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看出南京是短命之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5:20:16
  关于在南京建都的王朝易短命的说法,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是谁把这样一顶帽子给了南京?  有的专家说应该是民国时期开始出现的,当时蒋介石为了定都南京,一些学者就以此提出了这种观点,也有人说是在清朝时期。专家表示,如果真要追究,可能从六朝以后,唐朝开始就有南京是亡国之都,六朝短命的说法了。从一些唐诗中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诗人李商隐在《咏史》诗中写道:“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钟山何处有龙盘”可以看出是在对金陵有无王气的质疑。  另外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西塞山怀古》也透露了同样的意思。“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找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忱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过了六朝,“金陵王气”已经“黯然收”了。  唐朝人为什么对南京的王气这么关心,说来还跟政府迷信有关。据说唐朝的政府,对南京这座盛传有王气的六朝古都非常害怕,就怕南京再出一个帝王,于是采取了一系列对南京抑制的手段。首先派了个叫李神符的人担任检校扬州大都督,当时的扬州很大,包括南京,所以南京一度又被称为扬州。为了防止南京的王气影响,李神符来后就把扬州州府的居民从丹杨(当时的南京)迁移到江北的江都(今天的扬州),又把南京分成了几个县,丹杨成为其中之一,后来又把丹杨规划到镇江。拆拆改改,直到南京分得七零八落为止。        但是,唐朝这样抑制南京,依然没有能来掉南京的“王气”,后来又出现了南唐建都南京的情况。所以刘禹锡的另一首诗说道:“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就是说朝代的兴废都是人决定的,山川地形等风水说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确切提到南京是个短命之都的人是明末清初文人郑板桥,”老家说,郑板桥的一首诗歌就完全透露出了六朝短命的说法,“一国亡来一国亡,六朝兴废太匆忙,南人爱说长江水,此水从来不得长。”这是确切记载的跟南京短命有关的说法。                                                                                                               摘自《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