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培养什么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49:06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水平居世界三流、亚洲二流,北大清华排名在日本之后。中国百年来没得到诺贝尔奖,今年日本又有一人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其实中国教育在历史上辉煌过,不远,在中华民国,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联大培养出来好几个诺贝尔奖得主。它的教室,有的只是一间草屋,正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今年10月5日,首届四川省中学生论坛由3名成都高三学生发起,论题直指“我们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对教育、教学、教材、教师并没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很少有评价权,没有通过公开选举产生的自治机构、社团组织,许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都无法行使任何实质性的自主权利。一切都是上头制定下来,强加给下面执行的,学生只有“听从”的本份。这3名学生将放弃来年高考,选择出国留学。

  教育培养什么人?先说校园无文化。即使一些重点中学,财大气粗,有管乐团,有田径队,有广播站、网站、校刊。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做给领导看的。领导有检查时,才活动一下;领导不来,便偃旗息鼓。

  有几个学生自己建立诗社,办诗歌报,学校不给经费,他们省出自己的早餐钱。一位年轻老师在讲台上心脏猝死,他们做了一期诗刊,很感人的。即使这样,班主任不支持。高考考这个吗?做诗歌做文学的人走火入魔,没有几个好下场。不久这个诗社夭折了。

  每个大学有网站,许多窗口充斥着的领导的文治武功,并没有实质性的服务于学生的功能。我见过一则资料介绍国外大学的网站,每个学生都有个人终端,输密码登陆进去,可见与他有关的各级各类教育服务信息、各类官方公告与通知、学生社团的各种活动信息,还有所有教授的讲义和课件尽收眼底,不管你是经济系的,还是社会系的,教授的文本资源尽可共享;自己选课、成绩、学分及讨论,约见教授,均可在指定区域完成,学生尽收其利。

  中国教育大跃进,各地猛建大学城,欠债数十亿的大学比比皆是,教授削尖脑袋做官,拿“课题”,抄袭作假;学生有“功利之心”,“功夫在诗外”,结果,文化知识集中的地方,知识无能无用,文化竟乎荒原。

  2010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俄罗斯裔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师徒二人以石墨烯研究捧得。让人敬佩的是,海姆“忘了当天是物理学奖揭晓的日子”,记者问及当天后续日程安排,海姆的回答简单干脆:“回去工作”;而诺沃肖洛夫不愿放下手头实验。让人羡慕的是,师徒俩在教学和研究中体现出来的平等健康之学术人格,可贵的平等互利、舍得分享的学术品德。反观国内,导师是“老板”,名利双收的是“老板”,手下博士乃至博士后都是“打工仔”,分一薄羹,甚至“隐姓埋名”。学术行政化,高校衙门化,竞争手段黑社会化,这等环境与条件下,怎么得诺贝尔奖?

  根子在哪儿?教育无“人”,具体言之,教育无公民:教育部不把校长当公民,校长不把教师当公民,教师不把学生当公民。公民教育的缺失,是“党化教育”的后果。教育不是把培养公民放在首要位置上,而是把“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放在首位,违背了教育与人才成长的规律。因为,社会需要各种人才,既包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也包含不想参加党组织的,不想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学生都在成长中。也许今天不爱这个党,明天就爱上了,这是他选择的权利,也是政党自由平等竞争的生命力;也许他哪个党都不爱,但是他爱这个祖国,爱这个国家,爱与他父母一样的普通普通的人,有这条底线就够了。在中国广西执教的外国志愿者卢安克,不仅是本国需要的人才,也是中国需要的人才。毫无疑问,单单把教育当做培养某个政党的接班人,这个教育目标不能说全错,至少很偏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毫无疑问,教育是人学,是公民之学。舍此,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