的一切缺点,针对缺点去修正;了解自己的一切不足,针对不足去学习、去充实;了解自己的一切优点,针对优点去培植、去发扬。了解自己,这是一个人一生的课题。
要做到真正了解自己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人的一辈子的努力。人,有个共通点,很容易了解别人,了解自己却很难。这是因为我们习惯观察别人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而却很少、甚至从不观察自己的一切想法与动作的真实目的。习惯于我觉的、我认为、我想要…等等,一切皆以我为中心。慢慢的就把那个以我为中心的我,当成了真正的《我》。
要知那个以我为中心的《我》,在现代充满财富、名誉、地位、权力、情感等等一切外在诱惑环境的引诱下,早已被自心的贪欲所占据,,不断将其带入一个愈来愈狭窄的空间中,这些问题,皆因人眷恋着外在境界的现象,以及自我虚幻不实的诸多假想。一直被自身妄想,妄念的贪执心所覆盖而不自觉,为了所谓的生存、名利、情爱、权力、疲于奔命。看似掌握了种种,殊不知自我早已被种种所掌控,而失去了自我,一直至老,还不觉悟。
想要跳脱于这个巢旧,不再被外在环境所操控,唯有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想,并针对那个想去处理,去修正。有朝一日就能了解真正的《我》,获得真实的《我》,那时就能轻松做自己的主人。
要了解自己,要先看到自己。要从反观自照下手,才能如实看见。就像用一面镜子来反照一样。
怎么看呢?要先了解我们内心的想法变化,可藉由了解佛家的六根本烦恼及二十随烦恼,来观照、审查自己。借此真实审查自心的动念,很容易就能看清并了解自己了。现将六根本烦恼及二十随烦恼说明于下:
第一、六根本烦恼:
1. 贪:有财、色、名、食、睡五欲,染着五欲之境而不离曰贪;佛法中说贪是对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着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断除这三界的种种贪爱,就再也不来三界,叫做不受后有,再也不贪着这三有了。
2. 嗔:忿怒为嗔,使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佛法中说嗔是对于三苦及资具(逆境)憎恶不能忍受。苦有三苦:
2-1苦苦:就是身心之苦受。生、老、病、死、怨憎会属之。
2-2行苦:东西变化无常,我们做不了主。五蕴炽盛苦属之。
2-3坏苦:就是乐受变坏或得不到。爱别离、求不得苦属之。
3. 痴:心性暗昧,迷于事理,一切烦恼由之而起。
4. 慢:恃己而凌他;把自己和别人相对比,内心产生高傲的心理,称为慢。所谓七慢。
4-1 慢:对于不如我的,我轻慢他,这叫“于劣计己胜”
对于和我相等者,我轻慢他,这叫“于等计己等”。
4-2 过慢:对方和我相等的,我以为胜过他,这叫“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
4-3 慢过慢:对方胜过我,我不承认,反说我胜过他甚多,这叫“于胜计己胜”。
4-4 我慢: 执着于五蕴和合的身心,为我与我所,因而骄傲自大,叫做我慢。
4-5 增上慢: 修行者“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叫做增上慢。
4-6 卑慢: 自甘卑劣的人,对于胜过他的人,以为:“胜过我又该如何?”别人学佛修道,他以为:“我不信佛,还不是照样过日子?”此为自甘卑劣之慢。
4-7 邪慢:于慢上起邪见,自己无德,反说:“佛菩萨也不过如此”。甚至于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这叫邪慢。
5. 疑:对于诸实理常犹豫不决、猜疑、猜忌之心。
6. 见:见者意见、见解,也可说是思想、观念。人与人之间,有意见与见解的不同,有思想与理解的各异,这就是见诤。所谓五见。
6-1身见:执着世间有个身心是我,称为“我执”。我执有两种:在行为方面的我执就是“我慢”;在思想方面的我执称为“我见”,也叫做“身见”。
6-2边见:又名边执见。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即谓所得的知见鄙陋,有所偏蔽,执常执断,各落一边。执常的知见:以“常”为恒常不变; 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无有生死轮回升沉之事。
6-3邪见: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认为世间无生果之因,亦无可招之果,故为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此种见解,乃见之最邪者,故名邪见。
6-4戒禁取见:执持不正确之戒律。又名“非因计因”。
6-5见取见:见即指前说的“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着不舍,乃对前说三不正见,随执一端,以为最胜,即固执其所见,一切斗争依之而起。又这见亦名“非果计果”,即是自己还没有亲证圣果,而妄执已得到圣果的错觉。
第二、二十随烦恼 :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之烦恼,共有二十个。
1. 小随烦恼:行相互违,各别生起。
1-1忿:向有情非情之心,令自心愤怒之精神作用;怨恨、生气。
1-2恨:先忿于所缘之事,数数寻思,怀恶结怨不舍之精神作用。
1-3恼:有恼为乱义;因贪嗔痴等等诸惑而恼乱心神。
1-4害:对于他人有打骂、损恼人之精神作用。(恼后就无悲愍及爱心 )
1-5嫉:即妒忌、憎恨;不能忍受他人之成就、优胜而起嗔心。
1-6诳:以种种之手段,使他人抱颠倒知见。(虚伪的夸大,或是以言行假装有才德,为求名利来欺骗他人)
1-7谄:向他人秘己之内心,表面装作亲爱,并奉承他人,之精神作用。(知道某人能给你利益,就隐藏自己的过失,以便对方相信你,希望能从那儿得到好处。)
1-8覆:恐名誉受损之欲堕,隐藏自造之罪的精神作用。
1-9骄:恃自己之盛事而心高傲。(自己做事有了成就,产生高傲的心理)
1-10悭:悭吝财法不能惠舍。
2. 中随烦恼:与一切不善心俱起。
2-1无惭:于恶自厌;对自己所做罪恶,反省羞耻自己之精神作用曰惭。
2-2无愧:于过羞他;对自己所做过错,羞于他人之心作用曰愧。
3. 大随烦恼:一共有八种,是一切污染心。
3-1不信:对诸法之实体、三宝之诤德与世间之善根,不能信受。
3-2懈怠: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
3-3放逸:不警觉烦恼之生起,不约束自心,不守规矩,放纵它去造业。
3-4昏沉:使心盲昧、沈郁能障轻安。于所观境,神志昏暗,不能了知。
3-5失念:舍相入实无分别曰念;心驰散,未摄收,而生邪分别曰失念。
3-6散乱:心恒攀缘六麈之境,并随境转,无所定。
3-7掉举:令心高举不安静。(于所观境,心不安定,常回忆过去境)
3-8不正知:未离诸邪倒之妄见,并将之执以为真。
当知道、了解六根本烦恼及二十随烦恼之后,就可以以此来反思、审察、观照自己。
例如:
第一、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心,里面有些什么?是否太高估了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能做的成?是否总是瞧不起他人,总把别人当作是傻瓜一个?是否总是低瞧了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行?当事情不如己意时,是否就起瞋恨、起脑、害心?看到别人成功,是否就起嫉妒心,是否就起谄曲心?对自己所做的过错,是否无惭、无愧,是否起覆藏之心?…等。
当我们发觉自己有这些种种不正之心时,要知就是这些念头带给我们烦恼、痛苦的感觉。而一切的纷争也是皆因此而起。要知原来所有内心的痛苦、伤痕都是自己的心所制造的,也唯有去面对、去修正自己的心行,才能引领自己从苦闷、痛苦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亦只有自己才可以使自己支离破碎的心完全痊愈,而成为一颗真、善、美并且光明显耀的心。
第二、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与人交往之中,每天都会看到、听到别人对自己或对他人的评语、动作。这时就要反观自照,是否乐意听人家对自己恭维、谄媚等绮丽的言语?是否乐意听人家是非?更甚者,听到人家批判别人的不好或坏话,就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是否一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就恼怒、嗔恨、忿怨或是就因此感到沮丧、懊恼、痛苦?
这时如果能好好观察自己的一切念想和感觉,不要为自己找理由,直接面对升起的念想和感觉,去了解自己在意、执取的是什么?针对在意、执取的去修正。
因此:
假如每天都能用心观察省思自己的一切想法、做法,每天好好想想自己,每一天的日子是要过的快乐自在还是要痛苦难过?是要轻松欢喜还是要忧愁苦闷?只要能真实的以此反思、观察自己,慢慢就会了解自己,而放下自己。慢慢的,就会远离庸庸碌碌,被一切处境所转,不知所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