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少走弯路的忠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13:25
职场少走弯路的10条忠告
文/郭  禹
1.买个闹钟,以便按时叫醒你。贪睡和不守时,都将成为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不仅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闹钟”只是一种简单的标志和提示,真正灵活、实用的时间,掌握在每个人的心中。
2.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
3.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千万不要浮躁,要学会静心,更不要因为寂寞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4.走运时要做好倒霉的准备,退路同样重要。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点滴积累,水到渠成。有的东西今天似乎一文不值,但有朝一日也许就会身价百倍。
5.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所以长不高看不远,总是喜欢怨天尤人。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既然睁开眼睛享受风的清凉,就不要埋怨风中细小的沙粒。
6.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会降低你的人格。
7.机会从不会“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别人会得到。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于“机会”。机会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也许,你正为失去一个机会而懊悔、埋怨的时候,机会正被你对面那个同样的“倒霉鬼”给抓住了。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
8.若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很多时候,电话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交际的一大诀窍就是主动。好的人缘好的口碑,往往助你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9.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而草率结婚。想结婚,就要找一个能和你心心相印相辅相携的伴侣。不要因为放纵和游戏而恋爱,不要因为恋爱而影响工作和事业,更不要因一桩草率而失败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感情用事往往会因小失大。
10.写出你一生要做的事情,把单子放在皮夹里,经常拿出来看。人生要有目标,要有计划,要有提醒,要有紧迫感。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标。
职场少走弯路的8条忠告
来源:网络
1、你的价值决定你是否被淘汰
任何时候、任何领域,只有有价值的东西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身在职场,只有表现出了自己在公司里的价值,你才不会被解雇。
许多人考取了一大堆证书,却忽略了对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证书是不能体现你的这方面能力的。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企业更重视员工过去做过些什么、有没有经验、能否适应多方面需要。因此,学生也好,员工也好,都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以凸显自己的职业价值。
在继续谈论个人价值的体现前,先看一则故事。
一位技术非常高的木匠年老了,想退休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便向老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老板很舍不得他走,便问他可不可以再为自己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但人们很快看出来,老木匠的心思已经不放在建筑房子的工作上了,因为他这次做的活很粗糙。
房子建好时,老板把这所新房子的大门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说:“这是你的房子,是我送给你的。”老木匠大感意外,而且羞愧得无地自容。
其实事情往往如此,我们如何对待公司和老板,公司和老板也就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为别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最终体现了我们的价值。
一个企业要想赢利,惟一途径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是的,只有让顾客先获得了相应的利益,我们才会获得相应的报酬。其实,作为员工的情形也是与此相似的。
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认识到,公司和老板不仅仅是我们的顾客和消费者,还是我们的合作者和朋友。我们和老板之间不光是交易关系,还是一种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我们只有以“双赢”原则作为工作指导,通过互利互惠才能谋得共同发展。
有人认为商业都是利己的。是的,生意场中每一个人都是以赢利为出发点的,但是,当我们越想获得利润,我们就越应该向顾客提供真正的实惠,真正让他们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价值。一件商品,如果过了包换期,也许就不能退换了,但是对于一位没有价值的员工,老板完全可以把他淘汰出局。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过:“只有尽职工作,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服务才能获得收益;否则根本无收益可言。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只需担心一点,那就是它们的赢利会多得让人无法相信。”
企业如此,企业员工的价值也同样如此。无论是生产车间里的普通工人,还是活跃在市场第一线的销售人员,或者是一名总经理,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价值来获得报酬的,而提供报酬的是他们的老板。因此,员工们必须把目光多放在如何为老板创造价值、增加收益上。
当向老板提供价值并让其受益时,员工们是在为公司和老板创造财富,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创造财富。如果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敷衍了事,对老板不负责,最终只会使自己一事无成。
洛克菲勒在回忆自己创业经历时说:“年轻时我为老板打工,一般人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而我每天会工作16个小时。这除了对公司有好处外,我个人的收益更大,这样我就可以比别人多赢一些。美国经济竞争如此激烈,多付出一点就显得更重要了。只要肯努力一点,就可以多赢一点。”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情况,一些非常聪明、学历很高的员工,却未能受到老板的重用,在生活和工作中成为了平庸者甚至失败者。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总是在想办法如何少做一点儿工作,或只做自己认为与报酬相当的工作。
其实,态度决定了一切。工作的态度要比能力和学位更加重要。因此,无论我们面对任何老板,我们都应该想办法多做一些事情;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可能增加其价值,并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不要以为自己付出的比获得的要多,其实,我们努力多一点并不会失去什么,反而让我们有了从平庸中脱身、成为优秀者的可能。归根到底,努力的最大赢家还是我们自己。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我们才能摆脱被职场淘汰的命运。
2、要么适应,要么被淘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进化的法则。在动物世界里,暴力竞争是他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有人说:“如果狒狒拥有核武器的话,世界会在一周之内被摧毁。”蚂蚁更是把杀戮、冲突、殊死搏斗当做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美国东部的一些城镇就是观察“蚂蚁战争”的好地方。在路边、草坪,到处都可以看见大量的棕黑色蚂蚁在拼搏战斗。参战蚂蚁数以千计,分属不同集团,战场通常就是数平方英尺的草地。
现代社会的职场竞争并没有动物同类竞争中常见的那种血腥场面,但从事物的本质来说,职场竞争仍是十分残酷的。我们耳闻目睹了太多因行业过分竞争而破产的企业经历;我们也见过了太多小公司被大企业吞并的事实。当然,最令我们震撼的还是越来越庞大的失业队伍。
也许有人说,我在这个公司里失去了位置,但却可以另谋高就,别的公司也许会有一个美好前程在等着我呢。应该说,许多员工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他们忘了,职场竞争是以胜任力为前提的。职场里,一切以竞争力作为衡量员工职业能力的标准,如果不能适应,那么就将被淘汰!
自然界的“末位淘汰”定律讲的是同类之间的竞争。一只狮子每次只吃一只羚羊就足够了,因此狮子追逐羚羊群时,羚羊们就展开了一场“末位淘汰”竞争,跑得最慢的那只就是狮子的美餐。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了“末位淘汰制”。这些企业每年都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估,按照一定的比率淘汰不适合的员工,同时也不断补充新员工,从而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末位淘汰制”可以使员工时刻保持竞争状态,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它不是简单的人员淘汰,而是充分地考虑了员工的努力程度。它使企业员工在整个考核年度中,熟知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业绩标准,可以依据自己制订的具体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把握自己的命运。“末位淘汰制”的压力最终会转变成员工工作的动力。
生活在竞争与压力中的我们不需要做行业中最优秀的那一个,事实上这也很难做到,因为最优秀的员工只有一个。我们只需要与那些处在相同位置、做着相同事情的人竞争。在一个企业中,如果我们是最优秀的员工,那么即使所有的人最终都将被裁掉,我们也是最后一个。
“变革”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式,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弱者面对新环境、新问题时,会茫然无措、坐以待毙;强者总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行动。“变革”是客观事实,而“适应”则是一种主观反应。生存需要适合的环境,但个体力量的弱小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彻底改变大环境,因此个体生存需要的是对环境的适应。
动物的“适应”是被动的,而作为具有高级智慧的人类,我们的“适应”可以是主动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美国作家弗格森曾经说:“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利,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跳出‘变革之舞’的,当然只能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双脚。”
在杰克?韦尔奇掌管通用电气公司的漫长岁月里,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包括外部环境、企业文化、生产经营状况等。许多人离开,许多人加入,也曾经有过大范围的裁员。哈克?摩尔在通用电气公司工作的时间比杰克?韦尔奇还长,他早来了三年。最开始他的职位是一位副总裁的第三秘书,但在杰克?韦尔奇即将卸任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杰克?韦尔奇最得力的助手和最知心的朋友。杰克?韦尔奇在自传中这样描述哈克?摩尔:
“他在通用工作的时间比我还要长,直到现在还没有退休。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在30多个岗位上工作过,并不是因为他不能胜任原来的工作而被调离,而是在某个职位出现空缺时,大家总是习惯性地想到他。他总是很快就能胜任新的工作,让人觉得他就是最适合那个职位的人。”
后来,我把他晋升为我的助手,从他身上我看到了‘适应性’的重要,如果让哈克?摩尔坐我的位置,他不会比我逊色。他总是能通过自己出色的学习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胜任新的工作。”
哈克?摩尔是所有通用员工学习的榜样。
你不愿意学会适应社会、企业吗?难道还能让社会、企业来适应你吗?如果你想在社会、企业里生存,那你就必须要学会并接受竞争规则。
3、别让自己可有可无
任何一位愿意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人,都应该懂得如何在工作中使自己能够脱颖而出,并且不让自己的努力悄无声音。
任何一位员工都不能使自己的努力显得可有可无。虽然有一些出色的上司会发现我们的努力,并给予我们以相应的回报,但是,如果我们消极地等待公平的到来,那么,我们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了。我们必须让别人明白:我在努力地工作,而且做得很好。
甚至有人说,一定要让人们知道你为他们做了多少事情,否则,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
这听起来很残酷,不是吗?不幸的是,在多数情况下这就是事实。很多人默默无闻地为公司做了许多事,而且干得都不错,但是,当公司面临危机需要裁员时,他们往往又首当其冲。
这很不公平。但单纯的事后抱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往往会成为被赞扬的对象。这并没有错,因为任何公司都需要这样的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不能使自己的努力显得可有可无。
此外,我们还必须知道,职位的升迁除了需要埋头苦干之外,我们还必须成为一个对公司和同事都非常有价值的人,即不断扩大个人的影响力。
没有影响力,光靠单打独斗,个人很难持续扩大自己对组织的价值,这样就很难顺利晋升为重要的管理角色。当然,影响力并不能直接跟权力画上等号。联强国际总裁杜书伍指出:“公司可以给一个人职位,但不能给他来自同仁的发自内心的尊敬。”
更进一步,“能力强只是正面的加分,但性格上的缺点带给别人的负面印象却会产生很大的减分效应。”杜书伍继续分析道。态度对个人的杀伤力远超过能力。
不过,很多上班族之所以会出现负面心态征候群,往往是因为实力不够,心中又有不安全感作祟。两相交互作用的结果,反而让自己成为主管眼中的“最恶”。
对于许多员工来说,获得一个职位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否能赢得公司上下普遍的尊敬就是一件没有太大把握的事情了。每一位职场中人都必须明白,获得职位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必须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
在努力工作的前提下,下面的一些办法可以让你的努力锦上添花。
(1)注意让自己在小事上无可指责。细心的人都会发现,我们和同事相处的时间甚至会多于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正因为如此,与同事间的小事常常会演变成大事。所以,应注意让自己在小事上无可指责,例如,养成守时的习惯等。
(2)不要过于显示自己。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度”。适当显示自己有助于使自己的努力不至于白费,而且,也有助于别人了解自己。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过犹不及。一个过于显示自己的人,容易引起别人的不快,甚至反感,因为在你的反衬下,别人可能会显得可有可无了。
(3)谨言慎行,不逞口舌之能。有人说,一个在嘴巴上获得胜利的人,会在行动上失去所有的胜利。嘴巴上一时的胜利会有一定的快感,因而许多人都会逞一时的口舌之利。但是,任何过头的话,都可能遭到“秋后算账”。
(4)不要在公共场合使他人难堪。
(5)经常赞扬和认可他人。在一些人看来,肯定了他人的贡献就会消减自己的作用。事实上,赞许和承认别人并不会使自己损失什么,反而能给自己带来益处。一个成功学家对此有形象的解释:当你赞扬别人时,你竖起的是大拇指,此时,你还有四根手指指向自己,它们在说“你很棒”;当你指责别人时,你伸出的是食指,而此时,同样有四根手指指向自己,它们在说“你真笨”。
(6)做事要果断坚决。在同事面前不要表现出优柔寡断,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一些小事犹豫不定,从而给人留下优柔寡断的印象。人们都喜欢有魄力的人。果断坚决也是现代社会快节奏工作方式的要求。
(7)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对自己很重要但别人并不最关切的事情上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们往往能敏感地察觉到你的坚决和干劲。
(8)把自己融入团队。在这个崇尚团队合作的时代,所有的成功都应当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公司中老板或领导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建立一个有合作精神的团队。一个没有合作精神的人是不可能融入到团队中的。
总之,一定要记住,如果想成为职场中的一名优秀的“选手”,光靠单打独斗是不够的,你必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全能“选手”,这是使我们保持不败的基础。
4、我们能为公司做些什么
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里有一句经典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句经典名言同样是我们在职场乃至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基本准则。
在企业里,如果不想被别人替代,我们就有必要经常问自己:“不要问我们的公司和老板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应该问我们能为公司和老板做些什么。”
肯尼迪总统的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人没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因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大多数人更关心自己的利益,关心自己能否获得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在职场中,也很少有员工会问自己:“我能从为公司提供什么,我能为同事做点什么,我能为下属做点什么。”甚至在家庭里和在朋友间相处时,也没有多少人会问自己“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从别人那里获得是很合情合理的。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把“我能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导,后果是失去了好朋友。然而,若我们在公司里工作时,总是用“公司能为我提供些什么好处”作为做事的出发点,那么我们是很容易被别人取代的,其后果就是,我们将面临失业。
在职场里,要想不被别人取代,并取得事业的成功,我们必须经常问自己“我能为公司提供点什么呢”,而不是首先问“公司和老板能给我什么呢”。当我们作为“商品”要获得老板和公司这些“顾客”去认可时,就必须考虑到他们的需求。
要想让自己不被别人替代,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公司和老板提供“物超所值”的价值和服务。我们必须清楚,我们需要“顾客”远超过“顾客”需要我们。
在职场里,我们要学会站在老板和公司的立场上去考虑,经常问自己:“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这样我们就会自发去干工作,而不是让工作赶着我们,从而为自己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愉快的工作环境。
当面对家人和朋友时,我们也要经常问自己:“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当我们能够这样想并真正在生活中为他们多付出一点后,我们会发现家人和朋友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也将变得更加快乐。
那些经常问自己“我能为公司和老板做些什么”,并在工作中切实付出的员工,根本不用担心没有发展和获得回报的机会,更不用担心失业。经常问自己“我能为公司做些什么呢?”,就是在思考正确的问题和做正确的事。
整天考虑着“公司能为我做些什么,老板会提供给我什么”的职员,在工作中肯定不会有高效率和愉快的心情,从而工作也不可能做好。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员工,完全可以设身处地换一种角色来思考,把自己想像成为公司的老板,当看到员工这样的表现、了解到员工那样的想法时,你会作何种感想呢?
没有做出令老板满意的工作,老板却继续留用我们时,我们应该感谢老板,因为他给了我们改正的机会。
我们必须认清楚一个事实,在职场中,普通员工已经远远供大于求了,我们所面临的竞争在所难免。为了使自己不被淘汰,我们要尽可能使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
“不要问公司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公司做些什么”,当我们真的这样做了之后,我们会发现,给予他人的越多,我们获得的就越多,我们被别人替代的机率将会越来越低。
5、关注公司的需求
一只野狼卧在草丛中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都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牙齿磨得又尖又利。
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已经没有任何危险了,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
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消磨时间。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平时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身在职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考验突然来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却只能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因此,我们必须像上例中野狼那样树立危机意识,时刻不忘提升自己的胜任力。
胜任力是指员工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是每一位员工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胜任力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从已经完成的任务中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还包括为未知的考验做准备。
对胜任力的要求随着时间和岗位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必须有随着公司需求调整自己,并不断学习和充实自我的意识。在新加入一个公司时,我们必须从公司的需求出发来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胜任力。
作为员工,老板和公司就是我们的顾客,是以发薪水的形式购买“产品”者。员工有必要自动自发地努力满足“顾客”的各种合理需求。
员工要经常用老板的眼光看自己:我能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产品”?“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具备何种价值?作为“产品”的我们还应该创造哪些价值?
我们还应该自发去与老板交流,去问:“我应该如何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要因为自己是普通员工,就不敢主动与老板面谈。要让老板这位顾客觉得我们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我们就必须通过努力,清楚地知道老板和公司需要的东西,从而让自己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
关注顾客需求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很多人都想知道超级推销员和平庸推销员之间的区别在哪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超级推销员喜欢用问问题的方式来引起顾客的注意,而平庸的推销员喜欢不厌其烦地向顾客推介自己的产品;超级推销员用耳朵倾听顾客的需求,而平庸的推销员用嘴巴表达自己的见解;超级推销员在卖别人想要购买的,而平庸推销员在卖自己想卖的。
作为“产品”的员工,我们是向超级推销员学习,还是效仿平庸推销员?如果想把自己“卖”得好,我们就应该像超级推销员那样,十分关注老板最想“买”的是什么。我们必须知道公司和老板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顾客”。
我们不要做“平庸的推销员”,光知道在那里辛苦地叫卖,却不知道推销的关键不在于卖什么,而在于顾客究竟需要什么。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有学历、有能力、有经验就一定可以梦想成真。可能老板会在意我们目前的能力,但他们更在意我们未来的发展潜力;他们会在乎我们能否很好地融入到团队中去,而不会在乎我们的单兵作战能力。有很多公司更愿意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而不愿意吸收那些在社会上历练过许多年,一上岗就能得心应手的职场熟手……
我们拥有的和公司想要的往往是不一致的。优秀但不具备特定的素质,也可能事与愿违。
如果不知道老板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那么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和老板推心置腹地谈谈。没有哪个老板不喜欢积极上进的员工,这是一条在职场迅速提升的捷径。
商界有一条服务定律,其内容是:“无论何时,无论你的顾客是谁,你都会得到与你对顾客所提供的服务价值相对等的报酬。”其推论是:“只要你不断地帮别人,别人也会不断地帮助你。”
当我们把老板当做顾客时,我们的行为就适用于“服务定律”。当我们切切实实地以“服务定律”作为行为指南开展工作时,我们将赢得顾客的心。例如,帮助顾客增加收入,提升其生活品质,使他们更有实力来让你的产品或服务有更大实现价值的空间,如此,我们的收入就会增加,我们的生活品质会提升,我们的能力也会提高,我们的事业也会更上一层楼。
如何做到从公司的需求出发呢?关键一点是,帮助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一位员工要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首先要赢得老板和公司的认可,也就是赢得他们的心。怎样去做呢?就是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目标。公司和老板购买员工的劳动力价值就是为了要其帮助自己成功地实现目标和梦想。员工同样有自己的梦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也需要借助老板和老板的帮助。老板与员工相处的最好结果就是双赢。
为了真正做到从公司的需求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方向努力:为公司提供我们的能力和经验;为公司提供我们的创意;努力为公司搜集有用的信息,为老板做好参谋;扩大公司和老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公司提供可以帮助公司不断发展的东西。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是生意场和职场上十分重要的定律。当我们帮助老板和公司实现他们的目标和梦想时,我们也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6、做事要讲方法
有这样一句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
埋头做好领导交办的事情本是无可厚非的,不过要想迅速攀到职业“顶峰”,这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人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常常加班加点工作。这些人错误地认为惟有这样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其实工作效率与工作业绩才是最重要的,不能盲目地为忙而忙,也不能为做表面文章而假忙,结果却没有任何成绩。
江勇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刚进入投资公司时,他看起来才智平平,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每次进入到一个新的单位时,他的发展总比其他员工顺利一些。江勇自己也清楚,有时候,勇气和耐心会比埋头苦干更有效。
从参加第一天的员工会议开始,他就勇于发言,给领导留下了初步印象。当其他新员工埋头苦干、还分不清单位里谁是谁的时候,江勇已经掌握了老员工的大致情况。进入公司不到一年,他就成了办公室的副主任。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不难发现,埋头苦干不如巧干。要是没有特殊的专业技能,我们完全可以去做一个像江勇那样的有心人。若没有超群的能力,请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这样也能迅速攀登上职业高峰。
工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任务,处置不同的情况,需要我们因时因地制宜,做出不同的决策。做事时,需要一种求实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按科学规律办事,自觉用理智战胜冲动,用巧干代替蛮干。这才是职场成功的捷径,不能深刻理解这一点,将事倍功半。
巧干是一种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是敏锐机智、灵活精明的反映,也是充满活力、随机应变的智慧。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巧干升值的时代。
很多发明都是因为发明者忍受不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他们认为总会有更轻松、更快捷、更便宜、更简单和更安全的法子,总能找到减轻工作负担的更好方法而创造出来的。
民谚中有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的说法,《射雕英雄传》里面有一个情节:黄蓉被一个巨大的海蚌夹住了脚,费了老大的劲也掰不开,结果抓了一把细沙放到蚌壳里面,蚌就自己打开了,因为蚌最怕的就是细沙。
可见,巧干是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并找到了有针对性方法的结果。巧干既可以减少劳动量,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员工会发现,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并不比别人少,但成绩却总没别人好,究其原因,主要是方法技巧问题,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还要注意做事的技巧。
7、和团队休戚与共
某知名企业中有一位女员工。在大学期间,她是有名的才女,专业无所不通,文采无人能敌。毕业时,她在学校的大力推荐下进了这家企业。谁知这位被学校引以为荣的高材生,在该公司工作了不到半年就被解雇了。
原来,在这家人才济济的企业里,每周都有一次例会讨论公司的计划。每次开会时,与会人员都会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她却安静地坐在一边,一言不发。
其实她也有很多想法和创意,但是她怕自己表达出来会被认为是锋芒毕露,是张扬个人,还怕自己的想法不合领导的思路,被人看做非常幼稚可笑。因此只要别人不问,她就绝不开口。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辩论中,这位在校期间的佼佼者都像是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的布娃娃一样。逐渐地,同事们因为看不到她的实力而视她为“花瓶”。最后,她由于自己的沉默失去了工作。
这位女员工只是众多的“沉默”员工中的一个。每个企业里都有一些这样的员工,他们本来才华横溢,很有创新能力,但当上司和老板不对他们提出要求时,他们一般不会主动说出来。很多时候,团队中一些事情如果不细分到某个员工身上,员工们往往不会主动去完成它。被问及原因时,其答案是:“这与我无关,又不是分到我头上的任务。”他们认为,不是自己分内事就没必要操心。
今天,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即利用团队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要比发挥个人的力量要更有效率。现实的效果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确实比个人要强很多倍。
当我们因业绩突出而受到公司奖励时,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是集体的力量使自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千万不要把全部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否则以后我们将失去团队成员的帮助,而没有他们的帮助,就算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往往难以奏效。
我们可以站在老板和上司的角度看一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是老板或上司,遇到了这样的员工,我们会做何想法?我们是否希望自己的员工都具有团队意识,当需要大家提供建议时,大家都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呢?对只考虑个人利益的员工,我们会如何处理?
职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分认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有的员工喜欢特立独行,常常站在“幕后”观望,生怕自己被牵连进某个问题或计划中去。他们很少会把自己当成是团体中的一员,他们说话时喜欢用“我”、“你们”、“他们”,惟独缺少关键词“我们”。
这类员工从来不敢出头,因为他们深知只要不做“出头鸟”,就肯定不会惹来大麻烦。由于他们总是将自己置身事外,人们在工作中常常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他们做“局外旁观者”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压根儿就不关心工作,不关心同事,不关心公司。融入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认可并推行的一系列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处理事情的原则就是企业文化的集中表现。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其个性随着公司性质和老板个人意志的不同而有着巨大的差别,而且任何企业文化的形成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作为职场中的一分子,我们必须彻底融入到自己所服务的企业的文化中去。
要尽快融入企业的文化之中,就必须首先明了该企业真正的文化是什么。很多企业有自己的《企业员工手册》,这是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企业文化是十分复杂的,而且很多时候,一个公司明文倡导的东西未必就是企业真正的文化。真正的企业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很多时候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在成功的企业里,企业文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精神。
新到一个企业,我们必须通过亲身体验耳濡目染去了解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看看身边的老员工是怎么工作的,他们具备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有着什么样的共性。当然,我们更要通过与同事们的交流,去了解公司情况以及上司主管们的处事方式、原则和风格。他们往往会给你许多忠告。
只要注意观察,我们很快就能得到很多自己所在企业的信息,当然也许会同时得到一些负面的信息。这时我们应该谨言慎行,勤于思考,不可因负面信息的影响而情绪消极、敌视公司,不要让别人的思想主导自己,要眼见为实,自己判断。
当我们刚进入一家企业时,我们要做的是对现有文化的足够尊重,然后尽快融入到该企业的文化中去。
比如,发现自己所在企业的员工经常主动加班加点时,那么,我们最好入乡随俗,如果跟这种氛围格格不入,就会给上司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而且同事也会看轻我们。在一家美国企业驻上海办事处,员工们白天工作都不很忙,但是一到晚上,大家总是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这就是一种工作习惯,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些特殊表现形式。在该办事处如果谁开始准时下班,就意味着他不想在这里做了或者做不下去了。
假如我们想在一家企业里发展下去,有一个好的前景,我们就不仅要对该企业文化中限制员工做什么有清楚准确的了解,而且对企业文化里倡导做什么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甚至我们还可从深层次去认识公司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文化。这样会为我们在企业中寻求适合个人发展的行为模式打下基础。
自然规律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我们应该像顽强的小草一样,在哪里都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8、培养巧干的能力
下面是一位教营销课的教授讲给他学生的一个故事。
一个身体强壮的年轻人到伐木厂去应聘伐木工,老板看他身体壮实挺适合干这个,就让他留下来了。第二天这个人很早就起床,一天下来伐了20颗树。老板夸奖他:“你真行,你是我们这里一天伐木最多的人。”
第三天这个工人起的更早,但是一天下来伐了17颗树,不过老板说:“17颗你也是最多的了。”第四天这个工人起得更早,结果到最后只伐了15颗树,老板说:“15颗你也是最多的。”
这个工人开始疑惑了:为什么我每天伐树的数量逐渐下降呢?老板就问:“你的斧头磨了吗?”这个工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斧子钝了的缘故。
应该如何培养巧干的能力?
要想培养巧干的能力,必须从思维方式方面着手。以下几种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养成有助于我们找到工作的诀窍,提高工作效率。
(1)敬业精神。敬业精神要求我们以职业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工作,这样才能专注于我们的工作,把工作当成乐趣而不是负担。乐于工作,我们往往会因此而在不断的积极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2)善于收集资料。收集与工作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料,包括竞争对手的信息,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因为任何成熟的业务流程本身就是很多经验和教训的积累,需要用时,能够信手取来,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3)多做逆向思考。工作中遇到问题,一时找不到解决方法时,不妨多做逆向思考。很多优秀员工都擅长用逆向思维拓宽眼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快找出问题的关键。他们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经常能够化繁为简,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4)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在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我们通常站在自己职责范围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但真正懂得巧干的人却总会自觉地站在公司或老板的立场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无论作为老板还是员工,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首先应是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那样就事论事。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问题,也更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
(5)善于总结。不难发现,巧干者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比常人强。他们总能找出规律性,并善于运用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熟能生巧,丰富的经验积累能增强我们的办事能力。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培养出这些良好的思维习惯,遇到问题时多思考为什么,多思考怎样才能够找到它的关键所在。一旦找到了这个关键,看起来很难办的事情就会变得轻而易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