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工业结构变化的分析和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33:36
字体:[ ] 日期:2010-02-22 15:14:50 访问次数: 169 信息来源:
一、目前温州市工业结构变化
温州,这座城市曾因冠有"国际轻工城"的名片而闻名海内外。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优化,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温州市紧跟当前经济发展步伐, 大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势产业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弱势产业进行了产业战略转移,形成了很多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温州品牌”和产业集群。而随着2003年重工业首次超过了轻工业,温州开始步入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1、当前温州工业结构发展基本状况
(1)温州轻重工业结构演变
1978年到1983年期间,温州的轻工业相对发达,轻重工业比例远超过1.5,特别是1981年,轻工业比重约是重工业的2倍;随后,重工业也获得迅速增长。到1984年,温州的轻重工业比例开始降到1.5以下,接着两者比例明显下降,1985年降到1.17,标志着资本资料工业获得了更快的发展。但是消费资料为主体的轻工业仍居主导地位,而且轻工业已达到成熟的规模、体系,到了1990年,由于温州的轻工业有着良好的传统和领先优势,轻重工业比例又超过1.5,1990年到2002年期间,两者比例在1.4到1.7之间波动。直到2003年,在重工优先政策的影响下,温州重工业总产值才首次超过轻工业总产值,轻工业地位让位于重工业,接着,两者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重工业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从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温州市工业发展并没有简单地强调工业的轻重构成,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对有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或发展潜力的产业都给予了必要的支持。根据西方工业化国家发展规律,目前温州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并向后期阶段加速推进,工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且正在不断优化,制造业水平逐步提高。
 
表一

 
 
(2)温州轻工业的区际产业转移
温州轻工业的区际产业转移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十五"期间特别是2003年以后,区际产业转移呈现快速度、大规模的态势,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成倍增长。
轻工业内部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优势骨干行业提高恶劣产业集中度,产业竞争力和在全省的产业地位。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全省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8.5%下降到2008年的7.7%。2008年皮革行业比重几乎占了全省的一半,为44.5%,比1998年上升11.2个百分点;服装行业从5.2%上升到16.9%,电气行业由16.2%上升到19.3%。
温州轻工业的区际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伴随低层次产业的梯度转移,一般行业的产业地位在削弱,附加值较高产品替代附加值较低产品取得一定进展。
 
表二、1998—2008年温州市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浙江省同行业比重表

 
(3)部分城市规模工业轻重工业比重比较
2008年,十大城市中,重工业比重超过70%的有南京、上海、深圳和苏州四地,其中南京重工业所占比重高达83.8%;宁波、温州、台州和广州重工业比重介于60%到70%之间;只有嘉兴以地重工业比重低于轻工业,为47.1%。温州市重工业比重为64.0%,比浙江省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6个百分点。相对来说,温州市轻重工业结构比较合理。
 
图一、2008年十大城市规模工业重工业产值比重比较图

 
 
 
2、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
(1)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
加工制造业比重上升,位次前移。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由1998年的24.4:75.6变化为2008年的17.2:82.8。其中通用设备产值比重由5.5%上升到10.4%,位次前移3位,名列第三;服装产值比重上升3个百分点,位次由第10位提升到第5位;交通运输设备产值比重为4.9%,上升2.3个百分点,位次排名第6位,前移6位;基础工业行业位次后移,比重下降。其中塑料制品被挤出前三名行列,位居第四;化学原料由第5位降到第9位;橡胶制品名列第18位,位次下降11位。塑料制品、化学原料和橡胶制品产值比重大幅下降,分别由1998年的10.1%、5.6%和4.8%下降到7.1%、3.7%和1.6%
 
表三、1998年—2008年温州市各行业总产值比重、位次变化情况表

 
(2)十大支柱行业产业结构的变迁
温州市工业行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电气机械、皮革、通用设备、塑料、服装、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制品、电力、化学原料和仪器仪表等十大支柱行业的产值比重由1998年的64.4%上升到2008年的74.9%。(1)重点行业提高了产业集中度。电气机械继续占据领先地位,与第二名的差距由1998年的1.1个百分点拉大至5.7个百分点;服装产值比重比1998年提高3个百分点,位次前移了2位。(2)优势重工行业加大了产值比重。通用设备产值比重由1998年的5.5%上升到2008年的10.4%,位次前移两位,挤进了前三;交通运输设备产值比重比1998年提高2.3个百分点,位次前移3位;仪器仪表比1998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3)环保要求高的行业产值比重有所缩减。皮革、塑料和化学原料产值比重分别比1998年下降1.0、3.0和1.9个百分点。
 
表四、

 
3、温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温州市许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专业生产基地。如乐清的电器,鹿城的服装,瑞安塘下的汽摩配、苍南的印刷、瓯北、龙湾的泵阀等。其中乐清的低压电器集群,产量、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均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中使用的电器类产品中,乐清市产品占1/3以上。有“中国塑编之乡”之称的平阳县是全国塑编发展历史最早、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塑编生产基地。2008年这七大产业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1019.18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8.1%。产业集群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产生了较为发达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是温州经济的特色、优势和重要支撑,在整个工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表五、2008年温州主要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二、温州工业经济发展优势
1、营销网络。“温州营销网络建到哪里,温州产品就销售到哪里,温州的知名度就传播到哪里。”温州具有独有的市场营销网络。目前,在全国各地创业的温州人有200多万,建立了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州人营销网络,温州民营企业的70%的产品通过这个市场营销网络进行营销。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挥营销网络优势,吸纳中小企业进入其营销链,实现营销网络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品牌优势。长期以来,温州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全力打造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品牌,以品牌为龙头,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更大规模地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了温州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得“温州制造”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一些企业在培育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塑造了温州的形象,产品享誉海内外。至2008年末,温州市已拥有165个中国驰名商标,38个中国名牌产品,获得35个国际级生产基地称号,19家企业集团跻身中国企业竞争力500强。
3、行业协会。温州市是我国市场体系发育比较完善、行业协会发展较为充分的地区之一。行业商会、协会是温州市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过去的发展中,温州市80多家行业商会、协会在团结会员、服务经济、维护权益、宣传教育诸多方面发挥了政府不易发挥的作用,使民营经济的发展跟容易充满生机和活力。温州市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全员力量,整合资源,形成整体优势,身先士卒为企业开拓市场;组建信息和研发中心,以公共服务方式推动企业之间联合,形成销售战略联盟,构建营销团队,“抱团”开辟新市场。如近年来,温州的服装、眼镜、家具等行业协会连续多年举办或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览会、交易会,集全体之力共同打造“温州牌”,通过整合全行业的力量抢占市场,提高温州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4、资金优势。温州民间资本雄厚,单位GDP中温州的贷款比例仅仅是全国的一半,这为发展工业特别是资本密集型的石化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撑,区位优势等。
5、温州人精神。温州人具有“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优秀品质,具有在压力中迸发活力,在困难中闯出新路的精神状态,使得温州形成了一个善于创新、敢于克服困难的企业家群体,积极投入于经济建设之中。
 
三、温州工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1、竞争力弱。目前,温州市工业结构还普遍存在“低、小、散”的格局。据统计,2008年温州市有大中型企业581家,仅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7.8%;温州市规模工业户均产值不足0.5 亿元,不到杭州户均产值的三分之二。温州市的工业企业,目前仍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低加工度的发展阶段上,产品层次较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不高,知识竞争能力较弱,市场进入的技术壁垒和资本壁垒不高。
2、资源匮乏。温州市自然资源相当匮乏,人均耕地只有0.32亩,远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州市自然资源约束越来越大,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3、人才缺乏。由于温州市历史文化积淀不够,地方高等教育相对落后,而长期以来又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缺少大工业的锻炼,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产品设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短缺。相对于大城市和发达国家,温州市高新技术人才相当缺乏,2008年末,温州规模工业企业科技人员的比重仅为2.8%,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对于企业而言,随着土地、原材料等生产成本的上涨,不少企业仍采取压低工资的方法来降低生产成本,而不是通过吸纳人才,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利润。
4、创新不强。目前温州市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淡薄,往往采取技术模仿和低价格竞争策略,即使是引进技术和设备,也缺乏在消化和吸收基础上开展自主创新,不少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工艺,三流产品“的现象,自主创新投入不足。目前,温州市开展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仅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的14.0%,规模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业务收入的比例只有0.59%,不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的2.5%-4%的水平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另外,中小企业得到政府科研经费支持的比较少,对自主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四、温州工业未来发展建议与对策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温州市要彻底改变以往依靠大量资源和资本投入支撑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内源式轨道上来。着力构筑临港产业群,把临港产业作为温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发展出口船舶,特种船舶,打造国家重点船舶修造基地;整合提升装备制造产业群,如电气、汽摩配,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有所突破。
1、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硬环境建设。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利用新技术推进节能减排。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可循环”的原则来发展重化工业,力争做到排放无害化,促进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创建循环型产业。推进产品生态设计,用新技术节能、降耗、减污,让主导产业成为“绿色”产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进一步改善交通、水电、通讯、土地等基础设施硬环境,促进资源集约化利用。做好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和存量盘活这两篇文章,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企业向空间发展,提高容积率。二是软环境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优惠政策,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利用方式,不断优化法制、政务、政策、投资等软环境。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引导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开发使用培养激励程序,并积极引进温州市紧缺的工业技术开发人才以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2、促进企业加快向规模化、集约化、创新化、协调化发展
[i]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提升企业底蕴。鼓励优势企业综合运用股权转让、资产重组、吸收合并等多种手段,重点瞄准低端低效企业、困难中小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等进行并购重组,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加强与各相关城市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大企业,大集团的协作,把兄弟地市的科技优势,研发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变为温州市发展重工业的重要资源,谋取区域内产业群体和企业群体的共同发展。
[ii]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扎实推进“创新强工”战略的实施,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抓好企业制度创新、社会化服务创新、科技公共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四大平台建设,在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上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基地,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iii]是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我们的产业转型升级应在现有的产业链上进行延伸,拓宽发展空间,建成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轻工工业体系,促使轻重工业并驾齐驱发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使用技术改造提升温州市电气机械、鞋革、服装等优势传统行业,使传统产业信息化、高科技化,增加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发展与优势轻工业相关联的重工业,提升温州市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进而带动整个传统产业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