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三月: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22:56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
你们看,到了秋天,晚上睡觉的时间就要变了,不能再夜卧了,而是要早卧。也就是说,不能挨到十点半才睡觉了,在九点半就要考虑上床了。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秋天是开始收敛的季节,大地进入回收,阳气要回收啊,一切都在收敛。
“此谓容平。”“容平”是什么意思呢?容就是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地需要一个平衡。前面的春生、夏长,都是在往外扩散,往外释放,那么,到了秋天,就该收敛了,就要回过来调整、回收,以便达到一个和谐和平衡的状态。作为人来说,这个时候体内的气息也需要重新来平衡。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我们形容秋天时,常常会说“秋高气爽”。到了秋天啊,天气会怎么样呢?会往上走了!结果呢,秋天的夜空就会非常的清朗,一览无余;月亮也会特别的清明,这就是“天气以急”的结果。
“地气以明”,“明”是“明澈”,这句话是说,到秋天的时候,地气也会往下走了。结果呢,池塘里的水就会变得清澈。你们看佛家庄的池塘,现在刚立秋,它的水还是有点浑浊的,但是到了中秋以后,浮在水面上的这些残渣就会沉下去了,到那时,水就会变清了,就会出现“碧潭清皎洁”的状况。
“地气以明”这一点,从水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别的地方还不明显。那水这个时候为什么会变得清澈呢?因为地里面的气没有往上冲了啊!春夏的时候,地气是向上的,所以,那个时候,池塘的水往往是浑的。但到了秋冬季,地气往下一收,能把污垢冲击起来的东西没有了,那自然而然,水就能变清了。
地气就好比是一个鼓风机,当它往上鼓风的时候,水就会浑;那风停了,往下走的时候,污垢自然而然就降下去了。所以,到了秋天,因为天和地的气息都在内敛,在往回收,天地之间就会变得很明澈。
那作为人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到了秋天,晚上一定要早睡,要比春跟夏早睡一个小时左右。然后,还要早起,“与鸡俱兴”。
我们佛家庄院子里有一只鸡,你们可以仔细观察它一下,看它晚上几点钟睡觉。像现在这个时候(处暑节令刚过),天还没黑,它就会上到架子上准备睡觉了。然后,到了早上,一大早它就起来了。秋天的这个时候,早上鸡叫,差不多也就是五点左右的这个时间。过去古人闻鸡起舞,听到鸡叫了,就要爬起来,开始要舞剑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以缓秋刑”是什么意思呢?秋天的时候,有这个秋煞——秋天的煞气是很重的。在古代,犯人要到秋天才问斩。因为秋天的时候,万物会产生肃杀之气,人也会产生这种杀气。所以,古代的战争都会在秋天发动,因为在这个时候,士兵的杀气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这是自然之道。人在秋天这个季节,很容易产生杀心,情绪很容易变得激昂。所以,在这个时候,气如果收不住,就很容易出问题。因此,到秋天的时候,人一定要通过早睡觉来慢慢回收,以“使志安宁”。不然的话,还很容易出现悲秋的情绪。
秋天的时候,人很容易觉得伤心,尤其是男性,很容易悲愤激昂,正因此,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悲秋的诗篇,像是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文人们到秋天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悲愤?就是因为没有顺应自然之道,气没有收好!
当然,现在的文化人也会悲秋。而且还不光是文化人,很多人都有这个状况。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夏天都呆在空调房里,该散发出去的气息没有散发,该补充的没有得到补充,该成长的没有成长好,结果,一到秋天,自然而然,一些急躁的东西就会产生了,就该犯病了。病一犯,心情当然不好,种种的状况也就会产生了。那秋天的时候,如果能够很好地收养神气,“使秋气平”,让这种萧杀之气能够平和地过去,悲秋的情绪也就不会产生了。
“无外其志。”就是不要让神志外泄。秋天时,神志如果外泄出去了,没有回收,那到了冬天,就会出问题了。
出什么问题呢?“逆则伤肺。”秋天伤了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飧,音sun,就是晚上吃的饭。秋天的时候,神志如果没有往回收,没有收住,那到了冬天,晚上就一吃饭,就会觉得肚子里像吃了块石头一样,就会消化不良。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体内的阳气没有藏住,没有收好,消化的能量没有了,消化的功能也就失去了。消化不良了,吃的东西消化不了,就会泄吗,就会拉肚子、胀肚子。秋天如果没有养好,冬天奉藏者少,就会出现这种状况。
——据法清法师佛家庄禅修班开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