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考察秦始皇陵墓札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28:14
秦始皇陵墓,你沉睡两千多年内藏什么秘密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
(QQ175613195,电话 13766307454)

去年冬月,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现曹操墓,引发了考古界和旅游界的关注,人们热议的同时,商机也涌现出来,有人在策划成立全国最大的曹操研究资料和文化产业开发中心,国内外多家旅行社也在考虑设计曹操墓的旅游线路。现在有好事者提议是否打开秦始皇陵墓,让沉睡地下两千多年的秘密地宫面世。这种一切向钱看的疯狂想法的实现,很可怕也有可能。
一代伟人秦始皇,诸多谜底墓中藏。今人何不想前往西安,看一下这神秘的秦陵地宫呢?
“秦皇陵地宫就在封土堆下!”在近年前,北京召开的秦始皇陵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技术成果验收会上,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宣布,通过最新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查表明,中国第一个帝王陵园的布局之谜已经解开。
据悉,该项目为国家“863计划”之一,这是我国首次将考古工作纳入该计划,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对西安秦始皇陵所进行的资金投入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地下考古勘察工作。此次考古探测于去年底启动,主要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不会对秦始皇陵地宫产生损害,特别是高光谱遥感考古在国际上是第二次采用,而在国内还是首次。
由此引发我回想起早些年在西安考察秦始皇陵墓的所见所闻,觉得秦始皇陵之谜主要涉及到皇权尊贵和主人生前死后雄霸万世的妄想。我们从史料上知道秦始皇生前的穷奢豪华,建造了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等大型宫殿,死后他的陵墓当然会建成一个庞大的工程。因此建造如此巨大的封土是为了显示他始皇帝的尊贵。
从目前秦兵马俑坑、秦铜车马坑、秦石铠甲坑等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发现与发掘来看,都是秦始皇雄霸天下的展示。自然这一切附属物都如同众星拱月一样陪护着秦始皇陵墓。可以断定秦始皇陵地下宫殿,将是一个更加神秘莫测,令人心驰神往的伟大奇迹。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藏有多少秘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这位在生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在死后留下的陵墓依然扑朔迷离,成为中国考古史上最重要、最难破解的谜团之一。
在陵墓56.25平方公里的中心区,考古人员勘测地下有保存完好的建筑遗址,布局为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有内、外两城,封土的位置位于在内城的南半部,封土地基近似方形,内城的南半部大都为陵墓的封土占据,封土南北长515米,东西长485米,占地面积249775平方米。因此建造如此巨大的封土是为了显示他始皇帝的尊贵。
据说,秦始皇陵封土下的地宫距现地表深约 30 米。地宫的周围有近似方形的地下城垣。 地宫是秦始皇陵墓建筑最核心的部分,是放置秦始皇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两千多年来,由于一直深藏地下,后人对这个神秘的地宫一直缺乏直观的认识了解,构成了先秦文化中最大的谜团之一。
据说,当年秦始皇陵修成之后,为防止泄露机密,所有了解地宫修建情况的工匠都被埋入了地下,历经两千多年,许多不解的谜团回荡在人们的脑际:关于地宫内的情况,现在的人们只有通过司马迁在《史记 · 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对地宫的辉煌展开想象的翅膀:“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司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向我们展示了地宫富丽堂皇的情景,地下有穿三泉而建的地宫,穷奢豪华的陪葬品,有以水银来表现的百川江河大海,有防止盗墓人的机关弩矢,玄宫顶部装饰天文星宿之象,地上模拟有统一后的中国疆域图,还有用鲸鱼油做成的长明灯,照亮了整个地宫,经久不熄.....
为了防止盗墓贼进入,工匠在地宫内制作了神奇的机关暗弩,当盗墓贼一旦接近墓门,便暗箭齐发,将之射杀于墓外。
根据考古调查资料标明:秦始皇陵地宫上穴近似方形。距现地表 2.7-4 米深处发现了地下宫墙。宫墙东西宽 392 米,南北长 460 米,总面积约为 18 万平方米。这样大的墓穴,中外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宫墙高和宽约为 4 米,用未经焙烧的砖坯砌成。宫墙的四面有门,东边发现 5 个,其余三连各有 1 个。封土下的地宫距现地表深约 30 米。放置棺椁的地方叫做玄宫,地宫的核心,无疑是位于四面环绕宫墙的中心部位。
总之,这座神奇的地宫如同秦始皇生前的宫室一样,地下王国内继续寄托着他万世皇权的愿望。
秦始皇陵为何坐西向东?

我作为风水研究者除对历史感兴趣外,还对风水更有浓厚的兴趣。在西安我一直在思索
秦始皇陵为何坐西向东?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以朝南的位置为尊,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愿意坐西向东呢?从目前公布的学者研究资料来看,可谓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东渡黄海,寻觅蓬莱、瀛洲诸仙境,并多次亲自出巡,这一切无不昭示其对仙境的迫切向往。可惜徐福一去杳无音讯,秦始皇亲临仙境的愿望终成泡影。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于天国,大概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愿望。基于此,秦始皇陵也就只能坐西向东了。
有人认为,秦国地处西部,为了彰显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秦王嬴政初建东向的陵墓;并吞六国之后,为了使自己死后仍能注视着东方六国,始皇帝矢志不改陵墓的设计建造初衷,所以我们看到的陵墓只能是东西朝向。
还有人认为,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秦汉之际的礼仪风俗有关。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从皇帝、诸侯到上将军,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秦始皇天下独尊,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让人不解的不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据考察,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
我比较倾向秦人葬式的这一特点,促使秦陵沿用民俗。是什么原因让秦人采取这东向的葬式呢?
坚持秦人起源于东方的学者认为,由于东方是秦人祖先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地方,他们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感情。然而东西相隔,路途遥远,其间又强敌林立,“叶落归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因而采用朝向东方的葬式,以示不忘根本。相反,坚持秦人起源于西方的学者认为,秦人采用“头朝西方”的葬俗,是想彰显他们来自中国的西部。但如果头西足东的葬式表示秦人来自西方的话,那么华夏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是否说明他们来自北方呢?现代文化学与民俗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们曾流行过的“屈肢葬”一样,与甘肃地区的古代文化或某种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比如“白马藏人”对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释是,日落归西,人亦随太阳走。也许,秦人对他们的葬式,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释。
我还认为,陵墓位置的确立与秦国前几代国君墓的位置不无关系。秦始皇先祖及太后的陵园葬在临漳县以西的芷阳一带,秦始皇陵园选在芷阳以东的骊山之阿是当时的礼制所决定。
因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时的尊卑、上下排列。《礼记》、《尔雅》等书记载。“南向、北向、西方为上”。“西南隅谓这奥,尊长之处也”。东汉《论衡》一书记载得更明白了:“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饮食;宅,人所居处,三者于人,去凶宜等。”即在芷阳的宣太后也希望其陵墓能葬在她丈夫与儿子之间,即“西望吾夫,东望吾子”,似乎亦是按长者在西、晚辈居东的原则。秦始皇先祖已确知葬在芷阳的有昭襄王、庄襄王和宣太后。既然先祖墓均葬在临漳县以西,而作为晚辈的秦始皇只能埋在芷阳以东了。作壁上观若将陵墓定在芷阳以西,显然有悖于传统礼制。可见秦始皇陵园选在骊山脚下完全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
秦陵的风水玄机

秦始皇陵园的位置既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也体现了“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
我们知道秦始皇执政于都城咸阳,为什么陵园却要选在远离咸阳的骊山之河?这是因为秦始皇特别迷恋骊山这块风水宝地。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作是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对墓地的风水更加重视。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骊山之阿,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郦道元的观点受到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肯定。现在从风水角度来看秦始皇陵也不失为一块理想的风水宝地。
秦始皇陵位于临撞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南倚骊山,北临渭水。为什么选位在这里呢?有人认为,这与古人迷信风水宝地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地质学家根据卫星拍照的图片看:从骄山到华山工好像一条龙,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龙头眼睛的位置。
陵墓位置的选择也与当时“依山造陵”的观念相关。大约自春秋时代开始,各诸侯国国君相继兴起了“依山造陵”的风气。许多国君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对视野开阔的平原,甚至有的国君墓干脆建在山巅之上,以显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权的威严。春秋时期的秦公墓也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有的“葬西山”,有的葬在陵山附近。战国时期的秦公墓依然承袭了“依山造陵”的典范,而秦始皇陵墓造在骊山之阿也完全符合“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它背靠骊山、面向渭水,而且这一带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整个骊山唯有临潼县东至马额这一段山脉海拔较高,山势起伏,层峦叠幛。从渭河北岸远远眺去,这段山脉左右对称,似一巨大的屏风立于始皇陵后,站在陵顶南望,这段山脉又呈弧形,陵位于骊山峰峦环抱之中,与整个骊山浑然一体。
地宫“防水大坝”给我们的启示
风水宝地选择之后,能否乘生气,就在于施工的科学合理性。作为墓穴来说,关键在于其高低位置和排水系统的设置。我们从秦始皇陵的完整性可以看出古人工匠的聪明才智,也从中提示我们在做阴宅之时不可不重视排水。
一项近年的秦始皇陵科技考古实践资料表明,在电法探测中,科技人员在阻排水渠位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渠北侧的电阻率极高,而渠南侧的电阻率却极低。“由于封土堆地势南高北低,地下水从南侧往地宫方向流,阻排水渠内外侧电阻率的差异,说明虽然2000多年过去了,阻排水渠仍然发挥着重要的防水作用,保护了地宫免遭水侵。”考古专家刘士毅这样解释说。
学者段清波说,长约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实是堵墙,底部由厚达17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规模之大让人难以想象。“阻排水渠设计相当巧妙。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段清波认为,《史记》中记载的“穿三泉”中,“三”其实是个概数,其实应该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
据了解,北京国家大剧院,当年建设时也是按照这套办法来解决水浸问题。
那么当年秦代工程师如何完成这一优质工程的呢?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他们是这样完成这一旷古之作的:
墓圹开挖的同时,先在地宫的迎水面(即南部和东西两侧)挖设一条超过地宫设计深度、平面略呈“U”形的人工沟壑,从而汇聚各层地下潜水,并阻拦其进入墓圹,以利于北部地宫的修筑。这条778米长的排水渠环绕墓圹的三侧,是整套系统的前段。南侧水渠最宽,上口宽达84米,底宽9.4米,渠中心处深39.4米。
后段排水设施全长525米,由位于封土西侧以外类似“坎儿井”的一组明井和暗渠组成,与前段工程的西北端相接,将前段沟渠汇聚的地下水流排出陵园。这些明井暗渠连成的排水道呈“Z”字形布局,现已探出8段明井和7处暗渠交替相接。明井都是口大底小,相互之间以拱顶的地下暗渠相通。暗渠底宽约1米,顶部已基本坍塌,然而渠洞内却没有发现管道。
前后两段排水渠道能够顺利保障地宫的修建,但工程结束后上面终究是要覆盖封土的,那样前段水渠就再也无法承担起排水功能。于是秦代工程师利用枯水季节,将加工过的青膏泥(质地细密类似湖底淤泥,隔水性强)填充在前段沟渠内并逐层夯实,夯层厚达17米;在青膏泥之上,再以21米厚的含沙黄土夯填。这样前段的排水沟渠就摇身一变,成为横亘地下的拦水大坝,功能也由排水转为阻水,用另一种方式隔断了地下潜水对地宫的渗透。由于受阻的地下水不再汇聚成流,后段的明井暗渠也基本丧失了排水功能,但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这组地下阻排水系统随陵园的自然地势而精心布设,可以看出当年的设计者和施工者,对陵区地质状况的了解已达到相当程度,并具备极为高超的测量技术。将近绕陵一周的阻排水渠,环行在高低不平的地貌上,渠底的水平掌握需要测量得非常精确。勘探表明阻排水渠的底面高差在1米左右,这样则保证了渠中的水能够按照设计意图流向一处,排出陵园。后来选用青膏泥作为前段下层的封堵材料也十分高明,而且所用的青膏泥之多、夯层之厚,确乎超出想象。仅此一个秦陵地下阻排水系统,就足以充分说明秦代大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臻化境。
这一系统的功效让人十分满意。地宫的建成本身就说明了排水系统的成功。而阻水系统,更是经历了2200多年的时间检验。此次物探中,利用自然电场法和核磁共振法测出,在所推断的墓室和地宫范围内为不含水区,而阻排水渠外测(南段之南)的相同深度为含水区,从而证实这个地下阻排水工程迄今仍然在发挥着作用。这应该就是班固在《汉书》中所言的“下锢三泉”。
与地下阻排水工程相呼应的是地上的排水系统。秦陵地区两千年前温和多雨,气候比今天湿润得多,由骊山而下的地表径流和由此而产生的地下潜流也比现在大为丰沛,因此,秦始皇陵在设计过程中少不得一套立体的防水设施。在陵园内不论是墙脚楼旁、封土周围,均列有整齐的排水管道,形成一整套纵横交错的地表排水设施。它们能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迅速排到地势低洼处,并引向陵园外。陵园外的防水工程乃是骊山山麓前筑就的防洪大堤,以防范源自山间的洪水对陵园的破坏,时至今日它依然高高隆出地面,长久以来一直被当地的人们称为“五岭”。而在地下,还设置了浅层排水设施。前文所述的阻排水系统则是针对于深层地下潜水,它与陵园南部的防洪大堤功能相似,只不过两条大坝一个矗立地面之上,一个深埋黄土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