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00:57
作者:明朗之阳光 提交日期:2010-7-9
自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后,一个名叫“王阳明”的历史人物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在古人推崇至备的“立德、立功、立业”三方面均有成就、更凭借赫赫武功在有明一代的文臣中,领兵迅疾平定宸濠之乱而名垂青史。纵观阳明夫子,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他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
然而,在王阳明的生命历程中,他究竟领悟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智慧,竟然使得他的人生变得如此辉煌?这种人生智慧还能为今天的我们所用吗?我想这是大家都想了解的问题。
记录阳明夫子哲学思想的,主要是《传习录》一书。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看这些文言文可能有些艰涩,不易理解。而且正规学院研究王学的专家教授们写的学术著作,又多讨论王阳明学问与社会制度、文化思想及学术考证方面的问题,对其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人生问题则很少涉及,诚为憾事。
本人并非“国学大师”,只是在十多年前,因为患神经衰弱,看到一位名人也因患此疾而购得《传习录》一书、按其法静坐而致顽疾痊愈的事迹,而对阳明夫子萌生了浓厚的兴趣,邮购了一套打折的《王阳明全集》,研读至今,多少也有了点感悟。加上随着年龄渐增,更感到王阳明的人生哲学思想,十分值得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学习,并身体力行,获得心灵、智慧的提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只限于阳明夫子的人生哲学方面,至于“心学”方面更高深的理论,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本人打算以一部小说的形式来探讨,可能讲得更灵活生动些。下面开始第一篇《前言——发现心灵的智慧》吧。
发现心灵的智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向外追求物质利益,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使得人的精神愈来愈和自己的心灵分离,使人趋向于“物质化”,在人的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
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又不至于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儒学所倡导的“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内圣外王”修养之道,既强调涵养心灵,又不失进取精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
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地位、名利那些东西,导致了心灵过于沉重,承受了太大的压力。然而牵累太大,做事的效率也大打折扣,反而难以达到理想的人生目标。
其实,在今天的社会里,要想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要心灵也有一种高度,那是一种脱尽尘埃、充满光明的境界。
乘坐飞机的人们能够体验到: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越了雷雨交加的云层时,将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往下看去,尽管云层下面电闪雷鸣,下着倾盆大雨,而云层之上却无一丝阴云,充满着朗朗阳光。这时的飞机,丝毫不受恶劣的外界环境影响,平稳地飞行着。
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在一定的层面下,会有种种乌云遮蔽心性的光明,让我们生活在黑暗的阴霾里。然而,当我们的心灵到达了云层,超越了云层和冲突,同样会发现,云层之上,晴空万里,心灵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自由。而我们带着这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回到现实中来时,智慧和聪明仿佛被提高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能用独特的眼光来看事物,能发现一些以往不会注意到的细节规律,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磨难,从而使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似乎具有“神来之笔”……
早在孟子时候,就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万物的知识和规律,都是人心中所具备的,一个人只要“尽心、养性、反求诸己”,就可以把它们都发现出来。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认识并掌握这种良知、良能有什么好处呢?
王阳明认为,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如果我心不动,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
在他看来,人的“心”本来就有着神奇的作用,如行云流水般变动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反应着各层次事物的客观规律,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我们心灵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只是由于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摒弃“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顺应万物之自然,对待各种事情,心灵就能根据其客观规律,作出自己精准的判断,将别人看似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
王阳明具有异于常人的全面智慧,正是通过一定的合理方法,让自己的心灵境界得到提升,开发了人人本具的智慧潜能的结果。他由普通人到智力“超人”的超越,为人类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
虽然人心中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具备认识万物的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但这种智慧和能力并不是已明明白白地摆放在那里,因为每个人的心中虽然都有一个深藏的宝库,潜力无穷,但由于我们的心灵早已为物欲、私欲、人欲所蒙蔽,表面上人还是愚昧无知的。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个人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
现在的人怎么这样无礼,无缘无故地骂人?这个人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其实,那位货车司机是提醒他前面有一群猪,但他却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以为别人是骂他,结果酿成大祸。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为自我和物欲蒙蔽的话,不仅不能获得那种本能的智慧,就连基本的观察判断能力也会丧失。
为了获得这种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需要进行自我思想锻炼,即正心修身。
正确认识自我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是获得更高智慧的前提。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心灵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
心境提高了,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人在生活中,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所束缚,难以找到应事接物的最佳途径,其关键在于没有将自我真正放下来,没有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认真对付。
正如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这时考虑问题才能周详,处理事情才能完善。
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顿了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内心平静,思想清晰,智慧必有所增,这样做事情更有效率。这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帮助我们达到更高的人生尺度。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09 19:32:26
这两天去逛了一下王阳明吧,发现不少人都对阳明夫子的哲学感兴趣,但很多人又抱怨《传习录》艰涩难懂,纵使有专家译成白话文,但对一些经典哲学术语都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普通人都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今天在这里与大家讨论阳明夫子的人生哲学,我想换一个方式,我们的生活已经够紧张的了,就不要板着面孔讲大道理了,就用一个个小故事来帮我们探讨一下它们背后所寓含的人生感悟吧。
对那些哲学术语,能讲清楚的就尽量用通俗的话来表达,有时自己理解的也许不是阳明夫子的本意,因为这毕竟是从今天的角度去解读古人的思想,而且我们主要着重于对人生事功的实用角度去讨论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难免的。希望大家能谅解。
有不足的地方,更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09 19:44:40
磨难是一种财富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顺生录•年谱二》
王阳明认为,他对于良知这种学说,是从百死千难的磨练中得来的,实为古圣代代相传的一点精华。
实际上,王阳明又何尝不是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要经过许多磨难,只有以顽强的勇气,持之不懈地去努力,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很多人的反应就是怨天尤人,埋怨老天爷怎么这么对待自己,埋怨命运不公平,其实,磨难是一种财富,关键在于你怎样对待它和采取怎样的行动。
而王阳明正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作出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王阳明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自幼天资聪颖,家人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他的人生之路却充满坎坷,两次参加会试都落第了,难得的是,王阳明以坦然的心境对待这人生中的第一个挫折,当有人为两次落榜而感到羞耻时,他淡淡地说:“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理想——成为圣贤,世上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去做,眼前的这点挫折算得了什么呢?
1505年,已入京为官的王阳明遭遇了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一次磨难。当时,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上疏言事,得罪了权臣刘瑾,结果被逮捕入狱,严刑拷讯。无论古今中外,监狱都是人类最黑暗的地方之一,明朝时的诏狱尤甚。纵然在暗无天日的狱中,王阳明立志成圣的信念依旧未消沉,他静下心来研究学问,还与一同被捕入狱的难友相与讲诵为乐:“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都可以静下心来做学问,以后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难住他呢?
在黑暗的诏狱中关了一个月后,王阳明被判廷杖四十,革去兵部主事的职务,贬到边远地区任杂职。
终于出狱了,但等待王阳明的并不是自由和幸福,而是更为艰苦的人生考验,他将要到环境十分恶劣的贵州龙场去当驿丞。
龙场在贵州西北方的深山之中,穷山恶水,人迹罕至,住的都是些言语不通的少数民族居民,偶尔遇上几个能听得懂语言的人,却又都是从中原逃来此处的亡命之徒。其生存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但还有更艰苦的环境在等着他们。王阳明到了龙场后,居然发现这里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一切都要靠自己动手。没办法,顾不上旅途劳累,王阳明强打精神,与随从一起把一座茅草房盖起来。尽管盖的茅草房十分简陋、矮小,王阳明对此还是很乐观,赋诗云:“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他的心中已不以环境的艰难险阻为念了,正如他在来的路途中所写的诗那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其实,所谓的困难只是存在于人的想象中,当一个人心中有更高的理想和信念时,这时的困难自然就会变得十分渺小了。
当然,在龙场所遇到的困难,还远远不是言语不通和住茅草房这样的事,由于水土不服,加上当地瘴疠之气弥漫,除王阳明外,跟随他来到龙场的随从们都患病卧倒了,这时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
王阳明只得亲自砍柴取水煮粥做饭,又怕随从们心情抑郁,则给他们咏唱诗歌;但是他们还是不高兴,又为他们吟着家乡的小曲,杂以诙谐好笑的内容,他们这才愉悦起来,忘记了为疾病和身处荒僻之地所带来的患难。在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处境中,他却想到了一个问题:“要是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他以圣人为标准,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在王阳明看来,艰难的处境并不是使人堕落的心理负担,而是一个磨砺自己,使心灵得到成长的资本。因此他不管处于如何难堪的环境,也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豁达心态,始终以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心中不着一物,潇潇洒洒,正是由于他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下也不忘向上探索的努力,最后终于彻悟心学格物致知的道理,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
其实,在王阳明的一生中,那些看似命运对他进行嘲弄的困难,又何尝不是成就了他的机遇呢。正所谓“自古英雄出磨难”,一个人的心灵只有经过重重磨难的考验,才会得到成长,才会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只要你能始终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一切困难,持之以恒地去努力,所遇到的磨难就会成为你享用终生的心灵之源。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0 12:01:48
作者:南国枭龙 回复日期:2010-07-10 01:37:51
和王阳明同一年代还有一位大儒学家湛甘泉先生,各立门派,王派至良知,湛门主存天理。良知发于方寸之心,而天理的“理”近乎于孔子的“仁”,又似老子的“道”,存于外又贯通于天地人,如果说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有点玄,那湛的心学比较入世,他提出“随处体认天理”,认为人一定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体认这个理。王和湛当时同朝为官,虽然观点不同但互为良师益友,后世对王的记载较多,相反甘泉先生被严重忽视!
感谢兄台发表见解,很有独到之处,欢迎常来赐教。至于甘泉先生被后世忽视,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甘泉先生在事功上不如阳明先生显著。在他们那个时代里,已有一点资本主义的萌芽了,大家对于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已经越来越看重。
阳明先生以过人的智慧和出神入化的兵法,指挥若定,谈笑之间平定宁王叛乱;以文臣之身担任地方军政要职,东征西讨,剑锋所指,敌人无不望风披靡;更兼在地方施行教化,惠及四方百姓。如此显赫事功,怎不令渴望在人生建功立业的四方学子热血沸腾,心向往之?
相反甘泉先生只是一心在修身学问上下功夫,在事功上少有建树,名声自然不如阳明先生大了。
南国枭龙兄所提到的“王派致良知,湛门主存天理”,我觉得很值得推敲其中的细微差别和意义。
不错,无论是“致良知”还是“存天理”,都是要修心养性,洞察自己本心的意思,但其出发点却大不相同。
阳明夫子提“致良知”,强调良知妙用,正是把这种本能智慧建立在“平治天下”的事功上,可说是修“内圣”的功夫是为了学以致用,偏重于“外王”;而甘泉先生提“存天理”,却是强调在各种事上观照自己的本心,以养浩然之气,达成“内圣”的功夫。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0 20:02:04
摆脱羁绊,发现心的力量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时,也就是非常安宁、专一、虚静的时候,就能体察、发现到各种事物的道理及规律,而万事也由此而生,因此得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结论。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说法。
不过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解读。其实王阳明是强调一种独特的心灵模式,他要我们追求心灵的自由,排除杂念,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当下的所做的事中,倾心用整个身心解决现在的问题,而不是纠缠于“自我”的问题。
而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的创新活动,也需要一种心灵高度宁静的状态,可以说,在任何领域内,要取得具有创造性的发现,这种能够忘记时空与自我、摆脱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也是十分关键的。
那么,在这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我们的身心内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奇特的变化呢?
现代的脑科学、心理学及生理学认为,人的潜意识里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由于被各种消极心态、消极信息所形成的“自我”压抑着,这些潜能在平时不能显现。一旦到了某种特别的状态,人的心理处于特定的状态下,压抑潜意识的消极因素解除了,内在的无穷潜能便能够激发出来。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
一个运动员的握力经测量测出是一百磅,他在常态下调动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指针突破一百磅的标志。
在实验中,由一个高明的催眠师将他催眠至“丧失自我”的深层意识状态,然后告诉他:“你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你的力量之大,连你自己也会吃惊。”让他的深层意识接受这个观念后,再一次测量他的握力,这次他非常轻松地使指针突破了一百十磅的标志。
其实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给他增添什么外界的实际力量,更没有给他服用兴奋剂什么的违禁药品,只不过由催眠师将他导引进一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让他心性深处的意识接受一个他拥有强大力量的观念,就让他把自身的潜能大幅度地发挥出来了。实际上,那种完成事情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终存在于他的心性之中。
由此可见,排除旧的“自我”意识的干扰,让真正自我的力量显现出来,对于我们自身人体潜能的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处理一个当前问题或做一件事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整个身心全部投入进去,忘记“自我”,以全部的心力去探究其本质,在问题本身之中去发掘内在联系,这样心性内在的巨大力量,将会帮助我们在问题之中按照其固有规律找出答案。
在大家都看重物质利益的社会中,人生的价值往往被人们换算成金钱价值。为了追求物欲,为了感官上的刺激与享受,而忽略了认识自我,忽略了心灵智慧的开发的享受。殊不知,心灵智慧的开发,也有利于我们解决人生中的现实问题。
在很多时候,面对一些看似束手无策的局面,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摆脱外物对自己心灵的束缚,就会发现要解决它实在是轻而易举。
司马光幼年时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突然,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到一口装有水的大缸中去了。其他小孩子有的吓得大哭大叫,有的赶紧跑去喊大人来救人。
这时候,司马光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他捡起一块大石块,使劲砸在大缸的身上,“咣当”一声,缸被砸破,里面的水流了出来,掉进去的小伙伴得救了。
事后,大家对司马光的这一创造性行为都啧啧称奇,认为他脑子灵光,将来一定有出息。而以后司马光的人生发展之路,也证实了大家的看法是正确的。
小伙伴掉进大缸里,为什么别的孩子没有想到可以打破水缸来救人?
这是因为他们的头脑被“人掉到水里就一定得从水面上救出来”这种自我意识所束缚住了,所以只能作出一个在普通人看来合乎常理的反应——或大哭大叫或到处找梯子或者去向大人求救。
而司马光却没有被这种自我意识的干扰,他的反映就特别敏捷——迅速拾起石块把缸砸破,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举动,也是最正确的行为。
这个例子也说明人类的大脑本来具有奇妙的功能,但由于被后天自我意识的干扰,好象镜子被蒙上尘埃一样,就失去了这种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身陷困境之时,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老天爷对自己很不公平,其实我们更应该反躬自问一下:我做每一件事时,是不是还牵挂着许多其他事情?我真正做到尽心尽力了吗?我的心灵有没有在自己所做的事业上
《传习录》是一本关于阳明夫子与弟子对话及书信来往的语录,今天的版本虽然加了诸如“心即是理”、“格物无分动静”、“知行合一”等标题,但内容是相互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而且其中也没有多大的逻辑性,多是阳明先生对弟子提问的随机回答。现在我们在这里讨论阳明先生的人生哲学,我想也不必过多地考虑如何按一定的格式来进行,而是多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看到哪一句顺眼,那就是它了。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1 11:46:45
深入浅出,希望lz快快更新。
—————————————————————————————
谢谢朋友支持。
我也想快点更新,但这种事是急不得的。当年明月写《明朝的那些事儿》时,以他那么高的才气,即使写的是故事类的明史,每天也只是写一千字左右。据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写作质量。
本人的才气自然比不上当年明月,差的太远了,而且写的还是这种难写的哲学文章,要把看似高深的哲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确很难,所以进度不能太快,一天更新一次正文就算不错了。不过写作中间,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阳明哲学的其他问题,这还是可以的。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1 19:51:30
作者:百行皆非万善全 回复日期:2010-07-11 14:41:46
我看王阳明全集断断续续也有十几年了,觉得很有益处,个人认为要了解心学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分析,要真正的了解心学更当用心在事上磨练,空洞的理论学习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
感谢兄台发表见解。
您所说的了解心学当用心在事上磨练,的确很有见地。在我看来,阳明夫子的心学,也就是要我们放下自己而已。而放下自己,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其实是很困难的,一定要经过实实在在的艰苦磨练才成,包括在各种事上磨练自己的心,摒弃以往“自我”经验的干扰,这样才能提高洞察力和智慧,达到随机应变的境界。
可以说,心学的境界太高深了,现在我谈的,只能算是对阳明夫子人生哲学观的一点浅薄感悟,以后有可能的话再专门以小说的形式,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心学的奥秘。
欢迎以后常来赐教。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1 20:06:01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
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
于中起不敢当。
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
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
——《传习录》
在虔州的时候,陈九川和于中、邹守益一块陪伴着老师王阳明。王阳明说:“各人的胸中自有一个圣人,只因为信心不足,自己把圣人给埋没了。”王阳明接着对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是圣人。”
于中连忙站起来说:“不敢当,不敢当。”
王阳明说:“这是你自己所有的,为何要推辞?’’于中还说:“不敢当,实在不敢当。”
王阳明说:“每个人都有,更何况你呢?你为什么却要谦让?谦让也要不得。”于中于是笑着接受了。
王阳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知了这样一个秘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们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真正自我”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
虽然“真正自我”远比现实中的自我更优秀、更有智慧、更有能力,但我们自出生以来,受各种负面因素影响太深了,这个真正的自我被遮蔽住了,我们看到的通常是不完善的自我,有很多的缺点。诸如心胸太狭窄,受到别人一点冒犯,便会暴跳如雷;遇到些许挫折,就会自暴自弃;生性懒惰,做事拖拉;意志不坚定,易受外面环境干扰……等等。
有时冷静下来,细细地反省内心,连自己都会讨厌自己的那些缺点,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认为自己能力欠缺、智商不高、不够优秀、不如别人。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古代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年纪大了,想找一个最优秀的人来作自己的衣钵传人。
经过长期观察,哲学家看到有一个学生很不错,但学生自己却浑然不觉,便想点拨他一下。
一天,他对学生说:“我已到人生的暮年,上天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在这段日子里,我希望能找到一位最优秀的人来继承我的思想,这个人不仅智慧要高,更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这样的人很少见,你能不能帮我找到他?”
学生很尊敬老师,忙答应说:“好的,老师,我一定帮您找到。”
哲学家听了学生的话,点了点头,脸上却闪现过一丝常人难以觉察的失望。
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他的学生很快开始了行动,四处物色人选。但令学生困惑的是,他找到许多他认为是很优秀的人,却总得不到老师的认可。
有一天,哲学家看着学生那由于到处奔波而显疲惫的神色,再也忍不住了,对他说:“为了帮我找最优秀的衣钵传人,这些天你真是太劳累了。其实,你找来的那些人,我看还不如你。”
听到这话,学生十分惭愧,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找来的人,在老师看来连自己都比不上,他言辞恳切地说:“老师,您放心,我一定继续努力,把最优秀的人找给您。”
哲学家本来还想说点什么,听了这话,苦笑了一下,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又过了半年,哲学家得了重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知道自己已到了弥留之际,而助手还没有找到最优秀的人来继承他的思想,他拼尽全身力气,想从病床上坐起来。
学生赶快扶住老师,难过得不能自已:“老师,我真的尽力了,还是没找到最优秀的人……”
“我知道你尽力了,”哲学家深情地看着他这位忠诚的学生,过了好一会儿,才对学生说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哲言,“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人作为万物之灵,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可以说,上天非常公平地赋予了每个人平时不敢想象的智慧和能力。很多人甘于平庸,关键是他不相信自己,回避自己的责任,没想到去寻找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才把最优秀的自己给埋没了……”说到这里,他已耗尽了全部的生命能量,终于告别了这个美好的人世。
其实,哲学家一直想告诉学生,“最优秀的人就是你!”
许多人之所以找不到最优秀的自己,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信,没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所以才忙忙碌碌地到处去寻找别人的优点,而忽略了去发掘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失去了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的机会。
所以我们在生命历程中,要永远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尽力去挖掘内在的潜力,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人生高度。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2 10:05:44
作者:咆哮的公牛 回复日期:2010-07-12 00:05:05
现在才发现,人只有衣食无忧的时候才谈得上修身养性!不知列子老先生被他饿得面黄肌瘦的老婆责备时是何心情,是否真如书中所说那般洒脱,至少对普通大众来说,这是作不到的。
所以,你没必要、也没资格以悲天悯人的态度去对待普通大众,你并不比他们高。
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喝上一杯啤酒,或几个亲朋好友一起喝上二两,天南地北海吹一通,远比你要快乐!
所谓的人生哲学,不过是文人的无病呻吟罢了!
————————————————————————————————
呵呵,公牛先生来本楼咆哮了,看来不辩论一下是不行的了,道理愈辩愈明嘛。咱就一边论战一边写作,也算是一种难得的机会吧。
对于第一个问题,真的不知是从何说起。难道修身养性只是那些衣食无忧的人才配做的事吗?列子是道家中的人物,人家有怎样的志向和价值观,那是人家的事。好象我在文中只是说,一个人在困难中也要有一种不屈不挠的信念,尽力完善自我,以等待机遇的到来;并没有提倡在家人饿得面黄肌瘦时,还要不理不问,无动于衷地搞自己的修养吧。
第二个问题。先生在什么地方看到我认为自己比普通大众高人一等了?本人既不是传说中的“大师”,也不是什么专家学者,同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众,何来以悲天悯人的态度去对待普通大众之说?难道写一篇文章,阐述一点心得就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了?
第三个问题。忙了一天,喝两杯小酒,海侃一通。的确是一种不错、也很快乐的生活方式。只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你认为这是一种快乐,别人当然也可以有自己的快乐。各人的认知不同,对快乐的看法也不同。就象我们认为蟑螂是一种令人恶心的东西,而在某些地方,它却被当作一种美味佳肴一样。
第四个问题,对于人生哲学,这是一个价值观问题,你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别人当然也可有不同的价值观,怎么可能强求一致呢?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2 11:00:41
作者:咆哮的公牛 回复日期:2010-07-12 00:19:14
其实,哲学家一直想告诉学生,“最优秀的人就是你!”
......
===================
既然追求物质利益被你所批判,那么所谓"最优秀"追求又为之何故? 对精神的过度追求难道不也应该是要批判吗?这不从一个圈跳入另一个圈吗?
为了追求“最优秀”,又将有多少烦恼伴之而来?你故事的本身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
其实,我行也好,不行也好,顺势而为,不优秀就不优秀,何必要去强求呢?
一切于我如浮云,不在我心,不入我眼,这才能真正作到内心平静,不是么?
————————————————————————————————
对于第一个问题,本人真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批判了去追求物质利益。其实一定的物质利益,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所必需的。儒家所强调的,只是正确对待物质利益的态度而已,并没有让人完全摒弃外在的物质。拿阳明先生做个例子,你给他高官厚禄,他也会坦然接受,但并不是把升官发财当作人生唯一的追求,得到不喜,失去不忧,这就是一个人的修养。至于“最优秀”一说,不知公牛先生作何理解,是否理解为一定要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我的理解是,就是要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能力、素质和智慧发挥出来,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和别人在什么地位、官位高低上比,比如一个厨师,如果他真心喜爱厨艺,把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发挥出来,他也可以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厨师。就象《庄子》中“庖丁解牛”中那个厨师一样,他把解牛当作了道去追求,结果这项工作就成了一种艺术、一种享受,他也就能把这项工作做到了完美的境地。
关于第二个问题,“追求最优秀会带来烦恼”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烦恼是少不了的,无论是圣人还是普通人,只是他们对待烦恼的态度不同而已。正如禅宗所说:烦恼即菩提。烦恼和菩提是一体两面,同样一件事情,一个人的心情不同,看待它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第三个问题。我们可以不强求自己去升官发财,但不应放弃提升自己智慧和能力的努力。就象一本书写的,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任何事情,不去追求就不可能得到,正如孔子说:“求仁则得仁。”孔子十五岁志于学,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不追求怎么可能达到目标呢?难道整天与别人喝酒海侃就自动实现了?
第四个问题,“一切于我如浮云,不在我心,不入我眼,这才能真正作到内心平静,不是么?”这句话我爱听,但是这种境界决不是顺势而为,自然就能达到的,也要经过一番苦苦追求,甚至刻苦磨练才能获得的。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2 17:16:14
作者:咆哮的公牛 回复日期:2010-07-12 00:28:35
“水到渠成”是最好的,精神无所谓高下,通了就是通了,不通就不通,无所谓罢了!
有谁知道傻子的快乐?
其实只有傻子是最快乐的!
————————————————————
看来公牛先生很推崇“水到渠成”、顺势而为的生活方式,其实,水到渠成又隐藏了多少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的智慧与道的智慧十分接近,应用到人生上,就是一个人把背负在心灵的重负放下来了,不再受外界或内心种种负面因素的束缚,而是按心灵的本来智慧去应事接物,从而达到顺其固有规律而行之的境界,这样做事就容易获得成功,所谓:凡事顺理做去,无不成也。
但是,要达到这种上善若水的境界,让心灵更高层的智慧显露出来,决不可能是什么都不做,仅仅是顺势而为就能达到的,而要下一番挖掘、磨练的功夫才能获得,正如阳明先生所说“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之语也!
“有谁知道傻子的快乐?
其实只有傻子是最快乐的!”
这句话如果不是调侃的话,倒也道出了人生获得快乐的真谛。
傻子为什么快乐,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我们常人那种时刻计较、分别、牵挂等等心理吧。我们在人生摸爬滚打十多年甚至几十年,什么东西都往心上放,背负了多少重担!如果能把这些东西放下来了,可能就会体验到一种久违的快乐。
诚所谓“公牛队大战阳光队”!与公牛先生论战三个回合,感到十分痛快,觉得有一个辩论对手真的很不错。自己在辩论中也想到了许多从未想过的问题,更莫名其妙的是,在对如何对待外界物质利益这个问题的思考中,心中居然浮现出了一篇文章,现在就把这篇文章作为今天更新的正文吧。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2 17:44:48
以坦然的心境面对人生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
——《传习录》
有人问道:“良知恐怕也存在于声色货利之中。这种观点对吗?”王阳明回答说:“当然,但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
事实上,王阳明是强调要以一种以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这是一种具有人生大智慧的表现。
佛家认为,人们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执着,有太多的贪欲。整天惦记着如何才能得到声、色、名利等外在的东西,心里受尽煎熬,这是求不得苦;假如得到了这些东西,又害怕自己不能永远拥有它们,这是分离别苦。总之,不得也苦,得也苦。人生就在这样一种贪欲的火堆上煎熬着。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富翁整天忙着赚钱,钱多得不得了,但他仍然感觉不到快乐。他的邻居是一位穷小子,不过令富翁感到奇怪的是,这个穷得叮当响的邻居却过得很快乐,每天都能听到他那开心的笑声和歌声。
自己那么有钱都不快乐,而这一穷二白的邻居却十分快乐。富翁十分郁闷,便问他的管家是怎么回事。
管家老于世故,回答道:“这位邻居这么快乐,这是由于现在有一份坦然的心境,能够安贫乐道。不过你可以用这样一个法子来让他失去快乐。”
富翁好奇地问:“用什么法子,能让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人失去快乐?”
管家说:“很简单,你只要把100块金币送给他就行了。”
富翁当然不相信,他想一个人穷成这样子还能这么快乐,如果凭空得到100块金币,还不把他乐死了?他的钱多的是,这点钱对他来说是九牛一毛,便决定用100块金币来做个试验。
第二天,富翁便和管家一道,把100块金币送给隔壁的穷小子,怕他不相信,还特意声明是无偿赠送的,并当场立下了字据。
100块金币对穷邻居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大数目呀。穷邻居简直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从天而降,等富翁他们走后,他不禁高兴地大声唱起歌来。
隔壁富翁听到他的歌声,苦笑着看看管家,意思是说,瞧,人家还是这么快乐,看来这100块金币是白送给他了。
管家很有信心,淡淡地一笑说:“主人,过两个时辰我们再看看吧。”
穷邻居的高兴劲一过,他便开始犯愁了,他一个一个地数着那金灿灿的金币,心想:“这么多的金币,放到哪里才好呢?放在家里吧,万一被小偷偷去怎么办?存到钱庄去吧,利息又太低不合算。拿去做生意吧,万一亏本了就全完了。……”想了一晚上,他终于决定在床铺下挖一个坑,把金币埋在里面。
这天晚上,富翁只听到邻居家传来叮叮当当的挖地声,第一次没有听到邻居那快乐的歌声了。
第二天,发了财的邻居哪里也不敢去,他守在家里,深怕自己的金币被别人偷走去,又总在为一个问题烦恼:要是自己用完了这100个金币该怎么办?金币可是用一个就少一个啊。他整天想着这些恼人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忧心忡忡的人。
其实,聪明的人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态度,那就是王阳明以身作则,教给我们的一种处世风范:“虽处富贵,常有烟霞物表之思。视弃千金,犹如土芥,藜羹珍鼎,锦衣缊袍,大厦穷庐,视之如一。”虽然身处荣华富贵,却能从中超然而出,不为这些名利所羁绊。看待常人所珍视的千金,如同土粒,野菜和美味佳肴、华丽的锦衣和破旧的棉袍,高楼大厦和穷庐草屋,在他的眼里也没有什么区别,就象是同一样东西似的。
也就是说,一个重视心灵修养和成长的人,对待外物是采取一种豁达的态度,拥有了这些东西,这是顺应机缘,也就顺乎自然地使用它们;这些东西失去了,就是事物与自己缘分已尽,自然地而去,自己就应安于时势而顺应变化,悲哀与欢乐都不能进入平静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在人生中活得潇洒些。
那些不能自己摆脱束缚的人,是因为被外界事物拴住了他的心。并且,事物不能超越于自然规律,俗话说,世之不如意事者十之常八九,有些事情是人力不可改变的,自己必须超脱些,这样心灵才能得到恒久的自由。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2 22:01:05
作者:南国枭龙 回复日期:2010-07-12 00:41:32
不过我对阳光兄认为湛甘泉先生“只是一心在修身学问上下功夫,在事功上少有建树,名声自然不如阳明先生大了。”的观点不是很认同,可能很多人对湛甘泉的了解比较少。
————————————————————
枭龙兄,在阳明先生和甘泉先生他们那个年代,可能也和现在这样,人们只对那些有轰动效应的事件感兴趣。
阳明先生在不运用朝廷大军的情况下,仅凭借一些地方武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平定了筹划了多年的宁王之乱,自然是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
而甘泉先生虽然学问好,当的官也大,不过他当的是太平官,好象是历任南京礼、吏、兵部尚书吧。南京的六部长官,虽然官品高,但一般说来是个闲职,没有什么实权的。所以甘泉先生在事功上,与阳明先生相比,轰动效应可能就没有那么大。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见,枭龙兄有什么高见,还望赐教。
不过甘泉先生的修养功夫高,养生保健的功夫也很高,年过九十还能游南岳,令人佩服。
作者:明朗之阳光 提交日期:2010-7-13 14:03:00
作者:秉烛夜游1 回复日期:2010-07-13 09:48:07
张居正后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也亏了王阳明了
————————————————————
呵呵,朋友所见甚是,后来学王阳明思想,凡学到家的,成就都不会差到那里去。象王阳明思想传到日本,搞了个维新,马上强大起来。其实阳明思想由心性修养与事功进取两方面组成,日本就得到了事功进取方面的东西,而我们中国偏重于心性修养方面。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3 17:55:53
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阳明先生在演练书法的过程中,也能悟出格物致知的道理,实在令人佩服。
有一种智慧叫“心上学”
——技能学习的奥秘
先生尝示学者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王阳明全集·年谱》
王阳明曾经告诉跟随他学习的人说:“我开始学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相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虑,先在心中想象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才开始通达书法之道。后来读到明道先生(即程颢)写道:‘我写字的时候很恭敬,并不是要字写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呢?通过自己学习书法的例子,我于是知道古人不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这段话指出了一个人的心理态度与学习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不论学习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正确、恭敬、专心的学习态度,心能真正地静下来,让所要学习的事物在心中形成一个明确生动的心理图像,越生动逼真越好,这样自然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就象深谙绘画之道的画家在作画时,心凝气静,万虑皆空,意随心转,笔随意动,在常人看来只是寥寥数笔,这一点,那一划,一幅栩栩如生的翠竹图便出现在眼前。
有人好奇地问:“您画的竹子为什么会这么逼真?”
画家微微一笑回答:“因为我的心中早已有了这些竹子。”这就是所谓“胸有成竹”的典故。
在画家看来,他画这些竹子的过程是很简单的,只是把早已进入他心胸的竹子用笔勾划出来而已。
我们通常认为,做一件事或学习一样东西,反复地去做去练习,重复的次数多了,就能获得成功。然而,使我们最后获得成功的,果真是重复的次数够多才达到的吗?
心理学家马尔滋对此提出了一个十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学习某种技巧,并不是做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获得成功,而关键在于你的大脑神经能否记住那种成功的经验。
当一个人在反复练习投篮动作时,他的脑子里在不断想象并调整篮球投进球篮的轨迹,并由此指挥着全身的肌肉作出相应的动作,慢慢地进行修正,最后达到在心里投进球篮的心理图象。
为什么在投篮训练中,要一再地强调态度,要做到认真、专心、全神贯注?因为这样才能利于在心里形成稳定、清晰的心理图像。如两个人一起训练投篮,一个人十分认真,心无旁鹜;而另一个人则杂念纷纭,心不在焉;两个人即使练习投篮的次数一样,其训练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孟子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叫弈秋的弈棋高手,他同时教两个弟子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心里只有下棋这件事,而另一个弟子表面上也在接受老师的指导,但却分心了,老在想着天上有鸟儿飞来了,自己该怎样拉弓引箭去射它们。虽然两位弟子一起跟着老师学习,但那位专心的弟子的棋艺,要远远高于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弟子。
在日本有一位医生叫春山茂雄,更是把这种“心上学”的理论大量应用于实际技能的训练中,从而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春山茂雄精于空手道。不过他平时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做训练,但与许多高手切磋比武时,却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战胜对手。
春山茂雄说,这是根据他祖父的指点,在心里用想象进行训练所出现的奇迹。小时候他祖父就有意识地培养他用“心”来想象学习的习惯,让他“把全部东西在脑子里绘画组合”。他学习空手道的方法正是运用想象的方法,想象对方如何出手,自己如何应对等情况。一边在脑子里制造各种形象一边进行练习。经过训练,等到与别人实际比试时,对方的招数基本上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自然就能轻易地战胜对手。
当年春山茂雄骑自行车也是这样学会的。祖父在他一次也没有骑过自行车的情况下,先让他在大脑里反复想象自己骑自行车的形象,在心里形成对自行车驾驭自如的形象后,才让他开始接触真正的自行车。就这样,尽管春山茂雄一次也没有骑过自行车,刚骑上去时有些摇晃,但一会儿他便能轻松自如地骑了,就象《庄子》中说的“得于心而应于手”一样。
而当春山茂雄进入医学院就读后,这种“心上学”的方法更是帮助他迅速地掌握了外科手术等技能。
他在观看高年级同学手术实习后,就先在心里反复进行练习。在脑子里想象自己给病人做手术的全部过程,想象着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在脑子里描绘着有条不紊地及时判断处理的种种细节。
经过这种“心上学”之后,当轮到春山茂雄实际走上手术台,完全不象第一次拿手术刀的样子,手术完成得十分顺利,连他自己都觉得十分惊讶。
其实,这也就是通过想象,先在心上学习,然后再进行实践验证的实例。结果证明,这种学习方法比起普通的机械重复练习法,效果又快又好。
心灵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只注重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心灵的另一种智慧——想象。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4 18:11:48
相信自己
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古人所惯用的卜筮,不过是为了决断疑惑,使我的心变得神明而已。研究《周易》是向天请教。人有了疑惑,又信不过自己,所以用《周易》来向天询问。
对自己有高度的自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信心这种力量,可以把深藏在内的潜力和才华发掘出来,让自己获得一个无比辉煌的人生。
王阳明的自身经历,也充分印证所谓卜筮所带来的高度自信心,具有一种近乎神奇的力量。
明正德年间,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赴任途中,发现身后有人跟随,他认为是权臣刘瑾派刺客妄图暗中加害自己,设计摆脱后,心灰意冷,打算远遁他方,以逃避这种黑暗的现实。
他在一寺院中巧遇一位认识的道长,言谈中,他透露了自己想要“远遁”而去的想法。道长说:“你还有亲人在,你一去不要紧,万一刘瑾因此而发怒,把你父亲抓起来,诬蔑你叛逃投奔他国,那时怎么办呢?”于是便为他占卜算了一卦,占得《明夷》一卦,意为一个人暂时遭遇艰难险阻之境,抑郁而不得志,但如果能不断修身磨砺自己,充满希望地等待,终将迎来光明的境界。
经过这次算卦的启示,王阳明心中的勇气和信心被激活了,他打消了逃避现实的消极想法,重新踏上了前往目的地的路途。果然,就在那个被视为困厄之地的荒芜地区,经过“龙场悟道”,他迈出了走向圣贤之路最关键的一步,最终创立了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心学”。
无独有偶,法国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四十二岁、贫困潦倒的中年人,他认为自己是被命运捉弄的人,到处都碰到倒霉事:失业、离婚、做生意失败……他看不到人生有一点光明,心里糟糕透了。
一天,他无聊地走上巴黎的街头,漫无目的地逛着,看到有一个人在算命,便上前去看看自己的命运还会糟到什么程度。
没想到,那个算命的人看了他的相后,笑吟吟地向他贺喜:“真不得了,我看了这么多的相,从来没有看到有先生这样好福命的人。”
中年人苦笑了一下:“我的命好?你不会是开玩笑吧?你看看我这样子!”
算命者仍然笑着说:“先生,这是从你的相上看出来的。你知道你是谁转世吗?”
这时,中年人的好奇心被激起来了:“哦,那你说我是谁转世?”
算命者语气非常肯定地说:“听着,你是伟大的拿破仑转世!你具有他的才能和智慧,你将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过了一会,算命者又说:“别看你现在穷困潦倒,但这和拿破仑当初的经历也很相似。我敢说,以后你将成为法国最成功的人!”
或许他这番恭维的话,无非是想赚点算命钱而已。但中年人听到有人如此肯定自己,心中也很受用,不过他很沉得住气,摇摇头,给了点钱给算命者,将信将疑地离开了。
回到家后,中年人找来许多关于拿破仑的书籍和传记,细细研读起来,越看他的信心越足,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创业雄心。于是他再一次投入了人生的拼搏之中,13年后,他真的成了法国最富有的企业家。
其实,所谓的卜筮算命,正象王阳明后来所领悟到的一样,不过是为了决断疑惑,使自己的心变得自信起来而已。如果自己真的有一种信心和定力,那么不用卜筮也同样能成功。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不信卜筮的故事,就是一典型的例子。
商代末年时,纣王昏庸无道,当时的诸侯周武王推行德政,欲出兵讨伐商纣。
在出兵前的誓师大会上,周武王依照惯例叫人占卜此行的吉凶如何,令大家感意外的是,龟兆显示非常不吉利,而这时恰好狂风暴雨骤然而至,各路诸侯们都很恐惧,纷纷建议周武王暂时不要出兵。
在此关键时刻,身为太师的姜太公力辟众议,他一把将占卜用的龟甲扫落在地,大声疾呼:“我们出兵伐纣乃是顺承天意,替天行道!这些龟甲怎能占卜出吉凶?现在的狂风暴雨,预示着将改朝换代!不要犹豫不决了,出兵吧!”
在姜太公正气凛然的感召下,武王决定立即出兵,进伐商纣。结果商纣的大军一触即溃,纣王自杀身亡,周朝顺利建立。
可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不要被外界的一些看法给迷惑了。只有内心力量的强大,才是走向成功的保证。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4 18:28:24
王阳明的一生,可以用“厄运不断,磨难重重”来形容,但令人惊奇的是,每当在似乎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时候,他的身边总是有贵人出现相助,迎来人生的一次又一次的转折点。王阳明作为心学大师,到底掌握了一种什么绝妙的方法,去化解人生的困境,从而获得幸福与成功?明天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功夫令很多人向往,这种功夫怎样练就?其奥妙在哪里?在后面的篇章我们也会讲到这个问题,同时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6 01:34:16
有一种智慧叫“心上学”(续)
——在心里将成功与幸福吸引过来
先生尝示学者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年谱》
王阳明曾经告诉跟随他学习的人说:“我开始学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相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虑,先在心中想象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才开始通达书法之道。后来读到明道先生(即程颢)写道:‘我写字的时候很恭敬,并不是要字写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呢?通过自己学习书法的例子,我于是知道古人不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从王阳明关于“心上学”的论述中,我们不仅可看到如何快速掌握技能的奥秘,还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一个关于人生成功与幸福的千古之秘。
这个秘密就是——你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形成的心理图像,会将与之相应的事物吸引过来。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虽然遭遇坎坷,历经磨难,他因功高遭忌,但却能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明代官场中全身而退,实在是一个奇迹。
令人惊奇的是,王阳明在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总有贵人出现,而机遇也总在那看似无望的时候到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他在有意无意中运用了这个方法。
因为无论在怎样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都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境,尽量保持在一种淡定、愉悦、快乐的状态中,在这种状态里,呈现在他心中的心理图像,必然是积极向上的,既有对人生的美好追求,也有对事业的热切期待。
精神如此专注在美好而光明的境界上,自然就能美好而光明的东西吸引过来。
所以说,那些事业上的人,他们在心中肯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幅生动明确的图像,并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个心理图像上。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及负面的东西。
假如一个人过多地关注那些负面事物,这样就会把一些负面因素留在自己的心里,甚至深深地刻印在潜意识中。这时,他心中对自己的期待,就会有意无意地停留在那些消极的层面上。如借了别人一笔钱,他往往会这样想:“生活真艰难,我什么时候才能挣到这笔钱好尽快还给人家呢?”心里总有一种忧虑、焦急的想法,这样脑海里浮现出的必然是生活艰难、钱很难挣到的心理图像,他大部分的注意力和生命能量都集中这些负面想法上了,自然就把与之相应的东西吸引过来。
所以,我们要想在人生中获得幸福,就得 “凝思静虑,拟形于心”,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在脑海中经常想象自己所希望的美好、幸福的事情,让它形成一幅稳定、生动的心理图像,发挥主导作用,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那些有价值的事情上,这样才可能达到成功。
春山茂雄就是这样的一位实践者,他善于用心灵的力量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进行人生设计,从而获得很大成功。
上大学的时候,春山茂雄立志要创立一所全新的医院,他就想象着自己带领部下创建一所理想的医院的形象。后来他想象的一切都实现了。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渺茫,不知往何处去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心里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认真在头脑中构思实现理想的美好过程,使它们在你的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形象,最后用行动去实现这一切。
就象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中说的一样,“不论是谁,只要把自己的理想形象化,就有可能实现。”因为心中有一个理想的清晰图景后,就会获得一种信心和方向,这是十分可贵的一种素质,也是一种可以滋养生命的东西。
身处同样困境的两个人,如果一个人充满信心,有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努力用自己所有的智慧和能力来改变命运,而另一个人则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两人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6 11:50:12  作者:bshley 回复日期:2010-07-15 10:21:38
记不住在哪里看过,阳明先生早年似乎精研过道家学问,取得很高造诣,总感觉“心学”有种儒道合一的味道,但在下才疏学浅,还盼楼主指教!
——————————————————
阳明先生早年是热衷于道家和禅宗的修心养性之学。从他所写的诗词中可以看出,他的心学思想与道家南宗张伯端的炼心学说颇有渊源,不过张伯端的内丹功注重性命双修,而阳明先生对命功修炼不太注重,而偏重于性功修炼了。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6 11:53:21
作者:南国枭龙 回复日期:2010-07-15 01:00:08
当王阳明之学尚未被世人所知时,甘泉子曾写诗勉励他。诗云:
玉台有名果,
成之三千春。
当其未成时,
几品不足珍。
持之赠世人,
涩口反见嗔。
白璧按剑起,
青蝇止棘频。
圣人诚囊括,
明哲贵保身。
云龙会有时,
应感岂无因。
不惜知音寡,
可惜不能琴。
此诗以物喻人,可见两人当时友情之真。
——————————————————
阳明先生与甘泉先生初识时,相互引为知音,友情的确很深。但可惜后来两人各立门户,由于学术观点不同,彼此之间也颇有微词。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6 13:57:50
作者:谐和社会 回复日期:2010-07-11 12:06:32
楼主何必自谦!当年明月那种口水文章岂能与阁下如此大作相比!速度速度,本人期待不已!
——————————————————
当年明月写的可不是什么口水文章啊。我看过当年明月接受采访的视频,他写《明朝那些事儿》时,是进入了一种最佳的状态了的,按王阳明的话来说,也是得窥了良知的妙用,用现代的科学术语讲,即是获得了一种灵感写作状态,所以他的作品才能引起如此轰动。那个状态很玄妙,以后有机会我们也会讨论到它。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6 19:43:09
作者:珠光宝气2009 回复日期:2010-07-16 15:24:52
支持楼主,写这样的一份好贴
当初看明朝那些事的时候,也是很佩服王守仁先生的心学
没想到影响了好几朝的读书人,而且,凡是受心血所影响的人,无论遭受怎样的困顿,都能坚强隐忍,不改变志向,并最终成就自我,成就人生,匡扶了正义
——————————————————
谢谢朋友支持。
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学说中,我个人认为,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比较适合现今的我们学习和应用。因为释、道家的理念是超前的,特别注重心性修养,一切也为了心性修养,照阳明先生的看法,就是走入了虚无的路子。当然重视心性修养没有错,但是在人类社会还没有发展到人人有那么高觉悟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很多人都去“空谈心性”,社会发展可能就会失去动力,从而陷入落后的境地。
而儒家学说就不同。儒家强调“修身齐家”、“平治天下”,在进行自我完善、自我修养的同时,也不忘记自己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和人生使命。尤其是阳明先生所倡导的以“致良知”为主的心学,更是毫不掩饰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强调要把良知推广到事事物物上,用一种最优的身心状态去对待外界的事物,以一种大智慧、大境界去做事,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免除因背负过多的心灵重担所带来的压力,而且一个人的境界提高了,也能获得一种本能的洞察力和前所未有的行动能力,做什么事都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阳明先生短短五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在书法、诗词、散文、哲学、军事、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果普通人能获得他某个方面一半的成就,恐怕就足以聊慰平生了,而阳明先生居然在这么多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实在令人叹服。他到底是凭借什么来达到如此成就的呢?他究竟发现我们的心灵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这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我们做的事远远没有阳明先生做的那么多、那么大,为什么天天在叫忙叫累?阳明先生和诸多大儒所做的事情比我们多多了,却始终不忘修心养性,而且终日保持着一种悠然自在的心态,他们的这种生活艺术,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吗?
所以,阳明先生的学说实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没有过时,只要下功夫挖掘出其中符合现代生活的精华来,对我们就有更深层次的指导意义。
当然,我所写的关于阳明人生哲学感悟的系列文章,只是一种抛砖引玉的尝试,不足之处肯定存在,所以还希望大家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6 20:55:02
作者:咆哮的公牛 回复日期:2010-07-12 23:31:33
误会了,俺是来学习的,哪敢砸场子啊!更何况俺才识学浅,一时有感而发,大师面前弄大斧,抱歉,抱歉。。。。
楼主靖继续。。。。
——————————————————
公牛兄不必如此。其实在下和公牛兄讨论问题,真的是受益匪浅。有时候和友人讨论问题时,思维会特别活跃,想到的问题也比过去更深更远,可能是因为在这种讨论氛围的刺激下,会想到一些过去从来没有想到的问题,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要想对自己的思想有所启发,一定都非常重视群体智慧,也就是大家在一起讨论问题,现在人们美其名曰“头脑风暴”。
所以本人非常希望公牛兄继续光临指导,不吝赐教,尤其欢迎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来讨论。
握手!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7 00:21:15
在《传习录》中,阳明先生曾与学生陆原静在一起,讨论心性的本能智慧、道德仁义及各种情感与人的关系,认为古代许多伟大的人物,如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范仲淹等,他们功德卓著,在人生中做出了很大的事业,其中,他们的良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他们是开发了心中的本能智慧,才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
对于范仲淹,我们知道他是北宋名臣,小时候父亲病逝,跟随母亲改嫁到了一家姓朱的人家。因被朱家的孩子嘲笑,从别人的口中得知事情真相后,毅然脱离朱家一个人到南京求学,经过奋斗,终于成为了北宋名重一时的大儒,官至副宰相。
范仲淹是怎样从贫困的境地磨练自己,不断成长起来,干出了一番惊世大业的?今天稍迟的时候,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
作者:虚拟变量  回复日期:2010-07-17 12:40:23
赞美一下楼主。
其实,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很僵化的,用政治代替了哲学,用马主义统领一切。读书的时候有一门《系统工程》,里面指出(好像是钱学森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最高统领。因此,我一直对系统工程有偏见。我觉得系统工程是“最世俗、最简陋”的一门学科。系统工程的根本思想就是数理化,把纷繁的世界物化,在物化的基础上再逻辑化。比如经济建设这么复杂的事情,可以简化成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及时在西方经济学里,也把经济学简单化,虽然各种学说层出不穷,但是都只是“盲人摸象”。
说道这里,并不是要诋毁这些学科,只是如果从“物”的层面来研究事情,难免高度有限。这个在系统工程和经济学自身上都有反应。比如系统工程研究者会怀疑自己“世间如此复杂,我们提取的变量是否足够?各个变量之间是否是线性变化的?蝴蝶效应是不是毁灭了系统工程?”。就经济学而言,已经有人怀疑宏观经济是不是伪科学。
在哲学层面,过分强调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分别是非常幼稚的。哲学究其本身而言是追求智慧的学科,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以某种学说冠名之后,形成派别和教条。
我确实不知道致良知是何种学问。但是,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觉得心和物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别,他们是相同互动的。学过物理的人应该知道薛定谔的猫。一只猫的死活在理论上只有概率可以说明,而一旦打开箱子看这只猫,那它就只有“生、死”两个状态——吊诡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说明猫的死活,但不得不用直觉去感受毛猫的死活(何为物?何为心?心物合一?心物决裂?)。——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看法。
说说金融方面的心物差别。去年经济危机到深处的时候,到处嚷嚷着要改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人为拟定一套标准去衡量这个世界。我们尽量让我们“想”出来的会计准则去适应“真实” 的世界。比如,你买入一直股票,你可以按照成本法也可以按照权益法进行核算。前者的话,不管股价怎么波动,股票的价值不变;后者呢,如果股价不懂,你要跟着波动。很诡异吧——原来会计也是毛毛估!由于企业之间互相持股(或者更复杂操蛋的结构化金融产品),如果一个股票价格下跌,很容易导致其他股票价格跟着下跌,如果用成本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成本法也有自己的坏处啊,不能反应“真实价值”。因此会计就发明了一个“公允价值”。这个公允价值,说白了就是说:你觉得这个东西能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房子,大家一起炒,“公允价值”就变得很高了。谣言说橘子有虫子,公允价值就是〇了。房子何功?橘子何罪?
所以,我们纷繁的世界,表面上看可能是物的较量,实际上可能是心的较量。只是,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心要面对整个社会的心,斗不过。
看楼主的雄文,自己也胡写了一些平时的思考,见笑了,哈哈哈~~~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7 16:48:50
作者:虚拟变量 回复日期:2010-07-17 12:40:23
赞美一下楼主。
其实,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很僵化的,…………(中间引文略)
所以,我们纷繁的世界,表面上看可能是物的较量,实际上可能是心的较量。只是,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心要面对整个社会的心,斗不过。
看楼主的雄文,自己也胡写了一些平时的思考,见笑了,哈哈哈~~~
————————————————————————————————
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认真拜读了您关于哲学、金融与经济学方面的思考,觉得真的很有见地。尤其在经济学方面,更是看出了其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心”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在经济方面的知识,我不太懂。不过在圣吉先生关于塑造学习型企业的大作《第五项修炼》中,圣吉先生也非常看重“心”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他书中的多项修炼都与“心”有关,如“自我超越”、“系统思考”、“心智模式”等,都是与一个人的“心”密切相关,可见您所说的“我们纷繁的世界,表面上看可能是物的较量,实际上可能是心的较量”这个观点,真的很有意义,值得细细探究一番。
正因为“心”所能到达的层次,决定了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的高低,所以说白了,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较量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心的较量。古人说:“攻心为上”,现在人们所说的,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这不正是心的较量吗?
再看阳明先生,在他那个时代里,他通过修炼,自己的“心”达到了很高的层次,洞察力、智慧和行动能力都比别人高了一大截,在军事上就能达到用兵如神、指挥若定的最高境界,与这样的人为敌,你又会有多少胜算呢?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7 17:50:06
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
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传习录》
王阳明引用孟子的话认为,凡是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以往所不具备的才能的各种事情,都是为了致良知。
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范仲淹,字希文,是唐宰相履冰的后代。在范仲淹还两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得病去世了,为生活所迫,母亲改嫁山东长山一户姓朱的人家,从此,范仲淹也跟从朱姓人家改姓朱,名叫朱说。
范仲淹从小时候,就很有志向和操守,尤其喜爱读书。等到他长大了一些,从旁人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家世,明白自己原来是随母亲改嫁而到朱家的,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和震动,哭泣着辞别母亲,独自一人前往南京(今河南商丘)求学。
来到南京后,范仲淹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但他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勤奋地读书,昼夜不息。
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是最考验一个人意志的时候,人往往会因为寒冷而懈怠下来。范仲淹有时疲倦到了极点,就用冰凉刺骨的冷水来洗脸,用这个办法来驱除倦意,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寒冷和疲倦还容易战胜,最让一个人难熬的是食物的匮乏。自从范仲淹立志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他的衣食便很不充裕,食物极度缺少时,他便靠喝煮得很烂的粥来充饥。
对于如此艰苦的生活,常人很难忍受,而范仲淹从不叫苦。也许他心里有一种远大理想的支持,从来就不以这种清贫的生活为苦,而以潜心于书中追求知识和智慧为自己最大的乐趣。正象《论语》中孔夫子称赞颜回一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个同学看到范仲淹如此苦读,十分佩服,将他的事迹告诉了父亲。这位同学的父亲是南京的一个大官,听说儿子有范仲淹这样饿着肚子做学问的同学,也十分感动,便叫人给范仲淹送去许多可口的饭菜。
然而,令这位同学感到奇怪的是,经过许多天,饭菜都放臭了,也不见范仲淹吃一口,便问这是怎么回事。
范仲淹很认真地说:“老兄呀,我很感谢你的好意。不过要是现在我吃了这么好的饭菜,恐怕将来我就很难喝得下粥了。”同学听了更是感叹不已。
其实,范仲淹不吃好饭菜的目的,恐怕还另有砥励心志的意思。他坚持每天喝自己的粥,以这种清苦的生活来激励自己,不要沉溺于物质享受,而把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公元1014年,皇帝宋真宗出行,威风八面的庞大车队从南京路过。
那时,皇帝贵为“天子”,普通人是难得见到皇帝的,所以皇帝一来,整个南京城万人空巷,大家争着跑去看。范仲淹却独自一人坐在书院里,仍旧在埋头读自己的书。一个与范仲淹很要好的同学,见范仲淹坐着不动,以为他读书入迷了,没有听到皇帝经过的消息,特地跑过来提醒他:“你还在这里读书呀?皇帝来了,快去看,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后想看就看不到了!”
不料,范仲淹却说:“以后再看也不迟。”连眼睛都不离手中的书。
他的同学也许觉得这是他随口应付的一句话。没想到,范仲淹在第二年就中了进士,真的见到了皇帝。
后来范仲淹更是通过不断地努力,不仅精于修身养德,还勤于政事,一心为国为民,官至副宰相,推行庆历新政,成为了北宋著名的改革家,并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为后人广为传诵。
其实范仲淹成长的经过,正是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说,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一个人如果能经受住命运的考验,以一种乐观自信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的磨难,并在不断的奋斗中磨练砥励自己的心性,就能达到完善自我,提升素质的目的,从而完成上天赋予自己的伟大人生使命。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或许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在触及灵魂的磨练过程中,一个人的心性逐渐达到清明的境界,平常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很难令他动心了,自然很少有物欲的牵累蒙蔽,这样,他们那神奇的良知所产生作用的地方,自然就会多一些,做什么事都比较符合“道”的规律,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8 11:45:11
作者:stone625 回复日期:2010-07-17 23:07:39
向楼主请教,王阳明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该如何解释?谢谢
=========================================================================
这个问题我们相互讨论一下吧。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出自《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在进剿袭击俐头的暴动山贼之前,曾写信给弟子薛侃说:“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杨)仕德(即杨骥)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打仗讲究的是指挥者的洞察、决断、行动及贯彻能力,王阳明经过长年累月的锻炼,心性早已到达心如止水的至高境界,知行合一的功夫也极为了得,别人的那点小伎俩是瞒不过他的,而他却能对敌人的思想和行动了如指掌。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行军打仗这种最考验智慧的暴力行动,在他看来,实在就跟玩儿似的。因为别人与他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嘛。与不在一个档次的对手作战,还不是象大人打小孩一样,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心中贼”的说法,出自《阴符经》:“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指“眼、耳、鼻、舌、心”等向外追求无穷无尽的物欲,就象五个盗贼一样,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了我们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元精、元气、元神,使人逐渐走向衰老,直至死亡。
当然王阳明对心中贼作了新的诠释,把一个人长久以来的习气,看作心中的盗贼,认为它们是妨碍作圣人的障碍,而要下功夫将其坚决除掉。
但一个人的习气,作为根深蒂固的习惯,不是那么好除去的。必须下真功夫踏踏实实去做,才有可能达到目的,所以阳明先生才感叹:“破心中贼难”。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8 13:42:32
作者:薛侃除草 回复日期:2010-07-17 19:27:41
楼主对于王阳明的致良知与李宗吾的厚黑学之间的关系有何看法?请赐教O(∩_∩)O~~
=====================================
前几年我曾翻了一下坊间的《厚黑学》一书,好象是讲一个人要脸皮厚、心肠黑,才能在世间混得开,才能得到最后的成功,还举了刘邦因厚黑而成功的例子。我个人认为,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与李宗吾的厚黑学,两者之间好象扯不上什么关系(刘邦的成功也决不是仅仅因为厚黑的缘故)。难道薛侃除草兄对此为独到的看法,不妨提出来让我参考一下?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8 14:43:58
把握住自我
何不以尔等为贼之勤苦精力,而用之于耕农、运之于商贾,可以坐致饶富而安享逸乐。
——《王阳明全集·告谕浰头巢贼》
这是王阳明在担任南赣汀巡抚期间,进剿所谓的“山贼”时,所发的《告谕浰头巢贼》一文中的一句话,其中颇具人生智慧。意思是说,你们冒着被官兵剿灭的危险做贼,落下一个“贼”的千古骂名,这是何苦呢?为什么不把你们这种甘冒生命危险、又辛苦万分的勇气、魄力和精力,而用之于农事生产和做生意经商上面,那样一定能够坐致富裕而安享逸然、快乐的生活。
这种隐含的人生智慧,其实就是要人们要把握住自己,在面临生活的困境或人生的重大选择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能换一个角度,把那些负面的能量运用到正面上来,也许会发现人生的另一层天地。
在人生之路上,遇到挫折和所谓命运的嘲弄时,如果不能把握住自我,就会走上邪路,酿成人生的悲剧。某大学有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同寝室的三名同学讥讽和嘲笑自己的贫困和其他一些事情,在一天晚上,残忍地将三名同学杀害了,后来他落入法网,被判处死刑。可以说,他的这一令人发指、极端的犯罪行动,不仅毁灭了三条原本有美好前途的鲜活生命,也给四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其实,既然知道如此残忍地杀害他人,必然会被判死刑,为什么不象王阳明所说的那样,把这种不怕死的勇气拿来用在正道上,以成就一番事业呢?
所以一个人面临关键的选择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要静下心来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如果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甚至会使自己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时,就要考虑另一种可能,既然自己连死都不怕了,还不如下定一个决心,向旧的自我作一个决绝的告别,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只要有勇气和智慧,就能通过行动和努力来完善自我,把自己做到最好。
因为我们第一个人的智慧和潜力是很难界定的,平常没受到什么刺激,可能就一辈子庸庸碌碌地过下去了,但一旦获得一个强大的动力,一念贯注之下,付诸于十倍甚至百倍的行动,很可能就激发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智慧和潜力来。
汉初的韩信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韩信少年时,喜欢佩带宝剑,一个杀猪为生的小伙子看不惯他,找茬说:“你虽然长得高高大大,又喜欢佩带宝剑,但我看你就是一个胆小鬼。”并得寸进尺地提出一个十分无理的要求:“你如果不怕死的话,就拿剑刺死我;如果怕死的话,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韩信听了这话,盯着他看了很久,当时韩信内心的思想斗争可能也是非常激烈的,这小子实在太欺负了,“士可杀不可辱”,真想一剑杀了他。不过韩信想了很久,终于俯下身子,慢慢地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这时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
后来,韩信凭着自己的努力,做了刘邦的大将军,四处征战,所向披靡,成就了一番惊世伟业。韩信被封为楚王后,召见了那个当年侮辱他的小伙子,赐给他一个官职,对部下的将领们说:“这是个成就了我的壮士啊。当年他侮辱我时,我难道就不能一剑把他杀了吗?不过我想如果杀死他,自己也得偿命而死,这样死掉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大家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遭遇过这样或那样的痛苦或打击,为什么有的人能选择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最终改变命运的道路,而大部分的人却选择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甚至仇视社会或他人的道路呢?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把握住自己。
把握住了自己,就能让能量在正确的轨道上流动,推动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历程。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8 19:49:18
其实我们对阳明先生真的存在许多误解,就拿通常被批判的“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来说,一些唯物主义的哲学家的理解,就是王阳明先生把封建制度当作天理,拼命维护封建制度的存在,而要人民大众放弃应有的物质追求,什么都不要了,浑浑噩噩地、毫无欲望地活着,并借此抨击阳明先生所谓“灭绝人性”。
纵观阳明先生的言论和行为,他又何尝不是希望人们能过上富裕、幸福、安逸的生活呢?如他在《告谕浰头巢贼》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你们冒着被官兵剿灭的危险做贼,落下一个“贼”的千古骂名,这是何苦呢?为什么不把你们这种甘冒生命危险、又辛苦万分的勇气、魄力和精力,而用之于农事生产和做生意经商上面,那样一定能够坐致富裕而安享逸然、快乐的生活。”
王阳明并不象其他一些大儒一样,鄙视农工商,一味倡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明确提出“以勤苦精力,而用之于耕农、运之于商贾”,也“可以坐致饶富而安享逸乐。”可以看出,富裕的生活并不是王阳明所排斥的,他摒弃的,只是那些不切实际、过于奢侈的欲望和没有穷尽的物质追求。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8 21:15:01
作者:慢摇入人生 回复日期:2010-07-16 17:51:10
本人浏览天涯数载 从没有过回帖的冲动
正是楼主的帖子 终于激起我回帖的欲望
刚注册的账号
感悟颇深 受益良多 仔细想想 我的生活中多多少少有一点点心学的影子
只在于心境的体会 而没有清晰地思路 希望先生给我多一些理解
先生说: 阳明思想由心性修养与事功进取两方面组成 还望赐教
=========================================================
谢谢你的支持和信任。
可能有不少人都认为,心性修养是衣食无忧后,才有心思搞的一种活动。否则还在温饱问题而四处奔波,怎么有时间去修心养性!相信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修心养性并不象大家理解的那样,是无所事事的人才有资格做的,也不是只有什么事都不理了,整天静坐修心、参禅悟道,才算是修心养性。
可以说,修养心性的范围是很广的。调整情绪、自我控制都是修心养性的具体内容。
我们知道,要做成一件事,就要有自我控制能力,自己要管得了自己,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而要有自控能力,就要锻炼自己的心,因为平常我们的心散漫惯了,突然叫它集中起来,它就象猴子那样好动,古人称之为“心猿”。如果心静不下来,做事的效率和效果决不会好到哪里去。
所以大家都有一个误解,就是以为要事业成功了,自己才能获得快乐和心境的清净。殊不知,这是把因果颠倒了,我们只有把心情调整到快乐和清净的状态,才有可能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才能更快地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8 23:12:37
破心中贼之难,可见下面两个例子。
明道(程颢)曰:“吾年十六七时,好田猎,既见茂叔,则自谓无此好矣。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潜隐未发,一旦萌动,复如初矣。’后十二年,复见猎者,不觉有喜心,乃知果未也。”这可见变化气质之不易。
明道在澶州日,修桥少一长梁,曾博求之民间。后因出入,见林木之佳者,必起计度之心。因语以戒学者,心不可有一事。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9 11:18:12
在看《王阳明全集》时,我常常在想,象阳明先生这样的人物,如果放到现在的社会,不知会干出怎样的一番事业来?是政坛明星,军事大家,还是商界奇才,抑或是教育巨匠?
在明朝那个年代,王阳明已经是政治、军事、教育样样都精通了,在重视商品经济的今天,他的才能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一个能把打仗玩成艺术的人,他下海经商一定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商海创业强调的是眼光、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及行动能力等等,而这几点都是一个合格军事指挥家必备的素质。如果有哪一个企业家能具有王阳明那种洞察力、智慧和执行力,恐怕在商场上同样也能战无不胜。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9 13:08:13
“安分守己”、“素其位而行”等词语,向来是人们大加抨击的不思进取的保守词汇。然而王阳明作为一个洞察了心灵奥秘的圣人,他在这方面能教给我们什么智慧呢?下面更新正文。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9 13:09:15
素其位而行的智慧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作为一个有见识、有学养的读书人,应当在他所处的地位上采取适当的行动,思考问题不要越出自己的所处的地位。大凡谋求力所不及的事,勉强做智力不能完成的事,都不为致良知。
这里所说的“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以往很多时候被认为是思想保守,没有进取精神。
其实,王阳明所说的意思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对今天的我们也不乏启发意义。通俗地说,王阳明是反对那些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人,而不是要求人不思进取。
一个年轻人刚从学校出来,一心想干“大事”,叫他从基层做起,他不屑一顾,认为那是胸无大志之人干的,结果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
如果能改变一下求职角度,按照“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的方法去做呢?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学新闻专业的年轻人,毕业后想留在上海发展。刚开始,他的目光锁定那些大报社、大杂志社,不断地去投简历应聘职位,可是却极少得到回应。即使某些单位叫他去面试,也因竞争过于激烈而败下阵来。
他找了很多家报社、杂志社,都遭到了拒绝,心里郁闷极了,深感怀才不遇。
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他放下架子,选择了“无编打工”,即先到一家报社跑跑龙套,做些打杂的活,如接些电话,整理资料、稿件什么的,总之是个处于“试用期”的编外人员。
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每天都利索地把自己的活儿做得妥妥贴贴的,份内的活儿做完后,又帮同事们买盒饭、打开水、搞卫生等等,与大家的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
过了一段时间,领导见他不错,社里人手紧时,便派他去完成一些采访任务,年轻人很用心地去做,把采访任务完成得很好,慢慢地他有了一些固定的稿源。
后来领导见年轻人的能力还可以,便把一个房地产版块交给他做。
年轻人从未接触过房地产,开始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好这个栏目,对那些专业性很强、满是房地产术语的稿子更是一头雾水。
但他从不叫苦,而是虚心地向同事们请教,下班后更是一股劲儿地钻研起房地产知识来。很快地,他在房地产这方面由一窍不通到渐渐入门,接着成了内行,把这个版块办得有声有色,社里的领导很满意。
终于有一天,领导把他叫去:“年轻人,现在你可以到人事部门签聘用合同了。”没过几年,年轻人又凭着他的能力,顺理成章地坐到了部门主任的位置上。
其实这就是“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的智慧。
如果年轻人刚到报社,还是“编外人员”时,就存着非份之想,整天妄想着怎样才能弄上一个部门主任来当当,恐怕他早就被报社扫地出门了。
但是他很聪明,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先把本职工作做好,让社里的人都离不开自己。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做事时的态度和能力他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果一旦有了需要,他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你。凭着这种策略和智慧,年轻人打败了许多比他更有资历和能力的对手,不仅如愿应聘了报社的工作,还坐上了社里部门主任的宝座。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9 17:58:53
在修身过程中,私欲还是比较容易意识到的。既然能意识到,就比较容易排除。如果是难以意识到的习气,好比是习惯成自然了,这些习气已牢固地在潜意识中生了根,似乎成了自己的第二天性,自己做起来觉得是出于自然而为之,这就难以意识到,更别提去破除它们了。
不知良弓兄有没有静坐的体验?在静坐时,通过初步的调整心态和呼吸,慢慢坚持下去,随着呼吸渐趋缓慢、细长与柔和,就会体验到一种非常美妙的忘我境界,自己的身体仿佛不存在了,外在的呼吸也不存在了,或是说已觉察不到了,这时就引发了“内呼吸”,非常深长,非常自然,这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非常美好的境界。
很多人到达这个境界,都很想长久地保持下去,但这种状态不会保持太久,这是因为我们虽然排除了大脑外层意识的一些干扰,如一些物欲、私欲等,但由于心境到了一定的静境,洞察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就会体察到大脑更深一层的意识,也就是还有更深层的内部干扰发生,各种各样缘于习惯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杂念,都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干扰着我们。
这时就得下更深一层的修心功夫,体验自然的状态,把这些杂念转化掉,才能获得更深的静境。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9 18:34:55
正因为习气的深厚及根深蒂固,不容易根除,所以古人修身强调“悟道”后还有功夫,就是见道了还要下磨练的苦功,以求把习气彻底除去。如王阳明在龙场就悟道了,但他以后还是时时刻刻都做致良知的功夫的,这样才能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9 20:32:34
作者:云云同痛 回复日期:2010-07-16 15:30:51
蒋貌似很推崇此人。
==============================
不仅蒋很推崇王阳明先生,就是毛对阳明先生的某些观点也很赞赏。只是由于毛信仰唯物,对阳明先生所谓的唯心不敢苟同罢了。其实阳明先生的唯心并不象某些人所理解的那样,那只是一种修养上的境界,我们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当然就无法理解了。
作者:梦之行者  回复日期:2010-07-19 22:22:09
拜读,不过有些疑惑。灭人欲,存天理乃朱子观点,阳明思想为心外无物。此一为客观唯心主义,一为主观唯心主义。当年阳明也正是经过七天的守仁格竹才开始对朱子学说产生怀疑。小弟也正纠结于这两学说之间,不能自拔,想请楼主指点一二。个人认为,阳明思想部分是借鉴于佛老学说,不过一个更学术化,一个是知行合一。正应了一句话,佛度有缘人。呵呵,一时兴起,言辞混乱,偏颇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0 01:40:32
作者:梦之行者 回复日期:2010-07-19 22:22:09
拜读,不过有些疑惑。灭人欲,存天理乃朱子观点,阳明思想为心外无物。此一为客观唯心主义,一为主观唯心主义。当年阳明也正是经过七天的守仁格竹才开始对朱子学说产生怀疑。小弟也正纠结于这两学说之间,不能自拔,想请楼主指点一二。个人认为,阳明思想部分是借鉴于佛老学说,不过一个更学术化,一个是知行合一。正应了一句话,佛度有缘人。呵呵,一时兴起,言辞混乱,偏颇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
我认为,我们为历史上的哲学家贴上唯物和唯心的标签,是很不妥当的,也是我们没有达到王阳明他们那些有实际修养功夫境界的表现。正因为我们没有他们那种实际体验,就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把他们的思想与政治、社会制度甚至意识形态联系起来。
“存天理,灭人欲”,虽是朱子的观点,但在《传习录》,阳明先生对此也有过类似的表述。于是乎便被扣上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帽子,因为在我们的某些哲学家看来,天理就是指封建义理,存天理就是要维护封建制度的永远存在;而灭人欲,就是要人们泯灭应有的一切欲望,老老实实地服从封建统治。这样就能维护封建制度的长久存在了。
其实,如果有点生命修养体验的人,细细地看阳明先生的书,会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阳明先生是想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但并不是要人们泯灭基本的欲望去实现的。而是要人们通过实际的修养,心灵境界提高了,自然就能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注重精神文明修养吧。
我们今天说朱子是客观唯心主义,阳明先生是主观唯心主义。我认为,造成这种分别的原因,就是朱子在修养过程中,还没有明心见性;而阳明先生是悟了道,明心见性了的。他们的境界不同,所得出的见解和理论也不同。
其实,那些被划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儒学大师,如陈白沙、湛若水、王阳明等,大多数是对明心见性有体验的人。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0 08:55:25
其实现在已有一些有见识的学者,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哲学的特殊性,认为简单地把哲学家的思想分为唯物、唯心是不妥当的。如《社会科学报》张丰乾载文:
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以天人和谐为价值取,以阴阳平衡为行动指南,在贯通有无中展现深遂,在彻悟生死处安身立命。从中国哲学所特有的天人、阴阳、有无、理、气、心、性等范畴出发,才有可能把握传统哲学的精粹。
昨晚,在网上无意中发现,原来《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当初就是在天涯写的帖子,而且还和天涯闹过一些不愉快的事,许多版主因此受牵连。呵呵,我以前真的不知道有这档子事,如果我写的帖子会引起一些版主不愉快的回忆,在此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作者:张良弓  回复日期:2010-07-20 10:08:46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19 17:58:53
在修身过程中,私欲还是比较容易意识到的。既然能意识到,就比较容易排除。如果是难以意识到的习气,好比是习惯成自然了,这些习气已牢固地在潜意识中生了根,似乎成了自己的第二天性,自己做起来觉得是出于自然而为之,这就难以意识到,更别提去破除它们了。
不知良弓兄有没有静坐的体验?在静坐时,通过初步的调整心态和呼吸,慢慢坚持下去,随着呼吸渐趋缓慢、细长与柔和,就会体验到一种非常美妙的忘我境界,自己的身体仿佛不存在了,外在的呼吸也不存在了,或是说已觉察不到了,这时就引发了“内呼吸”,非常深长,非常自然,这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非常美好的境界。
很多人到达这个境界,都很想长久地保持下去,但这种状态不会保持太久,这是因为我们虽然排除了大脑外层意识的一些干扰,如一些物欲、私欲等,但由于心境到了一定的静境,洞察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就会体察到大脑更深一层的意识,也就是还有更深层的内部干扰发生,各种各样缘于习惯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杂念,都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干扰着我们。
这时就得下更深一层的修心功夫,体验自然的状态,把这些杂念转化掉,才能获得更深的静境。
===============================================
再次感谢阳光兄,闻君之高论真是如沐阳光啊!静坐的体验是有,不过惭愧,没达到您那个境界啊!看了您描述的状态,还真是心痒难耐啊,呵呵,坚持下去,等着俺也来感受下这清净妙体的美妙境界!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0 12:06:42  作者:张良弓 回复日期:2010-07-20 10:08:46
再次感谢阳光兄,闻君之高论真是如沐阳光啊!静坐的体验是有,不过惭愧,没达到您那个境界啊!看了您描述的状态,还真是心痒难耐啊,呵呵,坚持下去,等着俺也来感受下这清净妙体的美妙境界!
===================================
本来只是想谈谈习气的深重,难以去除,没想到变成说境界和效验了,这个是阳明夫子早已呵斥过了的,要是他老人家在场,或许老大一个耳括子早就打过来了。
这个境界虽然美妙,但是良弓兄千万不能着相去追求,有那个追求心,如果不能在实际修养中化去的话,就算坐上十年,恐怕也不能有所收获。
可以说,一般人在静坐过程中,都想去追求一个什么东西的,想达到一个境界啊,想入静啊,很多很多想法。其实这种追求心,就是一种见道的障碍。古人说,打得心死,方得神活。只有平常的各种分别心、计较心、攀缘心死了,本来之心才能浮现。
作者:闪靓雨  回复日期:2010-07-20 15:10:14
“。。。。所以大家都有一个误解,就是以为要事业成功了,自己才能获得快乐和心境的清净。殊不知,这是把因果颠倒了,我们只有把心情调整到快乐和清净的状态,才有可能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才能更快地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非常喜欢这段,很有启发意义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0 16:56:09
把自己做到最好
“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夭寿不二”的意思,是教导学习的人一心向往好的念头和行为,并努力地去实践,决不能因为环境好坏或寿命长短而让为善的心改变了。只去修身等待命运的安排,即使认识到人的困厄通达长寿短命是所谓“命中注定”的,我也不因此而动心。
其实王阳明何尝不是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外界的环境,但我们应该能够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一个人能否完善自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高下,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你具有更高的身心素质时,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苏秦的故事,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虽然苏秦没有古代圣贤那样高的道德修养境界,但他那种对待人生挫折的态度,以及永远不言失败、坚持做最好的自己的人生哲学,也十分难得的。
苏秦少年时,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拜鬼谷子为师,学习游说纵横之术。
学成返乡后,苏秦权衡了一下天下形势,觉得先到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去,献上自己的良策,一定会得到渴望统一天下的秦国国君的重用。于是就置办行装,前往秦国。据《战国策》记载,苏秦此次去秦国,穿着非常名贵的黑貂皮制作的大衣,很有派头,还带着黄金百两,可以说下了很大的资本。
很可能之前苏秦就先游说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拍着胸脯说,自己这次去秦国,一定会得到秦王的赏识,让大家大力投资支持他去,回来后他一定加倍地报答大家。
有这等好事谁不心动?大家于是便筹集了钱交给苏秦,以作此行的路费及活动经费。
没想到,苏秦言辞恳切地上了十多回书,但秦王自认为秦国还不够强大,不肯冒险对六国用兵,始终不接受他用武力统一六国的建议。
这下苏秦惨了,自己在秦国不受欢迎,呆了这么久,那件撑门面的黑貂皮大衣破了,带的百两黄金也花完了,眼看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
当苏秦回到家时,他的家人吓了一跳,因为这个反差实在太大了。离家时的苏秦意气风发,身穿名贵大衣,坐着豪华马车,一副名士派头。而现在的苏秦呢,腿上打着裹脚,脚上穿着草鞋,挑着一副担子,担子的一头是自己的一些书籍,那时还没发明纸张和印刷术,书是很珍贵的东西,所以是绝对不能丢的,担子的另一头呢,则是自己的行囊。而且经过了日晒风吹的长途跋涉,面目黎黑,神情憔悴,一副潦倒不堪、惭愧难当的样子。
一看他弄成这副模样回来,大家的反应十分冷淡,正在织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子不肯给他做饭,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换作其他人,也许绝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四个字——“怨天尤人”,或者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苏秦之过也。”
但苏秦并没有怨天尤人,把过错推给老天爷或他人,而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深深地自责反省:“妻子不以我为丈夫,嫂嫂不以我为小叔,父母不拿我当儿子,都是我苏秦的过错啊!”
从这件事中,苏秦的灵魂深处受到很大刺激,连夜打开翻检挑回来的那一堆破书,装了有数十个小箱子,找到《太公阴符》这本自己最中意的权谋之书,趴在桌上诵读起来,认真地在心中反复揣摩其中真意,日夜苦读。
有时他读到半夜,实在太困了,就用绳子把头发拴起来,系在屋梁上,这样打瞌睡时,头一低垂下去,就会被绳子一拖,而痛醒过来;有时人虽然醒着,精神却振作不起来,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强迫自己振作精神,继续苦读下去。“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便出自于此。
经过一年的苦学,苏秦掌握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他的精神意志及身心素质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他相信,自己已达到了掌握天下大势及揣摩他人心理的境界,自信地说:“现在真的可以游说当世的国君了!”于是他重新游说诸国,终获得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苏秦衣锦还乡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所到之处均盛情接待,周显王率领百官亲自到三十里地外去迎接,乡亲及家人更是诚惶诚恐,早早地就装修房子、打扫清洁卫生,等待他荣归故里,他的嫂子更是跪地磕头不敢起来,苏秦见此情景,心中感慨万千。
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最好的自己。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气馁,只要有勇气和信心,再加上足够的行动,我们都能够把自己做到最好。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0 19:50:18
作者:stone625 回复日期:2010-07-20 17:29:28
谢谢阳光兄的讲解,看了阳光兄的帖子很受启发,但我有一个很大的疑惑,就是王的心学要求初学者或者学习者心中不能有任何的利害毁誉,而又说王的心学修炼到家了对事功有很大的帮助,这不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吗?修炼的人内心必须没有这些利益的东西才能修炼有进步,那么修炼成的人不是都成没有任何功利心的人了吗?那么这些人入世的话还有什么做大事的动力和愿景呢?请阳光兄解惑,谢谢
=============================
感谢stone625兄的支持。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可能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身心修养也是如此。
阳明先生只是要求初学者用功时,须要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扫除涤荡,尽量不要有其他杂念牵缠,而并不是一开始要求学者心中不能有任何的利害毁誉,那样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阳明先生也早已指出学习要一步一步地来,不能妄想一步登天。
如《传习录》中,有人问:“圣人的生知安行是自然而然的,还要有什么功夫呢?”
王阳明说:“知道一个道理并切实地去做就是功夫,只是有深浅难易的区别罢了。良知原本是精精明明的,比如,孝敬父母,生知安行的人只是依这良知去尽孝;学知利行的人,只是时刻省察觉悟,努力要依循这良知去尽孝;至于困知勉行的人,受蒙蔽太重,即使想依循这良知去尽孝,又会被私欲阻碍,因而不能尽孝道,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百倍、千倍的功夫,才能依循这良知去尽孝道。圣人虽然是生知安行的,然而他的心中不敢自以为是,他宁愿做困知勉行的人所做的功夫。而困知勉行的人却想做生知安行的事,这么怎么能行呢?”
在阳明先生看来,一个初学者,一开始就想去做达到圣人境界才能做的“生知安行”的事,就是没有外物及自我的干扰,一切都自自然然地按自己的本来之心去做的事,那是很荒谬的。
这个利害毁誉也是一样,开始肯定是谁都有的,如果没有,大家都是圣人了,还修个什么?问题是要能意识到它,在做事的时候尽量让自己的心保持冷静,做事就做事,不要过多考虑别的东西。其实任何一件事情,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做好。
就象上面我们所举的苏秦的例子,他的功利心也是很强的,但他就善于控制自己,虽然很想出人头地,但在读书的时候,他是尽量不考虑别的事情的。要是苏秦一边在苦研学问,一边心情烦躁,胡思乱想,各种利害毁誉的事一齐涌上心头,试问他能获得“揣摩”的真谛吗?他是反求诸己,不去怨恨别人,而是痛下决心,摒除外物干扰,在自己的内心挖掘潜力,所以最后终于得窥良知妙用,成就了一番大业。
学习圣人之道,并不是要我们什么都不要了,钱财不要了,房子不要了,家也不成了。儒家只是要求我们不要为外物所蒙蔽,不要成为外物的奴隶。孔子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钱财来路正当,不是昧着自己的良心挣来的,你就是成为千万富翁也可以,开奔驰也可以,只要你心中不存在外物的牵累就行了。不要有常人的比较心,开着一辆奔驰,看到别人的车没自己的好,心里就很高兴,以为自己高人一头;而看到别人开着更高级的车子,又生出怨恨妒嫉的心来,这就是一个人的功利心在作怪。如果一个坐着奔驰的心态就象骑自行车一样平常,不论是奔驰还是自行车,在他的心中只是代步的工具,而不是与他人攀比的东西,那这个人的修养就不错了。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1 10:58:26
作者:张良弓 回复日期:2010-07-19 12:20:51
阳光兄谬矣!阳明先生最主要的人生意义,就是“继往圣、开来学”,其它的不足道哉!假如,他老人家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我想,规范我们这个民族的行为,为我们这个民族指出正确的前进方向,应该是他会做的事情!
===========================
良弓兄的观点是有一些道理。只不过这个想法虽好,但实际实行起来可能很困难。
阳明先生在《拔本塞源》一章中提出的观点,建构了一个美好的、和谐的未来社会的蓝图,真的很令人向往。
但是,这个类似“乌托邦”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天下人的心没有自我的私心,没有受到物欲的蒙蔽的基础上的。这个社会,也就是儒家所孜孜以求的“大同社会”。
然而,要达到天下人都没有私心,这又是个何其艰苦的任务!阳明先生所在的明朝,物欲还没有现在这么泛滥,商品经济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纵然阳明先生亲自倡导“致良知”之学,但许多聆听他讲学的学生对此也是不以为然的,更别提全天下的人了。翻翻《传习录》就可知道,不少学生都是表面听老师讲圣人之道,而底下另搞自己的一套。
所以说,要彻底地克除自我的私心,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孔夫子等儒家大师为此奔波了一辈子,阳明先生也耗尽了一生的心血,在古风尚存的古代都不能实现这个理想,在今天,其难度恐怕更难上千倍万倍。
所以,我认为,与其做那些不现实的事,还不如把阳明学说的思想应用到人生上来,让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慢慢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觉悟,既把事业做好了,也提高了心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这样或许还现实些。
作者:xujc8888  回复日期:2010-07-21 11:27:42
写的不错,希望lz继续。不过个人觉得,凡事不能因循守旧,包括阳明心学一样逃不过时代背景,历史局限。古人言,不代表是圣人言,就算是圣人言也不代表是永恒的真理。比如nb如进化论,相对论,也许若干年后,随着人类的认知提高,也会被修改或废除也未尝可知。再比如,日心说再地心说统治年代是进步,是真理,但是放在现在再看,别说太阳,就是银河系本身,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呵呵。
同样的心学也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客观的说,佛释儒哲学思想体系,再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为维护几千年来的封建独裁统治,贡献颇多。如果这些思想对封建独裁统治构成些许威胁的话,早就被封建独裁统治者废除了。个人尤其反感,儒家程朱理学所说的,所谓“存天理,去人欲”的谬论。试问,封建独裁王朝,有几个皇帝官员,不知,不懂,儒学?读了大把圣人之言的,皇帝们,大臣们,却成为了现实中最纵欲,道德最败坏,最无耻的一群人。而且往往现实堕落的程度,跟其读的圣贤书数量成正比例放大,呵呵。个人认为,欲望这东西,其实宜疏不宜堵。
“顺人欲,应自然,知行合一,所向披靡”。(信仰和法制是顺人欲的底线和前提。)反对不切合实际的空泛主义,不符合人性拔得过高的伪道德。比如,提倡,“八荣八耻”的圣贤大德们,有几个自己先做到,或者能做到的?现实中,恰恰相反往往是提倡这伪道德的圣贤大德们本身,是最无耻,最流氓的一群生物,呵呵。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1 13:06:12
作者:张良弓 回复日期:2010-07-21 12:20:51
奇谈怪论,前后矛盾!看不懂想表达什么?请阳光兄给楼上的做个评价。
======================================
呵呵,刚开始我看xujc8888兄的帖子时,觉得也有点前后矛盾,前面说我写得不错,接着笔锋一转,好象有点批评我的文章有因循守旧的意思。不过后来细细看完后,觉得xujc8888兄好象并不是批评我,而是说要是一再用前人的思想来要求今人,是有违人性,不符合现实的,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心学也不能因循守旧,而要结合现实,与时俱进。当然上面也只是我的理解,不知xujc8888兄的意见如何?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1 16:28:50
中午在凤凰网看到一位90后因玩网游上瘾,被父母关在家里,断掉网线,结果导致他留下遗书自杀的事,令人不禁感叹万千。
其实现在当父母的很多都可说是不够格的,一碰上孩子有所谓的坏习惯,或不合自己的心意,便非打即骂,而不是去探讨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从而真正地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
感慨之余,根据阳明先生的教育思想,写成一篇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的文章,作为今天更新的正文。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1 16:32:24
从“心”改变孩子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持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俗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传习录》
王阳明说:近代那些教育儿童的人,每天只是督促学生句读和课业练习,要求他们约束自己,而不知道以礼仪来诱导他们;只希望他们聪明灵巧,却不知道以善来培养他们;把犯错误的学生当囚犯看待,只知道鞭打绳捆。这样,少年儿童就只把学校当成监狱而不肯上学,把老师和家长当成仇人而不想看到。于是,他们就借机逃学,以便嬉戏耍闹,撒谎捣蛋,以致肆意顽皮,逐渐趋向轻薄下流。这样,就在无意中驱使他们作恶,但又希望他们为善,二者只会抵触,岂能行得通?
在今天,我们看来,王阳明的这番话,简直就是象针对现在的一些教育现象说的一样。
许多学生的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对待那些犯有过错的学生或孩子,不是从尊重人性、尊重教育心理的角度出发,而是一味从自己的角度来要求孩子们服从自己,有的甚至以简单的棍棒教育来代替沟通教育,就难免会造成隔阂,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的父亲在外面打工,担任了一家公司保安队的队长。小女孩跟随母亲在家上学。
后来,小女孩的父亲得知自己的女儿由于缺乏管教,染上了不少坏习惯,他一下急了,马上辞了职回来教育孩子。他想,凭着自己当保安队长的管理经验,教育女儿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位父亲把女儿的缺点一一列在一张白纸上,诸如懒惰、马虎、上学迟到、撒谎、欺负同学等等,写了差不多一页纸,让女儿对着这些缺点,一条条地加以改正。
他以为这样一来,把这些缺点通通给女儿找出来了,白纸黑字地写在纸上,对症下药,让女儿照着改,难道还改不掉吗?
没想到,女儿对他这一套做法产生了极大的逆反心理,不仅丝毫没有改自己的缺点,反而变本加厉,坏习惯越来越多。
父亲看这个办法不行,便开始对女儿实行棍棒教育。却不知女儿对父亲的打骂也不怕,继续我行我素,最后发展到拒绝跟他交流,形同仇敌一般。
相比之下,另一位父亲也有相似的经历,但他却重新学习了如何做父亲的方法,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位父亲原是一家公司的副经理,得知儿子迷上了网络游戏后,也是辞职回家担当起教育儿子的重任。
开始,他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儿子一去上网便是非打即骂。
对于这种打骂,起初还有点效果,但时间一久,打骂也不管用了,儿子宁愿挨打也要去上网。
终于有一天,父子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暴发了,不断长大的儿子挨了父亲两耳光后,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突然反抗起来,凭着身强力壮,把父亲压在身下动弹不得。
遭到了反抗的父亲,这时才意识到“棍棒教育”是没有出路的,而且自己也打不赢儿子了。他开始寻找其他的方法。
后来父亲经过学习,发现最应该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不正确的方法和态度。他决心彻底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走进儿子的心灵,去改变儿子。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在对待儿子玩网络游戏的态度上,父亲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他不仅不再阻止儿子去网吧上网,还主动给儿子钱,但是要与儿子约定一个时间,说好去玩三个小时的话,就给三个小时的钱,一定得保证玩三个小时就回来。
当然,父亲这样做之后,开始经常出现儿子答应只玩三个小时,却玩到四、五个小时才回家的情况。这时候,父亲也不再象以前那样非打即骂,而是从正面强化他,对儿子说:“其实爸爸知道,你是不想玩游戏,今天你比以前提前半个小时回来,有进步了。”“你是一个男子汉了,我知道你能管住自己,爸爸永远相信这一点。”尽管父亲的心里有时很着急,但他竭力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这种急躁情绪表现出来,他知道如果自己一旦象以前那样冲动起来,对儿子冷嘲热讽甚至拳脚交加,就会前功尽弃。
对于他给钱给儿子去网吧玩游戏的做法,连他妻子也充满怀疑,这样不是纵容儿子吗?这样能有效吗?这位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做法,相反,当儿子玩游戏忘了回家吃饭时,他还主动把饭送到网吧。
他清楚地记得,当他第一次给儿子往网吧送饭时,这天晚上,儿子玩游戏的时间不仅没有超过约定的时间,相反还提前一个多小时回来了。以后儿子一般都很自觉地在约定时间前就回来了,而且打游戏的时间在慢慢缩短。
终于有一天,儿子对父亲说:“爸爸,我投降了,以后我坚决不打游戏了。”听到儿子这句话,父亲欣慰而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他觉得自己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果然,儿子从此再没打过游戏,后来因为他的英语听说能力好,还以交换生的身分到美国上高中了。
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父亲如此全身心地信任自己、尊重自己,有哪个孩子不会被感动?别说戒掉游戏,就是更难的事,他也会去做,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古人所说的“攻心为上”,实在很有见地。
作者:星飒  回复日期:2010-07-21 17:27:21
楼主写的不错,一生俯首拜阳明,真的,有点了解王阳明的人,都会不得不佩服他,功业学问,仰如天人。
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心学与新教。基督新教与旧教的关系,还真的有点类似于心学与朱程理学的关系。大凡一种思潮(宗教)有了比较广泛的信徒以后,第一代的创始者逝世以后,总会随着时间的先后,出现这么两种派别,一是,严格遵照第一代创始者的言论,不得有丝毫改变。二是,灵活掌握要旨。在基督,旧新与新教即是这样。在儒家,程朱理学和心学也是这样,朱老夫子,编四书,定圣人言,其要旨就是在,儒家奥义在四书中,在孔孟嘴里,要想修好儒学,必须从书中得。而王阳明则认为,儒家奥义在心里,不在书里。人人皆可为尧舜,只要从心里下功夫。
这个意义其实是很重大的,新旧两派的重大差别,其实并不在表面上,是不是尊重创始人的言论,其实关键是于知识与信仰的垄断权。旧派之所以拼死要坚守原教旨主义,关键还是在于这些人可以垄断意识形态的解释权。而新派的意义则在于打破了这个垄断,使得人人都可以亲近上帝,人人都可以修的内圣外王。
新教的广泛传播对于西欧,美国的发展崛起的意义,世人皆可见,中国要想腾飞,恐怕不单要有自己的信仰,更要有自由的信仰。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1 17:57:58
这些年来,觉得真的很有必要锻炼自己的“心”。如果心没经过训练,在这个日趋浮躁的社会,就很容易出问题。
今天刚在凤凰网看到引起网民关注的“广东男子涉嫌8年内毒杀7名亲人”,感到非常震惊!这名身为大哥的嫌疑人,投毒致死包括二哥两夫妇在内的七名亲人,其起因竟是因为区区两千元钱!
当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为更少的一点钱,如几元钱甚至几毛钱而起争执,甚至动手杀人的的新闻也时常有。有时真的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一个人竟然为了这么点钱也可以剥夺他人最宝贵的生命,可见一个人心中的“自我”如没有克制,完全暴发出来是多么的可怕。
所以没有经过训练的心,会让一个人陷入“自我”的束缚中,容易随着外界环境起起伏,容易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激怒,更容易受到利害毁誉的关系,而蒙蔽本来具有的无穷智慧和才能。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1 19:29:07
兄台所论“王阳明则认为,儒家奥义在心里,不在书里。人人皆可为尧舜,只要从心里下功夫。”这句话说得很好,如果儒家的精髓能从书中得到,便容易落于教条,只有从心里得到的,才是自由而活泼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作者:星飒  回复日期:2010-07-22 09:32:33
当年明月关于王阳明的部分,写的很好,不过还是有很多疑惑。
疑惑一、心学的神秘性还是没有揭开,王阳明本人则不必说了,你可以说他是天才。可是其他心学的门人呢,聂豹,何心隐,徐阶,等等,仿佛成了心学门人,就拥有了无比的智慧和能力。这个太神秘了。当年明月自己似乎也没有解释的清楚。照楼主说法,凝神静心,更容易学习,似乎有点道理,不过这个方法在古代并不稀奇,并非心学首创和独有。怎么不见都有此事功?
疑惑二、关于张居正,曾有人说过,兴心学者,张居正,毁心学者,也是张居正。张居正是徐阶的亲传弟子,后来入阁拜相,实行万历新政,为明朝中兴打入一剂强心针。不过也是因为要推行新政,而毁书院,心学由此大受打击。不知张居正为何不念一点香火之情,而如此打击心学。再者心学倡导自由,流于宽容,对推行新政,利大于弊,不知道为何张居正容不下心学。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2 12:30:45
心学应该是个系统工程吧。它包括的不仅是静坐修心养性、提高智慧和能力的方面,还包括如何去应用,应用的方法等问题。
就象一个国家一样,光强大没有用,只有把这种强大的国力运用到恰当的地方,如提高国民、军队素质等方面,才能表现出令人望而生畏的实力来。
如近代中国与日本的甲午海战一样,当时中国的海军装备号称亚洲第一,但却最终战败,原因何在呢?原因在于落后的思想上,当时积极备战的官员很少,那些战舰的舰炮居然用来晾衣服!炮战中才发现,许多炮弹竟然是臭弹(不知是官员腐败所致,还是很久都不搞实弹训练了?)所以说一个人心里面有某样智慧和能力,这只是潜在的,并不表示他就拥有这种智慧和能力,还要他去实际运用,苦苦磨练才能掌握。
张居正打击心学,可能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为当时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心学经后来门人的发挥,已走了调,已经变成提倡“思想解放”的武器了。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2 14:25:45
作者:星飒 回复日期:2010-07-22 09:32:33
当年明月关于王阳明的部分,写的很好,不过还是有很多疑惑。
疑惑一、心学的神秘性还是没有揭开,王阳明本人则不必说了,你可以说他是天才。可是其他心学的门人呢,聂豹,何心隐,徐阶,等等,仿佛成了心学门人,就拥有了无比的智慧和能力。这个太神秘了。当年明月自己似乎也没有解释的清楚。照楼主说法,凝神静心,更容易学习,似乎有点道理,不过这个方法在古代并不稀奇,并非心学首创和独有。怎么不见都有此事功?
================================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来探讨一下。
的确,通过静坐或其他方法,达到凝神静心的人,在古代确实很普通,并不是心学首创和独有,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什么都不见有事功呢?
我想,这得从王阳明倡导心学(或者说“圣学”)的初衷说起,阳明先生提“致良知”,就是要学生们以此去应事接物,做一番“教化百姓、平治天下”的事业,而不是只独善其身就行了的。所以当他的学生薛侃一问“佛老的精妙之处”时,他便老大不耐烦,加以痛批。
只有目标确立了,再加以亲身磨炼,自身在那方面的智慧和能力才会显现出来。如苏秦,这个人的升官发财思想尽管非常严重,但他在当官干大业的目标很明确,不惜为此“头悬梁,锥刺股”,摒弃一切外在干扰,非常专注地思考一个问题,久而久之,他终于心窍大开,能灵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了,结果在游说诸国国君的过程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挂上六国相印,做出了一番事业。为此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评论说:“苏秦、张仪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启,故其说不能穷。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尔。”
如果一个人虽然具有这种潜在的智慧和能力,但他的奋斗方向不在“平治天下”的目标上,不为此去孜孜不倦地努力,当然他就没有什么显著的事功。如《庄子》中所载,有不少人都有凝神静心的能力,如粘蝉老人、做乐器的工人、为国君画画的画师等人,他们就是把这种智慧和能力运用到自己所喜爱的技艺上了,所以在技艺上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但在治理社会的事功上,他们显然是不会有的。
庄子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智慧和能力当然也是很高的,连楚王都想请他当宰相,但他就是不干,宁愿过一种悠游自在的生活。这样我们就不能指望庄子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等事功方面有什么杰出的成就了。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2 15:09:10
良知妙用
——激发灵感的方法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传习录》
良知,就是道,它就在人的心中,不仅圣贤,就是平常人都是如此。若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将会无处无时不是道。
在这里,王阳明指出了一种独特的运用智慧的形式,即良知妙用。认为如果一个人心中宁静而清明,没有闲思杂念的干扰,就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规律,这样做什么事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奇妙效果。
其实,这就是强调一种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的重要。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叫做“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看到这句话,我们很容易理解为辛勤的劳动是最重要的,所谓勤奋出天才,而忽略了那1%的灵感。
但爱迪生这句名言下面还有一句的,就是——“但是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如果你那99%的汗水不能产生1%的灵感的话,那它就只是一桶汗水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有学生这样抱怨:“我这么努力了,为什么总赶不上别的同学?”“我这样拼死拼活地学,成绩为什么没有明显提高?”在他们看来,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但是,他们却忽视了爱迪生那“1%灵感最重要”的告诫,其实爱迪生强调的是那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勤奋不能促使灵感产生的话,即使再努力,也只能获得极为有限的成功。
这“1%的灵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脑子开窍了,也就是打通了左右脑的神经回路,挖掘出了心灵之中的独特智慧。
这里潜藏着一个很深的生命秘密。
灵感和直觉思维是由我们的右脑主管的,不受平常思维控制,它是无分别、无计较的,需要心灵处于一种宁静、和谐的状态才能出现。
一个人拥有灵感时,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似乎特别敏捷,以往混沌模糊的东西,在脑海中一下子就豁然贯通了,而且有一种能做成任何事的自信,精神达到一个高峰状态。
那么,怎样去开发这种灵感思维呢?
一个人在灵感发生时,大都处于一种非常虚静的状态之中,假如杂念丛生,不可能获得灵感。正象《易经》中所指出的那样:“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心境宁静空灵是灵感的发生的重要基础。
常人的心灵有太多物欲的牵累束缚,所以灵感不能激发出来,只有进入自由自在、灵动活泼的心灵境界,才能“心灵则能飞动,能飞动则下上天地,来去古今,可以屈伸长短生灭如意,如意则可以无所不知”,心灵意念稍有滞碍,灵感即隐而不现。
真正的心灵自由,就是要达到一种放下自我,精神与天地宇宙融而为一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收视返听”,即将平常向外追逐的心思收拢回来,向内观照自己的心灵,保持心平气和、宁静虚无的心境,直至进入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
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战胜自我,克服一切软弱、自卑、浮躁的消极情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坦然淡定的心理,就为下一步的出现灵感思维、顺利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大学》中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即说明了此点。
达到思虑专一的心理要求后,要尽可能地摆脱外界名利、荣辱、得失等利害关系的干扰,把那些难题在心中或纸上陈列出来,细细思考其中的规律及联系,要有耐心,反复全面地思索,坚信“量变即将产生质变”,反复思考的次数越多,心理越放松,灵感出现的机率越多。也许就在你求与未求之间,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浮现在你的脑海中了,你就会恍然大悟。这就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就是“顿悟”。
《传习录》中,王阳明曾对学生说过:“苏秦、张仪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綮,故其说不能穷。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尔。”
在王阳明看来,苏秦、张仪等人的智谋,也算得上具有圣人的资质。他们在长期专注不懈的努力中,已经窥见到良知的妙用(其实就是心灵力量的神奇作用),所以才能如此善于揣测人情,没有一点不是击中对方要害的,由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只不过他们的良知用在了不好的地方(用在了一心求名利上),这就有点过了。
纵观苏秦的成功过程,在困厄和命运的打击下,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在困境中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我的道路。他在不懈的探寻学问真谛的努力中汇成了一股无比专注的精神力量,终于开启了神秘的良知大门,获得了一种高层次的智慧。
在这个过程中,苏秦历经痛苦磨练,最终归于平静专注的心境,纷扰的闲思杂念离他远去,就如同湖面上的涟漪渐渐平息下来,平如镜面,如实地反映出他人的内心活动,这就是他揣摸别人的内心人情,能一击就中对方要害地方的原因。
这其实就是一种本体能力的把握,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对各种知识灵活运用,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2 17:26:01
一提到“致良知”,大家可能便觉得高不可测,以为一定要达到什么大彻大悟的境界,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良知妙用也就是一种灵感,每个人都可以运用,只要一个人的身心能松下来,能专心致志地去思考一个问题就行了。只要坚持这样去做,或多或少就会获得一些良知妙用。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2 20:30:20
修心养性,不光是增加自己的自控能力,调整情绪,涵养道德的问题,还能提升智慧。对于智慧的提高,没有更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涵养自己的心神,在事情磨练中开发智慧、增强能力。
通过修心养性,可以解决智慧问题,但是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要在各种事情中经常考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是否提升了,把各种所谓的困难当作提升智慧和能力的机会和考验。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虽然是古人说的,有一定局限性,但也道出了劳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对于提高智慧和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在平时要多思考问题,干一件事情从各方面分析一下,看一下它的条件和可能性,尽可能全面地考虑,纵观全面后,再订个具体的计划,碰到问题不要紧张,不要陷于负面的情绪之中去,要想到这一切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多分析所遇到问题的原因,这样就能逐步提高自己处理各种复杂事情的能力,自己的智慧也随之提升了。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2 23:40:37
其实有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不能去做,没有能力去完成它,而是我们的心在所谓的困难面前畏惧了,退缩了,而没有最大限度地从自己的内心去挖掘潜力。
心灵的潜力永远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只有敢字当字,先要能行动起来,在行动中不断思考它的可行性,思考自己可以去做那些事来完善它,慢慢地,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来这个答案早已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由于浮躁的情绪把答案遮蔽住了而已。当你的心定下来时,这个答案也就进入了你的意识中。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3 00:34:24
关于人定胜天
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弄了个“人定胜天”的词语出来。在这个牛词的鼓舞下,人们的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不再把“天”,或者说是大自然放在眼里了,以为人作为万物之灵,可以做大自然的主宰,可以操纵大自然了,于是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什么都敢做,任意砍伐森林,对煤矿、石油、地下水等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采,结果环境、森林资源、地表植被严重遭受破坏,气候异常,大自然正以它特有方式报复着人类!这一切,都是与东方“人天合一”的思想格格不入的。
其实,人定胜天并不是说人就可以做大自然的主宰,人永远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不引起大自然的绝地反击。我的理解是,人定胜天应该是人心安定了,才能更好地掌握自然规律(道),才能让身心顺着自然规律,更好地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作者:明朗之阳光  回复日期:2010-07-23 17:43:20  下面更新正文。
不要迷信天赋
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然有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努力到极致,到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尽性知天)的功夫,也不过是尽我心的良知罢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是聪明或愚钝,只要他愿意,都可以通过致良知来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只不过付出的努力要比别人多一点罢了。即使心性愚鲁的人,别人用一分努力能做成一件事,而自己不怕吃苦,不怕耐劳,下定决心,用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一样能做成那件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天资不聪明的人,但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想方设法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最终却成就了一番别人难以企及的事业。而一些所谓的聪明人,由于放弃了自己的努力,最后反而变成一事无成。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天给予了天分,但个人的素质要靠自己去提高,一个人的努力能将一个普通的人变为天才。
谈到曾国藩,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近代颇有争议的人物,当年率军镇压太平天国,以显赫的军功,被清朝誉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谥为“文正”。
曾国藩一生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的功夫和学问,躬行践履,在治军、治家、修身、养性上都颇有建树。
然而,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
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读书,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盗贼来到他家,发现曾国藩的房间还亮着灯,便躲在窗户边,想等他睡觉后再下手。
但曾国藩把一篇文章读了很多遍,还是没背下来。
而盗贼虽然只是隔着窗户听曾国藩读书,可是那么几遍下来,他就在心中把它记下了。相比之下,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这么笨,读书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终于,盗贼实在忍不住了,怒气冲冲地跳出来说:“你这种水平,读书会有什么出息!”然后将自己早已听熟的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忿然离去。
盗贼的天分确实很高,听人家朗读了几遍文章便能背诵,而且勇气可嘉,看到别人如此“不成器”,敢于勃然大怒,不顾自己盗贼的身份,奋不顾身地跳出来,当场教训别人,还要给人家演示一番背书的本事,可谓“智勇双全”。然而他只能做些偷鸡摸狗的事,而曾国藩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质,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人物。
可见,如果光有天赋,而没有加上自己的勤奋,一个人也是不能获得成功的。我们小时候就读过的“伤仲永”的故事,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叫仲永的小孩,很小的时候就聪慧异常,能作很好的诗。乡里人对此很惊奇,经常有人请他去表演,对其出众的天赋赞不绝口,并赠予些礼物。
仲永的父亲满足于这种肤浅的赞美及那些蝇头小利,于是整天带着儿子到处去应酬。
生来天赋很高的仲永长到20多岁时,有人再前去探访昔日的“神童”,请他再作诗时,却发现他已“泯然众人矣”,已经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迷信所谓的天赋。对于天才的定义,还是爱迪生说得好,所谓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