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50年前做的和说的与现在没有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9 07:20:20

巴菲特50年前做的和说的与现在没有不同

(2010-08-29 20:40:47)转载 标签:

股票

财经

安全边际

成长股

巴菲特

中国

分类:学到老,活到老

    我们将不会在一个很有机会出现人性的失误的投资方式中寻找利润,哪怕预期的利润非常的诱人。

                                                                    ——摘自巴菲特1966年年报


    最近持有银行股的投资人好像成为被讨伐的对象了,因为银行股不涨,而其它垃圾、真假高成长股都在疯涨。关于这个问题,50年前老巴就帮忙大家阐述的很清楚了,更详细的博文后面有“附”。银行的不利消息一车皮都载不下,坏消息是银行的氧气,破产声不止,银行的生命不息。 
    巴菲特50年前做的和说的与现在没有不同:
“有时价值的修正将会非常快,但大多数时候需要一年甚至数年的时间来实现。我们在买入时往往很难确切的知道为何某只股票将会在现有价格水平上增值。但也正是因为市场上缺乏对于该问题的解答而导致我们有机会买入价格大大低于其价值的股票。无论如何,基于证券固有价值并且以低于该价值的价格进行买入的行为是具有令人感到舒适的安全边际的。在具有相当的安全边际的前提下买入的股票将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买入时机的选择都要优于我们对于卖出时机的选择。我们并不指望能够赚到可能赚到的每一分钱,我们将十分满足于以很低的价格买入,然后在该证券的价格能够大概正确地反映其价值时(意味着这对于一个私人持有人将是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将他卖出。(摘自1961年年报)——后来唯一改变的是:对于极少数公司,如果仅正确地反映其价值而没有特别高估时不作卖出或者并不需要十分低估只刚刚正确反映其价值时也可买入。

    李嘉诚说人生的很多问题他在27岁时差不多搞清楚了,另两个我经常提的是巴菲特和金庸,虽然后者与前两者在财富上远远不可比,但是作为一个文化人,曾经进入过香港财富榜也算是前无古人了,在我看来他们三人有很多共同点,其中一点就是在30岁时,他们都已弄清楚了很多人生的问题。

    人们经常说现在资金量小时该怎么怎么的,资金量大了才该怎么怎么的。比如通常认为资金量小时要做短线交易、买入正在上涨的股票迅速积累财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做,谁不想快快赚钱,在越短的时间内赚最多的钱?但是根本性的障碍是无法靠这种方法让雪粘附,这个雪球是滚不大的。这是老巴口中的“一个很有机会出现人性的失误的投资方式”。搞短线交易的往往说只要不贪心,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投机的本质就是想高了再高,低了再低,如果人性能让你控制,你不就是神仙了?20年来中国股市的“牛人”中,能够不越滚越小的,也只有一个杨百万,他非常清楚投机的结局是什么?因此他永远只用50万投入股市,他知道靠投机是赚不了钱的,只有教别人如何投机才能赚钱。
     另一个“很有机会出现人性的失误的投资方式”是对新兴行业、高长成股的迷信。
  “好像只要买的是蓝筹股,就可以不用仔细考虑其市盈率或者分红的情况。我认为这种行为充满了危险。”50年前巴菲特如是说。那时蓝筹股被大众充分认知,因此市场上普遍的对蓝筹股高预期(高市盈率)。新兴行业的股票是不被高预期的,市盈率普遍比蓝筹股低。50年后的今天,由于1990年代微软、沃尔玛等新兴行业的高成长,使得今天全世界普遍对新兴行业股票高预期,特别是中国股市,人人都知道高成长股能涨几千倍。但50年前老巴的话在今天依然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但需要替换两个字:“好像只要买的是新兴行业股,就可以不用仔细考虑其市盈率或者分红的情况。我认为这种行为充满了危险。” 

    高成长股(指像微软等在一、二十年内或50年内涨幅几千倍的)的玄机与中医在中国人繁衍中所起的作用

原理是一样的。只有懂得了这个原理,才不会被高成长的陷阱迷惑。(附:时代周报:在中医存废的争论之中,我发现支持中医者有几个常见的说法,请你回应一下。第一个说法:如果没有中医,你如何解释中国人怎么会繁衍至今?方舟子: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历史上中国人面临疾病时的结果和其他民族并无区别,基本靠的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自然淘汰,没有中医或“西医”或其他什么医的功劳。其他民族没有中医,人均寿命也并不比我们的古人短。)

————————————————————————————————————————————————

附:巴菲特1961年年报摘录
    对于优秀合伙人的选择和我与他们的良好关系将有助于确保我们使用同样的价值/业绩衡量标准。如果我的表现糟糕,我希望合伙人退出,而我也将寻找一个更适合的地方投放我自己的钱。如果表现良好,则我会努力表现得更好。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确定所有的合伙人对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都具有相同的理念。我相信如果在行

动之前就先确定评判的标准,将有助于所有的事业最终取得一个较好的结局。我一直以来都使用道琼斯指数作为我们业绩的评判标准。我个人认为3年是最最起码的可以对于业绩的做出评判的时间段。而最好的业绩评判周期应该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市场周期,比如从业绩评判当时的道琼斯指数水平开始,直到该指数最终回到几乎同样的水平为止。
    战胜市场的平均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实际上,光是长期跟上市场的平均水平就已经是一件十分困

难的工作。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我认为即便是目前最好的几家投资咨询公司只取得了与市场水平相近的回报。
我们的投资运作方法
    我的投资组合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投资方式都各有不同,因而我们资金在这三部分中的分配比例将会对我们的投资业绩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资金在各部分中的分配比例,我们有着一个大概的计划,但同时也由于时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第一部分主要由价值被低估的证券组成。对于这一部分证券我们既不能影响公司的政策也无法推进公司做出某种决策的时间表。这是我们投资组合中最大的一部分。通常我们对于持有量最大的5-6只证券会分别投入占我们总资产5-10%的资金。而对于其他持有量较小的10-15只证券则会投入占我们总资产更小的比例的资金。
    有时价值的修正将会非常快,但大多数时候需要一年甚至数年的时间来实现。我们在买入时往往很难确切的知道为何某只股票将会在现有价格水平上增值。但也正是因为市场上缺乏对于该问题的解答而导致我们有机会买入价格大大低于其价值的股票。无论如何,基于证券固有价值并且以低于该价值的价格进行买入的行为是具有令人感到舒适的安全边际的。在具有相当的安全边际的前提下买入的股票将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买入时机的选择都要优于我们对于卖出时机的选择。我们并不指望能够赚到可能赚到的每一分钱,我们将十分满足于以很低的价格买入,然后在该证券的价格能够大概正确地反映其价值时(意味着这对于一个私人持有人将是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将他卖出。
    我们持有的这些股票虽然便宜,但是一件东西的价格便宜并不意味着它的价格就不会继续下降。当市场下跌时,我们的这一部分也同样将下跌。1961年的市场表现很好,因而我们的这一部分投资是在三个组成中表现最好的。但是如果市场下跌,那么这一部分投资也将很可能会是表现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