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 吴仁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53:40
1、申报人: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 吴仁宝
申报理由:
华西村的面积只有0.9平方公里,占中国版图不足千万分之一,然而,它一年创造的产值达300亿元,实现利润20亿元,这甚至超过了西部一些地市一年的财政收入。华西村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超8000美金,实现了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500万元的存款,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幸福生活。而这一切与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验介绍:
树起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闯出“天下第一村”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而1961年华西村建村时,“高的像斗笠帽,低的像浴锅塘。半月不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是华西村的真实写照。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全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户户住别墅,家家有轿车,“华西”、“仁宝”成了名牌产品,2004年,全村销售收入260亿元,2005年,全村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
华西村过去的历史与苏南传统普通的男耕女织没什么两样,全村资产不过两万元。1969年,吴仁宝书记提出“若要富,靠工副”,他利用4间破屋,办起一个维修农具的小五金工厂,当年就赢利5万元,在“全国学大寨”的年代里,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吴仁宝这种敢为人先的作法,为华西的腾飞打下了基础。如今华西成立了江苏华西实业总公司,已拥有48家企业,其中10家是中外合资企业,形成了铝型材、钢材、铜型材、带管、纺织、化工六大生产系列,43个生产门类,1000多个品种。
目前华西村外来人员有6696人之多。华西村曾在全国14个省市公开招聘科技人员509名,其中教授高工18名,工程师、经济师27名,这些人为华西村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华西村一直坚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不过,吴仁宝没有把集体经济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遵守,而从华西村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华西村在分配上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集团总公司与各下属公司、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经济效益超额部分,实行“二八开、一三三三”制办法兑现,即企业的超额利润,20%上缴集团公司,80%留给企业;留给企业的部分,其中10%奖给承包者,30%奖给其他管理技术人员,30%奖给职工,还有30%留给本企业作为公共积累。华西村另外还有个规定,叫做“少分配、多积累、少分现金、多记账入股”,奖励承包者的奖金,只兑现20%现金,80%长期记账入股享受分红。这样既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也保证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经过吴仁宝的一系列创新,实际上现在华西村的经营模式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集体经济,是公私合作制。华西村是集体控股,占70%;村民参股,占30%,村民和集体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吴仁宝始终把“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他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1万多名,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而且还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了两个“省外华西村”,建好后又无偿移交给地方。
从2001年起,吴仁宝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一分五统”,分开的是村和企业,统一的是经济管理、干部使用、劳动力安排、福利发放和村庄建设规划。凡按“一分五统”加入华西村的人,要全体村民签字投票。现在,新的大华村西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社会安定,共同富裕。
言传身教 身体力行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党员看干部。” 吴仁宝之所以有权威就在于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吴仁宝认为,经济工作上的“富而思进”,要有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富而思进”作保障,不仅要求干部思想过硬,而且还要懂行,不能站在“门”外瞎折腾。华西村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搞的好不好有三条标准:讲信誉,坚持共同富裕,干部有权威。
1988年,华西成立了国内唯一、国外没有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公司专门抓思想政治工作,实施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知识并重的教育方针。除有计划地外送深造培养和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外,还开办了日语、英语和普通话培训班及各类科技讲座。并鼓励青年自学,有效地促进了各级各类干部专业化、技能化、知识化。村级领导班子中有18名本科生和大专生,全村209名党员中,绝大部分成为村和各企业政治过硬、业务技术精通的骨干。
以人为本 和谐建村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1983年华西村利用村民们搬进新居后余下的三排六栋平房,改建成4000平方米的南院宾馆。这里有三条古典长廊,客房厅堂采用江南农村的古朴陈设。第二年又在村西南张家港河畔,凿池为湖,垒石为山,建造了农民公园。园内有供模拟表演的牛车水轴、木犁和土纺织机,又别出心裁地造了十二生肖亭、二十四孝亭和“桃园结义”、“鹊桥相会”等大型雕塑。
华西村积极实施了教育促小康工程,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创办了华西村幼儿园,完善了华西小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创办了英语大专班,积极鼓励支持村民学外语。同时,选派30名村民到中央党校深造,开创了农民进中央党校学习的先河。华西村积极实施科教兴村工程,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作为科研、科普经费,推广实用技术,现全村有各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名,以及一大批会讲英、日、俄等10多种语言的人才。在文体工程建设方面,图书馆、民族宫、广场、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健身房样样俱全。村医院功能不断完善,村民患病一般不用出村。
推选理由:
华西村能从一个江南小村发展成为“天下第一村”,关键是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带头人。老书记吴仁宝50多年来带领华西村艰苦创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成功地把昔日偏僻落后的穷华西建成了富裕、美丽的新华西。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跳出单一农业经营的思想框框,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一条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他们先后办起了以冶金、纺织、有色金属为主的多个企业,全村大部分劳力投入了工业生产;在副业上,吴仁宝通过专业承包形成了较大的养殖规模。工副业的崛起为现代化农业的稳定发展铺平了道路,农业的稳定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华西村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众多乡村走向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吴仁宝也成为中国当代农民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