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3师第9团团长--张惠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0:36:46

陆军第3师第9团团长--张惠明

 

 张惠明,原名志润,1905年1月4日生于陕西省平利县冲河乡张家湾。1921年考入平利县第一高级小学,1923年高小毕业,次年春,他告别父母和新婚妻子,考入西安第二职业学校。

1926年5月,镇嵩军刘镇结围攻西安,张惠民即投入杨虎城部当兵,参加了坚守西安8个月的战斗。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1927年4月,在共产党人支持下,国民军联军总部在西安创办国民军联军军事政治学校(又称西北军官学校,后易名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张惠民遂报名参加,次年升任步二队分队长。

1927年6月,冯玉祥一度附和蒋介石清党反共。张惠民对冯玉祥的反共主张不满,认为“国共两党是兄弟,应平等对待,共御外侮”。次年,军校随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总部迁山东兖州。5月3日,日本军队制造“济南惨案”,杀害中国外交官员蔡公时等17人。消息传出,张惠民“不禁捶胸蹬足,大哭一场”。

1929年5月,军校提前结业,张惠民被分配在教导师任排长,后升任连长。

1930年11月,冯玉祥在蒋冯阎战争中兵败下野,余部被蒋介石收编为第26路军。

1931年2月,蒋介石将第26路军调往江西“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张惠民时任第27师158团少校团附。

1931年12月14日,第26路车在江西宁都起义。张惠明和副团长王宏章率部参加起义(团长李锦亭反对起义,被囚禁)。次年春,他因怕肃反扩大化,加之母亲病故,离开红5军团回家,这是他一生中政治上最大的失误。张惠明虽然离开了红军,但对红军的主张还是赞成的。

1932年他在安绥军第1团任少校团附兼随团干部教育班大队长期间,时值日军占领东三省,他抓紧军事训练,经常在教育班讲:“我们把部队训练好,好去御外侮。”他密秘向教育班班长何振亚、孟子明、司务长沈启贤等进步青年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工农红军的作战、纪律、生活等情况,为何振亚等后来起义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1933年6月,安绥军第1团改编为陕西警备第2旅第4团(团长仍为沈玺亭)。

1935年秋,张惠明升任中校团附兼第1营营长。其后何振亚、沈启贤先后发动起义成功(后编入红15军团警卫团)。

1936年4月4日,孟子明来信策动本团文书陈锦文参加起义,不料被第2营营长汤飞山查获,准备枪毙陈锦文,张惠民冒险将陈保释。

1936年10月,陕西警2旅移驻西安西郊西大营房。爱国将领孔从周接任警2旅旅长。12月12日,在孔从周将军的指挥下,沈玺亭、张惠明率领第4团占领西郊机场,光荣地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成功后,张惠明兴奋地说:“现在好了,再也不打共产党了!”

1937年初,警2旅4、6两团移驻户县,4团团长沈玺亭、6团团长唐德楹通电叛杨投蒋,部队扩编为西安行营第1支队,辖4个团,张惠明升任补充团团长。国民党对于参加过西安事变的张、杨部队一直怀有戒心,千方百计予以瓦解。3月,第1支队被调往河南,部队经几度整编,缩编为第166师补充团(团长张惠明)。

1938年1月拨往在汉口的第2军第3师。5月,张惠民率部随第3师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会战。在这次会战中,第3师阻敌于台儿庄以北,使中国军队攻击日军消除了后顾之忧。战后第3师师长李玉堂升任第8军军长,后调任第10军军长。张惠民回到汉口后,却无故被免去团长职,改任第10军第3师上校附员。在这期间,他曾赋诗一首:
追惜往事痛前非,
心未酸时泪已垂。
此生尽被功名误,
壮志都随岁月摧。
  张惠明在这首诗中,忆往抚今,对不能报国酬志感慨万分,回顾前半生走过的曲折道路,只能责怪自己为“功名”所误。这种严于律己,深刻解剖自己的高尚情操,实属难能可贵。如果说,这首诗写得未免悲凉,那么从他馈赠部下王端全、戴华各50块大洋作路费投考延安抗大的举动,则足以说明,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

1939年4月,张惠明升任第3师第9旅上校副旅长。9月中旬,第一次长沙会战开始,张惠明同少将旅长赖传湘指挥所部参加了这次会战。

1940年9月,张惠民从第3战区干部训练团将校班第四期受训期满,适逢第二次长沙会战开始,他奉命督办军粮,受到传令嘉奖。10月,调任第3师第9团团长。

1941年12月中旬,日军为配合其在香港地区的作战,以4个师团、3个旅团的兵力进攻长沙。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国民党第9战区司令官薛岳采用“天炉战法”,以素有“泰山军”之称的李玉堂第10军固守长沙,当日军进攻长沙时,再以10多个军的兵力将敌聚歼于长沙近郊这一巨炉中。这一作战计划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第10军是否守住长沙。为此,蒋介石曾致电第10军:“此次长沙会战之成败,全视我第10军之能否固守长沙,为待友军围歼故人,此种光荣重大任务,全国军民均瞩目于我第10军之能否完成”。长沙座落在湘江的东岸,历来是一个易攻难守的城池。第10军受命后,依托湘江,将所部第3师、预10师、第190师分别配置在长沙北、东、南方。张惠明率第9团奉命驻守位于南门外东侧之妙高峰、老龙街、严家岭地区,归预备第10师指挥。这一地区背靠长沙市中心——天心阁。12月31日,日军越过捞刀河、浏阳河,从南东北三面包围长沙。次日1942年元旦中午,日军第3师团开始对长沙城东南外围阵地发起攻击。下午5时,突破预10师左侧阵地左家塘。第10军军长李玉堂下令将第一线阵地收缩,转而据守金盆岭、黄土岭一线阵地。晚9时,日军攻势再起,另以一部钻隙突入第3师警戒阵地白沙岭民房内,企图由此攻占长沙城内的制高点——天心阁。顿时,长沙的东门、南门外炮火连天,杀声遍地。张惠明率第9团坚守阵地,同友邻部队,多次击退日军第3师团的疯狂进攻,一直坚守到元月2日我第73军一部赶到长沙市区。1月4日,中国军队9个军实施反霹,日军退出长沙市郊。

  1943年11月2日,日军6万余人分三路向常德进攻,企图夺取洞庭粮仓,南下益阳、衡阳,以孤立长沙、掌握粤汉、湘桂两大交通动脉。常德临沅江,为湘西重镇。日本军方认为,常德是(湘)西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是重庆军事补给命脉的一环,也是战略要冲。如占领此地,东南可窥伺长沙、衡阳,西可窥伺四川东部,威胁重庆。当时,国民党军委会对日军的进攻企图作了错误的判断,把主力调往远离常德的西北方向,在常德仅配置守军一个师。日军连陷澧陵、石门、临澧后,于18日向常德发起攻击。这时,国民党军委会如梦初醒,次日调整作战部署,想在常德再造一个“天炉战”的模式,但为时已晚。常德守军和第74军之57师(师长余程万)危在旦夕。
  由于国民党军指挥失误,各军发兵延误,加之战斗力的消弱,所调增援常德的7个军进展很不得力。常德会战的战斗打响后,第44、73、74军均丧失战斗力,第100军不知去向,第99军在增援途中被日军分割,第79军在常德外围被日军缠绕追打不得脱身。这样,能作为援军向常德靠拢、真正能对日军构成威胁的只有第10军。
  第10军于11月22日由驻地衡山出发,经300多公里长途行军,于27日抵达德山以南70里处。军长方先觉即令第3师经赵家桥、八斗湾,主攻德山,以预10师为掩护,牵制日军第3师团主力(在行至益阳附近,第190师奉命进攻汉寿,以解第99军之197师之危)。张惠民即率第9团为第3师之前锋,在赵家桥(德山东南30里)与日军第3师团和第13师团的一部约8000余人相遇,一经接触,日军即后退三十里。29日晨,当第3师刚进入余家坝、曾家冲、李保冲一带时,又与日军遭遇。师长周庆祥遂命第8团(欠一营)于原地牵制敌军,自己率主力第7、9团向德山前进。
  德山在常德的东郊,是常德东面的天然屏障。常德会战前,这里驻有第100军的一个团,拨归第57师指挥。常德外围战刚一打响,这个团不战而退。22日,日军占领德山,守军为第3师团一个大队。30日拂晓,张惠民率9团为先锋,7团随后跟进,隐蔽在德山以南八斗坪附近后,当即向德山敌兵500余采取攻击。敌人遭此奇袭,仓惶应战,死亡惨重,便在30日下午6时渡江向北溃窜。第3师收复德山的消息经电报传出后,薛岳立即通电嘉奖余、周二师:“程万师血战保常德、庆祥师血战收德山,忠勇褒天地,特奖程万师20万元、庆祥师10万元。”
  12月1日拂晓,日军第3师团、第68师团各一个联队合围德山。第7、9两团占据有利地形,顽强抗击,致使日军屡次戟均遭失败。此时,薛岳电催周师火速派一团兵力入城,以解救危急中的第57师。下午5时,周庆祥遂令第9团固守德山,令第7团渡过沅江打进城区。此时,预10师已被日军打垮,师长周明瑾阵亡,突围生还者仅100人。第10军余部连参谋、副官、司书、勤务亦参加战斗。就在战斗激烈时,第3师师长周庆祥带着副师长、参谋长和几名卫士,弃部队于不顾,由德山附近渡河逃去。张惠民“受命于危难之中,抱与德山共存亡之决心,阵地一次又一次失而复得”。由于援常各军未及时赶到,“惠民以一团孤军在敌人
  飞机大炮枪林弹雨中,血战五昼夜,虽所部死亡枕藉,而气无稍馁,愈战愈勇,敌势大挫。”12月3日,常德城区沦陷,余程万仅带随从8人突围。但郊外德山阵地仍在中国军队手中。
  日军攻占常德后,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德山。4日中午,张惠民得知第3营阵地战斗激烈,经向方先觉军长请示后,即赴3营阵地。途中遇见3营从阵地上撤退下来。张惠民当场训斥营长周志清:“没有命令,你往哪里退!”遂稳住队伍。张惠民亲率卫士排和3营,发起攻击,重新夺回阵地。下午2时许,周志清营长阵亡。此时,“敌我惨烈混战一起,张团长身先士卒振臂高呼:这正是我们报仇雪恨的时候!不成功便成仁!声尚未竭,忽身中数弹,而壮烈成仁”。张惠民以一团之孤军,与飞机大炮掩护下的日寇血战五昼夜,壮烈牺牲,以身殉国,以自己的鲜血,实现了他“求国家民族利益,牺牲个人的幸福”的誓言。张惠民牺牲后,遗体葬于长沙岳麓山。