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26:29
呼唤人的与被呼唤的 (新浪博客)
“呼唤人的与被呼唤的总难相互应答。”初读这句名言还是早在二十五年前的大学时代。这是英国大作家哈代在其第二长篇名著《还乡》中说过的一句话。光阴流转,多少往事已成云烟,甚至连这部名著的基本情节也早已遗忘,然而,这朴素无华却又深刻隽永的句子却在我的心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我永难忘却,甚至历久弥新。
诗人说:人原本与天使一样有着两只洁白的翅膀,一只叫理想,一只叫现实。但因现实的右翼太沉重,故而理想的左翼便折断、残损直至支离破碎……这些理想的疯子称:人类是折翼的天使,男人和女人因为各自只有一只翅膀,当然无法飞行,但假如他们携手并肩便可自由自在比翼双飞……也许他们的话竟是不无道理的吧,否则何以连哲人也会大加赞同,以至于竟说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样的疯话呢?可是呵,这样的两只翅膀焉能指望轻易遇见?这样的两个半成品难道一定有缘相识且能合二而一乃至天衣无缝?
难呵,难。
所以世人总在寻觅复寻觅、呼唤又呼唤……
然而,“呼唤人的与被呼唤的总难相互应答。”这便是人间无数悲剧产生的根源。
当然,红尘浊世多的是饮食男女,芸芸众生自有其无限生趣。“捡到篮里都是菜”者大有人在,“勉强凑合吧——人生苦短,何必折腾”者更是不乏其人。此外呢,恐怕只剩下理想主义者徒然“寻寻觅觅”,完美主义者哀叹“冷冷清清”了。这些十足的可怜虫啊!理想的翅膀既已完全折断,现实的沉重又怎能不使其摔得鼻青脸肿、碰得头破血流呢?因此,他们的内心便注定是“凄凄惨惨戚戚”了哦。尽管不乏凡夫俗子之流对着他们声声呼唤,甚至那声音简直称得上此起彼伏、不绝如缕,可惜他却苦于无法接纳故而只好充耳不闻乃至干脆闭目塞听了。然而,当此之际,谁曾听见他内心深处那声嘶力竭、椎心泣血的呼唤,谁又能体察他“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的寂寥与悲哀呢?
都说“上帝是吝啬的,给予此便不再给予彼”——比如给了你美貌,便不会再给你才学;给了你福禄,便不会再给你寿数;给了你聪明才智,便不会再给你快乐幸福;给了你一颗敢爱敢恨的“多情的心”,却多半不会让你遇见当得起这颗心的人;给了你“呼唤”的权力,甚至让你的眼前出现了那美丽的海市蜃楼,你以为那幸福的幻影值得你用一生去“呼唤”呢,却不知上帝老头儿是永远也不会给你那“被呼唤者”的“应答”的……
那些被上帝特别眷顾的骄子、宠儿,或许确是例外。因为他们竟是真的拥有一切呢!至少他们在呼唤的同时,是那样幸运地得到了对方的应答。呵呵,幸福的人们都是相似,不幸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哦。
是的,“一颗多情的心,便是一生不幸的根源。”卢梭说得真好。
可是为什么呢?
明明早在青春年少之时便已读过大哲培根的《论爱情》嘛,那些脍炙人口的警句至今尚能倒背如流呢——
“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自身的价值。例如,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那种浮夸谄媚的词令。而在其它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古人有一句名言:‘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的。’——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因为甚至最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所以古人说得好:‘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情人的这种弱点不仅在外人眼中是明显的,就是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会很明显——除非她(他)也在追求他(她)。所以,爱情的代价就是如此,若不能得到回爱,就只能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这是一条永真的定律。
“当人心最软弱的时候,爱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当人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和处境窘困孤独凄零的时候,虽然后者未必能得到爱情。人在这样的时候,最急于跳入爱情的火焰中。由此可见,‘爱情’实在是‘愚蠢’的儿子……”
满以为“尘缘已尽”,满以为“心老沧州”,孰料竟是“剪不断,理还乱”呢……
哦,老天!那让我梦魂之中不绝呼唤的人,早已“乾坤定矣”,想必不久便该“钟鼓闹之”了吧,可我为何还要如此固执地声声呼唤,一如“杜鹃啼血”?哦,神啊!我不应该是这样的愚者呀,人皆夸我“冰雪聪明”呢!可是,我的聪明睿智究竟去了何方?我的心高气傲何以烟消云散?这般九转柔肠到底意欲何往?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我云:“不可知,更不可理喻……”
“所谓永恒的爱,是从红颜爱到白发,从花开爱到花残。”
“多少人爱你年轻美貌的容颜,我却爱你鬓角的白发和额头的皱纹。那一种对我们太奢侈的地老天荒。”
世上真有这样的爱吗?哦,伊人,你能这样眷爱她一生一世吗?我会这样呼唤你到何日何时呢?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我云:“不可知,更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