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天文学家--李明彻道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9:14:42
李明徹真人傳
清朝嘉慶二十三年戊寅,兩廣總督阮元正在總督衙門焦急地等著一個人的到來。究竟他等的是哪一位重要的人物呢?
原來,當時阮元正在修《廣東通志》,一時之間碩學通儒畢集志局。而阮元認為古人把《通志》稱為圖經而不稱之為志,可知繪圖的重要,所以特別注重繪圖。他急切地想找一位精於繪測的通學之士擔當此任,可惜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恰在此時,糧道盧元偉向阮元推薦了時居廣州的黃冠李明徹真人。
李明徹真人字大綱,一字飛雲,號青來,番禺人,生於乾隆十六年辛未(西元一七五一年)。世居廣州。父品君,母林氏,繼母朱氏。真人自幼天姿聰敏,過目成誦。從學於廣東名儒陳鴻章恕高,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無不爛熟於胸。且品格端嚴,有茅容之風,鴻章以大器期之。然而真人卻視功名如糞土,不事舉業,好從方外之遊。年十二即出家修道,父母弗能強之。真人於是入羅浮山沖虛觀,思覲異人受業,惜無當意者。只是在沖虛觀拜牌簪冠入道,道號明徹。稍長除學道外,還對天文學、數學、測繪學、丹青等均有深造,終日鑽研,孜孜不倦。但覺孤陋寡聞,於是出外雲遊參訪,遍歷名山大川,尋師訪友,不恥下問。
清乾隆中葉間,適逢江西道教龍沙大會,天下高行道流雲集,明徹聽到消息後前往拜會,得遇高人石和陽。授以《道德經》、《陰符經》、《黃庭經》等經之真訣與秘要,道學因而大進,竅妙皆通。後返廣州白雲山麓隱居閉戶著書,將《陰符經》、《黃庭經》等經之精義一一陳述與注釋。在乾隆五十八年癸丑陽月,付梓行世,以示善與人同之意,供同道者參考,祈道脈中興,是所厚望。此承先啟後之旨,不遺餘力也,因此真人此舉令全國各處道門皆知其名。
李明徹真人不僅精於道學和推步之術,而且旁及西洋繪畫和傳統的中國山水人物畫。真人三十多歲的時候,有大吏尋求洋畫上貢,眾人都一起推舉李明徹真人。當真人當眾畫一幅洋畫之後,大吏大為滿意。讓真人搭乘官船和貢使一起上京。到了京師,真人掛單於十方叢林白雲觀內,接觸道門各派高人異士,再遇石和陽,得內丹精奧,道學大進。他還拜學於當時的欽天監監正,得其傳授皇家大內的秘傳推步之術,在天文學上取得了很大的長進。
真人回到廣州後,對自己所取得的學問並不滿足。當時澳門是各國外輪的泊岸聚集之地,因此有很多從事外語翻譯的人,為學習西方科學技術提供了方便。真人於是前往澳門購買各種天文儀器,向歐洲人學習研究用天文學計算、地理繪畫的方法。由於西方人只是口述,並沒有中文的資料,於是真人發願,把自己平生的天文學知識歸納成書。再次回到廣州,真人居白雲山,費盡心血,歷時數載,寫下了嶺南道教史上的第一本天文學著作《圜天圖說》三卷,續編二卷。書成之時,真人已經五十多歲了,可謂皓首窮經了。
真人後又發現粵秀山(今廣州越秀山)山腳龍王廟適於清修,於是又在龍王廟掛單。當時江西虔南黃一桂來廣州探訪其表兄糧道盧元偉。因為黃一桂生性好靜,也在龍王廟寓居。每當晚上星輝滿天的時候,黃一桂就坐在殿廡下乘涼,與同座指認天上星斗,在座之人聽了之後莫不歎異。恰巧有一次,李明徹真人也在座,卻默不作聲。黃一桂見狀大為驚異,一再追問之下,真人才與其在丹房內窮究天地日月星度經緯之學。兩人談論至深夜不輟,黃一桂不禁對真人天文知識甚為敬佩。再看見真人的案桌上有一冊《幾何篇》,才知道真人精於天文推步之術。盧元偉糧道亦精通天文學知識,黃一桂幾次把他考倒了,並且把李明徹所著的《圜天圖說》給他看,盧元偉看後深為讚賞,並認為《圜天圖說》沒有一點虛假的東西,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該書一定能留傳後世無疑。於是把李明徹真人推薦給兩廣總督阮元。
阮元擇日以禮召見真人,年逾花甲之李明徹真人攜著多年努力精心著作的《圜天圖說》來制軍衙門進見,分賓主座下,真人獻上《圜天圖說》。阮元細看,覺得對天文之星像解說非常詳析,並用西洋法繪製圖案,又極精緻完善,不禁讚歎真人為張賓、傅仁均之後崛起的又一個天文奇才。於是延請真人加入志局,主持省志的地圖繪測、主理天文等職務,委託分纂輿地略,測定廣東日晷度數之高低,矇影之闊狹,圖示北極出地之度數。繪列南極之星像,以上各節均是舊志所缺少。在修志期間,也有他人把繪就全省及各縣地圖獻呈阮元審閱,阮元看完搖頭說,非李真人擔任不可。又有有說李真人雖深究天文學,卻未必懂繪製地圖。阮元又說,李真人一定能造。結果由真人一一繪製出來。阮元十分滿意。現在廣東通志所有全省及各縣之地圖均由真人負責繪製出來。
真人不負眾望,繪成完善的輿地略六卷,和略度附近南極星圖分野氣候一卷。當時真人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阮元破格把這《圜天圖說》編入《通志藝文略》。
嘉慶二十四年,李明徹真人因在修省志時尋宋代萬松山故址,尋訪至廣州市河南(今海珠區)五鳳村的漱珠崗。見此崗南臨珠海之濱,北望白雲屏藩之障,西來五鳳,東接七星(崗名)。松石清奇,山環水曲。因名之曰漱珠。真人見漱珠崗有仙山洞府之規模,海島蓬萊之恍樣。發願待省志修成之時,在此建立道場,開成法界、以後在此棲息修煉。
阮元見真人年七十有一之羽士名賢,仍惶惶未有安居頤養、晚年修真之場所,甚為惋惜。因勸真人何不建一宮觀,為修真歸宿之處,且遺教後人。真人對曰早有此意,地點亦有選定,恨綿力之不足耳,於是阮元為之發起募化,得各府州縣紳士及善長仁人等贊助,卒得鉅款,與編《廣東通志》酬金集合而能玉成此舉,無不賴阮元之力也。清道光四年,李明徹真人遂將前擇定之地點河南五鳳村旁萬松崗作道場。當地之姓族張、林、陳等紳耆父老磋商後,均願送出地段興建道場,真人即送回各姓族一筆禮儀酬謝。
同年,興建純陽觀大殿一座,殿后八仙樓一座,悟真堂一座,山門靈官殿一座,白石砌朝斗臺一座,張王爺廟一間。並有楊孚石邊祠磚瓦等石,於是又在原處重建石邊祠一座,另又重建崔菊祠一座。道光六年,又建船廳一間,悔過軒一間,澄心堂一間,另丹房數間。因當時興工掘地得茯苓數石,其大如斗,應是百年之精英,真人服之,雖然年近八十,神氣仍無衰老之態。
道光四年(西元一八二四年)春二月,阮元見慧星出現於南方,邊戍卒告急云:有外夷船舶密有往來,疑是外寇入侵。遂問李師。對曰:中國氣運三幾百年來,得天體之秀氣,不畏外寇及武器精絕,可無妨。
當時廣東的米價甚貴。李明徹真人對阮元說:洋米的價格只有本地米價格的一半,應該開放洋米入口。但當時洋人因清政府的米稅太貴而推辭了。阮元而是上奏道光皇帝免除洋米的入口關稅,以茶葉作為交換,但米船上帶出的貨物仍然徵稅。於是外國的米船源源而至,人民不再受到米貴之苦了。阮元有《西洋米船初至》的詩記述此事:“西洋夷船來,氈毳可衣服。其餘多奇巧,價貴甚珠玉。持貨示貧民,其貨非所欲。田少粵民多,價貴在稻榖。西洋米頗賤,曷不運連舳。夷曰船稅多,不贏利反縮。免稅乞帝恩,米船來頗速。以我茶樹枝,易彼島中粟。彼價本常平,我歲或少熟。米貴彼再來,政豈在督促。苟能常使通,民足稅亦足。”
道光六年的春天,南方的天空有彗星出現。阮元推測廣東有亂兵,於是詢問明徹真人,真人以歲旱回答。又問可否祈禳?真人說,祈禳無益於事,應當做好抗旱的準備。因在前年定下米船入口免稅,但出口的關稅仍然照徵。洋人重在利益,如果免除其出口貨稅,洋米一定會大量到貨,雖然有旱災也沒有問題。阮元按照真人所說的去做,洋人果然將米大量運至廣東。當年的秋天大旱,而米價反而比平時便宜。以後雖然旱情繼續,但卻不至於存在饑民遍地的事情。粵人食洋米這一事,世人都頌揚阮元的明達,但實際卻是明徹真人的暗中幫助。正所謂仁人之言其利溥,真有道之士哉!
又道光六年夏月,有慧星現於東方。阮元又請問真人,對曰,此妖氣也,不久自滅,應在西陲。果有西域異族張格爾叛亂,清帝有備,事發執而殺之,乃平。
道光九年(西元一八二九年),純陽觀全部落成,如在觀正面前邊之瑞寶村回首朝望,全座於漱珠崗上,純陽觀殿宇巍峨,茂林蒼翠,有仙山洞府之奇。加以山下四水環繞,映帶左右,又似玉碟一明珠,因此改稱萬松崗為漱珠崗。在當時舉行落成開光典禮之日,亦一時之盛,各處羽士名流、騷人墨客接踵而來參觀。車水馬龍,絡繹於道,流連欣賞不已。即有林姓秀才求拜真人為師,賜號至亮,為首徒;繼有雷姓善士,亦相繼求拜為師,賜名至鳴,送來田地等。續有拜師求道大不乏人。
李明徹真人生性淡遠,不妄交外人。平時清靜自守,只以詩畫自娛。創建純陽觀之後,凡有請托者,皆以世外人拒之。平素與世酬酢,不過以丹青自見其能罷了。其著述除《圜天圖說》外,還注有《道德經注》二卷、《黃庭經注》一卷、《證道書》一卷、《修真詩歌》三卷。
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的中秋佳節之夜,真人與眾徒在講經石前圍坐,訓示道奧之妙後,回寢室靜坐,眾人均異而訝之。次日侍者才發現真人已於寢室中坐化。享壽八十有二歲。真人遺蛻初葬於三元里松柏嶺,後一九五零年遷葬漱珠崗山麓,至一九六六年文革後,又遷到對山葫蘆崗。至一九八三年,由純陽觀道人吳宗海、黃誠通等人多方設法辦妥手續,最後才得以遷回漱珠崗永久安奉。
縱觀李明徹真人一生,雖乃隱於玄門之一黃冠,卻並非信口談玄之流,而是一學貫中西之士。真人以天文之學著於當時,雖然以今天的目光來看,尚有不足的地方,但在當時確是甚為稀奇,難怪名公大人也要為之傾倒。道教先賢對科學探索孜孜不倦的態度,在今天也是我們後輩需要學習的。
李明彻真人与《圜天图说》
开始修建纯阳观的时候,李明彻已经接近80岁了。史料记载,他不仅精心设计,而且亲自参与了纯阳观的兴建。人生七十古来稀。纯阳观对一位如此年纪的老人,将是一项多么艰辛而浩大的工程?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更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于是就有了传说:纯阳观刚刚动土不久,李明彻挖得茯苓石数块,服食之后,获得了不衰的精神。
这当然只是传说而已。事实是,修建纯阳观,耗尽了这位老人最后的精力。在纯阳观修成之后的第三年,即道光12年(1832年),享年81岁的李明彻乘鹤仙去。
李明彻有着传奇的一生。世人知晓他,多是因为他在道学方面的修为,以及在西画、国画山水方面的造诣,却很少有人知道,漫天的星斗,是他追随一生的梦想,这位道士,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天文学方面创下了巨大、却又不为人知的成就。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李明彻出生于广州番禺。自小家贫,却品行端庄,勤奋好学,而且天资聪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小时候的李明彻就已经颇有抱负,立志寻仙访道。12岁,征得父母同意,出家当了道士。
小小少年独自上路了。李明彻先后到过罗浮山和江西等地访道,始终没有见到什么异人。领略了一番名山之胜后,他回到广州。除了钻研道家学说,李明彻开始博览诸子百家之书,并且饶有兴致地研究起了西学——当时刚刚传入中国的西方近代科学知识。
在这期间,因为听说澳门有不少欧洲人来往,李明彻马上跑去学习天文、地理和数学方面的知识。这个时期,他已经渐渐掌握了这门叫做“推步术”的学问——类似于今天我们所说的天文学——通过观察天象,来推算地面距离,从天象异常中推断地球上气象、地震、火山、海啸的发生。
由此,李明彻对地理学、三角几何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自学制图绘画,顺便也自修了在当地还鲜为人知的油画。当时的广东人还觉得西画是很时髦的事物,李明彻可以靠画画来维持生计。渐渐地,他画画有了点名气,竟使他得到了一次梦寐以求的机会——两广总督府慕名请他作了一批油画,携画上京进贡。
不过自始至终,画画似乎只是李明彻的一个手段。在北京,他来到当时主管天文历数的最高机关——钦天监,当面请教学识渊博的权威学者,观摩古代的各种天文仪器。对李明彻来说,这一行受益匪浅,他的学问大有长进。
回到广州,就在白云山的某处沉潜下来研习。可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太久,很快,李明彻就入不敷出了。为生活所困,李明彻到了观音山(今天广州的越秀山)的龙王庙当了司祝。也就是从这个时候,他开始写作,把十几年积累的资料、观察成果和研究心得,写成了一本名为《圜天图说》的书。总共3卷,续编2卷。
《圜天图说》是古代广东唯一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对太阳系诸星位置及运行,日食月食的成因,昼夜节气的变迁都有详细的说明。并对季节、天象、海洋、火井、温泉、潮汐的成因,以及日月食之周期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全书收入有关地球、日月、星辰及雷雨、地震、潮汐等方面的论文共81篇,对京都顺天府、江宁府、苏州府及山东、安徽等16个府地的日出、日入、二十四节气时刻的测定记录,做了详尽的记载,对于各地的农耕、民事都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资料。这本书还配有插图,特别是绘有全国地图、京城地图及全国大部分分省的地图。
时任两广总督的阮元看过此书之后,大为赞赏,认为“道士精于天文而有成就者,六朝张宾。傅任均而后,唯有李明彻一人。”他为之写了序言,《圜天图说》于嘉庆24年(1819年)出版。
花事已随尘世改
李明彻是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他是一个道士,念经祈祷是他的“职业”,可是他似乎并不迷信神仙。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有科学信仰的人。
道光6年(1826年)春,彗星在广州南方出现。在漫长的历史中,彗星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人们的惊慌,认为它的出现预示着自然或社会即将发生的某种灾难。时任两广总督的阮元也以为是天灾之兆。李明彻否定了这种迷信的看法,多年的观察和学习,已经让他明白,被妖魔化了千年的彗星,其实只不过是宇宙中一种正常的现象罢了。
不仅如此,他根据当时广州本地的气象情况的观察分析,预测广州将会发生严重干旱。大惊失色的阮元请求李明彻作法禳旱。李明彻却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他说,求神拜佛根本不顶用,当务之急是迅速发动老百姓抗击旱灾。阮元采纳了他的建议。这年冬天,广州果然大旱,不过,因为阮元依李明彻所嘱,早已做好了准备,广州得以安然度过危机。
作为一个道士,不主张什么祈禳求雨,却以科学的态度和良心面对自然现象,这实在是件让人感动、同时又觉得万分疑惑的事情:李明彻的终极信仰究竟是什么?宗教与科学,这两种看似对立的事物,是否也会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在他内心展开激烈的搏斗?
而事实上,考察自明中期以来的中国历史,最早为我们带来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恰恰也是一批外国的宗教人士,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利马窦。李明彻正是处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而他所信仰的道教,本身又是崇拜北斗星,善观天象的宗教。李明彻研究天文,其实正好和他作为道教徒的身份相符合。这样看来,道士李明彻,最终却成长为一位科学家,就有了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站在高高的朝斗台上。空无一人的道观里一片寂静,当年曾经在此笑说风月的文人雅客早已不见踪影。抬头仰望,只有微风拂过。想必那位传奇的老人,当年也是以这样的姿势拥抱他头顶之上的神秘苍穹吧。只是,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体会,那个时候,还可以看到漫天星斗闪闪烁烁的天空,会有怎样动人心魄的美丽。
当代大史学家陈寅恪游览纯阳观的时候曾经题诗叹息曰:“我来祗及见寒梅,太息今年太早开。花事已随尘世改,苔根犹是旧时栽。名山讲习无儒士,胜地仙家有劫灰。游览总嫌天宇窄,更揩病眼上高台。”
《圜天图说》简介
李明彻的著作《圜天图说》、《圜天图说续编》,《清史稿》和《广东通志》的“艺文”有记载,并被全文收入《藏外道书》及《四库未收书辑刊》。他还著有《图说》三卷,刊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由阮元题名;《续编》二卷,刊于道光元年(1821年);《道德经注》二卷、《黄庭经注》一卷、《证道书》一卷、《修真诗歌》三卷。此外,李明彻还为《广东通志》绘图。      李明彻的地图学成就      李明彻所著地图,流传下来的有两部分,分布在《圜天图说》和《广东通志》中。《圜天图说》有地图21幅,包括地球正背两面全图、大清一统全图及盛京、直隶、江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18省地图。其中最有名的是地球正、背两面全图,也就是东、西两半球图。经分析确定,这两幅图采用Lambert投影。直至今天,绘制东、西半球图,仍有用Lambert投影的。各国重要地方有文字标示及说明。地图用虚线绘出部分航海路线,用双直线绘出黄道并标明二十四节气。地图绘制达到较高的水准,被姚莹收录在《康纪行》中。各省地图以通过北京的经线为起始经线,向东为东一、东二……向西为西一、西二……每一格为半度,每一度两格。各图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根据实际情况又有竖排、横排之分。李明彻懂得运用不同的比例尺来编制地图,用他自己的话叫“格眼大小不一”。李明彻采用梯形投影绘制中国分省图,在清朝当时绘制理论上是非常先进的。      在《广东通志》中,李明彻绘制疆域图和海防图。疆域图共106幅,包括省图1幅,府、直隶州、厅图16幅,散州县图89幅。每介绍一个地方,先以文字介绍,再绘制地图,最后再以文字解释。“图则作绘之名,经则载言之别。”“图中书以方格,总图经纬每度一格,府图直隶州图经纬每度二格,县图经纬每度十格。”经核实,厅、散州图经纬也每度十格。可见李明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比例尺。李明彻在《图说》和《通志》中的地图,均为天上一度,地上二百五十里,沿用了传统的天文小尺。   海防长图一幅,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军事实用价值,至今仍是了解鸦片战争前夕广东海防的重要史料。海防略后附有澳门图一幅,通过对比发现比郝玉麟版《广东通志》中的澳门图更为精确。   阮元版《广东通志》为学术界所推崇,而阮元本人尤以绘图为豪。李明彻的《通志》地图,有三个显著特点。其一,以经纬网绘图,这在当时非常少见:其二,以往地方志未绘制县级地图,宋朝王中行等人的著作《广州图经》已失传,而《通志》一县一州为一图,又有海防长图,非常清楚;其三,李明彻修志,注重实地考察,漱珠岗就是明彻在考察中所得。   自明末利马窦以来,地球说传入中国。地球说虽在民间逐渐推广,但直到乾隆、嘉庆年间,仍未进入“权力中枢和知识阶层的视野”。   官方文献中,仍称“大地东西七万二千里,南北如之。中土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其源边滨海而居者,是谓之裔,海外中国亦谓之裔。裔之为言边也。”   康熙、乾隆年间,曾组织大规模的实地测量,绘制《皇舆全览图》、《乾隆内府舆图》,卓有成就。但“更令人遗憾的是,耗费了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绘制成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图,却没有能发挥它们本该起的作用。当它们被献给皇帝以后,就基本上与尘世绝缘了,以至早已不知所终。铜版、木版印刷的地图数量也极少,只有为数不多的王公贵族和大臣才有幸获得赏赐。”   西方地图学知识传入后,中国的地图绘制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传统绘制法,以“计里画方”法(方里网法)为主:第二种是西方经纬网法;第三种是双重网格法。三种方法中,经纬制图法理论上最先进,实践中最优越。它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投影方式来满足不同的制图需要。经纬网法在大比例尺地图中,经纬直线正交,可“以方计里”,具有实用性。如《通志》所说,“布格虽殊,而积分求度,按度计里,其致一也。”   邱新立说:“明末清初西方制图学传入中国以后,少数志书地图也有加绘经线和标示纬度的。但一直到清末,除个别志书外(如章学诚《湖北通志》、谢启昆《广西通志》),绝大部分志书地图仍然沿用以前的绘制方法。”   李明彻的地图学成就,已处于当时中国的先进水平。他的天文学理论是中西方文化妥协的产物,而地图学成就真正摆脱了中国落后的传统思想束缚。所以说,李明彻虽以天文学闻名,实际上他的地图学成就高于天文学成就。   李明彻是“在近现代历史上,广州道教界在社会上最有名望”的人,近期又入选109名岭南先贤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李明彻的科学成就,特别是地图学方面的成就,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陈伯陶为其作传时颇不平,说:“《续畴人传三编》连闺中妇女都搜集,而惟独没有李明彻。”冼王清进一步说:“难道我们广东地处海垂,中原看不到我们的书吗?”   李明彻作为一名道士,有如此深厚的科学修养,取得如此大的科学成就,真是难能可贵。同时他的人品也受到时人的赞誉。我们应当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对李明彻作出应有的、客观的评价。有诗云:“高人庙貌香烟绕,道士星图翰墨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