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一些中药材二氧化硫含量超高(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21:11:28
药材二氧化硫含量超高的现象连日来经媒体曝光后,有中药材批发商“喊冤”,表示目前中药材打磺现象极度泛滥,中药材批发商想不经营打磺中药都不行,希望药监部门加大力度规范行业。
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路山表示,事实上,有些中药打硫磺是必要的,如淮山、玉竹等含黏液质较高的药材,农民往往会在采收过程中打上硫磺,不然无法干燥。但是这种给中药打磺的做法后来变得越来越泛滥了。有些根本不需要打磺的药材,农民为了外观好看、高档、容易卖掉,都会打上磺,而且这种做法在近几年变得越来越普遍。
“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合理的。”周路山抱怨说,“我们通常会去药材原产地采购,但事实上全国都是这样,90%以上的药材都早已被农民在采收过程中打磺,我们想采购些不打磺的药材,几乎没有。我们能做的只有尽量不采购那些打磺特别厉害的,例如水洗贝母。我们公司在几年前就下令禁止采购水洗贝母。”
周路山表示,采购回来的药材已经打磺,外观比较好看,所以一般药材批发商和零售商都不会再给药材打磺,而且那也是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但也有一些小的药材批发商因为药材囤放太久色泽变差而重新给药材打磺。
周路山建议,国家药监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规范行业,对哪些药材允许打磺,对哪些该禁止,作出明文规定。
失去本色药材 警惕曾被“撒磺”
专家:并非服用含硫药物煲的汤药就一定出事
前天,广州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清平药材市场进行“扫磺”(详见本报本月2日a1版)。谈“磺”色变是否必要?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中药临床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之一的蓝森麟。
蓝森麟表示,现今市场上“撒磺”做法令人愤怒。正规的“打磺”,药材的二氧化硫含量不会很高,在医生指导下短期服用,对机体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人体是具有解毒、排泄的活体,无须过分恐慌。

“打磺”使中草药含硫量超高
古法打磺不会直接接触药材
蓝森麟表示,1000多年以来,为了防止中药材被虫子、真菌所害,“打磺”成为中药保存中重要的一步。不过,古法“打磺”的操作非常严格:在天气晴朗、干爽的条件下,首先在药品仓库点燃适量硫磺,点熏1-2天,再紧闭门窗3-7天,最后通风1-2天以散毒。在这个过程中,硫磺不会直接接触到药材,并且在环境干燥的情况下,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不会与水和空气反应生成亚硫酸或硫酸,这样既起到了杀菌、杀虫的效果,又不会对药材本身产生损害。
如今市场上出现的“打磺”现象,是直接把硫磺粉撒在药材上,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毫无疑问会相当高。如果空气湿度大,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会产生亚硫酸使药材变色、变酸,饮片变色、变味。硫磺分为生硫磺和制硫磺两种,生硫磺中含有微量砷化物(即俗称的“砒霜”),长期服用会导致砷中毒。
雪白色煲汤常用料最需警惕
如何判断哪些中药是“撒磺”后的产品?蓝森麟指点说:“颜色太鲜艳漂亮,甚至失去本色的药品,是最需要警惕的。比如淮山、百合、银耳、山药、霸王花等煲汤常用料,正常情况下应该呈淡黄色,雪白色的那些很可能是‘撒磺’产物。这些‘撒磺’后的药材,煲出来的汤会有浓浓的酸味。但党参和当归这类含糖量较大的药材,哪怕被‘撒磺’过,煲汤后的酸味也并不明显,未必尝得出,只能靠市民自己注意鉴选。”
此次硫磺事件,让市民煲起汤来都“心惊惊”。蓝森麟表示,是药三分毒,哪怕没有“撒磺”事件,市民也不应过多地用药材煲汤。
不过,蓝森麟给市民派了一颗定心丸。他强调,人的新陈代谢功能很强大,并不是服用了含硫药物煲的汤药就一定出事。“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很强大,只要控制用量,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只有长期大量服用,才会出现问题”。
药材二氧化硫含量标准未界定
蓝森麟表示,虽然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对中药材采用硫磺熏蒸问题的批复》明确规定:“对于在市场流通领域的部分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通过采用硫磺熏蒸或浸泡达到外观漂白的行为,应按违反《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进行查处。”在2005、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取消了药材的“硫黄熏蒸养护法”,但并没有对中药材中二氧化硫含量标准进行界定,让不良商贩有机可乘。“对于这些直接向药材撒硫磺的不良商贩,应该出重拳处罚。”
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