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30:0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许多人喝同一口井水,只是有的人用金杯盏盛着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用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宝贵了许多,而用泥瓷之人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而那个用手捧着喝的人痛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啊!”

其实,喝的都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解了渴就达到目的了。由此,有人联想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有人联想到了方法与结果的问题,还有人联想到了生活的乐趣问题。

请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与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作文审题存在问题:

1、      正确审题立意:

从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可以把泉水理解为生活本身。喝水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生活的态度。杯子的好坏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命的真正价值是寻找幸福并开创未来,就像寻找更甜美的水源一样。人类大概也分成这两种人:看重生活外表的人和看重生活本质的人。前者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幸福观和人生目标,众人的方向就是他的方向,永远在奔跑,气喘吁吁地奔向自己都不知道的目标。看重生活本质的人,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踏踏实实地创造自己的生活,不怕别人的白眼与轻视,他们可以用手捧水喝而敢于说:“好甜呀!”

从提示中也可以提炼如下观点:

1)不要为形式所累

2)享受生活  摒弃形式/注重生活的本质。比如何陋之有(例文三)

3)贵在本质

4)“富”不等于“贵”

5)挣脱物欲/别为喝水的杯子而哭泣

6)淡泊名利,享受真正的快乐/活在趣中(简单就是快乐(例文二)掬一口清泉之水(例文四)

7)方法与结果的关系,做事不必拘泥于何种方法,只要能达到目的。比如例文一《条条道路通罗马》

另:如果从生活质量这个角度来谈也是可以的,比如既要注意泉水的清洌,也要注意杯子的精美,应追求一种高品质的生活。

2、错误立意:1、比如材料中“有人联想到了方法与结果的问题”,有不少学生提练出了“要取得成功,应该寻找最好的方法”,因此很多同学将题目定名为“好的方法”。事实上,材料上并没有明示何种喝水方法是好的,所谓“方法与结果”,说的是做一件事情,方法有很多种,只要能取得成功,不必拘泥于同一种方法。

2、另有部分同学呆板的理解材料,把双手捧水喝的人认为是通过劳动喝到泉水的人,所以立意为“只有自己创造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等。

3、也有同学通过双手捧水喝理解为一种很自然的态度,从而得出“自然才是美丽的”观点。事实上材料中的双手是与杯水相对应,意思是有人连起码的杯子没有,同样可以感受泉水的清洌。

4、也谈内容与形式,但谈得很空洞而广泛,落不到实处。

5、很多考生谈乐趣,但只是一味的谈乐趣本身。比如“真正的乐趣”、“简单就是快乐”、“快乐其实很简单”等,这些观点的提练都是切题的,但在论证的过程中,不能注意材料内在的含义,这里的乐趣应该与清贫、简单的生活追求相对应。比如“乐趣来源于一颗简单的心”、“乐趣应该远离物质的束缚”、“乐趣在于能够抛开名利的烟云”等,这样文章内容就落到了实处了。

请同学们看以下面这个文段:《生活之乐》: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庄子早已为我们播下智慧的种子,只在于我们能够拾起。庄子,宁做污地之鱼,而不做笼中之金丝鸟,舍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于是乎,“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消遥自在,其精神AO游于天际,生活之乐,乐于此,而非乐于金玉者,乐于浮华。

(分析:提练的观点能切合材料,但论证得有点虚,落不到实处)

再看一个文段:《简单就是快乐》:简单如庄子,看透了功名利禄,潇洒自如。不愿去做大官,亦不愿要丰厚的俸禄,庄子,他宁愿做一只乌龟,在烂泥潭里自由地打滚。抛开“金杯”,他不在乎自己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他只愿过简单的平民生活,享受清风拂面,掬水弄月的快乐。(分析:这个同学的论证能紧扣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种快乐就落到了实处。)

二、写作存在的问题

1、写作中完全丢弃材料,观点既不由材料引出,论证的过程中也不对材料作任何分析,结尾也没有任何照应材料。

一定要让我们的学生记住:材料作文一定不要丢了材料。尤其是提练的观点似扣似不扣的时候,更加应该找出材料与观点间内在的联系。

2、能够用事实说话,但是缺少对事例的分析,不能找出事例与观点间内在的联系。

3、很多考生缺少一种文章意识,观点提练出来之后,应该紧扣观点行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游离提练出来的那个中心论点,东拉西扯,恨不得把跟材料有关的内容全部写上,比如,提练出了“做事的方法很多种,不要拘泥于同一种”这个观点,标题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在写作的过程中,又扯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上去了。

4、不懂拟题,比如标题定为“最好的方法”,表面是个跑题的标题,但是文章内容明明谈的又是方法与结果。还有的同学将标题拟为“快乐”、“方法”、“喝水”等,完全不懂得在标题中体现出自己的观点。还有的同学标题拟得过长等。

5、运用材料的时候,犯了一些认识上的错误,比如建设国家,只要发展经济就可以,不管搞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再如,事情只在做成功就可以不择手段等。

6、很多考生不能把文章写完整,有不少同学甚至还写不到六百字,无论如何文章一定要成文,分值太多,万万不可因此失分。

7、也有同学没有标题,平白无故地丢了两分,而且印象上也大打折扣了。

三、学生例文

条条大路通罗马(例文一)

解决数学问题,你用数学公式,我用逻辑推理,同样找到了答案。

龟兔赛跑,小白兔奸计连连,乌龟脚踏实地,同样达到了终点。

喝同样一口水,你用金玉盛着喝木屋用手干脆地捧着喝,同样达到了解渴的目的。

生活中,未尝不是这样。生活的方式生活丰富多彩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实现人生的价值方是我们所追求的。不同的方式成就同样的梦想,让人生的价值得以焕发生机与活力。

人生的价值可用歌声来实现。

一位出道十几年的华语音乐人,让整个华人世界为之震惊。他就是周杰伦。他用歌声诠释他对妈妈的爱——《听妈妈的话》。一首《范特西》透视出他对外婆的关怀与爱护。我们无法想象他对亲情的执着,一种对事业的追求,对人生价值的期盼。我们看到的是他用歌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他成功了,他让整个世界一时轰动,人们被他的歌声陶醉、感染。

人生的价值可用功夫来实现。

相信成龙大哥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偶像,这或许已经无可厚非。我们看到电视上的他依旧是那样富有活力,那么有感染力。其实背后却是惊人的付出。只“功夫”深,的确,成龙大哥的功夫得以得到全世界的赞同,都是他自己对功夫的喜爱,执著分不开的。很多次从高空坠落,多少次同死神搏斗,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赢得众人的青睐,这一瞬间,让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的价值可用双脚来实现。

我们无法想像一种失去双臂的女孩如何用自己的双脚同样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她就是与我们同处一时期的雷庆瑶。能够想像失去双臂吗?能够想像用双脚料理自己生活中的每一样细小的事情吗?能够想像失去双臂后仍然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完成电影的开拍,并且票房一度攀升吗?然而就是她,用双脚谱写了奇迹,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同样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们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用自己的方式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都在作出不同的努力,为的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简单就是快乐(例文二)

一泓清澈的泉水。手持金杯的人优雅地盛起一杯,一饮而尽,顿时觉得自己身价倍增,手捧瓷碗的颤抖地盛起一碗,躲到一旁,为自己的贫贱感到羞愧;只有那用手捧着喝的人畅快地坐在井边,掬起一捧,叹道:“好解渴啊!”

现实中,我们往往会被所谓的“金杯玉盘”“瓷碗泥杯”所束缚,它们往往幻化成等级尊卑、身份收入、名誉头衔,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既然这样,为何不抛掉所有的金杯瓷碗,用手掬一捧清水,简单地生活,享受快乐呢?

简单如庄子,看透了功名利禄,潇洒自如。不愿去做大官,亦不愿要丰厚的俸禄,庄子,他宁愿做一只乌龟,在烂泥潭里自由地打滚。抛开“金杯”,他不在乎自己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他只愿过简单的平民生活,享受清风拂面,掬水弄月的快乐。

简单如梭罗,摆脱了社交场上的拘束,舒畅自在。瓦尔登湖旁,有一座小木屋,梭罗说,他的屋中只有三把椅子。用于交友,足矣!是的,厌烦了上流社会的充满功利、等级的交往,在林中木屋只与一两个知心朋友的交谈才最让人快乐。除去了华丽的外衣,高贵的头衔,贵族和平民都不过是人一个,那么又何须那些烦琐的礼节呢?与亲近的朋友畅快交谈,专心于写作,梭罗享受到了简单的快乐。

简单如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拥抱科学。虽然名震科学界,但居里夫人仍旧专心于科学。诺贝尔奖章成为了小女儿手中的玩物。能做到这些,只因她摆脱了这顶科学界皇冠的约束,不把自己看得身价百倍,高高在上的圣人,依旧在实验室中勤奋地实验,把自己依旧堪称一个平凡的科学探索者,简单地生活,畅享在科学的海中航行的快乐。

正如启蒙思想家所说:“人生而平等。”我们都是平等的,自由的,那么又何必被无谓的功名、地位所羁绊,生活在卑贱或不可一世的骄傲之中呢?简单地生活,我们方能亲近生命的本质,触碰灵魂的温度。

抛掉手中的金杯泥碗啊,掬水月在手,简单就是快乐!

何陋之有(例文三)

    同饮一口井,于小事中显人间智慧。金玉之人品金杯之奢华,泥瓷之人品贫苦之自卑,终因被外在的形式所役,不得井水之乐。唯一人掬水畅饮,深得自然的无言馈赠。眼前外物只是虚假的面纱,只有探求事物内存的本质才是真实的存在。

     当历史中破旧的草庐已无处可寻,当WU侯祠在高楼林立的今天显得不再耀眼,透过草庐的影子,穿越祠庙虚无的烟火,我们依然感受着诸葛亮真实的存在。刘备当年也看见了,于是他径自穿过草庐的假象,寻他的一代名臣。准确分析天下形势的《隆中对》,感人至深的《陈情表》;羽扇轻挥下曹军80万士兵灰飞烟灭。。。。草庐,何陋之有?诸葛亮内心的强大与智慧才是他真实的存在。刘备等君王享受宝贵,宫室华美,却虚无得再也寻觅不到了,唯有真实的孔明,让万人痛哭魂兮归来,让之后的日子永远有了智慧与平庸的差别,让我们拥有了永远的敬仰与怀念。草庐,何陋之有?

当美国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当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困窘之时,邓稼先的目光越过物质的假象,感受到了巨龙欲飞的呼吸与脉搏,从容归国。“我只带回了几条尼龙裤子给我的父亲,以及我满脑子原子弹的知识给我的祖国母亲,但这已足够。”中国虽穷,但十三亿中国同胞的赤子之心比金子真实;中国科技虽然落后,但新时期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同样能给予我们原子弹升空的真实。两弹之父邓稼先,以科学者敏锐的目光,透过中国落后的假象,直达发展的本质。犹如掬水之人,美国的金玉不能给他痛快,暂的落后不能使他自卑,他轻道,我的祖国,何陋之有?将发展之水轻轻洒向神州大地,开出一朵又一朵真实的花。

于是圣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不透过山的表象,无法抵达仙人之道;不越过水的面纱,无法叹龙的神明,走进陋室,同样能得真实的伟大。

 何陋之有?

      掬一口清泉之水(例文四)

许多人去喝同一口井水,用宝玉金杯盛着喝的人觉得自己宝贵了许多,而用泥瓷的人却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惟独那个用手捧着喝水的人痛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啊!”

生活也如同这样的一口井水,有的人拥有富裕的生活,便以为自己有了“金杯”,定能“舀”出生活的快乐。而有的人由于物质上的相对匮乏,便以为生活的乐趣已从他们的“烂瓷杯”中流走。只有那些抛开了繁荣奢华,真正用心去感受生活的人,才能掬起那生活的清泉,去体味其中蕴涵的快乐。

小栗原卷,一个曾凭《生死恋》、《望乡》等作品在七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日本影星,她的美丽与优雅,至今仍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在无数荣耀、无数追捧以后,她却选择了息影,退却繁华。三十年后的今天,年近六旬的她却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美丽与优雅。有人问她保养的秘密,她淡淡一笑,说:“我每天都过着简单的生活,然而我却感到了踏实的快乐,这是以前在忙碌的明星生活中所不能感受到的。”

我被小栗原卷那淡淡的一笑打动了。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平凡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那些生活在名利场中的人,每天都围绕着“利益”二字奔波,本以为自己成了金钱的主人,却没想到自己早已变成奴隶,生活的乐趣被追名逐利所消磨。

只有真正用心去感受生活的人,才能体味其中蕴涵的快乐。请你看看这些人,生活虽然简单,但掬起那生活的清泉,他们心中自有快乐。

陶渊明自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隐田园,与菊同乐。他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所在。阿炳双目失明,只能在街上卖艺为生,然而他却自得其乐,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生活的乐趣。宋濂家境贫寒,每次看书都要“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即使“袍敝衣”处于大学生之中也不为所动,皆因他用心读书,在学习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

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中的任何快乐都应是发自内心的最纯朴的表现。同样的,任何大喜大悲都只是外物强加的结果。生活是这样的一口清泉,里面流淌着人生五味,你能从中汲取到什么,并不取决于你“盛水的容器”,即生活的形式,而取决于你决定用何种态度去汲取。

驱除一切外物的掩蔽,诚心地对待生活,掬起一口生活清泉之水,你定能品味其中流淌的甘甜。


花开不败——一个复旦女生的高三生活

写下这个热得要命的八月的第一个字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窗外成片绽放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红的,黄的,粉白的,花花绿绿地漾在一起,满目漂亮的色彩。天啊,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这样如火如荼的势头应该不会只有几天的时间吧。

我不知道这一年里这些花儿是不是也是这样漂亮地开放着,如果是,我想我应该感谢它们。我嗅得出空气里有许多甜美的味道,有一个很美丽的词突然冒出来:花开不败!

我想我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告诉你们这一年里发生的许多故事,我想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年里的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我是再也不会忘记了。

高三开始的前一个星期,开了一次家长会。

那是一次很严肃的家长会,一次没有人缺席、甚至没有人迟到的家长会。老师在那次会议上调动起了家长们几乎所有的情感。高三的重要性自是不用多言的,所谓“成也高三,败也高三”,无论过去孩子们多么辉煌,也无论他们多么失败,班主任靠在讲台上一讲就是斗志昂扬的两个小时,无非是让我 们相信,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奇迹或恶果,都会在这一年里戏剧般地粉墨登场。

学校为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班级、年级、甚至在区里、全市的排名位置,精心制作了一张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排名表。现在想起来,我不得不承认,那张表 真是做得太精致了。每一门成绩的总分、标分名次,与年级里的均分对比情况,甚至还有精心设计的由此得出的成绩走势图,最后还附带综合名次的具体分析。密密 麻麻地挤满了一张纸,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父亲是阴着脸从学校回来的。情况如我所估计的一样不容乐观:年级排名190名。可怕的位置。

“还有希望的。老师说的,什么都是有可能的。”父亲说他是相信我的,然而我却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再相信自己一次。可是,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是过了河的卒子,不能回头。

我惟有扬鞭策马,奋起直追,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

11年漫漫的准备期,终于到了要拉开战幕,拼命一战的时刻了。我必须和我的散漫、不负责任的过去说再见。

我在已输得一败涂地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然而战斗已经开始了,躲都躲不掉。

高三真的很不一样。

如果说高三题海战术的可怕还没有在这位恶魔登场伊始显露出来的话,那么高三所带来的改变首先是在心理上的。你的脑子中始终会有一根弦紧紧地绷在那儿,它无时不在,无刻不在。上枯燥的英语课,你的思绪悠悠地飘到窗外浮想联翩的时候;做计算量大得要命的纯属练耐心的“超级低级“数学题,你动了一丁点儿想参考别人 答案的念头的时候;深夜12点强迫自己坐在桌前背长得绕舌的“人民民主专政”含义,背得脑袋如小鸡啄米一般的时候,那根弦“嘣”的就来了个震耳欲聋:“高三了,怎么能这么堕落!”然后,整个人一激灵,紧跟着心脏的狂跳不止,马上强打精神,继续应战。

在高三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踌躇满志地跃跃欲试,每个人都魄力异常地非复旦交大不进,我在床头贴上一张“杀进复旦”的特大标语,在每天早起和入睡 前都大喊几遍,以增加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信心。所有的梦想都在高考的压力下抽象成了自己认定的那座神圣学府,当时一听到关于复旦的任何消息,就立即热血沸 腾,激动不已,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在那所学堂耀眼的光环下黯然失色。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190名的分数和复旦的巨大差距,周围的同学们似乎也意识到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可怕阵势。我们固守着心中的梦想,祥林嫂般地嚷嚷着“我要xx”,那种心理和由此制造的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是不到高三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来自高三的第一次真正较量很快来临了。

第一学期的期中测验,一次我们认为已经准备好却被杀得残不忍睹的考试。我们的排名就如同老师先前所预言的那样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班里许多名不见经传的 同学如同一匹匹的黑马,一下子让大家大跌眼镜。起起浮浮,蹿上滑下之间,许多人开始变得实际起来。北大的校门的确艺术得够格,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那儿 感受高雅的,粥少僧多的尴尬让每个高三学生在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狈不已。

我是那极少数仍抱着幻想不放的人。请注意我用的是“幻想”一词,也就是那种在当时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按理说,我这种在高一高二不争气地徘徊在二三百 名之间,而在高三已过去四分之一,却仍是保持小幅盘长势头的人对复旦这样一所全国顶尖的学府是不应该再产生任何幻觉的。可是天晓得我当时怎么就会有如此一 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固执地抱着“每考一次,前进50”的念头,痴痴地盘算着,傻傻地得意。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正是由于当初自己那种吓人的乐观,才有了执著下去的动力,才使绝对不可能的事逐渐地一步步闪现出希望的曙光。

用残酷的事实去挫败年轻人原本就不堪一击的脆弱的自信,是高三向我们抛出的第一道杀手锏。

心理防线的牢固程度是能否在这场战争中战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执著得有些傻气的劲头竟有如此大的魔力,只是一味地坚持“复旦”那个守了11年的抽象名字,我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用什么样的代价去交换这个儿时就有的美丽的概念,只是紧紧地跟着它,一遍遍地默念它。

我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狂妄换来了一丁点儿优势,其实我没有意识到,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现在想起来,那句“有希望的”如同一盏明亮的灯,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始终不远不近地悬在我的脑子里,连带着那天桌子上玫瑰香甜的味道,让我觉得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开始变得越来越平淡,越来越简单,单一的重复。

每天早晨,我气喘吁吁地冲进那间坐得扑扑满的教室,放书包,拿练习,开始演算。那一日一日相似却又不太相同的日子现在想来已经抽象成了总是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黑板上一直擦不干净的公式、习题,老师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叮咛和永远飘浮在空气里的窸窸窣窣的粉笔屑。

男生们的头发总是乱蓬蓬地一根根杵在那儿,女孩子们所有的漂亮衣服也都被简化成了整齐划一的清一色的校服。我们偶尔也会从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乱七八糟的纸堆 里抬起目光涣散的眼睛,瞅一眼黑板上新近抄写出的交多少钱、买什么书之类的歪歪斜斜的通知。日子就这样在平平淡淡的点滴中流走。

班里同学的幽默细胞在这种单纯的环境中被训练得异常尖锐,任何一点细枝末节的小事一旦被抓住了,就立即被夸张地扩大再扩大,然后引来全体的轰动。某作家的一篇关于“放狗屁/放狗屁/放狗屁”的文章,竟然引来了全班同学拍桌子笑、拆桌腿敲打的疯狂举动。老师说,这是一种高三综合症的表现。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单一了,因此,任何一点儿能激得起涟漪的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快乐。

“玩的时候就拼命地玩,学习的时候就拼命地学习。”是我们高三信奉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老师向我们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我们没有像别的书上写的同学之间那样勾心斗角,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快快乐乐的。无论多么苦,多么无聊,我知道,至少还有和我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兄弟。没有那种在学校里装着玩,在家拼命用功的学生,因为没有时间也没 有精力去准备那些虚伪的东西,没有人愿意那样做,坦白地说,是不屑去做。

后来有一天,不知是谁在教室里插了一捆新鲜的百合,粉白的那种香水百合,一整个秋季,教室里始终萦绕着百合恬静的味道。我们就不经心地在淡淡的甜香里一日复一日地演算,没有人去刻意注意那捆恬然的百合,但它和它的味道却真真实实地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我不知道用该用什么词语来准确地表达那一阶段自己的感觉,可能是“踏实”吧。我依旧在每天早起和晚睡的时候大喊一句“杀进复旦”,但却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将 “复旦”挂在口头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将梦想收藏在心底,用各自的方法尽最大的可能努力着,进步和荣誉这些缥缈的东西都是我们不能抓住的,只有这一天一 天实实在在的日子是我们可以看到并握有的。我看得见我的同学们和我自己在这一天天质朴的日子中真实的努力,我的成绩就在这种踏实感中稳步攀升,一点一点不 快也不慢地前进。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好。

高三第二学期的日子较之第一学期的平静有了较大的改变,增添了许多躁动与不安的成分,第一轮对知识的梳理和第二轮对综合题的系统掌握已经告一个段落,第三轮紧张的考试和题海战术的轰炸接踵而至。

那真是一段难以形容的日子。课表改成了“语语数数外外+1+1自修自修”这样可怕的形式。

老师上课时不再帮我们概括什么,只是发下一沓一沓的各科模拟卷当堂测验。我不知道老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考卷,每个区的每种卷子我们都要做一遍、分析一遍,再 抽查一遍。还有别的市的,全国的各类统考卷,以及历届的高考卷,甚至连那些不知名的学习报上的怪试题也被老师无一遗漏地搜罗下来给我们做。一节课的就小测 验,两节课连在一起就大测验,全年级统一的自修课就模拟考。所有的考卷都是算分的,老师来不及批的小测验就让同学们相互交替着批。分数等于是成了这个冬春 交替的忽冷忽热的季节里的最刺激人又最不值钱的东西。

那真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

自己的实际分数和原先所设想的是一个刺激;别人的分数和自己的分数一比较又是一个刺激;而几次分数排成的总趋势则是最大的刺激;我在这一天几个的刺激中渐渐 变得麻木,刀枪不入,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再重头收拾旧山河”,在残不忍睹的失败中锻炼和血吞牙的勇气和毅力,变得越来越沉稳,越来越坚强,那是高三最 刻骨铭心的一段日子。

考试和分析成了生活中的全部内容。算时间做卷子、订正、分析,根据错题再做练习,反反复复,复复反反。我们将“今天回去做n张卷子”改成“今天回去把这本书做掉”,将睡觉的时间一拖再拖,将叫醒的闹钟越拨越早。

每天背n个单词,每天做n张考卷,每天完成n份订正。

计划表上涂得密密麻麻,每完成一样就用彩笔划去一样。那一道一道触目惊心的杠杠和考卷上红艳艳的大叉叉,滴零滴落地洒满了每一个黄昏和早晨,铺满了学校和家 庭那条惟一看得见漂亮花朵的小路,像山一样高的发黄的纸页,浸在发霉的空气里缓缓地挪动。有时候在家背书背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书都想扔到窗外去,可是,只 要默念几遍“复旦”马上就会平静下来。我载着沉重的脑袋、空白的心,甘心情愿地埋在那间要馊掉的屋子里一遍遍地“之乎者也,abcd”。执著啊执著,我不明白我这么一个散漫惯了的人怎么会一下子变得这么正襟危坐,感天动地。

到如今,我坐在空调房里惬意地整理着高三一年的书籍,仍是佩服自己当时的毅力和勇气,几大本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笔记,半米高的每张都仔仔细细做、仔仔细细订正和分析的考卷,还有一本字典一样厚的16开的数学经典习题,每道题竟都有四五种解法,被看了不下十遍以上。在那个冷得要命的冬日和气候怪异的春天里,我用皲(ju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的双手粗糙的笔迹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地编织着心中那个神圣又惟一的梦想,我想这就是高三所带给我的影响与改变吧。

成长是憧憬和怀念的天平,当它倾斜得颓然倒下时,那些失去了月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抚慰。——高晓松

老狼的歌我很喜欢,在那一段日子里,老狼让我安静,让我释然。我想如果要用一个人的歌声去给我的高三配乐,老狼的,很合适。平静下藏着波澜的声音。

我带着190名的耻辱,用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和现实做最后的搏斗。我仔细审视了一下手中的砝码,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努力。我想,每个曾经拼搏过的高三生都体味过这种拦截掉所有退路的狭隘的美丽,都是在用心感受最后的心情里的那种悲壮情怀。

填志愿是一件要命的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让人受不了。

“保守,保守,再保守些。”成了填志愿的首要原则。

我的处境有些令人绝望,全家上下的那点可怜的背景不足以引起任何能人慈爱的眷顾,自己的成绩又软弱得没有半点呐喊的能力。纵是大半年的努力换来了年级前80名的稍稍靠前的位置,但在前几年190名的阴影和复旦这道高不可攀的门槛前也变得怅然无力起来。

最后,甚至连校长也发话了:“你考复旦,只有30%的希望。要考虑清楚啊。”

那几日我的神经变得空前脆弱起来,在难以企及的梦想与相对保险的退步中飘忽不定,犹豫不决。

于是,我选择放弃;我不敢让复旦如同一个美丽的童话一样仅仅存在于口头,我不敢用不自信的鸡蛋去碰一下那块坚硬无比的石头。我无法忍受万一失败所带来的那种 从天堂到地狱的绝望。我在全票赞成的欢呼声中,颤颤抖抖地写下了那所我想也没有想过的学校的名字,任“背叛”的字眼在脑中炸开。

交掉表格后,我一个人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偷偷地跑到复旦的校园里去坐了一个下午,去哀悼我梦想的破灭。复旦真漂亮啊。铺天盖地的杜鹃安静地在校园里醉人地开放。恰到好处地映衬着如我想象中的肃穆、神圣的复旦校园。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下来。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一个做了12年的梦就这样被一张薄薄的纸所彻底打碎,我不甘心高三这一年来日日不顾一切的拼搏就这样被一句“保险”理由而葬送。我知道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复旦在我心中那种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真的以高分进了其他学校的任何一个系,那种遗憾又岂是坐到复旦门口去大哭一场所能排遣的呢?

我知道那一个燥热无比的星期天下午,对我而言意味着一种执著意念的胜利。现在,想起来,那一个下午的宁静美丽的复旦,帮助我做出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多么重要的决定。

最后,我终于做出了属于我自己的决定——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下要回了我的那张志愿表,郑重地在表格上工工整整地填上了“复旦大学”那四个令我激动的大字。那真是我12年来写得最舒服的、最漂亮的四个字,这四个字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凭自己的意愿所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是体现我人生最初分量的一个决定。

我要我所要的,纵使是在现实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纵使是在高考场上输得一败涂地,这是我自己做出的选择。

正如学生,败在考场上。

接下来的日子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书写的地方了。

拿到复旦的通知书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去看了那间熟悉的教室。五楼南边走廊向里走的最后一间屋子。高三一年的青春从这里流走。讲台上的玻璃瓶里以外地插着一束淡紫色的勿忘我,嫩绿的小碎花瓣零星地点缀其中,轻轻地在风里摇曳。

高三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的一点一滴,也正如一朵一朵姹紫嫣红的小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也许不是每朵花都美丽得惊天动地,不是每朵花都香艳得惊世骇俗,也并非每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但那些花儿的确真真实实地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绽放过一回,也确确实实留下过一些花开的甜香。这些花儿的影子连同高三带给我们的,是今天我们用来看世界的一双成熟的眼睛,这份刻骨铭心会影响我们今后在人生路上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决定。

花儿开过了。我们承认也好,忽略也好,只要花开,就会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