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16:12


宋代廓庵师远撰绘(一说清居禅师作)。此十图以牧牛为主题,并各附自序及偈颂,以阐示修禅之方法与顺序。十牛图颂(全称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一卷,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三册。所谓“十牛”,即:(一)寻牛,喻吾人放失本具圆成之心牛,寻于得失是非之中。(二)见迹,喻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渐见心牛之迹。(三)见牛,喻依闻法修学之功,发见本具之心牛。(四)得牛,喻虽得心牛,犹存烦恼习气,恐再放心,遂加修练。(五)牧牛,图示持牛之鼻索而牧之,得纯和之相。即示身不离修练之意,喻悟后之调心。(六)骑牛归家,喻脱离情识妄想之羁绊,骑本具之心牛,归还自己本来之家乡。(七)忘牛存人,喻若归本觉无为之家乡,无须再修练,则无事安闲。(八)人牛俱忘,喻凡情脱落而全界无物,凡圣共泯,生佛俱空,故图以空白表之。(九)返本还源,以水绿山青,不留一尘一埃之图,喻自己之本心本来清净,无烦恼、妄念,当体即诸法实相。(十)入廛垂手,绘济度众生而垂慈悲手,入市井之尘境相,以喻不偏居于向上,更能向下入利他之境。十牛图与信心铭、证道歌、坐禅仪合印,称四部录。
 寻牛颂: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所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见迹颂: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见牛颂:
 黄鹦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得牛颂: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牧牛颂: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鞭锁无拘自逐人。
 骑牛归家颂: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忘牛存人颂: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人牛俱忘颂: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返本还源颂: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入廛垂手颂:
 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p403
FROM:【佛光大辞典】



 (譬喻)一、寻牛序,二、见迹序,三、见牛序,四、得牛序,五、牧牛序,六、骑牛归家序。七、忘牛存人序,八、人牛俱亡序。九、返本还源序。十、入尘垂手序。十牛图之作者,不能确定为谁。据会元,似廓庵禅师(大随静禅师之法嗣)作此图与颂,然在四部录等,见十牛图序,乃为所谓清居禅师(传未详)者所作。或言清居禅师之十牛图,与今图不同,依牛之彩色形式,似示进步之次第者,或者廓庵禅师修正之而行于今时也。然而譬心事修练之事以牧牛之事,实有由来。阿含经中说牧牛十二法,智度论明十一事。又禅门之诸祖,有提唱水牯牛之公案者,如马祖禅师之水牯牛公案是也。又如沩山灵祐禅师上堂曰: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个水牯牛是也。如是以牛譬说心地之修治,自古已然。案第一寻牛,即发菩提心之位也,第二见迹至第六骑牛归家五者,修行之位也,第七忘牛存人与第八人牛俱存,成菩提之位也,此忘牛存人为小乘我空之成菩提,人牛俱忘为大乘我法俱空之成菩提也。第九返本还源入涅槃之位也。是通于大小乘而言。第十入尘垂手方便究竟之位也。其颂列下。十牛图颂一卷,宋师远述。○十牛图颂一卷,明胡文焕着。○十牛颂和颂一卷。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表现禅宗修行阶次的十幅图画。各图都以牛为喻,因此称为十牛图或牧牛图。这十图的名称依次为︰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入廛垂手。

佛教是告诉世人如何由迷起悟的宗教。其教义大体针对‘迷’与‘悟’两种层次作深入的解析。庞大的佛学系统,即以此为支柱。十牛图,便是禅宗对这一庞大教义体系的浓缩。其显然可见的特色,是抛弃印度式的严格思辨方法及理论架构,而取用图画与诗歌。

十牛图的思想基础,源自《六祖坛经》的见性法门。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真常唯心思想的推演。这种思想,强调每一位众生的本性(或佛性、自性、如来藏心)是真常清净,具足无量功德属性的。由于无始以来,众生耽于迷执,忘失本性,终致不认得‘自己’。因此,修行者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去发现这原本具足的‘本性’。彻底证得自性之本来具足,便是开悟,便是成佛。其所具足的无量功德,也自然会开显。这也就是禅宗所常标榜的‘见性成佛’。

依照这种思想,用图画将寻觅本性的过程循序渐进地排列的便是十牛图。这种图画,在宋代以后的中日两国禅宗领域里颇为盛行,迄今未衰。此外,西藏佛教文化圈内,也有类似的‘十象图’壁画。两种图的寓意虽然相似,但是十象图却只有一张,十牛图则有十幅。

用牛来比喻众生的佛性,有其经典上的渊源。《法华经》里有羊车、鹿车、牛车之喻。我国古代祖师将羊、鹿二车喻为小乘的声闻、缘觉,而将牛车用来象征境界较高的菩萨。并且,还以露地大白牛比喻修行上的最高境界。可见十牛图中的这条牛,是其来有自的。

用这十幅图画说明由迷起悟的十段历程,是后代禅师的综合整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修行者都必须一一地经过。这十段历程,可用下列四个阶段加以说明。

(1)起步摸索︰这个阶段包含修行者对开悟境界(见性)的向往与寻求(寻牛),修行若干时日后所获得的某些不甚明确的见性体验(见迹),以及终于有悟境产生(见牛),然而却仍无法清晰、全面地把握。古今中外的修行人,在这一阶段里停滞不前,终不能‘鲤跃龙门’的为数最多。

(2)证悟、见性︰这一阶段包含得牛、牧牛、骑牛归家三图。‘得牛’是指清晰、全面地见到本性。但是由于长久以来染污习气的牵引,因此,这一境界还是有退堕的可能(小乘佛教有一种退法阿罗汉,即略同于此)。于是,在证悟之后努力地维持、调御(牧牛),久而久之,这条心性之牛,自能驯服,而让你安稳地‘骑牛归家’。禅宗六祖慧能在证悟、得到衣钵之后,有十余年时间销声匿迹,其行踪为《坛经》所未载,这当是在某处从事‘牧牛’功夫的缘故。

(3)功夫纯熟︰这是悟境更加稳固,功夫愈趋精淳的阶段。本性的证悟境界完全稳定,‘人’与‘牛’合而为一,心目中不再有牛存在(忘牛存人),进而连觅牛的自我意识也一并不存(人牛俱忘),终于回到法性的本来面目(返本还源)。本地风光,自然朗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4)渡化众生︰小乘的修行功夫,大抵到返本还源即止,而大乘佛教则必须转而从事渡化众生。证悟者不应只在山林中自我满足,应该到人间垂手渡众(入廛垂手),大乘之所以为大乘,其故即在于此。

十牛图的主要寓意,大抵如上所述。将发心修行到证悟解脱的长远历程简化成这十个阶段,是禅宗对佛教解脱之道的崭新解释。虽然从大乘其他宗派的不同角度看起来,解脱之道或许并非如此简单,但是若取与印度佛教相印证,则前九图实即小乘阿罗汉的成就过程,而第十图正是回小(乘)向大(乘)的象征。

历代禅师用十牛图教化禅宗学徒以及为该图做禅宗式的诗颂者颇有其人。比较著名的有︰(1)宋·廓庵师远的〈十牛图颂〉,(2)明·胡文焕的〈十牛图颂〉,(3)清·梦庵超格的〈牧牛图颂〉。皆收在《卍续藏》第一一三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二册。

此外,四川大足石刻群中,也有与十牛图类似的牧牛图。其中,宝顶山(第三十号)的摩崖造像中之牧牛图,计分十组,分别为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服、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忘。每一组有图有颂,图为高浮雕或圆雕,颂为〈杨次公证道牧牛颂〉。(蓝吉富)

◎附一︰廓庵师远〈十牛图颂〉

(1)寻牛︰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2)见迹︰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3)见牛︰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4)得牛︰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 烟云深处居。

(5)牧牛︰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逐人。

(6)骑牛归家︰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7)忘牛存人︰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8)人牛俱忘︰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寥廓信难通,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9)返本还源︰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10)入廛垂手︰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附二︰关田一喜《坐禅的理论与实践》第九章〈十牛图〉

第一阶段的‘寻牛’,是探求自我本性的出现──‘我’是何者。牛被比喻为人的本性。

假设有一名青年正准备踏入社会。他一定满怀理想、抱负,可是,未来却又一片茫然,他得亲身去体验才可知晓。他也许不知道自己渴望得到什么,但他觉得他应该怀着一颗年轻人赤诚的心,舍弃自我,为他人牺牲自我……。不论什么人都会有一次这种经验。即使这有短期间就失去这种理想,或经过长时期也不会改变理想等各种不同典型的人,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次不用他人教导,自然的发自内心的经验。

他告诉自己︰‘我要追究一些严肃问题──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构成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该怎么做才是?’在这种情况下,或许他会开始学习经济学,也许半途又改行。

有些年轻人或许会朝文学或哲学、心理学、医学方面研究。不管他们从事那行,当他们各自走进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时,会发现社会是一片错综复杂的交通网,而他们很可能被导入复杂的迷宫之中。他们在不是自己所预想的环境中工作,久而久之,会觉得习惯,于是就不知不觉的订定了他们的人生路程。

当内心觉得不够充实时,就去轻轻敲开宗教的大门。所谓宗教,即是礼拜纯真,并以与之合一为目的;欲接触此纯真,一定要经历意识习性外的世界。无论由何种宗教所获得的宗教经验,它们都是相同的。即使起源传统不一,各有互不相容的教理,但是在引导人进入宗教的本质上则是相同的。人追求本源的过程虽殊,终点却只有一个,随着将本源纳为己有,也会失去宗派心、党派心。

本源不是道理,是应该去体验的,只要该体验是人类的体验,一定会归着于一。如果是祈祷的宗教,则尽管热心的去祈祷。真正贯彻祈祷,一定会达到身心脱落,会超越出意识习性之外。此时方始体验真正的‘安心’;神与自己合为一体。

禅是自我成佛的修行;见性之际唱念︰‘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是纯真之物出现在自我内心。人为求得此种纯真而立于禅门之前,这就是寻牛的阶段。




第二阶段的‘见迹’是︰坐禅或阅读禅籍,有时会有所悟,就好像发现牛的足迹,终于获得线索。在寻牛的阶段,对于自己所寻的路线是否能发现牛,心中或许会有疑惑,但是到了见迹阶段,则能掌握某些实证。




第三阶段的‘见牛’是︰终于找到牛──不过只限于见着牛的后半身和尾巴。即使是出现近似见性的感觉,若问他︰‘你来自何处?去向何处?’并不能获得明确的回答;见性在境界上有深浅之别。直到释尊悟道,世人才知见性。他在完全未开发的世界中,突然体验到一种经验,而此种经验解决了各种问题。如果没有获得相当的力量,便不能创始性的到达前人未到的境地。到获此经验之前,释尊已经通过此十牛图中第七、第八两个阶段,进入第九阶段;到此程度才是真正的见性。

继释尊之后,也有优秀的禅师达到如此的见性,他们在获得见性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切。到见性为止须费上十五至二十年的时光。

开始着手任何一件事,就获得好成绩──好像初学绘画即获全国性比赛的大奖,虽然作品的确很优秀,但是如欲达到此见牛的阶段,则有赖于往后的修行。

具有见性预备常识的修行者,其大多数在越过见牛阶段时,都会发现与释尊所发现的同一景观,只不过自己是由低处,而释尊由高处。从乱石杂草间所见,与从高处所看,景致虽同,但是在景观的优美程度与内容上却有高下之别。




第四阶段是‘得牛’。到此阶段可确信已经得到见性,但是由图可看出,牛意图随心所欲行进,人用尽心力拉住它。此时可了解见性真正存在着,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但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心不能与自己的思惟合而为一,有时产生嗔恚、嫉妒、心灵卑贱的活动,和往常一样在我心中蠕动,为了制服心猿意马费尽精力──尽管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而事实上‘我’还是昔日那个卑贱的‘我’。达到不彻底的见性时,由于多一份了解,反而增添新的苦闷。每当对自我有一要求,每次都发现无法跟上脚步的‘我’。牛头拉得高高的,躯体依然位于悬崖下,而牛依然意图随心所欲行进,由于不能放松缰绳,故被拖拉而去。这是得牛的阶段。




第五阶段‘牧牛’。恶战苦斗之后,牛开始有点听话了。如同马戏团驯兽师已驯服猛兽,开始一点一点教导表演的阶段。




第六阶段‘骑牛归家’。牛变得顺从,照主人所说去做。现在即使放开缰绳,牛也会驮着主人,踏着夕阳往回家的路上行进。

第七是‘忘牛存人’。到此阶段,见性、悟道、禅等都被忘记,回归至平常心。

不论所获得的是神圣的感觉或是奇妙的心境,当‘自我’意识到它的瞬间,它已远离‘我’而成为境。境与‘我’不是对立的世界。境自境,境自流去。(中略)看到的东西自看到的东西,毫无拘泥的丢弃。不论善、恶都是罪福皆空无所住。一次又一次的经过十里亭,往往在离开时方才出现自由无碍、超越的境界。







第八是‘人牛俱忘’。第七的忘牛存人才刚结束,即出现自我失却。

有首描述主客皆消失的禅偈︰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这到底是指何而言?为了避免繁杂琐碎的说明,待笔者举出一则可具体显示此境界的禅话。

负有守护寺庙职责的伽蓝神,想知道后来被尊奉为曹洞宗始祖──洞山和尚──的内心境界。由于洞山和尚的心境一直安住在一澄静的状态下,伽蓝神无法达到他的目的。后来,他想出一个方法︰将禅家所珍惜的米、麦,从厨房偷偷取出,撒在庭院。当洞山和尚看到此种景象时,他心想︰‘到底是谁做了这种事?’

不得糟蹋东西,是禅学中必须铭记于心的原则。这并不是来自于现代的经济观点,而是贯彻禅道就会有此种想法。在禅道之中,物质并不是死的,它是与精神同质的。道元禅师将用剩下的水,小心谨慎的倒回河流之中。另外还有一位名为滴水和尚,这个颇具功力的和尚,在修行时候,有一次当他顺手将用剩的水倒在地上时,被师父看见而遭到怒斥,终其一生永记此事,成为他十分感恩的教训,甚至因而自命名为‘滴水’。

茶道、画家等也都可切身感觉到这种心境。对画家而言,桌上的每只苹果都代表着一个个的生物。而禅者则不仅有此心境,甚至将东西和‘我’视为同一根源。

洞山和尚看到谷物被撒在庭院,心中不觉激起怒气,他想︰‘自己门中怎么会有如此恶劣的人呢?’就在这一起念之间,伽蓝神得以了解洞山和尚的内心。在此之前,伽蓝神想尽各种方法都无法窥知洞山和尚的心灵活动,而在洞山和尚这一动念下,伽蓝神终于如愿以偿。

平日洞山的心灵就如同明镜般的澄澈,即使是灵界的神也无法了解他的心灵活动。此种心境恰如春水无心浮载着落花,可以说是境与自我合为一体,也可以说是自我与境一同失却。请再度重复唱念︰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到如今无消息。两头泥牛已经融化了。这是人牛俱失的境界。




第九是‘返本还源’。越过第八──人牛俱忘──即是此返本还源的阶段。乍见之下,明媚的春光中花朵怒放,鸟儿歌唱,戴着斗笠的来往行人悠游自在。仔细一看,虽然仍是以往的世界,但是满山的樱花,十里的花田,每朵花都拥有各自的面孔,互相交谈着,看、听的东西都是佛。意识去除了习性的污垢,进入净琉璃的世界,因此,一定要在第八阶段的人牛俱忘,彻底的除去一切。如果说,人牛俱忘是心灵往内部深处而行,如同剥除洋嵚的皮,最后成为一物无存的状态,那么返本还源则是由此再往外行,为动中三昧。此境界在质方面,与第三见牛相同;但其深度,则有天壤之别。所谓的行持送还是指︰从初发心开始重复不断的修行,增加深度。到进入第九阶段,始获得不动摇之力。据说白隐禅师年过六十才悟道,可见这不是容易达到的。




第十是‘入廛垂手’。廛是指社会。此阶段是指入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垂手这二个字极易被认为是由高处往下伸手支援之意,实际上是指与众生融合。由图片中可看出忘 却自己的穿着是否整洁的布袋和尚,赤脚搬运食物给他人。像这般衷心亲切的关怀众生,是不可能存在着对自己的关心的。

上列所述是以禅的进行过程为主。如果改变一下立场,将之视为实践坐禅的初步到入禅定的过程,整个又略为不同。现在让我们把焦点放在禅坐上加以论述。




第一的寻牛是指接受坐禅打坐法、调息、调心的启蒙时期。在此阶段的确是以率直、如春天新芽般的初习之心学习,感受性也十分敏锐。值日(禅堂的当值僧)敲响的引磬声音似乎浸透至内心深处,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着严肃的气氛。这超越浅显的普通见性。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将此全神贯注的心境持续到底,永不退失。

第二的见迹是以正确的身相而坐,心中自然会平静。于此才发现自己以前一直处在混乱、精神状态不平稳的生活之下,却浑然不觉。另外,原因不明、又无法正确描述的不安感,在打坐期间也完全忘却。有时令人感觉坐禅有镇静神经的作用。学修数息观,才发现这看来简单的事竟然不易达到,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某一点制服心灵的散乱,于意识上获得初步的秩序。然而当修习者意识到有这么一个世界时,却感觉禅定的经验距离自己还很远。这是见迹的阶段。

第三是见牛。经过一番苦战恶斗之后,终于偶尔会碰到类似禅定的境界,但是还没有确实性,还缺乏自信。不过,有些老师则称︰‘对了,这就是见性!’──这是老师因材施教的策略。每个老师都有其家风,有些老师并不轻易的认可学者见性。一旦被认可,自己也产生自信,进而逐渐建立顺序。虽然有人将此斥为阶梯禅,实际上并不该如此予以斥责。到某一点为止,禅定的某一端紧合不放;从此以后才是最重要的,知道自己不精进之处,更加的努力,或者在此点松弛,这是决定命运的分歧点。

第四是得牛。不知道时间的经过,突然注意到时,身体好像沉到万丈深的海底,四周寂寂,为漆黑的沉默所包围,仿佛睡觉又仿佛醒着,心眼的确已开启,全身好像穿着千斤的铠衣,内外压罩满全身。古人所说的‘万里一条铁’、‘银山铁壁’是指此而言吧!而精神又如喜马拉雅山的雪溪,十分宁静,也十分严肃,但也没有惊奇或喜悦,不知是日或夜。

在重复这些经验之中,往往会突然的因为由座位上站起,跨过门槛,庭园木石的姿态,无特殊性的声音等刺激,而产生心理上的回转。

行至极尽时,一定会遇上豁然而开的新世界,如同用手轻触熟透的豆荚,豆荚会立即开启,以自我的内压可产生新精神的开展。以冷眼观察时可说是反转图形性的心理作用。或许会出现自我暗示等批评,但是在主观上是天地变转。称之为‘主观性’或许令人感觉是一种虚妄,但是实际上是有充分的证据存在。于现实上意识的习性脱落,进行超越时间、空间、因果范围的认识作用。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我’与对象合而为一。虽然,‘我’与‘他’是相异的个体,但因彼此相互混融,所以没有‘他’。幼年时期经常都充满着这种经验。成人后,强烈的意识习性驱使自我与他人隔离,制造了差别对立的世界(这也是一个主观性的事实)。当意识发现自我习性脱落的刹那间,如同突然觉醒般的认识了新世界;这就是见性的现象。

第五是牧牛。一旦得牛,以为牛已完全属于自己,实际上并不是;此时将有两种情况出现︰一为可进入禅定,另一则否。

这可用引擎失灵,不能随心所欲的开动来比喻。身心不能获得宁静,无法控制奔驰的妄想,即使自己责骂自己,自己恨自己不该如此,但是去年的收获是去年的,今年的米谷还未成熟,只有更加勇猛精进的不断修行。

第六是骑牛归家。再一次回溯入禅定的顺序,皮肤、肌肉经常都处于重复轻微紧张的变化之中,持续持有自我的存在感觉。一旦全身不会产生微动时,失去刺激的变化,感觉会脱落而去。诱导感觉脱落是一种技术。它比起分厘不差的学习马戏团的技艺,算得上是简单的学习。

初丧失存在感觉时,由于是一种意外的经验,皮肤会敏感的反应新事态,一时还会产生鸡皮疙瘩的现象,此时全身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美妙的音乐性震动消失后,不久寂静即支配全身;这时就进入禅定。经验增加之后,途中的经过会缩短,不会有毛骨悚然、震动的感觉,逐渐往身心脱落而去。只要整顿坐相,即能进入此种状况之中。

心与身相连,只要能获得全身的寂静,曾是相当困难的心念的控制也可顺利进行,无想定可在短时内出现,不再是困难的问题。出乎意外的,不再产生杂念。

在试验管中经常依化学处理法于瞬间处理异物。在禅定中,人的躯体就是这种试验管。心念被中和,进而消失。实际上,在人体中可说是发生了某种瞬间性的化学变化,坐禅的训练即是训练出这种体质,所以人可被当作药学生理上一个极佳的研究对象。

进入此骑牛归家的阶段,禅者可自由自在的对待自己的躯体。

第七是忘牛存人。此阶段为只管打坐,不需特别留意呼吸法、姿势──横卧也可入定。于步行中、动摇的车内也不会失去三昧。截至此为止,禅定与自我仍是各自独立的。努力达到禅定后再也不是各自独立了。二个独立的东西聚合为一。

第八是人牛俱忘。意识可分为数个层次。这是依脑髓机能动员的范围大小所形成的,最外面的表层有心念的活动层。在其下即使不取心念的形式,也有理解事物的层次,接下去是注意的层次,再其次是没有注意,如同镜子的映照,照出内外的境,所听即所听,所闻即所闻的层次,到此阶段,细微的瞬间性照顾作用偶尔会穿插而入,照映心灵的状况。

其下是照顾作用不易达到的层次,是意识下的世界。但是它是即使不被注意,也存在的识作用。一般相信于此进行着惊人的发酵作用。

随着意识的成长,把没人注意的世界所涌出的能力发展下去,会产生非常好的灵感。在意识下的世界中,有着在意识底部留下痕迹并予固定,寻求机会再图谋浮上意识表面之物。即使无法浮上,也能在暗中赋给意识影响──即所谓的潜在意识。潜在意识是一种记忆、倾向,它包括了自己所造成的记忆和祖先留传下来的记忆。它不是固定的,而是按照诸行无常的铁则,或多或少逐渐变形。

意志力是全身的作用;决定意志方向,控制意志力的是大脑半球,若就精神力的动力而言则在身体。在禅定内脑髓的工作被极端的缩小,后退到几乎等于‘无’之处,只有被当做动力的意志力一路迈进。此种状态愈是被强烈的实践,彻底的扫荡更是遍及意识的底层。

以前的习性意识作用以及意识下的活动都被清扫。其后重新发生的各种活动,如同幼儿般的,眼前展现了一个新鲜、有丰富认识内容的新世界。这是见性现象,为意识的突然变化、意识的飞跃进化。

浅禅定中经常还会出现些微的照顾作用,瞬间照应禅定。马上就注意到自己已入禅定。这种注意作用当然是意识活动。如同在禅定内有意识活动般的,禅定的时候是禅定,瞬间性照顾作用出现时是瞬间性照顾作用出现的时候。

但是以体验性而言,即使偶而出现照顾作用,禅定仍继续持续。禅定是躯体入定,因此瞬间性的微细识,实际上并不会成为定的障碍。但是,随着禅定的深入,照顾作用出现的次数逐次减少,终于出现照顾作用所无法触及的禅定。

这种情况被称为无想定,注意或被注意之物均没落,是昔日所称‘大死一番’,黑漆漆的世界(为何会注意到不被注意的世界呢?此乃照顾作用于后刻补捉到些微的心理残像、并加以推测而得知)。这是人牛俱忘的阶段。

自第三的见牛、第四的得牛的阶段,人牛俱忘即出其不意的出现。但是到达此第八阶段即成为随意性,确实的固定下来。

第九是返本还源。在人牛俱忘的阶段中,意识被彻底净化,好像无量劫来聚集在心底的污泥被彻底挖除。在此阶段,意识在已净化的心灵上重新活动,宛如落笔在白纸上,一点一画皆放出灿然的光辉;这就是动中三昧。见性状态成为平常的状态,因此发生如同如来以肉眼见佛性那样的情形──所见无不是佛。

在此之前,仍专心培养禅定的境界,遏阻意识的活动;此时则可让意识自由自在地活动。禅的最终目标即在于此动中无碍自在的心灵活动。

第十是入廛垂手。对立的世界消解,意识的习性脱落。不仅是褪去上下衣,同时也坦胸赤足,对任何事物都喜爱,也不在乎杂念,在意识纷繁之中有那伽大定、自由自在的动中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