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电影视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56:16
 

第66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剧情类电影最佳女演员 凯特·温斯莱特 《革命之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正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复苏与冷战的渐起,与欧洲的渐渐亲密,也使得很多美国人萌发了到欧洲淘金的热潮。1955年的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一个名为“革命山庄”的住宅小区,这个小区坐落在城市的近郊,小区内的居民生活安稳,经济富裕,正是标准的“美国之梦”的象征。其中住着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家庭中的妻子爱普莉(凯特·温丝莱特饰)是一个追逐时尚的女人,在她眼里,这里的生活显得陈腐和毫无生趣,她渴望到更远的地方,在全新的环境中享受生活;而她的丈夫弗兰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每天早出晚归的工作,到家就是酗酒和睡觉,仿佛对外面的世事毫不关心,对自己的妻子更是不放在心上,这一切都让爱普莉心灰意冷。

  两人还在恋爱的时候,弗兰克曾经向爱普莉炫耀自己精通的法文,这使得爱普莉对法国产生了种种幻想,她渴望迁居到巴黎,在那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于是她向弗兰克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但弗兰克却告诉她,那不过是一个求偶时的谎言罢了。借酒消愁的弗兰克其实也早已对这份平庸的职员工作厌倦,他渴望改变,寻找刺激,结果除了一场邋遢不堪的婚外恋之外,根本也没有改善自己的生活。

  终于在一次大吵之后,两人都意识到,这样的生活不应该继续下去了,而他们的确深爱着对方。于是弗兰克接受了爱普莉的想法,经历了重重的困难,两人终于踏上了前往法国的旅途。但是,很多他们意想不到的状况接连而来,当离开了自己生活了数十年的环境,两个人无论是从生活还是内心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而争吵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婚姻关系处于崩溃的边缘。爱普莉与弗兰克,究竟能否在终点站法国巴黎,重新找回最开始恋爱时的你情我侬呢?

很难想象,《革命之路》这部在前半部分看似枯燥的电影,会在中间的某二分钟内,一下子就让你的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已经习惯于自己无望的空虚,某些压抑自己生活激情的东西,而且我们还固执地认为,我们要生活,就必须割舍掉爱情,人生与梦想。这样的代价常使我们觉得理所应当,并且习惯于继续,循环再继续。我们看到影片中的女主人公APRIL,并不期望自己会有多少的浪漫,我们不妨试着想想她的心里压根想的是什么?她想去 巴黎这个略带理想化的想法是源自于什么?我们清楚地记得当她翻看那些旧照片的时候,联想到是她的丈夫,从这里我们看出APRIL对丈夫的那种深情,而不像某些网友所说的是因为不安于现状;对生活的平淡有些不安分的想法,她提出去巴黎并不是她自己的私利,而是希望她的丈夫,她的家庭能够过另一种脱离这些没有自主意识的生活。Frank面对着他不喜欢的销售工作,硬要逼着自己有一种高涨的热情。我觉得他的生活实在是太悲哀了,一种渴望改变生活无聊现状,想突破现实枯燥的主线贯穿影片始终。

  让我们回想一下导演精彩的影片写实手法,Frank与april在最后的争吵中,April独自跑入山林之中,Frank在后面急追,那抖动的画面,仿佛已经告诉我们April心中那波澜起伏的内心状态,接着是在暮色中,April身后是浓色的山林,那个场景很忧郁,让人一下子就能知晓女主人公April的内心想法。下一个场景,斑驳的月光中,Frank独自饮酒。起身去望正要回家的April,那个镜头如果不足以引起你内心的共鸣,那April独自斜靠大树,点一根烟的画面,肯定早已触动了你压抑多时的神经。

  只源于我们固执的认为一切都会很好,一切都不必改变的简单生活会让我们拥有咖啡,香蕉,而精神上的荒芜又有谁能会为我们疗伤。影片的最后,是回归正题的反衬段落,黄昏之下的Frank,似笑非笑的蒙乱状态。那不厌其烦,唠唠叨叨的包租婆,对着那个椅子上呆板的老人不停地说,最后老人把他的助听器关掉了,整个世界安静了。这会不会让你想到,一个人活了好几十年,可是却总像只活了一天,这几十年的人生没有感悟,没有感动,甚至没有感觉。

  我认为《革命之路》给我们的启示不是一种不安于现状,或者是劝我们要平平淡淡过日子这样的想法。它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更加健康向上,更加使我们明白理想,人生,生活的关系。我们都有负担,都有压力,都很忙,都有家,都有生活,可是这不是我们说我们的生活应该平淡无味的借口,我只是想说,每个人都应该习惯于改变,要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起码人的一生中要有这样一个意识。不要过没有自我的生活,我们改变不了社会的想法,那就让我们试着改变自己。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心怀希望,我们才能对抗物质世界整日的喧嚣。只是要你改变一下,不要想的那么多么艰难与不可实现,我们每个人都很忙,这不是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