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鱼也不能吃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2:46
长江流域两种常见食用鱼体内检出环境激素
除马鞍山一条鲤鱼样本外,重庆、武汉、马鞍山、南京从长江中采集的野生鲤鱼与鲶鱼均检测出壬基酚和辛基酚
今年1月到3月,绿色和平工作人员在长江沿岸的四座城市:重庆、武汉、马鞍山、南京采集长江中野生的鲤鱼与鲶鱼,检测了这两种常见的食用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所有样本都是由当地渔民提供的新鲜活江鱼。样本在收集到之后均由锡箔纸包装,冷冻避光保存,随后被运送至位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绿色和平研究实验室。
绿色和平称,检验显示长江中野生的鲶鱼和鲤鱼体内都不同程度地累积了有毒有害物质,包括有机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其中,除马鞍山一条鲤鱼样本外,其他所有四座城市两类鱼样本中均检测出含有壬基酚和辛基酚。全氟辛烷磺酸则在除重庆的鲤鱼样本以外的所有样本中被检出。
壬基酚检出含量最高的是武汉的鲤鱼样本(85.0微克/千克);辛基酚检出含量最高的是重庆的鲶鱼样本(3.37微克/千克)。全氟辛烷磺酸检出含量最高的是一条南京的鲤鱼样本(51.3微克/千克),其次为武汉的鲤鱼样本(41.6微克/千克)。
壬基酚和辛基酚是洗涤剂、纺织产品和皮革涂饰中极为常见的化学原料,属于环境激素,即可以干扰内分泌并影响性发育水平的内分泌干扰素。全氟辛烷磺酸则被广泛用于纺织品、地毯、造纸、防水涂料等产品之中,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此外,汞在所有的肌肉样本和除一条重庆鲤鱼肝脏样本外的所有样本中均被检出;所有的鲶鱼肝脏样本均被检测出含有镉,其中南京的鲶鱼肝脏样本镉含量最高,也是所有重金属含量中数值最高的(0.34毫克/千克);部分肝脏样本被检测出含有铅;但肌肉样本中铅的含量均小于最低可测出值。
绿色和平称,由于不同城市间的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差异较大,无法根据其浓度水平比较不同城市间的污染程度。然而,本次检验表明了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具有广泛性,长江沿岸上、中、下游的四座城市的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相关研究表明,壬基酚和辛基酚具有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是一种强有力的内分泌干扰素,可能导致雌性性早熟和雄性精子数量减少及质量下降等病症。全氟辛烷磺酸也会影响生物的荷尔蒙分泌,对肝脏、甲状腺和免疫系统造成影响。这些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累积性,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形成健康隐患。
今年7月以来,中国多处城市报告女婴和女童的性早熟案例。根据国内外已经发表的研究,环境激素的污染水平是性早熟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绿色和平水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武毅秀指出,化学品污染普遍存在于生物和环境生态中,食用含有壬基酚、辛基酚和全氟辛烷磺酸等环境激素的鱼制品,会增加人体接触环境激素的可能性。
由于壬基酚和辛基酚等环境激素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危害已被广泛论证,各国已着手立法管制其生产和使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也明确规定全氟辛烷磺酸作为公约受控范围内的9种物质,应当被限制使用。
绿色和平在报告中呼吁,中国政府应当尽快建立完善化学品环境无害管理体系,摸清当前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逐步减少、限制并最终消除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责任编辑:荣蓉)
《“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 》全文
http://wenku.baidu.com/view/7cf823d380eb6294dd886cef.html
http://new.21ccom.net/plus/view.php?aid=17236
---------------------------------------
终于,鱼也不能吃了
当我们所吃果蔬有农药残留,鸡肉等肉类有激素和抗生素、瘦肉精,牛奶有三聚氰胺、激素;当我们所吃的菜是用地沟油、鸭子油、潲水油做的;当我们还在吃着各种添加了名目繁多的添加剂的方便食品的时候,我们可否想到,这次,鱼也存在了危险。
据报道,多省长江野生鱼被测出环境激素 可导致性早熟: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表了24页纸的题为《“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的报告。调查报告中发现,该组织在来自重庆、武汉、南京以及马鞍山四市的野生鲤鱼与鲶鱼体内,检测出了广受国际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部分鱼体内还检测出了汞、铅和镉等重金属。
其实,鱼和海产品中含有重金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些海鱼、贝类,以及一些淡水鱼都存在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主要就是铅、镉和汞,以及非金属砷等。因为环境污染,众多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排入了江河湖中,这些污染物又随着流水进入了海洋。而鱼类、贝类具有富集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能力,如鱼类可蓄积比周围水体环境高1000倍的汞。日本“水即病”即是由于水即湾周围居民常吃这种被汞严重污染的水产生物而发生的中毒。
然而,这次在长江鱼类竟然检测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而且这次的取样来自于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江段,这说明,长江的污染已经是全流域的污染,而非某一段的污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江的污染有多严重。
作为营养学工作者,我们根据营养知识,一直提倡多吃鱼,而且我们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因为鱼肉蛋白几乎是最好的动物蛋白,而且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DHA等,所以如果单纯从营养学上来说,鱼类是非常好的营养素来源。然而,营养学和食品安全在某些时候是存在矛盾的,在这个时候,安全则显得比营养更重要了。
那么这两种物质是什么物质呢?“壬基酚和辛基酚是洗涤剂、纺织产品和皮革涂饰中极为常见的化学原料,属于环境激素,即可以干扰内分泌并影响性发育水平的内分泌干扰素。全氟辛烷磺酸则被广泛用于纺织品、地毯、造纸、防水涂料等产品之中,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是报告中提到的。这些物质都具有累积性,在被排入水中后,可以在鱼等生物体内蓄积,如果人食用了这些体内含有毒物的鱼类等生物,则这些污染物就会进入人体内,对人体的健康形成危害或危害隐患。
前几天的圣元奶粉含有雌激素的问题,在卫生部出台官方报告后尘埃落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孩子早熟的案例层出不穷。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也大大提前了,现在10多岁的女孩子往往不少都来月经了。原因呢?我想应该很清楚,环境污染中排除众多的污染物,都是“环境激素”,这些环境激素都具有类似雌激素的功能,如果经常食用含有这些环境激素的食品,那么这些环境激素就会在体内蓄积,并最终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干扰机体的发育,甚至干扰人体本身的激素分泌,并最终形成机体危害。
由于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健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其列为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化学物质,因而其产量在这些国家已大幅减少。那么目前,在中国长江流域的鱼类中检测出重金属和雌激素样有毒物质,则再次给中国提出的一个警告:
如果不重视并真正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长江流域以及中国各种水体的污染情况,那么中国将无鱼可吃,或者必将对国人的健康形成非常大的危害。
---------------------------------
“有毒” 专家称不足以危害健康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8月31日09:59
事件回顾
日前,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布《“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报告称,在长江重庆、武汉、南京及马鞍山河段的野生鱼类体内,发现了对人体有害的环境激素。
中科院水生所、武汉大学、华科等权威研究机构专家昨日作出正面回应: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情况,但无论是英国检测报告,还是中科院水生所的检测报道,其激素含量都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武大基础医学院院长、免疫学专家谭锦泉
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健康
该国际组织的报告显示:武汉的鲤鱼样本所含的壬基酚(NP)含量最高(85.0微克/千克)。到底多少激素含量对人体有害呢?
昨日下午,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免疫学专家谭锦泉教授说,“85.0微克/千克的含量,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危害,但长江水域鱼类体内发现‘环境激素’总不是好事,这证明长江水质状况确实在恶化。”
谭锦泉解释,“环境激素”其实是一类激素的统称,人体若吸收数量较大的此类激素,可能会出现发胖、性早熟等现象。“从人体健康角度讲,这个报告是提醒人们对水域污染保持足够重视。”但声称对人体毒害巨大,有哗众取宠之嫌。
华科环境学院副教授吴晓辉
应引起重视,但不必恐慌
“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是否导致江鱼中‘毒’,要看有害物质含量有多少,只有当这两种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的物质积累到一定量时,才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损伤。”昨天下午,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吴晓辉认为,该报告可能意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释放适当的进行监管和控制。
“不可否认,长江水体中确实存在壬基酚和辛基酚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市民没必要因此恐慌。”他说,野生鱼体内所含的’环境激素‘量非常少,只要控制好摄取野生江鱼的量,对人体是没有太大危害的。
中科院水生所
饲料和催熟剂疑为激素来源
“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情况。”昨日,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陈炜说,鱼类激素含量检测,目前尚无明确的管理部门。他对这份报告并不惊奇,此前,中科院水生所检测野生鱼情况,“也检测出东湖里的鱼有激素含量。”
他分析,鱼类之所以含激素,一是因为部分鱼饲料含激素,另外也由于一些农作物使用激素催熟,激素随地表水流进湖泊、江河。
“按一般水体标准,每升水含4000微克激素属正常范围,但鱼体的激素含量没有标准。”他说,鱼类吃了重金属后,会因代谢慢在体内累积。不过,这份报告取样仅代表一个样本,长江流域水域情况不同,这份报告并不代表武汉所有江面鱼类含有激素。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湖北长江干流水质为“优”
今年7月,湖北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根据pH值、石油类、挥发酚、汞、铅等10个项目,对长江和汉江及其主要支流39个断面等作了监测,结果显示,湖北长江干流和汉江干流的水质为“优”、长江支流水质为“良好”、汉江支流水质为“轻度污染”。
省水产局
野生鱼在武汉水产市场仅占5%
湖北省水产局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去年全年,武汉市长江流域的鱼产量约为330万吨,且年年都有所增长。
湖北省农业局水产部门介绍,每年武汉水产市场上的鱼,仅有约5%来自捕捞,其余绝大部分都来自人工养殖,包括鱼池、内湖养殖,也包括长江流域的养殖。而且,武汉市餐饮协会秘书长涂水前说,武汉餐饮行业都用养殖鱼,基本没有野生鱼,而且现在是禁渔期,绝对没有野生的。
此外,华南市场、白沙洲市场相关负责人也介绍,市场内的鱼全是养殖,说“野生鱼”的都是假的。
昨日,白沙洲水产批发市场鱼市依然热闹。一鱼摊老板说,他们的鱼是刚从养殖场运的,品种很多。“野生的也有,但不多,价格也比养殖的贵些。”他说,现在武汉市场上的鱼大多来自江苏、浙江一带,还有山东、广州等地。11月本地鱼才上市。对于长江流域水质对鱼的影响,该老板说没怎么听说过。
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该组织负责人、报告发布者武毅秀。
长江商报:有环境和医疗方面的专家认为,目前江鱼所含的环境激素不足以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是你们夸大了危害?
武毅秀:报告中未说明吃了含有环境激素的鱼类会对人体有立竿见影的危害。报告的依据是,国际上已确认壬基酚、辛基酚及全氟辛烷磺酸对人体有害。至于具体含量多少对人体有害,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有害物质量的不断积累势必会导致质变,只是早晚的问题。
长商报:调查报告采取的抽样检测的取样方法是否科学?
武毅秀:决定采取抽样检测方法前,我们的组织咨询了许多环保方面的专家,他们认为,通过抽样检测的方式足以支撑报告所说的内容,最终报告只是想证明一个事实——长江流域鱼类体内含有这三种有毒物质,而并非要证明每一条鱼体内、每一个河段都有,我们希望以此引起民众及决策部门的重视。(本报记者 许兰超 马秀佳 张学荣实习生 刘珍 王婧
-----------------------------------------------------------------------
白社会
我来说两句(3593)
让这砖家每天吃一条这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