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未来的命运大猜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41:05

  一、西印第安的沦陷

  一四九二年十月初的一天,为了寻找黄金的西班牙海军上将哥伦布率领的船队驾驶着长约100英尺的圣玛利亚号和另外两艘帆船从非洲的加那利群岛出发,经过三十三天的艰苦航行横跨大西洋来到了一块新大陆。哥伦布以为这片新大陆就是他想象中的亚洲大陆,于是就把它称作印第安。后来又有人将其叫作西印第安。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里,欧洲各国的殖民主义者纷纷赶来这块后来被称为美洲的新大陆,用武力驱逐和屠杀曾经热情欢迎和帮助他们的原主人—印第安人,包括开创性地使用生物武器如天花病毒等。最终喧宾夺主鸠占雀巢,成了新大陆的新主人。

  美国教授霍华德·津恩在他的著作《美国人民的历史》中说道:“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的时候,这里广袤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着7500万各族人民,其中在北美大约有2500万。由于土壤和气候各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部落文化,当时他们大约有近两千种不同的语言。” 其中居住在墨西哥北部的印第安人就有1000万之多。虽然经过五百多年的生养繁殖,到今天整个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只有三千万人左右。

  津恩教授感叹道:“500年前欧洲人侵略美洲大陆印第安土著居民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它是一部征服史,一部奴役史,也是一部死亡史。但在美国儿童的历史教科书里,它却被美化成一次不流血的英雄冒险行动,并把它一代又一代地灌输给孩子们。它还被冠以“哥伦布日”的美名加以庆祝。”

  他问道:

  “人类的进步为什么要以种族的灭绝为代价?”

  为什么?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担任过美国的陆军部长、密歇根州州长、驻法大使,后来又成为总统候选人的刘易斯·卡斯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一生都在努力奋斗,目的在于获得众多的荣誉、权力或其他一些东西。占有这些东西意味着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实现。这些努力共同促进了社会进步。但是在一个由野蛮人构成的社会里,这种进步并不多见。” 他还说道:“他们[印第安人]是一群未开化的人。他们依赖狩猎来获取贫乏而不稳定的生活资料,以图生存。他们不能与文明社会共同生活。”

  这正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典型理论:一个自命的优秀民族有权将一个生活方式不同的种族定义成 “野蛮人”,然后以其不能与“文明社会”共同生活为理由心安理得地将其赶尽杀绝;最后以占有牺牲者的财产来奖赏杀人者“无比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个奖赏才是真正的杀人目的。因此,印第安人和其文明是在扩张主义宗教和思想指导下贪得无厌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牺牲品。这样的悲剧发生于过去,还将发生于未来。因为造成战争和种族灭绝的扩张需要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将变得愈加迫切。

  当资本主义的欲望自由成功地拆除了一切人性和道德的樊篱后,人类的社会行为不再存在如古代东方世界中那样的以信用和条约维护的国家边界。今天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普遍的利润危机已经使人类对这个有限星球上的有限资源、劳力和市场的争夺达到这样一种你死我活的程度:不是我的就是你的。有着五百年成功的扩张传统和骄傲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们不难接受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如其让你我半饥不饱,不如让我再次吃掉你。于是,原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经过新的包装后正以推行民主自由的借口为建立新秩序的新扩张鸣锣开道。

  二、殖民扩张的第一阶段—掠夺性扩张

  一部资本主义史就是一部扩张史。资本主义之所以比以往一切社会更具有持续的侵略性和扩张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前所未有的工业生产力能够创造出更先进的征服工具和超出国内需要的产品,从而不得不为不断产生的剩余产品寻找国际消费市场。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过两种基本的扩张阶段和殖民方式:资本主义早期的侵略掠夺即原始的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发达时代对市场和廉价劳力的争夺。这两种方式没有明确的过渡边界,并常常混杂在一起。以掠夺财富和土地为目的的侵略扩张自人类社会存在以来就时常发生;它与人类与生俱来的贪欲有关。然而,资本主义使这种原始的扩张变成一种以文化、技术、经济和制度的巨大优势或梯度为强大动力的全面征服,包括文化灭绝或种族灭绝。由于这种优势,在资本主义征服的过程中很难发生逆向同化的现象—如在古代东方国家中发生的征服者被被征服者同化的事例。这种优势也使征服者得以美化他们残暴的野兽行径。用十九世纪末美国海军上校马汉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一种推动人类文明和种族进步的运动,美国作为世界伟大民族之林中的一员,决不能落伍。”。历史证明,美国的确没有落伍。

  新大陆的资本主义发展比旧大陆晚两百多年。但新大陆孤立的广袤领土为美国的掠夺性扩张提供了施展武力的广阔天地。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独立后,很快便开始了扩大美国版图的扩张事业。一边用武力、欺骗和威胁占据西部印第安人的大片土地,一边与欧洲老牌帝国主义者争夺殖民地。在1812年开始的开拓北疆的三年美英战争中一无所获后,转而南下进军墨西哥领土。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作好了战争准备的美国以墨西哥军队挑衅已经非法进入墨西哥的美军为由发动了美墨战争。在双方兵力巨大悬殊的情况下持强凌弱,吞并了大半原墨西哥领土,包括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犹他州、内华达州、加利福尼亚州,以及科罗拉多州的一部分。随后在美西战争中顺手牵养吞并了夏威夷,最终使美国的陆地领土比独立时扩大了十三倍。津恩教授写道:“所有这些侵略行为都贯穿着这样一种观念:美国将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民主和自由的福祉。这种观念掺杂着种族优越感,掺杂着对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美丽富饶的土地的向往,掺杂着参与横跨太平洋两岸商业活动的强烈愿望。1847年,《纽约先驱论坛报》指出:‘在几年之内,无所不能的美国能解放墨西哥人民,给他们以新生;我们认为,教化这个美丽的地方是我们的神圣使命之一。’”

  三、殖民扩张的第二阶段—市场扩张

  在美国履行掠夺行扩张这一神圣使命的同时,美国南方的奴隶制和北方的奴工制为美国农业和工业资本家创造了巨大的利润,并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速度超过了旧大陆上老牌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这时,美国的扩张开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用武力为美国的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1853年,海军准将佩里指挥美国战舰强迫日本向美国开放港口和市场。为获得这些商业利益,美国海军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三次来到日本,在附近进行过几次海军示威和两次海军登陆行动。这种情景使人想起最近美国海军在东海和南海进行的演习。

  根据津恩教授《美国人民的历史》,十九世纪末美国有百分之十的产品需要销向海外,总值为10亿美元。同时,美国还要大量出口棉花和石油。到1891年,洛克菲勒家族标准石油公司的煤油出口量占美国总出口量的90%,控制了世界市场的70%。“门户开放”的思想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主旋律。年纪大一点的中国人也许还记得解放后中国广大农村还在使用的煤油灯—美孚灯。美孚两字就代表美国的标准石油公司。

  这时,商品生产中的无限生产和有限市场之间的根本矛盾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而日益突出。1897年初,印第安纳州参议员贝弗里奇就宣布:“美国工厂所生产的产品超过了美国人民的需求;美国土地生产的粮食同样供过于求。命运为我们安排了扩张政策,世界贸易势在必行,美国必须主宰它。” 处于世纪之交的美国第二十五任总统麦金莱坚定地表示:“我们要为我国的剩余产品寻找海外市场。” 从那时起,这一思想就成为美国一百多年来的国际政治中延续至今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著名的扩张主义者麦金莱在为美国制定第二阶段的扩张路线时,从一开始就高瞻远瞩地把目标指向太平洋彼岸的东印第安—古老的亚洲大陆。当时横渡太平洋所经的主要岛屿,如关岛和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夺取这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西进跳板,美国不惜苦心孤诣地挑起美西战争。并在战争之前,就已在香港和日本为进攻太平洋上的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准备好了军事基地。美国商业部外贸司司长在谈到当时的情况时指出:“美西战争只是美国所有的海外扩张运动之一。海外扩张立足于这样一种情况:工业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国内消费能力。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海外扩张便不可避免。”

  1898年2月15日,停靠在古巴哈瓦那港的美国军舰“缅因”号爆炸沉没。虽然至今未能找到真正的原因。美国却以此为借口于4月25日向西班牙开战。由于事先早已作好大量的战争准备,毫无戒备仓促应战的西班牙不到四个月就战败投降。美国接管了古巴的铁路、矿产和制搪业,还占领了古巴在加勒比海的近邻岛屿波多黎各。美国当时没有兼并古巴,因为它不是美国主要的战略目标。美国的主要目标在东印第安。1898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兼并夏威夷的决议案,并占领了通往日本航线上的威克岛和西班牙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关岛。1898年12月,美国与战败国西班牙签订了城下之盟,以区区20万美元的价格从西班牙手中正式接管了关岛、波多黎各岛和菲律宾。

  美西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中国这个东印第安。这一天机被当时的美国参议员一语道破。1900年l月9日,美国参议员贝弗里奇在参议院发表演讲时说道:“总统先生,时代要求我们坦率。菲律宾永远是我们的……而且在菲律宾之外还有不可估量的中国市场,我们不会从这两个地区撤退。……我们不会放弃我们的职责,即上帝赋予我们种族的神圣使命——教化世界上的受托管者。” 西班牙投降后两年,美国便加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美孚灯也随着美孚煤油进入了中国。在国民党时期,新兴的港口城市上海成了美国冒险家的乐园。然而在夏威夷成为美国最后一个州之后,美国的扩张已不再以吞并领土为主要目的,转而致力于用炮舰敲开亚洲国家的贸易大门,推销美国的产品同时控制和搜刮包括中东的石油在内的各国的廉价资源。

  二战后,美国以战胜国的地位控制了日本,而原来的殖民地菲律宾则获得了独立。从波苏战争开始就让欧美殖民主义者们一向垂涎不止的大国苏联奉行斯大林的平行市场政策,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远远地拒之门外,斯大林本人也因此被西方国家视为万恶不赦的希特勒第二。而当时的印度以及周围的缅甸、马来亚、新加坡、文莱等国还是美国的盟友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印度独立后仍然为英联邦成员国。由于两百年来受尽殖民主义者的压迫,印度独立后始终奉行不结盟政策。而当时的东南亚的印度支那国家主要是法国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是荷兰的殖民地。新中国成立后,倒向苏联的中国同样把西方势力逐出大陆,美国只能与国民党控制下的台湾建立联系。翌年,美国利用北朝鲜进攻南韩的机会带领联合国军于仁川登陆,企图帮助南韩统一朝鲜半岛。没想到中国出兵又把联合国部队赶回到三八线。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法国撤出法属印度支那。几年后,美国便以各种理由入侵这些国家,直到1975年越战失败而撤出。

  四、从殖民地到救命地

  从十九世纪末美西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迫使美国从来没用停止过向东印第安的海外扩张。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算作第一个阶段,其间主要是建立西扩的中途基地和参与瓜分中国的沿海城市。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越战失败撤离亚洲算是第二阶段,主要是占领战败国和受拾欧洲老殖民主义者留下的残羹。由于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美国战后对亚洲的主要军事扩张遭到了失败,而以和平方式进行的扩张取得了进展。这使得美国在越战之后的第三阶段扩张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和平手段,直到911事件后出兵阿富汗。

  中国自邓小平执政之后,为了引进外资和技术加速经济发展,主动向西方世界敞开了国门。过去帝国主义需要用炮舰才能打开的门户,今天却以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外投资。同国民党中国只大规模开放沿海几个城市的情况相比,共产党中国是全国开放。照理来说,美国等西方国家应是大喜过望,从此对中国恩爱不尽。但是,在短短的蜜月之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反而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围堵和政治颠覆,甚至主动设立种种贸易壁垒限制贸易的自由进行。更有人得陇望蜀,以“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建立“美中国”,幻想使中国成为美国的国中之国。这其中可以列出多种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日益觉醒和壮大的第三世界里,美国哪怕是和平地对自主国家的经济扩张都需要维持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迫使对方作出最大的让步来平衡本国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利润,同时最大程度地限制其他地区大国发展成世界强国。

  资本主义第一阶段的扩张是成本最低、获利最大的,因为扩张者面对的往往是手无寸铁或只有原始工具的人群,甚至还可能是正在热情欢迎他们的人。几十个人几条木船就可以满载而归。直到十八世纪末,荷兰控制南亚若干殖民地的只是东印度公司这样一个私人公司。进入十九世纪后,帝国扩张中的私人集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帝国的霸业需要国库的大笔军需开支才能维持,而成败需要靠上帝的特别眷顾。因为这时的扩张者已经有了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有作为猎物的不发达国家,还有与他们同样发达的狩猎国。十九世纪为争夺北美加拿大领土的英法战争和美英战争,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势均力敌的地区强国间你死我活的较量。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抗又为帝国扩张增加了新的色彩,即以意识形态对立为借口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军事上的全面对抗。其最终目的是要打败斯大林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平行市场理论,迫使东方向西方开放门户。

  二战后整整四十年的冷战,其中固然夹有热战,是整个西方世界有史以来受伤最深的一场战争。为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竞争制度的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破天荒地提高包括失业补助、医疗保健和住房补贴等方面的社会福利,放宽对工会组织和罢工的限制,制定和完善民权法案等。同时在国际上塑造和平平等的文明形象,使许多殖民地国家乘机获得独立。到热战失败后获得所谓的冷战胜利时,美国不仅赔光了政府两百年来的流通积累,而且欠下了天文数字的内债和外债。同时使整个社会生产的利润消失。如果美国不是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可以用人为的货币贬值来转嫁危机,相信它在越战失败之后不久就会崩溃。不幸的是在社会主义阵营分裂后,实力不足又内部腐败的苏联首先解体。其后的西方尤其是美国被所谓自由主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立即右转,重新放任资本剥削(包括各种放贷和证券市场舞弊)、鼓励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和变本加厉地扩大贫富差异,致使新世纪初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和个人破产。与此同时,在凯歌中旋昏了头脑的美国在国际上提出人权大于主权和先发制人的口号,增发国债同时进行两场战争。其结果是在突发的金融危机后导致利润危机的总爆发。

  西方国家表面上的冷战胜利并没用真正打开俄国的市场。亚洲第二大国印度虽然有巨大的人口,由于其东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西方商品的消化能力十分有限。中国的门户虽早己开放,由于中国所想要的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受到西方国家最严格的限制,以及大量迁移到中国的外资企业必须把产品返销到西方国家,西方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年年都是赤字。虽然外资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人力和自然资源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西方国家的政府却没用从中获得预期的利益,反而税收减少债台越筑越高。即便如此,资本家要求他们出钱选出的政府不断地增加军费开支和全球军事威摄,以保障他们最大的商业利益。当西方国家的政府借钱或印钱拯救国内经济解决失业问题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了大财的资本家不仅不帮忙,而且不断反对政府加税,扩大贫富差别,裁减工人,想方设法地把危机造成的灾难推到工人和国家头上。

  如果以前的扩张政策是为了更多的经济利润,那么在利润危机发生之后的今天却是为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继续生存。昔日的殖民地上升为救命地。从这块救命地上榨取最高利润不再是一种期望和选择,而是为了保命必须完成的任务。正如过去需要用炮舰轰开国门一样,进了国门还须用炮舰开拓更大的市场,威胁和逼迫救命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包括降低汇率等。就这样,自称民主的美国需要依赖“专制”国家而生存,这是“专制”国家给“民主”国家一记响亮的耳光,也使民主强国的谎言不攻自破。原来美国的强盛靠的是资本家私法专制下的奴役。虽然美国所谓的“民主”制度没用改变,当美国人口趋于饱和减少廉价劳力进口后,便立即出现利润危机,只好转移国内的制造业到劳力低廉的“专制”的外国。全球化不过是使奴役得以继续的借口罢了。既然民主的幌子已经救不了命,就回到帝国主义的炮舰上来吧。

  五、东印第安—一个历史的隐喻

  不幸的是,今天的东印第安已不是昔日的用树叶裹着的西印第安。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时代已经过去。于是美国—实际上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的保镖—的炮舰经济陷入了有史以来最深暗的旋涡:以高度现代化的军事保驾政策在远东和中东市场上所获得的商业利益在军备竞赛炽热的时代愈来愈不能弥补日益高昂的军费开支。显型的或隐形的军事扩张从原来一本万利的盈利行业转变成新的亏本行业。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的巨大花费不是为美国经济的末日黄花浇灌养分而是雪上加霜。这种趋势如果不是因历史的偶然事件而逆转,西方资本主义现行制度的末日便指日可待。为了维护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迫使东印第安大陆开放或以战争制造更大的市场。那么,具体的策略又有那些呢?

  有着丰富的征服经验的美国不难从成功征服西印第安的历史中找到足够的启发。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与西印第安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当美国人力图重演西印第安历史的时候,为了知己知彼,我们也来重温一下津恩教授的《美国人民的历史》。切莫以为这只是西印第安的过去史,它可能还是东印第安的未来史。书中写到:“从阿迪朗达克到大湖,即今天的宾夕法尼亚和上纽约之间的地区,居住着势力最为强大的来自东北方的易洛魁人。在易洛魁人的村庄里,土地归部落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狩猎,收获的东西大伙儿平分”。” “无数的证据证明,温文和善、爱好和平是印第安人的天性”。“所有这些,都同由第一批殖民者带来的欧洲人的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欧洲,那是一个贫富悬殊的世界,一个受到神权、政府和男性统治的世界”。

  由此可见,东西方印第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然道德和共产生活,尊重友谊平等,热爱和平和睦。但是他们缺乏社会学性质的宗教并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经济特征和尔虞我诈的商业本质不甚了然。这种文化上的相似不是偶然的。考古学和人类学专家认为,印第安人的祖先来自中 国北方。大约是在4万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或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到达美洲的。这些原属居民的美德和缺点在殖民主义者那里便被翻译成幼稚、轻信、懦弱和无知。他们曾一次又一次、并希望一次再一次地证明这句古老的德国谚语:“走向地狱的路是用善良的意图铺成的”。将这些民族引向地狱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他们的善良轻信来分化、挑拨、欺骗和威胁他们服从殖民主义者的命运安排。

  1.分化

  对一个公有制社会来说,分化它的体制是征服它的第一步。津恩教授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1814年,杰克逊(后来的美国第七任总统,民主党创始人)强迫印第安克里克人签订了一个条约,夺取了克里克人一半的土地。这个条约结束了印第安人的土地公有制,承认印第安人的土地个人所有权,造成印第安人内部分裂。它还用土地收买一些人,使另一些人一无所获。通过这种办法使他们相互竞争、欺诈。而这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性。正如老一代杰斐逊党人所说的:帮助印第安人进入“文明” 状态,进而操纵印第安人。

  财产和权力分散的社会很难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族的侵略。这一经验后来被再次用于瓦解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在公有制被破坏严重的一些东欧国家,内部的权力斗争致使国家灭亡或解体。

  2、挑拨

  利用社会的内部矛盾或与邻居的矛盾引诱对方互相内斗,以便从中渔利。例如,在卡罗来纳州,白人的数量远远少于黑奴和印第安人。卡罗来纳州的白人统治者们意识到:“要切断印第安人和黑人之间的联系,以免本来人数就占优势的那些家伙们给我们造成巨大的威胁,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他们各个击破。”因此,法律规定自由的黑人不允许到印第安人的领地中去。而在与印第安人的协约中,又立有明确的条款,要求印第安人必须遣返逃跑到他们那里去的黑奴,以此制造黑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矛盾和仇恨。这类挑拨手段还被用来离间印第安人,以便白人对他们拉一派打一派。

  今天,美国正忙于挑拨中国内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资助藏疆的独立分子反对中国政府。还挑拨知识分子与政府对抗。同时挑拨中国周围的国家抗衡莫须有的中国威胁。如果中国发生内乱或与邻国发生战争,这将是对美国最有利的事件。

  3、欺骗

  现代社会的交易和交往很大程度上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利用所谓的信用进行欺骗常常可以轻易得手。津恩教授的书列举了大量美国人以条约和承诺欺骗印第安人,最后又毫无例外地一一践约,空手套得大片土地。这一手段的使用最频繁,收效也最大。在后来的美墨战争中也屡试不爽。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举,只能抄一段1832年印第安黑鹰族酋长被俘后悲壮的声明:

  “白人每年都来此欺骗我们,夺走我们的土地。……白人是品行败坏的教师,他们传授虚伪的课本和虚伪的行为。他们表面上对可怜的印第安人报以微笑,实际上却是以此来欺骗我们。他们与印第安人握手表示友好,以博得印第安人的信任。他们迷惑印第安人,欺骗印第安人,勾引印第安人的老婆。

  白人没有剥下印第安人的头皮,但他们做得更坏——他们毒害印第安人的心灵。

  再会了,亲爱的部落!再会了,黑鹰族。”

  一百五十年后,白鹰族酋长原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抱怨说,英国、德国、法官和美国在1990年德国统一后对他承诺,“绝不会让北约扩张哪怕一英寸”;“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东欧国家都不可能加入北约。”后来戈尔巴乔夫责问美国官员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你应该明白我们不会履行这个诺言的。在尔虞我诈的社会里,被骗上当除了证明自己愚蠢还能证明什么呢?信用在利益面前是可以一文不值的。

  在今天的中国,美国信用仍有着巨大的市场,使美国能够不断从国债,房债、股票和期货等市场上骗取巨额利润。中国相信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结果是买什么跌什么,卖什么涨什么。市场既然可以受自由交易的影响,为什么就不可以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呢?美国有那条法律限制操纵市场了?中国精英的一切梦想都建立在美国莫须有的信用上。而这个信用也只是交易的商品用来骗钱的。

  至于美国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连自己都救不了,何以度人?但却有人相信,并愿意为这个美丽的谎言甘当300年殖民地和亡国奴。

  4、威胁

  在有实力可以给对方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况下,威胁常常发生作用。因此美国从不放弃开发最先进的致命武器保持其威摄力量。美国有上万件核武器,只有疯子才能想到的数量,再次证实了殖民主义者“无比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是美国敲诈别国的资本。精明的资本家是不愿做赔本生意的。而分化、挑拨和欺骗之所以发生作用,正是同背后的威胁有关。

  最近美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军事演习正是这样一种威胁,目的是要中国开放更大的市场,出售更多的资源。因为这已不再是发财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放弃的可能性不大。在危机开始,奥巴马政府曾希望在他的经济刺激计划下能起到作用。现在希望愈来愈渺茫,美国的选择余地也愈来愈小,不得不加大威胁的份量。

  六、上帝保佑

  五百年前来到南美州的第一位欧洲人哥伦布把美洲大陆误解成亚洲大陆。这个美丽的误会是不是一个历史的隐喻,暗示着东印第安人将会重蹈西印第安人的悲惨命运?对此,我无可奉告。但是,如果认为今天满口民主人权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再像野蛮人那样肆意杀戮,那就又是上了西方媒体的当,暴露出印第安人灾难性的秉性。可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杀戮是被杀者和其同情者强加给杀人者的罪名。杀人者从来就没有真正承认过。他们所作的不过是为了证实文明和进步所必须的“无比丰富的想象力”。 

  在《美国人民的历史》一书中关于美军在菲律宾战争中的行为有如下的描述:

  1901年11月,《费城记事》的马尼拉记者报道说:“……我们的士兵是如此残忍,他们大开杀戒,从10岁以上的少年开始,无论是男人、女人、孩子,无 论是犯人、俘虏,也无论是起义者中的积极分子还是行迹可疑的人,全在被灭绝之列。当时盛行的观念是,菲律宾人几乎不如一条狗……”

  在马尼拉,有人指控一名海军少校利特尔顿·沃勒在萨马尔岛上,未经审判就枪杀了11名毫无防备的菲律宾人。另一位海军军官提供了证词:“利特尔顿·沃勒少校说过,史密斯将军曾下令让他杀人、放火……当时没有时间关押犯人,所以少校要将萨马尔岛变为茫茫荒野。沃勒少校请史密斯将军规定被枪杀者的年龄,司令 回答:“10岁以上的所有人。”

  反帝同盟公布了当时在菲律宾服役的美国士兵的信。来自堪萨斯州的一位陆军上尉在信中写道:“据估计,卡洛奥坎可能有1.7万居民,12名堪萨斯士兵对该地进行了扫荡,现在这里已没有一个活着的本地居民。”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对菲律宾战争作过如下评论:“我们已平定了岛上成千上万居民的反抗,掩埋了他们的尸体;我们破坏了他们的土地,烧毁了他们的村庄,使他们的寡妇、孤儿无家可归……于是,凭借上帝的频频眷顾(这是政府的习语,不是我的),我们成为世界强国。”

  非基督教国家的人民也许不能理解这最后一句话的真实含义。请翻开西方文明的起源“旧约”吧。剔开以后的传教士们添加的醉人的酒精佐料,包含西方文化真谛的是前五书。从那里,我们可以频频读到“上帝的眷顾”这样的文字。它告诉全世界以色列是受上帝眷顾的国家,因此它将永远统治整个世界,并可以奉行上帝的旨意对叛逆的国家进行惩罚直至灭绝。

  请注意:是永远—不只是过去,而且是现在和将来。违反了这个旨意本身也是要受惩罚的。于是,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美国要惩罚伊拉克时,我们又屡屡听到上帝忠实的仆人美国总统的提示:

  “上帝保佑美国。”

  是的,只要有上帝的保佑,一切都可以以上帝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