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外交妙答集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55:11
 
              周恩来总理外交妙答集锦


1、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机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忽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请求:“尊重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挖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著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资来换取一些女尸四周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流?”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土壤,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本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怀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啥不颁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颁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冷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灵而又风趣的答复,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摘自《环球人物》张颖霞/文

2、“派克”的来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讥讽,自得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感到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3、一句话的电影阐明书

1954年,周恩来加入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职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职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阐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驳工作职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阐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观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行了。”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4、巧对毛***

1960年5月,毛***、周恩来一行观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漫步。远看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船,船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船”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毛***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迅速,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即工整又流利,全部对联浑然一体,两位巨人相对而笑。摘自《教导信息》

5、1973年8月28日,中共十大在京召开之时,出席会议的毛***已因患上腿疾而不能站。会议停止后,为了不让与会代表看出漏洞为自己的身材担忧,毛***就一直坐在座位上,想让代表们先退场。主席不退场,代表岂肯先退场。还是仔细的周恩来总理看出了主席的心思,打破了僵局,他机灵地说毛主席是要目送大家分开会场。毛***则故意固执地说:“你们不走,我也不走。”就这样,代表们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挥手与主席作别。

6、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啥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持续出困难:“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说明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异,问题很简略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须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所,又不便拒绝,周总理轻轻一笑答复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7、特别的纪念品

50年代,有一次周总理招待了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这位记者在采访进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讽刺的口气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啥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幽默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予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感到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8、周总理谈笑吃“纳粹”

50年代初,有一次周总理在中南海勤政殿设宴接待外宾。客人们对中国菜的名堂之繁多,风味之奇特,味道之鲜美都赞不尽口。这时,上来一道汤菜,汤里的冬笋、蘑菇、红菜、荸荠等都雕刻成各种图案,色、香、味俱佳。然而,冬笋片是依照民族图案刻的,在汤里一翻身恰巧变成了法西斯的标记。贵客见此,不禁大惊失色,忙向周总理请教。对于这个问题,周总理也觉得十分忽然,但他随即泰然自若地说明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记!这是我们中国传统中的一种图案,念‘万’,象征‘福寿绵长’的意思,是对客人的良好祝贺!接着他又幽默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记也没有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话音未落,宾主哈哈大笑,氛围更加热闹,这道汤也被客人们喝得精光。

9、周总理妙语斥对手

周总理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看重,风趣幽默著称,不管在何种场所,碰到什么样的对手,周总理都能唇枪舌箭,以超人的智慧,应酬自如,对手甭想占到廉价。有一次周总理应邀拜访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见时,批驳他在全面推行修改主义政策。狡黠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生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驳的很好,但是你应当批准,出生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生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态度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安静地答复:“是的,赫鲁晓夫同道,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出其不意地将赫鲁晓夫射出的毒箭掉转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据说,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产党国度传为美谈。

10、周总理舌战米高扬

有一次,周总理从日内瓦开会回来顺道拜访莫斯科。在为他举办的一次接待会上,他用英语向苏联人祝酒。这时米高扬(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埋怨道:“周,你为什么不说俄语?你的俄语很好嘛!”这句话显然是很不友爱的。周总理的方式是先不予理睬,他仍用英语回答说:“米高扬,该是你学习汉语的时候了。”以促米高扬说出不学汉语的原因。米高扬果然上钩,埋怨说:“汉语太难学了。”此话一出,周总理马上轻快地说:“没关系,下回到我们使馆来,我们将非常愉快地教你。”一下子将米高扬置于一种学生的地位。

11、对!牛弹琴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同公民党政府会谈。在我方理直气壮眼前,对方不但不接收,反而说同我方会谈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总应当即灵机一动,应用对方抛来的词语,将计就计,奇妙地回敬了对方:“对!牛弹琴!”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把对方抛来的”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奇妙地进行了构造上的调剂,变成了一个内涵丰盛的“对!牛弹琴!”,从而既解脱了艰苦,又迫使对方陷进无地自容的窘境。

12、1960年4月下旬,周恩来总理与印度会谈中印边界问题,印方提出一个挑战性问题:“西躲自古就是中国的国土吗?”周恩来总理说:“西躲自古就是中国的国土,远的不说,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的国土。”

对方说:“时间太短了。”

周恩来总理说:“中国的元代离现在已有700来年的历史,假如700来年都被以为是时间短的话,那么,美国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是美国不能成为一个国度呢?这显然是荒诞的。”

印方代表哑口无言。

在周恩来的反驳中,用了两个对照性资料来否认对方的观点。700年与100年相比较,你要否定700年而承认100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其结果是承认100年就得承认700年这个事实。比较在这里发生了宏大的力气。

13、一次记者招待会,周恩来总理先容我国建设成绩。一个西方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涉及到国度秘密,不可能直言相告。总理眉头一皱,很快答道:“有18元8角8分。”在场的人全都愕然。总理说明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十种主辅国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有全国国民作后盾,信誉卓越,实力雄厚,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信用的一种货币。”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闹的掌声。总理有意躲避问题的本质,以“总面额”替换“总金额”,于是堵了外国记者的口,又不侵害接待会协调的氛围。应用歪曲,使语言锋利而风趣,充足表现出他过人的应变才能和高明的语言艺术。

联合国闻讯周总理逝世,创下了降半旗的先例,当天,有人在记者会上这样描写我们的总理:这是一位若干世纪都难遇的巨大的人,他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无可挑剔的执政人物。。。。。。
向中国国民敬爱的周总理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