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优质剩女也不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00:02

独立钻石女人心

做个优质剩女也不错 写给高端剩女的清醒书

  序:独立钻石女人心

  小时候玩过一种一个人玩的游戏棋,据说是一名18世纪的法国贵族发明的,名叫“独立钻石”(diamondchess)。棋盘上有33个空格、32枚棋子,唯独中心的空格上没有棋子。下棋的规则有点接近跳棋,棋子可以纵横跳走,每跳到前面的一个空格之后就可以把中间作桥梁的棋子拿掉,直到最后。如果玩家最后能够只剩一粒棋,而且还正巧位于棋盘的正中央,那么这最后的一枚棋子就是“独立钻石”。

  我也许在棋牌上真没什么天分,20多年了,至今还没能走出一局“独立钻石”来。有几次倒是真让棋盘上只剩一枚棋子了,但都可惜不在正中央。

  原来,想成为独立钻石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就像人生。

  套一句名言,人生很难,人生要成为钻石更难,成为独立的钻石难上加难。一个女人如果要当独立钻石,简直难得无以复加,就算经过20多年的苦修也未必能达到。

  但是,如果真的棋盘上只有一粒棋子,就仍然要想办法把它打造成一颗独立钻石,晶莹璀璨,让所有看到它的人只被它的光彩迷醉,都承认就算没有别的宝石衬托,也一样完美无缺。

  鉴定钻石有个4C标准,一个成为“独立钻石”的女性也要有4个C:

  一个C是charm,魅力。身为女人是一种天赐,未出生时如果可以选性别,拿多少个奥巴马·比尔·盖茨、贝克汉姆来与我换,我都不换这身为女人的幸运。如果不是身为女人,怎么能尽情塑造自己的魅力,尽情挥洒自己的传奇?

  一个C是character,个性。钻石的成分不过是碳,但是,在地壳的运动中,不知经受了几千万年的高温与高压,终于把自己的分子排列成最完美的方阵,把自己打造成了一颗颗价值连城的宝石。人生中的独立钻石,不可避免地也会面临无数善意的关爱与无数失望的打击,这是人生的高温与高压,你是否真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对抗?对于世事纷扰,你是否有一颗淡定的心守候自己所定义的幸福?

  一个C是capable,能力。一个人的日子会很潇洒,但也会很麻烦,小到换一个螺丝,大到完成一项工作,一个人的时候没有肩膀可以依靠。人生就是这样的,既然想要一个人的潇洒,就要承担一个人的困厄。同样,战胜人生困厄的办法也有两个,要么寻找助手结束你的潇洒生活,要么学会自己成为自己的肩膀。

  一个C是circle,社交圈。拜一些艺术作品所赐,人们眼中单身女郎大概总逃不过这两类:要么就像电影《没事偷着乐》里的张四民那样敏感、高傲、过度洁癖却又阴郁、孤僻,要么就像电视剧《粉红女郎》中的“结婚狂”。四民那样的女人活该作“剩女”,结婚狂那样的女人很难不吓跑朋友。谁愿意成天对着一个怨天忧人的人?就连普通朋友也不愿意!是因为人缘差而越来越孤僻,还是因为孤独而越来越人缘差?难道这两者之间非要有如此联系?是不是单身都好,人人都需要友谊,需要社交,需要各种丰富的情感和交流。

  我不反对婚姻,但也不崇拜婚姻。结婚也好、单身也好,都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状态,都值得被尊重。其实,作为一个目前单身的女人,在我看来,很快结婚也好、暂时不结婚也好,甚至独身也好,都需要有一颗4个C的“独立钻石心”。

  开卷语:单身应如郁金香

  最喜欢的花是郁金香。不像牡丹、桃花那样有自然舒卷的慵懒,她的艳丽之中蕴涵着几分硬朗。花瓣艳丽而纯粹,花冠总显得完整无缺,有时候恍然觉得整朵花都涂着一层蜡以抵抗外界的侵袭。

  每当郁金香在阳光中完美绽放的时候,耳边经常听人惊呼:漂亮得像假的一样!

  真的,郁金香常常给人“假花”的错觉--似乎自然的东西就不应该这样完美,完美的东西就总是“不自然”。

  于是,郁金香作为一种完美的花,最大的缺点恰恰就是它的完美,它的“不自然”。

  曾经与舍友闲聊时说起自己喜欢的花朵。我信口数来:郁金香、马蹄莲、火鹤(红掌)。她一听便笑了,说:都是同一类的。我不解,特地去查了书回来告诉她,这些花在植物学上分别属于不同的属不同的科,可是她依旧笑:反正都是些一朵一朵光秃秃的花。

  刹那间有些惊讶,细想想却又觉得真是不错。

  中国人常说“红花还需绿叶衬”,看牡丹一定要带着绿叶,看桃花一定要带着桃枝,可郁金香却似乎从来不需要枝叶的帮衬,一片郁金香固然让人惊艳,光秃秃的一朵郁金香也同样完美。

  花店里出售的郁金香、火鹤、马蹄莲,都常常是不带叶片的。

  忽然就觉得,郁金香其实是一种独立的花。

  古典主义作品中的女性总逃不出这两类:不是纯洁贤良的圣母百合,就是危险热情的荡妇玫瑰。只是,不论是百合还是玫瑰,都把自己的路逼仄了。无论多美丽聪敏的女孩子,总是以“女结婚员”为毕生事业,一旦所托非人就纷纷摆出一幅天塌下来无所依傍的模样。她们中有的是百合有的是玫瑰,可无论是百合还是玫瑰,都心心念念找个对她们好的有情人,只把自己的魅力向这个心上人绽放。

  其实,生活中的女人不仅有玫瑰与百合,还有第三类:郁金香。

  传说中,很久以前,漂亮的城堡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三位英俊的骑士都爱慕着她,不远千里地赶来向她求爱,并向她奉上了自己的家传之宝。

  这位少女在三位求婚者之间无法取舍,痛苦不已。最后,她只能向花神求助。花神芙罗拉把她变成了郁金香,花朵象一顶王冠,叶片却如同宝剑,根茎则是如同一颗硕大的宝石。

  因为这个故事,很多人把郁金香看作爱的化身,可事实上,故事里的少女并不符合传统浪漫爱情中的定义:她不但没有嫁给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对哪一位骑士情有独钟。她的选择也许仅仅是不想伤害任何一位骑士的尊严--故事里的女孩其实是一个单身到底的人。

  所以,我一直觉得郁金香不是爱情的代表,而是单身女人的象征。

  单身当如郁金香,把自己的才华、见识与气度酝酿成最大的珍宝,以自己为资源逐渐挺立。在用力地向上发展中,为自己武装上勇气、力量的宝剑,直到为自己加冕一顶最美丽的王冠。

  如郁金香,不需要像藤萝那样依靠藤蔓,也不必护花使者的悉心呵护,自己就是自己的资源,自己就是自己的守卫。她甚至没有强求绿叶的陪衬或群芳的簇拥,就算是孤独的一朵,也足以用自身的完美独立面对这个世界。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单身代表残缺,很多人认为这是违拗自然的规律。其实,婚姻从来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小段历程,人生开始时没有婚姻,在人生的结束时很多人也失去了婚姻,婚姻从来都不可能贯穿于人生的全部。不必对一个阶段如此执著,更不必为一个阶段漠视生命中其他的美好。真正重要的,是生命的精彩。

  如果能够精彩如郁金香,那个名叫“不自然”的缺陷也就不过是世人的一种偏见。

  谁说完美就一定不自然?请看郁金香。爱情这件疯狂的小事

  1初恋别太晚

  如果能够让我重新设计人生,那就一定要在十二三岁让自己第一次邂逅爱情。唐诗中的“豆蔻枝头二月初”的年纪,已经有了几分少女的娉婷,懂了少女的羞涩,却还没学会世俗的算计。

  好几个女友生了女儿,虽然小公主们最大的刚上幼儿园,就已经在闲聊中时时开始共同关心起一个话题:以后她们早恋了怎么办?

  我眼也不眨地就回答:恭喜。

  她们面面相觑,再一齐恨恨地看着我:你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影响学习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每到这时我总是平心静气地看着她们:这只是如何引导早恋的技术性环节。就算一时影响了学习也总可补救,但是错过了恋爱的最佳年龄,这一生都没办法补救了。

  张爱玲有句名言“成名要趁早”,其实何止是成名,人生的很多事情都要趁早,包括恋爱。

  如果能够让我重新设计人生,那就一定要在十二三岁让自己第一次邂逅爱情。唐诗中的“豆蔻枝头二月初”的年纪,已经有了几分少女的娉婷,懂了了少女的羞涩,却还没学会世俗的算计。

  十二三岁,不能再早一点。若是再早个两岁,人还在懵懵懂懂间,以为男女间最美好的关系就是可以永远手拉手一起亲亲热热地玩过家家,以为一起玩过家家的小朋友越多越好,以为此刻玩过家家的小伙伴们能够一辈子在一起像此刻这般快快乐乐。《红楼梦》里的晴雯就是这个心思,天真烂漫,情窦未开,好朋友不分男女,永远在一起才好。

  很多年后回首往昔,才明白自己在那简单的天真中错过了很多。也是直到如今才明白为什么班里那个帅帅的男班长总喜欢欺负自己,为什么那个同桌的他总能从家里顺便拿出些“用不着”的小礼物。等到明白过来的时候,有些欣慰的恍然,也有些遗憾的怅然。原来人生的第一段感情就这么在懵懵懂懂间错过:一个已经梦醒,另一个却还在梦中。两个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可惜,时间总是不对。等到另一个开始明白自己感情的微妙变化时,时间却早已让两人成为了兄弟--成为了最好的手足,已经与爱情无关了。

  十二三岁,也不能再晚一点。再晚一些便开始学会些欲擒故纵、口是心非、借力打力、装傻充愣、故作姿态。没办法,晚间八点档的电视剧几乎都可以算是教科书,无时无刻不在教她们如何应对感情、甚至如何从感情中牟利。只是短短的一两年甚至几个月间,有人就能迅速懂得人生、学会算计、走向成熟。只是,这一懂、一会、一成熟,便彻底告别了单纯,也告别了纯情。

  还是十二三岁的时候好,已经明白了有些好朋友是不一样的,却还没学会如何去应对。于是,总在不经意间手足无措、不是红了脸就是目光游离,以为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在怦怦乱跳,其实那些反应早已落在所有人的眼中。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失眠、什么叫忐忑、什么叫牵挂,喜欢、欣慰、忧虑、委屈,种种情感酸酸甜甜一起涌上心头,却又对那份感情抱着充满希望的不自信……这种感情,学名初恋,因为在此之前是一片空白,所以这种全无经验的情感只能有一次。

  成年以后,我们几曾体会过这些矛盾的心情?若要用一句来形容成年以后的感情,恐怕只有这句最经典:“仗是越打越精了”--经验的积累让我们能够轻易地掩饰自己真正的情感,让它臣服在理智的罗裙下。

  成年之后的爱情有几段是不含战略战术不含手段的?有几段是不在乎外在条件的?有几段是不会在各种所谓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之间去反复比较的?少年时的心慌意乱被成熟后的心机与现实代替--人们都不知道这代替是何时发生的,只知道,那少年时的感情是找不回来了。

  成年之后的爱情“仗是越打越精”,不管有多少真情也常常会带有些男女间“战争”的痕迹。就像张爱玲《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与范柳原,男的未必不爱女的,女的也未必不爱男的,可一个只想如何让他和自己结婚以图终身有靠,另一个想着如何不与她结婚好继续在繁华热闹中游戏穿梭。那些男男女女,在各自的小算盘底下来回上演太极推手,直到一方精疲力尽败下阵来,双方谈判用一纸大红帖遍告亲朋“我们鸣金收兵”。

  也许,掺了些算计的感情也是真感情,谁让成年后的人类在任何领域中都学会了算计?只是,若是从未经历过一段不曾掺入算计的感情,是不是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纵使人生百岁,也只有十二三年是不懂感情的,有八十八年太懂感情,在那太懂与太不懂之间,也许只有一年甚至短短的几个月--一旦错过,就再也不能回头。

  美妙的人生,需要一段正逢其时的初恋。2有一种催眠术叫爱情

  电影《月光宝盒》里有个最经典的问题:“爱一个人需要理由么?”

  如果需要理由,那么,究竟爱上的是那些理由,还是那个人?

  如果不需要理由,那么,见过这个人还是没见过,又有多少差别?

  --只是,如果真的可以爱上一个从未见过的人,那么,她们爱上的究竟是什么?

  朋友对我说,她爱上了一个人,心伤、痛苦,以至于心脏绞痛、头痛、胃痛······总之这儿痛那儿痛,生理的痛苦与心理的痛苦共同来袭。

  这番经历有些让我动容。可能正是因为自己从未有过如此挖心挖肺的痛苦,便对她这种牵动生理的心理痛楚肃然起敬起来:快30岁了还能有如此强烈的感情,就整个人生而言,简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

  一边想着,一边自责对朋友关心不够,便问她这感情的原委--一下怔住了。

  她爱上的竟是一个脸面都没见过的人--一个网友。他们在网上论坛相识,通过打字聊得投契,相互之间每贴必回。渐渐地,她便时时刻刻守在电脑等他回贴,哪怕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笑脸也会欣喜很久。相反,如果有一天没有见到他的回贴,便会心头惴惴、坐立不安,甚至悲痛欲绝。

  于是,她知道自己爱上了他--却连他的面都没有见过,也不曾问过他年龄、职业等一切外在信息,乃至婚姻状况。

  她说得忧郁、动容,却听得我一阵阵恍惚,脑子里忽然想起了汤显祖。汤显祖在《牡丹亭》里让杜丽娘爱上了一个梦中的书生,为他病、为他死、又为他复活。汤显祖盛赞这种感情,在《牡丹亭》的序文里写:“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与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第一次看这段序文的时候13岁,豆蔻初开的年纪,为这话心里也悸动了很久。只以为那种“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情才是真正的情,是爱的至高境界。同时却也认定这古典的爱情绝不可能出现在当代生活中。

  原来竟是真的。一个人真的可以爱上另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人,以至于为他痛苦,为他病。

  虽然说故事的人如此真实,可看着她那张近在咫尺的、痛苦的脸,却仍然觉得这一切那么不真实。

  真实的世界里,怎么会有这种不知因何而起的感情?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神话故事里是浪漫,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是疯狂。

  然而,这看上去荒诞到疯狂的事却切切实实地引发出了感情--她的头痛胃痛是真的,她的消瘦憔悴也是真的,她那份缥缈的感情与所有正常故事里的感情一样真实,甚至比那些更浓烈。

  忽然便想,她是不是正接触到了爱情的一种实质?

  电影《月光宝盒》里那个最经典的问题:“爱一个人需要理由么?”

  如果需要理由,那么,究竟爱上的是那些理由,还是那个人?

  如果不需要理由,那么,见过这个人还是没见过,又有多少差别?

  --只是,如果真的可以爱上一个从未见过的人,那么,她们爱上的究竟是什么?

  咖啡厅里,女友仍然在低低地讲述着自己如何被这段爱情煎熬、伤害,仿佛是躺在心理医生的长椅上,在向我喃喃讲述一个似幻似真的梦。--本质上可能也差不多,那些纯真的感情,也许也就是她为自己编织的一个梦。

  我很想问问她,那个人所谓的睿智、幽默等所有良好品性与特点,究竟是真实如此,还是仅仅是你一相情愿地想象?毕竟,你们没有真正地接触过。

  所以,她爱的究竟是真实的那个人,还仅仅是自己心中的幻想?

  可是看着她有些迷蒙的眼睛,我住了嘴,不想问了。

  套用《月光宝盒》的那句话:真有问清楚爱情真相的必要么?

  所谓爱情,很多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梦吧。做梦的人为自己幻化出一个折柳的书生,又在尘世中费力地寻找他在人间的投射。

  有时候,人们以为自己找到了那个投射,也许与心中的幻象并不重合,但是,我们已经找得太久、找得太累,看见一个有那么几分相似的,便对自己说:就是他了。

  这便带着一份自己都不察觉的目的去看,越看面前这人越像心中那人,只去注意发现两者之间那些相似,再在心中一次次对自己说:就是他了。

  说得多了,连自己都信了。爱情,也就这么莫名其妙地产生了。

  那么爱情就像徐静蕾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所说的:“爱一个人,与对方无关。”这句话说尽了纯情少女的心声吧。很多时候女孩们爱的不是那个人,仅仅是爱上了自己对他的爱。

  那情形,其实很有几分像催眠。

  于是,放下咖啡杯,我轻轻对她说:别再想了,你已经用爱情把自己催眠了。

  3爱情来了,我紧张……

  见到那人之前,就像学生在考试前。明明已经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甚至脑子里勾画满了对那一刻到来时的场景想象,可是真的到了那一刻,仍然紧张、惊慌、心跳加速、恨不得夺路而逃。

  英文里面,喜欢是“like”,爱是“love”,两者在使用时不能混淆。一旦混淆,就有可能引发误会甚至是很严重的后果。

  但是,我们真的分得清心里的感情什么时候是“like”什么时候是“love”么?

  其实,爱情是一杯鸡尾酒。

  以前有人问起过,什么感觉涌现时,你确认那是爱情降临?想了很久以后我才回答:像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面对考试的感觉。

  是的,就是这种感觉。

  见到那人之前,就像学生在考试前。明明已经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甚至脑子里勾画满了对那一刻到来时的场景想象,可是真得到了那一刻,仍然紧张、惊慌、心跳加速、恨不得夺路而逃。

  见到那人时,就像终于开始考试。高兴、后悔、惭愧、庆幸,面对不同的题不同的感情袭上来,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恨不得这考试立刻结束好结束自己的苦难,又希望这考试永远不要结束好留给自己一个希望。

  分别之后,就像考试之后等分数的阶段。在脑海中一次次回想考试时的场景,想一次欣慰一次,再想一次又紧张一次,时时刻刻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却又不是真的肯相信自己错了。

  最终,在得到消息的时刻,就像最终拿到了考试分数,尘埃落定,对自己的过去不满,对将来的希望又生,再一次次重复这一轮情感。

  我说,当这种感情出现时,就知道,爱情到来了。

  这感情,岂是一两个形容词能说得清的?那就是一杯鸡尾酒,就算知道这杯酒里的所有成分,但那酸甜苦辣咸的感觉以不同的比例同时泛上来,又哪里说得清?

  真的,love与like的不同,大概就在于love的感情我们说不清。

  当感情处在“喜欢”阶段的时候,我能够非常肯定这种感情就是喜欢,但是,当“爱”降临的时候,心头却常常是五味杂陈:甜与酸、苦与辣、高兴与怨恨、满足与失落、欣慰与怜惜、心痛与呵护······种种相反的情形却是常常一齐涌上心来,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是哪种心绪占得上风。

  仔细分析自己的爱情,很少是极端单纯的喜欢,这喜欢里面可能混了点对强者的崇拜、对弱者的同情、对知音的欣赏、对缘分的庆幸······因为有这么多情感混合在喜欢中,我们常常都不敢自行确定那就是真的,只好劝自己相信,这就是天命,这就是注定,要不然,为什么在茫茫人海中有那么多巧合?这不是缘分是什么?却不知道,所谓的缘分,都是自己这些其他情感制造的。

  莎士比亚说,恋爱中的人都是盲目的。当代人说,恋爱让人智商降低。

  没办法,谁让爱情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情感呢。爱情就像鸡尾酒,混杂了太多的感情,即使配方相似,也因每次调配时各种原料的比例不同而各不相同。

  就是在这一个个不同的配方间,人一点点沉醉。只要是酒,喝多了会醉,自然要盲目,自然要智商降低。

  只是,再好的酒也会醒,何况,鸡尾酒里的酒精含量通常都不高。

  酒醒之后呢?有人开始去追究着鸡尾酒的成分。

  其实,又何必呢?

  饮酒时的酸酸甜甜,醉酒时的魂游天外,你都已经享受过,又何必在意它的配方里某种酒究竟占了多少比例?

  酒醒之后依然执著于配方,只会徒然让自己不快乐。变心的真相

  爱她的时候你眼睛所见的全是相同处,不爱她时你所看到的全是不同处。

  人们了断感情的时候通常会用以下借口:

  1.你变了,变得xx(可代入各种贬义形容词)--总之你不再是当初我爱过的人。

  2.你不再了解我了,另一个人比你更了解我。

  总之,是你的错。是你变了,不是我。

  不管借口怎样,在别人的口中本质是一致的:某某变心了。

  变心,两个字,一句大俗话,仔细想来倒真是颇具哲理,是一句大实话。

  其实变的往往不是对方,而是自己。

  如果爱情是自己把自己催眠,那个貌似被自己爱得生生死死的人,便只是自己用“爱”这面镜子照出的那个幻影。可惜,这世间哪有忠实于原著的镜子?时间久了,才发现原来自己拿着的只是一面强烈变形的哈哈镜。

  就如人们的戏谑:因为误解而结婚,因为了解而离婚。误解,是把对方误当作了心中的那个他(她),了解,是发现原来对方不是心中的那个他(她)。

  变心的真相,是我们自己的爱情催眠术开始失效,逐渐真正看清了镜中的人--只要是人,便总与心中的那个幻象有相同有相异。

  只不过,爱她的时候你眼睛所见的全是相同处,不爱她时你所看到的全是不同处。

  原来,改变的那个是自己。是自己的迷狂退去,曾经沉浸于自己梦幻的彼此不再用寻找相同点的方法去看待对方。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300年前的纳兰性德一语道破变心的真谛。

  可是这句诗却常常被人忽视,人们更容易记住的是它们的上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初见的时候是催眠术最有效的时节,人们喜欢这一句,只因这一句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梦幻,而“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是真实的现实。

  即使只是看诗,人们也更喜欢美妙的梦,更愿意用美梦把自己催眠,而不愿意睁开眼睛看自己变心的真相。就像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不肯承认是当初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总是更愿意相信是镜中的人上演了一出《变形记》。

  因为不肯从过去的事实中接受教训,所以难免重蹈覆辙。历史课老师常常说这句话。

  不仅人类的历史如此,历史中的每个人也都一样。从一段虚妄的爱情中解脱出来后,人们常常只相信自己逼近了过去那个爱人的真相,于是忙碌着找寻下一个梦幻的附着,为自己寻找下一面镜子,却依然不肯从自我的催眠迷狂中醒来。

  人们总不肯去发现爱情的催眠真相,于是,故事便这么轮回起来。新的一轮误解、新的一轮了解,以及又一次“等闲变却故人心”。

  其实,真正要醒的是那个虚妄的梦,要改变的是在世间寻找梦幻的浪漫,要中止的是一次次催眠自己的努力。

  5爱情刷卡消费

  每个人一生就能吃那么多鱼,我在生命的前十多年把这一辈子的定额都吃完了,从此,生命再没有给鱼留下余地。

  小时候最爱吃鱼,至今都记得自己最喜欢吃鱼尾、鱼眼和刀口肉,如果碰到鲤鱼胖头鱼之类的,更会欢呼雀跃着打开鱼脑猛吸--现在想来都要吐。

  12岁的某个星期天,我第一次吃鱼吃吐了,从此一吃就吐。厉害的时候,哪怕家里烧过鱼的锅子没有消毒干净就做了别的菜,甚至哪怕是我喜欢的菜,都会吐。

  开始家人以为是心理作用作怪,可是,好几回正兴高采烈地边吃边聊,忽然就吐了。然后苦着脸,大喊:鱼!--果然,是刚刚烧过鱼的锅子!

  怎么会这样?

  家里人摇头叹气,说:这就叫吃伤了。

  中国人的词汇真是丰富。吃东西时如果吃得正好叫“吃饱了”;基本到顶点时叫“吃足了”;微微有些过量叫“吃够了”;“吃够了”的阶段基本上就是喜欢与厌恶的临界点,再跨一步出去就是“吃伤了”。“吃伤了”能让人不舒服个几小时甚至一整天,让人看见那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能还会想吃,但真的吃下去,胃口就会抗议,让人更不舒服。

  看来,沉迷于一样东西,首先是身体会提出抗议。

  如果一意孤行不听身体的忠告,连着几次“吃伤了”之后,就很有可能会“吃腻了”。这时,对原本沉迷的事物的不快感,就从生理反应上升到心理认识。原来,身体的反应是能够这样牵动心理的。

  不过,“吃腻了”是暂时的,几个月、顶多几年后,有可能恢复。最怕的是身体进行暴力革命--这意味着,终此一生,你都别碰这样东西。

  古话怎么说的?强极易辱,情深成伤。

  小学升初中的那年,忽然在餐桌上领悟到了这个道理:也许每个人一生能吃多少鱼是有配额的,我在生命的前十多年把这一辈子的定额都吃完了,从此,生命再没有给鱼留下余地。

  十几岁正是一个人心理性格的定型期,不知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对我产生了什么童年阴影,总之,现在越来越觉得,我好像真的经常运用这个原理。

  做博士论文期间一度沉迷于古龙小说,论文不写资料不看,从早到晚不眠不休,放纵自己在网上搜索古龙全集再没日没夜地看。忽然有一个早晨,《三少爷的剑》看了开头四分之一,心中正道是好文章,起身给自己弄了杯咖啡之后,就忽然不想看了。

  然后关上电子书,细细研究专业资料,继续平心静气波澜不惊地做我的论文。

  直到现在,都没有把这部自己很喜欢的小说看完。

  在当时,合上电子书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通关了,我用看伤自己的办法让自己摆脱了对它的沉迷,耗时1周,然后就像那年暑假,没来由、没征兆,忽然就伤了。

  从此,每当发现自己萌生些什么妨碍学业前途之类的“不良”喜好时,便习惯性地、冷静地放纵自己,让自己沉迷得更彻底更纯粹,因为知道,越是沉迷得深越是伤得快。伤得快,也就好得快。我总是相信会有那么一刻,热情倏然不见,只留淡淡的厌倦。

  每每欣慰于自己又“消灭”一种“不良喜好”时,也会在心里淡淡地感慨: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感情果然是有配额的,用得快用得狠,也就结束得早。

  某次在电视台实习,忽然听说某明星就在隔壁演播棚作节目,兴奋地满脸通红,大喊着一定要去见见人家。

  旁边见多识广的学长看我一眼,说:还是别去吧。

  我不听,仍旧往外跑。

  就在门口看见了他。站在昏黄的灯光下打手机。这一次离他如此之近,却发现他的身材并没有电影中体现得那样高挑,面庞也不是电影中那样的清癯,神情更谈不上犀利或温柔。也许是因为离得太近,甚至看见他皮肤上细密的小颗粒。

  我站在那里呆住--只觉得方才那决定将会让我后悔终身。

  一刹那间,又想起了从爱吃鱼到不能吃鱼,从爱看古龙小说到不看古龙小说的经历。

  也许,就连人与人的感情也是有配额的--耗尽了对他的所有激情,也就什么都剩不下了。

  也许,有些东西还是在若即若离间最好。因为没有过度触碰,便给自己留了一点想象的空间,让自己能够凭此惦记一生。

  于是,如今对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总是细心珍藏,不让自己过度沉迷。那过程小心翼翼、克制收敛,仿如中世纪禁欲的修道士、苦行僧。

  如果真的很喜欢,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别去拥有、别去得到,克制住自己的想念,一点点细水长流。虽然遥远,却能长远。

  有朋友曾告诉过我喜欢上不该喜欢上的人。明明知道那感情不应该,却不可救药地沉迷下去。

  她说她知道有些感情产生时就没希望有结果,就该在不痛不痒间斩断。只是,当自己警觉到那感觉时,常常已经不是不痛不痒了。

  她问我:怎么办?她说自己已经在尽力回避,可是越回避那感情反而越炽烈。

  听她的叙述真的很同情,这大概就是人们口中典型的单相思。因为没有真正开始,所以这热情反而来得排山倒海,说不定哪天就会冲溃自己的理智。

  我很想对她说:那就不要回避,大大方方地去接触,然后发现他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也许经过这一场短暂的接触,你的迷狂反而会很快退去。

  但是这话还是忍住了。

  既然她的理智已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那么,让她保留一点点想象的空间又有什么不好?何必也让她情深成伤?

  于是,潇洒的放手其实也是一种终身的牵念--不给它们机会变成一次希望的破灭,不给自己机会感受一次情深成伤。 6相亲的真相

  很多成年人总结出一条定律:爱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能不能与你结婚。爱情是直接指向婚姻的,如果不能指向婚姻就没必要浪费时间。

  女友即将结婚,几个朋友追问她的“浪漫史”。

  女友嘿嘿一笑:哪有什么“浪漫”,到现在他连一封情书都没给我写过。

  大家又问:求婚呢?跪地没有?献玫瑰没有?

  女友更是无奈:他就问你几号有时间,我们去登记一下。

  大家不信,直把女友逼得恨不得赌咒发誓。

  小聚散会之后,有人还在叨念:一点浪漫也没有就肯嫁了?

  更多的人却点头,有什么奇怪?她是相亲结婚的,她的那场恋爱本来就是为结婚而进行,没什么浪漫有什么稀奇?

  很多人都这么认为,这婚恋就如一场酒席,爱情只是前面的小菜,结婚才是后面的大餐。如果没有大餐做基础,小菜再精致也吃不饱。爱情再美也只是让你开胃,结婚才能让你吃饱。

  这么说的人,仿佛在集体假装不知道吃饱不代表吃好。

  一场爱情的起因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因感觉而相爱,另一种是为结婚而相爱。

  校园爱情是典型的第一种。在十几岁的人心中,“几年后的将来”几乎就等同于成年人的“下辈子”,谁愿意去想毕业后的事?只因单纯地喜欢某个同学,便与他形影不离。这爱情来临时人们完全没有准备,有时竟然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何在人海茫茫中偏就喜欢上了他,对他的情感连自己都有些慌乱与不确定。

  因为没有足够的准备,这种爱情开始的时候也没考虑将来,常常是直到毕业突然来临时才发现横在爱情面前的种种现实问题:地域、家境、职业······直到那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没有规划的爱情在现实面前是如此脆弱。

  只是,正因这爱情的突如其来,没有目的、没有计划,在一次次自然而然的推进中,也就必然地一点一滴地积累了许多浪漫。就算没能终成正果,却也留下了许多最纯洁的美好回忆。

  这是初恋,它就像一道道精美的小菜,酸酸甜甜,苦辣相继,让你知道原来这世间可以有这么多种味道,让你在后面的人生中充满对更丰厚味道的正餐的期待。

  可惜,直接奔向结婚的爱情却常常不能提供那些你期望的味道,让你在等待中失落了那道丰盛的大餐。

  相亲之后的爱情大概就是最典型的为结婚而相爱了。读书的时候,曾经以蹭吃蹭喝改善生活为目的陪朋友们参加过几次相亲,每次坐在那里大快朵颐的时候心里就觉得奇怪,那架势怎么这么像供求双方开的洽谈会?见面的双方摊开自己的个人资料,那资料上写着年龄、长相、户籍、学历、职业、收入、婚恋史甚至是房产证、交际圈、家庭背景……似乎对面的那个不是活生生的人,只是一个由年龄、相貌、户籍、学历、职业、收入、财产、家庭出身等外在条件构成的一个客观体,一个能够被充分量化的调查对象。而那所谓的见面、接触便成了用自己心中设定好的参照系去比对这个调查对象的技术指标……

  只觉得相亲的人似乎都有些人力资源经理的潜质,小心翼翼地挑选最有增长潜力的那个合适的人,难道他们心中已经忘了爱情降临时该是莫名其妙也绝无理由的?莫名产生的感情从何时起被科学比对渐渐抹去了踪影?

  相亲的双方,究竟是纯粹地对那个人满意,还是对那个人所蕴涵的综合指标满意?

  所以蹭吃完毕回来时便不免经常嘀咕,劝同学以后少去些相亲会,没什么意思。可是同学总是淡淡一笑,不说话。

  直到几年后才明白,在她们心中,爱情的地位早已降为了婚姻的陪嫁婢女。因为很多成年人已经总结出了一条定律:爱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能不能与你结婚。爱情是直接指向婚姻的,如果不能指向婚姻就没必要浪费时间。

  所以,早在相亲之前,她们已经有了一个认识上的基础共识:我不是去邂逅一段意外的感情,我是要去检查这个结婚对象合不合格。甚至于,在相亲之前已经进行了一番数据调查,那些不合乎标准的早已在海选中淘汰,剩下的必然已经具备了作为结婚对象候选人的基本条件,所谓相亲,只是去亲自验验货。

  既然如此,把自己变成一堆数据报表让别人来验货也是无妨。因为在她们的心目中,爱情就是一碟小菜,婚姻才是正餐。

  只是,仍然觉得这样的婚姻有些无味。就像那位连一封情书都不曾接到的女友,说起来,也不是不悻悻然的。虽然她很庆幸自己赶上了正餐,但也抱憾于错过了小菜。

  其实,她错过的不是小菜,而是正餐。她吃到的也不是正餐,只是主食。

  主食就是那些平淡中带一点甜蜜的米饭粥面,味道并非不好,也总能让你吃饱,就算不吃菜也能吃饱,维持一个基本的生存。但是,如果只吃主食不吃菜,这生活永远这么平淡地甜蜜下去,人们也受不了。

  人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菜肴,就算苦些、辣些、酸些,也比永远平淡地甜蜜好。

  偏偏相亲之后的感情总有些像主食。相亲之后并非没有感情,只是那感情来得太有准备、太容易瓜熟蒂落,以至于连“经不起考验”的机会都没有。就算发现些小瑕疵,因为相亲的双方有共同追寻的结果悬挂在不远的前方,也就很容易对一些小缺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一代传一代地说:家常过日子就像吃米饭,天天如此,天天如此。

  这种直接以结婚为目的不浪费时间不浪费感情的感情,从一开始就少了点纯粹,自然也就少了点滋味,成了一道可以果腹的主食,可以吃的饱,却未必吃得好。

  其实,如果大餐可口,吃不吃主食有那么重要么?

  相反,如果人生的宴席上不是小菜+大餐+主食,而是直接蹦到主食,这宴席真的可口么?7保持单身也是一种负责

  如果不愿意负责,还是干脆别结婚别生孩子吧,免得祸害他人,尤其是祸害你自己的孩子。

  什么叫负责?

  肯承担已经形成的结果是一种负责,肯阻止某种恶果的发生不也是一种负责么?

  结婚是一种负责,任何一个决定结婚的人都需要主动放弃一部分个人自由以换得另一个人的幸福,如果只想享受对方的照顾而自己却不肯牺牲,便是不负责,便不应该结婚--因为那实际上叫祸害别人。

  你可以不牺牲自己的自由,但是不应该祸害别人。

  生孩子更需要负责。很多父母生孩子的理由仔细想来都有些自私:有的是为了生个孩子陪陪自己,有的是为了老了有人可以照料,有的是为了自己能够有个心灵的依靠,甚至有人仅仅是为了让周围的人停止些猜测与非议。

  总之,都是为了自己。

  那个孩子是被你硬生生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在是否愿意出生这个问题上,父母从未事先征求过子女的同意,就一代接着一代繁衍生息。所以你更需要对他负责。

  如果不愿意负责,还是干脆别结婚生孩子吧,免得祸害他人,尤其是祸害你自己的孩子。

  曾经有朋友突发奇想地在家里养了一条狗。他自己工作繁忙,有时候通宵都在办公室里不回家。他的狗便只能一整天一整天地呆在公寓小小的浴室里。

  十多天后,他的狗死了。

  过几天,他说要去再买一条狗,还问我愿意不愿意也去挑一只。

  我摇头:不养!因为养它就要爱它,爱它就要对它好。我没有条件好好照顾它,所以不想谋杀它。

  我笑着说:你看我到现在都没有结婚,这就足以说明我有多负责。

  是的,保持单身也是一种负责。既然我还没有作好牺牲、付出的准备,我还是不要结婚为妙,我不想害别人也害自己;不奢望既享受单身的自由,又享受已婚的呵护;不忍心高兴时就把孩子举起来亲亲抱抱不高兴时就把孩子扔在一边。

  --在我看来,那就是在害人,就是不负责。

  8不结婚和“不能结婚”

  社会上的标准答案是:每个人都应该结婚,除非他有缺陷不能结婚。

  在这个标准下,不结婚和“不能结婚”似乎就成了一回事--而“不能结婚”代表着缺陷。

  在回答很多问题时,我们常常是情不自禁地口是心非--不是有意识地去骗别人,而只是下意识地希望骗到自己。

  比如,如果你问:幸福是什么?很多人会回答说幸福就是家庭美满之类的标准答案,没几个会回答说幸福就是升官发财功成名就。可是,一旦家庭与“事业”发生冲突时(比如,长假是按照原定计划与家人一同旅行,还是遵照老板的临时安排跑去加班?),人们便常常在具体问题面前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说不定还会对他的家人说:这是为了让我们更幸福。

  我们嘴上承认的幸福和我们心里默认的幸福,有时候不是一回事。我们嘴上认为重要的与我们真正关心的,更加常常不是一回事。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口是心非,大概是因为社会上已经宣扬出了一种“标准答案”,由那些电影电视剧报纸杂志传媒宣扬出的,也是早已被公众所接受的。作为公众中的一员,我们不想太特立独行脱离群体,所以就算隐隐觉得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同,也总是暗暗劝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说:标准答案才是对的,我的答案是错的。

  就如婚姻。社会上的标准答案是:每个人都应该结婚,除非他有缺陷不能结婚。

  在这个标准下,不结婚和“不能结婚”似乎就成了一回事--而“不能结婚”代表着缺陷。

  很多明明自得其乐的单身女郎,一想到这一层标准答案,烦恼焦虑便生。

  其实,幸福是什么,快乐是什么,根本就没什么标准答案。你认定的幸福未必是我的幸福,大家眼中的快乐未必是我的快乐。

  况且,很多人口口声声所宣扬的幸福与快乐,自己都暗暗地不信--却还是要你信,好让你进入和他一样的境地,如此一来,你也就不会认真去探究他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福、快乐还是不快乐了。

  呵呵,别人口口声声宣扬的幸福,其实很有可能仅仅是一个拉你入伙的陷阱。

  幸福是什么,快乐是什么,自己说了算。9你有凭感觉结婚的资格吗?

  习惯了不上班、开名车,一旦离了婚,便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于是,就算是婚姻中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种状况也忍了,因为真的离不掉,离不掉那些已经习惯了的物质,便连离婚的自由都没了。

  前两年曾经上过一个电视访谈节目,被人问到了对婚姻对象的要求。被节目组在身上绑上了测谎仪来回答问题。

  记得问题有:需要他有多高的学历、多高的薪水、多大的房子、什么档次的车······

  我记得自己一概回答:无所谓。

  测谎仪显示,我说的是真的。

  节目录到一半就录不下去了,编导叹气:你都回答无所谓,我们这节目可怎么做下去啊?

  我也笑:你们为什么偏要问这些于我而言是无所谓的问题?

  编导没有回答,但是这答案我知道,这些问题是很多人有所谓的,甚至于有些人就是为了这些而结的婚。

  小时候,受言情小说的影响,真心相信婚姻必须以完美爱情为基础。那时候觉得,如果仅仅为了那些外在的物质需求而结婚便等同于卖身,区别仅仅在于合法与非法、批发和零售。

  长大了才明白,这理想很难接受现实的检验。难怪有人说女人结婚是“第二次投胎”。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话并未说错,的确很多人因为婚姻而改变了现实生活,或者说,婚姻解决了一些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比如,居住条件差的结婚之后终于搬进了大房子;收入不理想的终于可以宅在家里再不必出来工作;有人结婚前便开上了男朋友的车;有人在未婚夫的鼎力帮助下终于得到了更高的职位。

  对这种婚姻如今有了些理解,纵使心中不赞同,也终于能够理解与谅解。因为所有的浪漫爱情都是建筑在不食人间烟火的真空世界中,一旦那些清纯脱俗的主人公走下荧屏,都不可能经得起这世俗生活的磨砺,关于今天谁洗碗明天谁扫地之类事情的争论最容易销蚀那些浪漫的真情。

  所以,事实经常告诉我们,反而是那些基于物质条件进行的婚姻更稳定,最起码,我那些个为了爱而结婚的朋友有一半开始了离婚之旅,反倒是那些第二次投胎的女友都依然滋润地生活在婚姻里。

  只是,不离婚并不代表幸福,因为,离婚也是需要资格的。如果不能摆脱对物质的需求,便没有资格离开充满物质的婚姻。因为感情会随着时间逐渐消散,而对物质的依赖却会随着时间日益强烈,直到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完全不能分离。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必须依赖物质以至困于物质,导致了人类集体的不自由。

  竟然是真的。

  在温室里呆久了,习惯了不上班、开名车,一旦离了婚,便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于是,就算是婚姻中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种状况也忍了,因为真的离不掉,离不掉那些已经习惯了的物质,便连离婚的自由都没了。

  这些年来,身边不乏“第二次投胎”的朋友,高高兴兴地结婚,庆祝自己的人生终于上了一个新台阶。每次参加这样的婚礼我都真诚地致以祝贺,也总能看到她们一脸真诚的幸福,还总能听到其他嘉宾真诚的羡慕声。

  从他们之前之后的生活看,未必没有感情,未必没有幸福。

  只是,每次参加这样的婚礼我心里仍然会庆幸:还好,我不必因为这些需要而去结婚。

  作完节目之后,节目助理好奇地问我:那些条件你说都无所谓,你要的条件是什么?

  我一笑:感觉。

  助理笑起来。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条件。

  外在的物质条件再高也总有些可以实现的可能,唯独这感觉,永远说不清,也就有可能永远不能实现。

  是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感觉来找婚姻。

  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已经结了八次婚,刚刚成名时她嫁给百万富翁,名声鼎盛之后她嫁给了一个管道工。因为那时的她已经不需要借别人的光环来为自己增色,她已经可以让心来做全部的选择。

  那些不曾拥有的东西总是会在你的眼中十分重要;但是当你拥有之后,却总能发现一些比它们更重的东西。人类的贪婪便缘于此。面对婚姻,我们总以为物质比爱情重要的多,可是一旦自己拥有了物质,我们又常会倒回头来追求被我们放弃掉的爱情。

  于是,当你拥有那些物质的时候,才有资格等待感情了。

  完全拥有年龄长相、学历收入、财产地位等十分重要的指标后,便可以不必在乎这些指标;当我们的双眼不再被这些量化的标准困扰时,不能被量化的感情便能翩然而至。与少年时代一样,由心底产生,不含杂质。

  其实,很多单身的女人就是在等待这种纯洁的婚姻。为了等待生命中的完美,她们已经在现实中完善了自己,不需要为了房子、户口匆匆把自己批发掉似的匆匆步入婚姻的礼堂。她们可以不动声色地等待心灵的颤动,等待人生中再次来临的“初恋”,她们已经得到了选择的自由。

  什么是自由?不是能做想做的事,而是能不做不想做的事。

  终于,当代女人迎来了一个可以不为学历收入、财产地位而匆匆结婚的时代,有了等待纯洁婚姻的自由。
10拒绝唯心主义的婚姻

  “我XX岁之前一定要结婚,XX岁之前一定要生孩子。”

  朋友向我宣誓:我今年年底之前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

  这话让我大为惊诧,因为据我所知她到现在连个男朋友都没有。

  连忙问:找到真命天子了?

  她摇头:还没有。不过我一定要在今年嫁出去。

  听她这话我仔细盘算了一下,几个月间要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再与他结识、接触、试探、求婚直到最后结婚,感觉上还真有些难度。

  有点为她担忧,便问:为什么一定要今年?

  她歪着头想了半天,终于说:“这不是快30岁了么?到这个岁数怎么能不结婚?”

  我一口饮料几乎呛出来,竟然是这逻辑。

  她看我这样,郑重地重申:“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在30岁之前结婚、32岁之前生孩子。”

  只觉得她这番话与其说是说给我听,不如说是说给自己听。仿佛自己在向自己反复强调自己的决心。

  我看着她微笑:没想到你还是个唯心主义者。

  她愣了,不明白好端端的干哲学什么关系。

  一直觉得人的生活有两种方式:唯物式的、唯心式的。

  饿了就去吃饭、冷了就去添衣,这是我眼中的唯物式的生活方式。

  觉得到吃饭时间了,别人也都开始吃饭了,所以纵使自己肚子不饿也认定了必须吃饭;觉得到了一定的节气,别人也都穿上棉衣了,所以纵使自己不冷也一定要穿上棉衣出门,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唯心式的生活--不是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而是按照自己所认为的“应该”来生活。

  唯物式的生活方式,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生活;唯心式的生活方式,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想象和别人的行径来选择生活。

  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一种?

  在日常生活中,明明很饱也去吃饭、明明不冷也去添衣,这样的事情很少有人去做。

  但是,在另一些大事件上,人们却常常选择一种唯心的生活方式。

  选择职业的时候,觉得在别人眼中某种职业是更体面的,所以不管自己实际上适不适合、喜不喜欢也去从事这样的职业,结果把自己弄得很不开心--这就是我所说的“唯心的”生活方式。

  还有很多时候甚至不去区分什么是想象、什么是现实。

  比如,究竟是跟谁结婚更重要,还是结婚这个行为本身更重要?

  前者是生活的实际需要,后者是完成自己对人生的想象与规划,究竟谁更重要?

  理性地想想其实不难回答,可是生活中,有太多的人还在信誓旦旦着:“我XX岁之前一定要结婚,XX岁之前一定要生孩子。”自己用想象给自己的生活划出一条deadline,再自己吓唬自己,直到自己钻入烦恼的绳索越收越紧。

  唯心的生活,就像明明很饱却还在不停地吃饭一样,不听从生命真正的召唤,自寻烦恼。

  这种唯心的生活,只听心的想象,不听心的需求,说到底也是违心的。

  每当我这么劝解朋友时,她们常常说,可我们毕竟生活在“社会”中,不能脱离社会的大多数。

  只是我经常觉得,所谓社会大多数的选择,有时候也仅仅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想象。

  就像这位朋友,并不觉得“30岁之前必须要结婚”的想法有什么错误,因为似乎社会上的人都这么说。

  她可能不知道,汉代人认为女子14岁就一定要结婚。按照汉朝人的想象,她更应该发誓32岁之前一定要当上奶奶或外婆。

  可见,很多所谓的社会公论其实也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想象,可是,偏有许多人把想象认了真,拿来指导自己的现实。

  10闪婚不是冒险,是探险

  1920年,籍籍无名的上尉戴高乐在巴黎舞会上,邀请叶风·汪杜洛小姐跳一曲华尔兹。跳完一曲又一曲,直到第六曲结束,汪杜洛小姐转身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说:刚才那个和我跳舞的上尉向我求婚了--而我也已经答应了。

  一个朋友与青梅竹马的恋人结了婚。他们从小学就开始认识,从初中开始相恋,经历了大学的异地别离,直到研究生毕业后共携连理。仔细为他们算算,不到30岁的年龄却已经有了20多年的恋爱史。所以,婚礼上有不知根由的人起哄要他们说说恋爱史时,两人都真诚地张口结舌:忘了。

  在很多朋友心中,这就是一对完美爱情的典范。门当户对、知根知底,闯过家长反对的风雨,经历过四年别离的考验,没有人不相信他们会白头偕老。

  八个月以后,他们离婚了。

  所有的熟朋友都在听到消息的一瞬间傻掉。

  1920年,籍籍无名的上尉戴高乐在巴黎舞会上,邀请叶风·汪杜洛小姐跳一曲华尔兹。跳完一曲又一曲,直到第六曲结束,汪杜洛小姐转身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说:刚才那个和我跳舞的上尉向我求婚了--而我也已经答应了。

  从认识到海誓山盟,六支舞曲的时间,20分钟左右。

  叶风·汪杜洛就这样成为戴高乐夫人。法国暴徒曾八次企图暗杀戴高乐,戴高乐夫人却始终陪伴在丈夫身边,两人牵手走过了半个世纪。

  这对浪漫的法国人可以算作“闪婚”的先驱。

  认识一个人需要多久?

  总听人说“日久见人心”,但是这“日久”是多久?

  一年两年是肯定不够的。

  一直都觉得,要知道一个人大致有些什么样的性格与兴趣,一两个月也就差不多了,至于他有什么细微而隐秘的缺点,就算十年八年也未必有机会让人家暴露出来。既然如此,认识一两年和认识一两个月也就没什么本质差别了。

  如果你看人够犀利,就不要拖太久。

  拖得太久并不一定有助于你深入了解一个人,却肯定会拖垮你对一个人的激情。

  激情这玩意儿,保质期特别短。

  来一场爱情的马拉松,就是把你的激情送入冰箱。看似延长了它的保质期,事实上却败坏了它的味道。

  每个人与别人初相识时,总会情不自禁地隐藏缺点、暴露优点,认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便会产生一种幻觉:他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若是带着这样的心进入婚姻,自然难免“因为误解而结婚,因为了解而离婚”,因为这样的婚姻必然会成为一个不断发现缺点的苦难之旅。

  相反,认识的时间不够长,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他全部的优点,结婚之后,那婚姻就能成为一段惊奇不断的发现之旅,不仅仅发现缺点,也发现着以往不知道的优点。带着激情去原谅对方的缺点,带着中大奖的心去庆幸对方的优点。

  这样的婚姻,未必不如认识一两年的长久、幸福。

  所以,当朋友中有人兴奋地告诉我自己“一见钟情”时,我很起劲地劝他闪婚。朋友们起初以为我开玩笑,等到发现我是认真的,便惊讶莫名:原来你竟然这么大胆!

  我笑:每一段婚姻都有几分冒险,何不干脆带着探险的心去结婚?

  如果不想冒险,干脆就一辈子死了结婚的心。如果能够接受冒险,就不要害怕最后会受到伤害,大胆去探险。

  那位二十多年爱情马拉松的朋友,也许就是在结婚前已经磨灭了所有探险的心。以为自己已经对彼此全盘了解,以为进入婚姻之后就不会再有新的发现。所以这新发现一旦袭来,便有了些“被骗”的恼羞成怒。

  常听电视剧里的男女主角含着眼泪悲愤地控诉:你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

  笑话!明明是你自己没看清,却怨别人不符合自己的认识,真有些傻。

  也许,反倒是带着几分空白的心去看对方更有趣,因为没有心底那个已经先入为主的“他”,所以常常说的一句话不是“你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而是“哦,原来你是这样的一个人!”。
和你一起颠倒众生

  1为了众人而美丽

  每一个女人无论是单身还是有伴侣,婚前还是婚后,都理所当然地应该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美丽,为了众人而美丽。

  全家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我说到了自己的美容计划,老爸在边上来了一句:你不是说单身不结婚吗?怎么那么注重美容?

  我不在意:不结婚就不能美容了吗?

  老爸笑:都说女为悦己者容,你不想结婚,又为谁漂亮?

  我哈哈大笑:难道“悦己者”就只能是一个人?

  不知道是不是中国的女人在闺阁里呆久了,习惯了把自己的美丽只呈现给一个男人看,明明那句“女为悦己者容”的“悦己者”没什么单数复数之分,却总是被习惯性地认作是一个人。

  从男人到女人,都常常把这句话理解为“只为那一个人容”。于是,常常听见男人用这句话来教训女人。

  上学的时候,曾经有舍友穿了一件女友们一致叫好的连衣裙去见男友反被男友骂回来换衣服。大家气愤不已地讨伐这名没有审美眼光的男人,舍友却小声说:他不是说这件不好看,他说这件比较性感,怎么能让街上其他人也看……

  我们几乎齐齐倒地不起--这叫什么逻辑!只能自己看,别人不能看?

  渐渐的,发现像那位男友一样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

  上研究生的时候,朋友中又有一位找了这么个男友,她一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出现在公众场所中,男友就指责她虚荣,常让她回去改换打扮。

  一开始有些不理解,便有师姐们出来耳提面命:男人看女人有几个阶段,在追求女友之前希望这女人是公认的大美人而且越漂亮越好;可一旦追到手,就常常看似柔情蜜意地对女友说:亲爱的,女为悦己者容,你为我一个人漂亮就好······

  我怀疑:究竟“要在世人面前美丽”是女人的虚荣心在作怪,还是“别在世人面前美丽”是男人的占有欲在作祟?

  当时年少火气大,我恨恨地瞪着好友责问:他说怎样就怎样啊?大家怎么看你你就不管了?你是要只在他一个人眼前漂亮还是在大家眼前漂亮?

  朋友低着头不说话。

  我想,既然她没有斩钉截铁地答应“在一个人面前漂亮”,就说明她也不甘心只把自己的美丽给一个人看。

  记得小时候看《红楼梦》,“薄命司”的门口有一幅对联“春恨秋悲皆自苦,花容月貌为谁妍”。小时候受“薄命司”大门的影响,只觉得那就是说女孩子命苦而已。可是如今仔细一想,却总觉得有点不对。也许,这幅对联说的根本就不是女孩子命苦,而是在告诉你为什么她们命苦。

  这命苦的重要原因就是,以为“花容月貌”必须为“谁”,不是谁们,而是某一个谁而妍。

  完了完了,这么一想就完了。黛玉宝钗湘云妙玉等等那么多才貌双全的女人若是只能争着为那个宝玉妍,从概率上说也是绝大部分要入薄命司的。

  看看,为一个人妍的下场,就是脱不了一番“春恨秋悲”。

  其实,她们真是“皆自苦”。既然有才有貌,为什么不能寻求寻求别的突破?何必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人的特别凝眸,有公众的共同微笑岂不更妙?

  这么一想,用美丽去寻找一个人还真是浪费,美丽就应该是展现给大家的。

  1000多年前的西湖边,美丽的歌伎苏小小天天坐着油壁车游湖。据说,她游湖时从不放下车帘,惹来很多人的艳羡与追求,可她却又偏偏拒绝了很多才子的追求,一副并不安心寻个终身靠山的架势。

  小时候看到这故事有点不明白,既然不想找如意郎君又为什么天天招摇过市?

  如今却明白了,她就是要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美丽展示在所有西湖畔的游人仕女面前,不为寻找那一个“悦己者”,而是要制造一个庞大的“悦己”族群。她已经感受到美丽是上天对自己的特别垂怜,这美丽就应该是展现给天下所有人。这才叫“bythepeople,forthepeople”,那些只为一人美丽的想法恐怕只有古代帝王后宫的妃妾们才有。

  其实,每一个女人无论是单身还是有伴侣,婚前还是婚后,都理所当然地应该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美丽,为了众人而美丽。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就算在奥运会赛场上,美国女足与中国女足对垒的时候,美国女足队员也是要化淡妆的,就算在激烈的对抗中也要时刻展现女性的美丽。有时候想,也许这就是在闺阁里关过上千年的女人和真正崇尚独立的女人之间的区别。

  有一次,带着耳机走在校园里,忽然迎面走过来一个留学生,停下来,问了我句什么。

  连忙摘下耳机,微笑着问他有什么可以帮忙?

  他看着我微笑,说:“Youareverybeautiful!”

  我兴奋地大笑:“Thankyou!”

  这是听到的最好的夸赞,因为它是来自一个陌生人。一个“情人眼底出西施”的美丽答案,和一个街头陌生人的答案哪个更接近真实?

  为陌生人的美丽,原来是如此快乐。

  你以为女人只为一个欣赏自己的人而美丽?错了,每个女人都有一颗颠倒众生的雄心。
 2美女的标准

  选美最大的怪事大概就是从评委到佳丽们都一致认定女人最重要的是学识气质,可美女们说这话的时候从不忘记展现自己迷人的笑容,评委们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也多半停留在美女的脸蛋与身材上--原来口不对心也是能产生默契的。

  所谓美丽,都是在某些标准下的美丽。我们的错误便是总以为那些标准亘古不变、必须遵守,其实,它真的不堪一击,不值得我们那么执著。

  春天将近,翻箱子时找出几年前买的一件玫瑰色春秋衫。记得以前很喜欢这件衣服,却忘了什么原因这几年一直都没穿过。一时兴起,穿起来对着衣柜照镜子。

  往镜中一照,几乎在心里喊一声“呜呼!”。完了,这下子想起来把它打入冷宫的原因了--因为我自己再不复原先的白嫩。

  原来这几年已经把自己折腾得这么黑黄,再也衬不起这娇艳的颜色。

  可是,慢着,谁说皮肤黑黄就穿不得玫瑰色以及其他娇嫩的颜色?按照这逻辑,那些颜色岂不该绝迹于黑非洲?

  其实不然,那些黑人美女们一样穿着鲜嫩的粉红色到处跑,不光她们自己好像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看的人也一样赏心悦目。

  看来,所谓皮肤黑了就不能穿某些颜色的观念,很有可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这仅仅是我们这些人的迷信--对白皮肤的迷信。

  是的,有些审美标准,其实只是一种很脆弱的迷信。

  那是从几年前的一个寒假开始。一进泰国某个海滨的酒店电梯,身后就涌入了一群肌肤被晒成小麦色的欧美男女,大家站在密闭的小空间里互相微笑,用眼睛友好地打招呼。我觉得他们的目光扫过我白白嫩嫩的肌肤时露出些善良却别有用心的微笑--笑得我无地自容,在心里发狠:看着吧,一天之内我也晒出来。

  于是,为了和此地大环境和谐,我次日跑到海边找了片美丽的沙滩,把自己狠狠晒了一整天--连个太阳伞也不打。

  傍晚的时候再进酒店,与所有人点头微笑时都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与周围人群不是一般的和谐。

  连带着整个假期的心情非常好。

  假期结束后回国没几天,几个朋友为我接风,一见我就惊呼:你怎么晒得这么黑?

  然后,整个接风宴上一众男女都在出主意教我如何如何美白,再次把我说得无地自容。

  第二天我就冲进美容院喊:我要做效果最好的美白项目!

  美容师的脸绽放成一朵桃花。

  好不容易三个月的金钱扔下去基本恢复了些旧观,暑假又到,再度背着包浪迹天涯去了--一去就去了烈日灼人的吐鲁番。

  此后那几个寒假暑假,还去过热辣辣的印度、埃及、柬埔寨以及紫外线超强的西藏……

  于是,“晒黑-美白-再晒黑”的循环在这几年间被不断重复。

  妈妈笑骂:你这不是自己折腾自己吗?只便宜了美容院。

  我嘿嘿不语。没办法,谁让旅游点的审美标准和回到北京的审美标准永远都不统一?如果在北京人们也真心地承认我那被晒得“蜜色”的肌肤美丽的话,又何必常驻美容院?

  所谓美丽,都是在某些标准下的美丽。我们的错误便是总以为那些标准亘古不变、必须遵守,其实,它真的不堪一击,不值得我们那么执著。

  所以,究竟什么是美女,很少有人说得清。

  以前曾有人说维纳斯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可是看她那身材,估计穿衣服至少要穿12号--对不起,很多国际大品牌根本就不提供这个尺寸!因为很多人相信这个尺寸根本穿不出那些名牌衣服的美。

  维纳斯要是生活在现代,可能会联合中国的杨玉环一起发动些什么美丽运动,不过估计不会有多少人响应,起码比参加赵飞燕举办的“美体塑身班”的要少得多。

  虽然维纳斯仍然是世界文学中美的化身,可是以维纳斯形象为美丽标准的时代早已过去。最起码,从那个著名的断臂维纳斯雕像上看,在这个号称最美丽的女人身上居然看不到当代美女孜孜以求的锁骨。

  于是,美女也有过时一说,连维纳斯都是过时的美女。

  有些朋友第一次到江南常常会打电话向我抱怨:不是说江南出美女吗?怎么我在苏州扬州杭州没看见几个美女啊?

  我无奈地叹气:没办法,江南美女是典型的珠圆玉润型,现在这套标准已经不流行了……

  朋友笑问:为什么那种标准不流行了?

  我想了想,在电话里说:因为大家都能吃饱饭了。

  只觉得这是真的,我们看美女的眼光的确与吃不吃得饱饭有点关系。

  非洲部落里胖女人是美丽的,因为胖女人标志着她有经济能力喂饱自己;漫长的古典时期白女人是美丽的,因为她们的肤色标志着她们属于不必出去劳作的富裕阶层;二十世纪以后蜜色皮肤的女人是美丽的,因为她们的肤色标志她们有机会去海边晒太阳,是比宅在办公室里的上班族更富裕的阶层。

  可见,任何时期的美丽标准,其实都隐隐地与背后的富裕程度挂着钩。

  宋代以后,中国的女人以三寸金莲为美--当然,三寸金莲的主人只能坐在房间里绣花,不仅不可能下地干农活儿,连在家里拖个地板都难。可见,三寸金莲也是一种经济地位的标志。

  古时候大家生活条件不好,吃东西油水不足,珠圆玉润的江南美女是典型的小资美人。可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需要花钱健身以消耗过度的能量,这种珠圆玉润的美人也自然与减肥事业的崛起一同陨落。尤其是镜头出现之后,在4∶3乃至16∶9的机器筛选下,古典型美女就因为不适宜上镜、不适宜现代服装而惨遭各种选美的淘汰。

  就像现代美女都说锁骨越凸显越漂亮,很多人穿衣服都要故意露出锁骨以显示自己的性感。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嶙峋却平行的锁骨更能衬托项链--而且是当代都市女性流行的那种独粒钻石项链。一条细细的白金项链若有若无地在肩颈间熠熠发亮,中间坠上一颗闪亮的钻石,被锁骨牵引作视线的焦点--这才是“美丽锁骨”的奥秘所在。所谓锁骨带来的性感、锁骨带来的雍容华贵气象,统统是说这样的身材适合戴钻石项链而已,以至于干脆就有人把那种短款的钻石项链叫做“锁骨项链”。

  看看,原来锁骨为美的这条标准产生得如此现代,人类发明首饰之前关于锁骨这条审美标准一定不存在,女人穿袒胸的晚礼服之前这条标准也不会存在,人类喜欢带钻石项链之前这条标准也不存在--不信试试看,挂上中国传统仕女图上那种三四层的长串珍珠项链,有没有锁骨都无所谓。

  一想到这些善变的审美标准便让人气馁,恒久的美是否存在?

  我这一质疑刚一宣布,立刻有人严肃地说:谁说美没有标准?内在美就是恒久的标准。

  我哈哈笑:当我是十三岁的女生那么好骗吗?

  有段时间看选美,看着看着忽然恍惚了,只觉得那些佳丽们所角逐的不是美丽的桂冠,而是联合国秘书长的宝座。听,一个个口口声声不离宏伟理想与善良愿望,从改变贫困山区面貌到人类和平无不关心备至,足以让官员、外交家们汗颜。

  这还不是最奇怪的。选美最大的怪事大概就是从评委到佳丽们都一致认定女人最重要的是学识气质,可美女们说这话的时候从不忘记展现自己迷人的笑容,评委们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也多半停留在美女的脸蛋与身材上--原来口不对心也是能产生默契的。

  所谓的才华气质云云,很多时候不过是审美者的掩耳盗铃。没有才华的美女仍然美女,顶多被人们称为“无脑美女”,可没有美貌的才女却从来与美女的称号无关。

  还是踏踏实实地承认“我是某某标准下的美女”比较实在些。
3像蒙娜丽莎那样微笑

  她的微笑--从来没见过那样的微笑--醉得人骨头由里至外地酥掉。

  只在那一刻才真正明白:“女人是水做的。”

  都说微笑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微笑中的女人最美。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本事展露最美的微笑。

  风景区里常常看见游客拍照,有些妙龄女郎就喜欢转过身去再回过头来面向镜头微笑,作出一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架势。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拍照的人半天取不好景对不好焦,那微笑总是僵僵的,有些像是人马上要倒、有些像是人马上要发怒,一点都看不出“百媚生”的架势,反倒常令人深刻理解“东施效颦”的成语。

  并非所有的回眸一笑都能“百媚生”。

  “百媚生”的微笑不靠回眸,靠的是从小练。

  这个理念不是我提出来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据说他得到了名画《蒙娜丽莎》之后,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把画挂在博物馆里供大家参观,而是挂在家训堂里,命令女儿们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据说,经过数年努力,公主们终于将那“永远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一个个变得迷人无比。如果这个结果是真的,我还真有些同情后来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他天天长在能露出蒙娜丽莎式微笑的姐妹们身边,估计对天下美女的微笑都看不上眼,难怪长大后如此频繁地更换情人--但事实上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十分可疑,因为路易十三根本就没有女儿。

  这则子虚乌有的关于路易十三公主的传说很有名,也许正是想告诉大家,真实存在的人,休想练成蒙娜丽莎那种“永远的微笑”。

  想练成最美的微笑,光靠从小对着油画镜子动肌肉是不够的。

  十年前,一个朋友去采访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我也跟过去蹭白戏。演出结束后,一群媒体人围住盛中国采访,他的日本妻子、钢琴家濑田裕子静静地坐在盛中国身旁,温柔地笑着,微笑着看着大家。

  那些陷于工作的记者们可能没有注意濑田裕子无声的存在,我这个无事闲人却在那里逐渐被她迷住。

  从头到尾她一句话也没说,甚至连坐姿都没怎么变化过,可是她的眼睛却无时不在抚慰着所有人。

  无端端地就回想起小时候母亲温暖的手掌摩挲过脸颊。

  她的微笑--从来没见过那样的微笑--醉得人骨头由里至外地酥掉。

  只在那一刻才真正明白:“女人是水做的。”

  前年的时候,又见了这让人骨头发酥的微笑,那是日本电视剧《笃姬》中一个普通的小配角流露出的微笑。

  这个角色是将军的侧室,得知将军的死讯后前来劝慰将军夫人笃姬,说些“将军起码身前认真爱过你,你比我幸福之类”的言情客套话。

  但是,那特殊的表情却让这一小段剧情超越了以往看过的各种言情片。

  那个女演员没有哭,但分明看得出那笑容里面压抑着巨大的伤痛,是把无穷无尽的眼泪化成微笑。

  偏偏那微笑却又如此温柔、如此动人、如此真诚。

  同样是女人,我在电脑屏前看得呆掉。

  一刹那间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微笑,除了日本以外任何国家的女演员都演不出来。

  因为,日本女人的温柔很难有人能企及。

  还记得见识过濑田裕子那一夜,回到宿舍的时候人都有了点失魂落魄。洗漱时在卫生间对着镜子,像“路易十三的公主”那样拼命揉脸,然后冲出来对舍友发誓:“我要天天练濑田裕子式微笑。”

  舍友是学日语的,也曾经去过日本,听了我的话鼻子里哼出一声:“你就死心吧,一辈子也练不出!”

  我不信,看着她,那眼神一定气鼓鼓的满是不服气,总之一点也不温柔。

  她看着我笑:“人家那是从小在日本那种环境下长大的!日本环境中的女性教育--,根本就不是练得出来的。”

  气鼓鼓想半天,叹一声,闷头睡觉。

  用武侠小说的话说,内功修为不够,再怎么练外功也是有限。从小不曾接受过专业的“温柔”教育,也就很难从微笑中散发出真正温柔的魅力。

  因为,那真正感人的温柔,是从心底流出来的。

  一旦内功不到,便总是难逃山寨之嫌。

  看《大长今》等韩剧或台湾电视剧时,每每听到剧中主人公苦口婆心地说“要怀着爱心去做食物/衣服/blahblahblah”之类的话心里就想笑,这种矫揉造作可笑到令人讨厌。

  可是,看日本电影《入殓师》时,却完全感受到了这句话“要用爱心工作”。

  《入殓师》开始三分钟后便是一场入殓的戏,看着电影中男主人公的动作,我竟然联想到京剧--举手投足、眼角眉梢都有着京剧一般把生活艺术化的优雅韵律,还有着比京剧更深的温柔。

  更重要的是,演员眼睛里流出当代京剧表演中几乎看不到的虔诚。

  由衷地感慨,把装殓死者拍得如此庄重而优雅的电影,也只有日本那种崇尚剖腹、喜爱樱花的民族才能拍得出来吧?

  忽然想起台湾、韩国都是曾经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地方,却又都没有真正接受日本文化的精髓。于是,不免猜测,《大长今》里面“要用爱心做食物,食物才会真正的好吃”的观念观是从日本引入的吧?可惜,只引入了些形式,却没有引入精髓。因为不是原创,便难免会像所有的山寨制品一样有些生硬可笑。而这些在被韩国、台湾电视剧中被当做笑话看的口号出现在日本影视中,即使角色没说一句类似的话,这观念却也是润物细无声地随风潜入了--因为他们是原创,因为他们有这样的内功。

  因为,这种话他们不是说说而已,是真正地从心底流出,里面有一份令人感动的虔诚。

  就像十年前沉默不语的濑田裕子脸上的微笑。

  就像日本电视剧里不知名的女演员的微笑。

  都源自日本女人那享誉世界的温柔。从小到大的温柔教育,让她们的微笑最迷人。

  可惜,我们最缺少的东西可能就是这从骨子里带出来的温柔。做中国女人的一大好处就是从小被培养了女子能顶半边天的观念,是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争取同工同酬”,是越来越多的男人都有“气管炎”的毛病。有朋友说,现在的小学里都是女生追打男生,把男生打得到处躲。

  在争强好胜的成长史中,我们真的少了点“微笑教育”。

  画中笑得如此迷人的蒙娜丽莎,生活中笑得如此温柔的濑田裕子,小时候肯定没有把男生打得到处躲。

  曾经在尼罗河的邮轮上与来自德国的一家四口同桌吃饭,那是年轻的父母和他们七岁的儿子、九岁的女儿。

  亲眼看见父母教弟弟如何帮姐姐脱下外套、拉开凳子,以及在整个用餐期间殷勤照顾。

  弟弟做得很周到,眉宇之间的神态也非常严肃认真,小姐姐也总是非常礼貌地微笑,优雅地说着谢谢。

  看到这一幕,坐在边上的我无比感慨。原来,在国外所见到的“绅士”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所以,同样的动作,做得不仅格外娴熟,而且自然、虔诚,所以也格外有魅力。
4只有淑女不怕老

  淑女的实质不仅仅是天生的美丽、高贵、富有,也不仅仅是世人眼中的学识、能力、风度,而是内心的品味与修养。

  15岁的少女,红扑扑着面庞,喜欢恣意挥洒以为永远不会结束的青春。可成熟后的她,站在面试官前争取一个工作、进修机会时,却会为15岁开始的烟瘾而遗憾,为15岁雕刻在身体上的刺青而担忧。

  年少轻狂的时代总会过去,人生把成倍的时间留给了成熟。

  女人一生中,能够放任恣肆的时光美丽而短暂,从青春的光泽在脸上褪色开始,从第一条细纹爬上眼角开始,女人的偶像就从众位辣妹转向了张曼玉,开始学习优雅。

  女人不怕时光,怕的是没有被时光雕刻出优雅。成熟的女人怕的是不似淑女。

  法国有句谚语:千年的文化,百年的世家,才能培养出一位真正的淑女。

  盛产淑女的法国人早就明白,淑女是属于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

  不必奇怪当代中国,许多女人白日做写字楼中的精英,夜晚不是酒吧歌厅里的“糙女”就是捧着电视大看“超女”,不必奇怪当代许多IQ、学历不低的女人一走出自己的天地就与世界格格不入。我们身处的时代,在过去的15年中突然积累下了巨大财富,却还没来得及学会去消化这些财富,不正像一个15岁的青春少女?也许当代人还没学会如何面对突然绚烂起来的现代生活,可当这一切成为习惯之后,15岁的少女就必须面对成熟。在时光的雕刻下,社会会变、文化会变,当代的少女、“糙女”们也必会被雕琢成淑女。

  遗憾的是,在过去乃至当代的时代环境下,女人很少有机会学习如何做一位淑女。

  过去中国的女性教育是由女性长辈来完成,名曰“家教”。过去,说一个女孩子“家教好”是最高的褒奖。可是,当代女性走出家庭走进更广阔的竞争社会中时,商务礼仪、社交礼仪、职场进退、国际习惯······大量母亲、外婆辈人从未接触过的问题向当代女人滚滚涌来,传统的“家教”捉襟见肘。

  更遗憾的是,仅从当代中国中小学生几乎男女不分的运动装校服上就能看出,大多数学校流行的是中性化教育,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淑女”不在课程之列。各地中学防女生之早恋如同防洪防沙,谁来教她们如何得体地与异性交往?如何让自己的衣着更优雅、仪表更妩媚?

  难怪她们只能盲目地效仿演唱会中造型夸张的明星、电视剧里品味不一的各色人物。更难怪当她们乍一走出校门时,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得体的当代淑女。

  淑女不仅仅是迷人的形象、得体的社交礼仪以及与异性交往分寸的把握,淑女不仅仅是所有这些优雅的风度,更是一种生活的观念:从容淡定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阶段,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淑女的实质不仅仅是天生的美丽、高贵、富有,也不仅仅是世人眼中的学识、能力,风度,而是内心的品味与修养。

  这样的淑女,是女人一生中最长久的选择。
5不幸身为美女

  如果美女生而为才女,几乎可以说是这个美女的不幸。众人的逻辑通常是:你成功了是理所应当,因为美貌与才华兼得还不成功,简直如同对人类的犯罪。

  前段时间看到网上新闻:某地招取女公务员的标准之一竟然是:左右乳房对称。

  一口茶水几乎喷出来。

  开始还以为是网络恶搞,渐渐发现竟然是真的。

  不由得感慨,以貌取人,竟然已经到了白纸黑字的地步。

  其实,早就到了白纸黑字的地步。

  曾经有过看大学生求职简历的经历,看得喜上眉梢:原来这里面有那么多玉照大奉送。

  刚看到这些简历的时候以为她们弄错了,错把求职当做选美,等到搞清楚的时候吓了一跳,真不知道如今求职还要使出美人计。这才知道,原来报纸上的种种责难竟是真的。

  其实,身边奇怪的故事更多。很多事情我们习惯了,我们习惯了种种招聘广告上的“五官端正”“形象良好”“身高1米65”之类的条件,虽然这些工作跟以上这些条件毫不相关。我从来都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商店找女服务员都要求年龄在18-25岁,难道26岁的女人就不能再作商场导购?对于很多家庭日用品,难道不是35岁以上的家庭主妇更有些发言权吗?

  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原来这样经不起推敲,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希望看到年轻美丽的脸。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挺得起腰杆来责怪那些求职的女孩子?

  社会给年轻美丽的女孩子太多优惠,一张美丽的脸有时候能抵得上许多,几个人忍心注视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去训斥人?

  很多时候,所谓的女人怕老,不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随着青春的逝去,同时也失去在社会、在职场上得到的种种眷顾?也许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但一张更年轻、更美丽的脸出现在自己竞争者的位置上时,又有多少女人不会产生一点点惶恐与失落?

  谁都承认不年轻、不美丽的人在获得职位上应该与年轻美丽的人有相同的权利,然而一张美丽脸总能让人觉得舒服,总能博得我们第一印象好感。就在这不知不觉间,我们在以貌取人而不自知,我们剥夺了那些并不美丽的人的机会。

  此时,我们又怎么能责怪有人利用自己的美貌?

  刚刚还在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有学历,不必搔首弄姿。写到这里不禁停下来扪心自问,一次次考学、一次次求职,一次次在工作中争取机会,真的完全没有利用过自己的青春美貌?

  吓出一身冷汗!

  连忙在心里感谢父母,庆幸自己还算有一张看得过去的面庞。

  不免又有些贪心:如果更漂亮一点,现在会不会更好些?

  但是立刻又想:如果真的生而为美女就一定幸福吗?

  其实这社会真的苛刻。如果美女生而为才女,几乎可以说是这个美女的不幸。众人的逻辑通常是:你成功了是分所应当,因为美貌与才华兼得还不成功,简直如同对人类的犯罪。

  于是,即使成功了也没人看得见她们背后的付出,她们的努力被人们忽视,无论她付出多少,人们也会不懈地耸耸肩说,漂亮嘛,当然!

  佛经里说,自己的优点有时候就是自己的障碍,阻止自己向更高的层面发展。的确,影视明星里漂亮的男男女女都摆不脱被别人尊称一声“花瓶”。看电影的时候最怕那种知道自己漂亮的女星镜头,一个个不顾角色不顾情节只关注怎样展现自己的美丽,看到这样的,只觉得她们连“花瓶”都算不上,顶多也就是被放错地方的广告宣传画。

  惨的是那些明明有演技却又“不幸”很漂亮的人,他们争影帝影后的路比别人都坎坷些,因为他们都有一项额外工作必须去完成:想办法增肥扮丑让人们先忘记他们的美丽,似乎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客观评价他们的演技。为此,从好莱坞的布拉德·皮特、尼科尔·基德曼往下数,直到港片里的黎明,一个个俊男靓女奋不顾身地在银幕上自毁形象才能被金奖提名。

  他们最知道,美丽有时候是一个无法挣脱的障碍。

  知道自己美丽,就更不容易摆脱这珍宝障碍。

  女人并非不知道,但是又有几个女人走得出“美丽”这个障碍?

  美丽,要一点,太美丽,就悲哀。

  想到这里,忽然又有些庆幸自己不够美丽。
6倩碧、玉兰油和大宝

  有刻薄的把这句话用另一个版本说出来:好的皮肤用什么化妆品都一样好,不好的皮肤用什么化妆品都一样不好!

  出国的时候,总会有众多朋友合力开具一张长长的采购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兰蔻、倩碧、雅诗兰黛之类的知名国际品牌化妆品。

  记得十三岁时的中国护肤品市场,是美加净、凤凰、奥琪、霞飞以及大宝的天下。

  只可惜,现在除了大宝还能坚持在商场里“天天见”之外,绝大多数已经销声匿迹。

  十三岁时,最贵的护肤品只有两个:玉兰油和永芳F珍珠霜。所以那个时候要想成为美容大王很简单,要么拥有一瓶玉兰油,要么拥有一瓶永芳--因为当时还没有宣传晚霜眼霜隔离霜之类的概念,你甚至都不需要同时拥有这两者。

  所以,那时候爱美女生的幸福感很简单。

  现在却不同了。身边的女伴们不知花了多少时间精力以及金钱,购买各种时尚杂志,比较各种品牌去研究探讨眼霜究竟是兰蔻的好还是雅诗兰黛的好。每个人都拥有数个瓶子,但是仍旧觉得不确定,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宝贝。

  有时候禁不住会想,拥有一大堆兰蔻倩碧娇兰的当代,和只知道永芳玉兰油的过去,究竟哪一种更幸福?

  如果从绝对数值上去衡量,当然是拥有更多的现代更幸福,但是,拥有得多,担心失去的也多,幸福感却未必同步提升。于是,虽然拥有了很多却依旧惶惶,依旧一看见美容杂志就心虚,有时候恨不得自己有十张八张的脸,供这些化妆品做调色盘画出一张绝世的容颜。

  什么时候从我们用化妆品,变成了化妆品用我们?

  但这就是当代的生活。

  也许是因为我懒,或许是不够胆量在自己脸上拼命做试验,曾经非常虚心地向朋友求教:你们倒是告诉我,到底哪个牌子好?

  一个朋友真诚地沉吟半晌,然后告诉我:就我个人来说,其实那些个大品牌用起来和大宝玉兰油都差不多。

  我惊讶地看着她:那你还花这么多钱买?

  她苦笑:就当买一个心理安慰吧。

  其实很多朋友都说过类似的话:心理安慰。

  如今学乖了,每听到这样的话就会夸赞朋友:那是你天生丽质皮肤好,所以不管用什么都一样。

  这话在很多时候比美容霜还管用,听的朋友立刻笑靥如花。

  有刻薄的把这句话用另一个版本说出来:好的皮肤用什么化妆品都一样好,不好的皮肤用什么化妆品都一样不好!

  听到这话,哈哈一笑之余也会想,说不定这话也有几分是真相!名牌之所以形成,恐怕少不了那些高价作代言的国际大明星之功。好在品牌一旦形成,人们也就容易盲目崇拜了。它给了女人心理的慰藉,女人便因此有了自信,有了自信的女人就变得更美丽。

  兜了一大圈,其实化妆品贩卖的是一种自信:相信自己使用过某产品之后就抵御了阳光侵蚀、平复了岁月痕迹,消弭了一切瑕疵。这一来,便真的变得漂亮起来。

  也许女人用护肤霜就是用个心情,有几个人化学家般地细读护肤品的配方?

  只是这么一想有时候会遗憾,自信为何却要用外在的东西来包装?但反过来想想却又立刻释然,为何那么苛刻?如果花一点钱换个外在包装就能为自己带来自信,何乐而不为?
8千年女妖不难当

  看到第一条皱纹之前做过无数个千年女妖的梦,真以为此刻的自己与大学毕业时的自己完全一样。

  早上起来梳头照镜子,正巧听见电视里播了一条趣闻,听得笑起来,却又忽然怔住。

  发现镜子里的自己笑起来时,眼角旁有了一条细细的皱纹。

  只觉得心如世贸大厦般“轰”的一下垮掉。

  虽然旁人都劝慰说35岁才有第一条细纹已经算是时光的奇迹,虽然已经对这一天的到来下足了美容功夫也作足了心里准备,可真正看到它时,仍然觉得难以接受。

  我苦着脸对闺蜜们抱怨:我真的还梦想过能躲过去!

  闺蜜们立刻嗤笑:你真以为时间能忘得了你,你真当得了天山童姥么?

  我嘿嘿不语。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明知道有些规律不能违背,可偏免不了还是会做些违背规律的梦。

  比如:近年来看照片的时候常常生气:又把我照难看了,真人哪里有这么胖?然后,回想着几年前的照片对自己说:那才是真正的自己--却不肯站在镜子前面照一照。

  又比如:翻出几年前的裙子,明明已经完全塞不进去了还是对自己说:减减肥,今年夏天一定能穿上。

  又比如,对着镜子纳闷:以前梳这个发型不是很好看么?穿这件衣服不是很好看么?配这个颜色不是很好看么······怎么现在同样的发型/衣服/颜色倒不适合了?

  ······

  在看到第一条皱纹之前做过无数个千年女妖的梦,真以为此刻的自己与大学毕业时的自己完全一样。

  真以为自己能够永远活在最美好的年纪里,以此对抗真实的镜子。

  遗憾的是,沉浸在梦中的永远只有自己,镜中人实际情况如何,世人都一清二楚。

  也许,从接受这第一条细纹开始,真的要逐渐接受那个镜中的事实:没有人能永远活在最美好的岁月里,女人应该活在当下。每个年龄都会有每个年龄的美丽,活在当下就好,不必在悼念已逝去的阶段中错过这个阶段独特的美。

  十五岁有非洲大草原上的野性魅力,二十岁有印度神秘的眼睛,二十五岁有日本时尚的面容,三十岁有美国独立自信的微笑,三十五岁有法国浪漫的知性,四十岁有英国优雅的成熟,四十五岁有德国高贵的尊严,五十岁以后,也可以有西伯利亚般博大的从容。

  看,每个女人都是“国际美人”,不必只作某一“国”的美人。只要把握准了各个阶段的美丽,当“千年女妖”并不难。
男男女女的战争

  1如果不是为了你,我现在……

  常常在生活中听见人说:“如果不是为了XXX,我现在都XXX了。”

  甚至于“如果不是为了你,我现在都XXX了”。

  每个人都有些失落的梦、失落的生活。

  高考前的两三个月,按照要求必须选择高考专业,我选了物理。不是因为喜欢那些物理习题,而是因为少年人的浪漫情怀正被黑洞、虫洞之类的玄妙概念吸引,只想穷尽一生去探索宇宙的秘密,想站在宇宙的边缘再往外跨一步。

  可是在最后填报志愿的关头,我改选了政治。当然更不喜欢那些政治习题,只因为选了政治就可以在不背太多书的情况下考文科。在当年,考入文科之后一般就可以玩玩乐乐地过完大学四年,然后去找一份人人艳羡的高薪工作。为了这个现实的目的,我放弃了对宇宙的幻想。

  尽管如此,还是喜欢看那些相关书籍。在没有物理课的大学时代里,半躺在铺位上看介绍相对论量子力学弦理论的书,可兴奋过后却发现身边的文科同学在这个问题上连跟我交流一下的愿望都没有。

  立刻就明白了“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悲凉。

  于是不止一次想,如果当年我没有转专业而是高考参加物理考试会怎样?可以肯定的是,那年高考我的成绩是稳进清华物理系的--然后呢?

  一种可能是我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一进物理的大门便如鱼得水发奋图强,大四就去了麻省理工,两三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现在正在某著名实验室工作,明年还有可能会被诺贝尔奖提名。

  一种可能是高中的那些物理高分都不算数,事实上我真的没这方面的天赋,大一就连吃几个不及格,大二开始休学,大三干脆自暴自弃地休了学,现在在学校对面开了个专卖小笼包的餐馆度日。

  会是哪种结局?

  因为那个前提没有发生,所以这两种可能的结局同时存在着。

  但也正因为不知道结局,所以总是隐隐地相信第一种,忽略第二种可能。

  时间长了,有时候连自己都渐渐相信了那第一种就是唯一的真实,忽略了第二种可能同样强大。

  常常在生活中听见人说:“如果不是为了XXX,我现在都XXX了。”

  甚至于“如果不是为了你,我现在都XXX了”。

  说话的人常常把那后面的美好前景说得理直气壮,真诚地相信没有那个“如果”的话就一定是这样的结局。有时候,就连被指责的人都会有一些愧疚,一不小心就真觉得对方没有实现美好人生是自己的错。

  忘了,大家都忘了,历史不能回头,生命没有如果,而那个美妙的结局,仅仅是众多假设中的一个。

  因为从未发现,因为已经失落,便总相信那是最美好的世界。

  事实上呢?

  每个选择都有风险,你怎么知道现在的选择不是最好的那个?你凭什么指责现在的状况是因为选择了我?

  如果当初你之选择“我”是独立思考后的结果,就再也不要说什么“如果不是为了你,我现在都XXX了”之类的话。第一,如果不是为了我,你现在也未必XXX了,第二,你现在没能XXX了,也不是因为我--这是你当时的选择,与我无关。

  可惜,人们常常不这么想。人生做过无数个选择,人们也就不自觉地为自己制造了许多个失落的梦,不肯醒来,却把失落的怨气转嫁到别人身上。

  女人若是碰到说这种话的男人,千万别以为自己真的欠了他。不妨在鼻子里哼一声问道:这都几点了你还不肯醒来?
2男人女人看谁狠

  有的人是专情的,有的人是多情的。那些专情的人在某一时刻内只能对某一个人好,那些多情的在某一时刻内却能对很多人好。但是,那些多情的人会永远在心中记住每一个爱过的人,而专情的人却会在新人到来之后彻底抹杀旧人的痕迹。

  有一次,男男女女几个好友吃饭聊天,不知怎么起的头,说起了男人和女人谁更心狠的问题。

  女人们都说:当然是男人心狠,痴心女子负心汉,古有明训。

  男人们不干了:谁说的,女人狠起来比男人更狠!

  我好奇:何以见得?

  一个男性朋友恨恨地说:从分手后的情形就完全能看出,女人更狠!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分手,分手之后男人大多都还顾念几分旧情,还常常会思念一下以前的女朋友。可是看看你们女人,就算分手之后不恨前男友,也抱定宗旨老死不相往来!你们倒是说说,谁更心狠?

  我惊诧,没想到事情还能从这个角度去看。

  我是一向主张男女分手之后最好就老死不相往来的,别学人家书上教的什么“分手还可以做好朋友”。做好朋友?按照女人的特点,还能做好朋友就不那么容易分手了。所以,分手之后还是互不相见为妙,早点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一直觉得,不去骚扰对方,比作对方的朋友更好。

  仔细想来,这其实是女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吧,既怕给对方造成伤害,也怕旧情复燃再伤害自己一次。

  时间久了,渐渐的,那男人在心里的形象都渐渐地淡薄。一旦有了新的男人出现,女人往往也全心全意地爱上他,心里,便再也没有原先那个男人的位置。

  但是,我听说男人不是这样的。

  几年前一个师弟在毕业前曾经找我喝酒聊天,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他说到了自己过去的女朋友,说每次想到她都会“捶床板”。

  当时的我非常不解,问你们男人到底怎么回事?明明是你主动和人家分的手!

  他看着我苦笑,说:就是这样,就算分手,可每个过去的女友都会永远在他的心里有一席之地。

  我忽然就明白了,也许,有的人是专情的,有的人是多情的。那些专情的在某一时刻内只能对某一个人好,那些多情的在某一时刻内却能对很多人好。但是,那些多情的人会永远在心中记住每一个爱过的人,而专情的人却会在新人到来之后彻底抹杀旧人的痕迹。

  有人说,所有的男人都希望自己是自己所爱女人的第一个男人,所有的女人都希望是自己所爱男人的最后一个女人。事实恰恰相反,做男人的第一个女人可以获得永恒的思念,做女人的最后一个男人可以享受女人最完全的心意。

  可见,男人是多情的多,女人是专情的多。而且关于这一点,男女都有了共识。也许,男人的多情与女人的专情也算男人女人之间的一个差别吧。

  这世上,多情、专情都能让人动容。

  几年前,参加一个老同学的婚宴,看到新娘的一刹那,我忽然笑了。

  指着新娘对桌上的同学们说:你们不觉得这新娘很像xx么?

  大家互相看看,各自会心一笑。果然,所有人都觉得新娘很像我们旧日的一位同学。

  有人感慨:原来他当年是暗恋她的,我们都不知道。

  真的,也许这位新郎真的曾经暗恋过那位同班女生,以至于找了一位与她神韵酷似的新娘。

  看着那位新娘,忽然就冒上了一个疑问:究竟是做那“最后一个女人”幸福,还是做那“第一个女人”幸福?

  也许最后一个女人能够赢得婚姻,可是第一个女人却能赢得长久的思念。

  网上有一个小段子,说男人都需要四个女人:

  单位有个好看的,家里有个做饭的,外边养个心善的,远方有个思念的。

  很多时候,最后一个女人是那个在家里做饭的,第一个女人却是那个在远方被思念的。

  我想,这新郎也许算得上是个多情的人,既爱自己的新娘,也一定没能忘了过去的女生。也许他的心里将永远隐藏着一份思念,一份痛楚。

  那不是十七八岁人失恋的痛苦。十七八岁的伤口是新鲜的,血流汩汩的那种,一切都写在了明面上;三十岁之后的心,却是结了痂的伤口,好像已经被淡忘,可一旦有所触动,那痂便有了缝,丝丝裂裂地痛,不再刺骨锥心,不再波涛汹涌,但那往外一丝一点地渗出的却是血的精华。十七八岁的痛也是血淋淋的,却有着一份恣意挥洒的快意;三十岁之后的痛却有着水滴石穿的韧性,天长地久地折磨着,仿佛李白笔下的捣衣砧声,直到地老天荒。

  究竟是那种血淋淋的伤口痛,还是那种天长地久的伤口痛?

  其实根本没有办法比较。

  就像究竟是多情的人狠,还是专情的人狠?也没办法比较。

  小时候看唐传奇《莺莺传》的结尾非常感伤。那崔莺莺已经与张生分手,另嫁他人,等到张生再要求相见时就坚持拒不相见,只请他“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可是没想到,张生对此反倒心有恨恨,觉得崔莺莺太狠。当时看这篇传奇心里不知多气恼张生,只觉这人无耻至极,明明是你抛弃了人家,却还指责被你抛弃的莺莺心狠。

  却没想到,换个角度看问题,张生真有可能觉得莺莺心狠:拒不相见,难道你的心中已经完全没有了旧情?

  他却忘了,自己抛弃她的时候更狠。

  原来,他们的悲剧是一个多情的人遇到了一个专情的人。

  细想想,世上许多感情上的悲剧不亦是如此么?

  每到这时,各自都觉得对方狠。

  细细比较,这样的狠也是有所不同的:专情的人只对自己不爱(或辜负自己的爱)的人狠;多情的,却可以对自己爱的人狠。
3凭什么要我凑合?

  单身的时候不需要你冒险,不需要你演戏,不需要你自废武功,不需要你随时去凑合。

  单身的女人不是被人挑剩的,她们只是那群坚持理想、拒绝凑合的女人。

  很多人说“剩女”是自找的,谁让她们那么注重自我感觉?是她们自己对自己、对他人的要求太过苛刻,稍稍不符合要求就不肯接受,如此一点都不肯忍,一点都不肯凑合,活该她们找不到人结婚。

  听到这些抱怨,我便给几个抱怨自己做“剩女”的朋友支招:

  招数一:闭上眼睛把心一横,就当出生在100年前也来一把盲婚哑嫁。只要你做好了掀开盖头时才看到新郎是俊是丑是胖是瘦的心理准备,想嫁出去一点都不难。

  这个主意也有高科技版,就是东欧一些国家盛行的“邮购新娘”······

  问题是,你敢么?

  一个个被我问得摇头瞪眼。

  招数二:装傻。揉一揉面皮、拉下自己被职场锻炼出的精钢铁骨,乖乖在一个人面前装傻。

  很多女人都知道,若要让自己在男性的眼中更可爱,就一定要在他们面前示弱、装傻。因为男人有大丈夫心理,希望身边的女人崇拜他。所以,就算你知道也要装不知道,就算他说错了你也要装作很崇拜。千万不能指出错误,用周立波的话说--“像原谅领导那样”原谅他。

  问题是:在被工作职场挤轧了全部的精力之后,你觉得自己扮演这样的角色能够扮演多久?

  被问的吐吐舌头:就算我们是奥斯卡影后--可是,一个人装一次傻不难,难得是全天24小时装傻,而且可能还要装好几年甚至一辈子。难度太大,可能只有电视里的余则成、电影里的特工干得了。

  招数三:自废武功······比如先辞了职把自己弄成个需要勇士搭救的弱者,或者随时表态婚后愿意辞职当全职太太。

  朋友犹豫了半天摇头:这个办法有两个软肋,第一,普通人还指望着我那份薪水养家呢!第二,万一我自废了武功回家当贤妻良母,将来出现别的美貌高手可怎么办?小说电视剧里的无数经验告诉我们,“脱离社会”是一条最现成的罪状,因为“脱离社会”而被抛弃甚至得不到旁人的同情。而一旦被抛弃,以现在的就业形势想重新找回武功那可是难如登天。

  我叹气:这三条都办不到,你们是先安心单身吧。谁让你已经具备了看穿别人的能力,偏偏装不了傻不懂得凑合?

  忽然就有人暴怒了:凭什么要我凑合?

  对啊,凭什么?凭什么明明知道也要装不知道?凭什么要做带薪水的保姆?

  我呵呵笑:就凭你现在在跟他们抢。

  网上盛传一段关于新世纪女性的标准: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

  哈,从这套标准看,新世纪的女性完全可以过一种不需要男性的生活。甚至于,这套标准体系里男性给她们带来的不是帮助而是麻烦--“二奶”的麻烦绝对是男人带来的。

  如果真能做到“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以及“打得过流氓”,就可以猜到当前职场的男人不知有多少位的头上压着个女领导女上司,身旁还被一大群有学历有能力还有干劲的女同事包围。过去的3000多年都是男人在外面和男人争,最近这30年却常是男人在外面和女人争。在他们的眼中,许多优秀的女人抢了他们自己曾经的位置,就算有点恨屋及乌也不难理解。

  从这一点上,也难怪他们比以往时代的男人都更需要男性的自信和尊严--因为在这两点上他们比其他任何时代的男人失去得都多。

  那些让你“凑合”的男人,大多是在别处输给你的人。因为你在别的地方跟他们抢,所以他们在婚姻市场上报复。

  跟不跟他们凑合,是你自己的选择。

  凑合而来的婚姻真的是你想要的么?从第一次在幼儿园玩过家家扮新娘时起,你对婚姻的渴望究竟是什么?如果那个婚姻不是你的港湾而是你的台风,不如自己做自己的港湾。

  起码,单身的时候不需要你冒险,不需要你演戏,不需要你自废武功,不需要你随时去凑合。

  其实,单身的女人不是被人挑剩的,她们只是那群坚持理想、拒绝凑合的女人。

  坚持理想什么时候成了错?还真不知道!
4爱情只能“纠”不能“缠”

  对方的苦苦追求不正说明情深似海、永不放弃么?难道女人就不能心软一下、多考虑几分?

  我总是摇头正色说:一定不要心软。

  在网上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一位乡镇女纪委书记在政府大院里,不堪忍受某追求者长期的死缠烂打,一刀捅死了对方。

  新闻之后是网上热议,有人爆出了女书记的悲惨人生:“5岁遭猥亵,16岁父亲去世,28岁婚姻遭破坏。”这段人生经历经她的家人证实后着实让很多看客心里舒了口气,似乎终于找到了“捅死追求者”这种极端反应理所当然的内在根由:童年阴影、现实困厄、心理扭曲。

  于是,在很多人看来,这不过是个个案。那位女书记自身的问题很关键。

  隐隐的,便觉得那位死缠烂打的追求者没什么大错。

  这么一想,也许很多人的心里便平静了很多,只觉得类似的命运不会落在自己头上。

  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一个女人,我真的很同情那位被骚扰的女书记。即使没有令人叹息的悲惨经历,仅仅是整日里被一个自己讨厌的人阴魂不散地纠缠,以致于正常的生活被干扰、正常的人际关系被破坏,就足以让人憎恨对方了。

  这一刀捅下去的内在根由未必与悲惨人生相关,不堪纠缠这一条理由就足够了。

  一些言情小说里面有个很常见的感情套路:某女被某男死缠烂打地纠缠了一段时间之后,感情起了变化,从讨厌变成了留恋。

  有人很信奉这一条,认为在感情上也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但是,每每看到这种情节我就在心里冷笑:这样的作者必然没真的被人纠缠过,否则断断乎写不出这么不切实际的“浪漫”故事。

  真正被自己不喜欢的人纠缠,女人不会妥协,不会同情,更不会转为爱恋,只会气恼、躁狂,或者害怕--真的会有一刀捅上去的心,就是不会爱恋。

  那些情话,在外人看来可能声声有泪字字泣血,可能让不了解内情的感动得稀里哗啦,但是,如果当事人真地对你从来就没有一点好感,便一点作用也没有。

  人的心就是这么奇怪,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的一个无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能被自己解读出别样的情意,可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无论多煽情多激情多苦情的词句在自己的眼中都只是肉麻下贱无病呻吟。

  被一个人苦苦纠缠,写在小说里该是浪漫的故事、是可资炫耀的资本,可在现实生活里,是无穷无尽的烦恼,是愤怒与惊恐。哪里还有心情虚荣?

  听一个追求者滔滔不绝的情话,心里却想一刀捅上去,这感情不是那位女书记所独有,这是所有被纠缠过的人的心声。

  也有人问,对方的苦苦追求不正说明情深似海、永不放弃么?难道女人就不能心软一下、多考虑几分?

  我总是摇头正色说:一定不要心软。

  已经非常明确地说了“不”,而对方依然死缠烂打,那种行径就不叫追求而叫纠缠。纠缠不能证明对方的心思至诚,只能证明他不懂得适可而止、不懂得尊重你的意愿、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尊严。

  以上三不,都是可以上升到人品、尊严或心理健康的问题。你敢于尝试么?

  况且,在纠缠时他所失去的尊严,将来他必将索回。越是追求时痛哭流涕,将来越有可能使用家庭暴力。

  面对纠缠,把心一横硬到底是必须的。

  可惜,人们总是不相信。

  更多人相信被很多电影电视小说中渲染出来的女人特点,认为女人的心是真的可以被纠缠所感动的,认为女人口是心非说“不”的时候常常心里说“是”。

  其实,编剧们错了。

  其实女人比男人更懂得保护自己,所以也比男人更坚定--纠缠不会感动女人。
5前男友发迹之后

  淡淡的失落背后,是惋惜错过了一个好人,还是惋惜错过了一种体面富贵的生活?如果是前者,与他成功与否无关,如果是后者,便与你本人无关。

  女友深夜打来电话,告诉我,前男友自海外衣锦荣归,要约她见面。

  当年,是女友先提出分手的。

  女友在电话里有一点惶恐:他现在咸鱼翻身,会不会故意报复我?

  我问:当日你真的是因为他没钱没地位才分手的么?

  女友生气了:你说什么呢!

  我哈哈笑:那么他拿什么报复你?

  所谓报复,那是真的要拿住别人最在意的东西才能起效。就像基督山伯爵,让最贪财的人破产,让最好面子的人名誉扫地,让横刀夺爱的人妻离子散。如果方式换过来,让横刀夺爱的人破了产也算不得有效的报复。

  所以,如今前男友有钱有地位了又怎么能够报复得了你?

  许多分手无关外在。女人是很重视感觉的一类人,就算外在条件再好,如果感觉不对头,很多女人还是愿意选择分手--自己毕竟是骗不了自己的心。

  可惜,很多人不肯相信。

  分手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相信那原因与外在因素无关,愿意相信那是由金钱地位身份等导致。也许,相信了这样的原因便能够让自己的自尊心少受些伤害,又或者还有这样的幻想:既然外在因素的不利是暂时的,那么分手也只是暂时的--扬眉吐气的那一天,一切都能改变。

  倒也有人真的因此发奋图强,一心想着某一天以最强悍的姿势出现,让那个有眼无珠的女人后悔。

  其实,很多时候就算如此,分手的结局也很难扭转。因为女人当初分手的原因可能根本就与你的成不成功无关,如今就算你成功了,又于我何干?

  以为能够用自己的成功换回女人的心,其实只是一种妄想。无论前男友如今多成功,如果当日拒绝他的原因是你内心的感觉,就尽管放心,他报复不到你。因为,你最在意的从来不是他成功与否,如今就算他成功如比尔·盖茨,也不会真正在你心上。

  当然,面对前男友的咸鱼翻身,有时候不免还会有些淡淡的失落。

  只是,淡淡的失落背后,是惋惜错过了一个好人,还是惋惜错过了一种体面富贵的生活?如果是前者,与他成功与否无关,如果是后者,便与你本人无关。

  成年人毕竟会有些现实的考量,毕竟会有些虚荣。有时候现实、虚荣与情感结合在一起,当事人未必能尽数分清。

  但仍然需要把这些情绪控制在理智的范围内。

  如果有人咸鱼翻身,特地跑到你面前来炫耀、希望你后悔、甚至希望你痛哭流涕地要求复合好成全他的虚荣心时,请牢记这一点:

  做男人的小心眼到这个份上,当初没选他6看民女打败公主

  生活中很少看到“民女打败公主”,却经常看到“王子战败穷小子”。但是,偶像剧却千万不能这么来表现,因为人们不需要真相。人们可能更希望从电视剧中看到纯洁真心,而不是血淋淋的真相。

  上中学的时候迷上了武侠小说,还振振有词地给自己找到了看小说的理由:连华罗庚都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

  上大学之后开始喜欢看偶像剧,为电视剧里的俊男靓女所迷。这爱好一直保持到现在,以至于常常被身边的同学、同事们所笑。每到有人来调侃我时,我便说:偶像剧是成年女人的童话。

  的确,成年女人的童话。

  很多人认为所谓电视偶像剧,只不过是为女性营造了一个个不切实际的浪漫梦幻,这里的故事就其实质大多是“灰姑娘”的翻版。事实上,电视里的言情剧、偶像剧却与传统的“灰姑娘”故事或“灰姑娘”电影有本质的不同。传统的“灰姑娘”通常都有生活中的女性决不具备的优势:天下无敌的美貌,就像传统的电影女明星往往都美艳至极,在光影下如同大众偶像一般不食人间烟火。这样的形象能够引起所有男性、女性受众的喜爱、艳羡,但对帮助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宣泄对日常生活的苦闷却帮助不大。因为过于遥远的距离让她们无法顺利地把自己带入这个角色。

  但是电视剧里的女主角们却不同,偶像剧中人物设置往往呈现这样的模式:女一号通常是一个不美丽、不温柔、不高贵、不能干的普通人,如《流星花园》中那个长相平平、脾气更差的杉菜,或《浪漫满屋》中糊涂的未成名女作家智恩。除了出身贫寒外,她们身上的其他特质都与传统意义上的灰姑娘截然相反。如此平凡的女一号更接近现实生活中众多普通的女观众,更容易把她们成功带入角色,于是,当这些普通女观众看到如自己一样普通的女一号偏偏能够得到英俊、高贵、富有、能干的男一号的喜爱,就更容易产生代偿性的满足。

  但当代偶像剧超越传统“灰姑娘”故事的地方还在于,故事里,男主角身边通常有一个同样美丽、高贵、温柔、能干的女二号--她们通常还是男一号的未婚妻、青梅竹马之类的身份--深爱男一号,男一号却仍然拒绝了这位具备传统意义上“灰姑娘”美德的“公主”,继续喜爱非传统意义上的灰姑娘。哦,太好了,这样的故事可以被简单概括成“民女打败公主”,作为普通民女的女观众肯定会喜欢这样的故事,肯定会从中得到些超越“灰姑娘”式的满足。在这样的故事里,与女主角一样不甚美丽的女观众们可以狠狠出现实生活中的一口恶气,平衡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对美丽、青春、温柔、能力、出身等方面的焦虑感。

  传统的童话以王子与公主携手步入城堡而结束,当代的偶像剧也通常以女主角顺利结婚而告终。城堡里面的生活是怎样?对不起,谢绝参观,因为,温柔善良的灰姑娘在跟王子打架,纯洁无瑕的白雪公主在给孩子喂奶。没有人希望在童话中看到这样的情节,看童话的人需要虚构的浪漫来填补生活中浪漫的缺失。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太多的打架与喂奶的电视剧观众也只愿意在电视机前做一个又一个的梦。要看《金婚》之类的现实电视剧需要强大的心灵,不是早已超脱了那纷繁的现实生活,就是已经向现实生活中投了降不再有奢望。可惜,两样我都做不来,只能继续钻进偶像剧中。

  不得不说,那些偶像剧的制作者们也真是深谙我这种女人的心,还总是在剧中设置两个男主角。他们通常分别属于两个类型:冷漠傲岸的酷哥与温柔体贴的帅哥。最厉害的数《流星花园》,一口气推出四个不同类型的出来,他们相信必有一款适合你。

  虽然在各国偶像剧中无不看到帅哥酷哥这两个类型的影子,但还是数台湾与韩国的偶像剧最喜欢做到极致。那些情节里,温柔体贴型的是唾手可得的,所以也是不值得珍惜的;冷漠傲岸的是需要去争取的,所以最后总是那些什么都没有做的人只凭几个pose就赢得芳心,会帮衬的那一位却只能笑一笑地祝福--这怎么可能是有理智的成年人的选择?可是,初恋时代的我们不正是这样选择的吗?如同《三言》里的花魁娘子。年少轻狂的时代,人们总是不大知道如何珍惜现实的幸福,总爱去追求缥缈的梦幻,需要几番失败之后我们才会成熟,成熟之后我们才知道该如何去选择--但那已经与初恋无关了。

  偶像剧看多了才发现,不管是酷哥还是帅哥,这男二号的作用最不可小觑。在一般偶像剧中,女一号、女二号、男一号三者就可以独立支撑起故事情节,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但是,引入具有固定模式的男二号,却可以满足观众的良心。

  通常情况下,偶像剧中的男二号与男一号相似,也是英俊、高贵、富有、能干的,甚至于比男一号更富有、更温柔。比如《浪漫满屋》里比男一号更富有的大公司老板柳民赫,《流星花园》里比男一号更温柔的花泽类。但是,女主角通常会拒绝这个从功利的角度审视起来更合适的对象,而选择男一号。一开始总会有些奇怪女主角的选择,看得多了才明白,这样的设置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电视机前深深陷入女一号角色的女性容易陷入一种隐秘的不安:女主角的选择是真的出于真爱,还是对男主角所代表的财势的崇拜?

  女观众看电视剧时已经将自己深深地代入了那个与自己很像的女一号,大家当然很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可能:自己之所以赞同、支持女一号与男一号的爱情,是因为自己与女一号相似,择偶标准都带有很强的功利因素而不完全是单纯、真诚的爱情。这个潜在的隐喻显然与社会的主流道德伦理有很大违背,是绝大多数女观众自己不愿意承认、面对的。恰恰在此时,男二号的出现能够成功地平衡女观众这方面的焦虑。女观众能够看着男二号这么认为:我不是因为功利的目的才选择了男一号,你看,明明有更符合功利条件的男二号就在我身边,我却没有选,说明我选择男一号完全是出于纯洁的感情,我没有背离基本的道德观、爱情观。

  大多数偶像剧中男二号的爱情失败会让女观众同情、惋惜,但是他的失败却能够让女观众获得极大的道德满足。如果反过来,偶像剧中的男二号是一个平凡、贫穷的形象,他遭遇失败就要让女观众大为不安了,因为这样的结局会形成对女观众道德伦理的指责。所以,以大众为主要目标观众的偶像剧,经常出现“民女打败公主”,而绝不能出现“王子战败穷小子”。他们常常会让男一号暂时破产,男二号飞黄腾达,但是,男二号越是飞黄腾达就越是不可能赢得爱情,因为这样的故事过不了大众的良心观,会被人一票否决。

  生活中很少看到“民女打败公主”,却经常看到“王子战败穷小子”。但是,偶像剧却千万不能这么来表现,因为人们不需要真相。人们可能更希望从电视剧中看到纯洁真心,而不是血淋淋的真相。

  想想也是,若是连电视剧都不给普通女人以逃避世俗的天堂,你让她往哪里躲?还真值得你庆幸!
7婚外恋的男人分三等

  他若离了婚,是对新欢有情;他若不离婚,又似乎是对旧爱有义--横竖道理都在他们这里。

  婚姻不是囚牢,不是一条不能返回的不归路,但如果一个女人真的不幸碰到有家有室的男人追求,就千万要擦亮眼睛,认清三等男人。

  第一等的男人是,先离婚再追求。这种男人是有勇气的,虽然在很多人眼中他们很愚蠢。徐志摩那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之所以令人感动,也在于他尚不知最后那追求是“得之”还是“不得”就先离了婚,先为自己的身份做一个了断,先追求到一份平等才无所顾忌地展开追求。无论成功与否,所有的罪名就让自己一力承担吧,与他们真正喜爱的那个女人无关。

  这样的男人简直是理想中的,这么多年来好像只有徐志摩做到了。所以虽然他也抛弃了发妻,却更让人感受到一份爱情的真挚而不是猥琐。

  又有一种男人,先追求了再离婚。这样的男人真精明,他们懂得坐一望二,总之绝对不会是输家。如果追不到那个女人,至少家里还有一个不离不弃的糟糠妻在守候着,甜言蜜语几句,说不定还能博一个“浪子回头”之类的嘉许,转眼又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如果追得到那个女人,更好,决定权就在自己手里了,两个女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喜怒哀乐便将随着自己而起伏。他若离了婚,是对新欢有情;他若不离婚,又似乎是对旧爱有义--横竖道理都在他们这里。

  他们不让自己受伤害,却把应该有的伤害转嫁到女人的头上去了。遇上这种男人的女人,经常会莫名其妙地被冲上来的一个陌生人甩耳光,乃至被泼硫酸水。无论这份爱情有没有结果,一个无辜的女人被拖累得筋疲力尽之后,恶名是这辈子背定了的。日后男人一旦有个不如意,说不定还会吼着“都是因为你,我放弃了……”。那时候,女人你欲哭无泪,反过来自以为欠了这男人一辈子。

  肯离婚的还不失为第二类男人,至少他们还真地付出了一点心意,只是付出的时候已经先失了一点诚意。最可厌的是那第三类男人,追到了新欢,却把她日复一日地晾在一边,一边用虚妄的“离婚”诱惑着她,一边脸不变色心不跳地照常过自己的日子。他们在等待,等到那一天,这个女人凉了心凉了意,转身欲走时,他们还能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被抛弃的对象,去指责女人的薄情。他们从来不去想,自己凭什么过着幸福的日子却让女人日复一日、度日如年地等待。女人走了,他们也不会睡不稳觉--他没有背弃妻子,又被情人背弃,他可以骗自己说,他们没有错,是那个女人不肯给他时间,不肯为他等待,因此他们得出结论:那个女人不是真的爱他,所以他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看看,他们连良心的责备也不必有。这样的男人,简直就是下作。

  被已婚男人诱惑着的女人,请一定先看清楚遇上的是哪一等男人。第一类男人即使不适合,也绝对会是你一生的好朋友(有徐志摩与林徽因的友情为证)。如果碰到第二类男人,可就千万要小心,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会不会是第三类。

  谁不愿碰上肯担当的第一类男人?无奈我们在现实中碰到太多第二类乃至第三类的男人。
8男色时代

  女人喜欢帅哥就像喜欢冰激凌,各有各的口味。善变的女人那善变的审美观造就了不同型号的帅哥--由此可见,女人比男人更懂得欣赏美,更有想象力。男人们大可放心,你们总能找得到欣赏你的女人。

  自从听说要重拍电视剧《三国演义》,就比较注意这方面的信息。

  尤其注意有哪些演员。

  有意思的是,这一回大家对演员关注的焦点不是谁演刘备谁演曹操,而是谁演赵云谁演诸葛亮谁演吕布谁演周瑜。

  剧组果然不负大家所望,千挑万选地选了几个帅哥。不过也出了岔子,导演先选了个曾经演过“白展堂”的沙溢出演赵云,惹得网友一片质疑。剧组连忙改弦更张,让他演了孙策。

  在办公室里看到这消息,对身边的女同事们说:这沙溢真可怜。

  女同事也笑:让他演赵云这个大帅哥,真是·······

  我也呵呵笑:没错。

  变了,真的变了。

  以前都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把三国当做人生谋略教课书来看,现在人,尤其是现代的女人,却已经快把三国当帅哥大全来看了。在女人的心中,三国的中心人物早已从刘关张三兄弟、曹操、孙权变成了赵云吕布诸葛亮周瑜这四大帅哥。

  沙溢也并非不是帅哥,但当代人对帅哥很挑剔,他不是大家心目中那个赵云帅哥。就算他减肥20多斤依然不是。

  观众对赵云大帅哥的想象非常执著,所以剧组也必须顺应民心。

  毕竟,如今这男色时代已经到来了。

  千百年来,男人看女人总是正大光明,女人看男人总躲在帘子后面偷偷摸摸进行。现在女人终于从帘子的背后走了出来,开始无所顾忌地看起男人来了。曾几何时,广告招贴画上搔首弄姿的美女被四处抛媚眼的帅哥们取代,好莱坞票房排行榜上高居前十位的只有一个女人。人们恍然大悟:男色时代已经来临。

  很多男人们还没有习惯被看,他们只习惯于看。其实,与其看人,他们更适宜被看。

  女色的标准几乎是恒定的,中国古代流行的是“柳叶眉、杏核眼”之类的一套口诀,今天又世界大同地流行着小脸美人、骨感美人。型号过了时的美女就不再是美女--现在还有谁认同唐代的审美观?有的话也没那么多女人去减肥瘦身了。

  美女是单调的,可帅哥却是丰富的。在帅哥的选择上,真个是“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女人喜欢帅哥就像喜欢冰激凌,各有各的口味。善变的女人那善变的审美观才造就了不同型号的帅哥们--由此可见,女人比男人更懂得欣赏美,更有想象力。男人们大可放心,你们总能找得到欣赏你的女人。

  以色事人则难免色衰而爱弛,红颜易老、刹那芳华是中国历代嫔妃们心中永远的恐惧。不过在这一点上男人不用担心,女人要心胸宽广得多,她们善于捕捉不同年龄段男人的不同魅力。肖恩·康纳利高龄几何?至今还不是被多少少女如痴如醉地奉为帅哥(爷),每每获得与妙龄少女搭档的机会。反观之,即使是被奉为玉婆的伊丽莎白·泰勒,也不见妙龄帅哥和她演对手戏。可见,如果一定要发展“色”,从经济实惠的角度上讲也应该发展男色。

  男色也好,女色也好,都是人类对美的追求。谁不喜欢对着一张漂亮的脸?几千年来的传统也许更适合女人去看男人:上万少女为贝克汉姆尖叫可以被传为美谈,可如果上万大老爷们高喊:“维多利亚我爱你!”那场面就有些恐怖了。男人看了几千年女人,所以现如今他们反而不敢名正言顺地看女人了,否则“流氓”“性骚扰”之类的帽子迟早要扣到他们的头上。女人几千年没名正言顺地看男人了,所以一时间男人还不知道该如何制止女人看他们的目光。所以,女人们,趁此机会多看几眼身边的帅哥吧。

  抵制男色时代的人,大概是那些不肯放下架子的人。他们所坚持的男人搔首弄姿是违背男人天性一说,其实只是把男人的社会伦理角色与自然角色混为一谈而出现的怪论。其实,整个自然界都是一个男色世界:雄孔雀开屏的绝活比雌孔雀漂亮得多,雄鹿头上的角也远较雌鹿的壮丽,甚至在鲜花王国中开得鲜艳漂亮的也往往都是雄株(所以用花来形容女性根本就是个错误,应该像F4那样来形容男性)。为了在爱情与生育的竞争中获胜,一直是雄性在使出浑身解数,以美丽的外貌来吸引雌性的眼球。唯有人类是大自然的一个异类,偏偏上演了几千年的女色时代,如今,人类社会向男色时代的转变,其实不过是我们生物性的一次回归。

  生活中,经常怂恿尚在单身的女友一同出国去旅游。常有女友说:现在走不开,等退休以后再去周游世界。

  我说:不,趁年轻的时候走,有很多特殊的乐趣。

  她们问:什么乐趣?

  我眨眨眼:沿途勾引各国大帅哥的乐趣。

  这句话换在100年前可能就够我沉塘的了。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每每这句话出口,女友们的眼睛都会闪烁出灼灼光芒。

  哈哈,多好,女人可以大大方方消费男色的时代。
10为了情敌拼命

  曾经与朋友们一起闲话:如果你爱的人爱上别人了,你该怎么办?

  常常听到人们说“情场如战场”,每次听都觉得这话精辟无比。可是,听多了却反而迷糊起来。

  有时候,朋友微笑着说“情场如战场”,说男人追女人或女人追男人的时候,都要像战场上那样制定谋略,把每次爱情追逐当做战争那样来谨慎对待。听到这话的时候,我把头点得自己都发昏,没错,这话真没错。

  又有些时候,朋友咬牙切齿着说“情场如战场”,说当情敌出现的时候千万别心慈别手软,要像对待敌人那样给予最严厉的打击,赢得战场上的最终胜利。每每听到这话的时候,我也拼命点头。

  这头点多了就不免开始迷糊:到底这“情场如战场”是指跟谁作战?跟情人作战,还是跟情敌作战?

  糊涂了。看来情场未必如战场,因为战场上没有第三方。可是情场上有。

  曾经与朋友们一起闲话:如果你爱的人爱上别人了,你该怎么办?

  最常见的行为是冲上去和情敌较量一番,这种做法自古有之。在18世纪的法国叫做决斗,很贵族很绅士,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就死于决斗。但是在21世纪的现在,这种行为一般就表现为大婆踢馆,宋思明的太太对海藻做的那种,一点都不风雅不浪漫。

  如果是你呢?

  有人想都不想:当然是找情敌算账!

  我笑:这是最没用的办法。

  如果情人变心不喜欢你了,就算你把情敌杀了他也还是不喜欢你,何苦来呢?更何况,他之所以变心,你未必没有责任,你的情敌未必有责任。也许他只是一个催化剂,让你自己的问题早一点暴露于人前。

  你的情敌未必有错,报复你的情敌,你也未必幸福。

  有一部英国小说《呼啸山庄》,那里面的女主角就是一个变心的情人。面临婚姻选择时她曾经犹豫过,是选择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野孩子,还是选择隔壁温文尔雅的庄园主?野孩子虽然与她有爱情,但若是成为野孩子的妻子,自己也会和他一样变成一个“下等人”。经过一番犹豫,她选择背叛爱情,嫁到隔壁山庄去做少奶奶。没想到,几年后那个被她否决掉的野孩子发了财回来了,展开了一系列疯狂的报复,把情敌害得家破人亡。

  问题是,不管野孩子怎么报复,他所爱的人毕竟已经与情敌结了婚,所以,报复情敌也就等于报复了情人。他在让情敌家破人亡的时候,在虐待情敌的女儿的时候,却也在让情人家破人亡,让情人的女儿受苦。

  这部世界名著真让人叹息,大家眼睁睁看着那对小儿女明明到死都还爱着对方,化作魂魄也要呼喊着对方的名字,却偏偏在活着的时候相互折磨。虽然斗垮了情敌,却也折腾了情人折腾了自己,到头来一点也不快乐。

  但也有另一种对待情敌的方式。

  那是狄更斯的《双城记》,在我看来最好的爱情小说。小说里除了相爱的男女主人公之外,还有个爱上女主角的律师先生。在得知女主角的感情选择之后,律师特地跑到她的面前庄严发誓:“我向你发誓,为了你,和你所爱的人,我愿意付出我的生命。”

  看到那句誓言时,眼泪已经不自觉地流下。

  等到了最后的结局,却是连眼泪都没有了,只留下深深的崇敬--不是廉价的感动,而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贵族出身的男主角被判死刑,行刑前的晚上,这位律师去牢房中用计将情敌弄晕送出牢房,自己则冒充情敌毅然走上了断头台。

  为了他所爱的女人,和这个女人所爱的男人,他真的付出了他的生命。

  在各种小说、影视故事中,不乏为了所爱的人付出生命的,却很少有为了所爱的人的爱人付出生命。所以尽管明知《双城记》这不是一本爱情小说,但还是为那里面的爱情泪流满面,它让人懂得了什么叫纯洁、什么叫高贵。

  所以,对待情敌其实有两种方式:一是找情敌拼命,一是为了情敌拼命。

  找情敌拼命的,就算赢了也毁了情人的幸福,情人不快乐,自己也不快乐,大家都不快乐。

  为了情敌拼命的,最终总还能赢得情人快乐。爱他的目的不就是让他幸福么?起码,他的幸福有一部分是你给的,这牺牲也算求仁得仁。

  现实中的我们,也许做不到《双城记》的高贵,也许也做不到《呼啸山庄》的执著。于是,大部分的普通人,向往着高贵地松开手却又拖泥带水,向往着生生世世却又不够执著。该执著时又伪装高贵,该高贵时又不识时务地执著。

  其实这又何必?

  恋人的移情别恋很多时候与有没有情敌无关,也许情敌只是催化剂。你爱的人爱上别人是你们俩之间的事,但怎么对待情敌却是你的事。
11好女不跟男斗

  既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世界上能不能有那么几十甚至十几平米的地方完全没有人?

  假期归来向好友秀旅游照片,几个结了婚甚至当了母亲的朋友们用一种含着酸意的羡慕口吻说:还是你这样单身的好,说走就能走,像我们这样的是想也别想了。

  我笑:这就是你们为爱付出的代价。

  有人好奇:你真的还不想结婚?

  我也好奇:你当我以前说说而已?

  她们点头:没错,这些年我们都在等你反口好看你的笑话。

  我也点头:对不起,让你们白等了这么多年。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搬个沙发继续等下去,恕无茶水招待。

  大家正笑作一团,却有人忽然认真地看着我问:为什么?

  仔细想了想,回答她:因为我不想再退让了。

  人生是什么?如果要我用几个词归结,其中一个便是退让。

  在我看来,人生是不断退让的过程。从母亲不让我们吮吸手指开始,我们就知道人生的悲哀了,从我们第一次放弃吮吸手指开始,我们退让的人生之路就开始了。

  退让的越少,人们说你越幼稚,退让的越多,人们说你越成熟。

  人人需要退让,大而言之,向理想退让,放弃幼时当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或者姚明周杰伦的宏图伟业,在20-30岁之间正式无可奈何地承认自己仅仅是普通人,永别了,少年时代的理想。然后走入社会,开始更加无休无止的退让生涯。工作中常常是与原则退让,如果你说“这事怎么能这么做”说明你是新人,如果你说“这事只能这么做”就说明你是熟练员工。在这个过程中,曾经有过的激情、浪漫当然也就一点点退让殆尽,要命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都不知道。

  人们说,外面拼累了,回到家里就可以休息休息。事实上呢?家庭是另一个战场,那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真是金玉良言,从小我们要学会向父母退让向兄弟姐妹退让,然后,绝大多数人还要学会向妻子丈夫退让向子女退让。

  这种退让更琐碎:把电视机的遥控权暂时交给别人是一种,在别人睡着的时候走路轻轻的也是一种。反正到了这时,生命中的退让已经太多,人们多已麻木得根本觉察不出自己的退让。更何况,这时候的人已经接受了完整的、建筑在退让基础上的社会人教育,人们自己的道德良知告诉自己,这叫礼貌叫修养叫·····内化了,一切都内化了。可怕的温情脉脉,它让这种不自在更无休无止细水长流。

  如果说,前半辈子不得不在家庭中向别人退让叫做逼不得以,能不能选择一种生活,让自己的后半辈子中有一个地方完全可以不向别人退让?

  能不能让自己的家完全成为自己的港湾?能不能心情不好的时候不为了别人关切的眼神而强挤出微笑?

  想自由吗?很简单。为自己的生活作另一种选择。

  向父母退让向兄弟姐妹退让叫做没有办法,这些人不是朋友,朋友是可以选的,亲人不是。

  可问题是,有没有妻子丈夫儿女等亲人却是可以自己选的。

  既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世界上能不能有那么几十甚至十几平米的地方完全没有人(除了我之外)?让我能够真正地退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