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人类智慧—纳粹飞碟 荒原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9:06:35

失落的人类智慧—纳粹飞碟

 

1947年6月24日,美国爱荷达州博伊西城一位经营灭火器材的商人肯尼迪.阿诺德,驾驶私人飞机在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上空飞行,当飞近海拔4139米的雷尼尔峰时,看到九个圆形物体构成一个交叉的队形,在距离他约25英里远处高速飞过。阿诺德把他的发现告诉记者时,说这些物体“像一个碟子掠过水面那样飞行”,“用一蹦一蹦的、飘忽不定的姿态在山颠间转来转去的”。由于这个比喻,第二天美国的一些通讯社向全国播发的电讯中,宣布了发现“飞碟”的惊人消息。从此,“飞碟”这个名词在全球不胫而走。

阿诺德事件常被人误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飞碟的历史事件,其实不然,中国的古籍中早有不明飞行物的记载,这里就不提了,因为与主题无关,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去查阅《拾遗记》之类的书籍。

1943年9月,美国第八空军集团军700架重型轰炸机,去轰炸位于德国施瓦因福特的欧洲最大的轴承厂,为轰炸机护航的是英美的1300架战斗机。战斗极其惨烈,盟军被击落轰炸机60架、战斗机111架,德军损失飞机300架。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大轰炸中,一直有一对闪光的大型圆盘状飞行物在监视双方的厮杀。面对双方上千架飞机的猛烈炮火。它们丝毫没有受到伤害。在生死拼杀中,飞行员们没有时间去判断这些圆盘是什么,所能做的是返回基地后报告此次事件。盟军侦察部门对此事件提交的调查报告中,得出的结论是:它们不是德国飞机,也不是其他国家的飞机,它们是……UFO,这是首次使用不明飞行物的缩写。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德国很早就开始了对UFO的研究,并试图仿制。在1940年,德国人成立了名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机构,任务是秘密研究、制造飞行器,代号为“乌兰努斯行动”。同年末德国工程师施里维尔和哈贝莫尔制造出第一个碟形飞行器—1号模型。后来通过改进,造出了代号为“垂直飞机”的2号模型,其飞行速度可达到1200公里/小时,并且能像直升飞机那样作空中停留和水平飞行。不过1号模型和2号模型都停留在实验性的尝试阶段,并未批量生产。

附图1:1号模型和2号模型


    后来,“爆破手研究室—13”搜罗了第三帝国最杰出最优秀的空气动力专家、工程师、试飞员,在军方的协助下,终于研制出一种非常先进的碟形飞行器—“别隆采圆盘”。采用奥地利发明家维克托.舒伯格研制的“无烟无焰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爆炸”,运转时仅需要水和空气,在飞行器周围安置12台这种发动机,它喷出的气流不仅给飞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且用来冷却发动机。由于发动机不断大量吸入空气,因而在飞行器上空造成真空区,从而为飞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升力。附图2:三号模型“别隆采圆盘”垂直和水平剖面图

时间进入1945年,第三帝国已经是穷途末路,希特勒将希望寄托在研制新型武器上。其实1940年左右德国的科学家已经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却因为最高统帅部乐观地认为战争即将结束而将设计图束之高阁,如今重新启动;与此同时紧锣密鼓地进行的还有德国最新型潜艇——水下航速比水面航速还要高的大型潜艇“瓦尔特—1”型即将下水;“别隆采圆盘”更是争分夺秒作最后的冲刺。2月19日,这架耗资数百万的飞行器终于进行了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试飞。在短短的三分钟之内,它升到1.5万米的高空,平飞速度达到2200公里/小时。同时它还可以悬停在空中,无需转弯就可以任意向前或向后飞行。

附图3:试飞“别隆采圆盘”

当第三帝国的丧钟敲响之际,根据希特勒“毁灭一切”的总命令,德军将这一人类历史上凝聚了无数科技结晶的“别隆采圆盘”炸毁。尽管苏军在攻克柏林后很快控制了位于布雷斯劳市(今弗罗茨瓦夫)的“别隆采圆盘”制造工厂,但一无所获。施里维尔和维克托.舒伯格逃脱后投向美国。

1958年8月,维克托.舒伯格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1945年2月试飞的飞行器模型是在同被关押在茅特豪森集中营的一位最杰出的爆破专家和工程师们的合作下制成的,以后,他们又被送回集中营,战后无人生还。后来我听说一些国家在加紧发展圆盘式飞行器。尽管过去了许多年以及在投降后的德国获得了不少文件资料,但是主要研制国家还是不可能制造出像我们那样的飞行器。”

据美英两国战后调查,确实如舒伯格所说,当初制造飞行器模型的那些专家、学者、工程师们在制造出飞行器后被关押回集中营,无人生还。冷战时期,美国许诺给舒伯格300万美元,为的是要他说出“别隆采圆盘”和“无烟无焰发动机”的秘密,但遭到他的拒绝。

舒伯格去世后,纳粹飞碟“别隆采圆盘”的秘密已经无人知晓。从它在试飞中表现的水平来看,不仅远远超出当时的其他各国的所有飞行器,而且在某些方面比当代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航天技术还要先进。在半个世纪之前,德国是怎样研制出具有这样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飞行器呢?

当代的UFO谜题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飞碟是由二战后逃到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纳粹科学家研制的,甚至认为基地就在邻近阿根廷的南极洲。从“别隆采圆盘”的历史来看,这种观点有一定的根据,而且飞碟确实比较频繁的出现在南极、沙漠、戈壁、山脉等人迹罕至之处。我认为研制类似飞碟那样的高科技飞行器需要凝聚整个国家甚至是多个国家的科技知识,很难想象纳粹残余还拥有那样的经济、科技和工业能力,能躲过太空中无处不在的人造卫星的监视,研制出无视地球人物理定律的飞行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