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那点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04:36

古代高考那点事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关于时间

         乡试 由取得“生员”资格的人参加,是在各省省城(或京城)举行的考试,每三年一次。因多在秋季举行,又称“秋试”。考中者便称为“举人”,也就是“中举”了。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 由各省的“举人”会集到京城举行的一种考试,也是每三年一次。因多在春季举行,又叫“春试”。考中者称“贡生”,意思是贡献给皇帝选用的“生员”。考中第一名的叫“会元”。         殿试 由取得“贡生”资格的应试者参加,进京入朝上殿,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考试录取的人十分有限,只取三甲,各甲只取三名。凡考中各甲头三名的都称为“进士”。考中一甲第一名的叫做“状元”,又称“殿元”、“鼎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朝考 在清代,殿试之后对进士们还要再进行一次“朝考”,特派朝中大臣阅卷,然后根据殿试的名次和朝考成绩,由皇帝分别授予官职。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中了状元,就等于做了朝廷的官了。  关于准考证                由于古代不具备照相技术,“科举准考证”是用文字来形容考生身高、长相等外貌特征的。一个清代准考证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用“面形圆”、“面色紫”字样来形容考生的脸型及肤色;用“身中”形容考生的身高;用“有鬓”来形容考生面部的其他特征。“准考证”上还专门注明:“其五官另有疵疾之处均要注明”字样。


关于作弊

         因为科举及第相当诱人,有前程,有美女,考生自然会想着法子提高成绩。为此,会去作弊,投门子,通关节,行贿考官。朝廷为严肃考纪、维持公平公正,常会出台严厉的反作弊反行贿规定。进考场前对考生进行搜检,就是其中的一招。
         为什么要搜身?因为古代考生作弊最常见的一招,就是夹带参考材料进考场。一旦材料带进去了,事情也就OK了。过去考场不是一个大房间,而是“考舍”,是个小单人间。时间短的要在里面呆上几天,长的甚至个把月,连大小便都必须在里面解决,是不能外出找茅房的,所以在里面翻书作弊也是方便的。
         但到后期,搜身检查夹带已成为一种摆设,怀挟之风开始蔓延。据《宋会要辑稿•选举》记载,到南宋时,进考场情况更糟,没有考生不夹带资料入场的,当时的情况是,“蝇书满庭”。“蝇书”,是专供考试作弊的一种工具书,很小,易于夹带,且不容易被发现。当时还有一本书叫《增广四书备旨》,书虽小却包括《大学》、《中庸》、《论语》的全部内容和详尽注释,这本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调查后,确认为中国现存十万余种古版书籍中,版面最小文字最小和至今唯一发现的一本清代石印科考作弊奇书。 (来源:地理论坛,作者:cynthia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