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淳一:女人之间亲密到何程度才算同性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02:31

阅读提示:我们有必要将女性同性爱的两种类型区分开来,一类是暂时性的同性爱,另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性爱。暂时性的同性爱者,是指从少女期进入青春期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同性怀有浓厚兴趣并接近,包括有一定程度的肌肤接触,但是遇到男人之后立即丧失了对同性的兴趣,专情于男人的女人。

有道是:“再贞懿贤淑的女人一生也会有三次移情别恋。”

“什么?”或许不少丈夫已经沉不住气坐不住了。为此在这里作一说明。

这句话的意思是,女人一生中至少有三段爱,第一段爱是从少女期跨入青春期时对于女性的同性爱,从以前女子学校中常见的亲昵无间的S关系到完全的同性爱关系,幅度较宽泛,但性质相同,都是女人对女人之爱;第二段是青春期后渐渐萌生的对异性的爱,对此无须过多说明了,它是人类最自然的一种爱;第三段则是成熟女人对子女尤其是儿子的爱,这种爱与对异性的爱差不多同时萌生,但随着时间推移,一般夫妇之间妻子的爱更多地会转移到儿子身上。

自然,没有子女的女人是不存在上述第三段爱的。

有种说法是,女人必须经历对同性友人、丈夫、儿子的爱的变迁,才算完成整个爱的历程。这其中第一段对于同性的爱,对以后的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女性同性爱

在爱琴海东岸有个面积大约1630.5平方公里的小岛——莱斯沃斯岛。这座岛屿本属希腊领土,但由于非常靠近土耳其,也有人误将它当作是土耳其的属岛。

公元前六世纪杰出的女诗人萨福就出生和生活于岛上西海岸的依拉索。萨福曾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爱情诗歌,然而由于这些优美婉转的文字及其诗人的名声,她在受到别人敬慕的同时也受到了种种诽谤,其中她与女伴和女弟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招致最多的误解,人们都视她为一个同性爱者。萨福的性取向后来被当作是女性同性爱的原型,并且以她和她出生地的名字来将女性的同性爱称作“萨福之爱”或“莱斯沃斯之爱”。当然,萨福本人与同性爱并没有什么关系,在她的爱情诗歌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对男性倾诉爱的诗篇,如同她献给爱和美丽女神的诗篇一样热情似火。

奇妙的是,被奉为女性同性爱象征的萨福,一方面与她的女伴或女弟子亲密无间,另一方面对男性也怀着炽热的情欲,这似乎正好暗示了女性同性爱者在男女两性之间摇摆不定的情感去向——或许这样说更加贴切一些。

假如有人以为在莱斯沃斯岛上可以看见无数的同性爱者,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座使人产生误解的岛屿与女性同性爱没有任何关系。

接下来进入正题。

从实际行为来看,究竟女人与女人间的关系亲密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同性爱呢?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事实上,虽一言蔽之曰同性爱,但个中也有着千差万别。

最幼稚最单纯的莫过于前面提到过的S关系。众所周知,这是英文sister一词的字头,即形同姐妹的关系。女学生之间会互相传递纸条、互相赠送礼物、经常在一起玩耍逛街等,这种关系若称之为同性爱,那便是最精神性的同性爱了。

而最极端的亲密关系则是,女人之间除了拥抱、接吻之外,还会用手或舌头互相爱抚对方的敏感部位,甚至借助工具插入阴道,以获得类似男女性交般的快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肉体上的亲密行为也会越来越多,形式也多种多样,究竟超出了哪种行为可以定义为同性爱呢?尤其像少女期和青春期的行为,到底是友情还是同性爱,实在难以界定。

但一般来讲,女性进入青春期之后,仍旧在精神上对同性的特定对象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在肉体上与之有肌肤接触的,这样的女性就可称为同性爱的女人。

根据这个定义,女学生中常见的S关系因为属于精神的层面,一般不存在肉体关系,因而可以排除在外。

不过,女人同性爱的情况通常是精神先行,随后才伴以肉体行为,所以精神上的索求是同性爱的主要特征。当然也有人即使没有肌肤接触,但心里并不排斥甚或渴求肌肤接触,但不管肉体关系多或少、强或弱,如果女人对于同性的兴趣远远大于对异性的兴趣,这种精神状态就是女人同性爱的前提条件。

历史背景

女性的同性爱或男性的同性爱,被当今大多数人认为是种不太正常的感情,但是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对待同性爱非常宽容,绝无蔑视甚至处罚之事。

古罗马时代大致也是同样的风气,同性爱者无须特别掩饰自己,而是在大庭广众下坦然交往,即使被批评,至多也是被当作讽刺揶揄的对象而已。

这种对同性爱如此宽容的背景,存在多种解释,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古希腊人柏拉图的解释。

柏拉图解释说,宙斯在与反抗他统治的巨人提坦族的战斗中打败了提坦族,并将战死的提坦族战士斩为两截,以永远树立自己的权力。而人类就是提坦族的子嗣,因而所有的人类都天生具有一种冲动:去追逐自己被斩断的另一半。

根据对这个神话诗般的解释,古希腊人肯定性冲动,而又因为每个人属于不同的断片,所以冲动的方向性即性向也因人而异。

自从基督教确立了支配地位之后,宽容同性爱的时代也随之逝去了。因为根据基督教的教义,女人的同性爱对于繁衍子孙和延续种族毫无益处,只是女人为了满足感官欲望的行为而已,因而它被视为是绝对罪恶的。

同样的,男性的同性爱也被打上了罪恶的烙印,成为教会刑罚的对象,受到严厉的宗教惩处。

不可否认,至今我们对于同性爱所持的批判性观念,究其深层原因,还残留着中世纪教会的伦理主张。 

由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可以说,将女性的同性爱视为异端邪念并不是始自古代,而是中世纪之后才逐渐产生的;它也不是出自人类的本性,而是人类后天人为制定的观念。因此,一说到女性的同性爱,便将其归为异常、病态的情感,这纯粹是片面的、概念先行式的观点。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女性同性爱就应该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感情。

古希腊时代同性爱的肯定论者引用的柏拉图的巨人说,确实很富有诗性的想象,但它毕竟只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幻想,虽然包含了柏拉图的美好愿望,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却缺少令人信服的理论性。

姑且不去探讨历史背景和深刻的伦理基础,单从现实生活中占大多数的就是正常的、占少部分的就是异常的这一颠扑不破的法则来说,女人同性爱显然属于异常。

正常和异常有时会因时代风尚而相互转变,但目前来说,同性爱的人数只占极少部分。

在只有女性没有男性的环境中,例如女子学校、歌舞剧团、女子集体宿舍等,这种人数上的比例关系可能呈现逆转,但这只在个别环境中是正常的,整体来看依然是异常的。不过,其异常程度也在逐渐降低,这才是现在女人同性爱的实态。

三度移情别恋说的背景

与柏拉图空洞的巨人说比较起来,“女人一生至少有三次移情别恋”的说法更加符合现实,更加有说服力。

多数男人或许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而在这背后,其实有着女人的生理原因。

医学上早已证实,女人的一生在少女时进入青春期,也就是未婚期,和结婚之后享有男人之爱的已婚期,以及进入妊娠、生育、哺乳的母亲期这三个不同时期,其生理上的体现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说的未婚已婚不是指户籍上的,假如没有注册登记但与男性同居同样视为已婚,而生育了子女的话同样也视为母亲。

这三个时期,女人在生理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与体质关系密切的哮喘病等,少女期很难治愈,而在结婚或同男性发生肉体关系之后,多数女人的这类病症会有所缓解甚至根除;还有种顽固难治的溃疡在生育后也会自行痊愈。处女、非处女和经产妇,在肌肤、乳房以及体形上也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一点更是广为人知。

除了外观上的变化,肉眼看不见的体内变化则更大,主要是荷尔蒙系统的变化,正是荷尔蒙系统的变化导致了女性生理上的种种变化。这些变化之巨简直可以用暴变、突变来形容,然而正是由于这些变化,身为女人的机能才得以发展得更加完善。

问题是,随着生理上的变化,女人的思维和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或许不少女人不认同这一说法,但这确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坚信不会变化的女人,只是因为没有遭遇足以令其发生变化的事件而已。

三度移情别恋就是思维发生变化的实例。

在女子学校时代曾有像恋人般亲密的同性友伴,一旦邂逅意中的男人,并且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建立了家庭,就会将旧时女伴好友忘得一干二净,全情投入于男人身上。许多曾经是同性爱的女人,参加同窗聚会时,完全淡忘了以前的事情,却津津乐道于丈夫的生活琐事。不过这种“翻脸无情”也只是一个阶段,当儿子出生、逐渐成长,又全情移至儿子身上,将丈夫抛到了脑后。

这样的情景谁都不会陌生:儿子面临考试,母亲精心烹调可口的饭菜给儿子吃,深更半夜也不睡,一直陪在儿子身边。这与其说是出于对儿子的关心,不如说就是对儿子的爱,此时女人爱的对象早已从丈夫转移到了儿子。此时的女人正沉浸在第三次移情别恋中。

男人不可能发生如此巨大的感情转移。虽然感情也会变化,也会转移,但绝不会像女人那样剧烈、那样义无反顾,而且变化范围也比较小;男人往往藕断丝连、优柔寡断,做不到女人那样干脆果敢。比如男人结婚后,对以前的伙伴或长期结成的友谊,绝不至于一刀两断地舍弃掉。

男人对女人的感情转移无法理解,如此大胆地把爱从这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男人惟有觉得不可思议。

然而,这是埋藏在女人身体里的生理机制导致的极其自然的变化,是由于女人身体内部能量大得无法想象的荷尔蒙系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发思维的变化。如果从女人的行为变化来看,就容易理解了。女人的行为,可以说绝大部分是忠实于生理的。

青春期以前强烈的同性爱倾向转瞬即逝,消失得无影无踪,是因为女人身体内萌生出了对异性之爱的生理需求,不管作什么样的努力都毫无办法再回到同性的爱。对方因其“重色轻友”而恨从心生,但有朝一日对方自己也会移情到男人身上。这并非因为后来的异性比先前的同性更加温柔更加体贴,完全不是出于这方面的理由。至少从女人所一贯追求的表面上的温柔体贴这个角度来说,女人比男人要强得多,但女人却依然决绝地舍弃同性,而投入异性的怀抱。

这种变化同其精神或理性的思考也没有关系,她只是在本能的爱的欲求驱使下去接近男人,投入男人怀抱的。在那里,她的心灵找到了宁静的港湾,于是便自然而然地远离了先前的同性爱人。

在一系列的过程中没有其他特别的理由,不存在“要不要这样做?”“那样做好吗?”之类的考虑,完全是出于本能的驱动而转向男人,并从中发现作为一个女人的存在感。所谓爱也好,诚实也好,都不过是给这种生理变化的结果附加上去的思想。

男人往往觉得女人不如自己守信条、有思想,似乎也可以从这种身体变化先行于精神变化的特性中找到答案。

女性同性爱的两种类型

我们有必要将女性同性爱的两种类型区分开来,一类是暂时性的同性爱,另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性爱。暂时性的同性爱者,是指从少女期进入青春期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同性怀有浓厚兴趣并接近,包括有一定程度的肌肤接触,但是遇到男人之后立即丧失了对同性的兴趣,专情于男人的女人。

这类女人只是在邂逅男人之前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同性爱的倾向。

这个时期的女性,较之异性更加喜欢接近同性,这几乎是大部分女人的共同倾向,不值得列入同性爱的范畴来加以探讨。

少数对某个特定的同性爱意执著、且伴有肌肤接触或类似行为的人,也被称为暂时性的同性爱,当然要以其接触到男人后立即转变、脱离此种状态为前提。 

真正意义上的同性爱者则是指,女人成熟之后依旧对异性毫无兴趣,或者稍有接触,随即又回到同性身边。并不是将同性爱作为结婚之前的一种游戏,而是即使邂逅男性依旧不改对同性的兴趣的女人,便是真正的同性爱者。

严格定义当然是件困难的事情,总之,对同性的兴趣极为强烈,若干次的异性经验无法动摇其性取向的女人,即可称为真正的女性同性爱者。

事实上,即使如此定义仍然存在问题。有的被视为真正同性爱的女人,某一日突然间失去了对同性的兴趣,而彻底移情于男人。这样的例子容后面详细介绍。

还有一类被称为“两把刀”的女人,即对男人、女人同时都有兴趣。这种情况下,只有依据其对何者的兴趣更加浓厚来确定,假如在其心里认为 “说到底还是女人好啊”,那么毫无疑问即是真的同性爱者。但一般情况下,“两把刀”们面临必须二者选其一的时候,多数还是选择男性。

现在,针对这一分类,对照先前所述的三次移情别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同性爱转向异性爱、再转向对子女尤其是儿子的爱,同处女进入结婚阶段、再进入育儿阶段是一致的,即爱的成熟过程与女人身体的成熟过程是互为表里的。

这个对照说明了一点,同性爱的状态只是女性整个情感发展过程中极其初级的、未成熟的一个状态而已。

从少女期进入青春期,每个女性差不多都要经历同性爱的洗礼,然后再放弃。随着年龄增长,依旧停留在第一阶段的女人,用一个稍许刻薄的譬喻来说,就像一把年纪了依然热衷于摇摆舞一样。

当有人说“那个人是同性爱呢”,男人们脸上会露出一半嘲笑一半怜悯的表情,就是因为他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这种不成熟性。

女性同性爱的悲哀

有些男人不承认女性存在真正的同性爱。也有许多女性持同样的看法,甚至可以说,除了真正的女性同性爱者,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女人都不承认同性爱的存在。她们对同性爱者,比男人更加抱着嘲笑和怜悯的态度。

曾经热衷于同性爱的女人,当邂逅到意中男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之后,再回顾以前,她一定会觉得那只是一段愚蠢而滑稽的时光。

为什么这样呢?

与男人相比,女人更加遵从生理的指引,如果从这个原点出发来考虑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否定同性爱的女人中十个人就有十个是这样回答的:“当然是男人比女人更好啦。”

这种爽快的回答就是女人对待爱的态度。

女人对于快乐是率真的,换句话说,女人对于追求快乐、享受快乐是贪婪的。虽然不像男人那样表现得直截了当,但是就欲望而言,显然女人比男人更加强烈。

自然,快乐单靠肉体的条件是不能成立的,除了肉体还需有爱对方这一精神条件。

且不论肉体与精神两者比率各是多少才构成最大的快乐,无论如何,女人总是会选择总体上更大的那份快乐。在这一点上,女人是毫不踌躇的。

女人由同性爱转向异性爱,不仅是理性的选择,更是对于快乐的一种本能的选择。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女人在邂逅男人之后,依旧沉湎于同性爱了。这部分真正意义上的同性爱者,她们从男人身上得到的快乐比从同性伴侣身上得到的快乐要弱,也就是没有从男人身上享受到真正的性快感。

正常的女性,之所以对女性同性爱者投以同情的目光,是因为她们认为这些同性爱者缺乏获得这种快感的能力,即便没有说出来,但她们心里是这样想的。

但事实上,根本的原因不见得全在女性同性爱者身上。

女性同性爱者大部分是因为男人缺乏主导引领的本事、初次交合便令女方失望造成的。对女人来说,一旦萌生的对男人的好奇心,由于男人的笨拙而碰壁夭折,反而从同性身上享受到快感,而这种快感的获得方式被定型化后,她们便享受不到除此之外的快感了。其实,无论什么样的同性爱者内心都渴望投入男人的怀抱,这种欲求是每个女人都存在的,但是当她们的身体渐渐习惯了同性之后,其欲求表达就变得越来越畏怯了。

女性同性爱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她们没有享受到与男人性爱的快感,这既是结果同时也是原因。所以说,与女性同性爱者有过接触的男人责任重大,因为他们非但没有给予女性快感,还令她们失望和产生畏怯,以至栖身于同性爱的世界。

因此,女性同性爱属于一种性感缺失症,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现在流行的同性爱游戏,大多是肌肤的接触、接吻以及用手指进行爱抚,偶尔有使用工具的,也并不像男人想象的那样频繁,至于戴着仿真阳具游戏的更是几乎没有。

以肌肤的接触和接吻为主的同性爱,最终仍然体验不到阴道快感,而阴蒂快感无论如何是不及阴道快感的。虽然通过手指的行为也能够开发阴道快感,但只要不是通过与男人的交合而获得性爱快感,她们依旧是一群性快感缺失的女人。

男角与女角

女性同性爱和男性同性爱一样,也有男角和女角之分,圈子里将前者称为“小生”,将后者称为“小猫”。

若问女性同性爱者是愿意当男角还是愿意当女角?答案是绝大多数人期望当男角。而愿意当女角的只是那些刚刚被引诱进入这个圈子、经验还不多的女人,等到她习惯于同性爱、渐渐变得大胆之后,她也会希望成为男角。

这一事实,与男性同性爱中,大多数男人所期望的依然是作为男角去寻猎女角的情况形成了对照。

女性同性爱中,男角的使命就是主动给予对方以爱抚,使之兴奋、得到快感,过程中虽然对方也给予一定的回报,但是同己方所给予的快感少得无法相比。因此从快感这一点上来说,男角是提供者,女角是接受者。这种状态与男人和女人的性爱交合状态是一致的。

这一现象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女性同性爱者在心理上大都渴望自己成为男人。

普通人一想到女性同性爱,往往情不自禁地想到两个女人赤身露体尽情地调情嬉戏的场面,因为不用担心受孕,所以玩起来毫无顾忌。其实这样想过于简单了。事实上,女性同性爱者并非这般肆无忌惮地游戏,几乎所有的女性同性爱者都是确定好男角女角,一人扮演爱的一方,一人扮演被爱的一方。而即使一时扮演女角,只要有机会也想尝试男角。

“做男角随心所欲地抚弄女人,当然有劲多了。看到对方一点点兴奋,自己也情不自禁地兴奋起来。不过,对方要是过分兴奋陶醉的话,倒反而会让自己清醒。” 

这是一位扮演男角的资深同性爱者所袒露的心迹,这和男人对于男女交合的态度是多么相似。将其身份换成男人,不折不扣就是一个男人的心态。由此可见,女性同性爱者的心理已经完全站在男人的立场上了。

当然,女人扮演的男角,其行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最本质的肉体快感,有的只是看见对方在自己主导下不断兴奋陶醉所产生的满足感。这种快感完全是男人的、精神性的快感。忘却了自己身体的感觉,看到对方快乐的样子自己也快乐,这种快乐方式原本不是女人的快感方式,女人往往单纯沉迷于肉体的快感中,而不会像男人那样睁开眼睛看着对方,竖起耳朵听着对方,为对方的快乐而快乐。但是女性同性爱者一方面身为女人,另一方面却试图体验这种理性的快乐,超越肉体的精神快乐,超越现实想象的快乐。

男人本质上是浪漫的,在性爱中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去遨游,否则精神停滞不动,就无法感受到任何快感。而女性同性爱中的女人,在这一点上却和男人如出一辙。

换句话说,女性同性爱者是女人中少有的浪漫主义者。

一位同性爱者的实态

这里举一个女性同性爱者的例子。

这位女性现年二十六岁,十六岁时受一名年长女人的引诱,坠入了同性爱。自那时起,她一直和同性女人打交道,从未接触过男人。

一年前,她邂逅了一个男人,在这个男人软硬兼施的诱惑下,将处女之身给了他。然而结果却不妙,她与这个男人仅此一次便没了下文。后来又与第二个男人有了关系,也是对方软硬兼施的结果,不过她不像第一次那样害怕了。和这个男人的结果也很一般,虽然后来又发生过三次关系,但每做一次便多一分厌恶,原因是这个男人太粗鲁,交合过程太冗长。

和第二个男人分手三个月后,这位女性竟然主动爱上了一个男人,这是不同寻常的,因为之前她是只对同性才会感兴趣的。她和这个男人也发生了关系。这个男人在性爱方面不怎么出色,但是交合前后的爱抚非常到位,每次总是酝酿出一种情意绵绵的氛围;两颊长着细髦的鬓毛,下颏是淡淡的胡须,身材颀长,不怎么沉湎于性交,而是经常和她一起在卡拉OK厅唱歌——这些都是她喜欢的。

如今这位女性已经陷入爱情难以自拔,对同性爱早就没有了兴趣。

这位女性便是先前分类时提到过的。

单从表面来看,这位女性邂逅男人之后便抛弃了同性爱,应该算作暂时性的同性爱者。然而她的心理一直是同性爱的心理,对精神的重视超过了对肉体的重视,而且所喜欢的男人也是“小猫”气质的男人。因此从本质上讲,看起来像是喜欢上男人,实际上仍然在同性爱的心态中。

这位女性之所以坠入同性爱,女子学校中盛行的S关系是个契机;后来进入歌剧团,她扮演的是男角,对她的同性爱又起到了推进作用;而后成了一名夜总会的陪酒女,与谈得来的女性同住一个屋檐下,于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这条道路。

再进一步了解她的家庭背景,她随母亲生活,生身父亲在她三岁时和母亲离了婚,养父对她倒不错,但是爱在外面玩女人。她时常见母亲烦恼不已,便暗自思忖,如果自己是男人的话将怎样怎样做,在心底里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男性画像。

很偶然的,她周围多为女性,造就了她走上同性爱道路的环境。当然身处这种不利环境不代表一定就会成为同性爱者,她之所以成为一名同性爱者,主要并不是别人的引诱,而是她心底里的男性理想。幼儿时期的潜在心理对她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她不过是将它一步一步具体化了而已。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介绍更多的事例了。但是通过上述这位女性的例子,已经充分展示了同性爱者的生活实态。

对其他同性爱者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女人心里都有着一幅理想的男人画像,她们往往会从身边的异性中去寻找这个理想男人,从中获取爱情;真正的同性爱者却没有进行这种替换,而是自己去扮演这个理想男人,倘若中途倾心于某个男人,则一定是这个男人能够满足她继续扮演男人角色的潜在愿望。

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同性爱者虽然肉体上缺少快乐,但却能够用精神上的快乐去弥补肉体上的快乐。

假如娶这种女性作配偶,对男人来说或许性的快乐少了些许,但是精神层面上的快乐足以弥补生理上的不足,因而还是有不少益处的。

本章小结

一、女性同性爱大致可以分为暂时性的同性爱和真正的同性爱两种类型,前者只不过是邂逅男性前一时的行为,后者则是在邂逅男性后仍旧无法摆脱对同性的爱。

二、同性爱者大多是在性方面未成熟的、尚未体验到与男性交合的快乐的女性。

三、真正的同性爱者中绝大部分属于男角,她们通过扮演男角,将自己幼儿期开始怀有的男性化理想付诸具体行动。

四、可以肯定的是,同性爱者是想象力丰富的浪漫主义者,精神优先于肉体的非女性化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