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不过是现代人对历史的梦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35:11
“百家讲坛”不过是现代人对历史的梦游   来源: 新浪  把此篇文章推荐给朋友
一直以来,我比较关注百家讲坛。百家讲坛火了以后,我更加关注。
我以为,百家讲坛的火,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其原因,一是它迎合了目前的官场生态。百家讲坛表面上讲的是帝王将相,权谋计略,实质上还是资治通鉴式的传道,给那些身在江湖的大干部小干部、老干部新干部、好干部坏干部带来思维上的更新和技术上的支持。二是它提供了文化浮躁时代特殊的输血方式。百家讲坛的优势,是以现代的观点演绎历史,而不是还原历史。由于大量国人特别是社会中下层的介入,这样的历史演绎就成为文化浮躁时代特殊的输血方式,弥补了他们的历史无知和认识贫乏。三是它翻新了历史的热点。百家讲坛巧妙地选取中国历史上的热点问题、热点人物,这些问题和热点人物,往往是千百年来大家关注已久的,是具有传奇色彩和历史迷雾的,百家讲坛推出这些问题,不过是再次点燃大家的好奇心。
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名人大哲为主角的百家讲坛,其实没有摆脱就历史论历史的缺陷。跟着百家讲坛火起来的易中天、于丹、纪连海之类,无论讲的怎么天花乱坠,都是重复历史的老调,而没有任何创新,他们可能增加了人们对某些历史或者历史某些方面的了解、某些观点见解,而这些了解和见解,都是新瓶装老酒,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基本无益。
这个讲坛不是苏格拉底的讲坛。它表面上标榜草根,实质上依然高高在上。它不是象苏格拉底那样,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它居高临下,坐而论道,担当的是人们临时精神导师的角色,而讲坛的“坛主”,则具有先知先觉、拯救愚昧和教育大众的功能。在这个讲坛里,没有平等的辩论,没有真诚的交流,没有对现实的疑问和对苦难的指责。同样,在这里,也很难看到对真理的捍卫,对正义的主张,对法治的尊重。所以,百家讲坛的草根,不过是语言艺术上的草根,让人们听得更明白一点。打个比方,百家讲坛是一个贵族用平民的口吻在说话而已。
这个讲坛不是顾炎武的讲坛。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而百家讲坛,是正史野史混杂,历史考证和道听途说并举,文学与历史相交,可以说不伦不类,不今不古。就说经世致用,百家讲坛的“术”,基本上是官场恶斗、人心交恶的手段;百家讲坛的“道”,基本上是圣贤之道、帝王之道、名臣之道、高士之道,非常人之道。300多年前,顾炎武就提倡“利国富民”,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更是激励我们民族奋发前行的精神动力。而百家讲坛呢,他们似乎没有提出什么“利国富民”的新主张,没有倡导什么振奋人心的新思想,如果说有怀疑,也是对无足轻重的,本来就是历史疑点的问题提出疑问,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涉猎大众最关注的现实问题!
这个讲坛不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们的讲坛。当年,启蒙思想家们常常冒着上断头台、坐牢和流放的危险,以人民自居,以宣传群众,启迪民智为己任,深入社会,细心观察,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独立思考展开无情抨击,指出教会的虚伪和欺骗,唤醒沉睡中的人们投入反封建反特权的斗争。当然,今天的百家讲坛的诸位“坛主”们身处和谐环境,拥有现代人的身份,传道授业非但没有性命之忧,反而一个个依靠讲坛红火起来,财也发了点,名也响了点。需要声明的是,他们依靠学术发财出名,本来就是遵循市场规律的,也是无可指谪的。问题是,他们的意义仅仅停留在学术的迂回曲折上,以及对历史的包装演绎上,好像一个个出色的演员,博得大家一点喝彩。当然,这喝彩也是应该得的,无他。
百家讲坛不过是现代人对历史的梦游,这个梦游症本来只是几个人患上的,结果传染给许多人,让许许多多的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梦游,他们沿着原发者的路线,越游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