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球翻转的新观点解读科学难题之二——贝加尔湖生物奇妙组合的成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13:31
贝加尔湖是大自然安放在俄罗斯东南部伊尔库茨克州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贝加尔湖俄语名称是“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译名为“Lake Baikal”,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的形状像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它平均宽约48千米,南北长约636千米,周长2000千米,总面积大约为3.15万平方千米。(图1)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是色楞格河,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年均流量为1870立方米/秒。湖水注入安加拉河的地方,宽约1000米以上,白浪滔天。湖水出口处,有称为“谢曼斯基”的巨大圆石,兀立中流,离两岸各约500米。当河水泛滥淹没圆石时,圆石宛如滚动之状。相传远古大力士贝加尔的独女安加拉,听到海鸥赞美英勇的青年叶尼塞,因而对之倾心。但其父不允,命其嫁给伊尔库特。一天夜里,安加拉乘父熟睡,偷偷出逃。贝加尔醒后发现,急忙投以巨石,想拦住女儿去路。巨石坠落湖口,即传为现在的大圆石。
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贝加尔湖深处特有的动物残遗种,约形成于三千万年前到两千万年前。最近的研究表明贝加尔湖不是一个即将消失的湖泊,而是一个处于初始期的海洋。和非洲大陆以及南美大陆的地中海和红海一样,贝加尔湖的湖岸每年以两厘米的速度向两边拉开。贝加尔湖拥有作为许多海洋的典型特征——深不可测、巨大的库容、暗流、潮汐、强风暴、大浪、不断变大的裂谷、地磁异常等等。贝加尔洼地是不对称的,西部的坡面比东部更加陡峭。
图1   贝加尔湖的卫星假彩色照片,左侧是流入叶尼塞河的安加拉河。
贝加尔湖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例如,湖水一点不咸,也就是说它与海洋不相通,但却生活着地地道道的海洋生物:海豹、海螺、海鱼和龙虾。贝加尔海豹(图2),即北欧海豹。这种海豹的毛皮色泽
图2  贝加尔湖淡水海豹。据ttp://www.kepu.gov.cn/hzlg/hp/hp6.htm
图3  贝加尔湖底的海绵生物体。据ttp://www.kepu.gov.cn/hzlg/hp/hp6.htm
美丽,质地优良。它是怎样来到湖中定居的,迄今仍是个谜。奇怪的现象还有:贝加尔湖里长有热带的生物,像贝加尔湖藓虫类动物,其近亲就生活在印度的湖泊里;贝加尔湖水蛭在我国南方淡水湖里才能见到;贝加尔湖蛤子,只生存在巴尔干半岛的奥克里德湖。世界上只有贝加尔湖湖底长着浓密的丛林——海绵(图3),海绵中还生长着外形奇特的龙虾。最使科学家感兴趣和迷惑不解的是,贝加尔湖的湖水一点也不咸,为什么会生活着如此众多的“海洋生物”呢?
下面我们看看传统学者是如何把他们的“猜想”,作为“科学知识”堂而皇之地传播给我们的。
传说贝加尔湖与北冰洋之间,曾有一条地下河,海豹就是沿这条河游来的。但是,现代地质学肯定地证明,过去和现在,这里从未有过秘密的地下通道。
最初的时候,一些科学家认为,地质史上贝加尔湖是和大海相连的,海洋生物是从古代的海洋进入贝加尔湖的。 前苏联科学家维列夏金根据古生物和地质方面的材料推测,中生代侏罗纪时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曾有过一个浩瀚的外贝加尔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留下内陆湖泊——贝加尔湖。随着雨水、河水的不断加入,咸水变淡,而现在的“海洋生物”就是当时海退时遗留下来的。而查阅地史资料,贝加尔湖所在的中西伯利亚高原,最近5亿多年内不曾被海水淹没过。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在贝加尔湖附近打了几口很深的钻井。从取上来的岩芯样品中,人们没有发现任何关于中生代的东西。也有一些材料证明,贝加尔湖及周围地区没有中生代的沉积地层,只有新生代的沉积地层,贝加尔湖地区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古陆。从而否定了湖中海洋生物是海退遗种的说法。
俄罗斯科学院湖泊研究所的动物学家阿诺什科对记者讲述了贝加尔湖海豹的“身世”。科学家认为,环斑海豹应该是经叶尼塞河及其发源于贝加尔湖的支流──安加拉河来到这里的,并在此逐渐演变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淡水海豹。生物学家推测,贝加尔湖海豹的祖先来自遥远的北冰洋,当它们进入贝加尔湖唯一通向大海的叶尼塞河时,逆流游泳2400千米,学会了吃完全不同的食物,生存于一个异常的环境里,因而形成从目前地理学角度上看起来的“异常”状态。 前苏联科学家贝尔格院士等人认为,只有海豹和奥木尔鱼是真正的海洋生物,它们可能是从北冰洋沿着江河来到贝加尔湖的。 那么,如何解释海绵、龙虾、海螺、鲨鱼等生物的生存呢?萨尔基襄认为,贝加尔湖有类似海洋的一些自然条件,如贝加尔湖非常像海洋盆地,所以在许多淡水动物的身上,产生了像海洋动物一样的标志。很多学者都认为,实际上海豹可能是在最后一次冰期中逆河而上来到贝加尔湖的。[1]
据说,从18世纪到今天,科学家们已经用10多种文学,在20多个国家里出版了2500多部有关贝加尔湖的著作。但这些著作解谜的论述,就像贝加尔湖本身一样,变幻不定,深奥莫测。最显而易见的疑问在于:为什么海豹和奥木尔鱼不在老家好生呆着,却要不辞辛劳地搬到2400多公里以外的淡水湖来生活呢?而且它们怎么知道那里有适于它们开展新生活的贝加尔湖存在呢?
应该肯定的是学者们为了解开贝加尔湖的奥秘,曾经进行过详细地研究和探索。他们获得了许多珍贵的科学研究实际资料。他们的研究成果,从实际资料方面看应该尊重。而对他们的认识,笔者却不敢苟同。这就是笔者对于前人成果的半信半疑态度。前人的成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要叙述的是知其所以然的运动过程。
下面笔者叙述一下个人的思路。“贝加尔湖藓虫类动物,其近亲就生活在印度的湖泊里;贝加尔湖水蛭在我国南方淡水湖里才能见到;贝加尔湖蛤子,只生存在巴尔干半岛的奥克里德湖。”这些贝加尔湖中存在、仅仅分布在世界特定地区的某些生物种类,它们的搅混现象不会是人为的物种引进!唯一可能的就是它们自身,连同它们生活的水体环境一起,曾经发生过大搅混。这是从实际现象中可以得到的第一个认识。
海豹等海洋生物从海洋到贝加尔湖的运动方式是需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传统学者的思维是那些海洋生物不能够走旱路,所以就只能够走水路。学者们于是千方百计地设想着走水路的多种方式方法。先是设想走地下通道,要不然就是古海洋遗留,最后是无可奈何的长途跋涉。也不管海豹等海洋生物有没有地图和导游。这难道不是明显的、隔靴搔痒式的敷衍吗?除了地下通道和水路,难道就没有别的路子可以走吗?走空中航运的道路可以吗?许多人不敢想这个方式,甚至会讥笑这是妄想。笔者提出的就是走空运的道路!当然,在自然界没有现代化的超级特大型飞机,大到一次足以运输贝加尔湖湖水的水量。可是地球如果发生地球翻转运动呢?当地球自转轴突发性进行翻转运动时,海水先是落后于自转轴的,但是紧接着就是疯狂地追赶。地球自转轴翻转到位的紧急刹车,又会把海水再折腾个不亦乐乎。那些翻腾的海浪可以挖掘起成千上万年的松散沉积物,连同运动过程中的捕获物一道,在地球表面长途运输。在这种情况下,搬运一点点什么海豹,鲨鱼就轻而易举了。固着海底生活的海绵也顺便挖起来带走,也是可以的呀!前述的生物大搅混现象一起就完成了。开玩笑地说,那些海洋生物还没有购买飞机票哩!
后续还存在的问题就是,那些海洋生物到新环境中的命运如何呢?随着陆地淡水对在大陆上滞留的海洋咸水的逐渐淡化,搬运来的海洋生物面临两种前途:一个是死亡;另一个就是适者生存。贝加尔湖海豹等现在存在的生物,选择了活下去的那条道路。所以我们今天看见了生活在贝加尔湖淡水中的海洋生物。困惑科学家多年的科学难题已经得到解答了。现在余下的事情就是,在贝加尔湖湖底和附近,研究第四纪晚期的松散沉积物,在其中应该可以找到海浪洗劫大陆时,遗留下的其他海洋生物的化石。
传统学者用渐进变化的观点,强行去解读灾变的现象,只能够是捉襟见肘的尴尬。笔者用灾变的眼光和观点,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开了“2500多部有关贝加尔湖的著作”都没有解开的大自然的奥秘。谁是正确的呢?读者自己评定吧!
朋友们或许会追问,什么时间发生的地球翻转运动?地球能够发生自转轴的翻转吗?不必太着急,可以慢慢等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