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生一本书 (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58:17

                                 一人一生一本书

 

 

神奇而又令人深思的奥斯莫的故事

         上帝叫来他的秘书,要他把一个名叫奥斯莫的人的一生,按年月日的顺序,写成一本书。
       秘书说:“上帝,您不是早就把奥斯莫的一生,都编排好了吗?他的档案存放在天庭档案馆里,您是要我再复印一份吗?
       上帝讲:“天庭的文字,常人看不懂。我是要你用常人的文字,写成一本书,放到人间某图书馆里,让奥斯莫在二十六岁时,读到它。

        秘书讲:“是!我明白了。

        于是,《奥斯莫的生平》这本书出版了,但没有一点儿吸引力,因为它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名叫奥斯莫的极平常的人的平庸生活的记录。这本书被收藏在某图书馆里。在那里,它积满了灰尘。

      直到有一天,一个也叫奥斯莫的印第安纳州的中学教师,突然对他妻子讲:“我今天要到某图书馆看看书。”妻子感到突然,问他:“自从结婚以来,从来没见到你去图书馆。今天你是为什么……?”他也讲不出什么理由,就是想去。因为一个人心血来潮,想要做什么,这也是神灵的驱使。              
       奥斯莫来到了某图书馆,很快就在书架上看到了《奥斯莫的生平》这本书。书名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好奇地拿起这本书,吹去灰尘;开首的第一句话,使他大吃一惊:“奥斯莫于1942年6月6日,生在印第安纳州奥本慈善医院。双亲是芬兰人。五岁时得了一场肺炎,几乎丧生。此后便進入圣詹姆士学校。”奥斯莫读到这里,脸色苍白,书几乎从他手中掉落下来。他激动不安地将书合拢,想要知道此书是谁写的。但是,封面上既未注明作者,也未注明出版者。他询问了图书馆员,依然一无所获。因为后者同样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会来到图书馆的。

       奥斯莫办理了借阅手续,把书紧紧地夹在腋下,冲出图书馆,越过街道,向对面的咖啡馆走去,想在那儿使自己镇静下来,然后再细细地研究这本书。在咖啡馆里,他又匆匆地浏览了一下该书的头几页。

       头几页讲到了他同他妹妹之间的不愉快,讲到了他在学习阅读方面如何迟钝,讲到了在麦基诺岛上的那个夏天,等等。至此,他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他开始更仔细地阅读。他注意到,每件事情都是用现在时态叙述的。例如,书中写道:“奥斯莫出生在慈善医院”,而不是曾经在那里出生;它记载说:奥斯莫与他的妹妹争吵;他是一个迟钝的学生;他在八岁那年,装上了假牙等等。所有这些叙述,用的都是新闻报道式的现在时态。但是,正文清楚地说明了各种事件发生的大致时间,因为一切事件都按年月顺序叙述,主人公一生中的每一年,都构成独立的一章,都用这样的标题:“奥斯莫的第七年”、“奥斯莫的第八年”,如此贯穿全书。              
       奥斯莫全神贯注到如此地步,以致他忘记了最初的近乎恐惧的惊讶,甚至暂时失去了想要知道作者的兴趣。他坐在那里,一边呷着咖啡,一边重温着自己的童年。大多数事情他早已忘怀,眼前的这本书唤醒了他的记忆。例如,那只小猫,他几乎忘了;它的名字,则全忘了。而现在,他在“奥斯莫的第七年”一章中,读到了这样的描述:“奥斯莫一边呜咽着,一边捧着死去的弗拉菲走進花园,把它埋葬在玫瑰花丛旁。”啊,是的!当时,路易丝,一个八年级的学生,坐在他的旁边。当时的情形正是如此。书中还写到了他第一次吸烟的那一天,写到了他在他父亲去世时的感受,等等等等。奥斯莫如此专心阅读,以致完全忘记了这一天他本来要干的事情。
              
       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要把书翻到第二十六章,因为他刚刚过了二十六岁,想看看第二十六章写了此什么。刚翻到这一章.他就惊呆了,啊!那里所说的一切全是真实的!例如,书中写到,在他生日的那天,下着雨;他的夫人没有送给他所暗示想要的双筒望远镜;此后不久,他的薪水增加了,等等,奥斯莫暗自思量:怎么会有人能以上帝的名义,在这些事情发生之前,就知道呢?因为这些都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而这本书已经积满了灰尘。他继续迅速地往下读,读到了这样一个句子:“奥斯莫坐在图书馆对面的咖啡馆里,读着一本书,汗湿津津地,完全忘记了(等他想起来已经迟了)他本应在四点钟去理发店接他的妻子。”哦,我的天哪!他已经全然忘却了这件事。他猛然取出他的表,发现时间已近五点:太迟了。他想:妻子现在该是忿然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了。
              
       然而,比起他在这一天中其它的收获来,忘了接妻子而产生的苦恼,就算不了什么了。他又斟上了一杯咖啡。现在,他起了一个念头,想要数一数这本惊人的书,共有几章。只有二十九章!不过,他想,这实际上没有什么关系。怎么会有人将这些琐碎的事情,无漏的都记录下来,这倒真是令人费解的;普天之下,没有人能够预知这个人或那个人将活多久(奥斯莫沉思:只有上帝能够知道这类事情。他原来不相信上帝,但现在相信了。)所以他继续往下读,他感到非常不安,甚至沮丧,因为剩下的三章,总的说来是令人丧气的。他边读边暗想。例如,他想,他的溃疡症不是已经治愈了吗;他觉得没有任何理由设想自己的工作会有如此坏的结局,也没有任何理由设想自己真的将会在滑雪中折断一条腿,因为他完全可以不再去滑雪。

       但是,这本书却是以极其凄凉的语调结束的。它写道:“奥斯莫搭乘了从奥黑尔出发,飞往西北部的569次班机。该机在韦恩堡的机场跑道上坠毁,致使奥斯莫死于非命。同机丧生的还有许多人。这场悲剧还给奥斯莫一家带来了一个损失:奥斯莫没有在他的人寿保险宽限期结束之前办理续期。”结局就是如此,整本书到此结束。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只有二十九章的原因。大概是哪一个白痴,认为他将要在一次飞机坠毁中丧生。奥斯莫想,我可不是一个白痴,我绝不会乘飞机飞往韦恩堡。我完全可以不乘那趟飞机。并且这样一来,我还将办理人寿保险的续期,继续使自己的人寿保险有效。              
     (在三年以后,奥斯莫搭乘了一架飞往圣保罗的飞机。但在飞行途中,因为天气突然发生雷雨变化,当驾驶员宣布飞机将改在韦恩堡着陆时,奥斯莫勃然大怒。按照一个女乘务员的说法,他(指奥斯莫)企图劫持飞机,使它改变航向,驶往另一个机场。民航局声明,由于奥斯莫的反常行为,造成破坏,是这次飞机着陆时坠毁的重要因素。)

      奥斯莫的异乎寻常的经历,导致他由不相信上帝,改为信奉上帝了。当然,他没有完全接受这种学说,因为直到最后,他还在徒劳无益地企图反抗他的命运——这实际上是试图改变上帝的安排。不过,关于他的整个以往生活的毋庸置疑的证据,仍然使我们都看到了:一切事情都是毫无差错地按照书中所描述的情形发生了。

       现在,为了使奥斯莫的经历,同我们自己更有联系,让我们谈谈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奥斯莫过去不相信上帝,也没看那本神奇的书《奥斯莫的生平》。他是按照自己的愿意,自由地走了自己所选择的生活道路?不是的。不管他信不信上帝,他都是按上帝所安排的路在走。包括他愿意、还是不愿意的思想,都是上帝的安排。细小到他突然要去图书馆,都是神的驱使。换句话说:他看了那本神奇的书和不看那本书,其结果也都是一样的。

      第二、由此可以推论出:我们一切人,都没有看到上帝写的我们的《生平》这种神奇的书,我们的一生也与奥斯莫一样:都是由上帝所安排,“命中有时终会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当然,神为了警示常人,让人相信上帝的存在,诚信“为人莫做亏心事,三尺头上有神灵。”偶显神奇,也是必要的

       第三、奥斯莫以前没看到那本关于自己的神奇的书,人在迷中,活得无忧无虑的,那样倒也很好。他看了那本书后,想避免坠机那场灾祸,反而增加了一件大忧虑。他想去改变它,因此给上帝也增加了一点麻烦:上帝为了维持原定的安排,便在空中改变天气变化,使飞机中途妀变航向,然后还是降落到原先所安排的地点。所以,上帝不愿常人知道神对人的具体安排,让人永远生活在迷中。也就是说:上帝不写出一切人的《生平》是正确的。对任何人都有好处,对维持社会的平静也有好处。所以,历代的预测家,他们讲出来的话,都是语焉不详,若即若离,藏头露尾,一鳞半瓜。甚至预言家自己都知之甚少,原因就在这里。

    (本文由 陆文 根据美国 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学》一书 整理而成)

 

 

一人一生一本书        文:musee

        唐朝有位卢姓书生,遇到吕洞宾送他一个枕头,在邯郸的一个旅馆,卢生就在那个枕头上睡着了。睡着后,他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见结婚、中进士、生五个儿子、当节度使,最后当了宰相,活到八十岁,行将就木,他一惊惧,突然就醒来了,梦里人生总共五十年。醒来时床边不远处的黄粱还未煮熟,这就是有名的「黄粱一梦」。

        一人,一生,一本书。

       书上记载的是生命流浪的一段历史,它同时还是正在进行、正在播放的一部电影胶片,命运的手所触及之处,一切幻境,皆化为吾等生命必然经历的另一种真实。《奥斯莫故事》的主角,机缘偶然窥到了自己命运的模板,正如黄粱一梦里的卢书生一般,看见了自己已演、将演的人生每一幕、每个细节,遗憾的是奥莫斯并未悟道,还在和命运做无谓的“风车之战”;而东方黄粱一梦的故事里,那个书生从此看破红尘,幸运的步入修炼之门。

        众人,众生,众多部历史。

        人世间诸多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错综复杂牵绊纠缠,如此繁复,却是丝毫不乱,想那命运之神也绝非等闲。每个时代,每段历史,每个事件,无论巨细,都是冥冥之中有定数。

       下面的故事摘自《冥冥之中有定数》一书:

       汉朝永平年间会稽人钟离意,被任命做鲁王的丞相。上任之后,自己出钱一万三千文,让户曹孔诉整修孔子庙中孔子的车。钟离意自己则亲自擦拭桌几和孔子像。另有一位叫张伯的男子在堂前除草。张伯在土中发现了七枚玉璧,起了贪心,自己偷偷藏起了一枚,将另外六枚交给了钟离意。钟离意吩咐主薄将玉璧安放在桌几上。

孔子讲学的学堂有一张床,床头有一个悬瓮,钟离意招来孔诉,问这是什么瓮,孔诉告诉他说:“这是夫子瓮。里面有夫子留下的文字,没有人敢打开它。”钟离意说:“夫子是圣人。他留下这个瓮的意思,就是留示后来的贤人的。”于是钟离意打开了它。瓮中的绢书上,孔子亲笔写着:“后世学习整理我著作的人是董仲舒。保护我的车、擦拭我的像,打开我的绢书的人,是会稽钟离意。玉璧一共有七枚,张伯偷偷藏起了一枚。”

于是,钟离意叫来张伯问道:「玉璧一共有七枚,你为什么要藏起一枚?」张伯顿时吓傻了,藏玉璧时旁边无人啊,钟离意怎么会知道的一清二楚呢?作贼心虚的张伯连连磕头认罪,将最后一枚玉璧交了出来。

没有发生的事情孔子怎么能知道呢,而且说的丝毫不差?!

人的一生,真的是“天注定”啊!

回想自己此生走过的路,没修炼前的种种因果因缘,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打破的,所有的路都是既定的轨迹,不曾偏离,也不曾改变。

命运之墙严丝合缝,密不透风,天罗地网,无可逃遁,除非人愿意作恶多端到自行毁灭的地步——可有谁会心甘情愿选择那样的结局作为生命的归宿呢?

   除此此外,通天大道只有一条——除了修炼正法,我们无路可逃。命运之神只承认掌下生灵符合天道的、唯一的、一种良向变更:那就是从此你不甘沉沦,立志超脱,定心修炼。

       好书推荐《冥冥之中有定数》 书中前言:

。。。。。。

       世间万物的成、住、坏,皆循规律而动。小到蠕虫的一生,人的生、老、病、死;大到团体,朝政的更迭;沧海桑田;银河季候;原子、天体的裂、聚变等,都有定数。
  从人类历史来说,古人相信“天人合一”,天象的异常对应着人间的变化,预兆着人间的祸福。冥冥之中,人的命运早已天注定,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着人的生、老、病、死。天是怎样定的?是根据人生生世世所带的德的多少来定的。人的一切都逃不出这个德, 所以人们总讲积德, 积德, 要多积德, 少造业, 少做坏事。

        不过,人的命运绝非一点变数都没有,确切的说人冥冥之中有定数,冥冥之中也有变数。当人选择为善或为恶就会使命运发生相应的改变,特别是选择了修炼时命运将发生根本的改变。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古老相传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它们验证着“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定数”的这个道理。其中许多故事中的人物都具有预测人的命运,即未卜先知的能力。中国古人们掌握的这些技能和本事,远远超出了现在人能够理解的范围。但是不理解并不见得这些现象就不存在。甚至有些人一方面称之为“迷信”,另一方面又不自觉的相信算卦算命。这些现象真的不存在吗?正史中随处可见的记载,用一个“迷信”就可以轻易的被人们忽略掉吗?如果这些现象是真的,为什么现在的人却已经失去了这个能力?在历史发展的几千年的岁月中,我们究竟失落了什么呢?

         这本《冥冥之中有定数》一书,希望您从古人的故事中,自己去得出结论。人是否能逃的脱冥冥中的安排,完全取决于人自身的选择,特别在当今遍地是谎言的中国大陆。您的选择将决定您未来的命运。

       秋风不是总无情,巨难来前响警铃。读懂苍天慈悲意,春风暗度护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