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这就是菲律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00:31

护送人质

  “对不起,这就是菲律宾”——马尼拉人质事件与菲警队观察

  8月29日下午,在马尼拉当地电视台TV5的一再邀请下,我答应接受采访,地点就在当天人质劫持事件的现场。宽阔的帕雷迪大道中央,用来悼念亡者的白色菊花格外刺眼,主持人反复问的一个问题是:“对菲律宾警察的表现很生气吗?”

  僵持了11个小时,最终以8名乘客的死亡收场,这样的表现,与其说让人生气,还不如说困惑更多。在实地采访了谈判代表、指挥官、警员、劫匪家属以及普通百姓后,这篇报道最想告诉读者的,正如很多当地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不起,这就是菲律宾,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

  记者◎魏一平(发自马尼拉)

  现场——“他选择了菲律宾的心脏,显然是有备而来的”

  空旷,毫无遮拦,站在被劫持巴士车所在的位置,这就是第一感觉。

 

·原创获奖影视作品展播 ·柞水凤凰古镇

 

  南北走向的帕雷迪大道有双向八条车道,即便是长达十几米的大巴横在路中央,也不过才占据了一半的位置。大道西边紧邻的基尼诺大看台,是周围几百米内唯一的高层建筑物,也是唯一能部署狙击手的地方。当天的狙击手就趴在看台上的一个窗口后,但视线并不好,由于看台正在大修,密密麻麻扎满了脚手架。更不幸的是,巴士车尾朝向看台,我登上看台后才发现,除非劫匪一直站在车门口,否则位于巴士右后方的狙击手无从清晰地判断。

  而大道另一侧,巴士车头面对的是一大片空旷草地,一直向前延伸四五百米,才是马尼拉著名的海滨路罗哈斯大道。唯一的掩体,就在巴士车头右前方的45度角处,草地一侧有一排小树,劫持当天,大批警力只能部署在树丛间。单纯从视野上看,劫匪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他能对外面的警力部署一目了然,而拉上窗帘或天黑后,警察对车内的情况就只能靠大致猜测了。

  我到达马尼拉的8月26日上午,出事的大巴车被警方拖走了,现场只留下民众自发祭奠的鲜花和蜡烛,用白色铁栏杆围起来。一块白色纸板上写了几句英文:“致全体香港人民,我们菲律宾人民与你们同哀,愿平安与你同在。”后来,在菲律宾国家首都区警务办公室(National Capital Region Police Office 简称NCRPO)总部一间大仓库里,我见到了已经千疮百孔的巴士车,也验证了上述判断。

  为了调查取证,国家警察局犯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用一根根黄色细毛线模拟出当天的子弹轨迹,整个巴士车被错乱的毛线包围着,可以想象当天枪战之激烈。一位负责人告诉我,这项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尚不能确定当天到底开了多少枪,只是初步发现了50多枚弹壳。绝大多数子弹正是从巴士车的右后侧和右前侧射来,来自看台与树丛。车门附近的弹孔最为密集,每一个弹孔都贴上了一张小纸条,箭头所指就是子弹的飞行方向。也有一小部分来自车头左前方,不过黄毛线很短,可能是最后关头的近距离射击。或许是由于慌乱所致,弹道并不整齐,整个车头被打成了一个烂筛子,前挡风玻璃还被铁锤砸开了一个大洞。

  劫匪门多萨曾是一名高级督察,因为一起涉嫌勒索2万比索的案件于今年初被警队开除。一个被广泛忽略的事实是,他上车地点并不是最后的现场,而是距离基尼诺看台大约3公里外的王城区马尼拉大教堂广场。当天上午8点,在附近的Pavillion酒店接上香港游客后,大巴车所去的第一站是西班牙统治时期留下来的王城。4天的旅行只剩最后一个上午,出发的时间安排比较早,结束王城的自由游览才刚刚9点半。首都区警务办公室的一位警官告诉我,游客们在教堂广场登车后,身穿警服、手持M16突击步枪的门多萨走上前问司机去哪里,得到去机场的回答后,门多萨也要求上车,司机并没有阻止。

  从马尼拉大教堂去机场,按理说只要沿着罗哈斯大道一直向南就到了,但旅行社通常会安排顺道看一下旁边的基尼诺大看台。当大巴行至黎刹公园的时候,门多萨语气平静地告诉车上的人:“对不起,你们现在是人质了。”他要求司机把车开到基尼诺大看台前。这个以菲律宾独立后第二任总统基尼诺命名的看台,是总统就职和检阅军队的地方,黎刹公园以菲律宾著名诗人、国家英雄黎刹的名字命名,同时也是马尼拉市区最大的一片绿地。

  “这里就是菲律宾的心脏,在这里你几乎能看到菲律宾的全部历史,劫匪想必是精心选择的。”一位在公园附近执勤的警察告诉我。如此空旷地带,虽然有利于劫匪观察形势,但并不利于脱身。“难道门多萨就没想过劫持的下场吗?”后来,我曾向至少两位国家警察局的警察问起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几乎一致:“只要他不伤害人质,就没什么危险,利用这样一个有标志意义的地方,更能引起媒体和政府的注意。”一位当地记者向我做了进一步解释,作为菲律宾政治的主要力量,军警与政客常常相互利用,“门多萨用这种方式向政府施压,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