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等领导人是怎样下决心抗美援朝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22:25

毛泽东等领导人是怎样下决心抗美援朝的 2010年06月07日 09:46 文史精华 本文摘自《文史精华》杂志2010年第5期,原题:毛泽东是怎样下决心抗美援朝的
今年是抗美援朝60周年。当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为了保卫新中国的边防,支援共产主义战线上的兄弟邻邦,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毅然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经过数年浴血奋战,挫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产阶级阵营的嚣张气焰,大长了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志气,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
当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是怎样决定抗美援朝的呢?一
1950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随着解放海南、舟山诸岛,下一步便是进攻台湾。因为9月,台湾海峡将进入台风季节,不利作战。一般估计,人民解放军进攻台湾的时期是在6、7、8这3个月。国民党在台湾沿海建造防御工事,夜以继日,并训练民众备战,进行防空演习,但民众心里明白,150海里的台湾海峡,300年前尚抵挡不住郑成功的水师,而溃不成军的国民党军队,又怎能挡住排山倒海般的百万解放军,台湾解放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1949年10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报告说:台湾可能在1950年底为中共攻占。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将这一报告转交给美国总统杜鲁门,劝他不要阻止这一变故。1949年12月18日,艾奇逊指示驻亚洲各国使团:台湾的重要性应尽可能不强调,因为普遍都预料它会陷落。
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内战爆发。朝鲜人民军突破划分南北的三八线,于28日攻占汉城,解放了南半部90%以上的土地和92%的人口,将驻韩美军和南朝鲜军压缩到东南角洛东江1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
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对杜鲁门等人震动很大。美国政要认为,在用主要军事力量保卫西欧的同时,必须在朝鲜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才能给共产主义以威慑。据此,杜鲁门等人当即决定用一定的兵力对朝鲜进行干涉。他们认为,在大战有可能爆发的情况下,为确保朝鲜美军的安全和远东防线的稳定,必须占据战略要地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当天,杜鲁门由密苏里家乡赶返华盛顿白宫召集国家安全会议。他作出决定: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大陆进攻台湾;为避免冲突扩大,必要时也劝阻台湾进攻大陆。
1950年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非法决议:授权由美国组成司令部,统一指挥参加干涉朝鲜的各国部队,由美国指派该项部队的司令官,并授权该司令部使用联合国旗帜。同日,杜鲁门下令征兵。8日,杜鲁门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后来说:“我的一切行动听命于美国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完全受他们指挥。甚至以我的名义呈交联合国的报告也都经过国务院和国防部审核。”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全国各大行政区尽快拟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三年计划。
鉴于朝鲜半岛的局势,毛泽东于1950年6月28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讲话,严斥美国对朝鲜和我国领土台湾的侵略,指出,“各国的事情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全中国人民的同情都将站在被侵略方面”,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根据毛泽东的提议,7月7日和10日,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两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专门讨论保卫国防的问题。会议决定立即组建一支边防军,尽快开往与朝鲜相邻的鸭绿江以北地区待命。会议决定将战略预备队派去——战略预备队的公开番号是第13兵团,是在解放海南岛后,由第四野战军的第38、39、40军组成,兵团司令员黄永胜,兵团司令部设在河南的郑州。部队在中原集结,就是为了便于机动。林彪、罗荣桓在会上提议,由邓华接替黄永胜出任第13兵团司令员。7月13日,第13兵团和驻黑龙江地区的第42军组成“东北边防军”。此外,又抽调炮兵第1、2、8师和4个高炮团,1个工兵团,1个战车团,1个汽车团,以上共26万人的兵力,于7月底至8月初全部车运到鸭绿江北岸待命。
8月4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指出:如果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不能不帮,必须帮助,以志愿军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8月中旬,中共中央军委作出《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
8月11日,东北边防军召开了师以上干部动员大会,传达并讨论了毛泽东的指示电。会议上各部普遍反映,部队刚刚集结在北满不久,各项准备工作尚未就绪,难以在8月底完成出国作战的准备工作。会议结束后,高岗于8月15日将部队反映的情况电告毛泽东,并建议推迟出国作战时间。
这时朝鲜战场上人民军的形势已经恶化。毛泽东根据这些,于8月18日又电示高岗,边防军的准备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该电称,请你加紧督促,务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二
8月25日,美国公布朝鲜战争60天来,美机出动2.05万次,投弹1.52万吨。同日,美国海军部长马休斯在波士顿发表演说:“为了和平,我们应该甘愿偿付任何代价——甚至发动战争的代价,而且我们应该公开宣布这种意图。……虽然我们将因此得到侵略战争发动者的称号,……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
8月27日,美国飞机侵入鸭绿江以北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此后,美国飞机与军舰不断侵入中国的领空与领海进行挑衅。
毛泽东预见到朝鲜战局将会发生重大的曲折变化,他认为有必要事先给远在西安的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通个气。8月27日,毛泽东给彭德怀发去一电:“德怀同志:为了应付时局,现须集中12个军以便机动(已经集中了4个军),但此事可于9月底再作决定,那时请你来京面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485页)。
8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接受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的提议,以多数票通过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出席参加讨论控诉美国武装侵略台湾案。中国政府特派伍修权代表出席了联合国安理会,理直气壮地揭露美国的侵略行径。
9月15日凌晨,“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秘密从日本和太平洋地区调遣了强大的陆、海、空军兵力,乘朝鲜人民军主力南进到洛东江边受阻,后方交通供应断绝之际,由他亲自指挥的陆、海、空军共约7.5万余兵力,在261艘舰艇和5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在朝鲜的西海岸仁川港登陆。随后,登陆部队在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指挥下,急速向汉城、水源方向进攻,将朝鲜人民军的后方交通线拦腰截断。正在洛东江对岸布防的美军和南朝鲜军队约10个师,也配合在北面的登陆部队开始向北进攻,对朝鲜人民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人民军腹背受敌。加之后方供应断绝,遭受到严重伤亡,被迫沿山间隘路向北撤退,致使已取得的胜利前功尽弃,形势日趋恶化。但人民军的后退工作组织得比较出色。麦克阿瑟制定的在元山登陆计划也帮了人民军的忙——美军陆一师由仁川拉出去、步七师经公路和铁路运至釜山,这既影响了追击部队的补给,又未能完全切断人民军的退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经过近两周紧张的内外磋商后,经杜鲁门批准,于9月27日向麦克阿瑟下达了“九二七”训令,规定:在“苏联或中共主力部队未进入北朝鲜作战,没有决心参战的声明,也没有发出威胁要在朝鲜与我们进行军事较量”的情况下,授权麦克阿瑟可以越过三八线进入北朝鲜作战。
10月1日,李承晚军第三师越过三八线北上。同日,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向麦克阿瑟发出一份“纯属私人意见”的电报,称:“我们要让你感到,在向三八线以北前进时,无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你都不会受到妨碍。”麦克阿瑟回答:“除非战到敌人停止抵抗,我将把整个朝鲜都视为对我们的军事行动是开放的。”同日,朝鲜人民军主动撤离汉城。麦克阿瑟指挥高度机械化的“联合国军”向三八线逼近。
1950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周恩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庄亚宣告:中国人民密切关心着朝鲜被美国侵略后的形势;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
同日,周恩来召见印度驻中国大使潘尼迦,请印度政府转达中国对美国的警告:“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将出兵援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麦克阿瑟认为中国政府的严重警告不过是“虚声恫吓”和“外交上的讹诈”,他认为中国的内战刚刚结束,战争创伤尚未恢复,不可能出兵援朝与美军作战。他说:“如果中国在战争开始后的两个月内进行干预的话,那就可能有决定性的意义,而现在我们再也不怕他们的干预了。”
9月30日晚,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在使馆地下室举行国庆招待会,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应邀出席。会后,金日成首相召见中国驻朝大使倪志亮和参赞柴军武(柴成文),提出:“希望中国尽快派集结在鸭绿江边的第13兵团迅速过江,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反击敌人。”
10月1日,麦克阿瑟又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人民军“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降”。
同日,朝鲜首相金日成和外相朴宪永联名给毛泽东发来急电:“……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机,不给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我们谨向您提出以上意见,请予以指教。”三
1950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纪念日。北京的街头巷尾到处是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一派和平的景象,从清晨起,穿上节日服装的工人、市民和学生就已经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上午10时,毛泽东和中国的其他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和几十万群众一起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接着就是群众游行。入夜,五彩的焰火腾空而起,广场上的人民载歌载舞,欢乐的场面持续到深夜。然而,就在北京的国庆焰火尚未熄灭,欢乐的人群还未完全离开天安门广场时,中南海颐年堂的会议厅,在一派紧张严肃的气氛中召开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由毛泽东主持,常委们讨论了金日成的来电和我国驻朝鲜大使馆发来的急电以及朝鲜面临的严重局势,一直到天亮才休会。
10月1日夜间,南朝鲜陆军第三师开始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部进攻时,在三八线两侧,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斗。但朝鲜人民军因火力、人力大大逊于“联合国军”而陷入劣势,被迫向北撤退。顷刻之间,装备有大量飞机、大炮和坦克的“联合国军”猖狂北犯,将侵略战火迅速烧向中朝边境。
鉴于此种严重局势,毛泽东主席彻夜未眠,他在十分焦急的情况下,经过左思右想,于10月2日凌晨2时,给高岗、邓华发出紧急电报:“(一)请高岗同志接电后即行动身来京开会;(二)请邓华同志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三)请邓将准备情况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动即行电告。”(《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1册第538页)。
10月2日午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高岗及代总长聂荣臻在颐年堂开会。毛泽东说:“朝鲜的形势已如此严重,现在不是出兵不出兵的问题,而是马上就要出兵,早一天和晚一天出兵对整个战局极为重要。今天先讨论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是出兵时间,二是谁来挂帅。”毛泽东说,“出兵援朝已是万分火急。既然林彪说他有病不能去,我的意见还是彭老总最合适了.”他话音刚落,朱德也脱口而出:“对!还是老彭靠得住噢!”于是,常委作出了一致同意彭德怀出任志愿军司令员的重要决定。会议根据朝鲜战争的形势,初步把出兵入朝的时间定在10月15日。
会议临结束时,毛泽东提议,将今天开会的情况以他的名义择要电告斯大林:①我们决定用志愿军的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遭到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②我们认为既然决定出动中国军队到朝鲜和美国人作战,第一就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国军队打起来(虽然我们用的是志愿军名义),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③在这两个问题中,首先的问题是中国的军队能否在朝鲜内歼灭美国军队,有效地解决问题,只要我军能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军第八军(美国的一个有战斗力的老军),则第二个问题(美国和中国宣战)的严重性虽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时的形势就变为于革命阵线和中国都是有利的了;④我们认为最不利情况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对我们不满(他们很怕战争);⑤我们决定预先调至南满洲的12个师于10月15日开始出动,位于北朝鲜的适当地区(不一定到三八线),一面和敢于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敌人作战,第一个时期只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情况;一面等候苏联武器到达,并将我军装备起来,然后配合朝鲜同志举行反攻,歼灭美国侵略军。
10月4日,专机接彭德怀到北京,在颐年堂门口,周恩来说:彭总,政治局会议在下午3点就开始了,来不及等你,昨天就准备派飞机接你,因为天气不好,只好推迟到今天。他们进入会议厅,毛泽东主席和政治局委员们都起来和彭德怀握手。毛泽东说,老彭,辛苦了,你来得正好!美帝国主义军队已越过三八线了,现在政治局正在讨论我国准备出兵援朝的有关问题,大家正在发表意见,请你谈谈你的观点。
彭德怀感到这是一次不寻常的政治局会议,由于他来京以前,满脑子装得是经济问题,对中央召开这样的紧急会议,思想并无准备。从几个同志的发言中,他听出有的主张不出兵,有的主张暂不出兵,理由是:①我国经过了几十年战争的摧残,战争的创伤亟待恢复,而财政又十分困难;②国内还有部分边远地区和沿海岛屿未解放,约有100万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尚亟待肃清;③广大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新建的政权也还不巩固;④我们面临的对手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武器装备最精良的国家,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的装备,一个野战军仅有几十门大炮,更无制空权和制海权;⑤由于长期战争的艰苦生活,有些干部和战士产生了和平厌战情绪等。大多数同志认为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困难重重,出兵问题应慎重从事。毛泽东听完讨论说:“你们说得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第二天,毛泽东特派邓小平接彭德怀到中南海个别交换意见。彭德怀说:我昨天晚上几乎没有睡觉,我把你讲的话,反复思考了几十遍,我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强调困难的一面,不同美军正向鸭绿江进犯的危急后果联系起来考虑,不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难保,就连我国东北的边防也直接受到威胁。经过反复考虑,我拥护毛主席出兵援朝的英明决策。毛泽东说:“我们有些同志,只看眼前,看不到将来,更有人被美国的飞机、大炮吓破了胆!我们过去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不都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优势装备的敌人吗?”彭德怀说:“我们确实有许多困难,大家摆的情况也是事实,但是,敌人也有困难,他们兵力不足,补给线长,从美国本土离朝鲜大约5000多海里。但如果让敌人占领了全部朝鲜半岛,这对我国威胁很大,过去日本人进攻中国就是以朝鲜为跳板,首先进攻我国东三省,然后又以东三省为跳板,大举向关内进攻的,这段历史不能忽视。这次我们作战的对象,虽然是在武器装备方面占绝对优势的美国侵略军,我们既不能轻视敌人,但也不能过低估计自己,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他的兵力是24万人,有空军支援,武器装备几乎都是美式的,比我军装备不知要好多少倍。我军只有2.5万人,只占敌军的十分之一,武器落后,每支枪平均不过几十发子弹,陕甘宁边区地瘠民贫,人口才100万。为什么我们能打败了胡宗南?一是我们是正义战争,二是边区群众的大力支援,三是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现在我们已取得全国政权,有几百万军队,有全国人民的支援,我们有对付优势装备敌人的经验,只要我们在战略上不犯重大的错误,我们就有信心打败美国侵略军。”
10月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继续在颐年堂开会,对是否出兵援朝再次进行讨论。政治局各同志畅所欲言充分发表各种意见,其中仍有一种观点,强调国内困难很多,主张不出兵或暂不出兵。毛泽东认为:大家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我们现在确实有许多困难,这是实情,但我们毕竟是个大国,人口众多,应该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无私援助朝鲜;帮助朝鲜也有利于我们——我们的重工业都集中在东北:鞍山的钢铁、沈阳的机械工业、抚顺和本溪的煤,还有鸭绿江上的大型火力发电站,我们不能让敌人推进到鸭绿江威胁我们东北的安全。毛泽东分析美国方面的不利因素:第一,美国战线太长,从北冰洋、里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一直搞到东方,战线从西欧扯到东亚,比希特勒和日本的战线都长;美国在全世界搞军事基地,好比十个指头按跳蚤,动弹不得;第二,后方太远——必须横渡大西洋与太平洋;第三,不义之战,侵略别国,士气不高,而且美国在朝鲜的部队大都是驻日本的占领军,过惯了舒服日子,称为“榻榻米”部队;第四,美国依仗的原子弹也非一国独有,苏联也有原子弹,这就打破了它的核讹诈,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政治局经过全盘反复慎重的考虑,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出兵,抗美援朝。彭德怀发言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258页)如等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将来的问题更复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这样对国内外的反动气焰和亲美派也是个沉重的打击。毛泽东说:我们国内当前存在着一些困难,这是事实;现在美国人逼着我们打这一仗,犹豫退缩、担心害怕都没有用,这些心理和情绪正是敌人所希望的;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在敌人进占平壤之前,不管冒多大风险,有多大困难,必须立刻出兵朝鲜;我提议由彭德怀同志率志愿军入朝,协助朝鲜人民军抗击敌人,至于志愿军入朝具体部署和细节,会后我们再和彭德怀同志研究。会议一致同意由彭德怀挂帅率军援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当晚,毛泽东留下彭德怀、高岗以及周恩来共进晚餐。饭后,毛泽东对彭德怀说:“现在情况紧急,我们必须马上出兵,否则将贻误战机,你和高岗8日先到沈阳去召开东北边防军高干会议,迅速传达中央政治局的决定,督促部队立即做好入朝准备。同时我把党中央出兵援朝的决定通知金日成。关于部队入朝的时间,给你10天做准备。关于部队更换苏联武器装备和空军支援问题,恩来同志即刻去莫斯科与斯大林商谈,尽快解决。”彭德怀虽感到时间太紧张,但仍表示,“主席,你放心,那我就一天按10天甚至20天的工作量来干。”毛泽东高兴地说:“抗美援朝我是积极分子,你100%支持我,看来这一场是非打不可。将来全国人民都要积极支持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另一次同彭德怀商谈中提出:“为了使你到朝鲜后工作上的方便,你先把岸英带去,他既会俄文,又懂点英文。我让他去的目的,为的是在你身边有个可靠的翻译,将来与苏联方面联系比较保密,让他担任翻译工作;另一方面也让他作为第一批志愿军战土在战争中去锻炼,这也叫做送子参军吧!”彭德怀婉言劝阻说:“你让岸英跟我到朝鲜去,我懂得你的意思,给全党带个头。但是自开慧同志牺牲后,岸英从小受苦,到处流浪,后来又送到苏联学习很长时间,他已长期不在你身边生活,你们难得团聚在一起,我看还是别让岸英跟我去,就留在主席身边照料吧!”彭德怀虽然一再表示不同意见,但最后毛泽东仍坚持让毛岸英随彭德怀一起入朝。

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以特急电报的形式发布命令:彭、高、贺、邓、洪、解(指彭德怀、高岗、贺晋年、邓华、洪学智、解方—作者注)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各级领导同志们:(一)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辖十三兵团及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一师、二师、八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命出动。(三)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度指挥负责保证之。(五)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六)必须深刻地估计到各种可能遇到和必然会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目前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于我们有利,于侵略者不利,只要同志们坚决勇敢,善于团结当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战,最后胜利就是我们的(《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00—101页)。
同日,毛泽东将出兵援朝的部署通过我国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倪志亮转达金日成:根据目前形势,我们决定派遣志愿军到朝鲜境内帮助你们反对侵略者;并请金日成即派朴一禹(朝鲜劳动党中央常委委员、朝鲜政府内务相)到沈阳与彭德怀、高岗会商与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作战有关的诸项问题(彭高本日由北京去沈阳)。当晚,当倪大使和参赞柴军武驱车到金日成办公地点——设在牡丹峰脚下的一个地下指挥所,将此电报面交金首相,金日成一再对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和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援表示深深的感谢,并称赞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永垂青史。
1950年10月8日上午7时,彭德怀与中共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以及彭德怀指挥所负责人成普,参谋徐亩亢、龚杰,秘书张养吾,翻译毛岸英一行乘飞机直飞沈阳。
同日,周恩来带翻译师哲和一名机要员乘飞机前往莫斯科会见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商谈购买苏方武器装备和苏联派出空军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问题,
10月9日上午,彭德怀和高岗在沈阳召集志愿军军以上干部开会,说明目前形势及中央的意图,同时了解部队的情况。在会议上,各军干部最担心的是在出国作战上有无空军支援。会议进行当中的上午10时,彭德怀、高岗联名致电毛泽东:“我军出动作战时,军委能派出多少战斗机和轰炸机配合,何时能出动并由何人负责指挥?盼速示。”傍晚,彭德怀乘火车赴安东(丹东)。10日早饭后,彭德怀到鸭绿江边察看渡江地点,了解战备情况。
自10月1日夜,麦克阿瑟命令南朝鲜陆军第三师首先越过三八线后,到10月9日美国及英、加、土等军也全部越过三八线。10月9日,麦克阿瑟向朝鲜领导人发出最后通牒:“最后一次要求你和你指挥下的军队,立即放下武器并停止作战。”10日下午,印度驻中国大使潘尼迦到我国外交部转交了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的电报:“如果北朝鲜不愿放下武器,那么‘联合国军’统帅将无他途可循。”至10月中旬,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总兵力已达42万人,各型飞机1100多架(海军飞机除外),各型军舰300多艘。其中第一线兵力有4个军共10个师,另1个旅、1个空降团,共约十几万人,正分兵多路向中朝边境疯狂进犯。本来按照联合国军司令部第二号作战命令,在西线侵占平壤,东线在元山登陆后,两支部队沿东西轴线实行向心突击,即在平壤、元山蜂腰部会合后,向北进犯。五
10月10日,毛泽东收到周恩来发自莫斯科的急电:斯大林答复苏联空军目前尚未准备好,暂时无法支援中国志愿军作战,请中央对出兵问题再作考虑。
关于出兵援朝,中苏早已商定:中国负责地面兵力,苏联负责空军掩护。因此中共中央于10月2日决定出兵援朝后,毛泽东即于当日深夜电告斯大林,以使苏联空军做出准备。8日晚周恩来飞抵莫斯科后,被告知斯大林正在苏联南方的黑海之滨克里米亚附近的阿布哈季亚别墅休假。9日上午周恩来和翻译师哲在苏联元帅布尔加宁陪同下,飞抵克里米亚。当晚与斯大林会谈,苏方参加者有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贝利亚、米高扬、布尔加宁和莫洛托夫。会谈主要协商中国志愿军入朝后,苏联能出动多少战斗机和轰炸机支援,并由谁担任指挥,以及中国地面部队更换苏联武器装备等问题。
周恩来说:新中国成立不久,财力不足,武器弹药、运输工具都有困难,空军也刚刚组建,这些方面需要苏联支援。
斯大林判断美国已不惜代价和风险,决心向鸭绿江边中苏边境进攻,他担心如苏联空军在中、苏、朝边境与美国飞机和地面部队作战,可能会引起苏美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有诱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因此,出乎中国意料,斯大林从出动空军支援中国志愿军作战的立场上犹豫后退了,他表示,苏联可以先给中国20个师的武器装备并尽快运到满洲里;但是空军目前尚未准备好,暂时无法出动。
毛泽东10月10日下午收到周恩来发自莫斯科的电报,未曾料到的突然情况立即使他陷入焦虑之中。当夜他又收到彭德怀准备11日晨入朝与金日成会谈的电报,这两封电报使他翻来覆去决心难定。经与聂荣臻代总长商谈后,他决定立即通知彭德怀先不要入朝,而是和高岗一起进京开会。
10月10日,金日成首相紧急召见柴军武,明确表示:“我们决不会放下武器,决不会投降,我们要抵抗到底。”11日,金日成向朝鲜发表广播:“今天,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用鲜血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为了给敌人以新的决定性的打击,要准备好一切力量。……如果不得已必须后退的时候,要把一切物资和运输工具全部运走,哪怕是一台机床、一个车皮、一粒米也不要留给敌人。……要在敌占区积极开展游击斗争。”
10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再次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会议听取了彭德怀的汇报。会议针对苏联的情况变化,对出兵、不出兵的利害关系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反复考虑,反复比较。经彻夜会议后,政治局同志一致认为:即使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也必须出兵援朝。会议号召要自力更生,发扬我军历史上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丰富经验,克服各种困难,即刻入朝迎击向北冒犯之敌。
会议结束的当晚,毛泽东给仍在莫斯科的周恩来发电:与政治局的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再压至鸭绿江边,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556页)。毛泽东还让周恩来与苏方交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的军火供应问题。周恩来在苏联接毛泽东电后,立即派员转告斯大林,并约定时间举行新的会谈。当晚,周恩来与莫洛托夫紧急会晤。周恩来向莫洛托夫说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所需援助的项目与规模。接着双方仔细商讨了援助物资的运输、接管与集中的一系列办法等问题。
10月14日,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致电斯大林:苏联志愿空军在出动16个团的喷气式飞机之后,可否继续出动轰炸机至朝鲜配合中国军队作战?并附上第一批所需各种炮类及其附属器材的订货单。斯大林在抗美援朝问题上,曾设想:由中国出动一定数量的兵力,由苏联供应武器装备,在作战时苏联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空军作掩护。因而中国对苏联的军火援助,是作为他们所履行的国际主义义务而接受的。所以,中苏当时在谈判时,只谈及抗美援朝所需军火的数目,没有涉及价格问题。斯大林在世时从未要求中国偿还。可是后来中苏关系发展变化,赫鲁晓夫趁中国经济遇到暂时困难之机,向中国索取抗美援朝的军火费用,借以向中国施加压力。此是后话。
10月15日清晨,彭德怀乘飞机自北京飞回沈阳。17日上午,彭德怀指示参谋长解方带作战参谋龚杰随朴宪永过鸭绿江到达新义州,与人民军商谈志愿军渡江后进一步展开行动的具体安排。下午,彭德怀与高岗乘飞机回沈阳,与东北局、东北军区等领导进一步研究志愿军的装备器材、被服和医院保障问题。此时,彭德怀、高岗突接邓华、洪学智的来电:“昨日渡江部署会议结束后,经过讨论,许多同志表示,现在部队高射炮太少,又无空军支援,敌人可集中大量飞机、大炮、坦克,毫无顾忌地向我阵地进行大规模攻击。而朝鲜多为山地水田,天寒地冻,工事更不好挖,如敌大举进攻则阵地很难坚持。大家意见认为各项准备工作也不充分,政治思想未普遍深入动员,建议渡过冬季明春再出动为宜……”正好此时彭德杯、高岗接到毛泽东17日下午5时发来的急电,令他俩于18日乘机火速回京。因为周恩来于18日自莫斯科回到北京。
1950年10月18日清晨,彭德怀、高岗返回北京,当面向毛泽东汇报了渡江部队的情况和邓、洪的来电内容。在当晚的中央会议上,周恩来和彭德怀各自汇报后,毛泽东最终决断:“现在敌人已经围攻平壤,再过几天就进到鸭绿江了。我们不论有天大的困难,志愿军渡江援朝不能改变,时间也不能再推迟,仍按原计划渡江。”
自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分别由安东长甸河口、辑安(集安)等处秘密渡江。
10月19日凌晨,彭德怀、高岗飞抵安东。当天黄昏,彭德怀带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乘一辆吉普车,在渡江部队的先头跨过鸭绿江大桥。
自10月19日晚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4个军、3个炮兵师、1个高射炮兵团,身着没有帽徽、胸章和任何中文标志的军装,严密伪装,夜行昼伏,分从3个方向渡过鸭绿江,向预定作战地区开进。
10月下旬,中共中央军委增调第50、66军入朝,志愿军兵力达到30万人。
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自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