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六大巨贪之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45:49
北宋蔡京:被活生生饿死 
   
  蔡京(1047-1126),字元长,福建仙游人,为宋徽宗朝“六贼”之首。 
  蔡京本来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后来,司马光上台尽废新法,蔡京又力赞之,5天之内就把司马光的命令执行得毫厘不爽,致使司马光叹道:“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 
  宋哲宗亲政后,又恢复新法,蔡京马上附和宰相章惇,把司马光废掉的法令重新搬回。见风使舵,蔡京算是做到家了。 
  宋徽宗即位后不久,蔡京受到守旧派的攻击被夺职,闲居杭州。爱好书画的宋徽宗派宦官童贯到杭州去访求书画,蔡京趁机勾结童贯,把书画送进宫去,因此得到重新起用。蔡京擅长书法,逐渐受到爱好书画的宋徽宗赏识。从此,无论蔡京如何打击异己,排斥忠良,窃弄权柄,恣为奸利,宋徽宗总是宠信有加,不以为疑。宋徽宗在位25年,而蔡京居相位竟达17年。在蔡京的专权下,北宋朝政日益腐败,平民富户纷纷破产。 
  蔡京不仅“奸”,还很“贪”。在享受宰相俸禄的同时,他给自己额外一份“司空”寄禄钱,可以说是对自己“高薪养奸”。 
  宋徽宗时代,承平日久,国库中钱帛堆积。于是,蔡京引导宋徽宗大兴土木,追求“丰亨豫大”的国泰民安的假象。为此,蔡京和童贯在苏州和杭州设立“造作局”,集中工匠几千人,制造象牙、犀角、金玉、竹藤以及雕刻、织绣等工艺品。后来又设立“应奉局”,向东南地区居民搜刮花石竹木和珍异物品。他们把抢来的大量花石装在船上,运往开封,每十船组成一纲,叫“花石纲”。那时运一块大石头到京师,要耗费三十万贯钱。而且,蔡京生日,各地都要有所贡献,号称“生辰纲”。人民愤恨极了,用民谣骂他们说:“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浙江方腊起义主要是在花石纲压榨下激起的。 
  蔡京爱吃鹌鹑羹,每天做一道菜就要杀数百只鹌鹑来烹做,其余可以想见。蔡京另一样的偏嗜是蟹黄馒头。一次,他召集下属议事,会后管饭。光是一道蟹黄馒头,就花费1300余缗。生活如此奢靡,光靠那点俸禄显然不够,出路自然是搜刮。蔡京的住宅在开封之东,周围几十里,有一个地方称“西园”。建园时,住在这里的百姓必须搬迁,要毁民房几百间,才能修建。一天,蔡京在园中问,西园与东园相比,风景哪个好呢?一个叫焦德的人回答说,东园嘉木繁茂,望之如云;西园人民毁屋搬迁,泪下如雨,可谓东园如云,西园如雨。这是多么辛辣的讽刺!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逼近开封,宋徽宗赵佶逊位,宋钦宗赵桓登基继位。此时,蔡京为保全宗族,欲携家南下。宋钦宗深知其奸,把他贬至衡州安置,复贬岭南。 
  临行前,蔡京把搜刮来的金银财宝装了满满一大船,身边还带了三个女人。在他看来,钱能通神,没有了权,只要有钱,什么事摆不平? 
  人民群众虽然没看到蔡京被明正典刑,深以为憾,但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以吐多年之积怨。大家忽然悟到,有一条收拾他的绝妙主意,那就是在其充军发配的一路之上,不卖给蔡京一粒粮、一滴油、一根菜。 
  就这样,从开封到长沙,三千里的路上,蔡京很难买到一口饭、一盘菜、一杯茶。而且,沿途官吏纷纷驱逐他,不让他走大路。后来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流放地,他竟无处安歇,只得住在城南的一座寺庙内。在饥寒交迫中,蔡京被活生生饿死了。 
   
   
  南宋贾似道:在厕所被杀死 
   
  贾似道(1213-1275年),字师宪,合州(今浙江临海)人。他是南宋后期权臣,自开庆二年(1260年)为宰相至德佑元年(1275年)初罢相,他做宰相前后达15年之久。 
  贾似道幼年时候,父亲贾涉在淮东制置使任上突然病逝。因为家道中落,又无人管教,贾似道渐渐不务正业,经常酗酒赌博,沾染了一身恶习。贾似道的命运发生转变是因为姐姐贾氏被选入宫中。贾氏长得漂亮,深得宋理宗的怜爱,进宫不久就被册封为贵妃。贾似道凭此裙带关系,被相继提拔为籍田令、太常丞、军器监、大宗正丞等京官。一身流氓习气的贾似道,在临安有恃无恐,行为放荡不羁。他常常白天在妓女家里鬼混,夜间又通宵在西湖泛舟游玩。有一次,贾似道带着诸姬在西湖游玩,恰见两个英俊小伙子。有个美姬见状说:“美哉,二少年。”过一会儿,贾似道令仆人捧出一只盒子,唤诸姬观看,打开盒子,只见里面装的是那美姬头颅,众姬吓得魂不附体。 
  有一天晚上,宋理宗登高远眺,看见西湖灯火分外辉煌,就对左右说:“一定是贾似道。”第二天派人打听,果不出所料。虽然贾似道无才无德,因是贵戚的关系,加上他善于玩弄权术,所以步步高升。 
  开庆元年(1259年),忽必烈率军攻鄂州,并预计沿江而下攻取南宋都城临安。这时,宋理宗派贾似道以右丞相的身份屯兵汉阳(今湖北汉阳),以援鄂州。战斗一开始,贾似道惊慌万状,对战事束手无策。 
  贾似道眼看形势紧张,就瞒着朝廷,偷偷地派个亲信到蒙古营去求和,表示只要蒙古退兵,宋朝就愿意称臣,进贡银绢。正在这时候,忽必烈接到他妻子从北方捎来的密信,说蒙古一些贵族正在准备立他弟弟阿里不哥做大汗。忽必烈急着回去争夺汗位,就答应了贾似道的请求,订下了秘密协定。 
  贾似道回到临安,把私自订立和约的事瞒得严严实实,却抓了一些蒙古兵俘虏,吹嘘各路宋军取得大胜,不但赶跑了鄂州的蒙古兵,还把长江一带敌人势力全部肃清了。 
  宋理宗听信了贾似道的弥天大谎,认为他立了大功,立刻给他加官进爵。 
  忽必烈继承了大汗位后,他想起了跟贾似道订下的和议,就派使者郝经到南宋去,要求履行和约议定的条件。 
  郝经到了真州(今江苏仪征),先派副使带信给贾似道。贾似道一听郝经要到临安来,怕自己的骗局露馅,赶快派人到真州把郝经扣了起来。忽必烈听到这个消息,气得要命。那时候,蒙古内部发生了内讧,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跟忽必烈争夺权力,发生了战争。忽必烈只好暂时把南宋一头搁起来。 
  宋理宗死后,太子赵禥(音qí)即位,就是宋度宗。贾似道一面故意要求告老回家,一面又派亲信散播谣言,说蒙古军又要打过来了。刚即位的宋度宗就苦苦留他,封他为太师,拜魏国公。这样一来,他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宋度宗专门给他在西湖葛岭造了一座豪华的别墅。贾似道每天在葛岭过着享乐的生活,朝政大事,都得由官员到别墅去找他决定。 
  贾似道腐败堕落,而且腐败得十分霸道。1274年正月,贾似道的母亲死了。值此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贾似道不仅不组织抗元,反而乘机大摆排场,炫耀自己的权位。宋度宗亲往祭奠,太后以下之皇亲国戚以及朝中大臣,也家家设祭。有的祭台搭到数丈高,为装祭品,还跌死了好几个人。贾似道回台州治丧,动用皇帝的仪仗送葬,山陵的规模甚至超过度宗的寿坟。下葬那天,整日大雨,山洪暴发,送葬的百官立在大水中,连动也不敢动一下。 
  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樊城被元军攻破。京城太学生和群臣上疏,一致要贾似道亲自督师抗元。贾似道迫不得已,只好在临安设立都督府,但他迟迟不敢与元军对决。直到德佑元年(1275年)正月鄂州失陷以后,他才抽调各路精兵13万,从水路出发。队伍开到芜湖(今安徽芜湖),贾似道就迫不及待地与元朝联系议和。但元朝丞相伯颜拒绝议和,并继续进兵至安庆(今安徽安庆)、池州(今安徽贵池)、丁家洲(今安徽铜陵东北长江中)一带。宋军前锋毫无斗志,不战而走,后方督战的贾似道也惊慌逃窜。 
  贾似道丧师辱国,朝野震动,群情激愤,太学生及台谏、侍从官纷纷上疏请杀贾似道。但太后谢道清不许,只削降贾似道三级官职,命他回绍兴私宅去给他母亲守丧。贾似道到了绍兴,绍兴的地方官关起城门来不让他进去。在朝臣的强烈要求下,谢太后只得将贾似道贬为高州(今广东高州东北)团练使,并派人监押。绍兴府有个小吏郑虎臣,因受过贾似道的迫害,为了报仇,他主动要求担任押送官。走到漳州,郑虎臣横下心来,在贾似道如厕时,结果了他的性命。 

  元朝阿合马:死后遭到戮尸,任狗吃肉 
   
  阿合马(?—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时的近臣之一,官至宰相。 
  史载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阿合马出任上都同知,3年领中书左右部,兼都转运使。至元元年(1264年),升至中书平章政事,主政十多年。阿合马在位期间主要掌理财政,他以清理户口、推行专卖制度、发行钞票(时称交钞)等方式来增加收入。 
  官升得快,阿合马主意也越来越多,他有屎中捡豆的认真劲儿,一会儿上奏改铸金银,一会出主意禁止太原当地人煮盐贩卖得利。为此,他很得忽必烈欢心。 
  阿合马恃功而骄,派枢密院的心腹上奏皇帝要以儿子忽辛任“同佥枢密院事”,想让他兼任“国防部长”。当时,枢密院的最高官员是“枢密使”,也是真金太子挂名。所以,如果忽辛得任“同佥枢密院事”,等于阿合马让儿子掌握了元朝的军权。那样一来,忽必烈、真金父子的“家天下”,就会成为阿合马、忽辛父子的“家天下”了。 
  忽必烈把任命予以驳回,他说:“忽辛连贾胡做生意的事情都不清楚,怎能负责机要大事!” 
  此后,阿合马有所收敛。随着江南收为元朝所有,阿合马为忽必烈出主意,在南宋旧境行盐钞之法,禁止官员私自买卖药材。为了最大限度征利,他帮忽必烈设置诸路转运司,征利颇丰。 
  高兴之余,每遇财政问题,忽必烈都会说:“此财务事,其与阿合马议之。” 
  阿合马致怨满天下,竭力排毁汉法以及儒士,使得儒臣与太子真金对他恨之入骨。但是,只要老皇帝忽必烈在位一天,真金太子不敢拿他怎样。 
  至元十九年三月,武官王著联络僧人高和尚,趁世祖北往上都时,假传太子之命召唤留守大都的阿合马,设计将他杀死。 
  当忽必烈听闻自己手下“财神”宠臣阿合马被杀,他非常震怒,下令枢密副使孛罗等人率兵飞奔大都,去讨伐作乱的人。 
  忽必烈询问案件详情时,孛罗知道阿合马与“储君”真金向来不和,把阿合马多年来的所为实话实说。 
  听完整件事情后,忽必烈激恼无比,拍案大怒:“王著杀掉他,干得好啊!” 
  于是,忽必烈下诏严审阿合马案,一定要把阿合马党人都从朝中清出。抄家之时,除了金山银山,还抄出了阿合马家里的小妻50人,侍妾400多人。 
  阿合马的小妾中有一个叫引住,家里私藏两张鞣制过的人皮,“两耳俱存”。审问了半天,也不知受害者是谁,引住招供说:“诅咒的时候,把神座放在这上边,应验很快。”后来,她又招供:有一个姓陈的画师用两幅绢,画上穿戴盔甲的骑兵好几层,包围守在一座有帷幕的殿前,兵士都拉开了弓弦挺着刀向里边,好像在进攻。算卦人王台判,为巴结阿合马,妄引图谶,称其有九五之尊的吉相。 
  忽必烈作为笃信密宗和萨满教的蒙古人,最相信“怪力乱神”,他认定阿合马有诅咒自己早死之事。于是,在下令把参与此事的人剥皮后,他又下诏捕诛阿合马在朝中位列大官的子侄,没收全部财产。 
  这还不解恨,忽必烈命人把阿合马尸体从坟墓中挖出,在通玄门外戮尸,然后放纵皇家猎狗群扑而上,把阿合马尸身吃得一块不剩。 
   
   
  明朝刘瑾:千刀万剐而死 
   
  刘瑾,今陕西兴平县人。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刘瑾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八名太监得宠,号称“八虎”。刘瑾为人狡猾狠毒,成为八虎之首。他抓住少年天子喜好嬉戏的特点,每日进奉飞鹰、猎狗等,鼓动武宗游玩享乐,深得武宗的信任,被提升位内官监,掌握北京的军队,权倾朝野。 
  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某日退朝之时,有人在御道上发现一叠文册,原来是一封历数刘瑾不法事的匿名信。刘瑾盛怒,尽留百官跪于奉天门前。时值盛夏,烈日当空,天气燥热,先后有十余人晕倒。直至傍晚,仍无人承认,刘瑾将五品以下的官员下镇抚司诏狱严加究问。后来此事不了了之,只是可怜刑部主事等三人因饥渴酷暑暴死。 
  刘瑾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巨贪。权重之后,他大肆收受贿赂,甚至公然索贿。最初受贿额不过几百两,后来多者达到数万两。当时地方官员入京觐见皇帝,必先持重金谒见刘瑾。为官清廉者,无奈只好贷款于富豪之家,时人美其名曰“京债”。刘瑾事败后,其家产有数亿两之巨,可抵明政府数年的财政收入。 
  正德五年(1510年),宁夏安化王反叛,起兵的名义就是清除刘瑾。消息传到北京,刘瑾藏匿起檄文,不敢让武宗知道檄文的内容。明武宗派杨一清总督宁夏、延绥一带军事,起兵讨伐安化王,并派宦官张永监军。杨一清在路上尽力结交张永,二人相交甚欢。张永为“八虎”之一,然而为刘瑾所排挤,二人嫌隙颇深。此次,杨一清就是利用张、刘的矛盾,游说张永除去刘瑾。八月,张永、杨一清班师回朝。献俘礼毕,武宗置酒慰劳张永,刘瑾、谷大用等人皆在座。夜深时,刘瑾起身回府。张永见时机成熟,从袖中取出弹劾刘瑾的奏章,奏明刘瑾违法乱纪十七事,指出安化王反皆因刘瑾,更说刘瑾有反叛之心,欲图谋不轨。武宗已有醉意,但仍不太相信,俯下身子问道:“刘瑾果真负我?” 
  此时,周围的马永成等人也都历数刘瑾不法事。武宗遂下定决心,当机立断派人前去刘宅,自己则紧随其后。 
  刘瑾听见喧哗声,披青蟒衣出,随即被缚。抄没家产时,得到私刻玉玺一枚,穿宫牌五百,以及盔甲、弓箭等违禁物品,又发现他平时所用的折扇里面竟然藏有两把锋利的匕首。皇帝当场出了一身冷汗,后怕不已,心想幸亏刘瑾暴露得早,否则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时候来上那么一匕首,还有朕的活命吗?他大怒道:“这个天杀的奴才,果真想造反!”开庭审判,皇帝亲自判刘瑾凌迟之刑。 
  在菜市口的刑场上,刽子手一共割了刘瑾三千多刀,时间长达三天。行刑之时,许多人花钱买刘瑾被割下来的肉吃掉,以解心头之恨。 
   
   
  明朝严嵩:死后无棺木下葬 
   
  严嵩(1480—1567年),江西袁州府分宜县(今江西省分宜市)人。他十六岁丧父,青少年时代是在比较孤寒的环境中度过的。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进士,朝考中又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授编修。 
  嘉靖七年(1528年),明世宗提升严嵩为礼部右侍郎,并命令他去湖北钟祥祭拜自己亲生父母的坟墓,同时对陵园进行了整修。事毕回京后,嘉靖皇帝很满意,提升他为吏部左侍郎。不久又任命他为南京礼部尚书,后改任吏部尚书。 
  严嵩在南京做了五年的闲官,当时已年近花甲。嘉靖十五年(1536年),因祝贺嘉靖皇帝“万寿节”(即皇帝过生日),严嵩来到北京。他凡事看嘉靖皇帝的眼色行事,平时一切以迎合、取悦皇帝为第一要务。为了奖掖严嵩,皇帝下旨加封其为太子太保,并让他扈驾南巡承天府(今湖北钟祥),一切赏赐与辅臣相等。 
  严嵩日益受到嘉靖皇帝的青睐和重用,便飘飘然起来,骄奢霸横之气日益显露,贪污腐败随之而来,收受贿赂成为常事。就是藩王、皇亲国戚也概莫能外,如请求抚恤,或者是乞赐封赏、赐名等事有求于他,他都要收取好处费,然后才肯帮助代办,否则免谈。例如,早在他担任礼部尚书时,就借着考选译字生的机会,向考生索取钱财,并且只有按价纳贿者才能选中。又如,永寿王朱秉病逝,其王位本应由他的嫡孙朱怀承袭,但是因为他的庶子朱惟送给了严嵩三千两白金,便轻易地取得了王位继承权。 
  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更是个敛财高手、纨绔子弟,整天借着其父的势力,违法乱纪,卖官鬻爵,胡作非为。当时不管官位大小,皆有定价,如州判三百两,通判五百两,指挥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银子,御史、给事中分别为五百两至八百两不等。其中因为吏部掌握人事任免和升迁罢黜的大权,所以价码最高,如吏部郎中、吏部主事的价格往往在三千两至一万三千两。此外,官吏要想升迁、调换也必须向严氏父子行贿,谁出钱最多,谁的官就升得高,升得快。例如,刑部主事项治原行贿白银一万三千两,就很快转为吏部主事;武将仇鸾因贪污、骄横被革职,因为他曾是严嵩的干儿子,并且又向严氏父子行贿重金,故很快又重新被起用,派去镇守大同。 
  严嵩用贪污的巨款,在京城和家乡袁州、南昌等地大量购置土地,建造豪华的府第、园林,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这一切引起了言官(包括给事中、御史等)们的注意,他们纷纷上书弹劾严氏父子,揭发他们的种种劣迹与不法行为。但是严嵩每次被弹劾时,都急忙跑到嘉靖皇帝面前述说委屈,说这是别人嫉妒他,一切都与事实不符,并一再向皇帝表忠心。嘉靖皇帝经常偏袒他,为其开脱。 
  严嵩虽然平日往往能够揣摩皇帝的心意,但是随着他执政日久,已年老体衰,耄耋而智昏,办事能力下降。有时甚至连皇帝所下的手谕中许多话他也都弄不清楚了。嘉靖皇帝渐渐对他产生了厌烦,故而逐渐疏远他。有什么事情多找徐阶处理,而不用严嵩;即使用严嵩的时候,也多是让他起草一些祭祀祝文而已。 
  徐阶就利用与皇帝接近的机会,尽量离间皇帝与严嵩的关系,动摇严嵩的地位。为了促使皇帝尽快下决心罢黜严嵩父子,他利用皇帝笃信道教的特点,设法表明除掉严嵩乃是神仙玉帝的意旨。他介绍皇帝与道士蓝道行接触。没过多久,嘉靖皇帝与道士蓝道行谈论有关修仙、长生等问题,谈话间蓝道行说了许多对严嵩不利的话,并示意玉帝上天欲铲除严嵩父子。于是嘉靖皇帝就决定除掉严嵩父子了。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世宗下诏将严嵩罢职,勒令回籍,他的子孙以及党羽也都遣戍边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和党羽罗龙文在去戍地的途中逃回原籍,招纳亡命之徒,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被朝廷斩首。严嵩被削籍为民,家产被抄,奸党与家人一一治罪。 
  隆庆元年(1567),87岁的严嵩贫病交加,在举国一片唾骂声中死去。他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这真应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名言。 
   
   
  清朝和珅:白绫赐死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多岁后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少小闻诗达礼”。由于与继母的关系不好,少年时期他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但是,他18岁时与官阶正二品的内务府总管大臣英廉的孙女结婚,20岁时又袭了高祖父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处境就明显好了。因为,三等轻车都尉的岁俸为白银160两,还有80石米,比巡抚、布政使的俸银还多一点。和珅有了这笔可观的固定收入,就可以安享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了。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世袭职位给和珅带来政治上的好处,为他提供了一条接近皇帝的捷径,使他22岁时当上了官阶正五品的三等侍卫,并随即充任粘杆处侍卫。粘杆处三等侍卫经常随侍皇帝出巡,就有了与皇帝回奏、回答的机会,从而为和珅的飞黄腾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和珅虽不会治国统军,无甚功业,但却特别擅长于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还会为皇帝聚敛银钱,供皇帝支付各种不便公开动支国库的费用,故能博取皇帝欢心。 
  这在乾隆四十六年废除“名粮”,增补绿营兵额,给武职养廉银上,表现得非常清楚。乾隆八十大寿时以国库充盈为由,下诏要取消武将“名粮”,改为给与养廉银,增补绿营兵额,每年要增加军费白银300万两。乾隆帝询问阿桂有何意见,阿桂奏称,费银太多,不应增补。乾隆不听其言,下谕说,现在国家“财赋充足”,“户部库银尚存七千余万两”,支付这新增的300万两,绰绰有余。和珅深知皇帝必欲实行此法,故极力赞成。乾隆遂下谕批准大学士九卿等的复议,每年增支军费银300万两。 
  正因为和珅擅长逢迎,摸透了也迎合了乾隆晚年志得意满、好大喜功、爱听谀言、文过饰非、自诩明君的心理,按其旨意办事,又善于敛财以供皇帝享用,所以成为乾隆帝的唯一心腹和代理人。 
  有了皇帝的宠信和庇护,和珅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他还是皇帝的亲家翁,其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皇帝最宠爱的十公主之额驸。于是,和珅便肆无忌惮地揽权索贿,乱政祸国。 
  和珅聚敛财富的主要方式是任用官员索取贿银。内而九卿,外而督抚司道,不向和珅纳银献宝,不是和珅亲友,是很难当上官的,从而形成了“政以贿成”,祸国殃民的严重局面。 
  乾隆五十九年,乾隆决定立太子。因为他的爷爷康熙当了61年皇帝,所以乾隆早就决定,自己在位不能超过60年。和珅当然不想换皇上,就劝乾隆甭着急,说乾隆肯定得活一万岁。说实话,众多皇子都等了这么多年了,哪个不着急?和珅这一句话就把所有的皇子都得罪了。但乾隆这次没听他的,指定了自己的皇位继承人——皇十五子永琰,就是日后的嘉庆。 
  和珅着急了,开始打起了嘉庆的主意,想把新皇上也哄得跟乾隆似的。他给嘉庆送礼,嘉庆不露声色,一番客气话把和珅打发了。和珅听了,觉得嘉庆对他没啥意见。同时,和珅又想方设法把嘉庆身边的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全都给处置了,发配在外,孤立了嘉庆。嘉庆上军机处写诏书,刚写好,太上皇的旨意就到了,“你若下诏,须我知晓,不得擅专”。军机处都是和珅的人,嘉庆有点风吹草动就有人跑到乾隆那里去告状,所以嘉庆什么命令都执行不下去。一番较量过后,和珅觉得自己赢了,觉得这个天下还是他说了算。可他就没想过,乾隆早晚是会死的。嘉庆皇帝每输一次,就必然记恨他一次。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逝世。初八嘉庆帝下谕宣布,革和珅职,下狱问罪,抄没家产。和珅的豪富,本来是出了名的,但是抄家的结果,还是让大家大吃一惊。长长的一张抄家清单里,记载着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希奇古董,多得数都数不清,粗粗估算一下,大约值白银八亿两之多,抵得上朝廷十几年的收入。于是,民间就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讽刺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正月十八,嘉庆皇帝的最后圣旨下来了,赐和珅一条三尺白绫,命令其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