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08:25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
',1)">
一、得之坦然。
在自己得到时,应能做到坦然承受。如果是无缘无故获得的好运或是中了大奖,不应为狂喜冲昏了头脑,要保留一颗平常心,坦然应对,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如果是经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因为付出了努力,所以对取得成果早有预期,就不会过于激动,甚至与自己的付出相比,所得也许不算什么,更不会狂喜。有些人取得成功后并不显得十分高兴,也许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二、失之淡然。
如果是无缘无故失去的,应想到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某些事物不会一辈子为你所拥有,人对之只能感到无奈,连毛泽东在面对林彪叛逃时,都说了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多么的无奈。该做的都做了,实在不行也没有办法,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行。
许多东西我们也许曾经拥有:年轻、美貌、财富、权势……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时事的变迁,它们随之离我们而去,“失去的东西就不要再想它们曾经给我们的好处” 失去了就失去了,明天的生活还要继续。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年轻快乐的心,生活依然是美好的。

三、争之必然 。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竞争的舞台。尽管这舞台还不十分公平,还有内幕交易、潜规则等,但毕竟提供了个舞台。所以,我们应发挥自身的潜力,去争取、去奋斗。在竞争中激发出我们的潜能、增长自身的才干、展示自己的才华,让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
畏畏缩缩、内敛、中庸、大智若愚等等,固然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成分,但也会使自己不能尽快脱颖而出。人生几十年,现代知识更新又这么快,自己学的这点本事不尽早发挥出来,取得属于自己的东西,也许再过几年就落伍了、淘汰了,自己曾引以为傲的东西也许就该进垃圾堆了,所以,时不我待。要有“亮剑”精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敌众我寡难有胜算,但敢于亮剑、敢于冲锋,不为困难所吓到!当然,我们争的东西应是合理合法的、属于自己的东西,那种想入非非、老想别人的东西的“争”,不争也罢。
那么什么是合理的愿望?“判断愿望合理与否的根本界限是劳动。依靠自己劳动实现的愿望是合理的,不劳而获是可耻的。离开了劳动的愿望,说到底是寄生虫的欲望。寄生虫式的欲望的不断实现,不是个性的丰富,而是个性的腐化,其必然结果就是犯罪。” 有合理的愿望,再通过正当的努力,才能得到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享受到成功果实的甘甜!

四、顺其自然。
世事万物都有它内在的运行规律。我们可以顺应它,利用这些规律,但不可改变它。一年复始、四季轮回,不可能因为你喜欢哪个季节就总停留在哪个季节;人有生老病死,既有年轻力壮、精力充沛的青壮年时代,也有稚嫩和年老体弱的幼年和老年,这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必然经历的过程,不可能年老了再重头活一回。有些年纪大的成功人士,虽然可以找到年轻漂亮的妻子,也许可以在少妻身上找到青春的影子吧,但他们自己的年龄是改变不了的。
生活有许多的不如意,我们都为自己周围的客观条件所限,不必强求,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也可找到心灵的宁静和快乐!
"杂感"
“四然”是人生的境界,是超越自我的一种超然,'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如是说,'拿得起、放得下’,俗语如是说。总之,话好说,现实中真正做到位却不是易事。有人天生豁达些,稍加磨练即领悟到一个较高的境界,有的心性狭隘些,但心性向善通过不断的修炼也会有长足进步。天生豁达的咱不论,本文只论与自己差不多一样的普通心性,通过学习磨练的切身感受。
一、“失之坦然”是心态,不是不上进和放弃
人生活在物质世界,有需求、有欲望,正当的欲望为人所提倡,如果目标很高通常称之为志向。欲望得不到满足,志向得不到实现,尤其是非常想要并经过一番努力而失败的,失落感尤其重,记得小时候评书里说就好像万丈高楼一脚踩空,扬子江心断揽崩舟。当年觉得调词很押韵,成年后失意之时再也没有觉得这两句话念起来那么潇洒,失意时无法用语言描述清楚的。失之坦然就体现在此时的素质上。第一次失恋于是乎左手一支烟,右手一瓶酒,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样子喝,现在想起来很好玩,可当年真是不好玩。这时候有朋友、有教你解脱的书最重要,可重要归重要,一方面觉得应当理智超脱,一方面又是难以割舍的放不下,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后来我总结还要靠心智模式,心智不开,朋友怎么劝,书怎么看都没用,最关键的是自己真正有所悟,境界才能有所提高。我给爱情下的定义就是带着感情的欲望,呵呵,人一动感情的确更难放下,能放得下的就剩下纯洁的感情了。这时的人就无私了,真爱就是为了对方的幸福。
然而对待工作和事业上的磨难,似乎又有所区别,《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前几年火的一塌糊涂,我看了后就一个感受,这纯粹扯他娘的松花蛋。这是老板愚民之策,愚化职工的烟幕弹,属于我的奶酪被人夺去了,我还要超脱不在乎去寻找别的奶酪,甘心做奴仆甘心被无情的剥削,还有天理没有?这时的失之坦然是心态,又不仅仅是心态。不要着急上火是对的,不因气愤失智是对的,但要敢于抗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天行健,君子不可不自强不息,不放弃、不抛弃,谁能笑到最后谁就笑的最好。所以我觉得坦然说的是心态,不是行为。放弃之坦然,不放弃也坦然。
二、“得之淡然”是境界,不是不重视和不争
我觉得淡然首先说的是理智,没有理智无法淡然。没有理智的淡然应该也有,但那基本是啊Q,就和猪偷吃菜园被打走,拐过墙角就淡然了差不多。现实中的所得我看分为两种,一种是我得之对他人没有损失,这样的所得忘乎所以似乎还不至于招灾祸,然而世间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很难找到你得到而他人不想得到的东西。淡然处之,保持清醒头脑是得之的基本条件,忘乎所以必然所持不长久。所以淡然是境界,不是不重视,相反应当相当的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学习,继承先烈的遗志,长大才能保卫我们的胜利果实”,记得这是儿时在学校玩经常听老师教导大哥哥姐姐的词,等我们上学了就听不到了,现在看这里面有道理,得之要淡然,但也要珍惜。记得刚上班时一次参加单位书法比赛,得了个末等奖——双人床全套行头,姥姥的我还没结婚呢,怎么给了这么个奖品,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很喜欢,哈哈,同班组一大哥说我刚结婚可没有这样全套的,卖给我吧,说完掏出100元钱(市场价大约300),当时我心头一窄就接过了钱,过后很后悔,当时为什么就不能送给他?心底狭窄没有淡然,100元怎值彼此哥们同事一场?陷入深责之中,第二天花掉它买来瓜子水果大家享用,多少平慰一下自己内疚的心情。心底无私天地宽,写文章经常掉这样的诗句,但要自己真正做到天地宽,还真需要锤炼。淡然所得之利,珍惜所得之用。君子于财淡然取之,用之有方才能成就境界。胡雪岩500两银子送掉了自己的饭碗,却成就了一段佳话和日后的辉煌。秋瑾撒出去自己留学日本的全部学费,却感动很多志士愿意为她出钱。失之得之皆淡然之功。现在我经常教育儿子不要只满足记住几个好词格言,要深刻领悟学以致用,吾辈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全然缘于没有那份淡然的境界。
三、“争之必然”是心志,不是放不下和狭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争取该争取的东西,办可办成的事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必然就是可行性研究,争取把可行的事情办成,或者说可行性大于风险的事情。感觉对必然的理解是关键,生活中普通人常常把自我心想视为必然,同一件事情,大家想的不一样,于是争执、矛盾、不愉快就产生了。中国的文字狱差不多也源于此?清风不识字啊,基本上是按照我的解读来给你的思想作定义。猜忌源于主观主义,抛弃了主观主义的才是符合客观的逻辑分析推理。几乎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环节有问题,所以知识可以积累,但做事的水平有高有低,全在运用时的心智是否健全健康。然而令人困惑的可行性到底可不可靠,毛泽东的小米加步枪如何做其可行性研讨,抗美援朝如何做可研?王永庆进军塑料行业也是这种情况,他们都是把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办成了。看来必然中还包括主观能动性的成分,要不然毛泽东老人家怎么在后来把人定胜天推到了历史的极限?看来只有用成功来衡量过程是否是必然了。
说这些波澜壮阔的事情似乎与我们的生活风马牛了,还是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心志得以实现似乎少有天上掉下个馅饼,要靠我们努力争取,到底是坚持还是明智放弃?似乎都有案例做充分的说明,有的坚持到底成功了,有的则浪费了青春,似乎有更多的因素左右着人的命运。曾国藩说你就是才高八斗也要让一半给老天,看来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准确把握时势是决定取舍的门户,该争取的就要争取,该放弃的就不能放不下。只能这么笼统的说说漂亮话了,临时决断,存乎一心。
四、“顺其自然”是智慧,不是无作为和退让
“顺其自然” 用岳飞的话说是“不可躐等、不可争遽”,过和不及都不是顺其自然了,躐等和争遽就是迟缓和冒进,应当按照正常的努力步子走,功到自然成,所以我所悟的顺其自然不是无作为,顺水行舟,走到哪算哪,遇到什么接受什么。也不是不积极努力,退出竞争舞台等着天上掉馅饼,而是不做过分的努力,不做非分之想。
如果说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事情,完全不加以人的影响,沿顺自然规律的轨迹还相当有道理,但作为社会科学,就很难说清楚了,很多事情如逆水行舟,顺其自然就南辕北辙被冲到下游去了。看来道理都有它的适用范畴和适用时机,时间地点条件不对,理论就不对。所以我觉得没有智慧的顺其自然就成了随波逐流,有了智慧的顺其自然就是庖丁解牛。智慧告诉刘伯承什么时候 “狭路相逢勇者胜”,什么时候不动刀兵,顺势解放云南。鬼谷子云:“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苞以德就是顺其自然,施以力就是逆流而上。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男人追求女人,要注意女人的情感,要顺着感情的发展规律,最后如胶似漆。而女人主动追求男人,就需要勇气,需要打破被动的心理,女人主动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比如有人说要想征服男人的心,得先征服男人的胃,这得做多少好菜啊,不容易啊,看着好像说的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