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少年儿童人格化好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03:45
孙云晓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儿童时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家庭教育的神圣使命,应当以培养健康人格为目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本文要点
人格与人格的形成
人格与习惯的关系
习惯决定命运
培养人格化习惯的12个重点指标
培养人格化习惯的宗旨、原则与方法
人格与人格的形成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话来说;“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
这里的“指南针”就是首先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或者说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首先没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即使培养成为一个才,也是可能会发生问题。
什么是人格?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但是,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孩子人格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外界经验或个体的生活史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高玉祥列举了家庭、学校、生活实践(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等)三个因素。在儿童全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论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支持。高玉祥先生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括(在他看来,人格与个性含义是一致的),如下表:
除了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儿童是在学校形成许多较固定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学校对儿童的评价以及儿童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对儿童的人格发生着影响。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实践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同龄群体。独生女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同龄伙伴的影响,年龄越大,其影响也越大。
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社会学理论也将大众传媒列为影响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是,毫无疑问,家庭是培养孩子习惯最重要的环境。因此,值得特别关注家庭教育能否使儿童具有健康人格。比如,我会提出如下问题:
孩子是否喜欢自己的家庭?
是否对所参与的家庭事务有一种胜任感?
是否是家庭事务活跃的参与者?
是否有自由感,是否有获得创造性培养的机会?
能否根据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生活?
是否能够积极争取自己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
是否对新的经验有一种开放的态度?
这些方面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儿童的人格。我们以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现代社会中儿童所应具有的健康人格,也就是说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至少具有以下特点: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态度是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能充分发挥潜能,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我们希望儿童都能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以充分地享受人生。
人格与习惯的关系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呢?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应当是人格化的。习惯尽管有外显和内隐之分,但一定是行为,而且是比较稳定的和自动的。习惯形成和表现于行为也受着一个人诸多因素(如一个人的理念、能力、智慧、性格等因素)的影响。而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的深化和整合又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如一个人形成了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总是习惯于认真地制定计划,并听取有关人士的意见,这就是一个人的责任心的体现,而责任心是属于健康人格的,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责任心这种人格特质在有的人身上可以表现得很强,在有的人身上则表现得不强。因此,对少年儿童培养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智慧性习惯和社会公德性习惯,应该是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的。
习惯与人格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也许可以说,年龄越小,习惯对人格的影响越大;年龄越大,人格对习惯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儿童时候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为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开出良好习惯的花朵,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
习惯决定命运
198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
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
“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
“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科学家耐心地回答: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段对话是耐人寻味的。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案例分析
习惯是怎样决定命运的
1995年,在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研究中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杰出青年,良好习惯与健康人格是最重要的原因,而智商并非主要因素。那么当代杰出青年所具有的良好习惯与健康人格是怎样的呢?
在148名杰出青年身上,集中体现出这样6种人格特点:自主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力;非凡的合作精神;鲜明的是非观念和正确的行为;选择良友;以“诚实、进取、善良、自信、勤劳”为做人的基本原则。举例说明,他们在童年时,如果未完成作业而面对游戏的诱惑,60.13%的人“坚持认真完成作业”;66.8%的人非常喜欢“独立做事情”;79.73%的人对班上不公平的事情“经常感到气愤”;而54.05%的人“经常制止他人欺负同学的行为”。
几乎在148名杰出青年的调研同时,《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篇极有震撼力的调研报告,即《悲剧从少年开始――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调查》。该报告写道:
调查表明,115名死刑犯从善到恶,从人到鬼决不是偶然的。他们较差的自身素质和日积月累的诸多弱点是他们走上绝路的潜在因素,是罪恶之苗,是悲剧之根。他们违法犯罪均源起于少年时期,他们中的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基本都有劣迹,从小就有不良行为习惯。柏拉图曾告诫一个游荡的青年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也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因此只要这些劣迹少年身上的恶习得不到改变,他们迟早都有走上犯罪道路的危险。通过调查分析,这种恶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哥们义气”重如生命,为“朋友”交情不惜两肋插刀;我行我素,显赫逞能,亡命称霸;伦理错位,黑白不分,是非颠倒,荣辱不清。
这一概括是深刻的,并有许多个案足以证明。如抢劫、盗窃、伤害、杀人犯邓车生,家庭富有,从小就吃香的,穿新的,用好的,玩高级的。5岁吸烟,6岁喝酒,7岁打牌,8岁赌博,10岁坐馆子,12岁进舞厅,14岁亲(吻)姑娘,15岁会嫖宿,由此养成三大恶习――嫖、赌、逍遥。他对朋友说:“嫖、赌、逍遥我从小养成,对我来说像烟虫酒鬼对喝酒一样成性成癖,像人吃饭、穿衣一样需要。”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不同的童年造成了杰出青年与死刑犯青年之分,更造成了健康青年与病态青年之分。而这“不同”的基本点之一就是行为习惯的不同。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俏皮话:
“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换句话,可以说“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所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他还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
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10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总经理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惊大惑:“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别人东西的人。”年轻人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更谈不上习惯养成。
与上述例子相反,良好的习惯也常常助人成功。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4.75吨重的“东方1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在20多名宇航员中,他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呢?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如何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事业的成败。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1824―1870)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另一方面,“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培养人格化习惯的12个重点指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告诉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主要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几个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的素质。这些主要方面的素质基本上都包含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三个大的方面。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
经过反复论证,我们认为做人的核心是拥有爱心,做事的核心是遵守规则,学习的核心是勇于创新,而这就是人格化习惯的三大原则。人格化习惯需要确立一系列具体指标,我们列出了12个重点指标及一系列基本好习惯。这12个重点指标包括:(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因此,我们认为在家庭和学校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从这12个主要指标入手进行一系列好习惯培养,有侧重地进行重点突破,是比较可行的。这12个重点指标主要内容见下表。
12个重点指标主要行为习惯示例
良好的习惯最终要落在个体优良的外在行为上。因此,习惯的养成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当然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在行为的训练和强化中不能忽视其他三个方面。我们认为这12个重点指标至少包含以下基本的行为习惯。
真诚待人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待人有礼貌(礼貌用语、基本礼仪和礼节等)、孝敬父母(理解、尊重、关心)、尊敬师长、与自己的伙伴或同学真诚相待。
诚实守信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说话算数、不说谎话、对别人交代的事情不敷衍了事、自己做错了事情主动承认、借了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
认真负责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履行自己担负的职责、敢于承担责任、学习认真(听讲、作业等)。
自信自强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坚持体育锻炼、穿戴整洁、讲究个人卫生、情绪饱满乐观、敢于竞争和参与、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
遵守规则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遵守家规、遵守班规、遵守校规、遵守队规、遵守交通秩序、遵守法律及各类规章制度、公共场合不打闹嬉戏、看比赛和演出时文明有序。
讲究效率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做事有计划、讲究方法、珍惜时间、自我管理有条理。
友善合作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不骂人、不打架、不歧视同学、不给别人起侮辱性的绰号、为他人着想、乐群、关心集体。
合理消费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爱惜学习、生活用品,吃穿不浪费,不乱花钱,维护正当权益,节约水、电等资源。
主动学习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热爱学习、学习有计划、求知有方法、学习时间有保证、课余生活有安排。
独立思考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勤于动脑、多提问和质疑、主动与人讨论、大胆想像和联想。
学用结合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勤于动手、参与劳动、仔细观察、注重体验。
总结反思
主要行为习惯示例:及时总结、整理知识、勤于反思、善于处理信息。
案例分析
爱心与孝心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爱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如孔子所说:“立爱自亲始”。就是说,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应从孝敬父母长辈开始。没有孝心很难有爱心。
在培养孩子从小拥有一颗孝心方面,中国社科院的周永琴女士是成功的,无愧于全国十佳母亲的光荣称号。
10多年以前,北京的橘子挺贵。周永琴一家三口都爱吃橘子,但她买橘子不是按斤两买而是按3的倍数买,吃的时候由儿子分,每人一个。可是,就剩下最后3个橘子的时候,儿子没过来分,却看着父母,那潜台词是:就剩下三个了,你们还吃吗?母亲给父亲一个眼色:吃。结果,父母一边吃橘子,儿子一边流眼泪。显然,这位母亲的做法是明智的。如今的孩子缺的不是两个橘子,缺的是心中有别人。社会学家说,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什么是社会化?当孩子心中有了别人,他的社会化就开始了;当孩子能够处理好你我他之间的关系,他的社会化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事隔多年,周永琴的儿子好习惯养成了没有呢?
2002年2月23日晚上,我忽然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见到了周永琴,恰好讲起她的儿子。原来,她儿子考进了北京大学。春节去看藏族的奶奶时,儿子掏出自己的500元钱,双手送给奶奶,说是给奶奶压岁钱,激动得藏族奶奶流下热泪。要知道,那500元钱是儿子考上北大之后亲戚们的贺礼,总共500元呀,儿子一分未留。就连母亲周永琴也未料到儿子会有此举。一叶知春。多年来,为了让独生儿子孝敬老人,他们做了好吃的饭菜,总让孩子先给姥爷姥姥送去尝一尝。给家住外地的爷爷奶奶汇款,也让孩子去办理手续。
周永琴教子的故事说明,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任何习惯必定是行为,行为必定需要训练乃至强化,对于孩子尤其需要规范其行为,才会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培养人格化习惯的宗旨、原则与方法
尊重儿童的权利
在养成教育中,父母与教师面临着种种危险,稍不留神就会剥夺儿童的主人地位,甚至会扼杀儿童的天性,使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
这绝非危言耸听。
因此,一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依法行教,依科行教。我们要严格遵守《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重要法律,并自觉遵守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儿童权利公约》于1992年4月1日正式对中国生效。该《公约》共54条,实质性条款41条,其中提到的儿童权利多达几十种,如受教育权、健康权、受父母照料权、娱乐权、闲暇权、隐私权、表达权等等。最基本的权利可以概括为4种:
生存权 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发展权 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
受保护权 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的权利;
参与权 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案例分析
儿童的参与权
曾担任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儿童权利培训专家组成员的卜卫研究员,她在1998年第4期《少年儿童研究》中详细介绍了《儿童权利的公约》。关于儿童的参与权,她写道:
儿童参与权(ParticipationRights)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在《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参与权的主要条款是第12条和第13条。
第12条
缔约国应确保能够形成自己看法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儿童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适当的重视。
第13条
儿童应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此项权利应包括通过口头、书面或印刷、艺术形式或儿童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不论国界,寻求、接收和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
为了进一步说明儿童参与权问题,我们来看看“参与权阶梯”。
第一个阶梯:儿童所做的、所说的都是成人要他们做的。儿童并不真正理解他们所说的、所做的事情的意义。
第二个阶梯:儿童唱歌、跳舞、穿漂亮衣服等等,但他们不明白这些事项的意义。
第三个阶梯:儿童可能会被问到他们有什么想法,但是几乎没有他们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第四个阶梯:成人决定一些有关儿童的事项,但成人让儿童了解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第五个阶梯:成人设计了有关儿童的事项,但成人向儿童征求意见,并严肃地对待儿童的意见。
第六个阶梯:成人提出一些事项,但与儿童一起作决定。
第七个阶梯:儿童提出一些事项,但成人并不干涉。
第八个阶梯:儿童自己提出一些事项,并与成人一起作决定。
不难看出,阶梯越高,儿童参与程度越高。
在儿童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项都能由儿童做决定的,或者说达到第八个阶梯。但是,成年人应尽量让儿童对有关自己的事项达到最大程度的参与,使儿童参与过程中,不断认识和提高自己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逐渐成为一个在个性、才智和身心等方面充分发展的健康的人。
习惯培养的最低起点,应是儿童参与权的第五个阶梯,即成人与儿童商量,并认真对待儿童的意见。最理想的状态是第八个阶梯,即儿童自己提出一些意见,并与成人一起做决定。
请看下面的梯形图:
8.儿童提出的并与成人一起做出决定
7.儿童提出的,但成人并不干涉
6.成人提出的,与儿童一起作决定的
5.成人与儿童商量,并告诉儿童
4.指派给儿童,但还能告知儿童
3.象征性地表达
2.装饰
1.操纵
实际上,只要尊重儿童,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习惯培养不仅可以扎扎实实进行,而且可能卓有成效。
所以,充分尊重儿童的权利,让他们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自己决定养成哪些好习惯、改正哪些坏习惯,自己决定采用哪些方法,并主动学会与成年人的合作,这应当成为习惯教育的第一原则。当然,成年人的引导与帮助是必要的,但只有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才能成功。
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为了切实担负起教育的神圣职责,必须为了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也就是说,每个父母与教师都需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一个勇于承认自己缺陷的人,才是现代人。学高为师,行高为范。父母与教师必须为人师表,必须为人垂范,否则何以服人?
请思考一下:
当孩子向我们问好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向孩子问好了呢?
当孩子来办公室交收齐的作业本时,老师是否说“谢谢”了呢?
当我们做错了事情,并因此而伤害了孩子,我们是否敢于承认?是否向孩子道歉?
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
我们必须看到,今天的孩子是在信息时代长大的,他们吸吮着改革开放的新鲜乳汁成长。他们身上有许多我们并不一定具备的优点和习惯。因此,我们不能只想着教育孩子,也要向孩子学习,科学的态度是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可以说,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离不开现代的儿童观和学生观。
儿童观或学生观是教育的基石之一。没有科学的儿童观,或者没有对孩子的信任,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更难以让孩子学会做人。
然而,现实并不乐观。1998年9月19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报道,“经济转型时期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研究课题,被列入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儿童心理学教授陈会昌是该课题负责人,他披露,调查发现多数中小学教师评价学生的话,大约70%是批评性的、否定性的;能说出学生品德方面优点的教师很少;认为今天学生总体比过去强的老师只占百分之几。他们认为,现在的学生主流意识越来越淡了,思想越来越散了,越来越多元化,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越来越大。
那么,事实如何呢?也许,9000万独生子女是更容易受到指责的群体,我们就以这个群体为例吧。在做“向孩子学习”的课题研究中,发现今天的孩子至少在10个方面对成人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公民意识、环保意识;求实精神突出;积极休闲、兴趣广泛等等。当然,有些特点历代孩子几乎都有,但今天的孩子表现得尤为突出。
让我们用实例来证明吧。
一个3岁的男孩在家里挨打,他跑到里屋打电话,拨110报警求救。如今,孩子打官司何其多啊!
一个5岁的女孩想长大了当国家主席。妈妈一听高兴地说:“好啊,你当了国家主席,我就是皇太后。”女儿回答:“那可不对,我当了国家主席,您还是老百姓,和您没关系。”
如今,一亿多中国人上网,35岁以下青少年占80%。在许多家庭,孩子上网水平远远超过父母,甚至成了父母之师。在巴黎的“明日青少年与媒介”国际论坛上,几百名专家形成共识:在计算机时代,成年人心怀恐惧,疑虑重重,而青少年无所畏惧,满怀欣喜地往前走。信息时代动摇了父母的权威地位。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在中国,最早为环保奋斗的是青少年一代。北京几位中学生给朱镕基总理写信,呼吁采取强力措施环保。朱总理感慨地批示:“小小年纪有如此胸怀,实令我辈汗颜!”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一代青少年是优秀的一代,是值得信任并且大有作为的一代人。看看飞速崛起的信息产业,大展宏图的主将不正是年轻一代吗?
总而言之,培养良好习惯是几代人共同的课题,需要几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才能完成。
人格化高于技能化
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技能的,而技能必然包含一系列指标与规范的和谐混成。因此,我希望能将习惯培养细化到可操作的程度。也就是说,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培养这些习惯应采取哪些具体步骤?应达到什么样的规范标准?都应当通过研究实践总结出来。当然,这是对研究者的要求。对于父母与教师来说,只需要针对自己的孩子的情况,确立培养目标及方法即可。
问题在于,在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譬如,有的企业提出微笑服务时,要求服务者露出8颗牙齿。大家可以对着镜子试一下,露出8颗牙齿时的笑容确实是灿烂的。应当说,这一要求是有依据的。但是,稍有社会经验的人也非常明白,露出8颗牙齿的笑容未必发自真心,假笑、干笑、傻笑、狂笑等等,都可以露出8颗牙齿,这是人们所需要的吗?
由此,我觉得,习惯培养应当人格化而不能单纯的技能化。说具体一些,就是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应当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注重观念与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对每一个好习惯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晓之信之践之。
我曾在《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等文中,倡导培养小学生的10个文明习惯;
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微笑待人 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说了就要努力做 耐心听别人讲话 上下楼梯靠右行 天天锻炼身体 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及时表达谢意和歉意 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举“耐心听别人讲话”为例,如果将其培养成技能化的习惯,可以视此为命令或铁的纪律,一旦违反将受重罚。可以相信,人是可能这样养成习惯的。如果按人格化的习惯培养的要求,则重在培养对别人的理解与尊重,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
可以比较一下,技能化的习惯会使人机械,缺乏内心的认同与热情;人格化的习惯则可能是自然和谐的,因为已化为理念,内心会认同也会有热情。简言之,技能化习惯培育的是机器,而人格化习惯培育的是真正的人。
深入思考,我们还会发现,人格化习惯具有再生性和迁移性。譬如,你习惯了关心和尊重别人,你不但会主动问候,耐心听别人讲话,你还会注意从不把自己的包放到别人家的桌子上。有好习惯的人会意识到,人家的桌子是用来吃饭或工作的,而自己的包放过许多地方,可能沾上不洁之物,怎么能放人家桌子上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大迁移价值应该是培养好习惯时重点考虑的一个内容。美国中小学生守则要求: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去对别人。这就是最重要的具有迁移价值的习惯。
尊重规律,讲究方法
关键在头三天,决定一个月
我们在做“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的几年中初步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是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的时间也肯定不一样。既然一个月是个平均数,那么培养习惯重在第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对习惯养成颇有体会的周士渊先生,发现了习惯培养的7个秘诀:
真正懂得重要性
找出可行性分析
统筹安排,逐一击破
关键前三天,重在一个月
每天前进一点
借东风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的名言,即,“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习惯养成的方法和步骤
心理学家们认为,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尽管品德培养应该有多种起步,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也离不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但从道德行为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小学生心理学》一书中,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
林教授指出在小学阶段应具体抓好习惯养成的几个环节:①制定行为规范;②适合年龄特征;③有目的地练习和重复;④善于客观的评估;⑤逐步培养良好的班风。
在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认为:“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
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应注意:①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环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②提供良好的榜样;③在有意练习时要明确练习的意义、目的与阶段要求,不间断地坚持下去;④根除坏习惯是要使学生知道坏习惯的害处,加强克服坏习惯的信心,不要轻易地说“不可救药”等泄气话。运用各种具体方法,如活动替代法、铭记警句、利用人为动作延缓坏习惯的出现及合理奖惩等方法来培养好习惯抑制坏习惯。
那么,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到底有哪些基本的环节和方法呢?可以概括出六大步骤:
步骤一:认识习惯的重要。
步骤二: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
步骤三: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
步骤四:持之以恒地练习。
步骤五: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
步骤六:逐步培养良好的集体风气。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
案例分析
怎样改正写作业拖拉的习惯
案例:梓豪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个不好的习惯;写作业拖拖拉拉。明明是快则半小时,慢则一小时的功课,他每天都能写3小时以上。母亲很伤脑筋。梓豪的外公是教师,暑假的时候给梓豪补课发现梓豪的反应很快,但是不专心,往往写几分钟就起来东走西走,每小时至少五六次以上。就这样,一小时的时间差不多一半用在了闲逛上面,难怪要用那么长时间完成功课。为此,母亲想出了各种办法,专门抽出时间陪梓豪写作业。可是梓豪每写几个字必须围着屋子溜达一圈,即使有时候在母亲的强压下不能起身,勉强埋头写作业,可是只要母亲一离开房间,梓豪立刻我行我素。再者,母亲不能每天都专门陪读,所以梓豪的毛病一直没有改进。
分析:梓豪写作业,已经长期养成不能专心的习惯,要他写作业时不起来走动实在不容易。儿童的不良行为,若是属于初犯,可以运用忽视、不直接作反应的方法来削弱。但事实上,真正初犯就被注意到的不良行为很少,多数是出现好多次以后才被发觉。这些长期塑造而形成的行为,父母或老师发现、求助的时候,已经相当牢固。可是一般父母或老师往往忽略这些关键因素,恨不得马上改善。因此,会把儿童所要改善的不良行为的标准定得很高、很严格、很硬性,疾恶如仇,半点也不通融,形成双方对立的尖锐形势。在面临此种情境时,运用区别强化的策略非常有效。
对于儿童的偏差行为,其改善之道,并非立即要求儿童改掉,而是采取渐进方式,分段逐步要求学生递减不当行为的发生次数,最后减到可以接受,甚至完全没有的情境。这种策略就是区别强化。
方案:
①母亲与梓豪约法三章,如果梓豪写作业时,每小时能减到3次以内的离座次数,就可以允许看电视,否则就禁止看18点钟的动画片(因为18点钟的动画片对梓豪非常有吸引力,是梓豪每天的必修项目)。结果第1星期有3天达到标准,3星期以后可以完全做到。
②等梓豪能完全做到每个小时离座不超过3次的标准时,再把标准一次提高到2次、1次。
就这样,3个月以后,梓豪终于改掉了写作业拖拉的习惯。
应用区别强化要注意3点:
①选择适宜的标准:
运用区别强化首先要选择适合我们所要减少的行为标准,才能显出最佳效果。例如,对于写作业,每小时有1次走动是正常的,所以,没有必要把标准定成零次。不过我们不希望儿童的某种行为存在,必须完全消除,例如骂人,那么就采取零次区别强化。
②强化物要专一
对于不良行为的辅导,强化的来源最好只有一处,否则就没有效果。例如,梓豪的强化物是对他非常重要的18点钟的动画片。假设梓豪在21点可以看到同样的动画片,那么18点钟的动画片就没有强化作用,改善行为的动力就没有了。还有一点,强化物必须是儿童非常喜欢、强烈需要得到的东西,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效果就差远了。
③耐心坚持,才能有所收获
区别强化所要改善的行为次数出现较多,已经成为习惯,因此需要采用渐进方式,逐步要求儿童递减不良行为的次数。这需要坚持和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不能希望这些坏习惯在一夜之间踪影皆无。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才能看见儿童的进步,才能坚持到底,有所收获。
高寿岩女士讲的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概括起来就是加减法,即培养好习惯需要用加法,持续一个月左右就会开始养成;矫正坏习惯则需要用递减法,逐步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阿姆斯特丹向戒毒者适量提供毒品,就是在运用递减法。我相信,每一位父母只要有爱心和恒心,都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完全有希望培养出孩子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