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陆含冤逝世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12:43
2007-5-20 21:40:35
张开善
1967年2月2日凌晨,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这个时刻,人们不会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对我来说,却是个难以抹去记忆的日子。因为那个时刻给我带来了沉痛和惋惜,萦绕着我整整37年。
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的常务副主任、中共中央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赵尔陆上将,突然去世在他的办公室里,当时只有62岁。
37年过去了,每当我提起拙笔想写出这段历史,我的心在沉重,我的手在发木,我的思维难以连贯。使我不能平静的是,因为这件不幸的事,本来是不该发生的,本来也是可以不发生的,然而居然发生了,而且是那样的折磨人,是那样的令人沉痛和惋惜。
赵尔陆一生戎马,驰骋疆场,南征北战,浴血沙场,硝烟弥漫,枪林弹雨,未能夺去他的生命。
赵尔陆出生于1905年,1927年春夏之交,他满怀为国为民赤诚之激情,从山西老家千里迢迢来到武汉,通过关系找到了董必武,随后董必武告诉他党即将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由董必武亲自写信介绍他到南昌去找朱德,刚刚20岁出头浑身热血沸腾的赵尔陆,随即毅然怀揣着董必武的信,长途跋涉奔赴南昌。1927年6月,由林柏渠分配他到国民革命军第20教导团,不久,他随这支部队在南昌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同年8月赵尔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上了烽火连天、浴血战场的革命大道。
1928年初,赵尔陆跟随朱德、陈毅随部队进入湘南,参加了著名的湘南起义,随后上了井冈山。后来又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任红军第四军连、营党代表,29团政委、团长,红一军团供给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冀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他任冀晋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后勤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二参谋长;建国后,他任中南军区和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国家第一、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共中央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等等。中共八届中央委员。
1964年上半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正在青海海晏地区核武器研究基地紧张的攻关,赵尔陆前去察看,我当时是中央专委办公室主管核试验的工程师参谋,跟随他前去。在一天忙碌工作后,我们在闲谈中,当谈到战争年代战场上的危险性的话题时,他说:“我们这些活着过来的人,都会体会到,战场上子弹向你发疯地射过来那是很危险的,但要是做好隐蔽工作,伤亡就会避免或减少。”当我问他,您有没有这样的事例?他微笑而风趣地说,“有一次我蹲在战壕里观察敌人,刚要站起来,一排子弹呼啸着飞过来,从左耳边擦过,很快又一排从我右耳边飞过,对我的脑袋留了点情,子弹跟我们这些走过来的人也不知手下留了多少次情啊。”
赵尔陆哪里知道,两年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一场风暴,却对他一点也没有留情,而是要了他革命一辈子的宝贵生命。
“文革”初期,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都曾为赵尔陆发表过保护性的讲话,但都未能扭转形势,而他的生命最终还是被夺去。
1966年,我国大地上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这场风暴,来的突然,来的不正常,更来的强词夺理,还应加上一句来的凶狠。
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第一把手罗瑞卿大将在这场运动前期就被定为反党分子而打倒,他承受不了这样的屈辱,从楼上跳了下来,而成了终生残疾;第二把手常务副主任赵尔陆上将自然就成了运动的替罪羊,国防工业战线上的斗争对象。
今天的中年以上的人,大概都还记得或者曾亲自体会到,“文革”开始不久,成千上万人们的思想和心态被扭曲了,而且扭曲的如此厉害,人们像一匹脱缰的烈马,失去了控制,一浪高过一浪的造反,国防工业系统的年轻人组成各派造反组织,造反精神之强,不仅在北京是响当当的,而且在全国也是闻名遐迩的。
“文革”开始不久,赵尔陆的日子就不好过,而且越来越不好过,国防工业系统的一小部分人抄了他的家,他有家不能回了,一大部分人团团围住了办公大楼,要揪斗赵尔陆,对进出的车辆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赵尔陆,每天高音喇叭的怒吼声震耳欲聋,“赵尔陆出来!”“罗、赵合谋部院合并大阴谋一定要清算!”“破坏国防科研的赵尔陆绝没有好下场!”“誓死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一声声在空中回荡,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耳膜。
1967年1月,此时此刻的赵尔陆,经过半年来的运动冲击和精神压抑,他在坚持背着氧气袋看大字报,参加批斗会,他在只能忍气吞声的听着,不能有任何解释,在不停的愤怒的喊声中一天复一天的度过,他此时已是身心受到刺激和打击,他被折磨得既疲惫又憔悴,他显得又黑又瘦,本来是合体的一号军装,此时穿在身上晃来晃去,又肥又大,已失去了昔日上将的威武风采,他的饭量逐渐减少,已减到了平时的一半都不到,他不停地抽烟,他失眠、他头疼、气短、呼吸困难……
此时,周恩来首先出来对赵尔陆进行了第一次保护,在一次中央开会的时候,周恩来将赵尔陆交给了叶剑英和聂荣臻,让他们把赵尔陆安排到北京的西山休息。但赵尔陆在西山没住上几天,他就对这种离开工作岗位,躲躲藏藏,心中甚为不畅,他对这种度日如年的生活很不愿意,他向叶、聂二位老帅提出,国防工业没人管是不行的,自己还是回到机关,做好群众工作,取得群众谅解,尽全力抓好国防工业。
1月22日深夜,赵尔陆从西山改乘吉普车,穿过稀疏人群,隐蔽的回到办公大楼,当他了解到除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和极少数项目外,大部分国防工业的研究生产几乎都处于停产状态,他心情极为沉重,郁郁寡欢,内心压抑。
接着,周恩来在京西宾馆接见国防工业系统的群众代表时,对赵尔陆作了第二次保护,周恩来说:“你们不了解党的历史,你们说罗、赵合谋,这是不符合党的历史的。”
随后,传来林彪对赵尔陆问题的讲话,由于林彪当时所处的位置仅次于毛泽东,他的讲话当然很有权威作用,但他说了一个双关语,“对赵尔陆的错误要狠狠地批,对他的工作要重重的用”,这就给造反者有了可利用的借口。这么一来,办公大楼外面的呼喊声毫无减弱的势态,高音喇叭不停的宣传,“罗、赵合谋部、院合并大阴谋”的呼喊声。
特别令人遗憾的是,毛泽东说的保护赵尔陆的讲话,没能及时传达下来,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在一次回家见到毛泽东时,谈到赵尔陆被整的事,毛泽东说:“赵尔陆是井冈山的人,为什么要整他?”这句话在赵尔陆去世后才传出,如果早点传达下来,在当时毛泽东的话真可以说是一句顶一万句,绝对权威,赵尔陆肯定会得到保护,对赵尔陆的攻击将会减弱,他的生命将会延续。
赵尔陆的最后时刻精神上的压抑、痛苦,致使心脏病、哮喘病并发,在双重打击下夺走了他的生命。
“文革”开始后,国防工业系统不断传来停工停产的告急电报,工厂和科研部门,绝大部分领导都已靠边,挨斗挨批,无人管业务了,偌大的厂房,空无一人,原来用大量副食品向国外换回来的精密仪器和设备已被尘土覆盖,特别是生产一半的武器装备,吊支在半空中,三五成群的工人、技术人员都不再干活,有的休闲,有的苦恼,有的不安,也有的高喊形势大好,一派大好。这样的局面让赵尔陆极为痛心。
但是,痛心也使不上劲,赵尔陆每天24小时只能在他的办公室和一间小小的休息室里度过,只能在这有限的小空间转来转去,大门出不去了,家回不去了,国防工业各部、各研究院、各工厂更是去不了,只要走出大门就会被造反者抓走,大门外每天都在等着抓他,这位驰骋沙场的勇将,哪里受得了这种禁闭生活的压抑。
压抑、痛苦、委屈,让赵尔陆心力交瘁,心脏病和哮喘病严重并发,但他身边没有医务人员、没有急救药物,甚至没有一个人。
1967年2月2日上午9时左右,当国防工业办公室的机关工作人员,推开赵尔陆休息室房门时,吃惊的发现,他坐在小床上,身体向前倾斜,头垂在膝盖上,手里夹着一支曾被点燃过的香烟,燃烧的香烟把手烧得焦黄。可是他再也感觉不到疼痛了,让人们看了心痛。一代名将就这样离我们而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防工业办公室秘书室的红色电话机响了,是周恩来办公室打来的电话,周恩来通知赵尔陆即去中南海休息,周恩来对赵尔陆进行第三次更具体地保护措施。然而,此时赵尔陆已离开人间世界几个小时了。
公开部、院合并的真相,以告慰赵尔陆的在天之灵。
“文革”中,对赵尔陆声讨的最大罪名,是1965年初,将国防工业部与有关国防研究院合并,又称之谓部、院合并,是破坏国防科研的一大阴谋,一大罪行。在无休止的宣传下,激起了国防科研系统的许多人不满和愤怒,当时阶级斗争为一切的形势下,只要抓到赵尔陆,不被斗死,也会被打死,形势极为严峻。这一罪名对于了解中央是如何研究决定部、院合并过程的赵尔陆来说,让他处于极度委屈之中,但他只字未提这是中央的决定,不是他赵尔陆的阴谋,这一切他自己默默地承受着,直到他生命凝固在办公室。
部、院合并是在周恩来亲自主持下,经过中央多次讨论研究决定下来的,并且形成了中共中央正式文件下发后而实施的,其文件内容如下:
1965年2月21日,中共中央(65)中发112号文件通知:为了适应国防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科研、设计、生产应紧密结合,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以便更好地集中力量,掌握尖端技术,加强常规生产。决定将国防部六、七、十研究院分别与第三、六、四机械工业部合并,各研究院改属各部领导。中央责成国防工办组织有关部门抓紧做好各项工作,保证科研、设计、生产任务的正常进行。
这份中央文件中,极为明确的说明部、院合并是中央的决定,并阐明了部、院合并的积极意义,及其合并后的好处所在,部、院合并的中心是为了科研、设计、生产能更好的紧密结合。这与部、院合并是罗、赵合谋的大阴谋相差之远,可以超过太空与地球相隔的距离,简直是谬以千里。
公开此份中央文件,再一次说明,把部、院合并说成是大阴谋,完全是无端罪名,强词夺理扣在赵尔陆头上的这一罪名,是完全不存在的。
“文革”结束后,赵尔陆的夫人和女儿前去看望薄一波老前辈,薄老拉着赵尔陆女儿的手说:“你爸爸是文化大革命的牺牲品……”
来源:《炎黄春秋》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