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美娟:心态好自然幸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32:38

《黑三角》剧照
“母亲专业户”很遗憾不能做全职妈妈
中国有位“妈妈”,她几乎拿遍了影视界所有的表演奖。她几乎可以化身为世上所有不同性格命运的母亲。她,就是。日前,奚美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母亲专业户”的说法并不以为然。她明言:每一次出演母亲都力争有新的突破。
文/本报记者 林芳
骄傲:
每一个母亲都是独一无二的
广州日报:《》中很多大腕都甘当绿叶,你饰演的静秋妈妈可能是戏份较多的,这部片中的母亲形象,与你之前演的其他妈妈有什么不同吗?
奚美娟:这个人物是一个劳动改造中的人民教师,经历了生活的变故,有些担惊受怕。演戏这么多年,我其实很反感概念化的演出,很多人问我,静秋的妈妈是不是很勤奋,是不是含辛茹苦?这些说法都太概念化,任何一个母亲,都有自己的特色在。
广州日报:很多人议论,张艺谋请这么多大腕去参演,是为了给新人当免费老师,你怎么看?
奚美娟:这是外界的说法,作为职业,我只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对于这些说法不会介意。
广州日报:在影片公布演员阵容时,好像原著作者艾米不太赞同你出演静秋妈妈的角色,认为你的脸形不太符合人物?
奚美娟:这些就不提了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无法左右,我能做的只是尽力把戏演好。之前我与陶红合作《春草》时,导演也质疑我不能演出农村妈妈的感觉,事实证明我也做到了。
惋惜:我被定位了
广州日报:从《春草》到《保姆妈妈》再到《山楂树之恋》,你总是出演“母亲”的角色,为何如此热衷于这一形象?
奚美娟:倒也不是我特别偏爱,主要是因为演员特别容易被限定在一个框框里,导演看了你的戏,觉得你这个角色演得比较好,就让你演这类角色。有的甚至根本不认识你,很多方面都是不了解的。我当然不想固定在一个类型的角色中,想做一些多方面的尝试,但我绝对不是为了改变就去改变。每次我接戏,都是很喜欢这个角色,而且都要有新东西,绝不雷同。
广州日报:在《山楂树之恋》后,你最近的作品会是什么?
奚美娟:和贾一平合作的《远期的合约》,还是演妈妈(笑)。以前与他也合作过,不过这次的戏好多了,更柔和一些,演起来比较舒服。之前演的几部戏,“妈妈”都比较厉害,我自己也是有意识地在改变。
广州日报:演了这么多年的“妈妈”,会有厌倦的时候吗?
奚美娟:说实话,一个演员即使总是能演不同的角色类型,时间长了也难免有透支的感觉。
对我来说,最好的保持激情的方式就是教孩子们演戏。我喜欢跟后辈们交流表演,这可能跟我老师的身份有关系,之前关锦鹏导演拍电影《红玫瑰白玫瑰》时,我也曾是陈冲的表演指导。在好莱坞,表演指导是个很受尊重的职业,但国内年轻演员虽然很多,却没有人做他们的现场表演指导,大家都觉得学校应该教过,但是书本和实践是两回事。
遗憾:每天都要在片场给儿子打电话
广州日报:你的作品虽然一部接一部,但却一直非常低调,这在演艺圈也并不多见。
奚美娟:我一直觉得,演戏只是一种职业,在这个圈子里,踏实的感觉才最真实。你看那些有钱有权有社会地位的人,却往往欲望更多,越不快乐。相反,那些简单、平凡的人们,没有很大的奢望,一步一步地踏实走着,反而更快乐,我很喜欢这种反差。入行30多年我时常会反省自己,不管在哪方面,我的路子走得很正,我的基础打得很好,这是让我觉得还比较欣慰的。
广州日报:大家都了解你的影视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你最好的“作品”其实是你的儿子,拍戏这么忙,怎么协调时间?
奚美娟:我觉得所有的职业女性,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自己的经验是,你只要把心放在自己的家里,你对自己的孩子有责任感的话,你就不会感到孤独。我很热爱我的事业,我要把每一部戏都演好,但我也特别热爱生活,在摄制组每天都牵挂着儿子。我想我这辈子已经没有运气做一个全职妈妈了,那就专心做好一个职业演员吧。还好现在科技比较发达,基本上每天我都要给儿子打电话,了解他的近况。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在遥控一样,多少有点遗憾,但我一直努力在事业和亲情之间寻找平衡点。
广州日报:你是如何理解幸福呢?如果打分的话,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奚美娟:幸福的含义其实应该是很大的。一个人正确的生活态度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快乐地生活。以前我会觉得幸福的概念很小,比如孩子很好,就觉得是幸福的。但现在我觉得,你的工作快乐不快乐,你的生活快乐不快乐,都包含了幸福,要看每个人他自己的点在哪里。打分不好打,只要心态好,自然就是幸福的。
感恩:我正在做我喜欢的表演
广州日报:出道30多年来,你饰演过女市长、女法官等不同角色,女性身上坚强、知性、温柔、阴狠等种种不同的气质,都曾被你演绎得丝丝入扣,你觉得自己能从容把握不同角色最大的秘诀是什么?
奚美娟:如果我的表演还算成功的话,可能是十多年舞台熏陶的结果吧。从1976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一直在上海人艺表演话剧,那个阶段我觉得是非常幸福的阶段。每演一场戏,我觉得自己演得特别好的时候,比什么都开心。那种愉悦的感觉,没有语言可以来表达。后来进入了影视圈,我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可能不知不觉中又达到了另外一种境界,这也是十多年的表演经验积累起来的。
广州日报:当初是怎么从话剧跨入影视界的?
奚美娟:和影视,虽然是姐妹艺术,但毕竟是两个行当,转型的过程并不容易,我还是比较幸运的一位。其实我演话剧那时候,几乎所有的电影制片厂都来找过我,偶尔几次试镜,对方最后总会说我的形象不太上镜。199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女导演武珍年请我在电影《假女真情》出演女主角,她对我很有信心,她说,如果女主角拍得不好看,是摄影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恰恰是那部戏,让我拿到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给了我一个很高的起点。
广州日报:最近这些年你离话剧越来越远,还会考虑重返舞台吗?
奚美娟:有段时间我觉得话剧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那种热情至今未灭。但人是有阶段性的,最近这些年,我把对话剧的很大一部分热情转移到了影视剧上。这并不是说我不爱话剧了,而是我如果不爱影视表演的话,我肯定做不好,一个人只能专一地去做一件事情。不过一旦当有价值的召唤来了,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重返舞台。
广州日报:从戏剧、电影金鸡奖到电视金鹰奖,几乎与艺术有关的奖项你都拿过,现在还有这方面的追求吗?
奚美娟:年轻时我的确比较在乎(奖项),刚进上海人艺时,看到中国戏剧有一个大奖叫梅花奖,当时脑子里面就闪过一个念头:我要去得这个奖。可能这种东西,年轻的时候是一种工作的动力,是必经的阶段,年轻演员需要奖项来帮助她增加信心。但是慢慢过来以后,我认为这个不是工作的全部,所以现在真的是没有太多想法。得奖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每一个阶段提高,如何上一个台阶。如果你是职业演员,不是玩票的话,我觉得艺术是无限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