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好习惯都骗了你(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27:32

  每年九月,数以百万计的家长尝试各种心理学把戏让自己的孩子从暑假模式切换到全日制学习状态,从游戏狂变身为书呆。对此的建议总是廉价又似曾相识:找一块安静的场所专供学习;让孩子严格执行作业计划;明确目标;看到自己的能力所限;千万不要把物质奖励和成绩挂钩(除非万不得已)。

       家长还密切关注课堂:小孩的学习习惯是否合适老师的教育方式或学校的教育哲学?也许孩子并不适合现在的学校吧。

       这样的论调得到广泛支持,部分是因为马虎的教育调研并不能提供清晰的指引。学生的特质和老师的教学方式当然在互相影响;显而易见的还有孩子的个性和家长的教育有一定联系。问题是,没人能预计那是个怎样的影响。

       现在还没有能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市面上的那些都流于培养进取心层面上。最近几年,认知科学家逼近了问题的核心,他们发现一些有效的手段能让学习后获得更多的知识。

       这一发现能让所有人收益,下至学习长除法的四年级学生,上至学习一门新语言的退休者。但新发现和普遍流行的好习惯相抵触,并且在普遍的观念里难以解释。

       举例来说,原先认为固定学习场所能提高效率,新发现却声称变换不同地点学习才能优化记忆效果,相似的情况还有,把相关技巧或概念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学习比每次钻研一个方面更有效。

       “我们知道这些结果有一段时间了,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学校没有采纳它们,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的也没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Robert A. Bjork说“我们现在还在将那些错误的号称能提升学习效率的观念信以为真。”

       比如有条说孩子们都有特定的学习方式,一些人是“图像学习者”,一些是“听觉学习者”;一些是“左半脑”学生,另一些右半脑更发达。而一项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相关研究显示,以上论调都几乎毫无证据。研究者总结道“在如此缺乏理据的观点前聚集了数量如此庞大的信奉者令我们感到震惊和迷惑。”

       研究者说,有关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猜测也没有根据。一些杰出的教育家在黑板前率性发挥讲到动情处会手舞足蹈,另一些则采用传统教学。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家、《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学校》作者Danniel T. Willingham说:

 “我们还没有发现能创造出良好学习氛围的老师之间的共性。”

       但自学是另一码事,心理学家已经发现流传最广的好习惯都是错误的。许多学习方法课程都强调学生找一个专门的学习点,诸如书房或图书馆一角,来完成工作。研究者的发现恰恰相反。在一个经典的1978年的实验里,心理学家让目标背下40个单词的大学生在两间房间学习——一间无窗且杂乱,另一间现代化且面朝庭院——这组学生比在任一间房间连背两次的都学的更好。后来这一发现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上获得了验证。

       研究者说,大脑能将正在学习的东西与所处环境的感觉产生微妙联系,这样的感知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总会进行。比如说,宿舍学习室的荧光灯光芒能把凡尔赛条约的条款照得富有色彩;窗帘下投影的小院垂柳把马歇尔计划分得条理清晰。强迫大脑将同样的事物进行多重联系让信息变得更立体。

       “当外部环境多变时,信息变的丰富,这让遗忘变得缓慢。我们觉得原理是这样的。”二屋实验的第一作者Bjork博士说。

       一次学习中变化学习的对象,比如说在学新语言时交替的练习单词,阅读,口语,看上去能比执着于操练一个方面让大脑记得更牢。音乐家早已知晓这一点,他们的一次练习通常包括音阶练习,乐曲练习,节奏练习。许多运动员也在训练中穿插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技术练习。

       这样做的好处在一些领域是显著的。在一项最近发表在应用认知心理学杂志的研究中,南佛罗里达大学的Doug Rihrer和Kelli Taylor教一组四年级学生四个方程,分别计算棱柱体的不同参数,题目诸如给定底面边数计算棱柱体面数。一半的孩子在一种例题基础上反复做题,然后才做下一类题目。另一半孩子被布置做混合的习题,也就是四种计算一起当例题布置下去后开始做题。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解完相同题目。

       一天后,研究人员给孩子们进行测试同样类型的新题目。混合学习的学生得分比专项学习的学生高了一倍,具体为高77%到38%。这一现象在成年人和小朋友身上都有体现。

       “当学生看见一组同样的问题,不用读题,他们就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做,”Rohrer教授说“那就像骑的脚踏车带安全轮。”他还补充道:“而当面对混合题目时,每题都和上面一题有所不同,这也就是说孩子们必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这就像做一份真正的试卷。”

       这些发现不局限于数学领域,甚至在美学鉴赏的学习中也能验证。在上月出版的心理与老人周刊上有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发现成年人能通过一次观赏不同风格艺术家的油画创作而更好的把作品和画家对应起来。

       之前普遍认为,精通一门创造性的工作的最好办法就是大量的反复练习,而现在的发现完全摧毁了这种假设。辩图实验的第一作者,威廉姆斯学院的心理学家Nate Kornell说:‘’好像搭配着看不同的图能让我们记得更牢;我们可以借此发现相似点和不同点。“通常这都在潜意识中进行。

       认知科学家没有否认纯填鸭式的学习也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仓促间填满的大脑就像急急被塞满的廉价手提箱,许多学生突击学习后发现最后记得东西可以在大脑里停留一会儿,但绝大部分都无影无踪。

       “许多学生考试之后不是回忆不起之前学习的内容,“华盛顿大学的Henry L. Roediger三世说”他们完全像是从来没见过那些东西一样。“

       当我们神经系统像手提箱一样被仔细而又渐进的装载,它能记住里面的内容很长一段时间。今晚学一个小时,周末学一个小时,下周再这么重复一次:我们把这个称为间隔学习,在不要求学生付出更多努力活更专注注意力情况下,这能让日后更容易的回想起今天所学。

       没人能断言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大脑在复习时会在加深理解前先重学一遍之前已吸收的知识,这个就是自我加深印象的过程。

       “也就是说遗忘是学习之友,“Kornell博士说”当你忘记一些东西时我们就有机会能再学一下,下次你再见到曾遗忘的知识,你还会卓有效率的加深印象。“

       这也是认知科学家视考试及小测验本身为学习的有效工具的原因。从遗忘的沼泽中重新拉出一段信息和从书架里抽出一本书不同;再记忆从本质上改变了其后信息的存储方式,使得将来的回忆变得更容易。

       Roediger博士说这有点像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测验不仅测试了你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改变了它们,“他说道,好在是往记得更牢的方向上改变。

       在一个由Roediger博士和他华盛顿大学同事JeffreyKarpicke领导的实验中,大学生被要求在短时间内通读一篇科普文章并在之后做一份阅读理解。当学生在两个学习段中连读两遍文章,他们能在随后进行的测试中获得高分,但会渐渐开始遗忘。

       但如果他们在第二个学习段中做一下模拟测试,他们不仅能在两天后的考试中获得高分,并且能在一周后还保有清晰记忆。

       “一想起‘考试’总会令人不快,眼前就会浮现出千篇一律的考试场景”,Roediger说“我们可以为它改个称呼,这是我们‘最有力的学习武器’。“

       当然了,考试让人感到反胃的一大原因是它总是很难。令人崩溃的是,恰恰因为它的难使其变得对学习有巨大帮助。考试越难越让我们对它的内容刻骨铭心,难以忘怀。这种效果被称为“越难越刻骨“,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侦查队”中扮演林克的男演员叫什么?”布鲁克林之树“里弗朗西的兄弟叫什么?谁和牛顿同时发明了微积分?(译注:克莱伦斯威廉姆斯三世,克里夫罗伯特森,莱布尼茨。)

       想的时候越是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东西越能在脑海中根深蒂固。

       这篇文章不是说以上的技巧——变换学习环境,混合学习时能接收的信息,间隔学习时间,自我测试等等——能把一个超一流懒鬼变成超一流学生。这当然需要进取心的作用。

       “在实验里我们研究改变某个条件能不能提升学习效率,我们可以随机化所有情况,除了那个条件本身是被是定死的,“Willingham博士说”这和现实中的学习工作不同,现实中没有什么定下不变的条件,每个因素都在互相起作用。“

       但至少,认知科学技术让家长孩子、老老小小认识到了之前所不曾知晓的:学习计划应该在真正的理据基础上制定,而不能迷信象牙塔里那帮人一拍脑袋就想出来了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