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危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6:23:42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百科名片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缩写WMD),指用来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一般针对的是平民,但是也可以针对军事人员。它包括三类武器:核武器(包括放射性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
目录
基本简介发展历史武器分类各方回应
基本简介
一般简称为WMD(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是用来大规模屠杀人民的武器,一般针对的是平民,但是也可以针对军事人员。一般而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具备实用性,因为一旦使用就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会遭到强烈的反弹和灾难性后果。
编辑本段
发展历史
1937年德国在西班牙内战中针对非军事目标进行战略轰炸,“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词在当时只是指这种轰炸行为。由于核武器的威力要比生物或化学武器都巨大,在冷战时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的是核武器。
1991年的联合国安理会第687号决议第一次将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并称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提到了三个相关的国际条约:《核不扩散条约》、《化学武器公约》、《生物武器公约》。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具备实用性,因为一旦使用就意味着对方也将以类似武器回击,伤害规模之大足以摧毁整个人类文明。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词最早出现于1937年,1937年德国在西班牙内战中针对非军事目标进行战略轰炸,“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词在当时只是指这种轰炸行为。由于核武器的威力要比生物或化学武器都巨大,在冷战时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的是核武器。由于核武器的威力要比生物或化学武器都巨大,一些人认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应该只包括核武器。
1991年的联合国安理会第687号决议第一次将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并称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提到了三个相关的国际条约:《核不扩散条约》(NPT)、《禁止化学武器公约》(CWC)、《禁止生物武器公约》(BTWC)。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具备实用性,因为一旦使用就意味着对方也将以类似武器回击,伤害规模之大足以摧毁整个人类文明。
武器分类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词最早出现于1937年,但是今天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般只指以下三种(总称为ABC):
核武器(包括放射性武器)Atomic
生物武器Biological
化学武器Chemical

各方回应
事实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很少被用于战场,因为一旦使用就意味着对方也将以类似的武器回击,最终的后果是无可设想的,伤害规模之大足以摧毁整个人类文明。冷战中这就被称为“相互保证毁灭”(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也是冷战最终没有演变为美国和苏联之间真正的战争的原因。
一般而言,大多数人不欢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担心一旦落入危险的领导人手中所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很多人士都在推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以及对现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销毁。
http://news.sina.com.cn/w/2006-08-04/10559660499s.shtml
“核按钮”曾多次一触即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10:55 汉网
核灾难、蘑菇云,这是人类世界最恐怖的名词。61年前的8月6日和8月8日,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在两颗原子弹燃起的巨大火球中被夷为平地,至少23万生命灰飞烟灭。日本投降了,但这场核浩劫成了热爱和平的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61年后的今天,人们呼唤的“无核化”没有降临,但大规模核扩散的危机却步步紧逼。一些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千方百计谋求核武器,成为“核门槛”国家。印度、巴基斯坦进 行了核爆炸试验。以色列和日本虽未公开进行核爆试验,但以色列早已是公认的具有核武器的国家,而日本则完全具备生产核武器的技术条件。伊朗、朝鲜核问题也是反反复复、波澜不断……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估计,目前拥有制造核武器能力的国家至少有40多个。
虽然自1945年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以来,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真正使用过核武器。但也许你并不知道,“核按钮”曾多少次一触即发,“核幽灵”曾多少次与人类擦肩而过……
日本投降之前
京都和东京险遭灭顶之灾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试爆了世界第一颗原子弹。虽然美国制造原子弹的初衷是针对德国,但欧洲战事在原子弹诞生前已经结束了,于是原子弹的目标对准了日本。广岛和长崎起初也不是原子弹的袭击目标,美军起初选定的目标是古都京都。然而京都从公元794年建立到19世纪中叶都是日本的首都和文化中心,拥有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最后,当时美国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否决了这一计划,决定把京都保留给子孙后代。
在长崎遭原子弹摧毁后的4天,日本将领仍拒绝投降,并考虑采取包括自杀性袭击在内的一些方案来赢得“必然的胜利”。8月14日,裕仁天皇宣布他不能再眼睁睁看着人民忍受煎熬。第二天,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投降非常及时:美军正准备在东京投下第三颗原子弹。
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曾4次险按“核按钮”
1950年5月25日拂晓,朝鲜战争爆发了,这也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核时代初期规模最大、卷入国家最多的一场局部战争。5年前曾炸平广岛、长崎的美国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核大国,当时它已经储备了近300枚原子弹和260多架能投掷原子弹的飞机,而前苏联的研制核武项目才刚刚起步。
在朝鲜战争的第一年,即1950年6月至1951年6月,美军在朝鲜战场上节节失利,杜鲁门政府不仅在口头上发出使用核武器的威胁,而且在实际上采取了4次企图使用核武器的行动,造成了4次颇为惊险的核危机。
1950年7月中旬的一天,10架载有原子弹的B-29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跨越大西洋,神秘地降落在英国领土的基地上。这些原子弹的既定用途是在必要时向前苏联发动核袭击。不到3周后,杜鲁门又派遣了10架B-29轰炸机横越太平洋,降落在关岛,准备在朝鲜战场上“风云莫测和危机来临”时使用核武器。这是帝国主义者首次用核武器直接威胁中国,火药味比第一次危机更浓。
第三次危机虽然短暂,但是比前两次更为严重。危机发生于1950年11月末。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跨过了鸭绿江,而且很快打退了“联合国军”的猖狂攻势。这一“灾难”令杜鲁门惊恐万状,慌忙扬起核武器进行恫吓。他告诉记者,对核武器的使用“一直在积极考虑之中”,甚至称美军战地指挥官将“负责”对核武器的使用。
第四次危机发生于1951年4月初,这是杜鲁门总统任内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核危机。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准备好了一次大规模的地面攻势;而情报显示莫斯科陆军师也蓄势待发。4月6日,杜鲁门决定派遣载有原子弹的B-29轰炸机飞越太平洋。4月11日晚上,杜鲁门向全国发表讲话,警告莫斯科和北京,不要对“联合国军”进行空中攻击,否则就要对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然而,杜鲁门当局的4次核威胁,对中朝军队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朝鲜战场上的地面战斗依然照常进行。再加上各种国际力量和舆论的牵制,美国不得不收回了挥舞的核拳头。1951年6月末,B-29轰炸机和所载运的核武器,悄无声息地撤回了美国。
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核艇最后选择了投降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4艘苏联柴油动力核潜艇受命前往古巴海域与美国对峙。它们不仅装备着大量的常规武器,此外还装备着核导弹、核鱼雷。4艘核潜艇从北极的科拉半岛,设法避过北大西洋海域美国和北约军队防守重重的侦察线,一路驶向古巴。由于这些老式核艇经常要浮出水面补充氧气等各种能量,终于有一次,B-59号潜艇在已接近古巴的海域浮出水面时,被美军部署的反潜艇雷达发现了。
几分钟之内,数艘美军驱逐舰风驰电掣赶来,包围了B-59号核潜艇,无数颗鱼雷、榴弹像母鸡下蛋一样扔向潜艇,然而却又不立即将它击沉,而是像猫捉老鼠一样将它炸得东摇西晃,潜艇上的士兵差不多都被撞昏了。美军的炮击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由于潜艇中的氧气渐渐稀少,许多士兵因为缺氧而失去了意识。到最后,舱内的温度高达50摄氏度。
按照规定,苏联潜艇指挥官只有在经过克里姆林宫或前苏联国防部长的直接命令和授权下,才有权使用核武器。但无法浮出海面的B-59号核潜艇根本无法跟克里姆林宫取得联系。终于,在一次特别巨大的爆炸差点将核潜艇掀了个180度后,指挥官瓦伦丁·萨维斯基上校开始变得怒不可遏,他命令一位专责管理潜艇核弹头的军官立即将核武器准备好,他的手放在了核按钮上。
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美军的炮击声渐渐稀少,B-59号潜艇也不再“直翻筋斗”了。萨维斯基上校长吁一口气,手渐渐离开了核按钮,他的额上全是冷汗,他平静下来,做出一个重大而悲壮的决定,既不发射核导弹,也不发射常规鱼雷,而是命令潜艇浮上水面,向美军投降。如果不是萨维斯基上校在最后关头恢复清醒、放开了放在核按钮上的手指,也许在1962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核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两次动了“核念头”
以色列1948年才获得独立。如果不算目前正在升级的黎以冲突,以色列人在此前已经打了5次仗,即著名的五次中东战争。前3次中东战争,即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1967年的“六·五战争”,每一次都加剧了他们的危机意识。
1973年10月发生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是比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更加现代化的一次常规战争的典型。这次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和军队的培训,是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提供的。在这次战争中,前后出现过两次骇人听闻的核危机。其中一次就在战争初期,以色列一只脚已跨过“核门槛”,差一点将其秘密制造的原子弹扔到埃及人的头上。
1973年10月6日下午2时,埃及、叙利亚两国军队在苏伊士运河和戈兰高地东西两线,突然发动了对以色列的全线进攻。伊拉克、科威特、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沙特阿拉伯、苏丹、突尼斯、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纷纷派兵参战,伊拉克总统甚至派出其胞弟率领总统近卫坦克师开赴战场。在历次与以色列的战争中屡战屡败的阿拉伯世界群情激奋,捷报频传,而弹丸之国的以色列则腹背受敌,四面楚歌。
在此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色列军方想到了其最后的撒手锏——以色列秘密制造并存放在内格夫沙漠基地中的、全世界尚无人知道的13枚原子弹。在国防部长达扬的请求下,以色列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并通过了使用核武器的决议。以军将部分核弹头装在F-4E鬼怪式战斗轰炸机上,将部分核弹头装在杰里科地地导弹发射架上,并准备向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等城市发动核攻击……全世界已不知不觉地处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以色列迪莫纳反应堆生产的以钚为原料的原子弹虽然“十分原始”,但每一枚的破坏力,都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那两枚原子弹爆炸力的总和。以色列甚至准备对埃及建造在尼罗河上的世界最高水坝——阿斯旺大坝用原子弹予以摧毁。根据以军方测算,一旦大坝被原子弹摧毁,汹涌澎湃的洪水将使埃及所有的富庶地区荡然无存。
到底使不使用原子弹?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出于一种政治家的心计和多年国际斗争生涯养成的敏感,她接通了联系华盛顿的“热线”电话。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告诉她,美国情报部门已经发现并正在分析可根本扭转战局的重要情况,以色列只要再坚持24小时就可渡过难关。梅厄更加冷静下来,她顶住了幕僚和军方越来越大的压力,坚决不同意使用核武器,同时下达了“全线死守24小时”的特急命令。一触即发的核按钮终于没有按下。
10月16日,以军根据美国提供的情报,抓住埃军后方防守薄弱的空当,摧毁其用于掩护东岸部队的防空导弹系统、炮兵阵地、指挥所和后勤基地。10月22日,埃军第3集团军的2万多人和200多辆坦克被以军四面包围,埃军被迫全面转入守势。直到这时,以军的核弹头才从发射架被卸下来,世界又一次从核战争边缘侥幸走了回来。
相对和平环境中
“核火药桶”事故频繁发生
核威胁不仅发生在剑拔弩张的战争状态下,即使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差错、事故也可能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一团团“核魔云”,其结果并不亚于爆发一场小型核战争。
莫斯科曾出版过一本由R·法马兹耶编写的《帝国主义:事实与数字》。书中提供了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从1950年至1975年的25年之间,美国核运载工具共发生95次事故。1964年1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险些遭殃。当时有一架B-52战略轰炸机在北卡罗来纳境内失事,飞行员在飞机坠落前将两枚核炸弹抛出。其中一枚氢弹为2400万吨级,爆炸力相当于广岛或长崎爆炸的原子弹的1000倍。更险的是,这枚氢弹的7个起爆装置,在抛出掉落过程中已被打开了6个,如果最后一个起爆装置也被打开,这枚氢弹就会爆炸。
美国学者D·弗利等人编撰的《偶发战争的风险》一书提到过130多次由控制系统引起的核武器事故。1979年11月9日,一次计算机故障导致美国10架截击机紧急起飞,接受的指令是去击落所谓侵入美国的苏联战略轰炸机。1980年6月,由于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北美空军防御指挥司令部曾发出关于一枚苏联导弹攻击美国的信号。美国携带核武器的战略轰炸机因此进入一级战备,甚至飞机引擎也已经发动起来。1980年10月,美国军事力量委员会报告说,仅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由于种种技术故障,北美空军防御指挥司令部就发出过15次错误信号,每次错误信号都显示:美国即将遭到核打击。
1983年9月26日夜晚,莫斯科附近的苏联核预警中心里突然警报声四起,电脑地图上显示:美国核弹头正向苏联袭来!就在这紧张万分的时刻,值班的彼得诺夫中校做出了冷静的判断——计算机出错了。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我的双手抖得很厉害,情况变得越来越可怕:5分钟之内,电脑又显示美国又发射了5枚核弹。”虽然此后查明了造成失误的原因,但并没有杜绝类似错误的出现。
1995年1月25日清晨,俄罗斯西北边境的3个军事雷达站同时发出警报:一枚核导弹正从挪威境内射向俄罗斯!值班将军立即启动核武器指挥系统,分别向叶利钦总统、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通报。叶利钦立即启用了“核按钮手提箱”,密切监视“核导弹”的飞行轨迹。同时,俄全境的战略导弹部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这是俄罗斯总统首次真正启用“核按钮手提箱”。就在发射指令即将下达之际,雷达站却发来消息:根据测定,导弹的落点是接近北冰洋的挪威海域,而不是俄罗斯境内。原来,这是一枚挪威科学家从事极光研究试验用的火箭。
还有一个“小差错”曾经差点引发了美苏核战。1979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夏延山的空军监测基地工作人员突然在雷达屏幕上看到2000多枚苏联核导弹正向美国本土飞来!该基地官员立即向当时的美国总统杰米·卡特汇报,并称总统只有7分钟的时间考虑是否立即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进行拦截。卡特总统立即要求对这个情报予以核实。让人惊讶的是,其他地面情报站的雷达屏幕上却是空空如也,连一颗导弹的影子也没有。原来,不知是谁将一盘摹拟苏联导弹袭击的录像带错误地放进了基地的监测器中——这次假想的核导弹袭击让许多美国军事官员、包括卡特总统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核扩散新时代
核战偶发核爆炸危险增大
苏联的解体,使世界进入了更加危险的核扩散新时代。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掌握核技术、具备核武生产能力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核物料的流通量也在增长。这种情况所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核物料和用于放射性武器材料的失窃和非法挪用,变得非常容易,引发核战争和偶然性核爆炸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
核武器骇人听闻的毁灭力、杀伤力令许多科学家——其中包括最初发明核弹的几个科学家,都深信这样一个事实:人类史前曾进行过一场核大战。美国原子弹计划主持人、被人们称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对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进行过研究。他认为,史诗中记载了史前人类发生核大战的情形。《摩诃婆罗多》是这样描述一种神秘武器的:
这是一枚弹丸,却拥有整个宇宙的威力。一股赤热的烟雾与火焰明亮如一千个太阳,缓缓升起,光彩夺目……这是一种神秘武器,是钢铁的雷电,死神的巨大使者把整个伏里斯尼斯和安哈克拉斯民族烧成灰烬……
虽然史前人类是否发生过一场核大战无法轻易下断语,但这种猜测却是人类忧患意识的一种理智呼唤。它提醒人们:核大战将彻底摧毁人类文明,担心核大战灭绝种族乃至人类并不是杞人忧天。(本报特稿 麦麦)
净空老法师开示
http://hi.baidu.com/canjun358/blog/item/5fd38c0066247c8ee850cdaf.html
我們參觀過長崎、廣島之地,當地的人告訴我們,整整八年地上才長草。看到那個現象,我才明瞭佛經講的「小三災」。佛說小三災的現象是「刀兵劫」,這是戰爭,有多長的時間?七天七夜;刀兵劫之後接著是瘟疫,瘟疫是七個月七天;再接著是飢餓,飢餓是七年七個月七天。我們過去跟日本人打了八年,世界大戰也打了四年,都不算頂級,看到長崎、廣島,才突然想到釋迦牟尼佛講的小三災就是核子戰爭。為什麼?核子彈爆發,七天爆發那麼多顆還得了!長崎、廣島那個地方,還只爆發一顆。而確實被輻射塵照到的人,要能活過七個月,他的壽命才保全,所以瘟疫就是核輻射;飢餓是地上草木不生,真的到第八年才長草。我們從這些地方領悟釋迦牟尼佛講的小三災,就是核子戰爭,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們要如何避免人禍使衝突不要發生?現在大國拼命在製造核武,像美國現在做反飛彈,要如何來防衛。新加坡的「聯合早報」有一段文章說:「大國不必去搞核子防範,因為這個東西沒有辦法防止的。假如有一個核武國家,它不必攻別人,它把自己國家的核子彈統統在一個地方同時爆炸,地球就炸毀了。你怎麼防範法?我不跟你打,我死你也不能活,同歸於盡。」他的想法很有道理,我不攻擊你,我在自己國家爆發,地球就毀滅了,你也死了。而真正聰明的人,是把發展核武這些錢拿去救濟世界貧窮,這都是好事情。何必幹這種傻事!所以,我們今天講的護生觀,是要先護地球上的人類,然後才能保護其他動物,如果人在地球上絕種了,其他動物也不能生存。因此,需要一些志士仁人,共同發心來挽救這個劫難。
「天災」是天然災害。天然災害從何而來?也是人心感應來的。佛在《楞嚴經》講得很好,水災怎麼來的?水是貪心感應的。這些年來地球上到處發生水災,這是一切眾生貪而無厭的感召。佛講:「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我們居住的環境,環境是隨著人心轉。所以,人心善,風調雨順;人心不善,災難就來了。因此,不要認為天然災害與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沒有關係,那就大錯特錯!動物、植物、礦物、我們這個星球、自然環境,乃至於星球在太空當中的運行,與我們的思想造作都息息相關,這是真理,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一定要存心善良,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要去除貪心,放棄自私自利,起心動念要為社會想、為眾生想。
一個人生活在世間,目的是什麼?沒有一個純正的目標,你的生活有什麼意義!學佛的人非常幸運,明白了佛在經教裡面的教導,人生純正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求覺悟。「佛」是覺,學佛就是學覺悟,求佛就是求覺悟,成佛就是成就覺悟。覺悟把自己的境界天天往上提升,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清楚了,你就覺悟了。古今中外的大聖大賢無一不是求覺悟,人生的意義是覺悟之後能與一切萬物萬法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人生多快樂!
人生的價值,以佛法講是「弘法利生、續佛慧命」,也就是捨己為人,培養繼起的人才。如果你自己一生做得再好,死了後繼無人,你的成績等於零,沒有價值。我今天推動「佛陀教育」,我死了之後,如果沒有人再推動,我的事業等於零。若我死了以後,還有學生繼續再推動,代代有傳人,代代都不斷,這叫價值。孔老夫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後」不是指兒女,是指後繼有人。一代比一代殊勝,這是真正有價值,哪一個行業都是如此。在中國最值得人尊敬的,所謂老字號、老招牌,祖傳多少代的,一提起,這個信譽好,是「祖傳的」,那叫後繼有人。
今天環保的問題,一定要建立共同環保意識,就是認識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認識到眼前的危機。佛跟我們講,水災是貪心感召的,火災是瞋恚感召的,風災是愚痴感召的,地震是心地不平感召的,這些都有因。佛經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地平如掌,沒有高山,人民心平等沒有高下。我們世間人心不平,所以大地不平。我們最近在澳洲也發現,澳洲沒有很高的山,大部分都是平原,一望無際。澳洲人少,人民非常厚道、純厚,高下之心不嚴重,所以就沒有什麼高山。因此,覺悟的人一定要認真努力傳播神聖的教誨,並建立共識化解世間的劫難。21-90-87
日本政府宣布正式启动销毁遗弃在华化学武器
http://internal.dbw.cn/   2010-09-01 17:15:55
订东北网手机报,移动发TX到10628007,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新华网南京9月1日电(记者孙参)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启动仪式9月1日在南京郊外举行。日本内阁府副大臣平冈秀夫代表日本政府宣布正式启动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
中国政府代表、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代表、技术秘书处特别项目办公室主任克日什托夫·帕图雷伊应邀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中日两国有关主管部门代表及江苏省有关领导应邀参加。
平冈在致辞中表示,日本政府根据《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规定和日中两国政府有关备忘录的精神,一直以来努力推进处理遗弃化武工作。今天在南京启动销毁,标志着处理遗弃化武工作由挖掘回收进入销毁的新阶段。这对日中两国来说具有深远意义,也是日中双方有关人员长年努力的结果。日本政府今后将继续采取有关措施努力加快销毁进程。
张志军在致辞中表示,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期间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尽早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有利于消除其对中国有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和危害,有利于弥合中国受害地区人民遭受的战争创伤,有利于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张志军表示,中方在要求日方早日全面彻底地销毁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同时,也为日方在中国开展销毁工作提供了积极协助。经过中日双方多年共同努力,处理日遗化武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天举行的启动仪式,标志着销毁日遗化武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希望日方以此次启动销毁为契机,继续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在确保人员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销毁工作进度,按照《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中日两国政府关于销毁中国境内日遗化武的备忘录》有关规定,早日全面彻底地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
仪式结束后,出席仪式人员一同参观了南京郊外的日遗化武销毁作业现场及设施。
作者:    来源:新华网     编辑: 宋巍
http://internal.dbw.cn/system/2010/09/01/0527023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