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經功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4:33

心培和尚
◎本篇要旨:說明抄經修持,其功德利益有四點。一、可以修身養性。二、可以深入經藏。三、可以長養慈悲。四、可以自利利人。
各位參加抄經修持的菩薩,阿彌陀佛!
佛光山從一九六七年開山到今年剛好是四十年,在這麼短的時間,於硬體、軟體,能有今天的規模,這不就在説明,是因為有很多人的慈悲心護持!尤其是蕭頂順居士,四十年來參與佛光山的建設因縁,如今才有殿宇輝煌的呈現。那我們呢?我們跟佛光山結的是什麼因緣?不管諸位是第一次上佛光山,或已是佛光山的常客,都已經跟佛光山結下深厚的善緣。
然而,佛光山是誰的?大家的!只要我們跟佛光山有緣,可說都是佛光人。佛光山,為什麼用「光」呢?「光」就是智慧!我們跟智慧結緣。
不管大家是家庭主婦、還是公司老闆、任何身分?各位難得在百忙中,來跟佛法結緣。為什麼說與佛法結緣?因為我們所抄寫的經典,都是佛陀為眾生所說的真理。
我們大師提倡人間佛教,而大師具體說出人間佛教就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佛說的!說什麼?當然沒有離開淨化、善美的啊!人要的!需要什麼?每個人都希望過幸福、安樂、祥和、美滿人生。所謂幸福、美滿,裡面應該合乎淨化、善美。如果沒有,這還是我們要的嗎?因此「人間佛教」這四種定義,各位應牢記於心。其實,「人間佛教」具體來說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即是諸佛、菩薩的心,但願人人效法諸佛、菩薩,與眾生廣結法緣。
我們每個人對於抄經的動機,都會有所不同!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有非常莊嚴的法相,在佛經上說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每當有專業人士在塑造佛像,都會很用心、很投入!如同抄經,我們用什麼心來抄寫?抄經對我們有什麼好處?以下提出四點看法說明:
一、可以修身養性
佛法修行,想成就道業,需從修身做起。我們參加抄經,端身正坐,即是在修身養性。心的寧静,能涵養出道德芬芳的人格,因為一邊寫經,同時了解佛經要義,不僅讓我們可以修養性情,也能提升心靈的真善美。我們內在的心性,透過専注的抄經,可以去除心中不好的想法、雜念,釋放出一顆關愛別人的心。尤其是對我們最親的家人,能產生愛的關懷。
各位在座!每個人都有家庭,我們對於家庭,有沒有良好的互動呢?例如,子女對父母的尊敬,或父母對兒女的關懷都很重要!我們組織家庭,生兒育女,可能父母會認為子女是我親生,應該由父母支配,因此對於孩子,就可能有種種過多的要求。例如:希望兒女未來最好能當醫生?當科學家?當……?
我們有曾想過:若對他們過高的期望,給孩子壓力是多麼的大?我們能不能多聽聽孩子的心聲,他未來的志向到底想做什麼?甚至於我們為人子女的,有沒有去想想,母親對於我們的期許是什麼?雙方若能多一份關心及和諧的溝通,家庭必能多一份的溫暖。

二、可以深入經藏
你看,我們當下所抄寫的都是佛經,或者是大師的菜根譚,都能使我們深入經藏,體會佛陀的慈悲智慧。因此,只要每當參加抄經修持活動,就能不斷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故只要專心安住於經文,即可達到身心自在。
佛陀有一弟子名為阿難,有一天心生煩惱,就去請教佛陀,煩惱是什麼?佛陀就拿出一條手巾打成很多的結,以結來譬喻煩惱結,如佛經比喻煩惱為結使。佛陀就以打結的手巾問阿難說:「這是什麼?」阿難答道:「這是結。」佛陀再問:「阿難!此時在你內心裏面,也像這樣打了很多結,你知道嗎?只要把結一個個解開,你的煩惱就自然沒有了。」
阿難聞佛所問,的確感受到心有千千結打不開,好比長頭髮很久沒有清洗疏理,一根根盤錯成結使一樣。所以,應以般若慧將它打開。果能打開結,煩惱不就解脫的嗎?因此解鈴還須繫鈴人。是誰把鈴繫上去的?就得由誰將它解下。凡夫有什麼結?貪欲、瞋恚、愚癡、我慢、懷疑等結。倘若能以書寫佛經,深入經藏,日久必可斷除煩惱。
三、可以長養慈悲
佛法修行不離慈悲,因此希望大家能以慈悲心抄經!你有慈悲就是菩薩,因此我剛稱大家為菩薩。慈悲心就是菩薩的心,希望人人都能做菩薩。各位看到佛光山的一磚一瓦,殿堂莊嚴,從哪裡來?這些都是從「眾緣和合」而來?此乃從無數的慈悲心而成就。
抄經若能與慈悲相融,人生就會不一樣,慈悲就是說明:一個人要多為別人著想。其實為他人著想,就是在為自己著想。可能各位聽到這句話,一下子會意不過來!就如同我們把錢布施給別人,受益就是自己!為什麼錢給別人後,而受益還是自己呢?因為能捨才能得。
四、可以自利利人
儒家說人生應發揮「立功、立德、立言」的生命價值,因此佛門的抄經,亦可將我們寫經的功德作回向,以達到自利利人。我們的心念無所不包,力量之大不可思議,好比佛門舉辦功德法會,主法和尚依經文如法觀想,口中持咒,即可藉此佛事誦經功德,為生者消災,令亡者得度,這就是心念的力量。
我們回到寺院裏共修、禮佛,每當上淨房(洗手間)時,都會見到淨房內大小淨器具,牆壁上方張貼著發願的偈文,寫著:「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除罪法。」
「大小便時」,意指修道人上淨房時,應發願,不得在淨房內散心雜話,上淨房時須禁語。 如廁時應發願:「當願眾生,棄貪瞋癡」。「當願」就是一種希望。即應當發願把貪瞋癡都捨棄,去除貪瞋癡。而「蠲除罪法」的「蠲」字,就是沒有了,要把一切的「罪法」壞習慣改掉。
「罪法」如大小便一樣,它很骯髒,不要捨不得,應撇棄它。所以「蠲除罪法」,就是將它撇棄不令生起。我們辦理生活中大小事情,以佛法修行而言,都應心存善念,不離發願。亦應自己發願,不一定等別人為我們規定。如我們在抄經,就可以這樣發願:「手中抄經,當願眾生,與我一樣,離諸妄想。」
以此發願,將抄經功德回向給我們的現生父母,過往親人,一切眾生。因此,只要我們懂得自利利人,修行功德不可限量。語云:「說食不能飽,畫餅不能充飢」,意思是講,我們若光說不做,怎麼可能獲益呢?
大家能夠暫時放下社會的工作,利用閒暇之餘回山抄經,是非常有意義、有智慧的選擇,抄經猶如修禪定一樣,能夠讓我們心靈專注,心能專注,做起事情就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獲得很大的工作效益。我們真的應該好好體會一番。
祝福大家,諸事圓滿!福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