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传媒--穿越历史的回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45:06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曾在台基厂头条胡同居住过几年,对附近的街巷较为熟悉。我对历史和历史遗存有着浓厚的兴趣,因而,对我所在的台基厂大街进行了仔细调查和了解,对横在南端的东交民巷更是经常踏访。我早已搬离那里,但还经常去看看,因为那里有太多的历史遗迹让我流连。
今天我又来到东交民巷。隆冬季节,寒风吹扫着残叶,吝啬的阳光透过枯枝洒落在古旧的建筑物上。行人寥落,静寂少声;听不到市井的喧嚣,看不到车水马龙。但要掀开几百年来尘封的历史,这里曾有过风云急剧变化的以往。
东交民巷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3公里,是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它形成于元代,那时东交民巷和广场西侧的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名叫“江米巷”。由于当时这条胡同有元代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的税务所和海关,因而成为南粮北运的咽喉要地。漕运的米粮中有一大部分是江米在这里卸下,故而得名江米巷。
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拓展北京南城,将该巷划入内城。正阳门的棋盘街把江米巷截断成为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朝廷把一些政府机构以及鸿胪寺和会同馆移至此地。会同馆如同现在的国务院招待所,比作钓鱼台国宾馆亦可,但那时的会同馆只接待安南(越南)、蒙古、朝鲜、缅甸四个“藩属国”的使节,因此会同馆又被称为“四夷馆”。到了清代,会同馆改为“四译馆”,所有国家的使节均可居住,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天。
这时的东江米巷已初步形成外交场所,因而胡同循意谐音把东江米巷改称东交民巷,后来这里成了真正的使馆区。乾隆时期,英国使节马戛尔率领庞大的使团来到北京,就住在四译馆里。他们希望同清政府谈判以改善两国贸易,进而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这本来是合情合理的要求,但乾隆仗着“天朝国威”,傲慢地要求马戛尔下跪,马戛尔不肯,怏怏而去。因为无知,或者是因为无所谓的细节耽误了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大事,实为遗憾。但是后来、尤其是道光以下,清政府制定一系列对外政策时,又首先要征求各国使节的意见,主权何在。
东交民巷由于地近皇城,是明代和清代前期中央机关较为集中的地方,兵部、吏部、户部、詹事府、翰林院、上林苑、太医院、钦天监等政府机关都设在这一带。礼部和鸿胪寺在东交民巷西口北边,会同馆在御河桥西边。原来巷内有一小河名御河穿流其间,夏日里,绿柳婆娑,蝉声高唱,是京城避暑佳地之一。
东交民巷不仅是中央政府机关的聚居地,王爷们也纷纷在此地选址建府,如“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豪格王府,康熙帝第七子允祜的淳亲王府,辅国公纯堪的宅邸纯公府,安郡王府,康熙帝第八子允祀的王府,还有裕亲王府等。
晚清末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英、美、法、葡、德、日、意等列强国家相继在东交民巷占地建立使馆,尤以俄、英占地面积最大。

那时东交民巷尚有中国人居住,他们十分厌恶洋人的霸道行径。著名的大学士徐桐曾住此巷路南,外国人屡欲购买其房产,皆被其严词拒绝,并书写“望洋兴叹,与鬼为邻”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此事一时间传遍京城。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东交民巷的户部银库被日本侵略军抢走白银三百万两。翰林院内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珍品也被毁劫殆尽。
1900年9月7日,腐败的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允许把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并允许各国可以在使馆区内驻兵。靠坚船利炮的列强们霸占了东交民巷,巷内居民全部迁出,清政府的衙署机构也被迫搬走。各家王府也未能幸免,安郡王府成了奥国兵营,肃亲王府成了日本、意大利的兵营和日本使馆,淳亲王府成了英国使馆,纯公府成了法国公使馆。
列强把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把东交民巷改名“使馆街”,还在整个使馆界四周建起了高约6米的围墙,围墙上建有8座碉堡,并设铁门。墙外还辟出百米开阔地作为他们的练兵场,后来又把现在的东单公园也改为练兵场,并张贴布告:“往来居民,切勿过境,如有不遵,枪毙尔命”。中华民族的自尊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除了使馆、兵营建筑外,他们还建立了联合行政机构、联合警察机构、商店等。在东交民巷东口路北,还建起了德国医院,这就是现在的北京医院。东交民巷西口路北建起了法国医院,美国也在东交民巷东口路北靠近崇文门内大街处建起了后来著名的同仁医院。
为了搜刮中国的钱财,各国还建立了银行。有日本正金银行、东方汇理银行、花旗银行、麦加利银行、俄华道胜银行、中法工商银行、汇丰银行等等。
东交民巷俨然成了“国中之国”,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直到1950年1月6日,北京军管会颁发布告,庄严宣布在北京市内各帝国主义兵营的占地一律收回,其建筑全部征用。至此,延续了半个世纪的耻辱才宣告结束。虽值寒冬,但阳光灿烂,我漫步在东交民巷。“北京市公安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木牌在我眼前滑过,这些最能代表国家权利的机构在这个当年中
国丧失权利的地区设置,意义是非常的。
当我走到东交民巷和台基厂交汇处时,一座建筑精美的、具有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映入眼帘。
再往前走,距教堂不远处有一家川菜馆,不太起眼,但仔细观察,发现墙上镶嵌着一个小白牌,牌上写着“法国邮局旧址”。一位姣小俏丽的川妹子在门前热情迎送着客人,她可能不知道她所服务的这家餐馆的房屋,百年以前的旧主人也曾有过和她年龄相仿的一位来自里昂的金发碧眼的法国姑娘,在这里接待来邮局办差的客人。在餐饮上比较挑剔的法国人,在巴黎四川人开的川菜馆的餐桌上,连连称赞川菜厚重的麻辣味道。
徜徉在这条胡同里,你只要细心观察,到处都是历史的遗迹。离法国邮局不远处的兴华路3号,现在是一家小理发馆,百年前它可是一家很有名的法国洋行。
1949年前后颇有名气的《新民报》也曾在东交民巷编辑出版,著名作家张恨水是这家报纸的主笔,社址就在东交民巷的西口,当时叫瑞金大楼。很多著名作家,如茅盾、老舍、郭沫若、章士钊、柳亚子、于佑任、沈尹默、田汉、洪深、焦菊隐等都经常来报社研究发表作品事宜。
东交民巷老门牌2号曾是德国人开的“阿东照相馆”,现在照相馆(时下称影楼)到处都有,但在百年前的那时可是个稀罕事。这个店是德国人开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经有过一位德国女经理名叫海达·莫理循,她深爱中国的文化,更喜爱北京城。她拍摄了大量老北京照片,这些照片忠实地记录了古都的风土民情。几十年之后的2002年5月,海达·莫理循名为《旧京遗影》的老北京摄影展,在中华世纪坛举办,引起了轰动。展览也深深打动了我,大家希望能把这些作品编辑出版。后来果然出版了《旧京遗影》画册,我的书架上就有这本珍贵的画册。
台基厂大街一号,是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故居,这所院落原是意大利使馆,院内还保留着很多原来的老建筑。
据说,北京市政府已把东交民巷作为重点文物街巷进行保护,并作为爱国主义基地供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