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大奸似忠,大伪似真” 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08:08
昨日新版三国曹操说刘备“大奸似忠,大伪似真”。此话虽然是“戏”言,然当时对我真如醍醐灌顶。很多事情在那一刻豁然开朗。这都要怪我是个粗心又不求甚解的人,无论看文学作品或看哲学论著,表面上是看了却并没有真正看到心里去,也没有真正去体会。这样明显的文字,看过多遍三国,却从未曾领会。
曹操攻占徐州之时,袁绍、袁术均不肯救,而刘备随弱小却借公孙瓒的战将赵子龙前去营救陶谦的徐州之围。表面上是忠义,其实是觊觎徐州,打了一张“亲情牌”。曹操围攻数月未得,而刘备却用“义气”二字轻取徐州,使陶谦亲自让贤给他做徐州牧,可见此人心机城府之深。人都说曹操为乱世之奸雄,而我却觉得刘备比曹操更奸,不愧“大奸似忠”。而他“忽悠人”的本事也远胜赵本山,不仅正常人都给忽悠瘸了,连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也被其“忠”所累,辛苦一生只得一“出师表”的下场。刘备命好,遇到张飞这样没脑筋的莽夫做前锋,得到关羽这样忠义的哥们儿为主将。后又以所谓“忠义”忽悠住赵云为他出生入死。而这些人都是死在刘备的“大伪”之下。所以说信仰这种东西很可怕,要想统治一些人,必须先控制人们的思想。让人觉得为其卖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我看刘备同志的政治思想工作做的非常到位,也就是他说的那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

   而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呢?在过去的一些时候,我也曾经十分相信过一些人。并多对其充满崇敬和爱戴,即使发现很多漏洞也仍不肯相信其是“伪君子”,依然为其寻找诸多理由,来劝慰自己,宁愿一辈子相信丫是真君子。而再次看三国,才稍稍明白其实“伪君子”只要是“大伪”便是真君子,小伪则会成为“伪君子”。世上拿有真真的君子呢?以前看起来我真的是错了,错在把人分为黑白两种,而真正的人类却是在“灰色地带”。

    诸葛先生说的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天时、地利、人和”。曹操顺应天时,他和刘备说:“乱世出英雄,生逢乱世本应悲苦,而我辈如不生于乱世,你只能织席贩履,我只是一个宦官之后,小小的骠骑校卫。正因为生逢乱世,方可有所做为,成就一番大事业”。可见事情没有一定性,并不一定身处逆境就一定是坏事。或许逆境就是机遇,全部混乱才可以痛下决心,放手一博。

   孙权则占有地利,以长江为天然屏障,占有东吴九郡。但其父兄早亡,年幼便承担重任,虽有谋略却胆色不足。虽掌握最多的优势,但正因为富有而不能冒险,由于懂礼而不能藏奸。孙权高贵的出身和良好的教养反而使其错失很多良机。所以说优厚的资本并不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利润。投机这种东西,大多是“空手道”中人更擅长操作。本钱越多,越怕失败,本钱越少,越是勇猛。

   刘备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只能靠骗术,骗术的高超之处在于“攻心”。所谓人心就是思想。思想很重要,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政权不是依靠思想来进行统治的。所以其为自己先做了套装潢来装饰门面“我乃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之此一句就把自己的身份提高到了皇族,并为其招兵买马做足了正义的门面。让投奔之人个个都觉得自己是正义之师,并“匡扶大汉”为己任,于是刘备占尽“人和”。然刘备真的是想匡扶大汉吗?刘备称帝并没有继续西汉的年号而是另立国号为“蜀”并传位给自己不成气候的儿子。刘备另一则法宝靠“眼泪”刘备善于哭泣,以柔克刚。表面上刘备很忠厚宽仁,实则手腕很“硬”大智者若愚,这就是“大伪似真”。后世人人称颂刘备而贬斥曹操,其实其目的一致,都是窃国贼而已。而我觉得曹操更为率真,其谋略和胸怀尤在刘备之上,但他却无法作到“大伪”而被后人误会为“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