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企业家》:后企鹅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1:22:18
拥有7亿多用户和300多个互联网产品的马化腾如何在多元化的急速扩张中掌控航向,超越“跟风者”的形象,并构建一个世界上前所未有庞大的Web2.0帝国?(也许,最了解他的人是李彦宏)
2005年秋天,马化腾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一封邮件.发件人是他的同事、长期被派驻在美国的腾讯国际业务高级执行副总裁网大为.在这封邮件中,网大为推荐马化腾关注一个用FlashVideo技术制作的视频网站——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任何用户都可以向上传输个人制作或收藏的视频文件,把它们分享给别人.而且,它正日益流行,已拥有上千万人次的访问者.网大为提醒马化腾:这个视频网站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商业模式,如果我们下定决心收购,哪怕只是投资它的话,未来都可能是一笔真正划算的买卖.
考虑良久,马化腾和他的高层团队以“看不懂”为由,放弃了投资.一年后,2006年10月,这家腾讯错过的分享视频网站以16.5亿美元卖给了Google.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它是YouTube.
“我们走眼的很多啦”,在2007年11月底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马化腾谈起这次错过,语气倒是颇为轻松:“这家公司在美国,我们能感受的不太多, 也不能怪我们吧?而且就是美国也有很多人看不准.MySpace、YouTube和Facebook这些都是很多VC看不上眼的.” 至少表面看来,37岁的马正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感”中.比起2006年2月接受本刊采访时,他明显的胖了.在他宽大的书桌上,并没有任何与名人政要的合影,仅有的几个镜框里,放着其一岁半的儿子的照片.即使最高时拥有150亿美元市值的腾讯,已经让出了其香港股市互联网公司龙头的位置,马也并不打算立即展开一场公司大变革:“我挺反感生硬改变的,很多路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但在骨子里,马化腾从未停止改变:多年来,他的竞争力来自于坚信“事缓则圆”的渐进革命.这家在创立的前六年都被行业严重低估的公司,不声不响地获得7亿多注册用户,并做出了300多款产品.而此刻,他还有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设想:把即时通讯、个人空间、视频、音乐等功能真正地串起来,构成一个“真正 Web2.0社区”.谁将成为他下一个“学习”的样板?他毫不掩饰那个足以令很多人会心一笑的答案:Facebook. 另一个相对微小的变化是,这一年多来,马开始了与美国网络业的直接交往,他能列举出的新朋友包括Paypal创始人麦克斯·拉夫琴 (MaxLevchin)及hotornot.com的创始人詹姆斯·洪(JamesHong).要知道,无论是前者新创办的公司Slide,还是后者的交友网站HotorNot,其创新程度和看似并不明朗的前景,恐怕并不亚于当年的YouTube.
“我们现在的思路会好一点,也在考虑在国外做一些投资,包括一些游戏运营商和开发公司,”马化腾说,“但那些和商业模式不是直接挂钩的很多新事物,坦率地说,还是看不太准.”
探索者
关于腾讯,一个最为清晰的趋势是:它几乎参与到了中国网络业的各个方面,且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坊间的一则玩笑似乎颇可回味:“过几年,腾讯该出操作系统了,微软都为它汗颜了.装腾讯Windows,上网用TT,聊天用QQ,下载用旋风,博客用QQ空间,棋牌用QQ游戏,看电影用腾讯影音,办公用腾讯Office,娱乐玩腾讯的网游,什么虚拟机,优化软件,系统工具,多媒体工具,腾讯一并拿下.”
更富戏剧性的是,近两年的互联网创业者在吸引风险投资的过程中,会被更为频繁地追究一个问题:“如果腾讯进入了你所在的领域,你怎么办?”在这个问题前, 有足够底气的人毕竟凤毛麟角. 于是必须回到几个根本问题上:腾讯为什么能牢牢地踞守在中国互联网版图上的几乎每一块地盘,并令诸多对手心生畏惧?或者说,PonyMa(马化腾的英文名)为什么并没有成为onetrickpony(只会一种技能的小马驹)?他驾驭腾讯的300多个互联网产品(未来显然会更多),需要一个怎样的基本逻辑和方法? 极容易导出两个简单的论断.其一是所谓QQ的“用户黏性”:无论涉足哪个领域,QQ忠实用户的顺势迁移都会转化为庞大的流量和潜在的现金流.其二是“模仿者”定律:腾讯并不致力于成为任何一个领域的创新者,它看到什么产品好就去模仿,以此不断地延展产品线,再利用QQ的平台获得用户. 廓清第一个误读并非难事:越是庞大的用户规模,就越难以让用户为某一产品批量迁移——如果缺乏对用户体验的统筹管理,臃肿的产品还会导致更多用户的背弃. 而解读第二个问题,人们必须弄清楚的是:模仿对腾讯意味着什么? 需要指出,在长达10多年的中国互联网历史上,腾讯几乎是唯一没有成长“模板”可供参照的公司:不同于新浪模仿雅虎、百度跟随Google、盛大充分吸收韩国网游的运营模式,腾讯早期模仿的ICQ从未能创造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
这就让腾讯的创业团队注定成为中国互联网生态圈中真正的“探索者”.尽管因为没有模仿对象而让融资变得艰难,但“无蓝图”也意味着无束缚,不必按照任何一种模式设计自己的成长路径.
取法乎韩
一个易被忽视的事实是,为了活下去,腾讯向外寻求借鉴时,就从未拘泥于热门概念频出的美国市场,而是对各种可能性都进行了尝试.结果是,韩国成为了其长期稳定的学习对象.
对此,马化腾的解释是:“在美国的环境中,任何互联网上的应用都是按广告模式收费的,在中国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做不到.韩国不一样,韩国的增值服务非常发达.你必须要实事求是学习人家”——作为1990年代末期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中最难融资者,腾讯的确比其同行更“实事求是”.
腾讯与韩国模式的最早遭遇,是2002年11月.赴韩国考察当地互联网生态的一名腾讯员工在返回深圳后,向包括马化腾在内的管理团队大力推荐了 “Avatar游戏”,即在网络游戏中销售用户的虚拟形象. 据说,马化腾最初对此并不乐观,他提出了一系列质疑,但最终同意用一周时间完成开发.这种日后被称为“虚拟增值业务”的系列产品,目前已为腾讯带来70% 以上的收入.不仅如此,它为腾讯带来了一种竞争手段.比如,当腾讯推出其博客服务QQ空间(Qzone)时,它没有采用新浪、搜狐们惯用的名人博客手段, 而是主打一系列虚拟增值产品的填充和装饰,从而使原本以个人文字与图片为主要功能的“QQ空间”成了用户们的另一个秀场,成为国内率先获得盈利的博客产品.然后,它开始反向切入名人博客市场.
直到今天,马化腾仍时常前往韩国市场考察.2006年9月,腾讯在韩国汉城设立办事处,一方面便于代理韩国的网络游戏,协调员工前来韩国学习观摩游戏开发;另一方面则更为密切地收集韩国的互联网信息.其中一个未被提及的插曲是:2007年8月底,腾讯极为低调地进军韩国游戏市场,并在首尔召开了只有少数韩国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 在这样一种讲求踏实的风气下,腾讯的学习可谓广泛:通过模仿和优化ICQ发明了OICQ,借韩国的虚拟增值业务(Avatar)创造了QQ秀,结盟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QQ,创建门户qq.com,学新浪做彩铃…… 但腾讯之所以成为日后的腾讯,更因为它们在每个孤立的“模仿”之间,创造了某种微妙但精确的联系.它让即时通讯软件成为虚拟形象的载体,让虚拟形象进驻个人博客,让彩铃变成在线音乐,然后把音乐存储在网络硬盘上,或通过“种子”发到好友的邮箱里.贯穿在这些不同的产品之中的,是一个模糊而实际的抽象概念: 跨界整合.
“Google也承认它不是第一个做搜索的公司,竞价排名也不是它发明的,Overture早就有了,关键看谁整合得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公司有任何一个板块是完全独立自己创建的,都是别人或多或少都尝试过的.”马化腾表态.
第二步
真正让对手们侧目,或说恐惧的是,腾讯在无线及互联网增值应用上发现一座金矿之后,似乎并没有停下来的想法.
2005年,马化腾感到,尽管腾讯的虚拟增值服务已经成熟,但如果只做增值服务的话,“还不够完善完美”.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增长与成熟,在线支付、信用卡支付等用户行为日益普遍的时候,人们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逐渐形成.一向长于互动娱乐体验的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未来互联网进入到一个比较稳定阶段的时候,电子商务的收入将会成为一个主流. 这就是人们今天看到的.曾经搅乱马云“淘宝”收费产品全盘计划的C2C电子商务平台“拍拍网”.至此,腾讯从一个满足用户在线娱乐功能的平台,开始向综合功能的网络应用平台转型.而马化腾赋予这个转型的内在逻辑是:“尽量考虑自己用户群的特点以及平台的整合来减少成本,提供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当有了一定门槛的优势时,电子商务也是和社区做整合;包括搜索,也是要考虑整个社区化的收缩.” 于是,一个清晰的事实日渐浮现:腾讯已成为中国、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Web2.0社区.它不但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注册用户群(大约相当于MySpace注册用户的3倍和Facebook的12倍),而且拥有最为丰富甚至复杂的用户行为,以及彼此间的互动关联.它提供的产品和应用功能,已经超出任何一家标榜着Web2.0标签的公司.早在2005年Web2.0概念方兴未艾之时,人们一度近乎偏执地认为,Web2.0的要义在于用户创造内容并与公众分享.而腾讯两年以来一系列变革的意义在于:人们在即时通讯、聊天室、QQ群、QQ秀和Qzone甚至电子商务、搜索与问答的发展链条中,通过属于自己的“个人属性”和关系链,已经可以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它率先在中国实践了Web2.0的本质含义:人的关系与行为.而反观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即时通讯工具,MSN、Skype、雅虎通甚至Gtalk,它们并没有谁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社区”.
这并不意味着探索与创新的结束.马化腾并不满足于腾讯时下的“社区”格局,在他看来,腾讯并未像他心目中的下一个创新偶像Facebook那样,形成真正的社会网络服务关系链.“QQ只是一维的关系链,我是你的好友,但我是你的什么好友?我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很多的社会关系线还没有方法进入到产品和服务里面.”他对《环球企业家》说.
双打
其实,无论是腾讯“摸着石头过河”的成长路径,还是其迥异于国内绝大多数同行的生存灵感,都不可避免地指向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马化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似乎很多:低调、谨慎、沉稳甚至羞怯……但这些大多失之表象. “马化腾是开拓型的心态,而不是对战的心态,”一名熟悉马化腾的互联网业人士称,“从性格上,马化腾更像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是很有激情、自信, 并且很阳光的人.”一个似乎颇富说服力的例证是,以马之聪明,居然只读取了深圳大学,似乎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并不在乎成绩上的比较. 而马化腾接受采访时之坦率,也的确在业界少见.比如,他从不讳言自己对产品的兴趣大于管理.过去的若干年内,马化腾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他并不擅长公司的日常管理:“产品线一多,人一多,管理起来就头疼”.而在2006年接受本刊采访时,他坦承并不愿意阅读和管理学相关的书籍:“管理方面的书,知道了也就够了.不会因为你知道,企业就能变得怎么样,还是得看你做的事情.” 于是,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马化腾在34岁时就会去寻找“接班人”.
自2005年起,大批职业经理人空降腾讯:来自高盛的刘炽平先后担任首席战略官和总裁,来自微软的熊明华担任联合首席技术官,来自阳狮广告的马来西亚籍华人刘胜义担任网络营销执行副总裁,更早的时间加盟腾讯、来自华为的刘成敏担任无线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 马化腾引入他们的最初目的相当明确:“人一多,产品线一多,规范管理的压力落在我们这些创业者身上,确实很容易出现问题.”事实也的确如此,联合首席技术官的熊明华在对《环球企业家》回忆2005年底初加盟的印象时,坦率地用“不够水准”来形容一些细节:面试员工的流程,以及如何判断候选人是否合适某一职位的方法并不科学;产品开发文档的格式缺乏规范;有时过于追求“短平快”的产品开发策略导致了对产品细节的忽视,在2005年腾讯刚推出“Qzone”个人空间时,其产品界面竟然无法做到统一,在不同的网页上,竟有“Qzone”、“QQzone”甚至“Q-zone”等不同的品牌标识;至于重要会议不安排记录,迟到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问题在逐一改善,大方向却没有像马化腾设想的那样发展.马化腾和他的老搭档们很快发现,“交班”在短期内并无可能.“反而是像打双打了,不知不觉演变成这样,现在发现负责'半场'也还很忙,”马化腾回顾起来不免庆幸,“幸好当时做了这样的决定,要不就惨了,肯定要制约公司的发展了.” 这个被马化腾比喻为“双打”的体制,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历史——甚至中国民营企业的历史上,都属于绝对罕见的案例:新的职业经理人加盟并填充到核心决策层的同时,除原首席运营官曾李青退休担任腾讯终生荣誉顾问外,创始人并无一人离开公司或退居二线. 其中最重要的,是马化腾与刘炽平,张志东与熊明华的两对组合——单就任何一个组合而言,两人的背景和气质都千差万别.而某种程度上,正是他们精密配合的 “混合双打”,推动着整个公司的成长.前者在战略与运营上整体掌舵,后者从事尽可能创新的产品规划与研发布局.刘炽平,这位自称“最不像投行人的投行人” 的前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曾是腾讯上市的承销顾问,于2005年3月正式加盟腾讯,成为协助马化腾进行公司战略部署和运营的最重要角色.被微软从西雅图派回上海的熊明华则受到腾讯另一位创始人张志东的力邀,于2005年12月加入腾讯,与张志东共同分担首席技术官一职.2006年4月,对美国互联网生态和前沿趋势颇为熟知的熊明华,与新搭档张志东先后考察了当时正方兴未艾的Youtube,以及Google、微软和雅虎等公司——对于当时的腾讯而言,这次考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日后的诸多判断和决策.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马化腾本人的变化.在腾讯的巨大变革与“双打”体制熏陶下,这位曾经毫不掩饰对管理全无兴趣的“架构师”,正在努力地向“管理者”的角色归位.究其原因,是对公司业务线的扩张而可能导致的“失控”危机忧心忡忡:“你看很多大公司,包括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一些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一把手不关注不抓的话,你的竞争力还真可能不如一个小公司”,他不无感慨地说:“一开始学习管理.可能觉得有些浪费时间,因为这个不是具体做业务做事情,但到后面你发现不做不行.”此刻,他的书桌上正放着一本《笑着离开惠普》.
在这个过程中,重回“管理者”角色的马化腾,其思路也在困惑中变得逐渐清晰.面对外界关于腾讯内在管理仿效华为或惠普的评论,马化腾表示出相当的无奈: “其实我们挺想学一个企业,但你找不到另一个做即时通讯,做无线增值服务,又做电子商务和网络媒体,还做网络游戏的公司.”
为此,他的解决方案只能一如他在业务扩张时的思路,摆脱束缚、博采众长:看到华为的流程和供应链做得不错,就学它的流程和供应链管理.至于内部管理梯队和清晰的市场规划,这些肯定要借助外企的一些思想.马化腾表示,在他的力主下,腾讯加大了在2008年的管理预算——不是简单的管理培训,而是要像那些将管理和培训形成惯例的跨国公司那样,在腾讯内部建立“e-Learning”的一整套体系.而这将是他2008年最主要的工作.
关于未来
马化腾并不掩饰,自己有雄心进入互联网的中心地带,搜索引擎市场.
“我不认为他搜索会做起来,”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面对马化腾正日益逼近百度事业的“起点”,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的回答相对决绝.
马化腾承认这是一块“硬骨头”,毕竟腾讯在此领域已经落后主要对手将近10年.但他同样相信,腾讯在吃饱了其他业务之后,总是可以来啃一啃骨头的. 这也是马化腾最新从韩国获得的灵感.韩国门户网站Naver是当地最成功的搜索引擎,它把搜索结果分为两大版块:排在最前列的是“知识搜索”的结果,用户提出问题,并由其它用户回答.其次才是网页搜索的结果. 还有哪家公司更适合调动群众的智慧?如果在中国有网络公司能够调动上亿用户,唯二之选就是腾讯和百度.某种程度上,腾讯比百度也有竞争优势:它那个中国流量最大的门户已积累了大量编辑好的内容.而且,腾讯可以让用户在找到搜索结果后,溯源而上,再找到搜索结果的发布者——这就反向夯实了腾讯的原有阵地.
这个以“社区优势”为一切核心竞争力的思路,同样正融入到马化腾以QQ为基础平台、基于“多维与复杂的人际关系链”的未来Web2.0社区梦想中:自腾讯推出“拍拍网”以来,电子商务这种具有明显“用户行为”色彩的功能整合进入QQ平台,本身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目的更纯粹、功能更明确的网络交际成为可能. 而在最新升级的QQ版本中,当你点击某个好友的个人资料,会发现在QQ秀、Qzone、“拍拍”等应用之外,腾讯的“问问”(互动问答)平台也被整合进来 ——作为A的好友,你当然可以选择回答他(她)提出的问题;尤其特别的是,你还可以把A的问题“转送”给你的其它好友B,当B回答了A的问题之后,他们之间即建立了某种联系.这种更为复杂的互动,使“六度理论”在腾讯QQ平台中得到了同样的验证,并使之真正具备了类似Facebook的多维交往功能.“目前'问问'的问题与答案数量成长速度比百度知道还快”,提及这个越来越可见的“社会关系网络”,马化腾多少有些自豪.
然而在这个“学习”Facebook的过程中,一贯自信的马化腾又不免谨慎和疑虑.他承认正在研究Facebook的Bacon和SocialAd广告模式,但最近接踵而至关于Facebook广告系统的指责和谤议使他再次表示“看不准,太开放太复杂”.不过,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2007年12月7日, 腾讯率先发布了网络广告的精准定向工具TTT(TencentMINDTargetingTools),这也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首次推出网络广告精准定向的技术.它可支持广告主在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等)、地理位置、时间段和上网场景等不同环境下的精准投放.看来,面对更为宏大和令人向往的网络社区图景, 腾讯还是按捺不住了.
然而,一个不能不被重视的事实是:腾讯要实现这些三五年之后的大格局,目前的差距还很大.它需要一个更开放和自由,让创意真正自由涌动的环境,以及相匹配的技术基础.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2006年3月,当熊明华提出腾讯要建立“创新中心”和研究院的提案,立即获得管理团队的一致共鸣.4个月后,腾讯创新中心正式诞生 ——它搜集来自公司内外的各类创意,经筛选公布于内部的创新平台,经过员工投票与公司管理委员会的选择,最终确定可行的项目,创新中心继续负责将可行的项目从创意变成产品.而一伺市场时机成熟,该产品即进入直接的业务平台.
“它是腾讯内部的一个特区”,熊明华这样形同创新中心的地位.目前,你已能体验到众多来自创新中心的产品.此外,腾讯还通过一年一度的内部创新大赛激励普通员工的创意.“腾讯实验室”网页(labs.qq.com),甚至被用来征集各种来自外界用户的建议,并即时分享最新成果. 2007年10月成立的腾讯研究院,更是基于未来“3-5年蓝图”的产物.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历史上,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从事基础研究与开发的机构.对于基础技术的重要性,腾讯的体认来自用户: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希望在几秒钟之内传输一个超大容量的视频文件,也会要求播放完全顺畅、没有一丝断续的视频流,而这对于P2P网络分布、以及解压缩技术的发明和精进,却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不妨再进行一个难度更大的设想:如果所有的QQ用户都希望能够在服务器上保存聊天记录,那么依据现在的情况,它每天至少要存储40亿条信息,这意味着500G的存储量是一个最低的极限. 这个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同步运营的研究院在今年将达到数十人的规模,它的全部研究将围绕存储、数据挖掘、多媒体、中文处理、分布式网络、无线等六个核心技术.它的6个重点项目研究室,每年都各将选定2-4个课题项目进行研究,其中不乏一些看起来颇为前瞻的内容:以数据分析研究室的“客户分群”项目为例, 它旨在针对庞大用户群体的网络应用习惯进行分析分群,从而使未来的用户享受到服务商带来的个性化服务和定制的应用——听上去,是不是有点 GoogleAdwords的意思?
“我们需要储备核心技术,为未来三到五年腾讯的产品提供支持.”马化腾说.
我对此文的看法首先,真正的跟风者是腾讯!腾讯对于任何新的东西,永远都是看不准,但如果新的东西发展出个模样了,那么就开始看准。
其次,为什么非得说是“web2.0社区”?追赶时髦?
其三,对于“如果腾讯进入了你所在的领域,你怎么办?”很多人回答不出来,因为这个不仅事关策略,更多的是前期的积累。
其四,用户的粘性。粘性是有个度的,这也是事实,很多人上班之后就开始少用qq了,用qq的是因为好友,那么好友整体的粘性是不可解决的问题吗?不是,看看skype的成功,就知道了。skype并没有去转移icq的用户群,而是对线下的电话号码好友群进行网络复制。而gtalk的思路类似,不是直接夺取icq的用户群,而是通过转化email的contact列表,而规避了好友的整体粘性,使得不需要对im用户进行直接的转移产生的巨大成本。
其五、用户对产品的顺势迁移。产品的顺势迁移的前提是这种迁移必须是顺畅的,比如msn+msn space,msn+通用性搜索引擎,还看不出这个顺势在何处。
其六、腾讯商业模式的创新性,腾讯模仿是出名的,但腾讯和其他网站不同,它模仿的不是一个模式,而是很多模式,组合也是种创新,虽然腾讯的组合技巧很烂,用户体验统筹也做得很烂,但毕竟成功地组合了,对比同时间的sohu+chinaren校友录,这种组合明显比后者来得强大。
其七、取法乎韩:qq的个人形象秀虽然带来了巨额收入,但也同时阻断了qq的另一个可能性,用户从此倾向年轻,虽然tm弥补了这个缺陷,但时间窗口却没给tm,而是给了msn
其八、广泛的战线:腾讯是事实上的门户,电脑右下角的qq图标,其实就是一把开门的钥匙,并不需要一个www.qq.com/index.html才叫门户,用户通过这个腾讯的核心产品,做到了“上网用TT,聊天用QQ,下载用旋风,博客用QQ空间,棋牌用QQ游戏,看电影用腾讯影音……”。现有号称的3大门户,门户方面的成就连hao123都不如。
其九、互联网的中心地带是搜索引擎?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说,至少腾讯不该这么说,因为qq本身就是处在互联网的中心地带,因为太过强大,目前不是热点地区,而搜索引擎目前确是一个热点地区,所以说,腾讯可能是又找到了另一个热点,而非中心。假设认为搜索是中心,那么腾讯的结局不会比现在的雅虎差——撑死的!
其十、腾讯做搜索引擎的优势:所谓逆向搜索直到发布者,可以和电子商务结合,构建一个非常可信赖的电子商务环境,但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几大公司之间产品的直接对垒,最终结果可以看江民金山瑞星杀毒三剑客!或者搜狐新浪网易门户三剑客……
十一、创新中心,目前还不太清楚腾讯创新中心的运作模式,但可以看到的是,国内外建创新中心的很多,但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却不多,尤其像google或者ibm那种,让创新蓬勃发展的模式还很少见。创新大赛并不是个好主意,因为创新这东西,不是秀,更不可能一个时间内发现,属于灵感性的,而且新东西大众的接受力是非常有限!
十二、腾讯的所谓六个核心:数据挖掘——这方面突破性人才肯定还没挖到!能胜任的数的清,其他的不是东郭先生,就是还在学校里。中文处理——相信是因为搜索引擎的中文分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