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纪苏就电影《色戒》答《纽约时报》记者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21:01
黄纪苏:社会学家、剧作家,现任《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副主编。曾经编创的剧本:《爱情蚂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切-格瓦拉》
黄纪苏就电影《色·戒》答《纽约时报》记者问
作者:黄纪苏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点击数: 1522    更新时间:2007-11-20
一.参加观摩会的嘉宾持的意见都一致吗?有没有不一样的? 能把这个会叫做“批判会”吗?
据我看,参加会的诸“嘉宾”意见大体一致,但也有差异。例如有朋友认为《色戒》虽然价值观历史观成问题,但艺术水平高超;而我认为这篇小说或这部片子由于基本理路不通,连累得艺术也破绽百出,略无可取。又如有人认为它在底线上伤害了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故应禁演;我则以为,现在的问题不是让不让这部片子上演,而是让不让批评的声音存在。现实中对《色戒》的反应本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可以证诸网络),但反映在纸媒体上却是一边倒的叫好,这既不民主,也不自由。
这个会代表了社会上对《色戒》的一种态度,属于正常的文化批评。“批判会”则是扣文革帽子。他们要扣,就由他们扣吧,除了“文革”“义和团”,他们这么多年也没别的帽子了。
二.您本人是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部片子的?
我的角度很清楚:这是一部打着“人性”旗号、试图以抽象的个体/群体关系来混淆历史是非的作品。它所鼓吹的歪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毁灭,却成就了一段爱情)一旦成立并普及为价值观,中华民族这条船势必沉没,而船上亿万个体、亿万人性的前途不言自明。
三.您对张爱玲的原著有什么看法?
可以说,《色戒》是张爱玲作品中写得最差的一部。张的一些作品能以冷眼峭笔记下晚晴以来一个没落寄生阶级的众生相,虽然境界不高,“可信不可爱”,毕竟有其艺术上认识上的价值。而《色戒》则是张爱玲为自己汉奸历史找合法性的工具,既不可爱又不可信。张如果是一个诚实的艺术家,好汉做事好汉当,她本可以从自己真实的经历入手,客观解剖分析,认真描形画骨,留下汉奸文人的心路自白,也不失为一段信史。但张爱玲毕竟是张爱玲,她做不到这点。一个没落自私、梦想荣华的女子蜕变为汉奸婆娘几乎顺理成章,这样的文学或历史形象不可能为她开脱。她必须把一个抗日之士变成一个汉奸情妇才能达到目的。但这项工程的难度不亚于把白说成黑,方说成圆。这是小说《色戒》从娘胎里落下的致命伤,没出生就断气了。这么一块没生命的骨肉,李安再做人工呼吸也无济于事——搞阴阳采战也没用。
四.国内很多人对电影叫好似乎是有点起哄的感觉,也许普通观众不太会去考虑它的政治含义,您对此怎么看?
“国内大多数”对此片的肯定,确实只是你的“感觉”。一方面,国内不少中产阶级白领在价值和审美上构成成《色戒》这里类作品的社会基础。这可以理解,现在不是一个大危机时代,这些人又最是花红柳绿一族,对思想上不好不坏、表达上不明不白的文艺连续叫好了二十多年已形成条件反射,想不叫好都收不住了。这些人控制了绝大部分媒体,所以他们的声音得以格外地放大。另一方面,也很多人厌恶这部影片,包括我认识的一些学历并不高的“普通观众”,他们的社会存在使他们更容易接近社会的真相,从而对《色戒》表现出爱憎分明的立场。他们属于习惯于沉默或不得不沉默的那一部分人口。另外,网上流传的一群大学生联名上书有关部门,申明他们对《色戒》所代表“黄奸毒”文化的态度,也说明局面远非清一色,把《色戒》仅当艺术片或三级片看的观众比例并不如想当然的那么高。
五.有人说,《色·戒》只是一部文艺作品,也许作家和导演都没有把重点放在政治层面,尤其是李安,他过去的片子都着重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有人说,片子的结局是人物心理发展的自然过程。您对这种观点有什么想法?
个人利益跟家国利益之间的矛盾是最大的政治。这个政治,无论在小说还是在电影《色戒》里,都属于核心灵魂部分。李安在境外对记者说,这样的作品只有他来拍,才有可能通过(国内意识形态检查)。是李安不懂政治呢,还是“有人”不懂李安呢?至于张爱玲,前面已经说过,不重复了。
六.在国家大义和个人情感方面,您觉得文艺作品是否需要有其中的价值取向?如果有,有没有对错之分?如果有,怎样的取向可以说是对的,怎样的算错?您个人也曾创作过话剧作品,您觉得在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都是利益,如果可能兼顾,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得兼,则需要做出选择。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存亡之秋,胡兰成、张爱玲、丁默邨选择了一己的利益,而无数先烈舍生赴难、慷慨殉国,选择了四万万人的利益。是非曲直,谁为泰山谁为鸿毛,这还成问题么?文艺工作者要对中华民族这条船负责,就应弘扬正气,敢于是是非非,不为暧昧装蒜的时趋牵着鼻子走。
七.电影在删节后通过了电影局的审查,您对此有没有想法?您对国内的审查制度有些什么看法?
这部电影的问题,色诱观众是衣,亡国乱史是体。电影局审查的结果,利己害群的价值观历史观沿着院线裸体狂奔,在大小报纸电视的欢呼声中一路飘红,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