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品销售陷阱大揭秘 五个明白巧购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28:15
2004年,可称是中国理财产品市场的“元年”。
2004年以前,老百姓手头的闲置资金的主要流向仍是银行储蓄存款,其中一部分比较“新潮”的人开始涉足国债和股市,但对大部分人而言,银行只是存款和取款的去处,对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全无概念。但是,随着投资理财理念的开始普及,“用钱生钱”的想法开始在更多人心里蠢蠢欲动,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急需更丰富、更多元的方式来填充壮大。
2004年2月2日,光大银行(601818,股吧)首开先河,发行了内地第一个外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当年10月,光大银行推出国内首个人民币理财产品——光大阳光理财B计划,一种收益比定期储蓄利率更高的理财方式出现在人们眼前。由此,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理财业务的大幕正式拉开。
在光大银行之后,招商、华夏、中信、民生、兴业等多家股份制银行纷纷跟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在稍晚时候开始推出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门槛从5000元到1万元不等,收益率从2.4%到3.1%不等,主要投资于央行票据和国债。
门槛的不断降低和收益率的差异化,使得人民币理财产品可以满足更多层次投资者的需求。虽然“高息揽储”和“是否能保本保息”的争论声仍在,但理财产品以相对安全、本金有保证、利息免税的特点尽显强势,百姓出于对银行的习惯性信任,纷纷将自己的储蓄资金转移至银行理财产品上。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各家银行争相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几乎所有产品一经面世都被抢购一空,理财产品一时洛阳纸贵。
快速发展固然可喜,但若不加以疏导规范,也容易流于泛滥。
2005年3月,银监会下发通知,除了强调“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明确风险提示”这两方面要求外,还明确提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各家银行新推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应声而落,一年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降至2.5%到2.9%之间。之后,银监会颁布的两部理财新规将银行理财产品的准入门槛大幅提高,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门槛提高到5万元以上。
监管层的“物理降温”,使得理财产品这块美味的“鸡腿”在2005年有些沦为“鸡肋”的味道。
除了监管层的管理,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造成银行间票据收益剧降,以及股市的持续不振,也是造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逐渐低迷的重要因素。而过于单一的投资品种和太过简单的设计原理,更使得理财产品在热销之后成了无源之水。
事实证明,暂时的降温,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不无裨益。静心修炼,而后厚积薄发,是各家商业银行在壮大理财产品市场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的功课。
繁华背后的隐忧
经历了2005年后半程的欲振乏力,2006年的国内理财产品市场一转颓势,进入高速发展期。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2006年的回暖,与良好的大形势是分不开的。2006年,随着中国彻底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限制,理财产品的数量和种类进一步增长。2006年,国内中外资银行共推出345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和277款外汇理财产品,分别比2005年增长185%和59.31%。
与此同时,普通百姓的理财意识、理财愿望和理财需求已经越来越强烈,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升温使得投资理财成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同时,在跑马圈地的冲动之后,各家银行意识到,只有潜心研究出更多更好的产品类型,才是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的唯一出路。从2006年开始,各家银行纷纷推出类型繁多的产品类型,中外资商业银行推出的本外币理财产品新品层出不穷。与股票、股指、汇率、黄金、石油挂钩的外汇浮动收益保本型产品异军突起,强力挑战固定收益型产品原有的统治地位,俨然占据了理财产品市场的半壁河山。花样繁多、风险各异、期限灵活的人民币交叉货币型产品也开始出现,满足了投资者多元化的理财需求。
外资银行的“鲶鱼效应”更使得理财产品市场显得“动力十足”。随着中国市场的彻底放开,外资金融机构开始凭借自身的研发优势,迅速推出各种创新理财产品,在国内市场加快推出与黄金、石油、股票等重要资产挂钩的创新理财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繁荣的市场背后,却有重重隐忧。
首先,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足,多存在理财产品“只赚不赔”的认识误区。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普遍存在过于乐观的预期,认为此类产品即使无法获取收益,至少也可以收回本金。事实上,在2006年,大部分中资商业银行推出的与欧元汇率、黄金挂钩的理财产品基本以失败告终,体现了浮动收益型产品的较高市场风险。
其次,个人投资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双向沟通不良,在实际销售过程中,金融机构为增加销售额,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理财产品优点和夸大收益的倾向,对于产品的潜在风险以及违约金等方面介绍不够。
再次,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体系以及理财产品的雷同也制约了理财市场的发展。尽管理财产品品种丰富、数量繁多,但仍然存在产品同质化倾向,缺乏差异和个性,还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个性化需求。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金融机构由于时间较短,仍有些“水土不服”,推出的新品难言上佳。
当危机来临
2007年,注定将在众多投资者心中留下永难磨灭的烙印。从年初开始,中国股市牛气冲天,领跑全球股市,众多投资者歌舞升平、鸡犬升天,一个个股市神话不停诞生,此时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疯狂的股市面前,显得默默无闻,毫不起眼。
股市的疯狂,催生了股票相关理财产品的急剧发展。在2006年,“打新股”产品只有区区10只左右,而在2007年,这类产品迅速膨胀到150只以上,占人民币股票产品的比重高达47%;发行数量仅次于打新股产品的是联接境外股票的产品。2007年的银行理财产品留给人们最鲜明的记忆,都与股市相关。这使得当年的理财产品出现了两个最明显的特点:第一,人民币产品的投资价值显著高于外币产品;第二,股票、混合类产品的投资价值高于其他类别产品。
当危机来临,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全球主要股市纷纷暴跌,所谓的“加息周期”也戛然而止。在国内,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过度担忧使得紧缩政策频繁出台,10月份,A股市场从6100点开始了价值回归之路,哀鸿遍野。
当泡沫的破裂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昔日“流动性过剩”的银行业也因“脱媒”和紧缩的压力而变得捉襟见肘。
在危机之初,国内外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并未减慢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相反,继2006年实现了几近翻番的高速增长之后,2007年产品的发行数量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人民币产品发行了1302只,外币产品发行了1760只,均远超过2006年的水平。
数量的增加,未必意味着质量的提高。
在产品类型方面,信贷资产类和打新股银行理财产品迅速增加,而联接境外股票、商品、利率和汇率的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现象。在发行银行方面,不仅中资银行暴露出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甚至因此引发了纠纷,外资银行的产品也表现出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产品的投资价值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此外,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依然没有及时、充分地披露相关信息,尤其以外资银行的信息不透明程度最甚。
随着次贷危机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银行理财产品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而且蔓延至2008年——资本市场深幅下挫,商品市场超速回调,信用风险急剧提升……在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收益危机接连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发生。某银行的“利财通”投资产品一度累计浮亏超过60%;一些银行的部分QDII理财产品浮亏超过20%;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的“港基直通车”四个月亏损达一半,陷入清盘境地,更是将银行理财产品推到了风口浪尖。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机构出现了剧烈反应,对中资银行发售高风险产品加强了监控力度,甚至一度事实上禁止了相关产品的发行。这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加重了“中资重量、外资重质”的尴尬局面。到2008年后期,外资银行几乎独揽了结构类产品的发行权,且创新不断;中资银行则在产品创新上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
祸兮福所倚
在股市疯狂的时候,银行理财产品显得平庸;但当市场信心一蹶不振的时候,银行理财产品反而开始体现它存在的价值。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日子里,无论是同其他投资品种(如股票、基金)相比,还是就其自身表现而言,逆境中的银行理财产品在总体上依然表现出较高的投资价值。在2008年到2009年的时间里,理财产品的市场表现可称合格。我们可以看到,不考虑“基金系”QDII产品,零收益或负收益产品的比重较低且为数不多,总体平均收益水平远高于定期存款利率、CPI涨幅和上证指数的表现,更不乏有年收益率高达30%的收益之星。
因其稳健和灵活的特质,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募集资金在2008年非但没有减少,而是再创历史新高,募集资金超过了其他委托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总和。与此同时,发行主体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例如,为规避市场剧增的风险,在产品结构中出现了保息、止损等控制风险敞口的条款。在信息透明度方面,除少数外资银行和个别中资银行未能准确及时公布其产品信息外,理财产品信息透明度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在经历危机的日子里,各大银行在设计和推出产品的时候,指导方针都是以稳健为主。整体表现为设计产品时较为注重资金的风险控制,以确保投资者资金的安全和维护银行自身品牌。据统计,在2008年到2009年,有超过六成的到期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超过了1年期存款利率。这使得理财产品成为许多投资者在市场下跌和震荡的时候必备的资产配置。
风口浪尖下的避风港
经历了高速增长时的掌声与溢美之词,也承受了市场低迷时的指责与非难,2009年至今的银行理财市场洗尽铅华,少了些许喧闹与纷争,却多了些平静和稳健。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后,2009年银行理财市场略微放缓了前进的脚步,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加之监管层对于产品的发行、投资方向及审批等方面监管愈发严格,尽管目前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很大,但银行理财市场仍保持了不温不火的发行节奏。
今年以来,由于股票、房地产投资都难有起色,许多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暂时选择大比例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份额。由于避险需求,银行理财产品主流显现“短、平、快”的特征,一些投资期限相对较短、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门槛虽高达100万元以上,但一开盘就被投资者一抢而空。同时,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不断上升,低风险稳健类的产品受到追捧。
2010年上半年,国内各商业银行共有1737款理财产品到期,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2.8%,比1年期定期存款2.25%的利率略高。其中信托产品和澳元理财产品表现出色。进入7月之后,监管部门要求信托公司暂停一切与银行理财业务对接的银信合作产品,该类产品由此锐减。投资票据、债券、货币市场的风险较低超短期理财产品,将有可能接棒成为投资热点。
在投资的风口浪尖之上,银行理财产品或许就是我们的避风良港。
厘清银行理财产品乱象
入2010年,由于股市低迷震荡,基金净值缩水,楼市遭遇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闲置资金为了安全起见,大量涌入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这场“资金大挪移”的过程中,一些银行游走于政策边缘,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呈乱象丛生之势。而作为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总会遇见一些或有意、或无心的陷阱,这些陷阱往往会令我们购买产品的初衷南辕北辙,或者在购买后后悔不迭又无计可施。
厘清乱象,正本清源,是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息揽储暗度陈仓
存贷比,即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比率,成为今年银行高管最头疼的指标之一。根据银监会要求,各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要在6月30日前达到75%的监管标准,否则将招致监管处罚。7月20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10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又特别提到,要严厉禁止各种形式的变相拉存款行为,取缔各种存款中介。
迫于银监会的监管压力,在临近6月末之时,存款市场的竞争异常惨烈,存贷比多数未能达标的股份制银行的压力更大。从政策风向来看,这种压力或许会持续到今后的每个月月末。各家银行为了达到监管比例,不惜使出浑身解数,想尽一切办法揽储,一些商业银行为此开发了一些短期理财账户和产品来吸引客户。
为了争夺客户和更多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银行发售的长期理财产品明显下降,短期理财产品增多。据银率网统计,5月份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发行581款,环比略降,同比增加,但1年期以上的长期产品发行量创下新低,当月共发行8款,环比降幅70%。
这些短期理财产品主要面向高端客户销售,对于存款的好处是:一是可提前归集客户资金到该行账户;二是产品到期后,部分客户可能将理财资金留存在该行变为存款。另外,作为给出高收益率的代价,银行会要求客户购买该理财产品时,资金来源须“结构化”,除使用该行账户资金外,还得搭配拿出他行账户资金购买该产品。
据媒体调查,珠三角一带成为利用银行理财产品高息揽储的“重灾区”。某商业银行地方分行推出这样一种理财产品:无固定时间,按天计算收益,1.45%高回报率。其他银行也不甘落后,同类产品的回报率纷纷高达1.5%至1.7%。更有甚者,部分银行甚至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以“高收益、百分之百保险率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噱头吸引小额分散存款。
专家提示
以高息揽储为实际目的的一些短期理财产品是地方商业银行自己“设计”的,还有一些属于非保本型,投资、收益存在风险,购买时需加以留意。
旱涝保收与买者自负
近日,《经济参考报》报道,有北京的投资者购买了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的理财产品,产品表达的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6%,但是最终却亏损了4.51%,产品的实际运作也与销售人员的承诺大相径庭。有购买该产品的投资者表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并写信给银监会信访办投诉该行在销售该产品中存在不当和违规。
另一则新闻报道,上半年理财总结报告显示,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的一款理财产品累计亏损近40%,与此同时,招商银行公布的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了50%。署名苏文洋的评论代表了这些亏损投资者的心声:“招行(600036,股吧)是太会经营了,还是太不会经营了?我有点糊涂了。无论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怎样亏损,银行从推出产品本身就能赚钱,因此,银行永远是利润大增,这种事情合情合理吗?”
对于推出一些亏损理财产品的责任,银行方面一直的观点是“买者自负”。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又觉得应该是“卖者有责”。
一些投资者认为,投资属于个人行为,如果合同没有明确属于“保本”产品,那么投资的损失应该由投资者个人承担,投资者应该具有风险意识。但更多投资者提出质疑:银行理财产品介绍生涩难懂、收益率被夸大、风险提示不足甚至产品设计有缺陷,银行对投资亏损难道真的一点责任也没有吗?
也许,银行在售出这些理财产品的时候,除了考虑销售业绩,更应该回顾一下监管层的相关规定。
根据银监会规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都要给客户做风险评估;商业银行理财计划的宣传和介绍材料,应包含对产品风险的提示,并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表达;对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应提供理财计划预期收益率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重要依据;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必要的委托投资跟踪审计制度,保证商业银行代理客户的投资活动符合与客户的事先约定。
专家提示
购买理财产品是一种投资行为,与存款截然不同。银行的理财产品依附于特定的市场条件和产品结构,与市场紧密相连,不仅存在收益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还有本金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适用性原则要求产品销售人员需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在卖者有责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说“买者自负”。
误导客户避谈风险
银行对客户或有意或无意的误导,可以说随处可见。
比较“初级”的,一些理财产品的名称叫“稳赢利”、“月月赢”,先给客户一种心理暗示:我们的理财产品是包赚不赔的!事实上,究竟是保本型还是高风险型的理财产品,和名字一点关系都没有。
“高级”一些的,就像近期一些宣称能获得超高收益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重出江湖”,预期年化收益率动辄百分之十几,个别产品甚至号称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几。对于这种理财产品,我们应该本能地提高警惕,然后就要去关注其设计原理与收益实现的前提。
几乎所有介绍理财产品风险的文字,都会把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的区别放在第一条。但时至今日,依然有众多投资者在高收益的诱惑面前冲动“签单”,产品到期时才发现自己掉进了文字和数字的陷阱。
我们知道,结构性理财产品是在金融危机时被抨击得最厉害的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屡见不鲜。随着市场回暖,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逐步提高,但是绝非包赚不赔。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在监测到的到期产品中,零收益或负收益的产品有24款。零收益产品均为挂钩于股票、基金、指数、汇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而负收益产品多为直接购买股票、基金的证券投资类产品。
近期发行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极高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有以下几款:花旗银行的“挂钩中国新加坡指数基金”1年期人民币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7%;恒生银行的“股票挂钩部分保本‘月月赏’美元理财产品(6个月)OTZR72”,预计最高年化收益率36%;汇丰银行的“一年期一篮子环球消费股票挂钩人民币结构性投资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15.99%。
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要实现超高预期年化收益率是非常困难的。
以花旗银行“挂钩中国新加坡指数基金”1年期人民币产品为例,其挂钩标的为盈富基金、iShares新华富时A50中国指数基金、Shares MSCI新加坡指数基金,产品的收益设计预期看好未来一年中国及新加坡经济表现。想要取得37%的超高收益,需要满足3个挂钩标的在到期日的涨幅均为37%。这种“乌托邦”式的最高收益的可能性有多大,可想而知。
再来看恒生银行的“股票挂钩部分保本‘月月赏’美元理财产品(6个月)OTZR72”,预计最高年化收益率36%,挂钩标的为中兴通讯(000063,股吧)、潍柴动力(000338,股吧)、中国铝业(601600,股吧)、玖龙纸业。这款产品最好的情形是,每个观察期在回报决定日表现最差的股票价格,均不低于期初价格的4.29倍,且下档触发事件未发生,则投资者可以获得36%年收益率。可以说,获得预期收益的概率几乎为零。另外,这款产品信息披露中的漏洞也备受指责,比如缺少“潜在回报日表现最差的股票的最初股价”确定方式、下档触发事件的详细规定。这使得其他机构很难利用这些信息估算其准确的预期收益率。
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性产品安全性高且收益不错呢?
如果考虑安全性,可以选择100%本金有保证的结构性产品。但是本金保证的一个重要附加条件是币种要与投资者的币种相一致,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要看清币种的要求。例如,产品保证的是美元的本金安全,那么用人民币来投资就会有汇率风险。各个行业都有收益的机会,投资者还要看清行业的走势、周期性以及结合产品设计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进行购买。
专家提示
在实际投资中,首先要了解的是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和所挂钩的资产,也就是自己能够承受多高的风险和希望有什么样的预期回报,以免产品到期后和心理预期落差过大。
如果不是非常了解理财产品的结构和支付情况,可选择较为简单的理财产品,避免购买有很多触发条款和区间的复杂结构性产品。此外,很多结构性产品的收益水平取决于基础资产与支付条款的吻合度,吻合度越高,产品的收益水平越高。因此在投资此类产品时,一定要认清投资的品种和方向。
提前赎回有成本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往往会忽略这样的条款:“在理财期间,如果突然有急事想赎回,只需交纳很少的特别费用即可。”事实上,这个“很少的特别费用”还真不算少,如果你到时真准备赎回,那么你会发现,这部分“特别费用”很可能吞噬掉了你的一部分本金。往往钱被压了好几个月,最后还“净身出户”了。
北京市民张先生,在2006年时购买了35万元某银行稳定增利型理财产品,预计最低年收益为7%、浮动收益可达到32%。当时,银行的理财经理口头保证,7%绝对没问题,32%封顶,7%-17%的可能性最大,绝对不会低于存款利率,是一款非常稳健的理财产品,唯一的缺陷是时间长了点。
面对这么高的预期收益,张先生非常动心。为了更好地说服其购买产品,理财经理又用相当复杂的计算方法给他演示预期收益的来源,同时告知这款产品将投资国内8家金融龙头股。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先生和该行签订了3年期的资金代客理财合同,张先生当时认为,合同中有关“悔约要付6.2%违约金”的提法纯属多余。
2008年春节刚过,张先生就接到了电话,银行告知他那款理财产品的收益已经为零,因为离到期还有一年,让他考虑赎回,但要付3.1%的违约金,也就是说要拿10800元来赎回。
张先生对此惊诧不已:35万元放在银行,让专业理财师帮他理财,最后收益却为零,还要倒贴银行10800元?!诧异之余,张先生翻开了当时的合同,找到了收益计算公式:收益=最大值[2%-(最好的股票表现值-最差的股票表现值),0%],该理财合同内写明了8只挂钩股票,都是在香港上市的银行股,分别是工行(601398,股吧)、中国人寿(601628,股吧)、中行(601988,股吧)、招行、建行、交行、人保、平安保险。由于次贷危机,这些股票表现不佳,因此张先生必须要付出一定的资金才能把剩余的钱“赎”出来。
专家提示
很多投资者关注产品是否有保本的功能,要注意部分保本产品的实质是否为持有到期保本。如果是,那么如果投资者提前赎回,有可能会损失一定额度的本金。当投资者提前赎回时,产品的收益是按产品当时的价值进行核算的,而非产品说明书中的预期最高收益或保本条款,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应谨慎选择。
水涨船高的费率
不少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只关心收益率,却忽略了相关的费用。
一般而言,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银行募集来的理财资金直接投向银行间市场;二是将募集来的资金全部或部分用于信托计划的投资;三是由信托公司、券商或者基金公司作为投资顾问来投资管理这些资金。对于自己管理的理财产品,银行会收取一些手续费、销售手续费等费用;第二种情况还会出现信托费用支出;第三种情况里,基金、券商或者信托公司出面管理的产品会收取较高的管理费用。
由于银监会没有对理财产品的收费进行明文规定,各银行大多根据自身成本自主定价。而各个银行间的收费标准也有很大差异。银率网的最新统计显示,部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总费用达到了1%至1.5%的水平,几乎与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用水平相当;一些期限较短的产品,年化收益在4%,刨去费用最终的收益可能还不到3%。也就是说,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不能只看产品的收益率,还要看它的相关费用是多少,否则选择的高收益产品未必能得到最高的收益。
以某银行发行的一款6个月期限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分为普通个人投资者和个人VIP投资者两种,两种投资者的到期年化收益率均为2.05%,即每投资1万元收益为205元,但是这205元中包括了银行收取的管理费用,普通个人客户每万元收取管理费用9元,个人VIP客户每万元收取5元。如果普通个人客户购买了10万元,则最终收益为2050-90=1960元。如果个人VIP客户购买了100万元产品,则最终收益为20500-500=20000元。
可见,小小的费率之差,反映到最终的投资结果的差别是巨大的。
最终理财获得的收益,则需要扣除相应的费用之后再分配给投资者。
专家提示
投资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产品的收益、风险、期限等基本情况,还要看这些产品产生的相关费用有多少,全面了解产品的收益、风险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宣传页上表示不收取任何费用,实际上预期收益是已经减去手续费的收益,投资者要心里有数。
看不懂的条款
一些理财产品的说明条款,比专业的金融书籍还要难懂。一般来说,投资者只有在和银行签合同的时候才能见到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可这样一份非常复杂的说明书,别说普通百姓,就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看明白那些云山雾罩的条款,尤其是理财产品的复杂概念和收益计算公式。即使看懂了,也未必能挑出条款中的漏洞和“后门”。
拿一个比较常见的说明方式来做例子:“第i个观察期间的非负数收益率=max(第i个观察期间的收益率,0%),即期间收益率和0%之间的较大值。”这样涉及高等数学的条款,如何让投资者在一时三刻里看明白?别说投资者,就算银行的理财人员,也未必能算得清楚。
还有一些其他条款陷阱,不得不防。
比如,一些产品的披露方式缺少“潜在回报日表现最差的股票的最初股价”的确定方式,以及下档触发事件的详细规定。这是许多结构性产品将信息披露模糊化的惯用伎俩,同时也使得其他机构很难利用这些信息估算其准确的预期收益率。
还有一些理财产品,其挂钩标的包括外汇汇率、股票、黄金以及大宗商品等。拿挂钩黄金来说,条款中并不会醒目地标出:即使金价上涨,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也有可能遭遇零收益甚至负收益。
专家提示
确实,在一份严谨的产品说明书中,数学公式是必不可少的,也会出现一些艰深的金融术语。但是,如果银行方面故意把简单的事说复杂,或者理财销售人员自己都说不清楚产品原理,那么投资者就要慎重对待了。
小心“被保险”
李女士在报纸上看到一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很高,因为工作比较忙,拖了几天后才赶到银行购买。工作人员告诉她,那款产品已经卖完,不过现在还有一款理财产品也不错,年收益率在5%以上,5年累计收益率在20%以上。该款产品不收管理费,保证收益,同时还有保障功能。
李女士一听感觉还不错,自己的钱也不着急用,没有仔细询问便购买了这款产品。回到家,李女士的老公拿过合同书一看,却发现盖着某保险公司的章,仔细看了一下合同细则,才知道李女士买的根本不是什么银行理财产品,明明就是一份“银保理财产品”。李女士有些纳闷,明明是银行工作人员推荐的产品,怎么成保险了呢?
投资者在银行遇到这样的“推销员”时,有以下几个办法可以避免“被保险”:
首先,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是记住理财产品无保障功能,保险产品则有保障功能。其次,询问产品期限,保险产品的期限,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理财产品少则几天,多不过一两年。再次,询问缴费期限。所有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一次交清,而保险产品有的需要一次性交清,有的则需分期缴费。最后,追问计息方式。理财产品采取的主要是单利,即一定期限、一定数额的存款,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收益空间,不论收益固定还是浮动;保险产品则大部分采取复利计算,即在保险期内,投资账户中的现金价值以年为单位,进行利滚利。
专家提示
一旦不小心将保险产品当做理财产品买了,也有两次机会可以反悔。
第一次机会,是10天的“犹豫期”,即保险合同签订10日内,被保险人如果后悔,或对产品不满意,可以要求退保,本金可以取回。
第二次机会,是客服人员的回访。一般在购买保险10天后,客服人员会询问你对购买过程、保险条款是否有疑问,是否反悔,如果无意见,就视同默认。购买者此时如果察觉自己所买产品是保险,可以退回不要。
产品设计藏玄机
玄机之一:投资标的改变
某商业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事先设计为主要投资于国内证券市场基金,并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0%。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款产品的管理人过于谨慎,大多数时候,该款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投向了固定收益类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以及现金,配置于股票类基金的资产比例一直低于20%,甚至为零。与这样的资产配置策略相对应的是,该款产品的净值波动一直不大,累计涨幅不超过8%,直至到期,实际收益只有2%。
玄机之二:产品性质改变
有个别理财产品,虽然投资对象为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但是由于产品约定一定期限后由另一家公司以约定价格回购股份,所以此类产品实质上并不属于股票类理财产品,而属于融资类理财产品。如果把此类产品当做一款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产品,并期望获得较高的PE投资收益,投资者就会大失所望了。
玄机之三:分层设计
有这样一种理财产品,投向分层型证券投资信托计划,虽然这类产品投资范围注明为A股股票,但是由于产品投资的是分层集合信托计划的优先受益权,在产品不发生风险的情况下,到期仅获得一个固定收益率作为回报。
专家提示
普益财富专业人士表示,投资者购买产品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查看具体资金投向、配置结构以及银行对此类产品的风险评级。只有配置股票等资产份额较大的类基金产品与直接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的QDII产品,并且在市场走势较好的情况下,才可能获取耀眼的高收益。
不为诱惑所动
尽管监管层有规定,不准商业银行用礼品来刺激产品销售,但实际销售中,各家商业银行一般都会为购买其理财产品的客户准备各种各样的礼品。
有的银行送日用品,玉米(资讯,行情)油、花生油、饮料、啤酒、苹果、脐橙;有的银行送VIP客户更贵重的电器,如微波炉、电饭煲,甚至手机、MP5;还有的银行进行抽奖活动,只要购买他们的产品,就有可能获得一定的现金反馈或购物卡赠送。
更让人不放心的是,往往越是投资风险高的产品,其在推销时就越可能来个“血本大派送”。
齐老太就是这样被“忽悠”进去的。2007年的时候,齐老太去银行存款时,银行的理财经理向她推荐一款最高收益为30%的理财产品,并告诉老太太,只要立即购买这款产品,马上就能得到大实惠。不但费用打9.3折,而且由于产品是和保险挂钩的,所以每年还将获赠价值1200元的全身体检一次。另外,还有电饭煲可以送。齐老太并不懂什么最高收益,但因为贪图这些“实惠”,便将40万退休金全部购买了这款产品。在2008年年初,这款产品负收益10%,齐老太后悔莫及。
专家提示
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投资偏好、不同的财富水平、对市场不同的预期。所以,银行说好、别人说好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自己。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之前,对产品的投资币种、投资期限、挂钩标的、收益的计算、收益类型等问题都需要事前了解,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力的产品类别进行投资。
不但要拒绝银行的“诱惑”,还要能够清醒看待身边人的“现身说法”。不要因为别人说好就买,购买时段不同,理财配置不同,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何用乱花迷人眼
6月到7月,世界杯如火如荼地进行,银行也不甘寂寞,纷纷推出世界杯专属理财产品来吸引投资者。早在今年3月初,某银行就推出了与世界杯足球赛概念挂钩的理财产品,投资的是5只与足球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包括雅高饭店集团、阿迪达斯、喜力、雀巢、春天百货集团,并预计将会带来高达24%的年收益。
据统计,6月份世界杯比赛期间,有多家银行大约十种世界杯“专属”理财产品推出。
其实,早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某银行就已经推出了世界杯足球赛概念的产品——联动股票挂钩外汇理财产品。
不仅仅是世界杯。在这之前,不少银行已经在销售世博会专属理财产品。比如某银行的“世博相伴”人民币保险复合理财产品,另一家银行也推出阳光理财“套餐计划”产品。
此外,大大小小的节日也被银行一一开发。以前只是春节、国庆节这样的长假有专属的理财产品,现在清明、五一、端午、中秋都会有相应的理财产品。甚至“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以及西方舶来的父亲节、母亲节也均会发售相关的理财产品。
不仅节日,低碳、水资源、二氧化碳排放、房贷也都有专属的理财产品。
对投资者而言,多一些理财的选择肯定是好事。但这些“借鸡下蛋”的营销方法,往往只是银行的“障眼法”。
比如,一家银行曾推出所谓的“首款低碳理财产品”,探其究竟,让人有些啼笑皆非:这款产品的意思是,投资者不必非要去银行,无需填写纸质表格和打印客户凭证,全程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来实现,这就是被称为“低碳”之处。
专家提示
银行推出的一些主题理财产品,在投资期限和收益率方面与普通理财产品并无多少差异。无论是哪款银行理财产品,其投资标的都不同,而且都在进行常规化的发行,要从这方面挖掘出高收益,机会并不大,投资者千万不要被五花八门的产品“迷了眼”。 ■
厘清乱象,正本清源,是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必由之路。
巧买银行理财产品
当下,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俯首可摘的牡丹,也可能是长满了尖刺的玫瑰。这几年发生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就是最好的警示。那如何善用门道购买理财产品呢?
一般来说,无论购买何种理财产品,在购买之前都要坚持“五个明白”的原则,当然,不同的理财产品还有不同的特点和门道,清楚了这些技巧,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才不至于“掉进”各种“陷阱”里。
“五个明白”原则
● 明白自己的理财目标
不同的理财目标决定了购买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即要知道购买理财产品,是要达到短期收益还是中长期的持续回报。短期理财产品流动性好,但收益率低,适合短线投资人群;中长期的理财产品,比如分红型寿险等,流动性较差,但收益率相对较高,适合中长期或有养老计划的人群。
● 明白自己承受的风险底线
保守型的投资者,一般来说,不想要不确定的收益或希望本金安全性高,这就需要选择一些预期收益比较固定的理财产品,因为适合自己性格的产品才能让自己最安心。而风险偏好型的人,可以选择一些预期收益高但风险也大的理财产品。
● 明白资金的最长闲置时间
只有确定了自己的钱有多长时间闲置,才能正确选择各种时间长短不一的理财产品。一般来说,银行有权在提前终止日单方面主动决定提前终止,但是投资者一般没有这样的权利,所以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明白自己的钱能闲置的最长时间。如,用日常生活支出的钱购买两年以上的理财产品,尽管该产品收益较高,但显然是不合适的。
当然,你还可以分购不同时间长短的理财产品,以达到合适的配置和较好的流动性。
● 明白产品如何设置保本和预期收益
购买一款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了解该产品的投资期限、是否设置最低收益、其预期收益是多少、是否保本、与何种产品挂钩等。
当下,许多理财产品在宣传上都会设置是否保本和预期收益达到多少。这时,你应该了解其与何种产品挂钩,从而判断出其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有多大。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吹嘘这个世界上有保本无风险、收益又高的产品,那就要在心里打个问号。即使以往业绩做到了,也还要有更好的理由可以支撑。
● 明白买理财产品的细节
一般理财产品标示的预期收益率都是年收益。还有理财产品在销售时一般会有一个销售时段,比如一款产品销售时间有20天,当你在第一天就购买该款产品时,那么,在起息日前的20天里你所投资的钱没有一分利息,就不如先存银行7天通知存款,等到接近销售结束时再进行购买,这样可以为你带来一定的利息收益。
当合同到期后,银行一般都会自动将本息打回投资者的活期账户,所以购买以后要记住合同到期日,等到期后要及时重新转存或重新购买另外的理财产品,否则利息又将会有所损失。
短期理财产品
中长期理财产品容易受到利率和经济周期的影响,而短期产品则可以灵活调整配置资金,受到的波动较小,收益也比存款利率高出不少。
短期保本收益产品相对于银行存款,既有较高的收益,又保证本金的安全,同时期限较短,迎合了投资者的需求。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对于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由于其风险等级大多较低,到期基本都可实现预期收益。但投资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仍可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否保本。现金管理类产品并非都保本,投资者在购买时要注意识别。
其次,投资者不要对保本型产品的潜在收益能力抱有过高的预期。在保本型的短期理财产品中,大部分的资产将投向一些固定收益类的金融产品,而额外的收益主要是靠小部分资金的密集运作来实现。在市场较为强势的环境下,保本型产品的优势同样就可能是它的劣势。
再次,赎回是否当日到账。在投资者赎回时,有些产品赎回当日资金就可到账,而有些产品并非如此。这对于资金有急需计划的投资者尤为重要。
最后,要关注申赎费用和申赎期限,防止遭遇暂停赎回。当理财计划管理人暂停接受当日赎回申请,投资者可在下一交易日继续提交赎回申请。
结构性理财产品
结构性理财产品作为另一个高收益理财品种,具有极大的操作种类灵活性,可挂钩股票、基金、外汇、银行间票据等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投资者在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时,应擦亮眼睛,多分析市场风险,尤其应做到“五个知道”:
一是要知道投资产品的结构。
投资者认购之前,要弄清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内容、设计结构,不能过分相信产品名称。比如,有的产品是挂钩标的单边上涨而有收益,有的是单边下跌才有收益;有的是看涨跌波幅有收益,有的则是看股票相关性才有收益。也就是说,很多产品的收益并不必然随着标的的上涨而看涨,而是要看产品合同的具体约定。
再比如,区间浮动类挂钩汇率的产品中,有的设定单日汇率突破浮动区间,则当日收益计取低或者零,全部到期收益按照逐日收益累加;有的产品则存续期内只要有一日突破浮动区间,到期收益就为零。
二是选择结构性理财产品时,必须要知道挂钩标的物。
随着理财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关产品的设计时,挂钩的对象比起过去来显得更加多样和分散。投资者购买这类产品,要对其所挂钩对象未来走势有一定的预期。挂钩对象越集中越好,相关性越高越好。预计下半年此类产品会更多聚焦于股市、农产品(000061,股吧)、石油、通胀、低碳、艺术品主题带来的投资机会,以保本浮动收益型为主,也有个别产品可能会设计为部分保本结构,以博取更高的参与率。普通投资者可着重考虑三大标的物:农产品、通胀、艺术品。
三是要知道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偏好程度。
目前保本结构性理财产品,有些是100%保本,有些是部分保本,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并约定比例。
投资者要将某些情况预想到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比如,有的银行推出的5年期产品首年收益率达到10%,但这类产品在挂钩的市场利率上升时,后期收益率加速下降,5年平均收益的期望值仍然是市场的平均水平。看起来“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很有可能到一段时间后就变成了“低收益”甚至“负收益”。而银行和投资者在签署协议的时候,往往只有银行拥有中止权,投资者并不能单方面中止协议。
四是要知道自己投资产品的期限。
结构性理财产品期限最长的可达5年以上,而期限短的产品期限在半年到一年内。一般情况下,对于相同结构的产品,期限长的产品收益率要高于期限短的产品。但是由于大多数产品客户都不能提前支取,因此投资者必须首先考虑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
五是要知道条款细节,避免“陷阱”。
现在出现了很多涨跌双赢结构性理财产品,此外,还有很多产品设计成一触即得,设定一个触发条件,只要触发到这个条件,就能获得一定收益。表面上看起来很诱人,但这同时要求投资者更加专业,要充分理解挂钩产品的收益到底如何计算,获利的最大可能性在什么地方,如果仅看重其宣传的高收益,而不仔细研究相应产品收益的实现条件,最终可能会大失所望。
外汇理财产品:区别对待
今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和越发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给手中持有外汇的投资者出了一道难题:结汇、存款,还是购买外汇理财产品?在复杂多变的行情中,投资者该如何打理好自己的外币资产,让手中外币实现保值增值?
我们先来看有外汇使用需求和选择外币存款的情况。
对于有外汇使用需求的客户,结汇并不失为上策。有外汇使用需求的客户,一般是出国旅游和留学两种情况。鉴于当前外币走势比较复杂,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幅度较大,可以配置短期的外汇理财产品,也可以将一些走弱的外币转换成人民币,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
外币存款仍可选择,但在银行的选择上有讲究。有一些持汇客户,既不想结汇,也不想买理财产品,觉得存在银行最踏实。外币存款利率的浮动性很大,各行可以在符合规定的范围内定出竞争性利率,不同银行利率可能相差数倍,如果资金量大,收益差距就会更加明显。据了解,外资银行外币存款利率的差距更大、变动更频繁,比如,某些外资银行澳元半年期存款年化收益高达6%以上,美元半年期可达2%。如果定期存款利率如此可观,存在银行坐享收益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哪家银行存款利息最高,还需持汇客户货比三家。
如果决定购买外汇理财产品,也要区别对待。
● 从收益类型考虑
外汇理财产品一般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浮动收益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比较适合对国际金融市场不太了解、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普通投资者;浮动收益类产品收益相对较高,但风险也大,这类产品比较适合对国际金融市场有一定程度了解、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和金融资产较多的高端客户。
● 从投资币种考虑
二次汇改对外汇类理财产品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投资者首先要区分自己购买的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币种是人民币还是外币。如果投资币种是外币,那么人民币升值肯定是有负面影响的;如果投资币种是人民币,挂钩标的是美元兑欧元,那么人民币升值则是有益的。
● 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
与人民币理财产品不同,影响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的因素,除该产品本身的预期收益率外,还需重点考虑该理财产品面临的汇率风险。未来一年内,人民币升值幅度应至少在5%以上。对此,建议投资者未来在选择外币理财产品时,至少要保证年收益率在5%以上,才能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
当前,美元理财产品收益仅为2%左右;而澳元理财产品比较惊艳,目前6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5%。建议手中持有美元的投资者可考虑换成澳元,做一些短期澳元理财产品,但一定要选择短期收益率较高的产品,以规避风险。同时,也可以考虑做些像挂钩石油、能源等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外汇理财产品,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 择时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
择时风险是指投资者要选择好购买外汇理财产品的时机,不能盲目追涨。外汇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仅是一个估计值,不是最终收益率,最终的收益水平还将随着汇率的波动而变化。外汇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应谨防市场波动风险。对于一些跨币种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投资者还应警惕汇率风险。比如,以澳元投资美元的理财产品,银行在运作过程中一般需要先将澳元兑换成美元,待产品到期后,再将运作本金和收益兑换回澳元。在没有风险对冲措施的情况下,两次汇兑的时间错配便会引发汇率风险。此外,投资者在购买外汇理财产品时,要特别关注基础资产与支付条款的吻合度,两者的吻合程度越高,收益才越高;反之,产品收益就越低。
QDII理财产品
QDII投资主要适合两类投资者。一类是希望规避国内A股市场单一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的投资者;另一类是希望拓宽投资渠道和丰富投资品种,分享海外市场投资收益的投资者。如果投资者并没有此类需求,不必急于跟风去投资QDII基金产品。
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经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连连下跌,这一危机下半年不可能得到完全解决,因此QDII产品仍有不小的风险,投资仍需谨慎。对于购买QDII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QDII理财产品收益多少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境外市场的情况和基金公司本身的管理能力。
其次,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QDII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差别更大,投向的市场也各不相同:有投资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有投资亚太地区的、有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的、也有只投资固定收益追求保本的。买什么类型的产品,投资者一定要在购买前弄明白。
再次,由于是投资境外的股市,QDII产品在运作上要比国内基金复杂,比较常见的差别是增加了汇率的风险,因为投资要由人民币转换成外币,而赎回要再由外币转回来。
最后,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对QDII产品的收益率不应有不切实际的过高预期。在海外成熟市场中,获取高收益同样需要承受高风险,要理性看待QDII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
信托类产品
严格来说,这里所说的“信托类产品”是指信托公司单方发行的产品。在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被喊停之后,许多在上半年习惯了购买信托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有些无所适从。事实上,虽已不属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范畴,但那些习惯此产品类型的投资者仍可继续跟进。信托类产品1年期的实际收益率通常在5%以上,是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两倍多,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相当诱人的。
下半年:稳健为主导,寻求合理收益
7月2日晚,信托公司收到银监会通知,要求从7月5日起,全面停止有关“银信合作”业务。这意味着以银信合作为主导模式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要暂停,而整个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也将因此受到波及,“蝴蝶效应”的传导或许会比我们今天看到的更加深远。对于投资者来说,应以稳健为主导方向,追求安全、合理的投资收益。
“红灯”背后
在银监会叫停之前,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以信托贷款和信贷资产投资类业务为主。据有关信托研究中心统计显示,银信合作产品今年一季度约增长3000亿元至1.3万亿元,仅4月末即已飙升至1.88万亿元,5月份32家银行和36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银信合作产品413款,预计全部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6149亿元;截至叫停时余额预计为2.7万亿元,这相当于表内贷款规模44万亿元的6.1%,已经达到2010年新增贷款规模的30%-40%,而且比重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这显然不符合监管当局的宏观调控政策。
进入2010年以来,政府一直压缩银行信贷规模,在这一背景下,银信合作的快速增长显得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一方面,信贷规模由于银信合作的表外化难以控制;另一方面,银信合作的主要投放领域是房地产和地方投融资平台。
其实早在2009年年末,银监会就已对银行“存量”信贷资产的表外转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由于商业银行在信贷规模被严格管控的背景下仍有很强的信贷投放冲动,导致其实施效果并不明显。银监会先后发布的两个文件《关于加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信托类公司不得将银行理财对接的信托资金用于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但依然不能控制住表外信贷爆发式增长的势头。因此,此次出台更为严厉的控制手段也就不难理解了,即从限制银信合作到停止银信合作。叫停占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半壁江山的银信合作业务,对银行理财业务显然具有较大的影响。
● 规模萎缩既成事实
从发行数量上来看,2010年以来,纯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约占整个发行数量的15%左右,如果考虑到综合类产品(其中投资品含有信贷资产,见图1),则发行数量占比接近50%。因此,保守估计,剔除掉这部分业务,整个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会缩减4成左右。
● 短期产品竞争将更加激烈
当前,受制于客户的需求,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银信合作业务被叫停后,可以看到,对中长期理财产品将产生较大影响。从图2可以看到,2010年以来,信贷资产类产品在3个月以内的产品占比相对较小,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6个月以上的产品来说,银信合作类产品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最高达到35%以上。因此,可以预料,在银信合作业务叫停后,长期产品将呈现萎缩趋势,而银行理财产品的短期化现象将更为明显,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 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面临下行
一般来说,正是由于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银行理财产品才获得了市场的青睐。其中,银信合作业务特别是房地产类项目的高收益,给予了银行理财业务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合作叫停,这部分高收益将不复存在。
由于投资渠道较窄,大量的银行理财闲置资金投资标的将更加趋同,这将会导致投资品价格上升,整体收益将被拉低,对于存款的比较优势将会减弱,从而降低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投资者:应追求合理收益
由于上半年股市一直处于震荡状态,许多投资者都未能在资本市场实现自己的预期收益。又恰逢楼市调控,避险显然成为许多资金目前的首要目标。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尤其是1年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将逐步下降,而且随着银信存量理财的逐渐到期,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将也会随之逐渐减少,从而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降低。因此,投资者想要买好下半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就应该确立一个总的前提:以稳健为主导方向,寻求安全、合理的投资收益。
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6月20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共发行4311种理财产品,稳健型产品占绝大部分。其中,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的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了1618种,而组合投资类产品则发行了1250种,加起来两者占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的67%。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多为保本类理财产品。在股市、楼市前景明朗之前,理财产品市场将维持上述趋势。具体分类型来看:
● 短期理财产品:下半年“主打”
鉴于目前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短期理财产品可能在下半年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债券市场的上涨,整个货币市场收益的提高,使得银行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水涨船高。7月份以来,银行短期保本收益产品卖得最火,往往一上柜在一天里就卖完,一些VIP客户想等第二天已抢不到了。
短期保本收益产品多数是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的,收益率从2.2%-3.6%不等;一些7天、10天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也能达到2%至3%。短期保本收益产品相对于银行存款,既有较高的收益,又保证本金的安全,同时期限较短,迎合了投资者的需求。
● 结构性理财产品:保本是基调
今年上半年,结构性产品收益喜忧参半。投资于石油或者商品指数基金的产品,实现收益提前终止的占多数;而投资中外有关国家股市的产品则一片惨淡。截至6月18日,到期的结构性产品共有310款,其中263款达到预期收益,占比为85%。负收益或零收益理财产品,则主要是部分外资银行发行的投资股票和指数挂钩型产品、欧元对美元汇率挂钩型产品。
但我们仍可以对下半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表现抱有希望。观察过去几年的“成绩单”,理财产品市场中每年收益的前几名,几乎都出自结构型理财产品,虽然不一定保本,但对于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来讲还是不错的选择。
● QDII理财产品:谨慎对待
目前,国内居民直接投资海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购买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推出的QDII理财产品。受金融危机影响,前两年出海投资的QDII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个别产品没有出现亏损。随着危机的影响逐渐淡去,一些QDII产品的净值已经有所上升,但总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6月下旬,正在运行的263款QDII理财产品,累计收益率为正的仅有79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