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历练生命》(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44:56
“管理在前”四个字,好像是我发明的一种业务管理上的说法。
在教研员的任上做事的时候,我的管理是很精细到位的。
我常常因为这种精细到位的管理而省心、省力、省时间。
所谓“管理在前”,就是在一件事情需要若干人去做的时候,我会“制定”出做事标准与要求,每个参与此事的人都要按这个标准行事。
于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合乎规格的。
当很多人一起做一件事的时候,事前的“解释”往往是最笨的管理方法。
其实只需要一纸文件进行规定与说明,就能减少无数的口舌之劳。
我们现在来看每个地方的中考题,常常因为很多学科在一起命题而无法在细节上做到比较统一。当我们把一个地方所有学科的中考试卷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文面格式也好,标点和数字序号的用法也好,往往是各有一套、不能同一。
这就显现不出精致的管理水平。
但我能够管理得好。
在我的一次主持全荆州市各个学科的中考命题工作中,开始命题之时我就给每一位命题人员发了一份由我拟定的《荆州市2006年中考命题、审读与校对的要求》,要求照章行事。当年荆州市各个学科中考的多套试卷,字体、字号、序号、标点、行距等内容全部统一,清清爽爽,中规中矩。
这就是“管理在前”的巨大效益。
下面就是当年我拟定的这份“文件”:
荆州市2006年中考命题、审读与校对的要求
余映潮
现将命题、审读与校对的要求说明如下:
第一,版面与字号的要求:
(1)语文、数学、外语均为8个版面,文综、理综各10个版面。
(2)试卷标题(第一层次标题):荆州市2006年初中升学考试(一行)(行数3)(居中)(2号小标宋),语文试题(又一行)(2号黑体)(居中)
(3)“注意事项”一律只写下面的三句话:(退两格)(一行)(五号黑体)(以下五号楷体)
1.本试卷共8页,X大题,满分X分,考试时间X分钟(根据学科实况将X换成数字)。
2.答卷前将准考证号、姓名清晰地填写在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
3.第2页右侧的座位号填写准考证号最末两位数。
然后下面画一横线。
(4)分卷的卷子:(第二层次的标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85分) (4号黑体)(居中)(上空一行)(下空一行)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4号黑体)(居中)(上空一行)(下空一行)
(5)第三层次的标题:
一般写在“得分”“评卷人”方框之后,5号黑体。说明文字比较多的,标题后面的文字用5号宋体。数学一科的(本题满分6分)之类的括号去掉,用5号黑体。已经在总题干中写明了是选择题的,在下层的题干中不再写。
(6)应当画出答题的横线的,要画好。
不画横线的,要注明留空的行数。
怎样让打字员知道这是表示注明表示说明的文字?那就在写的每个字的下面打一个小圆圈。
(7)答案的标题:
荆州市2006年初中升学考试(一行)(行数3)(居中)(2号小标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又一行)(3号黑体)(居中)
此下面也要画一横线。
(8)登分栏的标题一律五号黑体。
要求:试眷卷面和答案卷面总标题以及说明栏、评分栏的字体、字号一律统一。 另外,不得出现一个题跨面的情况特别是跨2、3面或6、7面的情况。
第二,要仔细校对如下内容:
1.文字上的错字、漏字、多字,以及对课文、材料原文的换字。
2.修正有语病、歧义、缠夹不清、罗嗦、重复过多、修饰过多的题干及正文及答案中的语句。
3.句子及文段的标点中的错误及题干标点的错误(选择题题干后面一律不要冒号)。
4.汉语拼音中的错误。
5.“象”、“像”不分及误用“象”字的错误。还有,“画线”不写成“划线”。
6.序号1.2.3.4.及A.B.C.D中(将圆点用成顿号)的错误,“①”后面加点的错误等。
7.标示的横线、浪纹线、圆点、单竖线中错、漏、掉的情况。
8.文面格式中的错误,如,是不是按要求括号居右、标题居中……等等。
9.字体字号的错误。
10.数理化有关符号的错误以及学科的图形纰漏。
11.题目的序号错误及题目序号与答案的序号不一致的错误。
12.答案中的文字与标点等等的校对,且每一题的答案要绝对正确。
13.试卷及答案每页最下方的页码第几页共几页正确与否。
14.年号书写如1999年写成“99年”的错误及阿拉伯数字使用的错误。
15.小分加起来等不等于总分。
第三,校对要求:
1.要学会用校对符号进行校对。
2.共三校或加一校,但总共要校读10遍以上,定稿之前,一定要用朗读的方式将所有的文字再校对一遍,所有的错字掉字多字缺字及语病,一经朗读,全部可以识别出来。
3.拼音一定要反复校读,要对着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校对。
4.课内外语段或全文,要对着课文及课外材料进行校对。
5.校对答案时,一定要将题目与答案对着做,决不能马虎。
6.还要校对评分栏、登分栏是不是没有打印或者有错字。
总之,要达到不错一个标点、不错一个字、不错一个符号、不错一个题的境界。
第四,特别说明:
凡阅读材料的选文,要注意无政治性方面与民族方面的问题,无科学性和知识性错误。
我常常想:
所谓“四两拨千斤”,所谓“举重若轻”,其实都是“力”用得好。
“管理在前”,表现出来的就是“力”用得好的智慧。
挈领而顿,百毛皆顺。
有时候我会悄悄地想:
全国各地的中考命题工作中,还有没有像我拟的这样“管理在前”的文件呢?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