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怎么样做,我就不再爱你了"是母亲最大的语言毒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18:15
充足而正确的爱是女孩最好的“营养”(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很多人认为:对于父母们来说,即使所有的教育都不对,“爱”却不会不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就连母鸡也会做的“爱孩子”的事,父母们却经常做错。
比如,有的父母会把所有最好的都给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他们以为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其实错了,这是一种溺爱。试想一下,你能给得了一时,你能给得了一世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增强能力,以备日后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因此,“要授之渔而非授之鱼”。
还有的父母会把孩子作为未来人,让孩子从现在开始就为未来背上包袱。
“赢在起跑线上”的喊声让我们每一对父母都充满了紧迫感,可是得先学会走再跑,急功近利的做法不是爱孩子,是害孩子。爱你的女儿,就要快乐地依循她的成长节奏,让她自由地迈出每一步。
还有一些父母对于一些有缺陷的孩子心怀怜悯,他们以为这是一种爱,其实这种怜悯会增大孩子的心理压力。医院里护理残疾儿童的医生和护士们发现:残疾儿童有勇气和毅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倒是父母的怜悯和同情让孩子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可是奇怪的是,医护人员的观点并未得到父母的足够理解,他们认为医生和护士太残酷、没有同情心,认为医院应给孩子们更多的照顾和帮助。医生们说:他们不是不爱这些孩子,而是对她的困境并不怜悯。在医院里,医生更多地是从精神上鼓舞孩子,激励其鼓足勇气,以自己的奋斗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父母的爱因大多表现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结果却令这些残疾儿童躺在轮椅上更像一个无法治愈的病人。对比一下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哪种爱才是正确的爱。
更有一些父母拿“爱”来要挟孩子做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这样对孩子说:“如果你不怎么样做,我就不再爱你了"幼小的女儿最害怕的就是这句话,她们会为了博得父母的爱而去做事,于是父母们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个教育孩子的窍门。殊不知,这样的教育会让女儿认为所有的爱都是需要条件的,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情感是非常不利的。孩子会变得非常自私而不愿意轻易付出,总是在权衡各种条件之后才决定自己是爱还是不爱。同时,孩子长大之后,特别是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她就不会再相信“不再爱你”的话,或者说对这种说法表示无所谓,不爱就不爱,反正你的爱也是一种束缚,这样的话,父母的教育就彻底失败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疼孩子,爱孩子,却总是稀里糊涂。那么,父母怎样做才是给了女儿充足而正确的爱呢?
第一,尊重孩子的人格,倾听孩子的心声
与女儿保持平等的人格,不应该因为孩子的年纪小,就漠视她在家中的地位,而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不滥施家长权威,不随意禁止孩子做这做那,而应该鼓励孩子去做有益的活动。
第二,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度,以一颗平常心要求孩子
真正爱女儿就要让她快乐健康地成长,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让孩子觉得活着非常痛苦,其实成功的路并不只有一条,只要孩子知道依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了。关心女儿的健康成长,培养女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她将来会在一定的岗位上获得成功。
第三,对待孩子的成长要有足够的耐心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工程,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耐心,面对孩子的错误要有耐心,面对孩子的不尽如人意要有耐心。父母的耐心还会熏陶女儿,让女儿具备将来能够稳扎稳打、水滴石穿的性情根基。要知道,耐性对于女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
第四,多在精神上鼓励孩子,而不是在生活上帮助孩子
女儿的事情要她自己做,但是她需要父母的精神支持。因此,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多鼓励孩子。
哈佛大学一位教授曾经总结出几句话,可以作为父母教育女儿的参考:
少一份责备,多一份理解;
少一份苛求,多一份宽容;
少一份责骂,多一份尊重;
少一份怀疑,多一份信任;
少一份命令,多一份商量;
少一份限制,多一份自由;
少一份要求,多一份以身作则;
少一份“无微不至的照顾”,多一份自己动手的机会。
总之,爱看似简单,却是一种很难表达的感情,稍微有一点偏差,可能就会影响女孩子的一生,因此,父母要格外注意。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谁都不否认,父母是爱自己的女儿的,可是做到正确地爱就不容易了,这是需要下工夫的。当爱失去理智,便会扭曲,便是溺爱。无度的饮食,贿赂式的奖惩,宠爱和放纵,事事包办,处处优先,这便是一杯毒害女儿心灵的鸩酒。因此,父母要多关注女儿的精神状态,多鼓励她,给孩子注入力量,而不是帮助孩子去做事,这就是一种“富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