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武:毛泽东唯一一张拿枪的照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5:06
 大比武:毛泽东唯一一张拿枪的照片 平安谷 网摘  


  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

  橱窗上方,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毛泽东闭起左眼,睁大右眼,举起这支步枪瞄准,身旁的罗瑞卿、杨得志和杨勇将军笑逐颜开……

  毛泽东一生指挥过千军万马,这却是他惟一一张拿枪的照片。

  那一天,1964年6月15日,毛泽东主席观看了北京军区、济南军区训练尖子汇报表演。

  那一年,人民解放军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大比武。从共和国元帅、将军到普通一兵,都在火热的训练场留下了身影。

  和平年代,中国军队骤然“亮剑”,震惊世界。

  毛泽东主席喜上眉梢—— “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

  这支8年前渡江参战的军队军容焕然一新,官兵换上了新式军服,戴上了威武的军衔……屡经战火洗礼的人民军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相对和平环境。

  当时,中国周边并不太平。此后几年间,台湾海峡、喜马拉雅山、南中国海……战云飘忽,警报时传。

  然而,从1957年到1962年,我军陆军全训师从70%锐减至20%。

  告别了“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传统训练模式,我们这支从创建之日起几乎天天在打仗的军队,兵该怎么练?

  一个严峻的课题,摆在全军将士面前。

  1963年12月,一份由叶剑英元帅组织撰写的军训报告,摆在毛泽东主席的案头。报告详细介绍了南京军区某部副连长郭兴福组织训练的“郭兴福教学法”。

  报告中写道:“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把兵练得身强力壮,技术战术精湛,一个个都像小老虎……”

  看到这里,毛泽东主席目光一亮,在“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下面重重地划了一道红杠,批示称赞:“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很快,“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军普及。1964年上半年,全军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如雨后春笋般成批涌现。

  “此等好事,能不能让我也看看?”喜报飞进中南海,毛泽东心花怒放。

  这年6月,毛泽东主席来到比武场观看汇报演示,大比武热潮迅速席卷全军。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贺龙元帅,一年跑遍了9个省的部队。

  那是一个火热的夏季。据不完全统计,全军共有3318个单位参加比武,在3766个项目中角逐,涌现出的比武尖子数以万计。

  中国军人荣誉的准星——“训练尖子最光荣”

  如今,在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军人心中,1964年依然是军旅生涯中一个难忘的年轮。

  “那个时候,当训练尖子光荣啊!”当年,济南军区某部战士宋世哲,40秒内射出40发子弹,命中40块钢靶,其间还4次压弹。观看比武的毛泽东主席高兴地说:“把神枪手的枪拿来看看!”

  于是,就有了毛泽东举枪瞄准的经典一瞬。

  那年国庆节,毛主席邀请全军比武尖子进京,观看了首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后,总部还组织一个专列,请300名比武尖子到东北工业基地参观。

  那一年,比武尖子是中国最灿烂的“明星”。

  全军比武尖子、福州军区某部班长王同琢随专列到东北参观,人还没回部队,提升为排长的命令就下了。19年后,王同琢任某军副政委,年仅39岁。

  1994年,大比武30周年之际,我军19位高级将领晋升上将军衔。其中,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太恒上将、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精松上将等人,都曾是1964年军事大比武的尖子。

  将星闪耀,折射着当年训练场上汗滴的光华!

  大比武,锤炼出多少优秀的中国军人,难以尽数;大比武,为人民军队留下多少宝贵财富,难以估量。

  由于种种原因,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比武很快偃旗息鼓。但是,训练尖子从此就像战争年代的战斗英雄,成为和平年代中国军人视野中“荣誉的准星”。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精兵”王宪、“全能士官”宗道辉、“两栖霸王花”敖腾格日乐……从今天这些闻名全军的训练标兵身上,依稀可以看到当年比武尖子的影子。

  


  毛泽东观摩济南军区训练成果汇报表演

  “百日辉煌”影响深远—— “战斗精神无极限”

  1964年7月到9月,可谓我军训练史上的“百日辉煌”。

  1987年,记者在军校参加军训,一位当年参加过大比武的老兵雄风犹在:撑竿跳过一条壕沟,人未落地枪已响,远处的瓶子应声开花!

  当时,他已年过四旬。

  我军军事训练大纲规定,手榴弹投掷45米为优秀。然而,43年前,投弹一出手就是80米开外的战士,大有人在。

  那一代中国军人,在训练场上创造了多少奇迹!

  如今,军事训练领域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射击的环数、投弹的米数,已经不再是现代军人刻意的追求。但是,军事训练,依然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坚持从难从严训练,依然是我们这支军队的风骨。43年前,毛泽东主席在比武场上说过的一句话,依然启发着当代中国军人:“训练要从困难着想,什么问题从困难着想就不怕。不妨把它想多一点,想尽!”

  把困难想尽,人的潜力有多大?

  马俊仁,这位带领中国姑娘横扫国际赛场的著名教练,不但当过兵,还是当年参加大比武的军事五项标兵。

  大比武,给这位“魔鬼”教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骑着摩托车“赶”着姑娘们,一年跑114个马拉松。他常说:“运动队实质上是一支‘特种部队’。”面对记者采访,他一张嘴就是:“‘马家军’全体指战员……”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说:“鸽子被老鹰抓住,还要反啄几下。猫被追得走投无路,也会变成狮子。堂堂大比武的尖子,岂能当孬种!”

  战斗精神无极限。大比武,锤炼了一支威武之师。

  “这要成为军事家们的一条禁忌:不要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当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参观中国士兵射击训练后这样说。

  如今,中国军队长缨在手。看大地、看长空、看海洋,中国军人将勇往直前。

  


  郭兴福在指导战士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